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花语集锦 » 楊朴七夕

楊朴七夕

发布时间: 2021-01-24 01:54:53

七夕(杨璞)这首诗的意思

意思是:如果织女不是见到牛郎她会怎么样?我愿意与织女共同弄梭织布。
期盼年年岁岁这样度过,其实在人间这样的事又是何其的多?只不过是没有发生在我身上罢了。

原文

《七夕》宋代杨璞

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弄金梭。
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

注释

牵牛:星名,在银河之西,俗称牛郎,一名河鼓,又名黄姑。大概以李牛三星像牛头角、感之形,名之牵牛。

若何:怎么样。

乞与:赐给。

不道:没有料到。

作者生平

杨璞(921~1003)北宋布衣诗人。字契元(一作玄或先),自号东里野民。

世居新郑东里(郑韩故城内),好学,善诗,天性恬淡孤僻,不愿作官,终生隐居农村。常独自骑牛游赏,往来于县境东里、郭店间。见到草茂林密幽僻的地方,就卧伏草中冥思苦想,每得妙辞佳句,立即挥笔成诗。曾独自带上手杖进入嵩山险绝处,构思成文100多篇。当时的士人学子多传阅诵读他的诗文。

少年时与毕士安、韩丕同学友好。后来,毕士安官居相位,举荐杨璞于太宗,太宗爱其才,想授官任用,璞坚辞不受,作《归耕赋》以明志。太宗赠给束帛使他还乡。真宗西行朝拜先帝诸陵道经郑州,特遣使赠璞茶、帛,并命其子从妙为官。

璞所作诗俊逸潇洒,语言质朴精炼,多描写自然景色和农村隐居生活。类唐诗人贾岛、李涉。78岁去世,葬县城北20公里处袁堡村东。宋翰林学士李淑撰墓表,立石墓前。诗人黄庭坚过其墓拜谒,曾作诗悼念。

② 杨朴的《七夕》与杜牧的《七夕》都写到了牛郎织女的传说,但表现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

不明白牛郎的用意是什么,每年七月总要邀请织女在天上穿梭织锦给地专上的人们看。你们年年属让人间向织女乞求智巧,殊不知人间的智谋奸巧已经够多了。

七夕坐看牵牛织女星,是民间的习俗。相传,每年的这个夜晚是天上织女与牛郎在鹊桥相会之时。织女是一个美丽聪明、心灵手巧的仙女,凡间的妇女便在这一天晚上向她乞求智能和巧艺,也少不了向她求赐美?姻缘,所以七月初七也被称为乞巧节。

诗人借民间传说来抒写情怀,语句顺畅、寓意深远。前两句说不明白牛郎为什么要请织女织布来呈现智巧;后两句借“乞巧”发挥,批评牛郎不顾“人间巧已多”的实际,年年照样将“巧”传到人间。诗歌表面上是埋怨牛郎不懂世事,实际上是抒发对“人间巧”的不满情绪。

杨朴的七夕讽刺了当时社会黑暗,智谋奸巧之多,以及他对这类人的不屑,不愿与之同流合污:
杜牧的七夕是写失意宫女生活的孤寂幽怨,衬托出主人公内心的孤凄。

③ 杨朴的《七夕》与杜牧的《七夕》都写到了牛郎织女的传说,但表现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

杨朴的七夕讽刺了当时社会黑暗,智谋奸巧之多,以及他对这类人的不屑,不愿与之同流合污:
杜牧的七夕是写失意宫女生活的孤寂幽怨,衬托出主人公内心的孤凄。

④ 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弄金梭。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这句话啥意思

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弄金梭。
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内
【赏析】容
这首诗具体创作年代已不详。据题意,当知这首诗是作者于某年七夕所作。神话中说,农历七月七日,郎织女此夜将有一年一度的相会。旧俗在这天晚上,妇女们对空摆上织物,向织女乞求智慧机巧,称为“乞巧”。这首诗通过咏七夕的乞巧而讽刺人间尔虞我诈的丑恶现象。
唐诗主情,宋诗主理。宋的这种主理的诗,对那些喜好唐诗的人来说,常有味同嚼蜡之感。但诗如能用简捷的句子,深刻地表达一种哲理,也不能不说有其特殊的妙趣。杨朴的这首《七夕》,就是具有这种妙趣的哲理诗。
诗的作者从牛郎、织女七夕踏鹊桥相会的神话传说发端,别出新裁,表达了作者独到而又深刻的见解。“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弄金梭。”前两句设问:弄不懂牛郎到底打的什么主意,是怎么想的,非得邀天上的仙女来织满天的锦绣云霞。这里的“须”字,是一种怀疑和否定,从正面来解释,就是没有必要来邀请织女作这一切。

热点内容
广场舞杜鹃花 发布:2025-02-13 22:02:16 浏览:623
插花声音 发布:2025-02-13 21:59:43 浏览:705
为荷花而来 发布:2025-02-13 21:49:41 浏览:52
盆景书中文版 发布:2025-02-13 21:44:23 浏览:691
紫玫瑰马铃薯 发布:2025-02-13 21:43:29 浏览:776
祭逝鲜花 发布:2025-02-13 21:28:29 浏览:399
种兰花的土能种康乃馨吗 发布:2025-02-13 21:05:43 浏览:275
大栀子花一年开几次花 发布:2025-02-13 20:53:15 浏览:747
梅花台戏曲 发布:2025-02-13 20:52:34 浏览:820
普通茉莉花跟宝珠茉莉花谁香 发布:2025-02-13 20:46:54 浏览: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