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情人节剁蛋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越来越多人钟情于在朋友圈发布文案,文案用于跟亲朋好友分享个人生活情况。那么什么样的文案才是好的文案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七夕情人节做什么菜好,欢迎大家分享。
七夕情人节做什么菜好1
七夕情人节食谱推荐——巧克力草莓
要上觉得上面的那花复杂了点,就试试这个巧克力草莓花吧,超简单的 。
食材:草莓500g、巧克力250g、糖珠适量、竹签适量、土豆适量
做法:
1.准备好材料,草莓洗净,不用去蒂,巧克力切小块。
2.巧克力隔温水融化,或像我一样放暖气片上面。
3.将一块土豆或萝卜放入小花瓶底部当底托。
4.草莓用竹签扎上均匀沾上一层巧克力。
5.马上撒一层糖珠或糖针装饰,充分晾干。
6.可以直接摆在盘子里。
7.也可以插入花瓶里送给心爱的人。
七夕情人节食谱推荐—— 提拉米苏
一款为爱而生的甜品~倘若有人叩开你的心门,一定要亲手为TA做上一份提拉米苏以示犒赏,用甜品说爱你~
食材:马斯卡彭芝士250g、蛋黄2个、细砂糖80g、淡奶油145g、牛奶25g、意式特浓黑咖啡1袋、朗姆酒30g、热水30g、可可粉适量、糖粉适量
做法:
1.将意式特浓黑咖啡倒入30g热水中溶解。
2.加入15g朗姆酒搅匀即成咖啡酒,晾凉备用。
3.蛋黄、60g细砂糖和15g朗姆酒一起放入碗里,用打蛋器搅打均匀。
4.倒入牛奶搅匀。烘焙食谱
5.将碗坐在热水里,隔水加热并不断搅打,至浓稠的乳沫状。
6.将搅打好的蛋黄液放在冷水盆中,继续搅打至冷却,最后变成质地浓稠的状态。
7.将室温下软化的马斯卡彭芝士放入大碗中搅打至顺滑。
8.倒入蛋黄糊,边倒边用打蛋器搅打均匀,放入冰箱冷藏至芝士糊变得浓稠。
9.淡奶油中加入20g细砂糖打发至出现纹路。
10.倒入芝士糊中,翻拌均匀,马斯卡彭馅儿就做好了。
11.杯中倒入一薄层马斯卡彭馅儿,取一块圆形手指饼干蘸满咖啡酒。
12.铺在杯子里的馅儿上面,倒入马斯卡彭馅儿至1/2杯子高度。
13.再放一块蘸满咖啡酒的饼干。
14.最后倒满马斯卡彭馅儿,抹平表面后放入冰箱冷藏4小时以上;待完全凝固后在表面筛可可粉和糖粉装饰一下,即可。
七夕情人节食谱推荐——牛排套餐
情人节很多人喜欢和心爱的人一起去吃牛排,其实也可以在家DIY,实惠不说,烛光晚餐什么的完全可以有,还能享受私密两人世界,也别有一番情趣呢 。
食材:牛排300g、鸡蛋1个、意面100g、番茄2个、洋葱1个、蒜1朵、橄榄油适量、黑胡椒1大勺、番茄沙司适量、蚝油适量、白糖适量、食盐适量、甜玉米粒适量
做法:
1.牛肉切大片,放在面板上用肉锤或者刀背拍松,放入黑胡椒粉、蚝油、食盐腌制起来。
2.番茄去外皮用工具捣碎或者料理机打碎备用。
3.洋葱切小粒备用。
4.炒锅放橄榄油,下入蒜粒爆香,炸成金黄色。
5.下入洋葱翻炒,放入制好的番茄汁。
6.放入番茄沙司,放入蚝油。
7.加入白糖搅匀开始煮酱,一直熬到酱汁浓稠。
8.酱汁熬好后,加入黑胡椒粉和鸡精,即可关火。
8.烧开水,在水开后放入食盐和橄榄油。
9.放入意面进行煮,在面即将煮好的时候,放入玉米粒煮一下。
10.煮好的面,放冷水里冰一下后,沥水拌上橄榄油防粘。
11.一只鸡蛋放煎锅里煎至蛋清凝固蛋黄未成熟状态。
12.煎锅放少许橄榄油,放入牛排煎制自己喜欢的熟度(煎牛排一定要大火,这样利于锁住肉里的水分,不至于肉干柴)。
13.铁板烧热,放入牛排和鸡蛋,放入意面,撒入玉米粒,浇上黑椒酱,喜欢蔬菜的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放上蔬菜食用。
七夕情人节食谱推荐——手工巧克力
你只要事先在网上买好巧克力、巧克力盒子、巧克力模版,这三样东西,在家就能做出一份精美的手工巧克力,也可以和心爱的他(她)一起动手做噢~
食材:巧克力200g、巧克力包装和盒1个、巧克力模具1个
做法:
1.准备好巧克力200g。
2.巧克力模具洗净擦干水分。
3.将巧克力切碎隔水融化。
4.融化成巧克力液。
5.将融化的巧克力倒入模具。
6.放入冰箱冷藏10分钟左右脱模,一定要等到完全干透了才能脱模。
七夕情人节食谱推荐——紫薯芝麻
要是觉得做巧克力还是麻烦了点,就做这个紫薯芝麻球吧,把自己满满的爱全部包裹进去,希望有情人终成眷属,都可以有一个圆满的结局~
食材:熟紫薯200g、动物奶油100g、熟芝麻适量、豆沙100g
做法:
1.准备好食材。
2.将紫薯去皮过筛成泥。
3.紫薯泥和奶油一起拌匀。
4.用保鲜膜取些紫薯泥压扁放上适量豆沙收口团成球。
5.团好的.紫薯球放入芝麻里均匀沾上一层。
6.最后找个盒子装进去即可。
七夕情人节食谱推荐——巧克力玫瑰花束
情人节送礼物,很多朋友们都会送花,不过你要是送的礼物既有创意,又能吃的话,那会给TA大大一惊喜的哦。
食材:巧克力300g、砂糖25g、水45g、麦芽糖100g、玉米淀粉适量、抹茶巧克力软膏适量
做法:
1.准备好原料。
2.巧克力隔水融化。
3.把水、砂糖放容器里加热搅拌至完全融化,水不要烧开。
4.继续加入麦芽糖搅拌至完全融化,水不要烧开,不然做出来的配方颜色会变黄。
5.把冷却过的糖水加入融化好的巧克力中,两者的温度都应保持在23℃左右。
6.搅拌均匀,放保鲜盒或用保鲜膜包起来隔天使用。
7.拿出来揉匀,沾手的话可以拍点淀粉。
8.将巧克力软膏分成均匀的小块。
9.压成花瓣的形状,上面薄下面稍厚。
10.取一根竹签,将第一瓣花瓣卷上去,下面捏紧。
11.交错粘上所有花瓣,捏紧底部,一个上面7、8瓣,也可以用更多。
12.取一块抹茶巧克力软膏擀平,用花萼模具牙齿花萼。
13.玫瑰花底部粘上花萼,捏紧底部。
14.备好包装材料。
15.取两张包装纸对折四下剪成小方块。
16.取两张方块交错重叠。
17.折成三角状,上层的角要放在下层的空隙处。
18.包在玫瑰花下面围一圈,用胶带粘住下面固定。
19.用胶带将竹签和花杆连接在一起。
20.将做好的玫瑰花一根根放在手里摆好造型,如不想让花朵紧挨可以中间加些插花的草填补空隙。
21.将剩下三张包装纸从中间对折成长方形,取两张围绕花束一圈包成圆形,下面用丝带扎住固定。
22.取第三张往下三分之二围绕一圈,用丝带扎住下面。
23.将羽毛用订书机钉在包装纸的一圈。
24.将丝带做法式结扎在花束上装饰即可。
七夕情人节食谱推荐——心形吐司
七夕想要给自己的爱人一份惊喜,那就从早餐开始准备咯~简单的吐司加上一个鹌鹑蛋烘烤之后,就来了一个华丽的变身,既能吃出不一样的味道,酥香的吐司、嫩滑的蛋蛋,又能表达意思~相信TA是无法抗拒的 。
食材:吐司4片、鹌鹑蛋4个、盐少许、法香末少许
做法:
1.将心形的奶油甜吐司切成厚片。
2.用利刀沿吐司的边缘隔一定的距离划一圈,将中间的部分向下压紧,使吐司片形成一个容器。
3.在中间打入一个鹌鹑蛋。
4.送入预热180°的烤箱。
5.烘烤至蛋白凝固即可,约8分钟左右。
6.出炉后撒少许盐和法香末即可食用。
七夕情人节做什么菜好2
手工花样巧克力
准备材料:德芙巧克力1块
做法:
1、巧克力用剪刀剪碎,放进无油无水的小容器里;
2、放入大一些的容器里,大容易里放入热水,搅拌均匀,充分融化,倒入模具中,振几下,振出气泡,放入冰箱冷藏至完全凝固,倒扣即可。
后记:
容器、模具中一定要无油无水;
倒扣的时候一定要完全凝固,在倒扣的时候会很容易脱模;
模具有很多种花色,可以根据自己的喜欢选择;
巧克力液里面可以加入花生碎、榛子碎等坚果,味道会更好。
西红柿煎饺
原料:
西红柿、饺子皮、奶酪。
调料:
糖、油。
做法:
1、制作饺子陷。西红柿削皮,去籽、切成小粒、拌入白糖、沥去水分、再拌入奶酪。
2、包好饺子,放入油锅里,煎到饺子皮酥脆即可。
3、将削下来的西红柿皮绕成一朵玫瑰花与煎好的饺子一起上桌。
西红柿煎饺外酥里嫩、香甜可口,您也可以试试。
咖喱鸡翅土豆
材料:
土豆一个、胡萝卜一根、鸡翅6只、洋葱1/2个
调味料:
生抽1大匙、黑胡椒1/2小匙、黄油25克、盐1小匙、咖喱块适量(根据个人口味)、料酒1大匙、鸡精1/2小匙、牛奶2大匙、清水适量
做法:
1.鸡翅洗净后过水焯一下,焯时加料酒去腥;土豆、胡萝卜去皮切块;洋葱切碎;
2.平底锅内放黄油,待黄油溶化后放洋葱炒香,加黑胡椒;
3.放焯过的鸡翅、土豆、胡萝卜翻炒几下加清水,水盖过食物就行;
4.烧开后,加咖喱块、牛奶等调味,盖上锅盖炖煮20-25分钟即可。
五彩海鲜烩饭
原料:
白米半斤,海鲜(虾3两、螃蟹1只、蛤蜊半斤、墨鱼肉2两),蔬菜(玉米粒、青豆、西红柿一个)、大蒜5粒。海鲜和蔬菜可任意选用,但海鲜一定要鲜活。
工具:平底不沾锅
做法:
白米浸泡2小时,墨鱼切成粒用沸水烫一下,蛤蜊和冷水一起煮到口微开时捞起。螃蟹切成小块,西红柿切成粒。
锅里放2勺的油,放入大蒜煸出香味后取走。倒入白米炒2分钟后,加入水煮开(水的量与煮干饭少一点),加入盐、玉米、青豆,用中火象焖干饭一样煮。(这时加入一点白葡萄酒味道会更香)
在煮米饭过程中需要翻动2次米饭。煮到米饭半熟的时候,加入所有海鲜,再盖住焖到饭熟,加入西红柿就可以起锅了。
❷ 情人节两口子为什么要每人吃一个鸡蛋
不知道,
我们这里没有这样的习惯。
既然这样做一定有理由的,
问问你们当地的年龄大点的,
也许他们知道为什么。
其实什么习俗都是精神寄托,
吃不吃鸡蛋影响不到感情。
❸ 中国七夕情人节风俗习惯
七月初七是个繁星点点的夏夜,天空中一条灰白色的闪光带横贯南北,这就是由密集的繁星组成的银河系。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中国 七夕情人节 风俗习惯,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肯定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国七夕情人节风俗习惯
1. 乞巧活动。七夕节最普遍的习俗,就是妇女们在七月初七的夜晚进行的各种乞巧活动。乞巧的方式大多是姑娘们穿针引线验巧,做些小物品赛巧,摆上些瓜果乞巧,各个地区的乞巧的方式不尽相同,各有趣味。七夕乞巧的应节食品,以巧果最为出名。巧果又名“乞巧果子”,款式极多。主要的材料是油、面、糖、蜜。
2.拜织女。在七夕的夜晚,如果少女们希望长得漂亮或嫁个如意郎、少妇们希望早生贵子等,都可以在月光下摆一张桌子,桌子上置茶、酒、水果、五子(桂圆、红枣、榛子、花生,瓜子)等祭品,还有在瓶子里插上鲜花和束红纸,花前置一个小香炉,就可以向织女星默祷,默念自己的心事。拜织女的少女们都要斋戒一天,沐浴停当。
3.染指甲。说到七夕染指甲可能很多人都会觉得很奇怪,而在中国西南一带的七夕习俗就是染指甲,四川省诸多县志以及贵州、广东两地,也有此风俗。许多地区的年轻姑娘,喜欢在节日时用树的液浆兑水洗头发, 传说 不仅可以年青美丽,而且对未婚的女子,还可以尽快找到如意郎君。用花草染指甲也是大多数女子与 儿童 们,在节日娱乐中的一种 爱好 ,也与生育信仰有密切的关系。
4.妇女洗发。平时洗头发是很平凡的事情,那么在七夕这天妇女洗发有什么不同的意义呢?传说在七夕这天取泉水、河水,就如同取银河水一样,具有洁净的神圣力量。因此女性在这天沐发,也就有了特殊意义,代表用银河里的圣水净发,必可获得织女神的护佑。
七夕的传统食物
1、饺子
鄄城、曹县、平原等地乞巧的风俗却十分有趣:七个要好的姑娘集粮集菜包饺子,把一枚铜钱、一根针和一个红枣分别包到三个水饺里,乞巧活动以后,她们聚在一起吃水饺,传说吃到钱的有福,吃到针的手巧,吃到枣的早婚。
2、巧果
浙江各地在这一天用面粉制各种小型物状,用油煎炸后称“巧果”,晚上在庭院内陈列巧果、莲蓬、白藕、红菱等。七夕乞巧的应节食品,以巧果最为出名。巧果又名“乞巧果子”,款式极多。主要的材料是油、面、糖、蜜。《东京梦华录》中称之为“笑厌儿”、“果食花样”,图样则有捺香、方胜等。
3、花瓜
手巧的女子,还会捏塑出各种与七夕传说有关的花样。此外,乞巧时用的瓜果也可多种变化。或将瓜果雕成奇花异鸟,或在瓜皮表面 浮雕 图案,称为“花瓜” 。
巧果及花瓜是最普通的七夕食品。而在历史上各朝代则另有不同的食俗。例如魏朝流行于七月七日设汤饼。唐朝的节日食品包括七月七日进斫饼,并订七月七日为晒书节,三省六部以下,各赐金若干,以备宴席之用,称为“晒书会”。七夕同时也是适宜配药的日子。据说一种以松柏为药材的秘方,这种神奇的药丸以七月七日的露水调配合成,服一丸可延长十年的寿命,服二丸可延二十年。此外,还有饵松实、服柏子、折荷叶等,均号称为长生不老的仙药。比较实用的药方有晒槐汁治痔,煎苦瓜治眼,摘瓜蒂治下痢等等不一而足。其功效如何,就只有试过的人才知道了。如今浙江的杭州、宁波、温州等地,在七夕这一天,人们还会用面粉制作各种小型物品,放到油锅里煎炸后称“巧果”。晚上还会在打扫干净的庭院里,摆上巧果、莲蓬、白藕、红菱等,家中亲友围坐在一起。
七夕节各个地区的习俗
广东
在广东,人们六月开始准备,把稻谷、麦粒、绿豆等浸在瓷碗里等待发芽。临近七夕便扎糊起一座鹊桥,还会制作各种精美的手工艺品。七夕之夜,人们在厅堂中摆放八仙桌,摆上各种精彩纷呈的花果制品和女红巧物。
闽南
在闽南,当地人把织女称为“七娘妈”,是保护孩子平安的神。闽南的习俗在七夕这天吃石榴和使君子煮蛋、肉,以及红糖糯米饭以驱虫防瘟疫。
河北(内丘)
农历七月七内丘县城庙会,作为祭祀牛郎织女鹊桥相会而设的庙会,在全国非常罕见。庙会祭祀的重头戏是拜天棚地棚,在玉皇庙前展开天棚地棚,在周围摆放龙轿、龙袍、彩衣彩鞋等供品,香客们不分昼夜,在天棚地棚前焚香朝拜,并敲打乐器念唱他们自编的牛郎织女的 故事 、俗曲。庙会期间最有人气的要算是唱神戏,轮番演出传统爱情剧目《抬花桥》、《西厢记》、《打金枝》、《八件衣》、《对花枪》等,一直演5至7天,七月初七晚必唱《天河配》,又称《牛郎配织女》。等刹戏后,焚化所有祭品,称落棚,庙会结束。
❹ 最古老的东方情人节,节日当天所吃姊妹饭为何物
姊妹饭其实就是一种糯米饭,这种糯米饭,它的颜色五彩缤纷,有红色,黄色,绿色,黑色以及白色,各种各样颜色的饭团组合在一起,非常的好看,这也意味着苗族人们家庭和睦团结,爱情美满。它的含义就是促进苗族家人姐妹之间的感情交流,让整个家庭看上去更加的幸福美满,这也是一种增进感情的一种方式,在苗族的一些重大的节日里面,亲朋好友之间都会赠送这种姊妹饭,来表达自己的一种亲情关系或者是友情关系。
因为他需要到山上去采摘一些野花,然后和糯米一起泡制,这样一来这些糯米才会有各种颜色,再泡好之后最后就是放到蒸笼里面进行蒸制,然后等到姊妹节这一天这些姑娘们可以将这些饭送给自己的朋友,但是最为重要的就是送给自己喜欢的对象,这样一来,在这一天就有着重要的意义,那就是古老的情人节希望能够遇到一段美好的姻缘。
❺ 2.14情人节的民俗是什么
最佳答案检举 【七夕节习俗】
穿针乞巧
这是最早的乞巧方式,始于汉,流于后世。《西京杂记》说:“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具习之。”南朝梁宗谋《荆楚岁时记》说:“七月七日,是夕人家妇女结彩楼穿七孔外,或以金银愉石为针。”《舆地志》说:“齐武帝起层城观,七月七日,宫人多登之穿针。世谓之穿针楼。”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说:“七夕,宫中以锦结成楼殿,高百尺,上可以胜数十人,陈以瓜果酒炙,设坐具,以祀牛女二星,妃嫔各以九孔针五色线向月穿之,过者为得巧之侯。动清商之曲,宴乐达旦。土民之家皆效之。”元陶宗仪《元氏掖庭录》说:“九引台,七夕乞巧之所。至夕,宫女登台以五彩丝穿九尾针,先完者为得巧,迟完者谓之输巧,各出资以赠得巧者焉。”
喜蛛应巧
这也是较早的一种乞巧方式,其俗稍晚于穿针乞巧,大致起于南北朝之时。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说; “是夕,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网于瓜上则以为符应。”
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说:“七月七日,各捉蜘蛛于小盒中,至晓开;视蛛网稀密以为得巧之侯。密者言巧多,稀者言巧少。民间亦效之”宋朝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说,七月七夕“以小蜘蛛安合子内,次日看之,若网圆正谓之得巧。”宋周密《乾淳岁时记》说;“以小蜘蛛贮合内,以候结网之疏密为得巧之多久”明田汝成《熙朝乐事》说,七夕“以小盒盛蜘蛛,次早观其结网疏密以为得巧多寡。”由此可见,历代验巧之法不同,南北朝视网之有无、唐视网之稀密,宋视网之圆正,后世多遵唐俗。
投针验巧
这是七夕穿针乞巧风俗的变体,源于穿针,又不同于穿针,是明清两代的盛行的七夕节俗。明刘侗、于奕正的《帝京景物略》说:“”七月七日之午丢巧针。妇女曝盎水日中,顷之,水膜生面,绣针投之则浮,看水底针影。有成云物花头鸟兽影者,有成鞋及剪刀水茄影者,谓乞得巧;其影粗如锤、细如丝、直如轴蜡,此拙征矣。”《直隶志书》也说,良乡县(今北京西南)“七月七日,妇女乞巧,投针于水,借日影以验工拙,至夜仍乞巧于织女”请于敏中《日下旧闻考》引《宛署杂记》说:“燕都女子七月七日以碗水暴日下,各自投小针浮之水面,徐视水底日影。或散如花,动如云,细如线,粗租如锥,因以卜女之巧。”
种生求子
旧时习俗,在七夕前几天,先在小木板上敷一层土,播下粟米的种子,让它生出绿油油的嫩苗,再摆一些小茅屋、花木在上面,做成田舍人家小村落的模样,称为“壳板”,或将绿豆、小豆、小麦等浸于磁碗中,等它长出敷寸的芽,再以红、蓝丝绳扎成一束,称为“种生”,又叫“五生盆”或“生花盆”。南方各地也称为“泡巧”,将长出的豆芽称为巧芽,甚至以巧芽取代针,抛在水面乞巧。还用蜡塑各种形象,如牛郎、织女故事中的人物,或秃鹰、鸳鸯、等动物之形,放在水上浮游,称之为“水上浮”。又有蜡制的婴儿玩偶,让妇女买回家浮于水土,以为宜子之祥,称为“化生”。
供奉“磨喝乐”
磨喝乐是旧时民间七夕节的儿童玩物,即小泥偶,其形象多为传荷叶半臂衣裙,手持荷叶。每年七月七日,在开封的“潘楼街东宋门外瓦子、州西梁门外瓦子、北门外、南朱雀门外街及马行街内,皆卖磨喝乐,乃小塑土偶耳”。其实宋朝稍晚以后的磨喝乐,已不再是小土偶了,相反的,越作越精致。磨喝乐的大小、姿态不一,最大的高至三尺,与真的小孩于相上下。制作的材料则有以象牙雕镂或用龙延佛手香雕成的,磨喝乐的装扮,更是极尽精巧之能事,有以彩绘木雕为栏座,或用红砂碧笼当罩子,手中所持的玩具也多以金玉宝石来装饰,一对磨喝乐的造价往往高达数千钱。
拜织女
“拜织女”纯是少女、少妇们的事。她们大都是预先和自己朋友或邻里们约好五六人,多至十来人,联合举办。举行的仪式,是于月光下摆一张桌子,桌子上置茶、酒。水果、五子(桂圆、红枣、榛子、花生,瓜子)等祭品;又有鲜花几朵,束红纸,插瓶子里,花前置一个小香炉。那么,约好参加拜织女的少妇、少女们,斋戒一天,沐浴停当,准时都到主办的家里来,于案前焚香礼拜后,大家一起围坐在桌前,一面吃花生,瓜子,一面朝着织女星座,默念自己的心事。如少女们希望长得漂亮或嫁个如意郎、少妇们希望早生贵子等,都可以向织女星默祷。玩到半夜始散。
拜魁星
俗传七月七日是魁星的生日。魁星文事,想求取功名的读书人特别崇敬魁星,所以一定在七夕这天祭拜,祈求他保佑自己考运亨通。魁星爷就是魁斗星,廿八宿中的奎星,为北斗七星的第一颗星,也魁星或魁首。古代士子中状元时称“大魁天下士”或“一举夺魁”,都是因为魁星主掌考运的缘故。
根据民间传说,魁星爷生前长相奇丑,脸上长满斑点,又是个跛脚。有人便写了一首打油诗来取笑他:不扬何用饰铅华,纵使铅华也莫遮。娶得麻姑成两美,比来蜂室果无差。须眉以下鸿留爪,口鼻之旁雁踏沙。莫是檐前贪午睡,风吹额上落梅花。相君玉趾最离奇,一步高来一步低。款款行时身欲舞,飘飘度处乎如口。只缘世路皆倾险,累得芳踪尽侧奇。莫笑腰枝常半折,临时摇曳亦多姿。
然而这位魁星爷志气奇高,发愤用功,竟然高中了。皇帝殿试时,问他何脸上全是斑点,他答道:“麻面满天星”;问他的脚为何跛了,他答道:“独脚跳龙门”。皇帝很满意,就录取了他。
另一种完全不同的传说,说魁星爷生前虽然满腹学问,可惜每考必败,便悲愤得投河自杀了。岂料竟被鳖鱼救起,升天成了魁星。因为魁星能左右文人的考运,所以每逢七月七日他的生日,读书人都郑重的祭拜。
晒书·晒衣
据载,司马懿当年因位高权重,颇受曹操的猜忌,有鉴于当时政治的黑暗,为求自保,他边装疯病躲在家里。魏武帝仍然不大放心,就派了一个亲信令史暗中探查真相。时值七月七日,装疯的司马懿也在家中晒书。令史回去禀报魏武帝,魏武帝马上下令要司马懿回朝任职,否则即可收押。司马懿只乖乖的遵命回朝。另有一种人,在乱世中,以放浪形骸来表达中的郁闷。他们藐视礼法,反对时俗。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卷二十五说,七月七日人人晒书,只有郝隆跑到太阳底下去躺着,人家问他为什么,他回答:“我晒书”。这一方面是蔑视晒书的习俗,另一方面也是夸耀自己腹中的才学。晒肚皮也就是晒书。汉代晒衣的风俗在魏晋时为豪门富室制造了夸耀财富的机会。名列“竹林七贤”的阮咸就瞧不起这种作风。七月七日,当他的邻居晒衣时,只见架上全是陵罗绸缎,光彩夺目。而阮咸不慌不忙的用竹竿挑起一件破旧的衣服,有人问他在干什么,他说:“未能免俗,聊复尔耳!”由这几则小故事看来,就知道当时七夕晒书、晒衣的风俗有多盛了。
贺牛生日
儿童会在七夕之日采摘野花挂在牛角上,叫做“贺牛生日”(传说七夕是牛的生日)。
吃巧果
七夕的应节食品,以巧果最为出名。巧果又名“乞巧果子”,款式极多。主要的材料是油面糖蜜。《东京梦华录》中称之为“笑厌儿”、“果食花样”,图样则有捺香、方胜等。宋朝时,市街上已有七夕巧果出售。
若购买一斤巧果,其中还会有一对身披战甲,如门神的人偶,号称“果食将军”。巧果的做法是:先将白糖放在锅中熔为糖浆,然后和入面粉、芝麻,拌匀后摊在案上捍薄,晾凉后用刀切为长方块,罪尤折为梭形面巧胚,入油炸至金黄即成。手巧的女子,还会捏塑出各种与七夕传说有关的花样。此外,乞巧时用的瓜果也可多种变化。或将瓜果雕成奇花异鸟,或在瓜皮表面浮雕图案。称为“花瓜”
巧果及花瓜是最普通的七夕食品。而在历史上各朝代则另有不同的食俗。例如魏朝流行于七月七日设汤饼。唐朝的节日食品包括七月七日进斫饼,并订七月七日为晒书节,三省六部以下,各赐金若干,以备宴席之用,称为“晒书会”。七夕同时也是适宜配药的日子。据说一种以松柏为药材的秘方,这种神奇的药丸以七月七日的露水调配合成,服一丸可延长十年的寿命,服二丸可延二十年。此外,还有饵松实、服柏子、折荷叶等,均号称为长生不老的仙药。比较实用的药方有晒槐汁治痔,煎苦瓜治眼,摘瓜蒂治下痢等等不一而足。其功效如何,就只有试过的人才知道了。
【各地异俗】
广东——七娘会
在广东,最重视七夕节的是清代、民国年间,并流传有许许多多有趣的风习。屈大均《广东新语》中,即已记载了清初“七娘会”的盛况,民国年间,并流传有许许多多有趣的风习。屈大均《广东新语》中,即已记载了清初“七娘会”的盛况,民间多称“拜七姐”。据参加过民国年间的“拜七姐”活动的老人回忆,广州西关一带,尤为盛行“拜七姐”。活动一般是在少女少妇中进行(男子与老年妇女只能在一旁观看,并行礼祭拜而已),预先由要好的十数名姐妹组织起来准备“拜七姐”,在六月份便要将一些稻谷、麦粒、绿豆等浸在瓷碗里,让它们发芽。临近七夕就更加忙碌,要凑起一些钱,请家里人帮忙,用竹篾纸扎糊起一座鹊桥并且制作各种各样的精美手工艺品。到七夕之夜,便在厅堂中摆设八仙桌,系上刺绣台围(桌裙),摆上各种精彩纷呈的花果制品及女红巧物,大显女儿们的巧艺。有用剪纸红花带围着的谷秧、豆芽盘,盘中点着油灯,灯光透出彩画薄纸灯罩,艳彩夺目;有精心布置的插花,幽香四溢的白兰、茉莉、素馨及其他鲜花插在铜瓷花瓶里;有茶匙般大的荷、玫瑰、夜合、山茶插在小盆中,一朵真的配一朵假的,真假难辩;还有把苹果桃柿等生果切削拼叠成各种鸟兽等形状的果盘;寸许长的绣花衣裙鞋袜及花木屐;用金银彩线织绣的小罗帐、被单、帘幔、桌裙;指甲大小的扇子、手帕;用小木板敷土种豆粟苗配细木砌的亭台楼阁,总之是越细致越显得巧。又用米粒、芝麻、灯草芯、彩纸制成各种形式的塔楼、桌椅、瓶炉、花果、文房四宝及各种花纹和文字的麻豆砌成的供品;还挂一盏盏的玻璃或彩纸的花灯、宫灯及柚皮、蛋壳灯(上雕山水花鸟图案),动物形灯。最惹人爱的,是女儿们用彩绸扎制的精美的雏偶,即布娃娃。雏偶有牛郎、织女及一对小儿女的形象,一般放于上层,下边是吹萧弹琴舞蹈的小儿形象,庆贺双星相会之意。还有“西厢”、“红楼”、“杨门女将”等成套的戏剧人物形象(也与瓷塑雏偶,是家长买给小儿女作节日礼物的)。另外,当然也少不了陈列化妆用品,如小胭脂盒、镜、彩梳、绒花、脂粉等,既供织 女使用,也供女儿们自用。还有蜡制瓜果、小动物等。此外就是甜咸点心、茶、酒、瓜子、花生等食物,必不可少的是烛台、香炉、插上香烛,并用最好的檀香点燃。
女儿们在七夕夜要尽情梳妆打扮,用天河水沐浴、洗头发,然后换上锦绸裙袄、旗袍,头上梳发髻,戴上白兰、素馨等花饰;再画眉、抹脂粉、点绛唇、额上印花;用凤仙花汁染指甲。经过这番打扮,女儿们一个个如同仙子下凡,围坐于八仙桌旁,鹊桥边上,进行各 种游戏:或自娱自乐,吟诗作对,行令猜谜,并穿针祭拜乞巧;并指点天上北斗七星(相传织女是七星姐妹中的一员)及双星,讲述牛女故事、诗文典故;或请来歌姬,演唱粤曲,奏八音乐等,女儿们也自奏琴萧等乐器。这时人们可往各处人家参观乞巧桌陈设,到的人虽多,主人也仍高兴招待。欢庆至半夜十二点钟,为织女下凡之吉时,此时所有的灯彩、香烛都点燃,五光十色,一片辉煌;姑娘们兴高采烈,穿针引线,喜迎七姐,到处欢声鼎 沸。最后欢宴一番,这才散去。诚如清诗人汪仑(传说中的鱼名)《羊城七夕竹枝词》听说:“绣闼瑶扉取次开,花为屏障玉为台。青溪小女蓝桥妹,有约会宵乞巧来。”
台湾——拜“床母”
台湾七夕拜七娘妈之外,往往也另备小碗油饭到房中拜“床母”,二者应有类似含意。生产、育儿,这都是女性无可替代的职责,因此这类神只也都是女性神;在女性神与女性信徒之间,遂构成密切的联系,化解了女性在承担母职时的焦虑与恐惧。“床母”,是儿童的保护神,七月七日是床母的生日,家中有儿童的家庭,在当天傍晚时,在儿童睡的床边拜床母;供品包括:油饭、鸡酒(或麻油鸡),焚烧“四方金”和“床母衣”,拜床母时不宜太长,不像平常祭拜要斟酒三巡,大约供品摆好,香点了以后,就可以准备烧“四方金”和“床母衣”,烧完即可撤供,希望孩子快快长大,不能拜太久,怕床母会宠孩子赖床等。
江苏——七夕香桥会
在江苏嘉兴塘汇乡古窦泾村,有七夕香桥会。每年七夕,人们都赶来参与,搭制香桥。所谓香桥,是用各种粗长的裹头香(以纸包着的线香)搭成的长约四五米、宽约半米的桥梁, 装上栏杆,于栏杆上扎上五色线制成的花装饰。入夜,人们祭祀双星,乞求福祥,然后将 香桥焚化,象征着双星已走过香桥,欢喜地相会。这香桥,是由传说中的鹊桥传说衍化而来。
湖南、浙江——妇女洗发、接露水
妇女七夕洗发,也是特别的习俗。在湖南、江浙一带都有此记载。例如湖南湘潭地区《攸县志》:“七月七日,妇女采柏叶、桃枝,煎汤沐发。”而散文名家琦君(浙江籍)的《髻》也提到其母与叔婆等女眷,都在七夕沐发。这项习俗,大约和七夕“圣水”的信仰有关。人们认为,七夕这天取泉水、河水,就如同取银河水一样,具有洁净的神圣力量。有的地方直接叫它“天孙(即织女)圣水”。因此女性在这天沐发,也就有了特殊意义,代表用银河里的圣水净发,必可获得织女神的护佑。
还流行用脸盆接露水的习俗。传说七夕节时的露水是牛郎织女相会时的眼泪,如抹在眼上和手上,可使人眼明手快。
胶东——拜七姐神
在胶东地区,多于七夕拜七姐神。年轻妇女穿上新装,欢聚一堂,于庭中盟结七姐妹,口 唱歌谣:“天皇皇,地皇皇,俺请七姐姐下天堂。不图你针,不图你线,光学你七十二样好 手段。”不少地方还制作“巧花”,少女们用面粉制牡丹、莲、梅、兰、菊等带花的饼馍食 品(或称巧果),还有巧菜,即于酒盅中培育麦芽(此即宋代的“种生”),用巧果、巧菜来 祭祀织女。
中国西南——染指甲
染指甲系流传在中国西南一带的七夕习俗,四川省诸多县志以及贵州、广东两地,也有此风。许多地区的年轻姑娘,喜欢在节日时用树的液浆兑水洗头发,传说不仅可以年青美丽,而且对未婚的女子,还可以尽快找到如意郎君。用花草染指甲也是大多数女子与儿童们,在节日娱乐中的一种爱好,也与生育信仰有密切的关系。
广州——迎仙
广州的乞巧节独具特色,节日到来之前,姑娘们就预先备好用彩纸、通草、线绳等,编制成各种奇巧的小玩艺,还将谷种和绿豆放入小盒里用水浸泡,使之发芽,待芽长到二寸多长时,用来拜神,称为“拜仙禾”和“拜神菜”。从初六晚开始至初七晚,一连两晚,姑娘们穿上新衣服,戴上新首饰,一切都安排好后,便焚香点烛,对星空跪拜,称为“迎仙”,自三更至五更,要连拜七次。拜仙之后,姑娘们手执彩线对着灯影将线穿过针孔,如一口气能穿七枚针孔者叫得巧,被称为巧手,穿不到七个针孔的叫输巧。七夕之后,姑娘们将所制作的小工艺品、玩具互相赠送,以示友情。
陕西——结扎巧姑
陕西黄土高原地区,在七夕节的夜晚也有举行各种乞巧活动的风俗,妇女们往往要结扎穿花衣的草人,谓之巧姑,不但要供瓜果,还栽种豆苗、青葱,在七夕之夜各家女子都手端一碗清水,剪豆苗、青葱,放入水中,用看月下投物之影来占卜巧拙之命,还穿针走线,竞争高低。同时还举行剪窗花比巧手的活动。
广西——七夕储水
广西某些地区有七夕储水的习俗,认为双七水洗浴能消灾除病,体弱多病的孩子,也常在此日将红头绳结七个结,戴在脖子上,祈求健康吉祥。
山东——种巧菜作巧花
山东荣城有两种活动,一种是“巧菜”,即少女在酒杯中培育麦芽,一种是“巧花”,也是由少女用面粉塑制各种带花的食品。
绍兴——南瓜棚下听悄悄话
在绍兴农村,这一夜会有许多少女一个人偷偷躲在生长得茂盛的南瓜棚下,在夜深人静之时如能听到牛郎织女相会时的悄悄话,这待嫁的少女日后便能得到这千年不渝的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