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周报
① 秦时明月吧的吧刊·朔望月
朔望月是负责制作秦吧吧刊的团体,前身是月饼周报。
朔望月主要分为文编和美编以及后勤三大类。美编负责排版文章、设计图片、制作签等工作;文编则以写文为主(包括采访、主题文、连载文、诗词等);后勤负责搜集材料等事务。
朔望月以往是以电子版的方式出刊,目前为了方便各位月饼阅读,改为排版式,无需下载,可直接观看(电子刊会在特别节日制作)。 ①本频道为网络秦时明月贴吧的吧主结发受长生亲手创立,自始建之初即与秦时明月吧绑定.是秦时明月贴吧扩展出来的语音交流平台。
②本频道及团队均属秦时明月贴吧所有,与其它团队并无直接联系,也无官方上的冲突.
③本频道为贴吧活动专用频道,不做商业化研究
(管理团队一览最近更新日期:2015年03月21日) 执行会长(ow)结发受长生执行副会(VP)杀戮拒敌之剑人事部长(VP)君见未歇莫湮离外宣部长(VP)蓝妃颜Angel部门黄马(MA)人事部:啊离、潇雨、慕暄
接待部:梦璃、韬韬、楠楠、陈池
字幕部:长安
K厅部:三千、夜辰
秦弦:橙芐、四月
CV部:简疯
活动部:沫小晴、但丁
外宣部:小妃、王者、小雪、影子
嘉宾团:公子小二萌、秦时手游、秦时页游、秦时主创、秦时配音 活动回顾:
2013年8月12日:秦吧官Y第一次开频活动;
2013年8月19日:七夕猜题活动;
2013年10月2日:秦吧官Y与秦时明月周边贴吧一同举行国庆联合活动;
2013年11月3日:秦吧官Y正式搬入15079频道
2014年1月20日:举行频道贡献PK活动
2014年1月24日:举行招聘活动
2014年1月26日:举行大型新年晚会活动
2014年1月29日:同网络火影忍者贴吧举行联谊活动
2014年3月03日:与网络火影忍者贴吧再度携手,举行大型歌会联谊活动
2014年4月04日:电台专题档——百五寒食·清明节
2014年4月19日:在秦吧频道举办大型歌会联谊半决赛
2014年6月01日:电台专题档——那些年伴随我们成长的动漫金曲(儿童节)
2014年7月19日:举办大电影预热活动(官方)
2014年7月26日:秦时明月页游公测活动(官方)
2014年9月06日:电台专题档——一年一度又中秋 ------------------NO.1总则(频道篇)------------------ 本频道为网络秦时明月贴吧所有,不做商业研究。 本频道紫马固定为秦时明月贴吧吧主,不得随意转让。 全员以秦吧及秦吧频道利益为首要,任何人不得架空紫马或相关管理。 本频道禁止传播不良信息和发布有损频道形象的图片,并会严厉处置言论不雅,讽刺挖苦的违规者。 严禁有管理干涉、滥用职权等行为。且规定每月贡献分至少增长60左右. 注明:临时遇到突发状况(如投诉、黑频、举报等)黄马及黄马以上管理若在线可代为直接处理,若解决不了,则需找相关管理或VP、OW协同解决.
------------------NO.2细则(管理篇)------------------
(1)考核规定
①黄马(MA)
[直接申请]进入管理考核群→人事、外宣橙马负责一审,有关部门部长协审.(附带意见)→执行副会二审→执行会长三审(拍板)→人事部保存资料,并负责转正
[部门推荐]由部长提名,然后拉入管理考核群(附带意见)→执行副会二审→执行会长三审(拍板)→人事部保存资料,并负责转正
②红马、粉马(CA1、CA2)
[直接申请]进入部门群或频道→部门红马负责一审,通过则直接挂粉→部长、副部长负责二审,通过则挂红
[间接推荐]若群众推荐,或部长引荐,可由部门部长自行拿捏.
注:若部门内没有红马负责一审,则跳过,直接由部长、副部长审.并且由人事部保存资料.
③入会、会员(VIP)
[改名]正确后可直接给会员: ?。秦吧XXX?公会?会员?
[不改名]直接扒
(2)权限规定
①允许会员、粉马跨部门,但红马及红马以上管理不允许跨部门或担任多个职务.
②各部门不允许互相干涉,管理不得越权.(特殊情况下人事部可直接进行管理→类似于部门内部纠纷及成员之间纠纷。人事部有权干预)
③管理不得对非自己管辖范围内的成员动用权限(如封字、封号、封麦等)注:特殊情况除外,需说明原因,最好能提供截图.
④公有权限(如频道广播、删改子频道、更改频道公告、上、下马甲等)不要随意随性使用.
⑤若管理需要卡麦,则先在公屏上扣一下999以示举手,然后再开麦.
(3)职权范围
①执行会长(OW):全频(若要干涉某一部门,则需先征得部门部长的同意)
②执行副会(VP):全频(若要干涉某一部门,则需先征得部门部长的同意)
加注:意见不一时,以执行会长的意见为准.但三个VP中若有两个不同意,则不执行,开会讨论出结果后,方可执行.
③人事部长(VP):人事部、人事部成员(人事部黄马、红马、粉马)、除VP、OW外所有管理
④外宣部长(VP):外宣部、除VP、OW外所有管理
加注:VP和MA最大不同就是多几条关键性的权限,故规定如下.(没写到的权限基本同黄马一致)
<一>VP有权考核黄马
<二>VP有权下掉黄马(前提:理由充分、有通知.并且这方面由人事部进行确认理由,再交由VP进行讨论决定)
<三>VP有权调试频道应用、拉红线
<四>VP有权定期清理频道会员
<五>VP有权召集频道管理开会
⑤部门黄马(MA):主要负责本部门的内外事物
⑥主持、嘉宾、股东等(MA):不参与频道管理
加注:没有部门的游客或会员,全体管理有权监督和管理.
(4)管理考勤
1.签到问题
①要求管理层本人在频道时,亲自到人事部签到室进行签到
②不允许代签,子房间内安排有公屏截图的成员,所有管理不得擅自清屏
③签到主要为了观察管理层的出勤率,请所有管理配合安排
④特殊情况特殊处理
2.请假问题
①请假时先通知人事部,由人事部交由VP、OW进行审核并下发通知,而后进行记录
②人事部子频设置有请假子频,除人事部专门记录的成员外,所有管理不得擅自更改子频公告
(5)惩罚规定
①架空紫马或相关管理(第一次,批评+警告,第二次,批评+警告+自我反省、写检讨书600字,第三次,直接撤销管理马甲)
②跨部门干涉、越权、滥用职权等(第一次,批评+警告,第二次,批评+警告+自我反省、写检讨书600字,第三次,直接撤销管理马甲)
③出勤率低,不请假的,连续三天没来.(第一次,批评+警告,第二次,批评+警告+自我反省、写检讨书600字,第三次,直接撤销管理马甲)
④多次开会不来,未请假.(第一次,批评+警告,第二次,批评+警告+自我反省、写检讨书600字,第三次,直接撤销管理马甲)
⑤带头滋事,违反规定的(第一次,批评+警告+自我反省+自我批评+检讨,第二次,直接撤销管理马甲)
⑥因私人恩怨,而导致部门间发生冲突的(第一次,批评+警告+自我反省+检讨,第二次,直接撤销管理员马甲)
⑦言论不雅、骂人、挖苦、讽刺等(第一次,批评+警告,第二次,批评+警告+写检讨书600字,第三次,直接撤销管理员马甲)
⑧以上之规定同时违反两条及以上的(直接撤销管理员马甲)
【以上内容全部由人事部进行登记交由人事部部长审核并通知】
------------------NO.3细则(会员篇)------------------
(1)入会要求
①马甲格式正确(直接蓝)
(2)入会规定
①头一个月贡献分达30
②每周贡献分不少于2点
(3)范围规定
①未加锁频道
②挂机必须在挂机频道内
③不得在顶级挂机
④不得在非K厅或者非CV的子频道内唱歌、PIA戏.(个人小窝除外)
⑤不得在非聊天的子频道内聊天(个人小窝除外)
(4)惩罚规定
①乱改马甲格式(直接扒掉会员马甲)
②贡献分未达指定要求(直接下会员马甲、同步清理出群.部门内要求的贡献分自己定,自己扒)
③在频道或群内发广告(第一次警告,第二次下马甲、清理出群)
④辱骂、攻击、引战、挖苦、有不雅言论等(第一次警告,第二次直接下马甲并清理出群)
⑤散布谣言、滋事(第一次警告,第二次直接下会员马甲并清理出群)
【后续修订中……】 ①K厅部
简介:频道的主要部门之一,负责管理音乐、唱歌、音乐社团等方面的工作。歌手、场控等为其主要的组成人员
职能:在频道内属于一个任何人都可以自由抢麦唱歌的平台。
作用:经常在晚会、歌会等大型活动上作用较大。 ②接待部
简介:频道的主要部门之一。负责接待新人,引导新人等方面的工作。从性质上讲属于频道的门面。接待、文字场控等为其主要的组成人员。
职能:在频道内负责引导游客、新人
作用:经常在活动前、假期时间等作品比较大。 ③外宣部
简介:频道的主要部门之一。负责频道的宣传、外交等工作。外宣成员、皇冠传媒等为其主要的组成人员。
职能:负责宣传,负责挂小号,负责保频道短位ID
作用:活动前期及平时的作用都非常大。 ④配音部/电台部
简介:以配音和电台为主要的发展核心。声优、编剧、文案、主播、导播等为其组成人员。对技术方面的要求不高,但对音色和时间上有一定的要求。
职能:负责举办节假日时所需要的专题档节目、配音节目等
作用:在节假日或平常时的作用较大。 ⑤字幕部
简介:活动上滚动歌词的字幕。字幕成员、字幕导师等为其组成人员。对手速、花式设计等方面有一定的要求。
职能:歌会等大活动时负责滚动歌词。
作用:活动时的作用较大 ⑥人事部
简介:本吧频道的最高权力部门。
职能:负责成员资料的收集,对成员进行考勤、考评以及监管等工作。
作用:平时的作用很大 【大型鉴赏活动】
第一届:2008年12月24日
第二届:2010年05月17日
第三届:2011年07月10日
第四届:2012年01月13日
第五届:2012年06月28日
第六届:2013年01月06日
第七届:2013年06月24日
第八届:2014年01月01日
第九届:2014年07月01日(自此改名为“琴棋书画戏大赏活动”,之前均为“琴棋书画大赏”活动) 【大型系列活动】
第一届:2014年7月01日
② 徐志摩详细信息
徐志摩(1897--1931)徐志摩(1897.1.15~1931.11.19),现代诗人、散文家。汉族,浙江海宁市硖石镇人。徐志摩是金庸的表兄。原名章垿,字槱森,留学美国时改名志摩。曾经用过的笔名:南湖、诗哲、海谷、谷、大兵、云中鹤、仙鹤、删我、心手、黄狗、谔谔等。徐志摩是新月派代表诗人,新月诗社成员。1915年毕业于杭州一中,先后就读于上海沪江大学、天津北洋大学和北京大学。 1918年赴美国学习银行学。1921年赴英国留学,入剑桥大学1当特别生,研究政治经济学。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
文学生涯康桥(剑桥)月色
《志摩的诗》
《翡冷翠的一夜》
《猛虎》与《云游》
“跑野马”的散文
小说、剧作、翻译
“新月”活动
作品成就
婚姻感情
与张幼仪与林徽因
与陆小曼
相关评价
徐志摩墓
徐志摩——文化界的热点
证婚词录
精彩语言辑录
诗歌精选再别康桥
沙扬娜拉--赠日本女郎十八首之一
偶然
翡冷翠的一夜
相关文献文学生涯 康桥(剑桥)月色
《志摩的诗》
《翡冷翠的一夜》
《猛虎》与《云游》
“跑野马”的散文
小说、剧作、翻译
“新月”活动
作品成就
婚姻感情
与张幼仪 与林徽因
与陆小曼
相关评价
徐志摩墓
徐志摩——文化界的热点
证婚词录
精彩语言辑录诗歌精选
再别康桥 沙扬娜拉--赠日本女郎十八首之一 偶然 翡冷翠的一夜相关文献
文学生涯
康桥(剑桥)月色
徐志摩与诗本来是一无家族渊源,二无个人癖好,可是,在英国康桥大学留学期间,却一反往常,不写则已,一写不止,形成了他诗歌创作的暴发期。这时期他虽然写了那么多诗,但现今散见于一些报刊杂志的也仅有二、三十首,大部分都散失掉了。但从尚能见到的有限的诗篇中,还可以约略窥见徐志摩初期诗作的状况和他的思想印痕。 这时的徐志摩为什么写诗象着了魔似的,他是怎么暴发诗情的? 首先,与他当时所处的生活环境有关,是他生活的康桥的环境触发了他的诗兴,点燃起他的创作欲念的。他说:“我在康桥的日子,可真幸福,深怕这辈子再也得不到那样甜蜜的洗礼”《吸烟与文化》。因此,这时期,他创作了象《夏》、《夏日田》其次,此时,他个人生活“照着了一种奇异的月色”。 1921年秋天,他认识了“人艳如花”“才女”林徽因,徐志摩与她交往甚密,随后谈起恋爱,并有论婚嫁之意。于是,徐志摩在1922年3月向张幼仪提出离婚,认为他们不应该继续没有爱情,没有自由的结婚生活了。自由离婚,止绝苦痛,始兆幸福,这是徐志摩的单纯的理想主义,他在追求着一种理想的人生,他感到生命似乎受到“伟大力量的震撼”,他要发抒,他要歌吟,因此,象《情死〉、《月夜听琴》、《青年杂咏》、《清风吹断春朝梦》等表现爱情和人生理想的诗歌,也就构成了他这期诗歌的重要内容。再有,他所以倾向分行的抒写,是他接触了大量的英国文学艺术,拜伦、雪莱、济慈、哈代等的作品令他入迷。他吹着了这股“奇异的风”——欧风,他踏着他们的路,于是借助诗的形式,把他的思想感情“奇异”的表现出来。 因此,徐志摩对英国康桥这段生活分外留恋,他不无感慨,异常兴奋,他大量作诗,他这时诗情汹涌暴发的情景,在他的题为《草上的露珠儿》一首长诗中有所反映。这是迄今为止我们见到的他的最早的一首诗,这首诗不仅表达了他当时的抱负和志趣,而且形象地传达出他的诗绪汹涌的状态,他开放创造的喷泉,他放喉歌吟,因此,他要做一个诗人了。 这些早期诗歌,总的是调子清新,情绪高扬,反映了“青春的呼唤,燃点着希望灿灿” (徐志摩:《春》)。同时,也开始多方探求新诗的形式,诗式比较多样,但尚未定型,有自由体,新格律体,也有西洋诗体,甚至还有无标点诗,但讲求音韵、节奏,格式的匀称和整齐,要求“声调流利好听,形式轻盈柔美”,这也正是徐志摩作诗的一贯追求。 英国康桥的生活固然使他迷醉,但思乡怀国之情缠绕着他,于是在1922年8月离开欧洲,启程回国。回国途中,曾在新加坡、香港、日本稍作停留,经历两个月的旅程,于10月15日到达上海。 回国后,徐志摩开始了另一种生活。现实社会的纷扰,扰乱了他内心的平衡,有时还感觉精神上的烦闷和焦躁。于是他将自己的感受和体验诉之笔端,开始了文学创作的生涯。
《志摩的诗》
1922 年秋徐志摩回国后,他的诗情没有中断,继续诗歌创作并公开在各种杂志上发表。《志摩的诗》是徐志摩自己编选的第一个诗集,集中篇什大都是1922—— 1924年之间的作品,这个诗集的出版,使他名声大振。在这本诗集中可以约略见出徐志摩在回国初年的生活思想状况,以及他所“泛滥的感情”。大致是:抒发理想和表现爱情的;暴露社会黑暗和表达对劳苦人民的同情的;探讨生活哲理的;以及写景抒情的。 他满怀英国康桥式的人生理想,期望在中国实现他的理想主义。《雪花的快乐》是《志摩的诗》开卷第一首,它可算作徐志摩早期诗歌的代表作之一。作者运用隽秀柔和的笔调,描绘了雪花优美的形象,生动地写出了雪花的快乐。诗的节奏轻快,调子舒展明朗,意境优美。 其它如《为要寻一颗明星》、《这是一个懦怯的世界》、《我有一个恋爱》、《婴儿》、《多谢天!我的心又一度的跳荡》等篇,与《雪花的快乐》一样,者”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的追求。它们既是抒情诗又是爱情诗,表现了对人生自由的向往和对恋爱自由的渴望。要求人生自由、恋爱自由正是他的理想主义的内容,因此,这二者往往密不可分的交织在一起。然而,他的理想主义与中国的社会现实存在着距离和不可调和的矛盾,他与林徽因的恋爱结果遭到破灭,他所追求的理想的人生和理想的社会终不能实现,于是,使他忧郁、苦闷。因此,这些诗篇也程度不同地蒙上了悲凉的氛围,成了“苦闷愤怒的情感的无关阑的泛滥”(茅盾:《徐志摩论》)。这种消极悲观的思想情绪在那些小诗中,表现得更加明显,如《消息》、《一星弱火》、《问谁》等。 1924年4月,印度诗人泰戈尔来华,给徐志摩的生活和创作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他与泰戈尔建立了友谊,泰戈尔给他取印度名素思玛(Susima)。5月底,泰戈尔离沪去日本,徐志摩与他同行,《志摩的诗》中的《沙扬娜拉》那首诗,就是逗留日本期间写成的。徐志摩擅长于抒情诗,同时也喜欢写泰戈尔那样的哲理诗。 《志摩的诗》中,有一些是描写贫富悬殊穷人痛苦生活的诗篇。这类诗数量虽不多,但内容比较充实,反映了社会现实生活的某一侧面,具有一定程度的社会意义。《志摩的诗》中还有一些写景抒情诗,比如《沪杭车中》。 这个诗集就整体看,反映生活的容量是不大的,内容的发掘是不够深刻的,思想感情也并非全是那么积极和健康。但从它的表现技巧看,“几乎全是体制的输入和试验”(陈西滢:《新文学运动以来的十部著作》)。诗的形式变化多样,有长诗,短句,自由诗,散文诗,更多的是对西方的诗式进行试验。这一时期,是徐志摩诗式的试验期,也是他诗歌技巧的磨炼期,他是在摸索和试验中显露出他诗人的才华和诗歌的独特风格的。 徐志摩作诗就十分注意意境,《志摩的诗》中大部诗作,形成他独辟的艺术境界,如《雪花的快乐》,作者把对理想的追求的主观感情与客观的自然景象交融互渗,从而化实景为虚境,创出了一个优美的艺术境界。 此外,他的诗歌具有形象性,可感性,这得力于他的丰富的想象力。他的想象和比喻不仅与众不同,而且,他能把看来比较抽象的事理,化为生动、可感、可见的具体形象,象《毒药》、《白旗》、《婴儿》是三首内含哲理的散文诗,他也使出了艺术想象的本领,依仗这种特别的感受力去描绘事物。 《志摩的诗》有它的特色,有它的成功,也有它的不足。撇开内容不谈,就以表现形式来说,洋味较浓,民族化不足,有的诗句显得生涩和矫揉造作,在韵式和韵的运用上也有不规整之处,诗的技巧还不十分成熟。
《翡冷翠的一夜》
《翡冷翠的一夜》是徐志摩的第二个诗集,是他的1925至1927年部分诗歌创作的汇集。这一时期徐志摩的思想和生活发生了一个较大的波折。1924年4月,他在北京认识了陆小曼,并着了魔似的与她热恋起来,此事招致社会的非议和家庭的反对。但他俩全不顾这一切,可一时又难以解决,徐志摩在十分痛苦和矛盾的心情下,于1925年3月11日启程出国欧游,想暂时摆脱一下生活上的苦恼和困境。他在意大利的翡冷翠(即佛罗伦斯)住了一段时间,他将他的伤悲,他的感触,托付纸笔,写了不少诗,因此,这部诗集就题名为《翡冷翠的一夜》,这个诗集,除了有哈代、罗赛蒂等英国作家的译诗外,还有象《西伯利亚》、《在哀克刹脱教堂前》那样漫游欧洲时对异乡他国生活的感受。他也写了一不少爱情诗篇。《翡冷翠的一夜》,可以看作是记叙了当时他和陆小曼之间的感情波澜,他的热烈的感情和无法摆脱的痛苦。 1925年和1926年,中国的革命运动蓬勃兴起,五卅事件与三·一八惨案引起他的“愤慨”和“悲切”,为纪念 “三·一八”,他写了《梅雪争春》,揭露了军阀屠杀无辜,连十三岁的儿童也惨遭杀害。在《大帅》、《人变兽》的诗篇中,暴露了军阀活埋伤兵、杀死人民的血腥罪行。他的思想起了“波折”,“流入怀疑和颓废”,认为现在是受罪时期,因此,不少诗篇失去乐观调子,相反染上了一层忧郁、失望、逃避现实的颓废色彩。他诅咒生活,赞颂死亡,要辞别人间去殉恋爱。想象奇特,思想灰暗。当然,这个诗集也还有少量调子比较积极明朗的诗篇。 这个诗集在艺术技巧上如闻一多说的“确乎是进步了”。对诗的形式技巧更加注意推敲,除了在诗式上更多样化,什么对话体,打夯歌、豆腐干式;既有叙事,也有抒情,他也醉心于诗的音节与格律。
《猛虎》与《云游》
在《翡冷翠的一夜》之后,徐志摩还出个两本诗集,一是由他自己编选,1931年出版的《猛虎集》,一是由他人编选,1932年出版的《云游》。这两个诗集中收录的诗歌,多数是徐志摩后期的作品。1927年后,徐志摩的思想经过“波折”,他那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政治理想完全破灭,另一方面,他对工农革命又感到恐惧和抵触,他的思想陷入深深的矛盾和绝望。他这一时期创作的诗歌,大部与现实生活脱离,抒写他自己“微妙的灵魂的秘密”。有的诗歌无病呻吟,充满了悲观厌世的情调。而且,他的思想立场与进步的革命潮流相抗衡,他竟不顾诗歌艺术的基本要求,将赤裸裸的政治概念搬入诗中,用来攻击马克思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他在极度幻灭和绝望的时候,又仗持尼采的哲学来鼓励自己。 在《猛虎集》和《云游》中,出现了内容和形式很不统一的状况,大部诗歌的内容是这样空泛和贫乏,但却越来越追求形式的整饬和美观,不论在诗行的排列,音韵的铿锵,节奏的明晰,用词的推敲上都较前几个诗集有了变化和发展。对此,茅盾有过很恰当的评论:“圆熟的外形,配着谈到几乎没有的内容,而且这淡极了的内容也不外乎感伤的情绪——轻烟似的微哀,神秘的象征的依恋感唱追求:这些都是发展到最后一阶段的现代布尔乔亚诗人的特色,而志摩是中国文坛上杰出的代表者”(《徐志摩论》)。
“跑野马”的散文
徐志摩不仅写诗,同时也写散文,在其全部创作中,其成就和影响更为显著的,除诗歌外,恐怕就要数散文了。甚至有人认为他的“跑野马”的散文比他的诗好。 徐志摩一共出版过《落叶》、《自剖》、《巴黎的鳞爪》三个散文集和一个单篇散文《秋》,计三十三篇(未收集中还有不少)。除《秋》篇写于1929年,其余三个集子的大部作品均完成于1925——1926年间。他的散文内容涉及的范围也较广泛,有对人生理想的漫评,有触及时政的论说;有对往事的怀想和追忆,也对艺术发表见解和评说,有一事一议的小品,也有说长道短的书评。他的散文表现了很强的个性,他的自我思想感情的剖露,哲理和诗情的融合,散文的诗化,三者合而为一,构成了他的散文的“别一世界”。 第一个散文集《落叶》,完成于他创作的“泛滥”期,共八篇,内容各异,表情达意的方式也不尽相同。谈人生,谈社会,谈政治,谈艺术……不受任何约束。首篇《落叶》是在1924年秋天,他在北京大学任教授期间,应北京师范大学的邀请,所作的讲演稿。他企图回答青年学生提出的如何解决生活的枯燥和苦闷的问题。《落叶》篇贯串其间的是“感情”二字,通篇宣扬人的感情、“真的人情”的重要和作用。要使生活不痛苦,只有“抽出人道的同情的纤微”来缀补这个破烂社会的大网。徐志摩正是基于这种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观点,执信人的感情的无限作用,在生活本体与大自然里。“他认为人若要摆脱人世的苦恼和压迫,就要争得自由发展的“真纯的个性”,最好的途径是到大自然去生活去沐浴。因此,有人说他“《落叶》诗篇是充满着浪漫蒂克的自白,充满着康桥时代的憧憬。”(穆木天:《徐志摩论》) 继《落叶》之后,在1927年和1928年,徐志摩又相继出版了《巴黎的鳞爪》和《自剖》两个散文集。这两个集子的内容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写他在1925年出国欧游的所见所感,以及解剖、省察自己的思想灵魂,因此,在“自我”和“感情”这两点上都比《落叶》集更为突出和显露。《巴黎的麟爪》集中的《巴黎的鳞爪》、《翡冷翠山居闲话》、《我所知道的康桥〉、《天目山中笔记》、《吸烟与文化》等篇,是属于写景抒情散文一类。醇厚的兴趣,活泼的情绪,丛集于笔端,便构成了这类散文的抒情特色了。 郁达夫曾把徐志摩一路的散文家写作的散文的共同特征,归结为“带有自叙传的色彩”(《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徐志摩《自剖》集的第一辑《自剖》辑共六篇,大部可以归入这一类。这些自剖性的散文,作者的心胸是畅露的,文笔也是生动的,然而,调子是低沉的,认识是空幻的。 徐志摩的一部分散文,如同他的一些哲理诗一样,具有启迪思考的哲理性,又具有浓郁的诗情,使得哲理和诗情两相融合,这构成了他的散文又一特点。作者在独自领略风光妙处的同时,总在宣扬他那“人类应该回归自然,与自然融合”的观点。他的阶级立场和政治观点是显而易见的。 徐志摩散文艺术上另一与众不同的地方,是他的不少散文和诗很难严格的区分。他将诗和散文二者黏合在一起,难以分开,是他“自己的另创一格的诗的散文”(赵家璧:《写给飞去了的志摩》)。是一种诗化的散文,或散文的诗化。徐志摩这种散文诗化的倾向,是与他在接触社会现实过程中,思想产生振动和郁积,而又急于表达的一种“急不可待”情绪的反映。
小说、剧作、翻译
徐志摩在其将近十年的创作生涯中,除了主要写作诗歌和散文外,同时还写了一些小说、剧本并从事翻译工作。他先在1923年2月11日,《努力周报》上发表了第一篇小说《一个不很重要的回想》,此后断断续续又写了一些,共计十一篇,后以《轮盘》为题合集出版,这是他的唯一的小说集。 他的小说不外乎写中国留学生的生活和外国的某些社会风尚,同时也有一些取材于中国社会的某些生活侧面,题材是不广的,容量是有限的。他的小说多用浪漫主义的笔法,着力于人物的内心感受的发掘和心理活动的刻画。在小说中,作者又好用诗的句型、艳丽形象的比附,抒情的笔调,因而,他的作品带有浪漫的抒情色彩,具有“独特的华丽”(沈从文:《轮盘 自序》)的格调。他的小说有的情节过于简略,近于速写,不那么“完全”;有的只是“直着写,没有曲折,也少有变化。”(《轮盘·自序》)必须指出的:他的小说多数写司空见惯的男女恋爱,很少触及当时社会的具有普遍意义的尖锐问题。 徐志摩也热心倡导过戏剧活动。1923年新月社成立时,他积极组织戏剧活动,还创办过《剧刊》,也演过戏,但是他很少写剧本。他只写过一个剧本,叫《卞昆冈》,还是与陆小曼合写的。没有发生什么大的影响。在徐志摩的文学生涯中,翻译倒是一个重要方面,他的翻译与创作几乎是同步进行的。他写诗也译诗,他创作小说、散文,也翻译小说散文。曼殊斐儿一共有两个短篇小说集《园会》与《极乐》,共二十多篇,徐志摩选译了其中八篇,自英国康桥译到中国上海,并在1927年,以《曼殊斐儿小说集》白上海北新书局出版。1925年,他在编《晨报副刊》时,又翻译了伏尔泰的小说《赣第德》并连载于副刊,后于1927年6月由上海北新书局出版,并列为“欧美名家小说丛刊之一”。同年八月,他和沈性仁合译的英国作家詹姆士?司芬士的小说《玛丽?玛丽》,也由上海新月书店出版。此外,他还译过一些诗和散文。徐志摩的翻译也有他的偏爱,他说“除了曼殊斐儿是我溺爱,其余都可算是偶成的译作。”(《玛丽玛丽·序》)
“新月”活动
人们看待徐志摩及其创作总是把他与新月派连在一起的,认定他为新月派的代表作家,称他为新月派的“盟主”,这是因为新月派的形成直至消亡,都与他发生着密切的关系,他参与了新月派的整个活动,他的创作体现了新月流派鲜明特征。 从成立新月社到逐步形成一个文学流派——新月派,历时约十年,徐志摩始终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1923年春,徐志摩在北京办起了俱乐部,编戏演戏,逢年过节举行年会、灯会,也有吟诗作画,徐志摩出于对印度诗人泰戈尔一本诗集《新月》的兴趣,提名借用“新月”二字为社名,新月社便因此而得名。 1925 年以前,徐志摩自己除了作诗以外,还联络新月社成员从事戏剧活动。1925年10月,徐志摩接编《晨报副刊》,并于1926年4月1日,创办了《晨报诗刊》,这时,闻一多已由美国回国并参加了《诗刊》的编撰工作。除第三、四两期由闻一多和第五期由饶孟侃负责编辑外,其全各期均由徐志摩主编。发表的《诗刊弁言》和《诗刊放假》也是徐志摩执笔。《诗刊》的撰稿人努力于中国新格律诗的创作和关于诗艺的探讨,所以,《晨报诗刊》的创办,标志着以“使诗的内容及形式双方表现出美的力量,成为一种完美的艺术”(于赓虞:《志摩的诗》)的诗歌流派——新月诗派的形成。 1927年春,新月社一些成员由于政治形势的变化及其它种种原因,纷纷聚集到上海。此时,徐志摩也与陆小曼结婚并移居上海。徐志摩四出访友,奔走联络,与闻一多、胡适、邵洵美、梁实秋、余上沆、张禹九等在上海环龙路环龙别墅办了个新月书店,由胡适任董事长,余上沈任经理,后由张禹九接任。 1928年3月,徐志摩一边在光华大学,东吴大学,大夏大学等校担任教授工作,一边又创办了《新月》月刊。《新月》一共出刊四卷四十三期,至1933年6月终刊,不仅刊出新月派成员的著作,其中也有郁达夫、巴金、丁玲、胡也频等思想倾向进步的作家作品。不过,这已是新月派活动的后期,后期新月派,其成员虽各有差异,就其整个政治倾向而言,却是日趋反动。但是新月派从事诗歌创作,研讨新诗的这条“连索”似乎还没中断。 1931年1月20日,徐志摩与陈梦家、邵询美等又办了一个《诗刊》季刊,出了四期,陈梦家在1931年9月,从《晨报诗刊》、《新月》月刊和《诗刊》上选了十八家诗人八十首新诗,编成一本《新月诗选》,从这些待作中,多少可以见出新月诗派的基本面貌和特色。 1931年11月19日,徐志摩因飞机失事而去世,新月派为梁实秋、胡适等人所左右,到了1933年6月1日,《新月》出至四卷七期而停刊,随后,它也便销声匿迹了。 综上所述,从新月社的成立及至新月派的形成和它的主要活动(尤其是文学方面的活动),徐志摩在其中都起着主角的作用,他确实是新月派的代表人物,他对新诗发展曾经起过一定的推动和影响作用。但是,他们过分地追求形式和格律,又走向歧路,尤其是徐志摩到后期思想和创作都发生危机,他发出悲叹:“一年,又一年,再过一年,新月望到圆,圆望到残。”(《爱的灵感》) 到了1933年6月,随着《新月》月刊的停刊,新月派的整个活动也就中止了。
[编辑本段]作品成就
诗集著有:《再别康桥》《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 散文有:《落叶》、《巴黎的鳞爪》《自剖》《秋》《轮盘》《我所知道的康桥》《印度洋上的秋思》《北戴河海滨的幻想》等 小说:《春痕》 戏剧:《卞昆冈日记》《爱眉小札》《志摩日记》 译著《曼殊斐尔小说集》等。 他的作品已编为《徐志摩文集》出版。 徐诗字句清新,韵律谐和,比喻新奇,想象丰富,意境优美,神思飘逸,富于变化,并追求艺术形式的整饬、华美,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为新月派的代表诗人。他的散文也自成一格,取得了不亚于诗歌的成就,其中《自剖》《想飞》《我所知道的康桥》《翡冷翠山居闲话》等都是传世的名篇。
[编辑本段]婚姻感情
七夕节是中国的情人节,就在牛郎织女相会的那天,1926年北京北海公园进行了一场人们议论了很久的婚事。
与张幼仪
1915年,由政界风云人物张君励为自己的妹妹张幼仪提亲,徐志摩把从未谋面的新娘娶进了门。张幼仪端庄善良,具有中国传统的妇女美德,尊重丈夫,孝敬公婆,贤淑稳重,善操持家务。婚后生了两个儿子,能相夫教子。
与林徽因
林徽因游历欧洲,在英伦期间,结识了当时正在英国游学的徐志摩。当时徐志摩已是一个两岁孩子的父亲。徐志摩被林徽因出众的才华与美丽所吸引,苦苦地追求林徽因,并不惜与发妻张幼仪离婚。但林徽因经过理智的思索,和父亲一起提前回国了,而且是与志摩不辞而别……徐志摩写给林徽因的那首有名的《偶然》诗是这样写的:“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你不必讶异/更无须欢喜/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芒。”这是徐志摩对林徽因感情的最好自白,一见倾心而又理智地各走各的方向,这就是世俗所难理解的一种纯情。
与陆小曼
徐志摩留学后回到北京,常与朋友王赓相聚。王赓的妻子陆小曼,对徐志摩影响甚大。徐志摩和陆小曼在北京交际场相识相爱。徐志摩与陆小曼在刚结婚的前段日子里,虽然徐父徐母对陆小曼依然心有不满,但是两人也过得浪漫、惬意。只是到了后期,由于陆小曼的病,由于徐申如的拒绝接纳,由于鸦片的侵蚀等诸多原因,陆小曼变得越发娇慵、懒惰、贪玩,浑没了当初恋爱时的激情,似乎不再是一个有灵性的女人。她每天过午才起床,在洗澡间里摸弄一个小时,然后吃饭。下午作画、写信、会客。晚上大半是跳舞、打牌听戏。徐志摩为了使妻子心喜,就一味迁就她。虽然在口头上常常婉转地告诫陆小曼,但效果不大。后来,徐志摩的父亲徐申如出于对陆小曼极度不满,在经济上与他们夫妇一刀两断。徐志摩要从父亲处拿钱是不现实的,因此,他不得不同时在光华大学、东吴大学、大夏大学三所学校讲课,课余还赶写诗文,以赚取稿费,即便如此仍不够陆小曼的挥霍。1929年,徐志摩辞了东吴大学、大夏大学的教职,继续在光华大学执教,1930年秋起又在南京中央大学教书,并兼任中华书局编辑、中英文化基金会委员。上海南京两地来回跑,1930年秋,即陆小曼29岁那年,徐志摩索性辞去了上海和南京的职务,应胡适之邀,任北京大学教授,兼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授,以挣家用,仅1931年的上半年,徐志摩就在上海、北京两地来回奔波了8次。当时,人均的年薪为五块大洋,而徐志摩一年即可挣到几百大洋,但是即便如此,仍然满足不了陆小曼在欢场里的无度的花销。
相关评价
徐志摩是一位在中国文坛上曾经活跃一时并有一定影响的作家,他的世界观是没有主导思想的,或者说是个超阶级的“不含党派色彩的诗人”。他的思想、创作呈现的面貌,发展的趋势,都说明他是个布尔乔亚诗人,资产阶级作家。他的思想的发展变化,他的创作前后期的不同状况,是和当时社会历史特点关连着的。 作为新月派的一个主要诗人,徐志摩在我国新诗发展史上曾经产生过一定的影响,为新诗的发展进行过种种试验和探索。他的诗歌有着相当鲜明的独特风格,有一定的艺术技巧。 作为那个时代的人,徐志摩做到了一个普通知识分子能做的一切,他在追求自身幸福生活的同时,也对民族命运有过深刻的思考。他与张幼仪的婚姻是那个时代的不幸,他与陆小曼的婚姻又参杂了太多的物质功利,他与林徽因的那淡淡情愫才最令人唏嘘。
徐志摩墓
徐志摩的墓地在历史上一共经过3次变迁: 第一次:徐志摩的墓地原来在东山玛瑙谷万石窝,由胡适之题写“诗人徐志摩之墓”碑文。早年间胡适题词的这块徐志摩墓地,在动乱中荡然无存。 第二次:徐志摩老父徐申如对于胡适先生题字的墓碑感觉过于简短,又请到徐志摩生前红颜知己,被称为闺秀派才女的凌叔华,请她为徐志摩再题一块碑文。凌叔华欣然应允,她所题碑文取自曹雪芹“冷月葬花魂”的寓意,转化为“冷月照诗魂”。此块墓碑也在动乱中丧失。 第三次: 徐志摩的墓地,因动乱坟陵早已损毁,故乡百姓为了表示纪念,由政府拨款把徐志摩的墓地迁葬到西山北麓白水泉边。徐志摩的外亲、著名建筑学家、同济大学陈从周教授设计并撰迁墓记。西山墓地古典雅致,白石铺地,青石为阶,半圆的墓台恰似一弯新月,有诗坛“新月派”的寓意。墓碑沧桑厚朴,海宁籍书法大家、曾任西泠印社社长的张宗祥先生根据胡适之原文补题碑文。墓碑两侧各有一方白石做就的书形雕塑,刻着徐志摩《再别康桥》等名诗名句。
http://ke..com/view/1417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