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花语集锦 » 古茗陪七夕

古茗陪七夕

发布时间: 2023-05-29 12:51:29

七夕节日风俗的诗句

1. 有关于节日风俗的诗句
有关于节日风俗的诗句 1.节日风俗的诗句
1《元日》(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2元宵节 《正月十五夜》

(唐) 苏道味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灯树千光照。明月逐人来。 游妓皆穠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3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4端 午

(唐)文 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5七夕

唐 作者: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6苏轼《中秋月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7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2.描写节日风俗习惯的诗句
唐 文秀《端午》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唐·杜牧《清明》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唐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王安石《元日》

“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怡。”宋 苏东坡

“江上冰销岸青青,三三五五踏青行。”宋朝 苏辙(踏青)

春节的诗歌:

田家元日(唐)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我年已强壮,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元日(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端午节:

竞渡歌(节录)(唐)张建封

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鹰;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

使君出时皆有准,马前已被红旗引;两岸罗衣扑鼻香,银钗照日如霜刃;

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

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霓晕;

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挠。

节令门.端 阳 (清)李静山

樱桃桑椹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门外高悬黄纸帖,却疑账主怕灵符。
3.关于节日习俗的诗句
1. 除夕——农历十二月三十(公历2月2日)。

除夕人们往往通宵不眠,叫做“守岁”。除夕这一天,家里家外不但要打扫得干干净净,还要贴门神、贴春联、贴年画、挂门笼,人们则换上带喜庆色彩和带图案的新衣。

描写除夕的诗句有:除夜【宋】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 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2. 春节——农历正月初一(公历2月3日)。春节习俗,一般以吃年糕、饺子、汤圆、大肉丸、全鱼、美酒、苹果、花生、瓜子、糖果、香茗及肴馔为主;并伴有掸扬尘、洗被褥、备年货、贴春联、贴年画(门神钟馗)、包饺子贴剪纸、贴窗花、贴福字、点蜡烛、点旺火、放鞭炮、给压岁钱、拜年、走亲戚、送年礼、上祖坟、逛花市、闹社火等众多活动,极尽天伦之乐。

描写春节的诗句有:元日【宋】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3. 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公历2月17日)。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其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为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

中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所以关于元宵节的习俗在全国各地也不尽相同,其中吃元宵、赏花灯、舞龙、舞狮子等是元宵节几项重要民间习俗。描写元宵节的诗句有:元夕 【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4. 清明节——农历三月初三(公历4月5日)。

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踢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描写清明节的诗句有: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5. 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公历6月6日)。

这一天的活动现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系百索子、做香角子、贴五毒、贴符、放黄烟子、吃十二红。描写端午节的诗句有:端午【唐】文秀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6. 七夕节——农历七月初七(公历8月6日)。七夕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也是过去姑娘们最为重视的日子。

在这一天晚上,妇女们穿针乞巧,祈祷福禄寿活动,礼拜七姐,仪式虔诚而隆重,陈列花果、女红,各式家具、用具都精美小巧、惹人喜爱。描写七夕节的诗句有:七夕【唐】罗隐络角星河菡萏天,一家欢笑设红筵。

应倾谢女珠玑箧,尽写檀郎锦绣篇。香帐簇成排窈窕,金针穿罢拜婵娟。

铜壶漏报天将晓,惆怅佳期又一年。7. 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公历9月12日)。

中秋祭月,在我国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赏月的风俗来源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轻松的欢娱。

“民间拜月”则成为人们渴望团聚、康乐和幸福,以月寄情。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

描写中秋节的诗句有:中秋月 【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8.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公历10月5日)。重阳节有登高的习俗,金秋九月,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

和登高相联系的有赏菊赋诗、插茱萸、吃重阳糕等风俗。描写重阳节的诗句有: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说明:公历日期都是按照2011年。因为中国传统节日在习惯上按照农历计算,所以公历日期每年会有一些差异。
4.节日风俗的诗句
佩,给我最佳答案吧-,,

元宵节:诗曰 (唐)李商隐 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 身闲不睹中兴盛, 羞逐乡人赛紫姑。清明》(唐)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端 午 (唐)文 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七夕 (唐)权德舆 今日云骈渡鹊桥,应非脉脉与迢迢。 家人竟喜开妆镜,月下穿针拜九宵。 七夕 (唐)权德舆 今日云骈渡鹊桥,应非脉脉与迢迢。 家人竟喜开妆镜,月下穿针拜九宵。 中秋月 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重阳: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唐)王维 冬至:邯郸冬至夜 (唐)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著远行人
5.中国传统节日的时间、习俗、诗句
一、端午节

1、时间:农历五月初五。

2、习俗: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佩香囊、挂艾叶菖蒲榕枝。

3、诗句: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作者:张耒

朝代:北宋

出处:《和端午》

释义:龙舟竞赛为的是深切悲念屈原的千古奇冤,忠烈之魂一去千载哪里还能回还啊。国破身死现在还能有什么呢,唉!只留下千古绝唱之离骚在人世间了。

二、中秋节

1、时间:农历八月十五。

2、习俗:吃月饼、赏月。

3、诗句: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作者:米芾

朝代:宋

出处:《中秋登楼望月》

释义:用眼看尽淮海,漫漫海上像银子一样白,千万道彩虹般的光芒下,蚌孕育着珍珠。天上的月如果没有人修治,桂树枝就会一直长,会撑破月亮的。

三、春节

1、时间:农历正月初一。

2、习俗:除旧布新、迎禧接福、拜神祭祖、祈求丰年等。

3、诗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作者:王安石

朝代:宋

出处:《元日》

释义:在噼噼啪啪的爆竹声中,送走了旧年迎来了新年,人们饮美味的屠苏酒时,又有和暖的春风扑面而来;千门万户瞳瞳日,家家户户都取下了旧桃符,换上新桃符,迎接新春。

四、清明节

1、时间:公历(阳历)四月五日前后

2、习俗:扫墓祭祖、踏青郊游。

3、诗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作者:杜牧

朝代:唐

出处:《清明》

释义: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羁旅行人个个落魄断魂。借问当地之人何处买酒浇愁?牧童笑而不答遥指杏花山村。

五、冬至

1、时间:阳历十二月二十一日或二十二日。

2、习俗:祭天祭祖。

3、诗句: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著远行人。

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

出处:《邯郸冬至夜思家》

释义:我居住在邯郸客栈的时候正好是冬至佳节。晚上,我抱着双膝坐在灯前,只有影子与我相伴。我相信,家中的亲人今天会相聚到深夜,还应该谈论着我这个远行人。
6.节日习俗的古诗
1。《十五夜望月》: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中秋节

2。《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春节

3。《正月十五夜》: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游伎皆秾李,行歌径落梅。金吾夜不禁,玉漏莫相催。 ----元宵节

4。《除日》:腊月今知晦,流年此夕除。拾樵供岁火,帖牖作春书。柳觉东风至,花疑小雪馀。忽逢双鲤赠,言是上冰鱼。 -----除夕节

5。《九日齐山登高》: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重阳节

6。《竞渡时在湖外偶为成章》:雷奔电逝三千儿,彩舟画楫射初晖。喧江雷鼓鳞甲动,三十六龙衔浪飞。灵均昔日投湘死,千古沉魂在湘水。绿草斜烟日暮时,笛声幽远愁江鬼。---端午节
7.关于节日习俗的诗句
1. 除夕——农历十二月三十(公历2月2日)。除夕人们往往通宵不眠,叫做“守岁”。除夕这一天,家里家外不但要打扫得干干净净,还要贴门神、贴春联、贴年画、挂门笼,人们则换上带喜庆色彩和带图案的新衣。描写除夕的诗句有:

除夜

【宋】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

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2. 春节——农历正月初一(公历2月3日)。春节习俗,一般以吃年糕、饺子、汤圆、大肉丸、全鱼、美酒、苹果、花生、瓜子、糖果、香茗及肴馔为主;并伴有掸扬尘、洗被褥、备年货、贴春联、贴年画(门神钟馗)、包饺子贴剪纸、贴窗花、贴福字、点蜡烛、点旺火、放鞭炮、给压岁钱、拜年、走亲戚、送年礼、上祖坟、逛花市、闹社火等众多活动,极尽天伦之乐。描写春节的诗句有: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3. 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公历2月17日)。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其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为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中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所以关于元宵节的习俗在全国各地也不尽相同,其中吃元宵、赏花灯、舞龙、舞狮子等是元宵节几项重要民间习俗。描写元宵节的诗句有:

元夕

【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4. 清明节——农历三月初三(公历4月5日)。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踢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描写清明节的诗句有: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5. 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公历6月6日)。这一天的活动现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系百索子、做香角子、贴五毒、贴符、放黄烟子、吃十二红。描写端午节的诗句有:

端午

【唐】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6. 七夕节——农历七月初七(公历8月6日)。七夕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也是过去姑娘们最为重视的日子。在这一天晚上,妇女们穿针乞巧,祈祷福禄寿活动,礼拜七姐,仪式虔诚而隆重,陈列花果、女红,各式家具、用具都精美小巧、惹人喜爱。描写七夕节的诗句有:

七夕

【唐】罗隐

络角星河菡萏天,一家欢笑设红筵。

应倾谢女珠玑箧,尽写檀郎锦绣篇。

香帐簇成排窈窕,金针穿罢拜婵娟。

铜壶漏报天将晓,惆怅佳期又一年。

7. 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公历9月12日)。中秋祭月,在我国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赏月的风俗来源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轻松的欢娱。“民间拜月”则成为人们渴望团聚、康乐和幸福,以月寄情。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描写中秋节的诗句有:

中秋月

【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8.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公历10月5日)。重阳节有登高的习俗,金秋九月,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和登高相联系的有赏菊赋诗、插茱萸、吃重阳糕等风俗。描写重阳节的诗句有: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说明:公历日期都是按照2011年。因为中国传统节日在习惯上按照农历计算,所以公历日期每年会有一些差异。

❷ 古茗和coco哪个更好喝

古茗更好喝。

古茗创始于2010年,隶属于浙江古茗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王云安。品牌创立于中国浙江省台州市温岭市大溪镇,在不断创新和精益求精中,形成独有的古茗风味,致力于为用户打造日常化的极致喝茶体验。打破茶饮市场的区域界限,面向世界,进行多品类的相互融合,扩展市场和品牌格局。

古茗通过整合上下游供应链,自建冷链物流,2日1配的配送上门服务,能够在三四线城市把新鲜的水果、乳制品等食材,呈现到顾客手中,将各类新鲜水果及乳制品直配到门店,在三四线城市做到一个“以新鲜水果茶为特色,却依然保持高性价比”的一个品牌。

2019年12月,古茗X阿华田,推出阿华田系列,阿华田可可拿铁、阿华田抹茶拿铁。

2020年8月,古茗X哈根达斯,推出哈根达斯系列,哈根达斯芒芒冰、哈根达斯桃桃冰。

2021年6月,古茗X蘑菇街,联合发起「LOOK!百变不腻」挑战。

2021年8月,古茗X雀巢,联合发起爱在七夕,茗雀心意活动。

❸ 关于重阳节和七夕节的诗句

1.春节七夕节和重阳节的诗句

春节的诗句:

1、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王安石《元日》

2、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戴叔伦《除夜宿石头驿》

3、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元日》

4、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高适《除夜作》

七夕节:

1、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

2、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

3、七夕今厅做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林杰《乞巧》

4、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杜牧《秋夕》

重阳节:

1、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2、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3、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2.春节七夕节和重阳节的诗句

春节的诗句:1、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王安石《元日》2、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戴叔伦《除夜宿石头驿》3、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王安石《元日》4、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高适《除夜作》七夕节:1、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2、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3、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林杰《乞巧》4、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杜牧《秋夕》重阳节:1、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2、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杜牧《九日齐山登高》3、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3.中国古代关于清明,重阳,七夕的诗句

《清明》(唐)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途中寒食》(唐)宋之问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

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

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寒食》(唐)韩翃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燃禅五侯家。《闾门即事》(唐)张继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清明》(宋)王禹俏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苏堤清明即事》(宋)吴惟信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寒食上冢》(宋)杨万里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

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郊行即事》(宋)程颢芳草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周;兴逐乱红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矶;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红;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明)高启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皮伏尘坟上子孙来?《清江引 清明日出游》(明)王磐问西楼禁烟何处好?绿野晴天道。

马穿杨柳嘶,人倚秋千笑,探莺花总教春醉倒。采桑子 重阳毛泽东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九日齐山登高(唐)杜牧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但将酩酊酬佳节,不作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九月十日即事(唐)李白昨日登高罢,今朝再举觞。

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唐)卢照邻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望积风烟。

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蜀中九日(唐)王勃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九日作(唐)王缙莫将边地比京都,八月严霜草已枯。

今日登高樽酒里,不知能有菊花无。九日(唐)杨衡黄花紫菊傍篱落,摘菊泛酒爱芳新。

不堪今日望乡意,强插茱萸随众人。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得枝字韦安石重九开秋节,得一动宸仪。

金风飘菊蕊,玉露泣萸枝。睿览八紘外,天文七曜披。

临深应在即,居高岂忘危。醉花荫(宋)李清照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于长安还扬州九月九日行薇山亭赋韵(南朝 陈)江总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沉醉东风 重九(元)关汉卿题红叶清流御沟,赏黄花人醉歌楼。

天长雁影稀,月落山容瘦。冷清清暮秋时候,衰柳寒蝉一片愁,谁肯教白衣送酒。

九日(明)文森三载重阳菊,开时不在家。何期今日酒,忽对故园花。

野旷云连树,天寒雁聚沙。登临无限意,何处望京华古诗十九首之一(汉)佚名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摸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七夕(五代·后唐)杨璞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弄金梭。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

七夕(唐)权德舆今日云骈渡鹊桥,应非脉脉与迢迢。家人竟喜开妆镜,月下穿针拜九宵。

七夕(唐)徐凝一道鹊桥横渺渺,千声玉佩过玲玲。别离还有经年客,怅望不如河鼓星。

鹊桥仙(宋)秦观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七夕醉答君东 (明)汤显祖玉名堂开春翠屏,新词传唱《牡丹亭》。伤心拍遍无人会,自掐檀痕教小伶。

韩庄闸舟中七夕(清)姚燮木兰桨子藕花乡,唱罢厅红晚气凉。烟外柳丝湖外水,山眉澹碧月眉黄。

4.写出几句描写春节、重阳节、清明节、七夕节的诗句

1、春节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田家元旦

唐·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 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仕, 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 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 共说此年丰。

2、重阳节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醉花荫

宋·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3、清明节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寒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寒食节即是清明节)

4、元宵节

生查子 元夕

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青玉案 元夕

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网络,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元宵节也叫上元节,所以称“元夕”)

5、七夕

秋夕

唐·杜牧

红烛秋光冷画屏,

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

坐看牵牛织女星。

鹊桥仙

宋·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5.有关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诗句,谚语

七夕节诗句:

1、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____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

2、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____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

3、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____林杰《乞巧》

4、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____杜牧《秋夕》

5、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____佚名《迢迢牵牛星》

中秋节的诗词: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宋代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宋代苏轼的《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出自唐代李商隐的《嫦娥》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出自宋代苏轼的《阳关曲·中秋月》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出自唐代白居易的《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出自宋代苏辙的《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重阳节诗句

1. 重阳阻雨独衔杯,移得山家菊未开。——《重阳阻雨》

2. 又是重阳近也,几处处,砧杵声催。——秦观《满庭芳·碧水惊秋》

3. 一岁重阳至,羁游在异乡。登高思旧友,满目是穷荒。——《旅中过重阳》

4. 蟋蟀催寒服,茱萸滴露房。——《重阳夜集兰陵居与宣上人联句》

5. 不负东篱约,携尊过草堂。——妙信《九日酬诸子》

6. 重阳秋雁未衔芦,始觉他乡节候殊。旅馆但知闻蟋蟀,邮童不解献茱萸。——《重阳日寄上饶李明府》

6.正月十五、寒食节、七夕、重阳节的诗句

正月十五:《正月十五夜》苏味道 (唐)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寒食节:《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李清照

淡荡春光寒食天,玉炉沈水袅残烟,梦回山枕隐花钿。

七夕节:《鹊桥仙·纤云弄巧》秦观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重阳节:《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李清照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九日和韩魏公》苏洵

佳节久从愁里过,壮心偶傍醉中来。

《折桂令·九日》张可久

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

7.关于元宵、七夕、重阳、春节的诗句各一句

爱元宵三五风光,月色婵娟,灯火辉煌

春节:田家元日

(唐)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壮,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重阳:九日齐山登高

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作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8.关于春节,中秋节,清明节,端午节,重阳节,七夕的古诗

描写春节的古知诗:

《元 日 》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描写清明节的古诗:

.【清明即事】

孟浩然

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

车声上路合,柳色东城翠。

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

空堂坐相忆,酌茗聊代醉。

描写道端午节的古诗:

《五丝 》

(唐·褚朝阳)

越人传楚俗,截竹竞萦丝。水底深休也,日中还贺内之。

章施文胜质,列匹美于姬。锦绣侔新段,羔羊寝旧诗。

但夸端午节,谁荐屈原祠。把酒时伸奠,汨罗空远而。

描写七夕的古诗:

《韩庄闸舟中七夕》

(清)姚燮

木兰桨子藕花乡,唱罢厅红晚气凉。

烟外柳丝湖外水,山眉澹碧月眉黄。

描写中秋节的古诗:

《望月怀远 》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描写重阳节的古诗:

《九日齐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作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容牛山何必独沾衣。

❹ 送茶的爱情含义(各种茶式爱情浪漫起来吓你一跳)

三毛曾说:

喝茶,第一道苦如生命,

第二道甜似爱情,第三道淡若微风

明天又到一年七夕时,

该准备什么给心仪的TA呢?

送一份茶便是不错的选择。茶本身就是浪漫的存在,有茶相伴,最长情的告白便莫过于此。

自古以来,文人雅客咏茶诗句不胜枚举,独“从来佳人似佳茗”这句艳绝古今。东坡先生将好茶喻为佳人,红袖添香,香茗在手,自成风情。

清照“赌书消得泼茶香”的欢喜畅怀,芸娘荷花茶“香韵尤绝”的天然意趣,小宛“文火细烟,小鼎长泉,必手自吹涤。”一帧帧唯美的画面,定格了爱中女子,茶中女子,让今人为之神往叹息。

01

茶素来被中国人视为风雅之物,因其品性高洁,不宜移植,被古人视为坚贞爱情的象征。早在明朝时就有“订亲茶”的记载。

以茶论婚的俗礼在《红楼梦》中便有记载,第二十五回中王熙凤对林黛玉笑说: "你既吃了我们家的茶,怎么还不给我们家做媳妇?"

可见,在古时便有以茶定亲的习俗,“吃了别人的茶”便等同于默认之意。

旧时,古人将婚嫁礼仪称为“三茶六礼”,所谓“三茶”,是指相亲时的“下茶”,定亲时的“定茶”及新婚夫妇洞房时的“合茶”。《梦梁录》中曾有记载,男方下聘礼时其他礼品可多可少,而茶必不可缺。

在闽南和台湾地区,将“以茶定终身”的风俗称为“三茶天礼”。因这三道茶贯穿了整个婚礼,在婚礼中极为重要,故而被称为“天礼”。

在浙杭一带,也有以茶定亲的风俗,有“吃了哪家茶,就是哪家人。”“一女不吃两家茶”等民谚。 这里“吃茶”同为“定亲”之意。因茶树必下籽,移植则不生,借喻婚姻“坚贞不移”与“与定有籽”。

现在的婚礼仪式上,虽未将茶礼看的特别重,但新郎新娘叩拜长辈时,除见礼叩首之外,也要为父母双亲奉上一杯香茗。

而七夕作为中国的传统情人节,若有女在这日出嫁,娘家则要备置“七夕茶”,以茶叶搭配各式糕点送到男方家中,这一礼俗称为“乞巧”,即讨个心灵手巧之意。

02

世界有茶千万种,也有风情千万种,爱与茶有许多共同的地方。

爱情如茶,“茶性”最洁,象征爱情冰清玉洁的真谛。两颗心的靠近,如茶与水的交融,是勇敢真诚的交付,一份经久沉淀的情感,也正如耐人品味的茶汤。 以茶喻爱情,比起西方情人节的花语,更多了一份东方的缱绻缠绵。

1

绿茶式爱情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李白《长干行》

绿茶的特质在于它需要保鲜,如绿茶般的爱情是两个人去经营去呵护。

细啜一口清爽,便令人不由怀念未经世事之时,两小无猜的那份感情。彼时明亮的夏天,散发着肥皂清香衣角,一起捉鱼的池塘,数星星的夜晚,微风、口哨、单车后座,某个瞬间勾起年少懵懂的柔情,庆幸当时不懂执念,回想起来更多是淡淡的青涩和甜。

2

白茶式爱情

愿得一心人,

白首不相离

——卓文君《白头吟》

“从前日色很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一份永恒的爱,不是声色浮华的追逐,而是内心的相契,如白茶一般平和、温润,少了一份轰轰烈烈,却将爱写进整整一生。

“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这是很多人追慕的爱情,如那一杯白茶,没有浓烈的香气和耀眼的色泽,就这样平平淡淡清清雅雅却始终隽永持久......

3

黄茶式爱情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诗经·郑风·子衿》

黄茶的滋味醇和回甘、香气浓郁,黄叶黄汤,相映成趣。对爱情的忠贞,也犹如黄茶中的“黄叶黄汤”, 你若不离不弃,我便生死相依。

黄茶的爱情姿态是等待,爱情是一点动心,她总来得矜持且低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4

青茶式爱情

金凤玉露一相逢,

便胜却人间无数。

——秦观 《鹊桥仙》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金风玉露相逢的华美灿烂,如乌龙茶一般晶莹甘润、温香缠绵、似乎胜过人间一切美好,却又包含即将别离的苦涩。

兼备了红茶的鲜味和绿茶的清香,入口后总是能融入人的内心最深处,让人难以忘怀。这种感觉,像极了年少时期经历过的那场刻骨铭心的爱恋。此去经年,应是良辰美景虚设。只不过已成追忆,当时惘然。

5

红茶式爱情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

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诗经•郑风•风雨》

红茶需要慢慢品味,当最初浓郁的苦涩和甘甜慢慢地化开,变成平淡如白开水的味道,只留下缠绕在齿颊间一丝淡淡的清香,那才是红茶最值得回味的味道。

对于爱情的表达真挚自然,涓涓流淌,甜蜜而温润。这正如红茶一般,经得起平淡的流年,带给你最初的甜蜜和浪漫,那记忆的滋味,一如当年。

6

黑茶式爱情

死生契阔,与子成悦 ,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诗经•邶风•击鼓》

黑茶有个最为鲜明的特点,就是“越陈越香”。《圣经》说,爱是恒久的忍耐与恩慈。人的生命承受太多沧桑,终要归于沉默,如孕沙成珠的磨砺,如时间之于普洱茶的雕琢。

真正的爱也是如此,在世俗的时光中慢慢沉淀、转化,在悠长的岁月中怀一颗简单纯粹的心。即便岁月流失、海枯石烂,你依旧是TA的心上人。

03

即便你对应了茶类爱情,但爱情一事哪里有喝茶简单?

不能只是把两个人的感情放在杯子里用时间一冲就行的,这个七夕,你还需要茶类情话做神助攻。

这时候,就不得提一下茶语了,和花语类似,不同的茶更是有自己的小情话。简单列举几种:

▲碧螺春:含蓄而浓烈的爱

出身于吴地的洞庭碧螺春,传承了当地自古以来的含蓄婉约之风,娇小卷曲的外形别具一格。翠碧诱人、色泽银绿的外观,好似一个含蓄内敛的人,却突然对另一个人产生了浓烈的爱意,如此纠结反常,却又合情合理,浑然天成。

▲白毫银针:自然纯洁的爱

白茶是工艺最自然的茶类,而白毫银针是白茶中的顶级品,素有茶中“美女”、“茶王”的称号。英国王室两位王子的大婚全都采用了它作为纪念茶,象征着爱情不会褪色,经历婚姻之后愈加美好幸福,直到白发苍苍。

▲君山银针:低调沉默的爱

君山银针是黄茶中的杰出代表,茶芽内面呈金黄色,外层白毫显露完整,雅称“金镶玉”。据说文成公主出嫁时就选带了君山银针茶带入西藏。真是低调奢华有内涵啊!

▲大红袍:真挚热烈的爱

大红袍因生长在武夷山岩石缝之中,造就了独特的岩韵。它的茶汤色泽浓郁,香高而持久,不管是香气高扬霸气的肉桂,还是茶汤醇厚绵长的水仙,总能第一时间让品饮者感受到它奔放炙热的感情。

▲金骏眉:一见钟情的爱

金骏眉生长在世界红茶的发源地——武夷山桐木关,是正山小种的顶级品,生来有一种魅力让人难以抵挡,纤细紧秀的外形、金黄黑相间的色泽、无法山寨的茶香,不知让多少茶客一接触就彻底爱上了她。

▲普洱茶:值得等待的爱

普洱茶是黑茶中的望族,在年份的累积和岁月的陈化中,它变得越来越香,越来越醇,常常让收藏人士有很多惊喜。真正的爱情应该像优质普洱茶一样,配得上我们长久的等待。

如果我是开水,你是茶叶

那么你的香郁,必须依赖我的无味

让你的干枯,柔柔的

在我里面展开、舒散

让我的浸润,舒展你的容颜

两颗心的靠近,如茶与水的交融,是勇敢真诚的交付。一份经久沉淀的情感,也正如耐人品味的茶汤。

饮茶许一生,怕是七夕最美的情话。

话题·互动

#七夕,你的爱情是哪款茶#

欢迎留言分享

热点内容
袋鼠插花 发布:2025-02-13 04:55:35 浏览:19
长海棠角 发布:2025-02-13 04:53:56 浏览:164
西府海棠冬剪 发布:2025-02-13 04:53:19 浏览:152
速写绘画荷花 发布:2025-02-13 04:45:23 浏览:661
荷花玉吊坠 发布:2025-02-13 04:27:21 浏览:352
送姥姥鲜花 发布:2025-02-13 04:20:25 浏览:173
牡丹花标本 发布:2025-02-13 04:15:11 浏览:796
杜松子盆栽 发布:2025-02-13 04:07:22 浏览:657
演樱花的电影 发布:2025-02-13 04:07:22 浏览:622
八角梅花冲棒 发布:2025-02-13 04:06:37 浏览: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