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花语集锦 » 重叠七夕

重叠七夕

发布时间: 2023-06-11 06:31:32

① 浪漫的七夕将至,那您想不想知道古代有哪些关于七夕的古诗词呢




七夕节的起源与传说


✿七夕节简介


名字:七夕节


别名:乞巧节、七巧节、七姐诞


时间:农历七月初七


关键人物:牛郎织女


流行区域:华人地区及部分受汉文化影响的东亚地区。


起源:汉代


✿七夕节的缘起


汉代:查遍史料,我们能看到的有关七夕的最早记载是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里面有写到“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我们也是由此断定,七夕起源于汉代的。


唐宋:自此以后,后来的唐宋诗词中,妇女乞巧就被屡屡提及,唐朝王建有诗说“阑珊星斗缀珠光,七夕宫娥乞巧忙”。据《开元天宝遗事》载:唐太宗与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宫夜宴,宫女们各自乞巧。


宋元:宋元之际,七夕乞巧相当隆重,京城中还设有专卖乞巧物品的市场,世人称为乞巧市。宋罗烨、金盈之辑《醉翁谈录》说:“七夕,潘楼前买卖乞巧物。自七月一日,车马嗔咽,至七夕前三日,车马不通行,相次壅遏,不复得出,至夜方散。”在这里,从乞巧市购买乞巧物的盛况,就可以推知当时七夕乞巧节的热闹景象。


明清:明清时期,七夕做为最重要的民间年节之一,可谓精彩纷呈。据记载,明代七夕时,民家“女子以碗水暴月下,各自投小针浮之水面,徐视水底月影,或散如花,动如云,细如线,粗如椎,因此卜女之巧”。


现代:时至今日,七夕仍是一个富有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但不少习俗活动已弱化或消失,惟有象征忠贞爱情的牛郎织女的传说,一直流传民间,故有人称七夕节是“中国的友凯情人节”。


✿七夕节名称的由来


1、“七夕”最早来源于人们对自然的崇拜:从历史文献看,至少在三四千年前就有了关于牵牛星织女星的记载。那时候人们认为东西南北各有七颗代表方位的星星,合称二十八宿,其中以北斗七星最亮,可供夜间辨别方向。北斗七星的第一颗星叫魁星,又称魁首。后来,有了科举制度,中状元叫“大魁天下士”,读书人把七夕叫“魁星节”,又称“晒书节”,保持了最早七夕来源于星宿崇拜的痕迹。


2、“七夕”来源于古代人们对时间的崇拜。“七”与“期”同音,月和日均是“七”,给人以时间感。古代中国人把日、月与水、火、木、金、土五大行星合在一起叫“七曜”。七数在民间表现在时间上阶段性,在计算时间时往往以“七七”为终局。另外“七”又与“吉”谐音,“七七”又有双吉之意,是个吉利的日子。关于七夕的三十首古诗词





关于七夕的100句表达思念的经典诗句


1、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凤栖梧》


2、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佚名《诗经·邶风·击鼓》


3、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


4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李白《三五七言》


5、有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佚名《凤求凰·琴歌》


6、这次我离开你,是风,是雨,是夜晚;你笑了笑,我摆一摆手,一条寂寞的路便展向两头了。-郑愁予《赋别》


7、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弯告唤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李白《三五七言》


8、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离思五首其四》


9、君若扬路尘,妾若浊水泥,浮沈各异势,会合何时谐?-曹植《明月上高楼》


10、凄凉别后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纳兰性德《虞美人》


11、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张籍《节妇吟》


12、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为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他让我们结一段尘缘。-席慕蓉《一棵开花的树》


13、嗟余只影系人间,如何同生不同死?-陈衡恪《题春绮遗像》


14、相思树底说相思,思郎恨郎郎不知。-梁启超《台湾竹枝词》


15、自君之出矣,明镜暗不治。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徐干《室思》


16、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司马光《西江月》


17、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18、天不老,埋凯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张先《千秋岁》


19、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黄景仁《绮怀诗二首其一》


20、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李商隐《无题六首其三》


21、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李商隐《暮秋独游曲江》


22、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不多情。-纳兰性德《摊破浣溪沙》


23、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锦瑟》


24、相思一*多少,地角天涯未是长。-张仲素《燕子楼》


25、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元好问《摸鱼儿二首其一》


26、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无题》


27、兽炉沈水烟,翠沼残花片,一行行写入相思传。-张可久《塞鸿秋》


28、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徐再思《折桂令》


29、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李冠《蝶恋花》


30、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苏轼《江城子》


31、今夕何夕,见此良人。-佚名《诗经·唐风·绸缪》


32、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白居易《长恨歌》


33、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白居易《长恨歌》


34、重叠泪痕缄锦字,人生只有情难死。-文廷式《蝶恋花》


35、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话?-曹雪芹《枉凝眉》


36、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乾。-李商隐《无题》


37、他生莫作有情痴,人间无地着相思。-况周颐《减字浣溪沙》


38、尊前拟把归期说,未语春容先惨咽。-欧阳修《玉楼春》


39、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宨淑女,君子好逑。-佚名《诗经·周南·关雎》


40、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欧阳修《玉楼春》


我们都曾失去过,也知道失去并不代表什么,得到也是。——血条禾


41、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柳永《雨霖铃》


42、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李之仪《卜算子》


43、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晏几道《临江仙二首其二》


44、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陇西行》


45、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辛弃疾《摸鱼儿》


46、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温庭筠《更漏子三首其三》


47、结发为*,恩爱两不疑。-苏武《结发为*》


48、寻好梦,梦难成。况谁知我此时情。枕前泪共帘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聂胜琼《鹧鸪天》


49、一场寂寞凭谁诉。算前言,总轻负。-柳永《昼夜乐》


50、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长相思,摧心肝。-《李白长相思二首其一》


51、不要因为也许会改变,就不肯说那句美丽的誓言,不要因为也许会分离,就不敢求一次倾心的相遇。-席慕蓉《印记》


52、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洁。-范成大《车遥遥篇》


53、鱼沈雁杳天涯路,始信人间别离苦。-戴叔伦《相思曲》


54、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柳永《雨霖铃》


55、诚知此恨人人有,贫**百事哀。-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二》


56、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顾敻《诉衷情》


57、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鱼玄机《江陵愁望有寄》


58、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李商隐《无题六首其六》


59、相思似海深,旧事如天远。-乐婉《卜算子》


60、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非深。-白居易《浪淘沙》


61、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温庭筠《杨柳枝》


62、忍把千金酬一笑?毕竟相思,不似相逢好。-邵瑞彭《蝶恋花》


63、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晏殊《玉楼春》


64、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曹雪芹《终身误》


65、人如风后入江云,情似雨馀黏地絮。-周邦彦《玉楼春》


66、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曹雪芹《红豆词》


67、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欧阳修《蝶恋花二首其一》


68、瘦影自怜秋水照,卿须怜我我怜卿。-冯小青《怨》


69、锺情怕到相思路。盼长堤,草尽红心。动愁吟,碧落黄泉,两处难寻。-朱彝尊《高阳台》


70、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横塘路》


71、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张泌《寄人》


72、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刘禹锡《竹枝词四首其二》


73、若有知音见采,不辞遍唱阳春。-晏殊《山亭柳·赠歌者》


74、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苏幕遮》


75、思君如明烛,煎心且衔泪。-陈叔达《自君之出矣》


76、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苏武《结发为*》


77、休言半纸无多重,万斛离愁尽耐担。-陈蓬姐《寄外二首其二》


78、妾似胥山长在眼,郎如石佛本无心。-朱彝尊《鸳鸯湖棹歌》


79、不知魂已断,空有梦相随。除却天边月,没人知。-韦庄《女冠子二首其一》


80、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佚名《涉江采芙蓉》


我们都曾失去过,也知道失去并不代表什么,得到也是。——血条禾


81、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秦观《八六子》


82、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晏几道《鹧鸪天三首其一》


83、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柳永《雨霖铃》


84、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晏殊《玉楼春》


85、唯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三》


86、别来半岁音书绝,一寸离肠千万结。-韦庄《应天长》


87、相思一夜梅花发,忽到窗前疑是君。-卢仝《有所思》


88、直缘感君恩爱一回顾,使我双泪长珊珊。-卢仝《楼上女儿曲》


89、相思本是无凭语,莫向花牋费泪行。-晏几道《鹧鸪天三首其二》


90、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欧阳修《踏莎行》


91、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辛弃疾《鹧鸪天》


92、开辟鸿蒙,谁为情种?都只为风月情浓。-曹雪芹《红楼梦引子》


93、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晏殊《鹊踏枝》


94、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白居易《长恨歌》


95、泪纵能乾终有迹,语多难寄反无词。-陈端生《寄外》


96、还卿一钵无情泪,恨不相逢未剃时。-苏曼殊《本事诗》


97、终日两相思,为君憔悴尽,百花时。-温庭筠《南歌子四首其二》


98、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晏殊《鹊踏枝》


99、离恨却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李煜《清平乐》


100、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晏殊《清平乐二首其二》





关于七夕的三十首古诗词


古诗十九首之一


(汉)佚名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摸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秋夕


(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七夕


(唐)杜牧


云阶月地一相过,未抵经年别恨多。


最恨明朝洗车雨,不教回脚渡天河。


七夕


(唐)白居易


烟霄微月澹长空,银汉秋期万古同。


几许欢情与离恨,年年并在此宵中。


牵牛织女


(唐)杜甫


牵牛出河西,织女处其东。


万古永相望,七夕谁见同。


神光意难候,此事终蒙胧。


飒然精灵合,何必秋遂通。


亭亭新妆立,龙驾具曾空。


世人亦为尔,祈请走儿童。


称家随丰俭,白屋达公宫。


膳夫翊堂殿,鸣玉凄房栊。


曝衣遍天下,曳月扬微风。


蛛丝小人态,曲缀瓜果中。


初筵裛重露,日出甘所终。


嗟汝未嫁女,秉心郁忡忡。


防身动如律,竭力机杼中。


虽无姑舅事,敢昧织作功。


明明君臣契,咫尺或未容。


义无弃礼法,恩始夫妇恭。


小大有佳期,戒之在至公。


方圆苟龃龉,丈夫多英雄。


马嵬


(唐)李商隐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辛未七夕


(唐)李商隐


恐是仙家好别离,故教迢递作佳期。


由来碧落银河畔,可要金风玉露时。


清漏渐移相望久,微云未接过来迟。


岂能无意酬乌鹊,惟与*乞巧丝。


他乡七夕


(唐)孟浩然


他乡逢七夕,旅馆益羁愁。


不见穿针妇,空怀故国楼。


绪风初减热,新月始登秋。


谁忍窥河汉,迢迢问斗牛。


七夕


(唐)孟郊


河边织女星,河畔牵牛郎。


未得渡清浅,相对遥相望。


七夕


(唐)权德舆


今日云骈渡鹊桥,应非脉脉与迢迢。


家人竟喜开妆镜,月下穿针拜九宵。


七夕


(唐)徐凝


一道鹊桥横渺渺,千声玉佩过玲玲。


别离还有经年客,怅望不如河鼓星。


乞巧


(唐)林杰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七夕


(唐)崔颢


长安城中月如练,家家此夜持针线。


仙裙玉佩空自知,天上人间不相见。


长信深阴夜转幽,瑶阶金阁数萤流。


班姬此夕愁无限,河汉三更看斗牛。


七夕


(唐)李贺


别浦今朝暗,罗帷午夜愁。


鹊辞穿线月,花入曝衣楼。


天上分金镜,人间望玉钩。


钱塘苏小小,更值一年秋。


七夕


(唐)杜审言


白露含明月,青霞断绛河。


天街七襄转,阁道二神过。


袨服锵环佩,香筵拂绮罗。


年年今夜尽,机杼别情多。


七夕


(五代·后唐)杨璞


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弄金梭。


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


行香子(七夕)


(宋)李清照


草际鸣蛩,惊落梧桐,正人间、天上愁浓。


云阶月地,关锁千重。


纵浮槎来,浮槎去,不相逢。


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


牵牛织女,莫是离中。


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


鹊桥仙


(宋)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鹊桥仙·七夕


(宋)范成大


双星良夜,耕慵织懒,应被群仙相妒。娟娟月姊满眉颦,更无奈、风姨吹雨。


相逢草草,争如休见,重搅别离心绪。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


二郎神·炎光谢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飚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


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女,抬粉面、云鬟相亚。钿合金钗私语处,算谁在、回廊影下。愿天上人间,占得欢娱,年年今夜。


七夕·络角星河菡萏天


(唐末五代)罗隐


络角星河菡萏天,一家欢笑设红筵。


应倾谢女珠玑箧,尽写檀郎锦绣篇。


香帐簇成排窈窕,金针穿罢拜婵娟。


铜壶漏报天将晓,惆怅佳期又一年。


七夕·传道仙星媛


(唐)宋之问


传道仙星媛,年年会水隅。


停梭借蟋蟀,留巧付*。


去昼从云请,归轮伫日输。


莫言相见阔,天上日应殊。


鹧鸪天·七夕


(宋)晏几道


当日佳期鹊误传,至今犹作断肠仙。


桥成汉渚星波外,人在鸾歌凤舞前。


欢尽夜,别经年,别多欢少奈何天。


情知此会无长计,咫尺凉蟾亦未圆。


七夕·闺女求天女


(唐)祖咏


闺女求天女,更阑意未阑。


玉庭开粉席,罗袖捧金盘。


向月穿针易,临风整线难。


不知谁得巧,明旦试相看。


七夕醉答君东


(明)汤显祖


玉名堂开春翠屏,新词传唱《牡丹亭》。


伤心拍遍无人会,自掐檀痕教小伶。


韩庄闸舟中七夕


(清)姚燮


木兰桨子藕花乡,唱罢厅红晚气凉。


烟外柳丝湖外水,山眉澹碧月眉黄。


七夕


(清)吴绡


星光历历汉悠悠,怅望双星独倚楼。


莫谓人间多别恨,便疑天上有离愁。


梁清谪去谁相伴,子晋归来合公游。


惟有月娥应最妒,一轮风露不胜秋。


怨王孙七夕


(清)朱彝尊


一水填却双星如约。


乞巧谁凭。


诉愁君莫,知道呆女痴牛,肯怜不。


悠悠岁月辞家者,孤眠且。


此夕何夕也。


碧梧小院风细,露槛同凭,昔年曾。夕


红娘子


(清)朱彝尊


袖薄吹香过,发重萦鬟亸。


压众风流,倾城色笑,趁时梳裹。


惯新诗咏罢少人知,一篇篇教和。


别泪看频堕,密约何曾果。


七夕星河,中秋院落,上元灯火。


悔当时花月可怜宵,镇相逢闲坐。


七夕夜女歌


佚名


婉娈不终夕,一别周年期。


桑蚕不作茧,尽夜长悬丝。



② 写七夕节的古诗

描写七夕节的古诗如下:

一、玄都五府风尘绝,碧海三山波浪深;桃实千年非易待,桑田一变已难寻。

二、别有仙居对三市,金阙银宫相向起;台前镜影伴仙娥,楼上箫声随凤史。

三、凤楼迢递绝尘埃,莺时物色正裴回;灵芝紫检参差长,仙桂丹花重叠开。

四、双童绰约时游陟,三鸟联翩报消息;尽言真侣出遨游,传道风光圆明哗无限极。

五、宋玉愁空断,娇饶粉自红;歌声春草露,门掩杏花丛。

十一、扇风生玉漏,置水写银河;阁下陈书籍,闺中曝绮罗。

十二、遥思汉武帝,青鸟几时过;二秋叶神媛,七夕望仙橘行妃。

十三、影照河阳妓,色丽平津闱;鹊桥波里出,龙车霄外飞。

十四、露泫低珠佩,云移荐锦衣;更深黄月落,夜久靥星稀。

十五、空接灵台下,方恧辨支机;牵牛出河西,织女处其东。

③ 关于七夕的问题

1.七夕节是什么颜色的~答案:(紫色)
2.古代七夕节时应该送什么?答案:(同心锁、香囊、红豆、梳子)
3.送的这些东西代表什么寓意?答案:(香囊:代表永不分离,梳子:代表白头到老,红豆:代表相思,同心锁:代表心心相印)
4.七夕节有几个别称~?答案;(9个)
5.七夕节的别称是什么~?答案:(双七、香日、星期、巧夕、女节、兰夜、小儿节、穿针节、乞巧节、)
6.七夕节有几种习俗?答案:(9种)
7.七夕节的习俗分别是什么?答案:(喜蛛应巧、投针验巧、种生求子、供奉“磨喝乐”*注(磨喝乐:民间的一种玩具)、拜织女、 拜魁星、晒书·晒衣、贺牛生日、吃巧果、)
七夕节著名的诗词~答案:(鹊桥仙(宋)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秋夕(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8.七夕节合适唱的歌~答案:(恋爱达人、今天你要嫁给我、屋顶 、布拉格广场、你是我心内的一首歌、恰似你的温柔、广岛之恋、)
9.七夕时开什么花~答案:(紫阳花)
10.七夕节前后是观测织女星的最佳时间吗?答案:(不是,最好是在夏季时。)
本人才疏学浅,第八题有点牵强附会了...不好意思,不过还是尽我所能找了几道~希望对你有帮助!
祝:“七夕快乐,白头到老”

④ 2009年七夕节那天牛郎星织女星什么时候会重叠 就是相遇

2005年8月11日是农历七月初七,这天是中国传统节日里最具浪漫色彩的“七夕节”,是传说中牛郎与织女一年一度在银河鹊桥相会的日子,该日也逐步演变为中国的情人节。因为,每到七夕有情人总会仰 望星空祈祷爱情忠贞不渝。

据天文专家介绍,牛郎与织女是民间一种叫法,其实在天文学上牛郎的中文名为河鼓二,而织女星称为织女一,它们分别是天鹰座和天琴座的一颗亮星,由于这两颗恒星肉眼清晰可见,又容易辨别所以在明代郑和下西洋时,就曾以织女星为航海的导航标志之一。

根据19世纪以来天文观测及测算结果,牛郎星距我们有16光年(1光年约等于 10万亿公里),织女星距离我们26光年,两星之间相距16光年,即使牛郎给织女打个电话,织女也要等到16年后才能听到牛郎的声音。因此他们每年的“七七相会”,是根本不可能发生的。

传说中为何要将“七月初七”这一天算做牛郎织女的相会日呢?这是因为古人认为“七”是吉利数字,有圆满的意思。而且“七七”之夜,是月亮接近银河的时候,月亮的光辉也恰好能照在银河上,更便于人们观星。今夜用天文望远镜观看,会看到银河里密密麻麻的星群。而半个月亮的余晖洒向银河便成了人们想像的“鹊桥”

眼下,已进入初秋时节,晚间8时左右亮度零等的织女星首先出现爱天顶附近,随后在其偏南方向还有一颗一等星的牛郎星,在远离城市灯光的郊外,市民抬头仰望夜空会惊喜地发现,在两颗星的中间隔着一条横贯南北的白茫茫的天河(即银河),其中牛郎在河东,织女在河西,它们无言相望,颇有诗情画意。

⑤ 七夕古诗原文及翻译

七夕古诗原文及翻译如下:

河鼓灵旗动,嫦娥破镜斜。满空天是幕,徐转斗为车。机罢犹安石,桥成不碍槎。谁知观津女,竟夕望云涯。天衢启云帐,神驭上星桥。初喜渡河汉,频惊转斗杓。馀霞张锦幛,轻电闪红绡。非是人间世,还悲后会遥。

次联:“应倾谢女珠玑箧,尽写檀郎锦绣篇。”谢女檀郎,泛指女子和男子。这家的女子把箧中的珠子倒空,要这家的男子写出歌咏七夕的锦绣诗篇,放到那个箧里。这里就要写七夕的诗而言。玑:小珠。三联:“香帐簇成排窈窕,金针穿罢拜婵娟。”

上一句指天上,香帐制作成功,安排得很美好。李商隐《无题》:“凤尾香罗薄几重,碧文圆顶夜深缝。”这是制作结婚用的圆帐。牛郎织女相会,也要制作圆帐。簇是指丛聚成团,把香罗几重叠起来缝制圆顶帐子,正是丛聚成团,故称簇。窈窕,状美好。

“排窈窕”,既指安排得很好,也指安排好织女,窈窕也指女子的美好。这联下一句指人间,那家人家的妇女引线穿针来乞巧。穿好针来拜美好的织女星。婵娟,美好,指织女星。

牛郎织女在七夕相会,古代计时的铜壶滴漏报天将亮了,牛郎织女又要分别了,所以惆怅茫然,这样相会的佳期又要等一年。

这首诗的特点是用对比写法,第一句写天上的景物,第二句写人间的情状,有景物,又有欢笑,构成天上与人间相对照。二联专写人间,不提七夕,在“锦绣篇”里暗指咏七夕。三联又是对照写法,“香帐簇成”指天上,“金针穿罢”指人间。

“判侍慎铜壶漏报”二句指天上。此外,第一联写人间“欢笑”,与第四联写天上惆怅相对。一乐一悲,构成映衬。再像写谢女的掘敬空出箧子来装檀郎的锦绣篇,写人间男女在七夕的欢乐,又与牛郎织女的临别惆怅构成映衬。在这样的映衬里,就是衬出天上不如人间了。

再就写天上或人间的词句来看,首句、五句、七句、八句写天上,二句、三句、四句、六句写人间,即四句写天上,四句写人间。但这首诗题为《七夕》,应以写牛郎织女相会为主,

因此谈扒使人感到作者还是看重人间,所以这样安排。作者写人间的欢乐胜过天上,在当时有这样的想法,是非常难得的。

⑥ 鼠年生日和七夕同一天多少年一次

十九年或二十年一次

⑦ 七夕节是哪天

好像没有确切的时间,应该是一个晚上。如果不是一个晚上,牛郎织女岂不是太惨了。
据说相会时,我可以看见牛郎星和织女星会重叠在一起。
这是听小学老师说的,我没等着看过。
七夕节介绍(大量删节,可以去网络http://ke..com/view/8489.htm)
【七夕节简介】
[编辑本段]
在我国,农历七月初七这一天是人们俗称的七夕节,也有人称之为“乞巧节”、“七桥节”、“女儿节”或“七夕爱情节”。这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也是过去姑娘们最为重视的日子。西关在这一天晚上,妇女们穿针乞巧,祈祷福禄寿活动,礼拜七姐,仪式虔诚而隆重,陈列花果女红,各式家具、用具都精美小巧、惹人喜爱。
七夕别称“星期”。王勃的《七夕赋》“伫灵匹于星期,眷神姿于月夕”把星期与月夕相提并论,点出了一年四季中与亲情、与爱情相关的最美好、也最凄楚动人的两个夜晚。大约正因如此吧,后人便把男女成婚的吉日良辰叫作“星期”。
在晴朗的夏秋之夜,天上繁星闪耀,一道白茫茫的银河象一座天桥横贯南北,在河的东西两岸,各有一颗闪亮的星星,隔河相望,遥遥相对,那就是牵牛星和织女星。
七夕坐看牵牛织女星,是民间的习俗,相传,在每年的这个夜晚,是天上织女与牛郎在鹊桥相会之时。织女是一个美丽聪明、心灵手巧的仙女,凡间的妇女便在这一天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艺,也少不了向她求赐美满姻缘,所以七月初七也被称为乞巧节。
人们传说在七夕的夜晚,抬头可以看到牛郎织女的银河相会,或在瓜果架下可偷听到两人在天上相会时的脉脉情话。
女孩们在这个充满浪漫气息的晚上,对着天空的朗朗明月,摆上时令瓜果,朝天祭拜,乞求天上的仙女能赋予她们聪慧的心灵和灵巧的双手,让自己的针织女红技法娴熟,更乞求爱情婚姻的姻缘巧配。过去婚姻对于女性来说是决定一生幸福与否的终身大事,所以,世间无数的有情男女都会在这个晚上,夜静人深时刻,对着星空祈祷自己的姻缘美满。
2006年5月20日,七夕节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七夕节由来】
[编辑本段]
“七夕”最早来源于人们对自然的崇拜。从历史文献上看,至少在三四千年前,随着人们对天文的认识和纺织技术的产生,有关牵牛星织女星的记载就有了。人们对星星的崇拜远不止是牵牛星和织女星,他们认为东西南北各有七颗代表方位的星星,合称二十八宿,其中以北斗七星最亮,可供夜间辨别方向。北斗七星的第一颗星叫魁星,又称魁首。后来,有了科举制度,中状元叫“大魁天下士”,读书人把七夕叫“魁星节”,又称“晒书节”,保持了最早七夕来源于星宿崇拜的痕迹。

“七夕”也来源古代人们对时间的崇拜。“七”与“期”同音,月和日均是“七”,给人以时间感。古代中国人把日、月与水、火、木、金、土五大行星合在一起叫“七曜”。七数在民间表现在时间上阶段性,在计算时间时往往以“七七”为终局。旧北京在给亡人做道场时往往以做满“七七”为完满。以“七曜”计算现在的“星期”,在日语中尚有保留。“七”又与“吉”谐音,“七七”又有双吉之意,是个吉利的日子。在台湾,七月被称为“喜中带吉”月。因为喜字在草书中的形状好似连写的“七十七”,所以把七十七岁又称“喜寿”。

“七夕”又是一种数字崇拜现象,古代民间把正月正、三月三、五月五、七月七、九月九再加上预示成双的二月二和三的倍数六月六这“七重”均列为吉庆日。“七”又是算盘每列的珠数,浪漫而又严谨,给人以神秘的美感。“七”与“妻”同音,于是七夕在很大程度上成了与女人相关的节日。

【七夕节别称】
[编辑本段]
双七:此日月、日皆为七,故称,也称重七。

香日:俗传七夕牛女相会,织女要梳妆打扮、涂脂抹粉,以至满天飘香,故称。

星期:牛郎织女二星所在的方位特别,一年才能一相遇,故称这一日为星期。

巧夕:因七夕有乞巧的风俗,故称。

女节:七夕节以少女拜仙及乞巧、赛巧等为主要节俗活动,故称女节,亦称女儿节、少女节。

兰夜:农历七月古称“兰月”,故七夕又称“兰夜”。

小儿节:因为乞巧、乞文等俗多由少女、童子为之,故称。

穿针节:因为这天有穿针的习俗,故称。

⑧ 中国的七个传统节日有那些

中国的七个传统节日:除夕、春节、元宵节、寒食节、清明节、中元节、下元节。

1、除夕

除夕,又称大年夜、除夕夜、除夜、岁除等。是时值每年农历腊月(十二月)的最后一个晚上。除,即去除的之意;夕,指夜晚。除夕也就是辞旧迎新、一元复始、万象更新的节日。

除夕因常在夏历腊月二十九或三十日,故又称该日为大年三十,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民间最为重视。家家户户忙忙碌碌或清扫庭舍,迎祖宗回家过年,并以年糕、三牲奉祀。

(8)重叠七夕扩展阅读

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

中国古代的这些节日,大多数与原始信仰、天象物候、历法、数学以及后来划分出的节气有关。从远古先民时期发展而来的中华传统节日清晰地记录着中华民族丰富而多彩的社会生活文化内容,乃中华民族特有的特色节日。

中国的传统节日有除夕(腊月最后一天)、春节(正月初一)、元宵节(正月十五)、寒食节(清明节前一天)、清明节(阳历:4月5日前后)、上巳节(农历:三月初三)、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

七夕节(农历:七月初七)、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重阳节(农历:九月九)、寒衣节(农历:十月初一)腊八节(农历:腊月初八)、小年(腊月二十三~~腊月二十四) 等。

参考资料来源

网络-传统节日

热点内容
驻马店花艺 发布:2025-02-09 10:02:40 浏览:85
对大量盆栽鲜花 发布:2025-02-09 10:01:49 浏览:360
画眉草盆栽 发布:2025-02-09 09:54:03 浏览:851
荷花摆摊 发布:2025-02-09 09:52:56 浏览:491
花卉荷花图片 发布:2025-02-09 09:51:32 浏览:260
人造波草盆景 发布:2025-02-09 09:40:41 浏览:486
兰花刀法和蓑衣刀法 发布:2025-02-09 09:36:43 浏览:135
火山鲜花涂鸦 发布:2025-02-09 09:36:03 浏览:984
花艺铝线 发布:2025-02-09 09:34:23 浏览:745
花艺与科技 发布:2025-02-09 09:32:17 浏览: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