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走仔节
㈠ 潮汕女人出嫁后七月初七都要回娘家吗
在潮汕,“七夕”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日子 这一天,是我们中国的“情人节”,有情人因了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传说相互传情达意; 这一天,已出嫁的女儿也会传承“走仔会”的习俗带上礼物回娘家看望双亲,与兄弟姐妹团聚。
这一天,满15岁的孩子要举行“出花园”成人礼; 这一天,即公婆神生日时,即是常说的“公婆生”凡家中有15岁以下的小孩的人家都要在家中祭拜公婆神。 这个拥有多重意义的节日几乎贯串了由成长、恋爱到成家的重要人生节点,被演绎成为一个充满温情的日子。
出花园那天,要把孩子当成年人看待,在饭桌上要坐大位,饭桌中间放一盘鸡肉,鸡头朝向孩子,孩子要食鸡头。有句俗话:“已经咬了鸡头”指的是已出花园。
除了鱼、肉、蛋外,还要春菜(取有盈余之意),韭菜(韭与久同,取长寿永久),厚合(与人人合得来),大菜(吃后变得魁梧高大),鱼(意是有人扶助),最必不可少的是一碗用猪肝、心、肠、胃、肺等合成的杂烩汤,孩子一定要吃下,吃不完只有父母可吃,他人不能吃。
㈡ 潮汕七夕节介绍
你有去过潮汕吗?你知道潮汕七夕节吗?下面我精心整理了潮汕七夕节的相关资料,希望可以帮到你!
潮汕七夕节介绍
潮汕人习惯称女儿为“走仔”,已出嫁的女儿相约在同一天回娘家省亲,潮俗称之为“走仔会”。《诗经·周南·葛蕈》中有“归宁父母”的记载,“归宁”即女子出嫁后返回娘家省亲,后来这一习俗随中原移民迁徙入潮而传到潮汕地区,可见由来已久。
潮俗的“归宁”礼共有三次,俗称“头返厝”、“二返厝”和“三返厝”。“走仔会”就是已婚女子在“归宁”礼成之后,于每年的同一天回娘家省亲的一个民间节日。
“走仔会”的日期多定在农历的传统节日,其中,最为普遍的是农历的七月初七日。
这一天清早,已婚的“走仔”们,不约而同地随夫携儿,带上孝敬双亲的礼物回娘家省亲。旧时的礼物多为“甜花生猪脚汤”和“甜莲子汤”,不过,随着时代观念的更新,现今所送的礼物多为干品,寓意吉祥者最佳,如鸡蛋象征团圆,粉丝象征长寿等。已婚的“走仔”们同一天回到娘家,她们在一起叙旧,回忆童年时的趣闻往事,畅谈如何做好一个“贤妻良母”。
她们还相约结伴慰问双亲,倾吐她们对父母的思念之情,这既能温暖老人的孤独的心,又使他们感到晚年生活的幸福。“走仔”们送来的礼物,寓有报答父母养育之恩之意。这就是“走仔会”的内含所在。
“走仔会”是潮汕地区民间的一个独特的节日,它继承和发扬了潮汕人的亲情乡谊和孝敬长辈的优良道德风尚。
广东七夕节的习俗
1、用苹婆来供奉
在广东民间有一习俗,每年的七月初七“乞巧节”都用苹婆来供奉。苹婆其名来自梵语,相传由唐代三藏法师从西域传入,并因七月初七又是牛郎与七姐相聚日,所以又称之为“七姐果”。苹婆是在七月初七前后上市,且它是岭南珍稀果品,又称“凤眼果”,上市期约半个月,故平时不易吃到。
2、泛舟游石门沉香浦
据《广州市志》卷十七所载,初七日,旧俗还有女子泛舟游石门沉香浦的活动。游艇用素馨花、茉莉花装饰,称为花艇。她们信此日为“仙女淋浴日”。
3、拜七姐
在福建、广东及东南亚一带时兴“七夕拜七姐”。这是旧时女儿家的大节日。节日到来之前,姑娘们就预先备好用彩纸、通草、线绳等,编制成各种奇巧的小玩艺,还将谷种和绿豆放入小盒里用水浸泡,使之发芽,待芽长到二寸多长时,用来拜神,称为“拜仙禾”和“拜神菜”。
从初六晚开始至初七晚,一连两晚,姑娘们穿上新衣服,戴上新首饰,一切都安排好后,便焚香点烛,对星空跪拜,称为“迎仙”,自三更至五更,要连拜七次。拜仙之后,姑娘们手执彩线对着灯影将线穿过针孔,如一口气能穿七枚针孔者叫得巧,被称为巧手,穿不到七个针孔的叫输巧。七夕之后,姑娘们将所制作的小工艺品、玩具互相赠送,以示友情。
4、七夕取水
过去,肇庆“七月七”落坑洗白白、到河里担水回家避邪,是农村常见的七夕仪式。广宁人普遍认为农历七月七这天河溪的水特别清凉,广宁人称之为“七姐水”,父母都会叫孩子去河溪里洗身,也许寓意着用“七姐水”冲去小孩子身上的污浊,以游泳锻炼身体,祈求孩子们强健平安。
有这样的传说,七月七当日山坑泉水更甘甜,是一年之中水质最好的时候。此时接取的山泉水,装回家中用水缸或瓦缸存放,据说放置一年都不会腐臭。有村民当天从山里接回来的水,放入冬瓜浸泡,喝下去具有解毒清热功效。如有大人小孩发生惊风热症等症状,可饮用这“七姐水”治病。
猜你喜欢:
1. 潮汕特色美食介绍
2. 潮汕地区年夜饭习俗介绍
3. 广东潮汕美食介绍
4. 潮汕美食介绍
㈢ 潮汕走仔节是不是走仔个仔超15岁就不用去岳母家过初七
在整个潮汕地区,如果你看到15岁的男人,他是不可能去岳母家过出去的,这是不允许的。
㈣ 我们的节日七夕节征文
我们的节日七夕节征文7篇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征文吧,征文要求篇段合乎格式,字数合乎规定。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征文呢?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我们的节日七夕节征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我们的节日七夕节征文1
我们中华上下千年,不同地区各有不同的民俗文化。比如客家人有“打小鬼”的习俗,我们潮汕地区则有“出花园”。出花园是一种特殊的成人礼,年满15虚岁的孩子,家里人会在农历七月初七这天为他举行出花园仪式,也可择日提前进行。出了花园就意味着长大成人,不再是一个在花园中玩闹的小屁孩了。
去年七夕节,我和爸爸妈妈就参加了表姐的成人礼。那天一大早,我们就来到表姐家。表姐正在梳妆打扮,舅妈在帮表姐盘头发,我好奇看了看表姐穿的衣服,好厚呀!现在不是夏天吗?怎么穿长袖的衣服,而且有点厚呢!妈妈见我好奇,就说这叫“皮毛厚,食老老”,寓意是长命百岁,这是出花园的习俗之一。咦,表姐脚上穿的鞋子好奇怪啊,走路“笃笃笃”地脆响。妈妈解释说,这是木鞋,叫“屐”。哦,想起来了,就是“应怜屐齿印苍苔”里写的的木底鞋啰!哈,真有趣。
说着说着,我和妈妈来到了餐厅,妈妈指着花园桌的菜色继续给我讲解。“这叫'五碗头':蒸鱼,寓意年年有鱼;茎菜焖豆干,寓意勤劳、做大官;韭菜炒鲜鱿,寓意朝气蓬勃快速成长;桂圆煮百合,寓意生活甜蜜、处处六合……”我一边听着一边点头,原来出花园有这么多讲究,蕴意这么丰富的文化啊!
这时,表姐下楼来了,受邀而来的亲戚朋友也陆续到齐。所有宾客围桌坐下,表姐坐的正是“花园桌”——主桌,而且坐在正位上,因为这天她已经长大成人了,我被安排坐在表姐的旁边。我看桌上有一盘整鸡,鸡头朝着表姐。开席前,一个“好命人”端起整鸡让表姐咬一下鸡头,嘴里念着四句:“咬鸡头,雅又贤;咬鸡嘴,大富贵。长大出人头地,独立鳌头。”奇怪的是,这只鸡当天不能吃,要留到第二天才可以吃,而且得表姐自己吃。
吃完早饭,因为表姐不能到外面玩,我们便一起在家里看电视,玩游戏,可开心了。
表姐的出花园礼真隆重,一整天吃喝玩乐,不用干活也不用学习,自由自在地享受着公主般的待遇,看得我好羡慕。从中,我不仅见识到了丰富的民俗文化,更体验到了我们潮汕地区的父母对子女的关爱和呵护。
我们的节日七夕节征文2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不同的地方会有不一样的习俗,我们潮汕地区在七夕节就有一个特别的习俗——出花园,孩子长到15岁时,家里人为他举办的成人礼。
两年前我参加过表姐的出花园礼,那有趣的场影到现在我都记得清清楚楚。我是提前了一天——七月初六那天就到表姐家的。那天晚上,大姨正在帮表姐挽面,把表姐脸上的胎毛拔掉,疼得表姐直叫嚷,我在一旁看着,想着以后我出花园也要挨痛,多难受啊,想着不禁打了个寒颤。但大姨则说:“俗话说得好,爱雅着雕刮。换面寓意改头换面,是必不可少的习俗。”
第二天即七月初七,我们早早地起了床,帮表姐打扮后,大姨就忙着去做菜了。不一会儿,亲戚朋友们都来了,大姨忙着招呼客人。一大群孩子,把表姐围了起来,都说表姐今天穿的特别漂亮,全身的新衣,脚上还穿了一双木屐,走起路来“笃笃笃”地响,真气派。
不一会儿要坐花园桌了。表姐和我们小孩坐一桌,她坐的是正位,我看着桌子上的菜,有点特别,这时妈妈便为我们讲解,韮菜炒猪肝,寓意能像韮菜一样长得快;有葱芥闷豆干,寓意聪明勤快做大官;有鱼,寓意年年有余……
大家上桌后还不能动筷子,得等表姐先咬鸡头——寓意出人头地,然后才能开席。出花园真有趣,出过花园就是大人了,这样做事就自主独立了,于是我也特别希望自己早点出花园。不过出花园也有坏处,那就是过年时不能再收红包了。
我们的节日七夕节征文3
我们中国有五千多年的历史,流传着许多传统习俗。就像我们揭阳地区,七夕节就有一个习俗,叫“出花园”——给年满十五岁的孩子举办的成人礼。去年,我就参加了表哥的出花园仪式。
七月初七那天一大早,妈妈便带我去舅舅家,一进门就看见表哥,只见他穿着一件新的大红衣裳,哟,真气派!再往下一看,脚上却穿着一双土气的木鞋。“哈哈,表哥,你这鞋子可真漂亮!”我调侃道。他却一声不吭,头也不回地就走了,我感到奇怪:怎么表哥今天不跟我斗嘴了?一问妈妈才知道:那双木鞋叫木屐,穿新衣和木屐是出花园必定的习俗。表哥不跟我说话是因为出花园这天不能跟别人吵架,否则会倒一辈子大霉的。“哦,原来是这样。”我又问道:“那为什么要穿木屐呢?”妈妈笑了笑继续说:“古代潮汕有个状元叫林大钦,他家里特别穷,出花园时没有新鞋子穿,他的父母上山砍了块木头,做了双鞋,涂上红漆,让他穿。后来林大钦考中状元做了官,因此家乡人就都像他一样,出花园时穿木鞋。”哦,原来这样子。
一转头来到饭厅,马上就要开饭了。我闻了一下:“哇,好香啊!”妈妈便给我讲这些菜色的意头:“你看,那盘韭菜炒猪肝,韭菜寓意孩子能像韭菜一样健康地快速成长;猪肝则寓意将来能当大官。”听妈妈这么说,我特感兴趣,便问:“那鱼和鸡寓意什么呢?”
“鱼代表年年有余。”妈妈继续说,“至于鸡嘛,来头就大了,还是跟那个状元林大钦有关。一天,他走在街上,看见一个人在对对联,出的上联是‘公鸡头上髻’。只要有人能对出下联,就奖励一只鸡,要是对错了,就要赔他一张对联纸。林大钦放学路过,就上前对了下联‘牝羊颔下须’,对对联的人就送了他一只大鸡。回家后,他的父亲把鸡煮熟了,剁了鸡头给他吃。这做法后来也演变成了出花园的习俗,咬鸡头代表出人头地、独占鳌头!”原来有这么多讲究啊!
出花园可真是有趣,我急切的期盼着,明年我也要出花园了!
我们的节日七夕节征文4
俗话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中华大地各个地方都有自己不同的习俗,其中“出花园”就是潮汕地区很重要的一个习俗。“出花园”是潮汕民间为孩子举行的一种成人礼。年满十五岁的孩子,家里要在农历七月初七这一天,为他举办“出花园”仪式。
去年,我表姐十五岁,舅舅和舅妈邀请我们一家去参加表姐的出花园仪式,地点就定在市区榕江大酒店。我们一早就到了大酒店,走进宴会厅,看到表姐穿着一件红色的旗袍,脚上穿着一双红木屐,显得亭亭玉立,俨然像个大姑娘,漂亮极了。爸爸妈妈高高兴兴地塞给表姐一个大红包,祝福她长大成人。我走到表姐身边,想逗她一下,就在她耳边说:“表姐,你这打扮好像新娘子啊!”表姐对我笑一笑。咦,表姐今天怎么不和我斗嘴了!妈妈赶紧对我说,出花园的人不可与人吵架,不然会一辈子倒霉的,让我少逗表姐玩。我只好乖乖听话。
过了一会儿,上菜了,表姐坐在花园桌的正位,她的`面前摆着一只母鸭,象征性地咬一下鸭头后才能开宴。原来咬鸭头寓意表姐以后能生一堆白白胖胖的儿女。听着大人们说话,表姐害羞地低下了头。
我看菜都上齐了,就一马当先,拿起筷子准备要夹菜,却被妈妈拦下,妈妈把我拉到一旁:“菡菡,今天可是表姐出花园,要让表姐先夹菜。”说完,才和着我回到餐桌前。在吃饭的过程中,不时有亲友向表姐表示祝贺,有祝她学习进步的,有祝她身体健康的。啊!表姐就像一个高贵的公主,多美呀!
表姐的出花园仪式多隆重,看得我好些羡慕,希望我也能快点出花园,早日长大成人,报效家国养育情。
我们的节日七夕节征文5
我们潮汕地区有许多习俗,如出花园就是最特别的伙伴。出花园是为十五岁的孩子在七夕那天举办的一种礼仪,也就是成人礼。
去年七月初七那天,我早早地起了床,因为妈妈提前告诉我要一起去参加表哥的成人礼。起床后马上洗漱,一会儿便到表哥家。只见姥姥正在厨房里忙活,她看见我和弟弟,便把我们叫过去帮忙。等我帮忙拣菜、把果品装盘后,就去找表哥。只见大姨正在帮表哥挑衣裳,让表哥穿上自己最喜欢的漂亮衣服,欢度自己长大成人的日子。不一会儿,表哥身穿红色新衣,脚穿红色木屐,从头到脚焕然一新,真的很有大人模样。走起路来那双木屐就“笃笃笃”地响,真威风。
我陪表哥站在门口迎接客人。不一会儿,他身旁就堆满了各式的礼物,有鲜花有金链,看得我十分羡慕。等客人到齐后,我们就来到了饭厅,大人一桌,小孩一桌。那天表哥不和我们坐,而是和大人一起坐“花园桌”。我看到他们桌上有一只鸡冠被染成粉红色的公鸡,表哥坐上正位,鸡头正朝着他。开饭前,姥姥先让表哥咬鸡头,说是出花园咬鸡头,长大后能出人头地,独占鳌头。咬完鸡头,我们就开吃了。菜色都很讲究:吃鸡翅,大鹏展翅;吃豆干,长大能做官;吃葱,脑子变聪明;吃厚合,处处六合……一共十二道菜,每一道菜都很好吃。
那天我们玩到晚上才回家。表哥很早就去睡觉,因为七夕晚上出花园的人要跳花园墙,如果超过十一点还没睡,就跳不出花园墙,永远只能当个小屁孩。
啊,出花园的礼仪可真有趣!希望我我也想快点出花园,收许许多多的礼物,还能快点变成大人。
我们的节日七夕节征文6
执一个人的手,本想天长地久,但始终躲不过花开花落,如果说记忆成就凄美,那一景一物则是底蕴。我实现了曾经的约定,成功考上研究生,而你,却不再出现在我的世界。今夜,坐在天台,想起了过往如烟,那时你说,你就是木兰花,而我就只能是胡蜂,今生只能围着你转,所以我义无反顾的报考了你的城市,可最终那座城市即将只有我一个人。过往的记忆是温暖的,谢谢你用爱激励我,也感谢在岁月长河中你曾舍弃一切陪伴我。
那一年,岁月如歌,青春正好,笑颜如花。总有悄然含苞待放的木兰遇上倜傥俊俏的胡蜂,静静地,就邂逅出夏花般的绚烂。当木棉染红南国的枯枝,爬满了七星岩的牌匾,木兰和胡蜂还只是朋友,也许是火辣的艳红烤热了心灵的温度,瞬间沸腾。那时,天真的少男少女都以为那只是友达以上恋人未满,可扑面而来的湖风让缺失温度的两个人紧紧拥抱在一起。
牌坊广场异常热闹,歌舞升平。广场各种声音夹杂,可是掩盖不了木兰和胡蜂内心的激动和砂纸被捅破的羞涩,他们扭拧着衣角,尽量让说话的主导权送给对方!湖风还是迎面吹来,人们似乎享受着大自然的抚摸。湖面一道灯光打破了他们内心的尴尬,两人欣喜向着湖边围栏走去,喷泉似水似火,和着音乐形成晶莹而华丽的音阶。音乐和着水花,灯光和着呼喊,激动和着赞美,胡蜂终于说出了对木兰的感觉。
步行街夜市,集聚了小市民的朴素。摆摊出身的胡蜂决定带木兰逛夜市,他是地头蛇,他知道那种透骨子里的善良与美好,所以他想带木兰体验一下。商贩是一个古老的行业,也是历史底蕴里的繁华,他们勤劳,朴实,在华丽夜灯里燃亮繁华。木兰异常高兴,乱闯乱逛,拽着胡蜂美滋滋的随行!木兰没有发觉,她与胡蜂已十指相扣,当她猛然发觉是,脸一下子像火烧似的,羞涩的捶了一下胡蜂的胸膛。
之后,他们在端城爱得似火,却似水温柔。他们踩着自行车顺着西江边领略了端城的夕阳无限;他们穿过天宁的繁华闹区,古城址宋城墙的历史足迹;他们拜访梅庵,包公祠;他们去阅江楼坚定信仰,清真寺瞻仰清真文化……当他们到鼎湖山时看到飞水潭,他们对视良久,仿佛当年孙中山和宋庆龄的爱意绵绵!他们手拉手走上了将军山山顶和北岭山将军帽的时候,他们感觉只有对方才能支撑他们走上这辉煌的旅程。
绵延的长堤把仙女湖和波海湖切断,长堤却不是生硬的无情寡意,紫荆将长堤裹的分外妖娆,装扮出粉嫩的黎明。桥车在晨露初醒中缓缓驶过,花瓣曼美飞成了轿车的翅膀!这美好的时光,木兰和胡蜂的晨跑散发出无限的青春活力,看着湖畔老爷看奶唱戏耍太极,真不知是风景好,还是人情更妙!
一天又一天,春与冬只是时间问题。木棉,始终是选择灿烂中死去,她不愿意纷飞飘零,所以我们看到的是她们败在枝头,整朵陨落,带着鲜红的倔强!
在命运抉择的方块里,我们都无奈,木兰最终还是选择走向另一个城市,换另一个心情,开始另一段旅程。胡蜂没有劝留,他尊重她选择的所有,包括放开那双温暖了好久的手。
可是,端城依然,存在美丽绚烂的记忆,珍贵的岁月里!我看着银河,遥远的距离,也许是年轻给予我们的思考。人的一生,就是在不断做选择,成全与放手,也不过是在成长道路中不断汲取记忆中的营养,然后学会爱与被爱,珍惜我们要珍惜的人。
我们的节日七夕节征文7
农历七月初七是乞巧节。我们潮汕地区在这一天有许多习俗,如走仔会、出花园等。去年我就参加了表哥的出花园。
那天一大早,我们来到表哥家,哇!表哥穿得好帅气呀,只是脚上穿着一双木头做的鞋子,有点别扭。妈妈说:“看!你表哥穿的鞋子是木屐。这一天,你可别乱说话啊。因为出花园是个庄重的伙式,出花园的人不能与人吵架。”
这时,表哥出来了,姑姑在桌子上摆上新鲜的肉和三鸟蛋等12菜色。主要的菜是厚合,因为寓意以后处处六合。只见表哥双脚跪地,双手合十,口中念念有词,不知在干什么。妈妈又说:“你表哥在拜司命公,拜谢司命公保佑他长大成人。”
这时,传来姑父的声音:“开饭了!”我们便来到餐厅坐桌。表哥居然不是和我们小孩一桌,而是和大人坐主桌——花园桌,而且还坐正位,鸡头也朝着他。妈妈又说:“因为在这一天中,你表哥是最大的。待会他要先咬鸡头。吃鸡头寓意:长大后出人头地,兴旺发达。他咬完鸡头才可以开席。”
吃完饭,我听到了玩游戏的声音。我走进表哥的房间一看,呀,表哥在玩游戏。原来出花园这一整天,哥哥不能出去外面玩,因为如果看见乞丐,会倒霉的。于是我便和表哥一起玩起了游戏。
玩了一会儿,姑父叫表哥去沐浴。我过去看一下浴缸,哇!里面居然有十二种鲜花,好香啊。妈妈说:“这是一种习俗,象征改头换面,焕然一新。你表哥待会还要吃象征生活甜蜜的汤圆和象征长寿的面条,祝福孩子长大成人,神明保佑,一生平安。”
哇,出花园真有趣,我也好想赶紧出花园,吃鸡头,在一天之中,我就长大成人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