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花语集锦 » 一朵云云云

一朵云云云

发布时间: 2023-06-02 03:07:04

Ⅰ 云是什么量词,一朵云是量词吗

云的量词是一朵云、一片云。

通常用来表示人、事物或动作的数量单位的词,叫做量词。与代表可计数或可量度物体的名词连用或与数词连用的词或察态改词素,常用来指示某一类别,为名词所指派的物体可按其形状或功用而被归入这一类别(如汉语"三本书"中的"本")。

常见量词

1、表示人的量词:个、位、条。其中“位”是比较正式败判客气的用法,“条”的用法有限。例如:一个人、一个大人、一条好汉。

2、表示动物的量词:只、匹、头、条、峰。例如:一只狗、一只鸟、一头羊。

3、表示人和动物器官部位的量词:个、只、颗、根、张、片、条,除了“个”和“只”以外其他大都表示形状。例如:一个脑子、一颗脑袋闭虚、一根头发。

Ⅱ 一朵云有上百吨重,为何还会悬浮空中它的构成原理是什么

一朵大云的重量可能超过几吨,甚至几千吨,但这么重的云能保持在高空,当然是因为有一样东西可以抵抗重力,那就是风。上升气流产生的风将云层托起来。云的形成和结果不仅证明了万有引力的失效,而且证明了关于力的作用的规律,一个力有方向和大小,如果你想制造一个漂浮物,在人类现有的技术中,必须有承载物,

云的形成是因为水蒸气被上升气流吹到高空。随着高度的上升,大气中的水蒸气会凝结,形成小水滴或冰晶。在一定范围内形成的小水滴和冰晶会折射和阻挡光线,形成云。云不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而是小冰晶和水滴的集合,直到水滴重新蒸发或随着降水落到地球表面。降水过程是由于小水滴或冰晶的不断积累,而地球的力量总是超过上游的升力,形成雨水落到地表,但也有少数在下落过程中因强风而被再次吹走。

Ⅲ 一朵云 云朵 照样子写一写

一朵云 云朵 照样子写一写
照样子写一写如下:
一本书 书本
一堆草 草堆
一池水 水池

Ⅳ 如何完整地描述一朵云——云朵命名指南

本文食用说明及适合人群- 适合对云朵分类已经有大概了解,知道卷云、高积云、积云等常见云种

观云有什么用吗?这是常见的两个问题,如果从世俗的角度来看的话,回答很简单,没用。那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因为可以让生活和自己都变得更有趣更丰富。举个例子,学会识云之后,在旅途里就算遇上各种多云/阴雨天,你也可以期待某些奇妙云朵的降临,而不用总是期待着阳光蓝天了。对赏云者来说,从此没有了「坏天气」。以下,enjoy :)

引言

跟自然博物领域里的其他种类一样,天上的云也有自己的分类体系,其中又分国内和国际两套体系。如中国的一套就是三族十属二十九种云,而国际云图则更加全面了。

以这张云图举例子,如果以国内的命名方式的话,那就是透光高积云。而以国际云图的规则来命名的话就是 altocumulus stratiformis unlatus translucis perlucis ,翻译成中文就是漏隙透光波状成层状高积云。名字看着是比较吓人,但相比较于国内的云朵命名方式,国际云图的命名方式对云朵的定性更准确,甚至不用看到云图,你就能想象出云的大概样子,这就是这些修饰词的奇妙之处。经过长时间的对云朵的识别学习之后发现,还是用越完整越规则的体系更容易上手,且不会发生迷惑,因此本文会以国际云图的分类体系鉴别云朵。

云朵分类

首先按高度分,云朵可以分为三族,分别是低云族、中云族、高云族,对照信息图里可以看到每一族又都包含若干种云,总共为十种云。其中要稍微留一下的是,「高」字头命名的云朵,比如高积云、高层云,其实是属于中云族,这个慢慢就会习惯了,新手可能经常会搞混。

除了这最基本的十种云以外,还有 34 个用来更加完善的描述云的拉丁词汇,其中包含 15 个亚种(Cloud Species), 9 个变种(Cloud Varieties),11 个补充特征( Supplementary features),4个附属云(Acessory clouds)和 5 种其他种类(Other Clouds )。

看到这里有人又要害怕了,怎么多东西哪里记得住哇,所以为大家制作了一张信息图,将所有的可能组合都标在上面了,只需要要像查字典一样对照查找即可。

当你稍微熟悉一段时间之后,你就会发现,并不是所有的云都有所有的这些附加修饰。比如 calvus cloud species,只用于修饰积雨云,即秃积雨云,而且只有积雨云这个种类有「秃」这个亚种,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只有积云有「浓」这个亚种(浓积云)。

懂得并理解这 34 种描述,能够与云朵的外形对应起来,这需要一些时间和练习,介绍完基本背景之后,下面就是具体的方法和练习。

云朵命名规则和方法

生物分类由大到小是 7 个等级——界、门、纲、目、科、属、种,云朵的命名体系也是类似,由大到小依次是 云种cloud type > 云亚种 cloud species > 云变种 cloud varieties >补充特征 supplementary features > 附属结构accessory clouds > 其他other clouds,这也是云朵命名的方法,只要依次去判定各个种类即可。

还以上面那图作为例子,云朵的命名方式即为 altocumulus stratiformis unlatus translucis perlucis,然而由于中文的习惯会将整个拉丁命名倒过来,更符合常用语境,即漏隙透光波状成层状高积云。

除此之外大家还需要注意两点

1 并不是每种云都需要添加修饰性词汇,比如有些云朵仅仅用「积云」和「卷云」已经足够完整的描述云朵的特征了。
2 一种云不能超过一个亚种(cloud species)修饰,但可以同时有多种云变种、补充特征、补充特征、附属结构和其他种类修饰。

假如你在鉴别和分类云朵时,当你可以明确的鉴定云种,却无法判定亚种或者变种的时候,一个简单的原则是不添加任何修饰性描述,这样可以保证你不会出错:)

云彩鉴定并非非黑即白

有时候有人会给你一张充满多种云的天空照片,或者运气好些会看到一张包含一个单独的、结构完美的云图。如果用于学习的话,显然是后者更好一些。但实际情况是,天空往往是复杂的,充满了不同种类、亚种和变种。

云朵在不断的变化,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属性,也是云这个类目区别于其他类目的最大特点。然而其他指南或者文献通常很少提及这一特征。而且在不同角度和距离,又会得到不同的鉴定。

在西边 20 公里处观察一朵积雨云,和在东边 10 公里处观察同一朵积雨云,看起来会非常的不一样。在遥远的地平线上看到的卷云和正在他们下方看到的卷云,也会不同。

这是鉴云过程中非常具有挑战性的一面,但也正是云识别的乐趣所在。

云彩命名练习
这一部分介绍云彩的命名思路,以两个实际的云图来介绍完整的思路。

还是以开头的云图作为例子,这是今年 9 月份北京某个午后。首先判定云彩的高度来确定属于哪一族云。根据当时周围云彩的判定,是属于中云族。中云族的话,根据上面的信息图,我们可以知道包含 3 种(Cloud Type)云,高积云、高层云、雨层云。显然这种云带有积云性状,因此是高积云 altocumulus

第二步判断云的亚种( Cloud species),继续查表可知,高积云总共有 5 个亚种,即 堡状Castellanus、絮状-Floccus 、荚状-Lenticularis、成层-Stratiformis 、滚轴-Volutus,根据云彩命名准则,每种云只有一个亚种,根据外观来看,这幅云图的亚种为 成层-Stratiformis。

第三步判断云的变种(Cloud varieties),高积云的变种比较多,总共有 7 个,复-Duplicatus 、网状-Lacunosus 、蔽光-Opacus 、漏隙-Perlucis 、辐辏-Radiatus、透光Translucis 、波状-Unlatus,而除了亚种以外,云可以有多种变种及其他特征,因此根据云图的性状。符合的变种有漏隙-Perlucis 、透光Translucis、波状-Unlatus。

第四步判断云的补充特征(Supplementary Features),高积云的补充特征有 5 个,它们是糙面-Asperitas 、落幡云洞 Cavum、波浪-Fluctus、乳状-Mamma、幡-Virga,对比外形,显然这幅云图没有这些补充特征。

再接着去判断附属云( Accessory Clouds)和其他(Other Clouds),然而高积云并没有这两种修饰性描述,因此略过。综上说是,这朵云的完整描述便是altocumulus stratiformis unlatus translucis perlucis,也可以用缩略简写(Ac str un tr pe),翻译成中文便是漏隙透光波状成层状高积云.

练习 2

第一步还是一样,先判断云的种类,因为这个比较特殊,所以一眼便可知道这是积雨云。第二步判断积雨云的亚种,积雨云有两个亚种,一个是秃 Calvus 、一个是鬃状 Capillatus ,秃积雨云看起来的顶部特征更像普通的积云,像花椰菜一般,因此这个的亚种为鬃状 Capillatus。

查表可知,积雨云没有变种,因此略过变种这一项,去看补充特征。积雨云共有 8 个补充特征,弧状-Arcus 、尾状-Cauda、砧状-Incus 、乳状-Mamma、墙-Murus、降水Praecipitatio 、管状-Tuba、幡-Virga。接下来就依次来鉴别这些特征。云的顶部像个砧,因此有砧状-Incus,在仔细看积雨云的底部其实是在降水,因此也有降水 Praecipitatio,除此之外变没有其他了。

第四步看附属云,共四种,Flumen、破片-Pannus、幞-Pileus、缟-Velum,都没有这些特征,略过。第五步看其他云,有火腾云Flammagenitus,这个跟火焰燃烧有关,因此也不是。

综上,这朵云的完整描述为 Cumulonimbus Capillatus Incus Praecipitatio,翻译成中文便是降水线迹砧状鬃积雨云。

最后

怎么样?看完这个思路之后,是不是觉得云彩的命名实际上就是个对照查表的过程呢?总之观云这个东西就是多拍多练多实践,自然就会来感觉了。

写完本文依然还欠缺不少关键资料,比如各种云朵的典型特征。于是又给自己挖了个大坑,下一步就是把这 100 多种基本组合的典型云图给找出来。倒是让我想起网站 www.zaiyunjian.xyz 的内容方向了,之前只是把一些云图给丢了上去,但内容上面缺少组织,以后可以集中把这些完整描述以及描述过程都放上去,久而久之就是个图鉴大全及学习材料库了。

最后想组建一个专门学习观云和描述云的小群,形成一个鉴云团,感兴趣的可以留言+V,暗号识云。

-END-

也许很多人都已经知道英国有一个赏云小组叫做「赏云者协会」,他们就做一件事情——发呆看天空然后拍云。他们都是「云痴」,对收集云彩这件事情近乎狂热。

国内也有大大小小这样的赏云爱好者散落在各个平台,但我猜像我们这样认真赏云的组织可能就没那么多了。

我们是在云间,微博与公众号同名 @奇妙云朵收集 ,有专门的网站叫 在云间 ( www.zaiyunjian.xyz ),有什么也不做只拍云拍天空的微信群,有一个可以识别云彩种类的小程序叫 这是什么云 ,办过一次云彩的展览,以及出了一个小周边《2019世界奇妙云朵收集》日历和正在出的《2020 奇妙云朵收集》日历

关于赏云这件事,我们是认真的。

Ⅳ 太阳部落的《一朵云》 歌词

歌名:一朵云
演唱:太阳部落
作词:马玉龙
谱曲:马玉龙
编曲:李杰内
歌词容:
一朵云的色彩
简单的只有黑白
彩虹下善意的谎言
一朵云的骄傲
轻浮的没有重量
风一吹誓言就凌乱
像天那边一朵云
我们的行走和声音
像天那边一朵云
我们的眼神和姿态
像一朵云 一朵云 而已
一朵云的一生
抓不住另一朵云
像穷人把流浪叫做自由
象天那边一朵云
我们的行走和声音
像天那边一朵云
我们的眼神和姿态
像一朵云 一朵云 而已
像天那边一朵云
我们的行走和声音
像天那边一朵云
我们的眼神和姿态
像一朵云 一朵云 而已
像一朵云 一朵云 而已

Ⅵ 中国联通总部“一朵云、两张网、三个平台”是什么

中国联通以数据智能为驱动,通过一朵云(工业行业云)、两张网(5G工业内网、工业外网)及三平台(工业边缘云平台、装备联网平台、产业集群平台),加上自研及开放应用的产品体系,助力产业变革和制造升级。

Ⅶ 一朵云彩真的很轻吗看完你就会明白

古往今来对于一朵白云的描述我们已经我们已经司空见惯。一朵白云留给我们的印象都是轻盈的、轻飘飘的。如,几片薄薄的白云,像被阳光晒化了似的,随风缓缓移去。天上的浮云棉花似地,一块一块地消散开来。那一片一片的洁白的云彩,飘着,飘着,慢慢地被风儿扯成一丝丝一缕缕,然后,又渐渐地化进了蓝天里面。一抹淡淡的云彩,像一片洁白的羽毛,轻轻的飘浮在空中。诸如此类的描述数不胜数,但是白云真的像我们眼睛所看到的那样吗?真的是轻盈的,轻飘飘的吗?让我们带着这个疑问看完下面的内容,你就会对一朵白云有了新的认识。

很多小伙伴都会觉得一朵云的重量应该很轻吧,云就好像棉花糖一样应该不重,或者说云根本没有重量,只是空气组成的而已。但是答案刚好相反,云不仅仅有重量,而且重量非常吓人。根据科学家的统计和计算,一朵云的平均重量为50万公斤左右,这是科学家按照每立方米半克计算出来的,大家有意也可以计算下。50万公斤,看起来好像有点不可思议,一朵云怎么可能这么重呢,要知道50万公斤相当于500吨的重量,这比很多飞机坦克加起来的重量还要重,而且云里面的含水量非常多,基本上就相当于500吨的水,也就是说当我们抬头望向天空时,看到的不是云,而是500吨的水,这么多的水相当于一个家庭10年的用水量。

看到这里的小伙伴们一定非常好奇,为什么天空中的云那么重?而且还不会掉下来呢?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云是怎么形成的,云是大气中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小冰晶,所混合而成的聚合物,也就是说云基本上就是通过水蒸气形成的,内部物质大部分都是水,而水肯定是有重量的,通过换算可以得到平均一片云的重量为50万公斤左右。

那么这么大的重量为什么不会掉下来呢?其实答案也很简单,地面上的热空气不断上升,随着高度不断升高温度就会下降,空气中的水蒸气就会液化成小水滴,这些小水滴就慢慢形成了云,而云的密度其实是很低的,随着地面上的热空气不断上升,云内的小水滴不断获得升力才不会掉下来。但是当高空中的温度突然降低,热空气减少,云的湿度不断增加,当增加到升力不足以支撑小水滴时,它们就会在重力的作用下不断往下掉,最后落到地面上,这其实就是一个下雨的过程,看完你明白了吗?

热点内容
用丝带怎么做玫瑰花 发布:2025-02-12 18:13:47 浏览:187
椒丝西芹百合 发布:2025-02-12 18:11:54 浏览:10
茶花女二作文 发布:2025-02-12 18:09:31 浏览:284
楼梯绿植设计 发布:2025-02-12 17:55:43 浏览:51
乌苏网上花店 发布:2025-02-12 17:39:13 浏览:374
鲜花送大家 发布:2025-02-12 17:33:22 浏览:177
俏佳人海棠 发布:2025-02-12 17:27:35 浏览:206
鲜花庄河 发布:2025-02-12 17:27:22 浏览:691
爱情海花店 发布:2025-02-12 17:23:58 浏览:596
电影院情人节互动活动 发布:2025-02-12 17:14:20 浏览: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