当前位置:首页 » 花语集锦 » 南枝一朵等

南枝一朵等

发布时间: 2023-05-19 21:02:43

1. 王冕的《墨梅》全诗,诗意及赏析

墨梅

元代:王冕

吾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译文:我家洗砚池边有一棵梅树,朵朵开放的梅花都显出淡淡的墨痕。不需要别人夸它的颜色好看,只需要梅花的清香之气弥漫在天地之间。

诗意:这幅画画的是我家洗砚池旁边的一棵树,每一朵梅花都呈现出淡淡的黑色,没有鲜艳的色彩。我不需要别人夸它颜色多么漂亮,只要它能在天地之间留下清淡的芳香。

赏析:此诗赞美墨梅不求人夸,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实际上是借梅自喻,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

开头两句“吾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直接描写墨梅。画中小池边的梅树,花朵盛开,朵朵梅花都是用淡淡的墨水点染而成的。“洗砚池”,化用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典故。

三、四两句盛赞墨梅的高风亮节。它由淡墨画成,外表虽然并不娇艳,但具有神清骨秀、高洁端庄、幽独超逸的内在气质;它不想用鲜艳的色彩去吸引人,讨好人,求得人们的夸奖,只愿散发一股清香,让它留在天地之间。这两句正是诗人的自我写照。

王冕自幼家贫,白天放牛,晚上到佛寺长明灯下苦读,终于学得满腹经纶,而且能诗善画,多才多艺。但他屡试不第,又不愿巴结权贵,于是绝意功名利禄,归隐浙东九里山,作画易米为生。“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两句,表现了诗人鄙薄流俗,独善其身,不求功勋的品格。

在这首诗中,一“淡”一“满”尽显个性,一方面,墨梅的丰姿与诗人傲岸的形象跃然纸上;另一方面令人觉得翰墨之香与梅花的清香仿佛扑面而来。从而使“诗格”、“画格”、人格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有境界,有气魄,淡中有味,直中有曲,在元诗中别具特色。

(1)南枝一朵等扩展阅读

创作背景

此诗约作于元顺帝至正九年至十年(1349—1350)期间。王冕在长途漫游以后回到了绍兴,在会稽九里山买地造屋,名为梅花屋,自号梅花屋主。此诗就作于梅花屋内。此时正值元末农民大起义爆发前夕,作者面对现实生活中无法解决的矛盾,感慨之下作此诗。

梅花,开放在万花凋零的严寒季节,她傲冰斗雪既有清肌玉骨的仙姿,又能先于众花报春,寒气愈重,其清香愈加芬芳。因此古人常把她作为坚强品格和高贵气节的象征。本课的墨梅,指只用水墨不用颜色画成的梅花,看上去十分的高雅大方。

本诗作者王冕是元末明初人,被称为“画梅圣手”。这是一首作者自己题咏自己所画梅花的诗作。诗中所描写的墨梅劲秀芬芳、卓然不群。

古人写诗,注重炼字。诗中(亦指画中)的梅花生长在作者日日洗涤笔砚的池水边,那一朵朵开放的梅花都呈现出淡淡的墨痕。一、二两句运用白描手法写梅花的形态,一个“淡”字既道出画梅花的技法,又刻画出梅花朴素淡雅、傲立于严寒的风骨,令人耳目为之一新。

2. 有一朵一枝这个成语吗

没有“一 朵 一 枝”这个成语,类似成语有3个——一 枝 一 节、一 枝 一 栖、一 枝 一 叶 总 关 情。


1、一 枝 一 节

【拼音】: yī zhī yī jié

【解释】: ①本 指 树 木 的 枝 节。②比 喻 事 物 之 细 小 部 分。

【出处】: 明 · 莫 是 龙《画 说》:“画 树 之 窍,只 在 多 曲,虽 一 枝 一 节,无 有 可 直 者。”

【举例造句】: 文 章 以 沉 着 痛 快 为 最……间 有 一 二 不 尽 之 言,言 外 之 意,以 少 少 许 胜 多 多 许 者,是 他 一 枝 一 节 的 好 处,非 六 君 子 本 色。 ★ 清 · 郑 燮《潍 县 署 中 与 舍 弟 第 五 书》

【拼音代码】: y z y j

【近义词】:一 支 半 节、一 肢 一 节

【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 于 书 面 语


2、一 枝 一 栖

【拼音】: yī zhī yī qī

【解释】: 比 喻 找 到 一 份 职 业 或 栖 身 之 所。

【举例造句】: 希 望 黄 老 先 生 能 鼎 力 介 绍,俾 得 一 枝 一 栖。

【拼音代码】: y z y q


3、一 枝 一 叶 总 关 情

【拼音】: yī zhī yī yè zǒng guān qíng

【解释】: 关 情:关 心,动 情。对 一 枝 一 叶 都 细 心 关 注。比 喻 对 人 民 的 疾 苦 细 致 入 微 的 关 怀。

【出处】: 清 · 郑 燮 《潍 县 署 中 画 竹 呈 年 伯 包 大 中 丞 括》:“衙 斋 卧 听 萧 萧 竹, 疑 是 人 间 疾 苦 声。 些 小 吾 曹 州 县 吏,一 枝 一 叶 总 关 情。”

【拼音代码】: y z y q

3. 《卜算子·咏梅》

一、原文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二、译文

风风雨雨把春天送走了,漫天飞雪又把春天迎来。悬崖已结百丈尖冰,但梅花依然傲雪俏丽竞放。梅花她虽然美丽但不与桃李争艳比美,只是把春天消息来报。等到满山遍野开满鲜花之时,她却在花丛中笑

三、作者朝代

【作者】毛泽东【朝代】近代 卜算子·咏梅

(3)南枝一朵等扩展阅读

一、创作背景

陆游一生酷爱梅花,将其作为一种精神的载体来倾情歌颂,梅花在他的笔下成为一种坚贞不屈的形象的象征。联系陆游的生平不难理解,词中的梅花正是作者自身的写照。陆游的一生可谓充满坎坷。他出生于宋徽宗宣和七年(1125),正值北宋摇摇欲坠、金人虎视耽耽之时。

不久随家人开始动荡不安的逃亡生涯,“儿时万死避胡兵”是当时的写照,也使他在幼小的心灵深处埋下了爱国的种子。尽管陆游的爱国热情惨遭打击,但其爱国志向始终不渝。这在他的诗歌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不难理解,其《卜算子·咏梅》正是以梅寄志的代表,那“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的梅花,正是诗人一生对恶势力不懈的抗争精神和对理想坚贞不渝的品格的形象写照。

二、作品赏析

词人以物喻人,托物言志,巧借饱受摧残、花粉犹香的梅花,比喻自己虽终生坎坷,绝不媚俗的忠贞,这也正像他在一首咏梅诗中所写的“过时自合飘零去,耻向东君更气怜”。

陆游以他饱满的爱国热情,谱写了一曲曲爱国主义诗篇,激励了并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真可谓“双鬓多年作雪,寸心至死如丹”。

4. 有朵的古诗

一朵云生袖《蝶恋花·宝琢珊瑚山样瘦》
就中一朵《念奴娇·对花何似》
羞得花枝一朵无《鹧鸪天·浓紫深红一画图》
就中一朵《念奴娇·对花何似》
一朵梅花《眼儿媚·烟花丛里不宜他》
朵云冠子偏宜面《蝶恋花·小院朱扉开一扇》
指点牡丹初绽朵《浣溪沙》
梅朵半含霜《和李秀才郊墅早春吟兴十韵》
朵朵赛《贺新郎·浅把宫黄约》
一朵红云深处《水调歌头·风露洗玉宇》
朵颐安肯学羊斟《居厚弟和七十四吟再赋》
只销一朵南枝拆《再和五首》
宁饥勿朵颐《诘旦思之世岂有不押之韵辄和北山十首》
卷五红云一朵边《病中九首》
老贼傍观朵颐《录汉唐事六言五首》
未有人知一朵开《小园即事二首》
一朵醉深妆《菩萨蛮·天涯客里秋容晚》
况逢一朵花新《西江月·世事短如春梦》
试评书五朵《临江仙·郊外黄垓端可厌》
一朵聊当一千秋《水调歌头·淮海一星出》
数朵桂《满江红·岁岁登高》
放红艳数朵《疏影·千门委玉》
万朵芙蓉取次开《陪陈立道中书泛湖二首》
天然一朵玉芙蓉《浣溪沙·面面虚堂水照空》
不似嫩朵《三部乐·帘卷窗明》
芙蓉万朵《花犯·渚风低》
胆瓶高插梅千朵《点绛唇·小阁清幽》
朝来几朵茅檐下《鹧鸪天·手种梅花三四株》
一朵凭栏《念奴娇·花王有意》
带朵宜男草《夜行船·龟甲炉烟轻袅》
喝得耳朵聋《偈颂一百零二首》
踏破类云几朵山《天童送深兄归湖州》
风动梨花朵《点绛唇·寒食今年》

5. 求南枝的小说《嫡子身份——许一世盛世江山》番外316章

番外之蘅兰宫的生活3

昭元二十二年。

九月。

杨歆儿这时候已经六岁了,他也到了入学的年纪。

季衡为他选了两个伴读,其一是赵致礼的次子赵云骞,赵云骞比杨歆儿要大三岁多,但是他长得像他母亲,瘦瘦小小的,几乎不比杨歆儿高大多少,但性格却是十分温和稳妥,行礼答话都一板一眼井井有条,是个很好的伴读人选,其二便是宗人府令杨钦桉的第三子,且这第三子还是个庶出,和杨歆儿同岁,叫杨凤慈。

杨歆儿去过哥哥上学的勤学馆不少次,对这里并不陌生。

现在勤学馆里并没有太多学生,陪着杨麒儿读书的那些同窗,几位皇亲家的孩子,有两位被接回家去了,徐家的长孙徐寅因身体太差,没伴读多久就回去养病去了,于是勤学馆里也就只有了四个学生,杨歆儿冲迟他们加进去后,也只有七个,老师则是增加了三位,按时间排不同老师的课,因材施教,倒是不错。

季衡有时候会去看一看,几位老师他都是比较满意的,学生之间也没有出现他儿子欺负人的情况,他也就放心了。

杨歆儿入学的最初几天,就如杨麒儿最初入学一样,季衡都会亲自送到勤学馆,杨歆儿性格安静,或者说是沉闷,他话少,喜欢闷着做自己的事情,只要谁不把他惹着了,他一向是好说话,要是真把他惹着了,他就会不管不顾地发一通火。

对于阿父送他上学,他虽然嘴上什么也没说,例如杨麒儿一向说的“阿父,我会想你”“阿父,我会乖乖听夫子话”“阿父,你不要走”之类,其实这些情绪他都有,在课堂里坐下了,他会眼巴巴地盯门口一阵,等阿父真走了,也会失落一阵子。

这一天天气比较好,季衡接见了几位火器厂的重要设计师和工匠,一直谈到下午,等他回兰芷楼的时候,发现杨麒儿杨歆儿已经放学回来了,甚至赵云铣和赵云骞也在。

四个人在兰芷楼里的大天井里玩蹴鞠,杨歆儿虽然年纪小,倒是动作灵活,比起另外三个大孩子来,也并不差多少。

看到季衡回来了,四个人都停下了动作。

杨麒儿欢喜地跑到季衡跟前来,笑着道,“阿父,你回来了。”

杨歆儿则望着季衡没说话,脸上的笑容则说明了一切,他很高兴。

赵云铣和赵云骞都过来行了礼,“给皇后娘娘请安。”

季衡让他们不要多礼后,又问道,“怎么今日这般早就放学了么?”

最大的赵云铣说道,“是皇上召了宋太傅说话,我们就先放学了。”

季衡略微诧异,但也没再说什么,只是道,“别摔到了。”然后挥挥手,让他们继续玩了。

虽然季衡并不管他们,但他到底回来了,赵云铣和赵云骞还是会有所顾忌,他们之后也没有像开始那样疯玩。

杨笙儿睡了一场午觉,一直睡得个天昏地暗,坐起身来,发现阿父已经回来了,而且还坐在他的床边看他,他就要季衡抱。

他已经三岁多了,说话很流利,走路也很稳当,只是有些娇里娇气。

季衡给他擦了脸,让乳母为他换了衣裳,又给他戴上帽子,然后把他给了女官,让带着出去走走,不要总闷在屋子里。

季衡写了一阵子东西,起身来走走的时候,就在楼上看到下面院子里几个孩子都围着杨笙儿,他觉得奇怪,就下了楼来。

杨笙儿哭着扑到季衡的身上,季衡弯腰把他抱了起来,然后问在一边已经规规矩矩站好的四个男孩子,“这是怎么了?怎么把弟弟惹哭了?”

宫女们在一边,看季衡在问皇子,就没有过来回答。

杨麒儿扭捏了一下,说道,“没做什么了,只是想让云铣哥哥摸一下弟弟的脸有多软。”

赵云铣规规矩矩地躬身说,“皇后娘娘,我没有摸,只是说要摸,四皇子殿下就哭了。”

杨笙儿是个贪吃鬼,故而长得白白胖胖的,甚至有双下巴,眼睛大大的,粉粉嫩嫩的小嘴巴,头上又被季衡给戴了个帽子,看起来,还真像个西洋的玩偶人娃娃。

他哭了几声,就趴在季衡的肩膀上控诉杨麒儿,“太子哥哥讨厌。”

杨麒儿蹙眉委屈地说道,“哎呀,你长那么多肉,摸一下都不告枣行吗?”

季衡说杨麒儿道,“你是哥哥,应当照顾弟弟,你看看你都做了什么。笙笙不喜欢被人摸,你就不要惹他。”

季衡对杨笙儿的教育就是,谁都不能随便碰他,以免他被欺负,或者看到身体的异常。

因为季衡的这个教育,之后就散友李变成了除了特定的几个人,谁都不能碰他,一碰他准要发火或者就哭起来了。

杨麒儿最后只好蔫蔫地应了。

然后又对季衡说了一句,“笙笙真的太胖了,比杨奉渚还要胖。”

季衡道,“他还小呢,你小的时候还不是胖嘟嘟的,好了,你们别乱玩了,今日的课业可都做完没有,要是晚膳前没做完,我可要发火了。”

四个人只好乖乖看书写字去了。

季衡抱着杨笙儿,发现儿子的确是有点过于胖了,就亲亲他的脸说,“笙笙,以后可不要吃太多,你再吃,我可就抱不动你了。”

杨笙儿可怜兮兮地蹙着小眉毛,大约是大受打击了,精神不大好。

因为赵致礼常年在外带兵,回京的次数很少,他的两个儿子,大部分时间就住在了宫里,有专门安排给他们的院子,一应伺候的仆从也不比皇子们少,他们只有时候回家去,故而对宫里很熟悉,对季衡也比较亲近。

杨笙儿五岁的时候,他那身肥肉才稍稍少了一点,但还是胖嘟嘟的,不过虽然胖,大家一看到他依然要赞扬他长得漂亮,杨笙儿天生不大爱玩男孩子的那些东西,杨麒儿把皮球给他,要他和自己传球玩,他就直接把球给扔了,然后去乖乖坐在一边发呆。

杨麒儿只好让小太监去把球捡回来,然后和杨歆儿玩。

赵云铣长到十三岁后,就再不能留在宫里做伴读了,而是要被召到他父亲那里去。

赵致礼已经是两江总督,位高权重,但皇帝已经将军政分开,赵致礼主要是总督军务,赵云铣前去,就是跑去受教训当小兵的。

杨麒儿和杨歆儿知道他要走,都很舍不得。

赵云铣对他们说这件事时,是放了学后,邀请杨麒儿和杨歆儿到他和弟弟住的院子里去说的。

杨笙儿也已经在勤学馆里上学,而且是刚来上,看两位哥哥都要跟着赵云铣去他的院子里,他在后面跟着走了两步,就说道,“哥哥,我也要去。”

杨麒儿回头来看他,就说,“你不赶紧回兰芷楼去,阿父知道了,会生气。”

季衡有要求,杨笙儿必须按时回去,跟着杨笙儿的奴才们都是受了命令的。

杨笙儿蹙着好看的眉毛,泫然欲泣的样子已经显出了大美人的惹怜,“阿父不会生气。”

杨麒儿看他硬是要跟着他们,不由有些恼火,跑到他跟前来,哄道,“笙笙乖,你跟着小庆儿他们回去吧,让阿父知道我带着你到处走,他会骂我。”

小庆儿是杨笙儿身边的宫女,季衡没在杨笙儿身边安排太监。

杨笙儿哭哭唧唧地拉着他的袖子硬是要跟着他们去,杨麒儿无法了,只得让小庆儿回去给季衡汇报此事,他则把弟弟拉着跟着自己一起走了,走了一会儿杨笙儿就走不动了,杨麒儿要让自己的贴身小太监来背他,杨笙儿又不乐意了,不要那小太监碰,杨麒儿要被他惹得发火,站在那里直眉瞪眼地说,“你要怎么样?”

杨笙儿泫然欲泣地望着他。

杨麒儿火只好灭了,苦哈哈地回视着他。

杨歆儿在旁边说,“哥哥,阿父说不要别人碰弟弟,只能我们背他了。”

赵云铣要来背杨笙儿,他也不要,只是躲在杨麒儿身后不出来,大家都不敢冒犯皇帝皇后的大宝贝儿一样的四皇子殿下,最后杨麒儿只好自己把弟弟背了起来。

幸好他们有骑射和剑术课,杨麒儿的体能还不错,不然他一背就要被压趴下,他走几步就要说几句,“笙笙,你再长胖,我也背不动你了,你能不能少吃点点心。”

杨笙儿眨了眨那黑白分明的大眼睛,很是可怜无辜,“我饿呀。”

杨麒儿道,“你吃那么多还饿呀。”

杨笙儿说,“总是饿。”

杨麒儿要跪倒了,心想我怎么有了这么一头猪一样的弟弟。

虽然心里埋怨,但也只能累死累活地把他背去了赵云铣的院子。

赵云铣兄弟在书房里招待了三位皇子殿下。

赵云铣捧出了三份礼物给三人,杨麒儿的是一支紫竹笛,杨歆儿的是一套外面出的画册本隋唐英雄传,杨笙儿的是一盒精致的点心。

杨麒儿在椅子上坐下,他非常喜欢音乐,不过季衡不要他碰,杨歆儿能够安安静静地看各种书,这本小人书倒是很得他的喜欢,而那盒给杨笙儿的点心,她拿到手里打开那精美的木盒子,已经奶声奶气地吩咐下人去端水来他洗手,并拿筷子和碟子了——他要开吃了。

杨麒儿握着那紫竹笛子十分感动,他几乎算是自学成才,因为杨钦治只教了他音律和古琴的弹奏方法,但就根据这么点知识,他看宫中乐师吹奏了笛子,他自己就会吹了。

他先是陶醉地试了音,又吹了一段从乐师那里听来的曲子,然后就对赵云铣说,“云铣哥哥,这个笛子不错。”

赵云铣还是个孩子,家教又严格,从九岁开始就在宫里长大,从没有过自己一个人的情况,出宫了也一直有人跟着,他给几个小伙伴准备礼物,都没有同家里说,所以这些全是他自己准备的,而且花自己的私房钱,他私房钱没多少,因为收到的各种赏赐,过年过节得到的各种钱,都给他母亲管理了,她母亲怕他已经有了十三岁有很多钱会学坏,就只给他在宫里行走的钱,他在宫里打赏几个人,也总会花费得差不多,每次都所剩无几,所以只给杨麒儿买了一支紫竹笛子。

赵云铣说,“太子殿下,你喜欢就好。我逛了几个店才挑到了这一支。”主要是钱少,要买一支好的,又正好钱够的,那实在不容易。

杨麒儿出宫的次数只有更少的,很羡慕宫外的繁华,就又说了一遍自己很喜欢这个礼物,然后对赵云铣说,“你下次再回家去,给我再买些别的吧。”

赵云铣便道,“麒儿,恐怕不成了,下次只能让二弟带。”

杨麒儿很诧异,“为何?”

赵云铣便道,“今日这个是离别礼了,我父亲回京来,过几日就又要回江南去,他要我跟着他一起去,我明日就要离宫回家了,以后只有云骞在这里。”

杨麒儿直接愣住了。

连捧着书已经看起来的杨歆儿都从书页上抬起了头来,看向了赵云铣。

只有杨笙儿不懂离愁,已经拿着筷子在吃点心了。

房间里一时间很沉默安静,只有窗外的秋蝉声,还有杨笙儿吃点心的声音。

杨麒儿朝杨笙儿看了过来,就是一声惊呼,“啊!笙笙,你怎么又吃上了。”

杨笙儿看向他,慢慢咀嚼着,等咽下去了,然后又放下筷子捧着茶杯喝了一口茶,才回答杨麒儿道,“哥哥,我饿了。”

杨麒儿简直想仰天长啸,“你怎么又饿了,课间休息时,你不是吃过点心了吗。”

季衡以前也是做伴读的,知道学习很辛苦,上课上到中间一般都会饿,所以他有让人准备点心,在皇子们中途休息的时间,就送过来,让他们吃。

杨笙儿被哥哥说得很委屈,“我……我就是饿了呀。”

杨麒儿指着他说,“你……你,你还委屈上了吗。方才本宫怎么说的,让你不要吃太多点心,你看你现在多胖。你再吃,我以后再不背你了。”

杨笙儿真是委屈极了,几乎要哭了,但看他哥哥态度十分强硬,他就只好唤了在外面的宫人进来伺候他擦嘴,漱口,又洗了手,然后极其不情愿地吩咐人把点心先收起来,然后还奶声奶气说,“给芙蓉拿着,我夜里要吃。”做这个吩咐时,其语调之庄严,简直像是他阿父在吩咐“各地三年一查冤案之事,定要实行。”这般气势俨然。

芙蓉是他身边的小宫女,小庆儿回去了,芙蓉还在。

杨麒儿听他弟弟这般说,就直接冷声吩咐宫人道,“不要给芙蓉,给桂青拿着,回去了给阿父和父皇。”桂青是他身边的小太监。

杨笙儿刚才吃着这点心十分好吃,没想到被哥哥这般劫走了,就十分震惊地看着杨麒儿,杨麒儿板着脸道,“你晚上都不要吃东西了,你就是因为吃了就睡,睡了就吃,才长了一身肥肉。”

杨笙儿这下彻底恼怒了,觉得自己尊严遭受了侵犯,他大声吩咐宫人把自己从椅子上抱了下去放到地上,黑白分明宛若两汪泉水的眼睛瞪着杨麒儿,“哥哥你坏,我要回去找阿父告你去。”

杨麒儿一拍茶凳,“你敢!”

杨笙儿哇一声哭了起来。

另外几人面面相觑地看了看,杨歆儿只好出来做了和事佬,他过去把杨笙儿拉到自己身边来,轻轻拍抚他让他不要哭了。

因为杨笙儿这么一打岔,杨麒儿对赵云铣要离开之事也并不那般无法忍受了。

三兄弟在赵云铣这里坐了不短的时间,说了不少依依惜别的话,赵云铣和杨麒儿感情最深,最后还过去抱了他一下,说道,“麒儿,你要保重,等我回来时,以后做你的将军。”

杨麒儿强忍下眼中的泪水,作为太子,他自然是有太子的尊严和威严的,他点头应了,说道,“本宫在这里等你回来。”

杨麒儿哼哧哼哧地背着不要别人背的杨笙儿,旁边跟着杨歆儿,三人到太阳下山夜幕即将降临的时候才回到兰芷楼里。

兰芷楼是一个大的建筑群,只主楼就很大,旁边还有东西配楼,杨麒儿和杨歆儿毕竟大了,便没有再和父母一起住在主楼里,而是住在了东配楼里,不过这距离主楼也很近,因为楼上就直接有廊桥连接,从季衡所住走到他们的房间,也就百来步。

杨笙儿虽然和哥哥生了气,但是要他那肥嘟嘟的身子走远路,那也是太为难他了,所以他就在心里大仁大义地原谅了杨麒儿,勉为其难地趴在他背上让他背了自己。

回到兰芷楼,季衡和皇帝都在书房里,三个孩子前去问安,季衡看杨麒儿一额头的汗,就说,“你做了什么,怎么热成这个样子,去擦一擦身换身衣裳,别一吹风,就病了。”

杨麒儿说,“阿父,我没事。就是背了一下笙笙而已。”

杨笙儿也没有告状说哥哥左一句他肥右一句他肥的事情,规规矩矩地跟着哥哥们站在那里。

皇帝就说道,“你们都去了赵云铣那里?是说他要离开的事情吗?”

杨麒儿答道,“回父皇,正是。云铣哥哥要随其父下江南去。我们前去同他作别,盼他能志存高远,磨砺心志,回来时能报效朝廷。”

皇帝说道,“以前他父亲也是朕的伴读,现在则是朕的左膀右臂,麒儿,你为太子,也要知道如何用臣子。”

杨麒儿恭恭敬敬答道,“是。”

皇帝又问了一下他们的课程,然后就说,“你们功课都还没做,用过晚膳了要刻苦用功。”

三人都称了是,然后皇帝对杨笙儿招了招手,杨笙儿跑了过去,扑到他的怀里,“父皇。”

皇帝柔声问道,“今日可累?”

杨笙儿摇了摇头,皇帝就说,“那就好。”

皇帝起身来把杨笙儿抱了起来,说,“下楼用膳吧。”

季衡也起了身,过来牵上了杨歆儿。

杨麒儿就自己走到了季衡的侧后边。

皇帝笑着和杨笙儿说,“朕的宝贝儿,你是不是又长胖了,朕看你沉了不少呢。”

杨笙儿蹙着眉看着他,委屈得没说话。

他从皇帝的肩膀处往后面看去,发现太子哥哥抿着嘴,显然是在忍笑,这下他就更是被打击坏了。

用晚膳的时候,杨笙儿吃得特别迟疑,吃了个半饱,他就放下了碗筷。

连伺候他夹菜的宫人都觉得诧异了,心想四皇子这是怎么了,今日的菜量只有往日的一半。

季衡看总是吃到最后的杨笙儿这次第一个放下碗筷,不由低声问他,“笙笙,怎么了,这就饱了?”

杨笙儿说,“在赵家哥哥那里吃了些点心。”

季衡点点头,就让他再喝点汤,然后也就没说什么了。

作为子女,本该侍奉父母用膳,若是在一桌吃,也断然没有父母吃完了,自己还在吃的道理,不过他们也只是知道这个道理,季衡从来不让他们饿肚子,他们想要吃多久都行,只要不在饭桌上没有用餐礼仪,所以杨笙儿自己上桌握筷吃饭后,因为他吃得慢,就总是最后吃完。

杨笙儿虽然小,但是该背的课业都是要背的,要写的字也不含糊,故而做作业做到了戌时过了,他饿极了,季衡知道他要吃宵夜,便吩咐了要为他送宵夜,他的宵夜已经送来了,但他也忍着,只吃了小小一块点心,也就罢了。

季衡虽然忙,但总会注意到孩子在吃饭上的变化,看杨笙儿每顿都吃得少些了,不由很担心地问道,“笙笙,你最近怎么吃得这么少了。”

杨笙儿没说哥哥和父皇都说他胖,只是嗫嚅道,“我也不知道呀。”

季衡念头一转,问道,“难道是因为你父皇说了一声你胖了?你还小,要长身体,你在乎这个做什么。等你到十几岁,就能瘦下来。”

杨笙儿眨了眨眼睛,“真的吗?”

季衡点头,“是啊。现在别饿着自己。”

于是杨笙儿的减肥计划泡汤了。

6. 有一朵一枝这个成语吗

包含一枝的成语

包含一枝的成语
详细

〔 一枝一节 〕①本指树木的枝节。②喻事物之细小部分。 详细»
〔 一枝一栖 〕比喻找到一份职业或栖身之所 详细»
〔 鹪鹩一枝 〕鹪鹩做窝,只占用一根树枝。比喻一个安身之处或一个工作位置。 详细»
〔 巢林一枝 〕指鹪鹩筑巢,只不过占用一根树枝。后以之比喻安本分,不贪多。 详细»
〔 桂林一枝 〕桂花林中的一枝花。原为晋时郤诜的自谦语。后称誉人才学出众。 详细»
〔 一枝之栖 〕栖:鸟停留在树上。泛指一个工作位置。 详细»
〔 桂折一枝 〕喻登科及第。 详细»
〔 桂林一枝,昆山片玉 〕昆山:昆冈,古代产玉的地方。桂花林中的一枝花,昆山中的一块玉。比... 详细»
〔 枝外生枝 〕比喻派生、繁衍而出者。同“节外生枝”。 详细»
〔 南枝北枝 〕南枝向暖,北枝受寒。比喻彼此处境的苦乐不同。 详细»
〔 一鞭一条痕,一掴一掌血 〕掴:用巴掌打。抽一鞭出现一条血痕,打一掌出现血印。比喻做事有... 详细»
〔 一棒一条痕,一掴一掌血 〕掴:用巴掌打。打一棒出现一条血痕,打一掌出现血印。比喻做事有... 详细»
〔 连理枝 〕不同根的草木、枝干连生在一起。比喻恩爱夫妻或至死不渝的爱情 详细»
〔傲霜枝〕傲:傲慢,蔑视。形容菊花凌霜傲雪,不为严寒所屈 详细
〔 琼枝玉树 〕指披上冰雪的树木。也比喻品格高洁的人。 详细»
〔 共枝别干 〕比喻一个教师传授下来的但又各人自成一派。 详细»
〔 花枝招颤 〕形容打扮得十分艳丽。同“花枝招展”。 详细»
〔节上生枝〕节:竹子分枝长叶的地方。枝节上又生出枝桠。比喻在不应出现问题的地方又产生了... 详细
〔 枝叶旁牒 〕牒:记载宗族的谱牌。比喻旁系亲属 详细»
〔左右枝梧〕支:支撑。撑住左边,挡住右边。形容处境困难,穷于应付,顾此失彼 详细
〔 强本弱枝 〕强干弱枝。 详细»
〔 巴结高枝 〕高枝:比喻权贵。向权贵献媚取宠 详细»
〔 强枝弱本 〕喻地方势力强于中央,成尾大不掉之势。 详细»
〔 繁枝细节 〕繁多且细小的枝节。比喻事物的琐细部分。 详细»
〔 柔枝嫩条 〕柔嫩的枝条。比喻温柔美貌的妙龄女子。 详细»
〔词无枝叶〕词:言词,词句。形容文字简炼,无枝蔓之辞。 详细
〔 枝木之冠 〕冠:帽子。冠多华饰,好像树木的繁枝

7. 墨梅古诗

历代梅花诗
赠范晔
陆凯 南朝 宋
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山园小梅
林和靖 唐
众芳摇落独喧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擅板共金樽。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足雪 ,为有暗香来。

与薛肇明弈棋赌梅花诗输一首
王安石
华发寻春喜见梅, 一株临路雪倍堆。
凤城南陌他年忆, 香杳难随驿使来。

忆梅
李商隐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华。 寒梅最堪恨,长作去年花。

十一月中旬至扶风界见梅花
李商隐
匝路亭亭艳,非时袅袅香。 素娥惟与月,青女不饶霜。
赠远虚盈手,伤离适断肠。 为谁成早秀?不待作年芳

梅花绝句(之—)
陆游
闻道梅花圻晓风, 雪堆遍满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亿, 一树梅花一放翁。

梅花绝句(之二)
幽谷那堪更北枝, 年年自分着花迟。 高标逸韵君知否, 正是层冰积雪时。

梅花绝句(之三)
雪虐风号愈凛然, 花中气节最高坚。 过时自会飘零去, 耻向东君更乞怜。

早梅
南朝·谢燮
迎春故早发,独自不疑寒。 畏落众花后,无人别意看。

江梅
唐·杜甫
梅蕊腊前破,梅花年后多。 绝知春意好,最奈客愁何?
雪树元同色,江风亦自波。 故园不可见,巫岫郁嵯峨。

早梅
唐·齐己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映春台。

唐·王维
杂诗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倚窗前,寒梅著花未?

杂咏
唐·王维
已见寒梅发,复闻啼鸟声。 心心视春草,畏向玉阶生。

忆梅
唐·李商隐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华。 寒梅最堪恨,长作去年花。

江上梅
唐·王适
忽见寒梅树,花开汉水滨。 不知春色早,疑是弄珠人。

庭梅咏寄人
唐·刘禹锡
早花常犯寒,繁实常苦酸。 何事上春日,坐令芳意阑?
夭桃定相笑,游妓肯回看! 君问调金鼎,方知正味难。

梅花
唐·崔道融
数萼初含雪,孤标画本难。 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
横笛和愁听,斜技依病看。 逆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

梅花
唐·庾信
当年腊月半,已觉梅花阑。 不信今春晚,俱来雪里看。
树动悬冰落,枝高出手寒。 早知觅不见,真悔著衣单。

雪里觅梅花
唐·萧纲
绝讶梅花晚,争来雪里窥。 下枝低可见,高处远难知。
俱羞惜腕露,相让道腰羸。 定须还剪采,学作两三技。

梅花
唐·蒋维翰
白玉堂前一树梅,今朝忽见数花开。 几家门户重重闭,春色如何入得来?

梅花
宋·陈亮
疏技横玉瘦,小萼点珠光。 一朵忽先发,百花皆后春。
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藏。 玉笛休三弄,东君正主张。

冬日杂兴
宋·张耒
空山身欲老,徂岁腊还来。 愁怯年年柳,伤心处处梅。
绿蔬挑甲短,红蜡点花开。 冰雪如何有,东风日夜回。

再和杨公济梅花
宋·苏轼
莫向霜晨怨未开,白头朝夕自相摧。 斩新一朵含风露,恰似西厢待月来。

赠岭上梅
宋·苏轼
梅花开尽白花开,过尽行人君不来。 不趁青梅尝煮酒,要看细雨熟黄梅。

墨梅
宋·朱熹
梦里清江醉墨香,蕊寒枝瘦凛冰霜。 如今白黑浑休问,且作人间时世妆。

题杨补之画
宋·楼钥
梅花屡见笔如神,松竹宁知更逼真。 百卉千花皆面友,岁寒只见此三人。

雪梅
宋·卢梅坡
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梅俗了人。 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香。

雪梅
宋·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从张仲谋乞腊梅
宋·黄庭坚
闻君寺后野梅发,香蜜染成宫样黄。 不拟折来遮老眼,欲知春色到池塘。

钓雪舟倦睡
宋·杨万里
小阁明窗半掩门,看书作睡正昏昏。 无端却被梅花恼,特地吹香破梦魂。

寒夜
宋·杜耒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古梅
宋·萧德藻
湘妃危立冻蛟背,海月冷挂珊瑚枝。 丑怪惊人能妩媚,断魂只有晓寒知。

瓶梅
宋·张道洽
寒水一瓶春数枝,清香不减小溪时。 横斜竹底无人见,莫与微云淡月知。

红梅
苏东坡
年年芳信负红梅, 江畔垂垂又欲开。 珍重多情关伊令, 直和根拨送春来。

早 梅
柳宗元
早梅发高树,回映楚天碧。 朔风飘夜香,繁霜滋晓白。
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 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

新栽梅
白居易
池边新栽七株梅, 欲到花时点检来。 莫怕长洲桃李嫉, 今年好为使君开。

墨梅
赵秉文
画师不作粉脂面, 却恐傍人嫌我直。 相逢莫道不相识, 夏馥从来琢玉人。

白梅
元 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墨梅
元 王冕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梅花
元·王冕
三月东风吹雪消,湖南山色翠如浇。 一声羌管无人见,无数梅花落野桥。

立春日赏红梅之作
元·元淮
昨夜东风转斗杓,陌头杨柳雪才消。 晓来一树如繁杏,开向孤村隔小桥。
应是化工嫌粉瘦,故将颜色助花娇。 青枝绿叶何须辨,万卉丛中夺锦标。

忆梅
元·段克己
姑射仙人冰雪肤,昔年伴我向西湖。 别来几度春风换,标格而今似旧无。

西湖梅
元·冯子振
苏老堤边玉一林,六桥风月是知音。 任他桃李争欢赏,不为繁华易素心。

鸳鸯梅
元·冯子振
并蒂连技朵朵双,偏宜照影傍寒塘。 只愁画角惊吹散,片影分飞最可伤。

题画墨梅
元·陶宗仪
明月孤山处士家,湖光寒浸玉横斜。 似将篆籀纵横笔,铁线圈成个个花。

阳山道中
元·释善住
雨余春涧水争分,野雉双飞过古坟。 眼见人家住深坞,梅花绕屋不开门。

春晚杂兴
元·方回
芳草茸茸没屦深,清和天气润园林。 霏微小雨初晴处,暗数青梅立树阴。

冬词
元·郭钰
疏林晴旭散啼鸦,高阁朱帘 地遮。 为问王孙归也未?玉梅开到北枝花。

寄迹武塘赋之
明·夏完淳
逢花却忆故园梅,雪掩寒山径不开。 明月愁心两相似,一枝素影待人来。

题画梅
明·徐渭
从来不见梅花谱,信手拈来自有神。 不信试看千万树,东风吹着便成春。

王元章倒枝画梅
明·徐渭
皓态孤芳压俗姿,不堪复写拂云枝。 从来万事嫌高格,莫怪梅花着地垂。

明·唐寅
题画
雪压江村阵作寒,园林俱是玉英攒。 急须沽酒浇清冻,亦有疏梅唤客看。

早春
明·陈继儒
春风无力柳条斜,新草微分一抹沙。 欲向主人借锄插,扫开残雪种梅花。

宋徽宗画半开梅
明·赵友同
上皇朝罢酒初酣,写出梅花蕊半含。 惆怅汴宫春去后,一枝流落到江南。

画梅
明·方孝孺
微雪初消月半池,篱边遥见两三枝。 清香传得天心在,未话寻常草木知。

画梅
明·陈道复
竹篱巴外野梅香,带雪分来入醉乡。 纸张独眠春自在,漫劳车马笑人忙。

画梅
明·陈道复
梅花得意占群芳,雪后追寻笑我忙。 折取一技悬竹杖,归来随路有清香。

梅花落
明·薛暄
檐外双梅树,庭前昨夜风。 不知何处笛,并起一声中。

早梅
明·通润
万树寒无色,南枝独有花。 香闻流水处,影落野人家。

丁卯新正三日写梅
明·李日华
檀口粉肋含笑语,春风拂拂为开怀。 酒人得此添狂兴,诗句从天泼下来。

题画诗册页
清·普荷
无事不寻梅,得梅归去来。 雪深春尚浅,一半到家开。

山中雪后
清·郑燮
晨起开门雪满山,雪睛云淡日光寒。 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等闲。

画梅
清·金农
老梅愈老愈精神,水店山楼若有人。 清到十分寒满把,如知明月是前身。

题唐解元小景
清·恽寿平
雪后轻桡入翠微,花溪寒气上春衣。 过桥南岸寻春去,踏遍梅花带月归。

题梅花
清·汪士慎
小院栽梅一两行,画空疏影满衣裳。 冰华化雪月添白,一日东风一日香。

早梅
清·宁调元
姹紫嫣红耻效颦,独从末路见精神。 溪山深处苍崖下,数点开来不借春。

枯梅
清·吴淇
奇香异色著林端,百十年来忽兴阑。 尽把精华收拾去,止留骨格与人看。

题画梅
清·李方膺
梅花此日未生芽,旋转乾坤属画家。 笔底春风挥不尽,东涂西抹总开花。

题画梅
清·李方膺
挥毫落纸墨痕新,几点梅花最可人。 愿借天风吹得远,家家门巷尽成春。

梅花诗
清·俞樾内子
耐得人间雪与霜,百花头上尔先香。 清风自有神仙骨,冷艳偏宜到玉堂。

和内子梅花诗
清·俞樾
庭院无尘夜有霜,见来不是等闲香。 寒宵同作罗浮梦,绝胜东坡在雪堂。

雨中元墓探梅
清·宋荦
探梅冒雨兴还生,石迳铿然杖有声。 云影花光乍吞吐,松涛岩溜互喧争。
韵宜禅榻闲中领,幽爱园扉破处行。 望去茫茫香雪海,吾家山畔好题名。

落梅
清·律然
和风和雨点苔纹,漠漠残香静里闻。 林下积来全是雪,岭头飞去半为云。
不须横管吹江郭,最惜空枝冷夕曛。 回首孤山山下路,霜禽粉蝶任纷纷。

梅 花 诗
高启
琼枝只合在瑶台,谁向江南处处栽。 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
寒依疏影萧萧竹,春掩残香漠漠苔。 自去何郎无好咏,东风愁绝几回开。

《红楼梦》访妙玉乞红梅
曹雪芹

酒未开樽句未裁,寻春问腊到蓬莱。 不求大士瓶中露,为乞嫦娥槛外梅。
入世冷桃红雪去,离尘香割紫云来。 槎桠谁惜诗肩瘦,衣上犹沾佛院苔。

《红楼梦》咏红梅花(红字)
曹雪芹
桃未芳菲杏未红,冲寒先已笑东风。 魂飞庾岭春难辨,霞隔罗浮梦未通。
绿萼添妆融宝炬,缟仙扶醉跨残虹。 看来岂是寻常色,浓淡由他冰雪中。

《红楼梦》咏红梅花 (梅字)
曹雪芹
白梅懒赋赋红梅,逞艳先迎醉眼开。 冻脸有痕皆是血,酸心无恨亦成灰。
误吞丹药移真骨,偷下瑶池脱旧胎。 江北江南春灿烂,寄言蜂蝶漫疑猜。

《红楼梦》咏红梅花 (花字)
曹雪芹
疏是枝条艳是花,春妆儿女竟奢华。 闲厅曲槛无余雪,流水空山有落霞。
幽梦冷随红袖笛,游仙香泛绛河槎。 前身定是瑶台种,无复相疑色相差。

赠范晔
南北朝 陆凯
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早梅
张谓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旁傍溪桥。 不知进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寒夜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寻常一样穸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王琪
不受尘埃半点侵,竹篱茅舍自甘心。 只因误识林和靖,惹得诗人说到今。

真适园梅花盛放
王 鏊
花间小坐夕阳迟, 香雪千枝与万枝。 自入春来无好句, 杖藜到此忽成诗。

《杂诗》之一
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欹穸前,寒梅著花未。
初识梅花
卢撰
江北不如南地暖, 江南好断北人肠。 胭脂桃颊梨花粉, 共作寒梅一面妆。
次韵中玉早梅
黄庭坚
折得寒香不露机, 小穸斜日两三枝。 罗帷翠叶深调护, 已被游蜂圣得知。
十一月后庭花盛开之二
蔡襄
日暖香繁巳盛开, 开时曾达千百回。 春风岂是多情思, 相伴花前去又来。
墨 梅
张臬
山边幽谷水边村,曾被疏花断客魂。 犹恨东风无意思,更吹烟雨暗黄昏。
暗香疏影
姜夔
辛亥之冬,予载雪诣石湖。止既月,授简索句,且征新声,作此两曲。石湖把玩不已,使工妓隶习之,音节谐婉,乃名之曰《暗香》《疏影》。
暗香
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
江国,正寂寂。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翠尊易泣,红萼无言耿相忆。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
疏影
苔枝缀玉,有翠禽小小,枝上同宿。 客里相逢,篱角黄昏,无言自倚修竹。
昭君不惯胡沙远,但暗忆、江南江北。 想佩环、月夜归来,化作此花幽独。
犹记深宫旧事,那人正睡里,飞近蛾绿。 莫似春风,不管盈盈,早与安排金屋。
还教一片随波去,又却怨、玉龙哀曲。 等恁时、重觅幽香,已入小窗横幅。
卜算子.咏梅
宋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临江仙.梅
李清照
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春迟,为谁憔悴损芳姿。 夜来清梦好,应是发南枝。
玉瘦檀轻无限恨,南楼羌管休吹。 浓香吹尽有谁知,暖风迟日也,别到杏花肥。
殢人娇.后亭梅开有感
李清照
玉瘦香浓,檀深雪散,今年恨探梅又晚。 江楼楚馆,云间水远。
清昼永,凭栏翠帘低卷。 坐上客来,尊前酒满,歌声共水流云断。
南枝可插,更须频剪,莫待西楼,数声羌管。
孤雁儿
李清照
世人作梅词,下笔便俗。予试作一篇,乃知前言不妄耳。
藤床纸帐朝眠起,说不尽、无佳思。 沈香烟断玉炉寒,伴我情怀如水。
笛声三弄,梅心惊破,多少春情意。 小风疏雨萧萧地,又催下、千行泪。
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 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
玉楼春.红梅
李清照
红酥肯放琼苞碎,探著南枝开遍末? 不知酝藉几多时,但见包藏无限意。
道人憔悴春窗底,闷损阑干愁不倚。 要来小看便来休,未必明朝风不起。
渔家傲
李清照
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 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
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 共赏金尊沉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
梅花引. 荆溪阻雪
蒋捷
白鸥问我泊孤舟 是身留,是心留? 心若留时,何事锁眉头?
风拍小帘灯晕舞,对闲影,冷清清,忆旧游。 旧游旧游今在不?花外楼,柳下舟。
梦也梦也,梦不到,寒水空流。 漠漠黄云,湿透木棉裘。
都道无人愁似我,今夜雪,有梅花,似我愁。
清平乐
李煜
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 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 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蝶恋花
欧阳修
帘幕东风寒料峭,雪里香梅,先报春来早。 红蜡枝头双燕小,金刀剪彩呈纤巧。
旋暖金炉薰蕙藻。酒入横波,困不禁烦恼。 绣被五更春睡好,罗帏不觉纱窗晓。
临江仙
辛弃疾
老去惜花心已懒,爱梅犹绕江村。一枝先破玉溪春。 更无花态度,全有雪精神。
剩向空山餐秀色,为渠著句清新,竹根流水带溪云。 醉中浑不记,归路月黄昏。

热点内容
香梅花园学区 发布:2025-04-29 00:18:18 浏览:880
入户鲜花墙 发布:2025-04-29 00:18:13 浏览:233
相思豆花卉 发布:2025-04-29 00:17:21 浏览:352
玫瑰花标志的化妆品 发布:2025-04-29 00:07:05 浏览:108
牟平花卉市场 发布:2025-04-29 00:05:23 浏览:25
渐变色花艺 发布:2025-04-29 00:00:19 浏览:269
朝鲜的七夕 发布:2025-04-28 23:59:38 浏览:393
东区水培绿植 发布:2025-04-28 23:58:44 浏览:210
钩针毛线盆栽 发布:2025-04-28 23:57:17 浏览:577
玫瑰小镇礼包 发布:2025-04-28 23:57:05 浏览: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