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花语集锦 » 七夕河西

七夕河西

发布时间: 2023-06-28 03:28:50

1. 牵牛在河西,织女处河东。万古永相望,七夕谁见同这首诗的意思是什么诗句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

牛郎在银河西,织女在银河东东。牛郎织女永远隔河相望 七夕之夜有谁看见他们相聚在一起?表达了作者对爱情的一种热切盼望却遥不可及的凄婉心情吧

2. 刘禹锡写牛郎织女的诗

1. 刘禹锡关于牛郎织女的诗句
刘禹锡关于牛郎织女的诗句 1.关于牛郎织女的古诗
1、乞巧

唐代:林杰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译文:

七夕佳节,人们纷纷抬头仰望浩瀚天空,就好像能看见牛郎织女渡过银河在鹊桥上相会。家家妇女望着秋月穿针乞巧,穿过的红线都有几万条了。

2、行香子·七夕

宋代:李清照

草际鸣蛩。惊落梧桐。正人间、天上愁浓。云阶月地,关锁千重。纵浮槎来,浮槎去,不相逢。

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牵牛织女,莫是离中。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

译文:

草丛中的蟋蟀鸣叫个不停,梢头的梧桐树叶似被这蛩鸣之声所惊而飘摇落下。由眼前之景,联想到人间天上的愁浓时节。在云阶月地的星空中,牛郎和织女被千重关锁所阻隔,无由相会。只能一年一次短暂相会,其余时光则有如浩渺星河中的浮槎,游来荡去,终不得相会聚首。

喜鹊搭桥,一年才能相见,牵牛织女或许还是在离别之中未能相聚吧,猜想此时乌鹊已将星桥搭起,可牛郎、织女莫不是仍未相聚,再看天气阴晴不定,忽风忽雨,该不是牛郎、织女的相会又受到阻碍了吧!

3、秋夕

唐代: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译文:

银烛的烛光映着冷清的画屏,手执绫罗小扇扑打萤火虫。

夜色里的石阶清凉如冷水,静坐凝视天河两旁的牛郎织女星。

4、沉醉东风·七夕

元代:卢挚

银烛冷秋光画屏,碧天晴夜静闲亭。蛛丝度绣针,龙麝焚金鼎。

庆人间七夕佳令。卧看牵牛织女星,月转过梧桐树影。

译文:

白银烛台放射出的光线照亮了画屏,在晴朗的夜晚静静地坐在亭子里。妇女们用蛛丝穿过绣针在乞巧,金鼎中焚烧着龙麝香,人们都在庆祝人间七夕这个佳节,躺下来看牵牛织女星得鹊桥相会月亮飘过梧桐树投下了倒影。

5、七夕

宋代:杨朴

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弄金梭。

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

译文:

如果织女不是见到牛郎她会怎么样?我愿意与织女共同弄梭织布。期盼年年岁岁这样度过,其实在人间这样的事又是何其的多?只不过是没有发生在我身上罢了。
2.关于牛郎织女的诗句
1,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出自唐代:杜牧《秋夕》

白话文释义:夜色里的石阶清凉如冷水,静坐寝宫凝视牛郎织女星。

2,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出自两汉:佚名《迢迢牵牛星》

白话文释义:那遥远而亮洁的牵牛星,那皎洁而遥远的织女星。织女正摆动柔长洁白的双手,织布机札札不停地响个不停。

3,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出自唐代:林杰《乞巧》

白话文释义:七夕晚上,望着碧蓝的天空,就好像看见隔着“天河”的牛郎织女在鹊桥上相会。家家户户都在一边观赏秋月,一边乞巧(对月穿针),穿过的红线都有几万条了。

4,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牵牛织女,莫是离中。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出自宋代:李清照《行香子·七夕》

白话文释义:鹊桥或许还未搭就,牵牛织女或许还是在离别之中未能相聚吧,猜想此时乌鹊已将星桥搭起,可牛郎、织女莫不是仍未相聚,再看天气阴晴不定,忽风忽雨,该不是牛郎、织女的相会又受到阻碍了吧!

5,银烛冷秋光画屏,碧天晴夜静闲亭。蛛丝度绣针,龙麝焚金鼎。庆人间七夕佳令。卧看牵牛织女星,月转过梧桐树影。——出自元代:卢挚《沉醉东风·七夕》

白话文释义:白银烛台放射出的光线照亮了画屏,在晴朗的夜晚静静地坐在亭子里。妇女们用蛛丝穿过绣针在乞巧,金鼎中焚烧着龙麝香,人们都在庆祝人间七夕这个佳节,躺下来看牵牛织女星得鹊桥相会月亮飘过梧桐树投下了倒影。
3.关于牛郎织女的诗词
1、相传织女星,今夕嫁牵牛。——宋·于石《七月七日》

释义:据说织女星,今朝嫁给了牛郎。

2、红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唐·杜牧《秋夕》

释义:在秋夜里烛光映照着画屏,手拿着小罗扇扑打萤火虫。夜色里的石阶清凉如冷水,静坐寝宫凝视牛郎织女星。

3、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织金梭。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宋·杨朴《七夕》

释义: 不明白牵牛的用意是怎么回事,每年七月总要邀请织女在天上穿梭织锦给地上的人们看。你们年年让人间乞得巧去,岂不知道人间的巧多得很哩!

(2)七夕河西扩展阅读:

牛郎织女,从牵牛星、织女星的星名衍化而来。

传说古代天帝的孙女织女擅长织布,每天给天空织彩霞,她讨厌这枯燥的生活,就偷偷下到凡间,私自嫁给河西的牛郎,过上男耕女织的生活,此事惹怒了天帝,把织女捉回天宫,责令他们分离,只允许他们每年的农历七月七日在鹊桥上相会一次。

他们坚贞的爱情感动了喜鹊,无数喜鹊飞来,用身体搭成一道跨越天河的喜鹊桥,让牛郎织女在天河上相会。

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七,俗称“七夕”,相传是牛郎织女一年一度在“鹊桥”上相会的日子。世代流传,这一天还被现代人誉为中国版的“情人节”。
4.关于牛郎织女的古诗
关于牛郎织女的古诗主要有;

1.《七夕》唐. 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

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街夜色凉如水,

卧看牵牛织女星。

2.《浪淘沙》唐. 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

同到牵牛织女家。

3.《绮疏遗恨》明. 唐寅

乞巧楼前乞巧时,

金针玉指弄春丝;

牛郎织女年年会,

可惜容颜永别离。

4.《古意》唐. 孟郊

河边织女星,

河畔牵牛郎。

未得渡清浅,

相对遥相望。

5.《乞巧》唐. 林杰

七夕今宵看碧霄,

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

穿尽红丝几万条。

牛郎织女,中国著名民间故事,讲述的是牛郎和织女的爱情故事。牛郎织女的故事,由古典中蕴含浪漫,更反映了矢志不渝的曲折爱情,折射出中国劳动人民对爱情忠贞不渝的崇尚追求和倾心向往,故事主要讲述了一段发生在东周早期李家村来了一群下界游玩的仙女在快乐湖沐浴,双凤村一放牛娃将其中一个仙女看上,二两结婚生子(此处为后世民间杜撰添加而非原作),后遭天帝派兵强行将这对恩爱夫妻拆散的凄美故事,由这个故事而衍生出了中国传统节日(农历七月初七)七夕节,李家村也由此成为爱情文化之乡,该故事深刻反映出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根深蒂固的久远文化。
5.关于牛郎织女的诗句有哪些
1.《七夕》唐. 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

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街夜色凉如水,

卧看牵牛织女星。

2.《浪淘沙》唐. 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

同到牵牛织女家。

3.《绮疏遗恨》明. 唐寅

乞巧楼前乞巧时,

金针玉指弄春丝;

牛郎织女年年会,

可惜容颜永别离。

4.《古意》唐. 孟郊

河边织女星,

河畔牵牛郎。

未得渡清浅,

相对遥相望。

5.《乞巧》唐. 林杰

七夕今宵看碧霄,

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

穿尽红丝几万条。
6.牛郎织女的诗词(4行的)
1.《七夕》唐. 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

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街夜色凉如水,

卧看牵牛织女星。

2.《浪淘沙》唐. 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

同到牵牛织女家。

3.《绮疏遗恨》明. 唐寅

乞巧楼前乞巧时,

金针玉指弄春丝;

牛郎织女年年会,

可惜容颜永别离。

4.《古意》唐. 孟郊

河边织女星,

河畔牵牛郎。

未得渡清浅,

相对遥相望。

5.《乞巧》唐. 林杰

七夕今宵看碧霄,

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

穿尽红丝几万条。
7.有关于牛郎织女的古诗
古诗十九首之一 (汉)佚名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七夕(唐)权德舆 今日云骈渡鹊桥,应非脉脉与迢迢。 家人竟喜开妆镜,月下穿针拜九宵。

七夕 (唐)徐凝 一道鹊桥横渺渺,千声玉佩过玲玲。 别离还有经年客,怅望不如河鼓星。

七夕今宵看碧霄,牛郎织女渡鹊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鹊桥仙 (宋)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七夕词 (唐)崔颢 长安城中月如练,家家此夜持针线。

仙裙玉佩空自知,天上人间不相见。 长信深阴夜转幽,瑶阶金阁数萤流。

班姬此夕愁无限,河汉三更看斗牛。 七夕 (唐)白居易 烟霄微月澹长空,银汉秋期万古同。

几许欢情与离恨,年年并在此宵中。 七夕 (宋)杨璞 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弄金梭。

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 七夕 (唐)曹松 牛女相期七夕秋,相逢俱喜鹊横流。

彤云缥缈回金辂,明月婵娟挂玉钩。 燕羽几曾添别恨,花容终不更含羞。

更残便是分襟处,晓箭东来射翠楼。 七夕 (唐)崔国辅 太守仙潢族,含情七夕多。

扇风生玉漏,置水写银河。 阁下陈书籍,闺中曝绮罗。

遥思汉武帝,青鸟几时过? 七夕 (唐)崔涂 年年七夕渡瑶轩,谁道秋期有泪痕? 自是人间一周岁,何妨天上只黄昏。 七夕 (唐)窦常 露盘花水望三星,仿佛虚无为降灵。

斜汉没时人不寐,几条蛛网下风庭。 楚塞馀春听渐稀,断猿今夕让沾衣。

云埋老树空山里,仿佛千声一度飞。 七夕 (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七夕 (唐)杜牧 云阶月地一相过,未抵经年别恨多。

最恨明朝洗车雨,不教回脚渡天河。 七夕 (唐)杜审言 白露含明月,青霞断绛河。

天街七襄转,阁道二神过。 袨服锵环佩,香筵拂绮罗。

年年今夜尽,机杼别情多。 七夕赋咏成篇 (唐)何仲宣 日日思归勤理鬓,朝朝伫望懒调梭。

凌风宝扇遥临月,映水仙车远渡河。 历历珠星疑拖佩,冉冉云衣似曳罗。

通宵道意终无尽,向晓离愁已复多。 七夕 (唐)李贺 别浦今朝暗,罗帷午夜愁。

鹊辞穿线月,花入曝衣楼。 天上分金镜,人间望玉钩。

钱塘苏小小,更值一年秋。 奉和七夕两仪殿会宴应制 (唐)李峤 灵匹三秋会,仙期七夕过。

查来人泛海,桥渡鹊填河。 帝缕升银阁,天机罢玉梭。

谁言七襄咏,重入五弦歌。 同赋山居七夕 (唐)李峤 明月青山夜,高天白露秋。

花庭开粉席,云岫敞针楼。 石类支机影,池似泛槎流。

暂惊河女鹊,终狎野人鸥。 七夕歌 (唐)刘言史 星寥寥兮月细轮,佳期可想兮不可亲。

云衣香薄妆态新,彩輧悠悠度天津。 玉幌相逢夜将极,妖红惨黛生愁色。

寂寞低容入旧机,歇著金梭思往夕。 人间不见因谁知,万家闺艳求此时。

碧空露重彩盘湿,花上乞得蜘蛛丝。 七夕 (唐)李商隐 鸾扇斜分凤幄开,星桥横过鹊飞回。

争将世上无期别,换得年年一度来。 七夕偶题 (唐)李商隐 宝婺摇珠佩,常娥照玉轮。

灵归天上匹,巧遗世间人。 花果香千户,笙竽滥四邻。

明朝晒犊鼻,方信阮家贫。 壬申七夕 (唐)李商隐 已驾七香车,心心待晓霞。

风轻惟响佩,日薄不嫣花。 桂嫩传香远,榆高送影斜。

成都过卜肆,曾妒识灵槎。 辛未七夕 (唐)李商隐 恐是仙家好别离,故教迢递作佳期。

由来碧落银河畔,可要金风玉露时。 清漏渐移相望久,微云未接过来迟。

岂能无意酬乌鹊,惟与蜘蛛乞巧丝。 七夕寄张氏兄弟 (唐)李郢 新秋牛女会佳期,红粉筵开玉馔时。

好与檀郎寄花朵,莫教清晓羡蛛丝。 七夕 (唐)李中 星河耿耿正新秋,丝竹千家列彩楼。

可惜穿针方有兴,纤纤初月苦难留。 七夕 (唐)刘威 乌鹊桥成上界通,千秋灵会此宵同。

云收喜气星楼晓,香拂轻尘玉殿空。 翠辇不行青草路,金銮徒候白榆风。

采盘花阁无穷意,只在游丝一缕中。 七夕二首 (唐)刘禹锡 (其一) 河鼓灵旗动,嫦娥破镜斜。

满空天是幕,徐转斗为车。 机罢犹安石,桥成不碍槎。

谁知观津女,竟夕望云涯。 (其二) 天衢启云帐,神驭上星桥。

初喜渡河汉,频惊转斗杓。 馀霞张锦幛,轻电闪红绡。

非是人间世,还悲后会遥。 七夕诗 (唐)卢纶 凉风吹玉露,河汉有幽期。

星彩光仍隐,云容掩复离。 良宵惊曙早,闰岁怨秋迟。

何事金闺子,空传得网丝。 七夕诗 (唐)卢纶 祥光若可求,闺女夜登楼。

月露浩方下,河云凝不流。 铅华潜警曙,机杼暗传秋。

回想敛馀眷,人天俱是愁。 七夕 (唐)卢殷 河耿月凉时,牵牛织女期。

欢娱方在此,漏刻竟由谁。 定不嫌秋驶,唯当乞夜迟。

全胜客子妇,十载泣生离。 七夕 (唐)杜甫 牵牛在河西,织女处河东。

万古永相望,七夕谁见同。 七夕 (唐)罗隐 络角星河菡萏天,一家欢笑设红筵。

应倾谢女珠玑箧,尽写檀郎锦绣篇。 香帐簇成排窈窕,金针穿罢拜婵娟。

铜壶漏报天将晓,惆怅佳期又一年。 七夕 (唐)清江 七夕景迢迢,相逢只一宵。

月为开帐烛,云作渡河桥。 映水金冠动,当风玉佩摇。

惟愁更漏。
8.关于牛郎织女的诗
《渔家傲·七夕》苏轼

皎皎牵牛河汉女,盈盈临水无由语。

望断碧云空日暮,无寻处,梦回芳草生春浦。

鸟散余花纷似雨,汀洲苹老香风度。

明月多情来照户,但揽取,清光长送人归去。

浪淘沙 刘禹锡 (唐)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

同到牵牛织女家。

秦观《鹊桥仙》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3. 关于七夕的诗句刘禹锡

1.关于七夕的诗句

【七夕节诗词】 古诗十九首之一 (汉)佚名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七夕(唐)权德舆 今日云骈渡鹊桥,应非脉脉与迢迢。 家人竟喜开妆镜,月下穿针拜九宵。

七夕(唐)徐凝 一道鹊桥横渺渺,千声玉佩过玲玲。 别离还有经年客,怅望不如河鼓星。

七夕今宵看碧霄,牛郎织女渡鹊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这首诗传说是唐朝的一个六岁的小孩,林杰写的,在一些地方广为传诵,七夕望月之时往往吟哦。

鹊桥仙(宋)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七夕词(唐)崔颢 长安城中月如练,家家此夜持针线。 仙裙玉佩空自知,天上人间不相见。

长信深阴夜转幽,瑶阶金阁数萤流。 班姬此夕愁无限,河汉三更看斗牛。

七夕(唐)白居易 烟霄微月澹长空,银汉秋期万古同。 几许欢情与离恨,年年并在此宵中。

七夕(宋)杨璞 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弄金梭。 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

七夕(唐)曹松 牛女相期七夕秋,相逢俱喜鹊横流。 彤云缥缈回金辂,明月婵娟挂玉钩。

燕羽几曾添别恨,花容终不更含羞。 更残便是分襟处,晓箭东来射翠楼。

七夕(唐)崔国辅 太守仙潢族,含情七夕多。 扇风生玉漏,置水写银河。

阁下陈书籍,闺中曝绮罗。 遥思汉武帝,青鸟几时过? 七夕(唐)崔涂 年年七夕渡瑶轩,谁道秋期有泪痕? 自是人间一周岁,何妨天上只黄昏。

七夕(唐)窦常 露盘花水望三星,仿佛虚无为降灵。 斜汉没时人不寐,几条蛛网下风庭。

楚塞馀春听渐稀,断猿今夕让沾衣。 云埋老树空山里,仿佛千声一度飞。

秋夕(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七夕(唐)杜牧 云阶月地一相过,未抵经年别恨多。 最恨明朝洗车雨,不教回脚渡天河。

七夕(唐)杜审言 白露含明月,青霞断绛河。天街七襄转,阁道二神过。

袨服锵环佩,香筵拂绮罗。年年今夜尽,机杼别情多。

七夕赋咏成篇(唐)何仲宣 日日思归勤理鬓,朝朝伫望懒调梭。 凌风宝扇遥临月,映水仙车远渡河。

历历珠星疑拖佩,冉冉云衣似曳罗。 通宵道意终无尽,向晓离愁已复多。

七夕(唐)李贺 别浦今朝暗,罗帷午夜愁。 鹊辞穿线月,花入曝衣楼。

天上分金镜,人间望玉钩。 钱塘苏小小,更值一年秋。

奉和七夕两仪殿会宴应制(唐)李峤 灵匹三秋会,仙期七夕过。查来人泛海,桥渡鹊填河。

帝缕升银阁,天机罢玉梭。谁言七襄咏,重入五弦歌。

同赋山居七夕(唐)李峤 明月青山夜,高天白露秋。花庭开粉席,云岫敞针楼。

石类支机影,池似泛槎流。暂惊河女鹊,终狎野人鸥。

七夕歌(唐)刘言史 星寥寥兮月细轮,佳期可想兮不可亲。 云衣香薄妆态新,彩輧悠悠度天津。

玉幌相逢夜将极,妖红惨黛生愁色。 寂寞低容入旧机,歇著金梭思往夕。

人间不见因谁知,万家闺艳求此时。 碧空露重彩盘湿,花上乞得蜘蛛丝。

七夕(唐)李商隐 鸾扇斜分凤幄开,星桥横过鹊飞回。 争将世上无期别,换得年年一度来。

七夕醉答君东(明)汤显祖 玉名堂开春翠屏,新词传唱《牡丹亭》。 伤心拍遍无人会,自掐檀痕教小伶 七夕偶题(唐)李商隐 宝婺摇珠佩,常娥照玉轮。

灵归天上匹,巧遗世间人。 花果香千户,笙竽滥四邻。

明朝晒犊鼻,方信阮家贫。 壬申七夕(唐)李商隐 已驾七香车,心心待晓霞。

风轻惟响佩,日薄不嫣花。 桂嫩传香远,榆高送影斜。

成都过卜肆,曾妒识灵槎。 辛未七夕(唐)李商隐 恐是仙家好别离,故教迢递作佳期。

由来碧落银河畔,可要金风玉露时。 清漏渐移相望久,微云未接过来迟。

岂能无意酬乌鹊,惟与蜘蛛乞巧丝。 七夕寄张氏兄弟(唐)李郢 新秋牛女会佳期,红粉筵开玉馔时。

好与檀郎寄花朵,莫教清晓羡蛛丝。 七夕(唐)李中 星河耿耿正新秋,丝竹千家列彩楼。

可惜穿针方有兴,纤纤初月苦难留。 七夕(唐)刘威 乌鹊桥成上界通,千秋灵会此宵同。

云收喜气星楼晓,香拂轻尘玉殿空。 翠辇不行青草路,金銮徒候白榆风。

采盘花阁无穷意,只在游丝一缕中。 七夕二首(唐)刘禹锡 河鼓灵旗动,嫦娥破镜斜。

满空天是幕,徐转斗为车。 机罢犹安石,桥成不碍槎。

谁知观津女,竟夕望云涯。 天衢启云帐,神驭上星桥。

初喜渡河汉,频惊转斗杓。 馀霞张锦幛,轻电闪红绡。

非是人间世,还悲后会遥。 七夕诗(唐)卢纶 凉风吹玉露,河汉有幽期。

星彩光仍隐,云容掩复离。 良宵惊曙早,闰岁怨秋迟。

何事金闺子,空传得网丝。 七夕诗(唐)卢纶 祥光若可求,闺女夜登楼。

月露浩方下,河云凝不流。 铅华潜警曙,机杼暗传秋。

回想敛馀眷,人天俱是愁。 七夕(唐)卢殷 河耿月凉时,牵牛织女期。

欢娱方在此,漏刻竟由谁。 定不嫌秋驶,唯当乞夜迟。

全胜客子妇,十载泣生离。 七夕(唐)杜甫 牵牛在河西,织女处河东。

万古永相望,七夕谁见同。 七夕(唐)罗隐 络角星河菡萏天,一家欢笑设红筵。

应倾谢女珠玑箧,尽写檀郎锦绣篇。 香帐。

2.与七夕有关的诗句

1、秋夕

唐代: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译文:在秋夜里烛光映照着画屏,手拿着小罗扇扑打萤火虫。夜色里的石阶清凉如冷水,静坐寝宫凝视牛郎织女星。

2、鹊桥仙·纤云弄巧

宋代: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度 通:渡)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译文:纤薄的云彩在天空中变幻多端,天上的流星传递着相思的愁怨,遥远无垠的银河今夜我悄悄渡过。在秋风白露的七夕相会,就胜过尘世间那些长相厮守却貌合神离的夫妻。共诉相思,柔情似水,短暂的相会如梦如幻,分别之时不忍去看那鹊桥路。只要两情至死不渝,又何必贪求卿卿我我的朝欢暮乐呢。

3、迢迢牵牛星

两汉:佚名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译文:那遥远而亮洁的牵牛星,那皎洁而遥远的织女星。织女正摆动柔长洁白的双手,织布机札札不停地响个不停。因为相思而整天也织不出什么花样,她哭泣的泪水零落如雨。只隔了道清清浅浅的银河,他俩相界离也没有多远。相隔在清清浅浅的银河两边,含情脉脉相视无言地痴痴凝望。

4、乞巧

唐代:林杰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译文:七夕晚上,望着碧蓝的天空,就好像看见隔着“天河”的牛郎织女在鹊桥上相会。家家户户都在一边观赏秋月,一边乞巧(对月穿针),穿过的红线都有几万条了。

5、行香子·七夕

宋代:李清照

草际鸣蛩。惊落梧桐。正人间、天上愁浓。云阶月地,关锁千重。纵浮槎来,浮槎去,不相逢。

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牵牛织女,莫是离中。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

译文:蟋蟀在草丛中幽凄地鸣叫着,梢头的梧桐叶子似被这蛩鸣之声所惊而飘摇落下,由眼前之景,联想到人间天上的愁浓时节。在云阶月地的星空中,牛郎和织女被千重关锁所阻隔,无由相会。牛郎和织女一年只有一度的短暂相会之期,其余时光则有如浩渺星河中的浮槎,游来荡去,终不得相会聚首。

鹊桥或许还未搭就,牵牛织女或许还是在离别之中未能相聚吧,猜想此时乌鹊已将星桥搭起,可牛郎、织女莫不是仍未相聚,再看天气阴晴不定,忽风忽雨,该不是牛郎、织女的相会又受到阻碍了吧!

3.有关七夕的诗词

迢 牵 牛 星无名氏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抒。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七日夜女歌九首(汉 乐府)三春怨离泣,九秋欣期歌。驾鸾行日时,月明济长河。

长河起秋云,汉渚风凉发。含欣出霄路,可笑向明月。

金风起汉曲,素月明河边。七章未成匹,飞燕起长川。

春离隔寒暑,明秋暂一会。两叹别日长,双情若饥渴。

婉娈不终夕,一别周年期。桑蚕不作茧,画夜长悬丝。

灵匹怨离处,索居隔长河。玄云不应雷,是侬啼叹歌。

振玉下金阶,拭眼瞩星兰。惆怅登云轺,悲恨两情殚。

风骖不驾缨,翼人立中庭。箫管且停吹,展我叙离情。

紫霞烟翠盖,斜月照绮窗。衔悲握离袂,易尔还年容。

七月七日夜咏牛女诗南北朝·谢惠连落日隐櫩楹,升月照帘栊。团团满叶露,析析振条风。

蹀足循广除,瞬目矖曾穹。云汉有灵匹,弥年阙相从。

遐川阻昵爱,修渚旷清容。弄杼不成藻,耸辔骛前踪。

昔离秋已两,今聚夕无双。倾河易回斡,欵情难久悰。

沃若灵驾旋,寂寥云幄空。留情顾华寝,遥心逐奔龙。

沉吟为尔感,情深意弥重。燕歌行(三国·魏·曹丕)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群雁辞归鹄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何淹留寄他方?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

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

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七夕 夜女歌(晋)无名氏婉娈不终夕 ,一别周年期 。桑蚕不作茧 ,尽夜长悬丝 。

七夕观新妇隔巷停车隋·陈子良隔巷遥停幰,非复为来迟。只言更尚浅,未是渡河时。

七夕(唐)曹松牛女相期七夕秋,相逢俱喜鹊横流。彤云缥缈回金辂,明月婵娟挂玉钩。

燕羽几曾添别恨,花容终不更含羞。更残便是分襟处,晓箭东来射翠楼。

七夕二首(唐)刘禹锡河鼓灵旗动,嫦娥破镜斜。满空天是幕,徐转斗为车。

机罢犹安石,桥成不碍槎。谁知观津女,竟夕望云涯。

天衢启云帐,神驭上星桥。初喜渡河汉,频惊转斗杓。

馀霞张锦幛,轻电闪红绡。非是人间世,还悲后会遥。

七夕(唐)沈佺期秋近雁行稀,天高鹊夜飞。妆成应懒织,今夕渡河归。

月皎宜穿线,风轻得曝衣。来时不可觉,神验有光辉。

七夕曝衣篇七夕(唐)沈佺期君不见昔日宜春太液边,披香画阁与天连。灯火灼烁九微映,香气氛氲百和然。

此夜星繁河正白,人传织女牵牛客。宫中扰扰曝衣楼,天上娥娥红粉席。

曝衣何许曛半黄,宫中彩女提玉箱。珠履奔腾上兰砌,金梯宛转出梅梁。

绛河里,碧烟上,双花伏兔画屏风,四子盘龙擎斗帐。舒罗散縠云雾开,缀玉垂珠星汉回。

朝霞散彩羞衣架,晚月分光劣镜台。上有仙人长命绺,中看玉女迎欢绣。

玳瑁帘中别作春,珊瑚窗里翻成昼。椒房金屋宠新流,意气骄奢不自由。

汉文宜惜露台费,晋武须焚前殿裘。七夕赋咏成篇唐·沈叔安皎皎宵月丽秋光,耿耿天津横复长。

停梭且复留残纬,拂镜及早更新妆。彩凤齐驾初成辇,雕鹊填河已作梁。

虽喜得同今夜枕,还愁重空明日床。七夕诗(唐)赵璜乌鹊桥头双扇开,年年一度过河来。

莫嫌天上稀相见,犹胜人间去不回。欲减烟花饶俗世,暂烦云月掩楼台。

别时旧路长清浅,岂肯离情似死灰。七夕唐·崔国辅太守仙潢族,含情七夕多。

扇风生玉漏,置水写银河。阁下陈书籍,闺中曝绮罗。

遥思汉武帝,青鸟几时过?七夕(唐)权德舆佳期人不见,天上喜新秋。玉佩沾清露,香车渡浅流。

东西一水隔,迢递两年愁。别有穿针处,微明月映楼。

七夕见与诸孙题乞巧文(唐)权德舆外孙争乞巧,内子共题文。隐映花奁对,参差绮席分。

鹊桥临片月,河鼓掩轻云。羡此婴儿辈,吹呼彻曙闻。

和长孙秘监七夕唐·任希古二秋叶神媛,七夕望仙妃。影照河阳妓,色丽平津闱。

鹊桥波里出,龙车霄外飞。露泫低珠佩,云移荐锦衣。

更深黄月落,夜久靥星稀。空接灵台下,方恧辨支机。

4.关于七夕的诗

民间有俗语说:“今日人间七月七,天上牛郎会织女。”农历七月初七的晚上,俗称“七夕”,相传是天上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相会的时刻,又叫“乞巧节”。

由于织女心灵手巧,在凡间曾把织布、绣花的技巧传授给妇女们,因此,每年七月初七晚上,趁着织女与牛郎团圆之时,女孩们为之祭拜,希望自己能够心灵手巧,祈望美满幸福。

在这样的晚上,遥望那条天河,让人想到了关于七夕的无数诗词。这一天,比泊来的情人节,更多了一种传统的、古典的韵味与诗意。

这一天,我们古人总会望着银河两岸的牵牛星与织女星,想象着他们一年仅一夕的相会,该是如何的让人断肠。对着茫茫的星空,那些诗词,就喷涌而出了。

关于七夕的诗,最为经久传唱的,应该是秦观的那首《鹊桥仙》: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这样两句,给了相爱却无缘的人多少安慰与期待。

唯借烈酒万般思

奈惜丹桂空留香

玉盘轻舞寂寞纱

恐惊钩月随西下

今朝弦月梦相依

更鼓催促无人回

流水聆听相思语

折柳相送待七夕

年年七夕今又至

翩翩飞鹊各不同

银河渡桥人依旧

相思离苦化雨愁

和青鸟七夕诗

青云直上九宵去

鸟鹊相随银河里

话别牛郎织女情

七七相会泪如雨

夕阳不肯西山坠

绝唱千古无人比

银河天际开,相思两界来。

鹊搭情义桥,雨诉别离愁。

七夕诗

风雨七夕夜--啸之

七夕,古今诗人惯咏星月与悲情。吾生虽晚,世态炎凉却已看透矣。情也成空,且作“挥手袖底风”罢。是夜,窗外风雨如晦,吾独坐陋室,听一曲《尘缘》,合成诗韵一首,觉放诸古今,亦独有风韵也。乃书于纸上。毕而卧。凄然入梦。乙酉年七月初七。啸之记。

日暮晴空起墨云,无端又阻有情人。

一生几度一良夜?泪若倾盆又一年。

风雨七夕计已久,炎凉人事亦非鲜。

年来惯作孤灯读,哪管晴天或雨天.

七夕--啸之

一纸书成寄不成,远游长啸且徐行。

登峰日落天辽莽,踏岸江流月半明。

利欲功名似易水,家国儿女若浮萍。

一年一度是七夕,一半有情半忘情。

5.求关于七夕的古诗文

鹊桥仙`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彩云显露着自己的乖巧,流星传递着牛女的愁恨。

纵然那迢迢银河宽又阔,鹊桥上牛郎织女喜相逢。

团圆在金风习习霜降日,胜过了人间多少凡俗情。

莫说这含情脉脉似流水,莫遗憾美好时光恍如梦。

莫感慨牛郎织女七夕会,莫悲伤人生长恨水长东。

只要是真情久长心相印,又何必朝夕相聚度此生。

《渔家傲·七夕》苏轼

皎皎牵牛河汉女,盈盈临水无由语。

望断碧云空日暮,无寻处,梦回芳草生春浦。

鸟散余花纷似雨,汀洲苹老香风度。

明月多情来照户,但揽取,清光长送人归去。

以上二首都是关于七夕的词。

6.关于乞巧节的古诗

唯借烈酒万般思

奈惜丹桂空留香

玉盘轻舞寂寞纱

恐惊钩月随西下

今朝弦月梦相依

更鼓催促无人回

流水聆听相思语

折柳相送待七夕

年年七夕今又至

翩翩飞鹊各不同

银河渡桥人依旧

相思离苦化雨愁

和青鸟七夕诗

青云直上九宵去

鸟鹊相随银河里

话别牛郎织女情

七七相会泪如雨

夕阳不肯西山坠

绝唱千古无人比

银河天际开,相思两界来。

鹊搭情义桥,雨诉别离愁。

7.关于乞巧节的古诗

【菩萨蛮(宋)苏轼】 风回仙驭云开扇,更闻月堕星河转。

枕上梦魂惊,晓檐疏雨零。 相逢虽草草,长共天难老。

终不羡人间,人间日似年。 【鹧鸪天(宋)晏几道】 当日佳期鹊误传,至今犹作断肠仙。

桥成汉渚星波外,人在鸾歌凤舞前。 欢尽夜,别经年,别多欢少奈何天。

情知此会无长计,咫尺凉蟾亦未圆。 【二郎神(宋)柳永】 炎光初谢,过暮雨芳尘轻洒。

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

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 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

运巧思穿针楼上女,抬粉面云鬓相亚。钿合金钗私语处,算谁在回廊影下?愿天上人间,占得欢娱,年年今夜。

【古别离(宋)庚肩吾】 古人谩歌西飞燕,十年不见狂夫面。 三更风作切梦刀,万转愁成系肠线。

所嗟不及牛女星,一年一度得相见 【行香子(宋)李清照】 草际鸣蛩,惊落梧桐,正人间、天上愁浓。 云阶月地,关锁千重。

纵浮槎来,浮槎去,不相逢。 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

牵牛织女,莫是离中。甚霎儿晴,醍儿雨,醍儿风。

杜牧:秋夕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鹊桥仙- 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鹊桥仙 吴潜 扁舟昨泊,危亭孤啸,目断闲云千里。 前山急雨过溪来,尽洗却、人间暑气。

暮鸦木末,落凫天际,都是一团秋意。 痴儿呆女贺新凉,也不道、西风又起。

鹊桥仙 柔桑舒眼, 莺笛竞啭, 南国从来春早。 檀香处处报佳节, 风频送, 梵歌晨祷。

人隔千里, 欲追行处, 魂梦纵轻难到。 园花憔悴自难觉, 还空作, 嫣然巧笑。

鹊桥仙 陆游 一竿风月,一蓑烟雨,家在钓台西住。卖鱼生怕近城门,况肯到、红尘深处? 潮生理棹,潮平系缆,潮落浩歌归去。

时人错把比严光,我自是、无名渔父。 迢迢牵牛星 诗词,原文如下: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七夕 (五代·后唐)杨璞 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弄金梭。

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 七夕 (唐)权德舆 今日云骈渡鹊桥,应非脉脉与迢迢。

家人竟喜开妆镜,月下穿针拜九宵。 七夕 (唐)徐凝 一道鹊桥横渺渺,千声玉佩过玲玲。

别离还有经年客,怅望不如河鼓星。 七夕醉答君东 (明)汤显祖 玉名堂开春翠屏,新词传唱《牡丹亭》。

伤心拍遍无人会,自掐檀痕教小伶。 韩庄闸舟中七夕 (清)姚燮 木兰桨子藕花乡,唱罢厅红晚气凉。

烟外柳丝湖外水,山眉澹碧月眉黄。 七夕词 (唐)崔颢 长安城中月如练,家家此夜持针线。

仙裙玉佩空自知,天上人间不相见。 长信深阴夜转幽,瑶阶金阁数萤流。

班姬此夕愁无限,河汉三更看斗牛。 【七夕二首(唐)刘禹锡】 河鼓灵旗动,嫦娥破镜斜。

满空天是幕,徐转斗为车。 机罢犹安石,桥成不碍槎。

谁知观津女,竟夕望云涯。 天衢启云帐,神驭上星桥。

初喜渡河汉,频惊转斗杓。 馀霞张锦幛,轻电闪红绡。

非是人间世,还悲后会遥。 【七夕(唐)沈佺期】 秋近雁行稀,天高鹊夜飞。

妆成应懒织,今夕渡河归。 月皎宜穿线,风轻得曝衣。

来时不可觉,神验有光辉。 【七夕诗(唐)赵璜】 乌鹊桥头双扇开,年年一度过河来。

莫嫌天上稀相见,犹胜人间去不回。 欲减烟花饶俗世,暂烦云月掩楼台。

别时旧路长清浅,岂肯离情似死灰。 【七夕(唐)祖咏】 闺女求天女,更阑意未阑。

玉庭开粉席,罗袖捧金盘。 向月穿针易,临风整线难。

不知谁得巧,明旦试相看。 【七夕(唐)杨朴】 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织金梭。

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 【《辛未七夕》唐李商隐】 恐是仙家好别离,故教迢递作佳期。

由来碧落银河畔,可要金风玉露时。 清漏渐移相望久,微云未接过来迟。

岂能无意酬乌鹊,惟与蜘蛛乞巧丝?。

4. 七夕(唐)杜甫 牵牛在河西,织女处河东。 万古永相望,七夕谁见同 这首诗表达什么意思

这首诗表达夫妻之间久别之后团聚的意思。

原文:《牵牛织女》(唐)杜甫

牵牛出河西,织女处其东。万古永相望,七夕谁见同。

神光意难候,此事终蒙胧。飒然精灵合,何必秋遂通。

亭亭新妆立,龙驾具曾空。世人亦为尔,祈请走儿童。

称家随丰俭,白屋达公宫。膳夫翊堂殿,鸣玉凄房栊。

曝衣遍天下,曳月扬微风。蛛丝小人态,曲缀瓜果中。

初筵裛重露,日出甘所终。嗟汝未嫁女,秉心郁忡忡。

防身动如律,竭力机杼中。虽无姑舅事,敢昧织作功。

明明君臣契,咫尺或未容。义无弃礼法,恩始夫妇恭。

小大有佳期,戒之在至公。方圆苟龃龉,丈夫多英雄。

杜甫字子美,诗中尝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其先代由原籍襄阳迁居巩县。杜审言之孙。开元后期,举进士不第。漫游各地。公元744年,在洛阳与李白相识。

天宝十四载十一月,安史之乱爆发,第二年六月潼关失守玄宗仓惶西逃。七月太子李亨即位于灵武,是为肃宗。这时的杜甫已将家搬到鄜州羌村避难,他听说了肃宗即位,就在八月只身北上,投奔灵武,途中不幸为叛军俘虏押至长安。同被俘的王维被严加看管,杜甫因为官小,没有被囚禁。尽管个人遭遇了不幸,但杜甫无时无刻不忧国忧民。

时值安史之乱他时刻注视着时局的发展,在此期间写了两篇文章:《为华州郭使君进灭残冠形势图状》和《乾元元年华州试进士策问五首》为剿灭安史叛军献策,考虑如何减轻人民的负担。当讨伐叛军的劲旅——镇西北庭节度使李嗣业的兵马路过华州时,他写了《观安西兵过赴关中待命二首》的诗表达了强烈的爱国热情。

5. 关于七夕的诗句与意思

1.七夕诗句意思

《七夕》 唐 杜牧 原文: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译文: 秋夜白色的烛光映着冷清的画屏, 我手执绫罗的小扇轻盈地扑打流萤。

天街上的夜色像井水般的清凉, 而卧榻仰望着星空,牵牛星正对着织女星。 这首诗描写一名孤单的宫女,在七夕的夜晚,仰望天河两侧的牛郎织女,不时扇扑流萤,排遣心中寂寞,反映了宫廷妇女不幸的命运,表现了一位官女举目无亲、百无聊赖的苦闷心情。

"冷"和"凉"既是深秋的季节感觉,又是人物的生活感受。宫女在凄凉的秋夜里,时而独自扑打流萤,时而痴痴地凝望着夜空中的牵牛和织女星。

“小扇”常被古代诗人用来象征被冷落遗弃的女子。“流萤”总是生于荒凉之地。

居住之处竟有流萤,可见她被冷落很久了。牵牛织女星:象征爱情也象征离别,却仍然苦苦地期待。

2.《七夕》诗句的意思

《七夕》诗句的意思是:弄不懂牛郎到底打的什么主意,非得邀天上的仙女来织满天的锦绣云霞。年年赐给人间的许多巧,却不知道人间的智巧己经是很多了。

《七夕》宋代 杨朴

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弄金梭。

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

诗的作者从牛郎织女七夕鹊桥相会的神话传说发端,别出新裁,表达了独到又深刻的见解。

“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弄金梭。”这两句来得非常出人意料,很多人把牛郎织女的神话作为美妙的故事来接受,对其中所包含的意义从未提出过质疑。以为神胜过人,天上的仙女自然比人间的一切都要聪明许多。但诗人却对此表示怀疑。这两句为诗的末联所发的奇论,其悬念恰巧做了强有力的铺垫。

“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己多。”这两句并非是赞扬人间的机巧,而是一个大转弯。此时不仅仅是人间创造幸福的巧智,还有行恶的智巧:豪取抢夺、互相倾轧、繁复杂多、勾心斗角等。诗人赋予末一行诗中的“巧”的含义已经不同于第三行诗中“巧”的含义。恰是新的含义,使诗有了横空出世之美。当人间充分运用他的机巧来进行勾心斗角的时候,要邀织女来已无意义。

3.七夕诗句意思

《七夕》 唐 杜牧

原文: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译文:

秋夜白色的烛光映着冷清的画屏,

我手执绫罗的小扇轻盈地扑打流萤。

天街上的夜色像井水般的清凉,

而卧榻仰望着星空,牵牛星正对着织女星。

这首诗描写一名孤单的宫女,在七夕的夜晚,仰望天河两侧的牛郎织女,不时扇扑流萤,排遣心中寂寞,反映了宫廷妇女不幸的命运,表现了一位官女举目无亲、百无聊赖的苦闷心情。

"冷"和"凉"既是深秋的季节感觉,又是人物的生活感受。宫女在凄凉的秋夜里,时而独自扑打流萤,时而痴痴地凝望着夜空中的牵牛和织女星。“小扇”常被古代诗人用来象征被冷落遗弃的女子。“流萤”总是生于荒凉之地。居住之处竟有流萤,可见她被冷落很久了。牵牛织女星:象征爱情也象征离别,却仍然苦苦地期待。

4.关于七夕节的诗句

古诗十九首之一 (汉)佚名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七夕(唐)权德舆 今日云骈渡鹊桥,应非脉脉与迢迢。家人竟喜开妆镜,月下穿针拜九宵。

七夕(唐)徐凝 一道鹊桥横渺渺,千声玉佩过玲玲。别离还有经年客,怅望不如河鼓星。

七夕今宵看碧霄,牛郎织女渡鹊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这首诗传说是唐朝的一个六岁的小孩,林杰写的,在一些地方广为传诵,七夕望月之时往往吟哦。

鹊桥仙(宋)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七夕词(唐)崔颢 长安城中月如练,家家此夜持针线。仙裙玉佩空自知,天上人间不相见。

长信深阴夜转幽,瑶阶金阁数萤流。班姬此夕愁无限,河汉三更看斗牛。

七夕(唐)白居易 烟霄微月澹长空,银汉秋期万古同。几许欢情与离恨,年年并在此宵中。

七夕(宋)杨璞 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弄金梭。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

七夕(唐)曹松 牛女相期七夕秋,相逢俱喜鹊横流。彤云缥缈回金辂,明月婵娟挂玉钩。

燕羽几曾添别恨,花容终不更含羞。更残便是分襟处,晓箭东来射翠楼。

七夕(唐)崔国辅 太守仙潢族,含情七夕多。扇风生玉漏,置水写银河。

阁下陈书籍,闺中曝绮罗。遥思汉武帝,青鸟几时过?七夕(唐)崔涂 年年七夕渡瑶轩,谁道秋期有泪痕?自是人间一周岁,何妨天上只黄昏。

七夕(唐)窦常 露盘花水望三星,仿佛虚无为降灵。斜汉没时人不寐,几条蛛网下风庭。

楚塞馀春听渐稀,断猿今夕让沾衣。云埋老树空山里,仿佛千声一度飞。

秋夕(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七夕(唐)杜牧 云阶月地一相过,未抵经年别恨多。最恨明朝洗车雨,不教回脚渡天河。

七夕(唐)杜审言 白露含明月,青霞断绛河。天街七襄转,阁道二神过。

袨服锵环佩,香筵拂绮罗。年年今夜尽,机杼别情多。

七夕赋咏成篇(唐)何仲宣 日日思归勤理鬓,朝朝伫望懒调梭。凌风宝扇遥临月,映水仙车远渡河。

历历珠星疑拖佩,冉冉云衣似曳罗。通宵道意终无尽,向晓离愁已复多。

七夕(唐)李贺 别浦今朝暗,罗帷午夜愁。鹊辞穿线月,花入曝衣楼。

天上分金镜,人间望玉钩。钱塘苏小小,更值一年秋。

奉和七夕两仪殿会宴应制(唐)李峤 灵匹三秋会,仙期七夕过。查来人泛海,桥渡鹊填河。

帝缕升银阁,天机罢玉梭。谁言七襄咏,重入五弦歌。

同赋山居七夕(唐)李峤 明月青山夜,高天白露秋。花庭开粉席,云岫敞针楼。

石类支机影,池似泛槎流。暂惊河女鹊,终狎野人鸥。

七夕歌(唐)刘言史 星寥寥兮月细轮,佳期可想兮不可亲。云衣香薄妆态新,彩輧悠悠度天津。

玉幌相逢夜将极,妖红惨黛生愁色。寂寞低容入旧机,歇著金梭思往夕。

人间不见因谁知,万家闺艳求此时。碧空露重彩盘湿,花上乞得蜘蛛丝。

七夕(唐)李商隐 鸾扇斜分凤幄开,星桥横过鹊飞回。争将世上无期别,换得年年一度来。

七夕醉答君东(明)汤显祖 玉名堂开春翠屏,新词传唱《牡丹亭》。伤心拍遍无人会,自掐檀痕教小伶 七夕偶题(唐)李商隐 宝婺摇珠佩,常娥照玉轮。

灵归天上匹,巧遗世间人。花果香千户,笙竽滥四邻。

明朝晒犊鼻,方信阮家贫。壬申七夕(唐)李商隐 已驾七香车,心心待晓霞。

风轻惟响佩,日薄不嫣花。桂嫩传香远,榆高送影斜。

成都过卜肆,曾妒识灵槎。辛未七夕(唐)李商隐 恐是仙家好别离,故教迢递作佳期。

由来碧落银河畔,可要金风玉露时。清漏渐移相望久,微云未接过来迟。

岂能无意酬乌鹊,惟与蜘蛛乞巧丝。七夕寄张氏兄弟(唐)李郢 新秋牛女会佳期,红粉筵开玉馔时。

好与檀郎寄花朵,莫教清晓羡蛛丝。七夕(唐)李中 星河耿耿正新秋,丝竹千家列彩楼。

可惜穿针方有兴,纤纤初月苦难留。七夕(唐)刘威 乌鹊桥成上界通,千秋灵会此宵同。

云收喜气星楼晓,香拂轻尘玉殿空。翠辇不行青草路,金銮徒候白榆风。

采盘花阁无穷意,只在游丝一缕中。七夕二首(唐)刘禹锡 河鼓灵旗动,嫦娥破镜斜。

满空天是幕,徐转斗为车。机罢犹安石,桥成不碍槎。

谁知观津女,竟夕望云涯。天衢启云帐,神驭上星桥。

初喜渡河汉,频惊转斗杓。馀霞张锦幛,轻电闪红绡。

非是人间世,还悲后会遥。七夕诗(唐)卢纶 凉风吹玉露,河汉有幽期。

星彩光仍隐,云容掩复离。良宵惊曙早,闰岁怨秋迟。

何事金闺子,空传得网丝。七夕诗(唐)卢纶 祥光若可求,闺女夜登楼。

月露浩方下,河云凝不流。铅华潜警曙,机杼暗传秋。

回想敛馀眷,人天俱是愁。七夕(唐)卢殷 河耿月凉时,牵牛织女期。

欢娱方在此,漏刻竟由谁。定不嫌秋驶,唯当乞夜迟。

全胜客子妇,十载泣生离。七夕(唐)杜甫 牵牛在河西,织女处河东。

万古永相望,七夕谁见同。七夕(唐)罗隐 络角星河菡萏天,一家欢笑设红筵。

应倾谢女珠玑箧,尽写檀郎锦绣篇。香帐簇成排窈窕,金针穿罢拜婵娟。

铜壶漏报天将晓,惆怅佳期又一年。七夕。

5.关于七夕的诗句

唯借烈酒万般思 奈惜丹桂空留香 玉盘轻舞寂寞纱 恐惊钩月随西下 今朝弦月梦相依 更鼓催促无人回 流水聆听相思语 折柳相送待七夕 年年七夕今又至 翩翩飞鹊各不同 银河渡桥人依旧 相思离苦化雨愁 和青鸟七夕诗 青云直上九宵去 鸟鹊相随银河里 话别牛郎织女情 七七相会泪如雨 夕阳不肯西山坠 绝唱千古无人比 银河天际开,相思两界来。

鹊搭情义桥,雨诉别离愁。 七夕诗 风雨七夕夜--啸之 七夕,古今诗人惯咏星月与悲情。

吾生虽晚,世态炎凉却已看透矣。情也成空,且作“挥手袖底风”罢。

是夜,窗外风雨如晦,吾独坐陋室,听一曲《尘缘》,合成诗韵一首,觉放诸古今,亦独有风韵也。乃书于纸上。

毕而卧。凄然入梦。

乙酉年七月初七。啸之记。

日暮晴空起墨云,无端又阻有情人。 一生几度一良夜?泪若倾盆又一年。

风雨七夕计已久,炎凉人事亦非鲜。 年来惯作孤灯读,哪管晴天或雨天. 七夕--啸之 一纸书成寄不成,远游长啸且徐行。

登峰日落天辽莽,踏岸江流月半明。 利欲功名似易水,家国儿女若浮萍。

一年一度是七夕,一半有情半忘情。 七夕 (唐)徐凝 一道鹊桥横渺渺, 千声玉佩过玲玲。

别离还有经年客, 怅望不如河鼓星。 七夕醉答君东 (明)汤显祖 玉名堂开春翠屏, 新词传唱《牡丹亭》。

伤心拍遍无人会, 自掐檀痕教小伶。 秋夕 (唐)杜牧 红烛秋光冷画屏, 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 坐看牵牛织女星。 七夕夜女歌 (晋)无名氏 婉娈不终夕, 一别周年期。

桑蚕不作茧, 尽夜长悬丝。 韩庄闸舟中七夕 (清)姚燮 木兰桨子藕花乡, 唱罢厅红晚气凉。

烟外柳丝湖外水, 山眉澹碧月眉黄。 古诗十九首之一 (汉)佚名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摸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 七夕 (五代·后唐)杨璞 未会牵牛意若何, 须邀织女弄金梭。 年年乞与人间巧, 不道人间巧已多。

古意 (唐 )孟郊 河边织女星, 河畔牵牛郎。 未得渡清浅, 相对遥相望。

七夕 (唐)权德舆 今日云骈渡鹊桥, 应非脉脉与迢迢。 家人竟喜开妆镜, 月下穿针拜九宵。

他乡七夕 (唐) 孟浩然 他乡逢七夕,旅馆益羁愁。 不见穿针妇,空怀故国楼。

绪风初减热,新月始临秋。 谁忍窥河汉,迢迢问斗牛。

七夕 唐人 向月穿针易, 临风整线难。 不知谁得巧, 明月试看看。

七夕 (唐)白居易 烟霄微月澹长空, 银汉秋期万古同。 几许欢情与离恨, 年年并在此宵中。

七夕 (唐)权德舆 今日云骈渡鹊桥, 应非脉脉与迢迢。 家人竟喜开妆镜, 月下穿针拜九宵。

鹧鸪天 七夕 (宋) 晏几道 当日佳期鹊误传,至今犹作断肠仙。 桥成汉渚星波外,人在鸾歌凤舞前。

欢尽夜,别经年,别多欢少奈何天。 情知此会无长计,咫尺凉蟾亦未圆。

《马嵬其二》 李商隐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闻虎旅鸣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如何田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七夕 (唐)罗隐 络角星河菡萏天,一家欢笑设红筵。

应倾谢女珠玑箧,尽写檀郎锦绣篇。 香帐簇成排窈窕,金针穿罢拜婵娟。

铜壶漏报天将晓,惆怅佳期又一年。  辛未七夕 (唐) 李商隐 恐是仙家好离别,故教迢递作佳期。

由来碧落银河畔,可要金风玉露时。 清漏渐移相望久,微云未接归来迟。

岂能无意酬乌鹊,惟与蜘蛛乞巧丝。 七夕 (唐) 宋之问 传道仙星媛,年年会水隅。

停梭借蟋蟀,留巧付蜘蛛。 去昼从云请,归轮伫日输。

莫言相见阔,天上日应殊。 七夕 (唐)祖咏 闺女求天女,更阑意未阑。

玉庭开粉席,罗袖捧金盘。 向日穿针易,临风整线难。

不知谁得巧,明旦试相看。 鹊桥仙 (宋)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七夕夜女歌 (晋)无名氏 婉娈不终夕, 一别周年期。

桑蚕不作茧, 尽夜长悬丝。 七夕词 (唐)崔颢 长安城中月如练,家家此夜持针线。

仙裙玉佩空自知,天上人间不相见。 长信深阴夜转幽,瑶阶金阁数萤流。

班姬此夕愁无限,河汉三更看斗牛。 鹊桥仙 宋 范成大  双星良夜,耕慵织懒,应被群仙相妒。

娟娟月姊满眉颦,更无奈风姨吹雨。 相逢草草,争如休见,重搅别离心绪。

新欢不低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  行香子 (宋) 李清照  草际鸣蛩,惊落梧桐,正人间、天上愁浓。

云阶月地,关锁千重。纵浮槎来,浮槎去,不相逢。

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牵牛织女,莫是离中。

甚霎儿晴,醍儿雨,醍儿风。 二郎神 七夕 宋 柳永  炎光初谢,过暮雨芳尘轻洒。

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

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 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

运巧思穿针楼上女,抬粉面云鬓相亚。钿合金钗私语处,算谁在回廊影下?愿天上人间,占得欢娱,年年今夜。

集七夕的诗句 “今日人间七月七,天上牛郎会织女。”农历七月初七的晚上,俗称“七夕”,相传是天上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相会的时刻,又叫“乞巧节”。

在这样的晚上,遥望那条天河,让人想到了关于七夕的无数。

6.七夕的诗句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____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____林杰《乞巧》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____杜牧《秋夕》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____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____佚名《迢迢牵牛星》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____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双星何事今宵会,遗我庭前月一钩。

____德容《七夕二首·其一》人间梦隔西风,算天上、年华一瞬。____吴文英《惜秋华·七夕》恨人间、会少离多,万古千秋今夕。

____张埜《夺锦标·七夕》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____林杰《乞巧》卧看牵牛织女星,月转过梧桐树影。

____卢挚《沉醉东风·七夕》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____李商隐《马嵬·其二》织女牵牛送夕阳,临看不觉鹊桥长。

____德容《七夕二首·其二》双星良夜,耕慵织懒,应被群仙相妒。____范成大《鹊桥仙·七夕》穿针人在合欢楼,正月露、玉盘高泻。

____严蕊《鹊桥仙·碧梧初出》两情缠绵忽如故。复畏秋风生晓路。

____王建《七夕曲》每恨蟪蛄怜婺女,几回娇妒下鸳机,今宵嘉会两依依。____毛文锡《浣溪沙·七夕年年信不违》东飞乌鹊西飞燕。

盈盈一水经年见。____陈师道《菩萨蛮·七夕》寻思不似鹊桥人,犹自得、一年一度。

____赵以夫《鹊桥仙·富沙七夕为友人赋》恐是仙家好别离,故教迢递作佳期。____李商隐《辛未七夕》幸回郎意且斯须,一年中别今始初。

____王建《七夕曲》谁忍窥河汉,迢迢问斗牛。____孟浩然《他乡七夕》鹊辞穿线月,花入曝衣楼。

____李贺《七夕》七夕年年信不违,银河清浅白云微,蟾光鹊影伯劳飞。____毛文锡《浣溪沙·七夕年年信不违》一道鹊桥横渺渺,千声玉佩过玲玲。

____徐凝《七夕》此夜星繁河正白,人传织女牵牛客。____沈佺期《七夕曝衣篇》应倾谢女珠玑箧,尽写檀郎锦绣篇。

____罗隐《七夕》他乡逢七夕,旅馆益羁愁。____孟浩然《他乡七夕》玉露金风报素秋,穿针楼上独含愁。

____德容《七夕二首·其一》河边独自看星宿,夜织天丝难接续。____王建《七夕曲》不见穿针妇,空怀故国楼。

____孟浩然《他乡七夕》二秋叶神媛,七夕望仙妃。____任希古《和长孙秘监七夕》夜色银河情一片。

轻帐偷欢,银烛罗屏怨。____吴文英《凤栖梧·甲辰七夕》又说今夕天津,西畔重欢遇。

____吴文英《荔枝香近·七夕》鹊桥波里出,龙车霄外飞。____任希古《和长孙秘监七夕》岂能无意酬乌鹊,惟与蜘蛛乞巧丝。

____李商隐《辛未七夕》已驾七香车,心心待晓霞。____李商隐《壬申七夕》新秋逢闰,鹊桥重驾,两度人间乞巧。

____顾太清《鹊桥仙·云林瞩题闰七夕联吟图》千家闭户无砧杵,七夕何人望斗牛。____李嘉祐《早秋京口旅泊章侍御寄书相问因以赠之时七夕》。

7.七夕中的诗句有何含义

《鹊桥仙·纤云弄巧》宋代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译文

纤薄的云彩在天空中变幻多端,天上的流星传递着相思的愁怨,遥远无垠的银河今夜我悄悄渡过。在秋风白露的七夕相会,就胜过尘世间那些长相厮守却貌合神离的夫妻。

共诉相思,柔情似水,短暂的相会如梦如幻,分别之时不忍去看那鹊桥路。只要两情至死不渝,又何必贪求卿卿我我的朝欢暮乐呢。

8.关于七夕的诗句

七夕

年代:【唐】 作者:【杜牧】 体裁:【七绝】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七夕

年代:【唐】 作者:【宋之问】 体裁:【五律】

传道仙星媛,年年会水隅。停梭借蟋蟀,留巧付蜘蛛。

去昼从云请,归轮伫日输。莫言相见阔,天上日应殊。

七夕

年代:【唐】 作者:【沈佺期】 体裁:【五律】

秋近雁行稀,天高鹊夜飞。妆成应懒织,今夕渡河归。

月皎宜穿线,风轻得曝衣。来时不可觉,神验有光辉。

七夕

年代:【唐】 作者:【祖咏】 体裁:【五律】

闺女求天女,更阑意未阑。玉庭开粉席,罗袖捧金盘。

向月穿针易,临风整线难。不知谁得巧,明旦试相看。

七夕

年代:【唐】 作者:【韦应物】 体裁:【五律】

人世拘形迹,别去间山川。岂意灵仙偶,相望亦弥年。

夕衣清露湿,晨驾秋风前。临欢定不住,当为何所牵。

七夕诗(同用期字)

年代:【唐】 作者:【卢纶】

凉风吹玉露,河汉有幽期。星彩光仍隐,云容掩复离。

良宵惊曙早,闰岁怨秋迟。何事金闺子,空传得网丝。

七夕曲

年代:【唐】 作者:【王建】 体裁:【乐府】

河边独自看星宿,夜织天丝难接续。抛梭振镊动明珰,

为有秋期眠不足。遥愁今夜河水隔,龙驾车辕鹊填石。

流苏翠帐星渚间,环佩无声灯寂寂。两情缠绵忽如故。

复畏秋风生晓路。幸回郎意且斯须,一年中别今始初。

明星未出少停车。

七夕(一本有寄怀二字)

年代:【唐】 作者:【窦常】

露盘花水望三星,仿佛虚无为降灵。

斜汉没时人不寐,几条蛛网下风庭。

窦常

楚塞馀春听渐稀,断猿今夕让沾衣。

云埋老树空山里,仿佛千声一度飞。

9.关于描写七夕节的诗句

古代描写七夕节的著名诗句,有“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卧看牵牛织女星,月转过梧桐树影”、“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等。

(一)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出自唐代林杰的《乞巧》。诗文曰:”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乞巧》是一首描写民间七夕乞巧盛况的诗。开头两句“七夕今霄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叙述的就是牛郎织女的民间故事,即一年一度的七夕又来到了,家家户户的人们纷纷情不自禁地抬头仰望浩瀚的天空,看隔着“天河”的牛郎织女在鹊桥上相会,。这是因为这一美丽的传说牵动了一颗颗善良美好的心灵,唤起人们美好的愿望和丰富的想象。而”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即家家户户都在一边观赏秋月,一边对月穿针,穿过的红线都有几万条了。诗人在诗中并没有具体写出各种不同的心愿,而是留下了想象的空间,愈加体现了人们过节时的喜悦之情。

(二) 卧看牵牛织女星,月转过梧桐树影。“卧看牵牛织女星,月转过梧桐树影”出自元代卢挚的《沉醉东风·七夕》。诗文曰:“银烛冷秋光画屏,碧天晴夜静闲亭。蛛丝度绣针,龙麝焚金鼎。庆人间七夕佳令。卧看牵牛织女星,月转过梧桐树影。”该诗文大意为白银烛台放射出的光线照亮了画屏,在晴朗的夜晚静静地坐在亭子里。妇女们用蛛丝穿过绣针在乞巧,金鼎中焚烧着龙麝香,人们都在庆祝人间七夕这个佳节,躺下来看牵牛织女星得鹊桥相会月亮飘过梧桐树投下了倒影。在诗中,作者绘制出一幅静夜图,即七夕之夜,月明风清,人们焚起香来庆贺节日。渴望着心灵手巧的女子也拿出了针钱在梧桐树影下乞巧,看牛郎织女相会。

(三)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出自北宋诗人秦观的《鹊桥仙》。诗文曰:“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这是一首咏七夕的节序词。起句展示七夕独有的抒情氛围,将七夕人间“乞巧”的主题及“牛郎、织女”故事的悲剧性特征点明,借牛郎织女悲欢离合的故事,歌颂坚贞诚挚的爱情。结句“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揭示了爱情的真谛:爱情要经得起长久分离的考验,只要能彼此真诚相爱,即使终年天各一方,也比朝夕相伴的庸俗情趣可贵得多。这两句感情色彩很浓的议论,成为爱情颂歌当中的千古绝唱。

10.七夕的诗句古诗

七夕节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____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____林杰《乞巧》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____杜牧《秋夕》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____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____佚名《迢迢牵牛星》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____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双星何事今宵会,遗我庭前月一钩。

____德容《七夕二首·其一》人间梦隔西风,算天上、年华一瞬。____吴文英《惜秋华·七夕》恨人间、会少离多,万古千秋今夕。

____张埜《夺锦标·七夕》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____林杰《乞巧》卧看牵牛织女星,月转过梧桐树影。

____卢挚《沉醉东风·七夕》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____李商隐《马嵬·其二》织女牵牛送夕阳,临看不觉鹊桥长。

____德容《七夕二首·其二》双星良夜,耕慵织懒,应被群仙相妒。____范成大《鹊桥仙·七夕》穿针人在合欢楼,正月露、玉盘高泻。

____严蕊《鹊桥仙·碧梧初出》两情缠绵忽如故。复畏秋风生晓路。

____王建《七夕曲》每恨蟪蛄怜婺女,几回娇妒下鸳机,今宵嘉会两依依。____毛文锡《浣溪沙·七夕年年信不违》东飞乌鹊西飞燕。

盈盈一水经年见。____陈师道《菩萨蛮·七夕》寻思不似鹊桥人,犹自得、一年一度。

____赵以夫《鹊桥仙·富沙七夕为友人赋》。

6. 牵牛出河西,织女处其东。万古永相望,七夕谁见同。 【唐】杜甫

牵牛出河西,织女处其东。万古永相望,七夕谁见同。
神光意难候,内此事终蒙胧。容飒然精灵合,何必秋遂通。
亭亭新妆立,龙驾具曾空。世人亦为尔,祈请走儿童。
称家随丰俭,白屋达公宫。膳夫翊堂殿,鸣玉凄房栊。
曝衣遍天下,曳月扬微风。蛛丝小人态,曲缀瓜果中。
初筵裛重露,日出甘所终。嗟汝未嫁女,秉心郁忡忡。
防身动如律,竭力机杼中。虽无姑舅事,敢昧织作功。
明明君臣契,咫尺或未容。义无弃礼法,恩始夫妇恭。
小大有佳期,戒之在至公。方圆苟龃龉,丈夫多英雄。

7. 牵牛在河西,织女处河东。是中国哪个传统节日

是七月初七七夕节

8. 关于七夕节的诗句杜甫写的

1.关于七夕节的诗句古诗

1、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____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

2、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____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

3、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____林杰《乞巧》

4、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____杜牧《秋夕》

5、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____佚名《迢迢牵牛星》

6、双星何事今宵会,遗我庭前月一钩。____德容《七夕二首·其一》

7、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____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

8、人间梦隔西风,算天上、年华一瞬。____吴文英《惜秋华·七夕》

9、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____林杰《乞巧》

10、恨人间、会少离多,万古千秋今夕。____张埜《夺锦标·七夕》

11、织女牵牛送夕阳,临看不觉鹊桥长。____德容《七夕二首·其二》

12、卧看牵牛织女星,月转过梧桐树影。____卢挚《沉醉东风·七夕》

13、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____李商隐《马嵬·其二》

14、一道鹊桥横渺渺,千声玉佩过玲玲。____徐凝《七夕》

15、双星良夜,耕慵织懒,应被群仙相妒。____范成大《鹊桥仙·七夕》

16、两情缠绵忽如故。复畏秋风生晓路。____王建《七夕曲》

17、穿针人在合欢楼,正月露、玉盘高泻。____严蕊《鹊桥仙·碧梧初出》

18、恐是仙家好别离,故教迢递作佳期。____李商隐《辛未七夕》

19、玉露金风报素秋,穿针楼上独含愁。____德容《七夕二首·其一》

20、此夜星繁河正白,人传织女牵牛客。____沈佺期《七夕曝衣篇》

2.关于七夕节的诗句

古诗十九首之一 (汉)佚名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七夕(唐)权德舆 今日云骈渡鹊桥,应非脉脉与迢迢。家人竟喜开妆镜,月下穿针拜九宵。

七夕(唐)徐凝 一道鹊桥横渺渺,千声玉佩过玲玲。别离还有经年客,怅望不如河鼓星。

七夕今宵看碧霄,牛郎织女渡鹊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这首诗传说是唐朝的一个六岁的小孩,林杰写的,在一些地方广为传诵,七夕望月之时往往吟哦。

鹊桥仙(宋)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七夕词(唐)崔颢 长安城中月如练,家家此夜持针线。仙裙玉佩空自知,天上人间不相见。

长信深阴夜转幽,瑶阶金阁数萤流。班姬此夕愁无限,河汉三更看斗牛。

七夕(唐)白居易 烟霄微月澹长空,银汉秋期万古同。几许欢情与离恨,年年并在此宵中。

七夕(宋)杨璞 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弄金梭。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

七夕(唐)曹松 牛女相期七夕秋,相逢俱喜鹊横流。彤云缥缈回金辂,明月婵娟挂玉钩。

燕羽几曾添别恨,花容终不更含羞。更残便是分襟处,晓箭东来射翠楼。

七夕(唐)崔国辅 太守仙潢族,含情七夕多。扇风生玉漏,置水写银河。

阁下陈书籍,闺中曝绮罗。遥思汉武帝,青鸟几时过?七夕(唐)崔涂 年年七夕渡瑶轩,谁道秋期有泪痕?自是人间一周岁,何妨天上只黄昏。

七夕(唐)窦常 露盘花水望三星,仿佛虚无为降灵。斜汉没时人不寐,几条蛛网下风庭。

楚塞馀春听渐稀,断猿今夕让沾衣。云埋老树空山里,仿佛千声一度飞。

秋夕(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七夕(唐)杜牧 云阶月地一相过,未抵经年别恨多。最恨明朝洗车雨,不教回脚渡天河。

七夕(唐)杜审言 白露含明月,青霞断绛河。天街七襄转,阁道二神过。

袨服锵环佩,香筵拂绮罗。年年今夜尽,机杼别情多。

七夕赋咏成篇(唐)何仲宣 日日思归勤理鬓,朝朝伫望懒调梭。凌风宝扇遥临月,映水仙车远渡河。

历历珠星疑拖佩,冉冉云衣似曳罗。通宵道意终无尽,向晓离愁已复多。

七夕(唐)李贺 别浦今朝暗,罗帷午夜愁。鹊辞穿线月,花入曝衣楼。

天上分金镜,人间望玉钩。钱塘苏小小,更值一年秋。

奉和七夕两仪殿会宴应制(唐)李峤 灵匹三秋会,仙期七夕过。查来人泛海,桥渡鹊填河。

帝缕升银阁,天机罢玉梭。谁言七襄咏,重入五弦歌。

同赋山居七夕(唐)李峤 明月青山夜,高天白露秋。花庭开粉席,云岫敞针楼。

石类支机影,池似泛槎流。暂惊河女鹊,终狎野人鸥。

七夕歌(唐)刘言史 星寥寥兮月细轮,佳期可想兮不可亲。云衣香薄妆态新,彩輧悠悠度天津。

玉幌相逢夜将极,妖红惨黛生愁色。寂寞低容入旧机,歇著金梭思往夕。

人间不见因谁知,万家闺艳求此时。碧空露重彩盘湿,花上乞得蜘蛛丝。

七夕(唐)李商隐 鸾扇斜分凤幄开,星桥横过鹊飞回。争将世上无期别,换得年年一度来。

七夕醉答君东(明)汤显祖 玉名堂开春翠屏,新词传唱《牡丹亭》。伤心拍遍无人会,自掐檀痕教小伶 七夕偶题(唐)李商隐 宝婺摇珠佩,常娥照玉轮。

灵归天上匹,巧遗世间人。花果香千户,笙竽滥四邻。

明朝晒犊鼻,方信阮家贫。壬申七夕(唐)李商隐 已驾七香车,心心待晓霞。

风轻惟响佩,日薄不嫣花。桂嫩传香远,榆高送影斜。

成都过卜肆,曾妒识灵槎。辛未七夕(唐)李商隐 恐是仙家好别离,故教迢递作佳期。

由来碧落银河畔,可要金风玉露时。清漏渐移相望久,微云未接过来迟。

岂能无意酬乌鹊,惟与蜘蛛乞巧丝。七夕寄张氏兄弟(唐)李郢 新秋牛女会佳期,红粉筵开玉馔时。

好与檀郎寄花朵,莫教清晓羡蛛丝。七夕(唐)李中 星河耿耿正新秋,丝竹千家列彩楼。

可惜穿针方有兴,纤纤初月苦难留。七夕(唐)刘威 乌鹊桥成上界通,千秋灵会此宵同。

云收喜气星楼晓,香拂轻尘玉殿空。翠辇不行青草路,金銮徒候白榆风。

采盘花阁无穷意,只在游丝一缕中。七夕二首(唐)刘禹锡 河鼓灵旗动,嫦娥破镜斜。

满空天是幕,徐转斗为车。机罢犹安石,桥成不碍槎。

谁知观津女,竟夕望云涯。天衢启云帐,神驭上星桥。

初喜渡河汉,频惊转斗杓。馀霞张锦幛,轻电闪红绡。

非是人间世,还悲后会遥。七夕诗(唐)卢纶 凉风吹玉露,河汉有幽期。

星彩光仍隐,云容掩复离。良宵惊曙早,闰岁怨秋迟。

何事金闺子,空传得网丝。七夕诗(唐)卢纶 祥光若可求,闺女夜登楼。

月露浩方下,河云凝不流。铅华潜警曙,机杼暗传秋。

回想敛馀眷,人天俱是愁。七夕(唐)卢殷 河耿月凉时,牵牛织女期。

欢娱方在此,漏刻竟由谁。定不嫌秋驶,唯当乞夜迟。

全胜客子妇,十载泣生离。七夕(唐)杜甫 牵牛在河西,织女处河东。

万古永相望,七夕谁见同。七夕(唐)罗隐 络角星河菡萏天,一家欢笑设红筵。

应倾谢女珠玑箧,尽写檀郎锦绣篇。香帐簇成排窈窕,金针穿罢拜婵娟。

铜壶漏报天将晓,惆怅佳期又一年。七夕。

3.描写七夕节的诗句

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 ——李清照 《行香子·七夕》

向日穿针易,临风整线难。 ——唐.祖咏.《七夕》

未得渡清浅,相对遥相望。 ——唐.孟郊.《七夕》

铜壶漏报天将晓,惆怅佳期又一年。——唐.罗隐.《七夕》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唐.杜牧.《秋夕》

他乡逢七夕,旅馆益羁愁。不见穿针妇,空怀故国楼。——孟浩然 《他乡七夕》

双星良夜,耕慵织懒,应被群仙相妒。娟娟月姊满眉颦,更无奈、风姨吹雨。——范成大 《鹊桥仙·七夕》

4.杜甫对七夕所有的诗

《牵牛织女》

年代: 唐 作者: 杜甫

牵牛出河西,织女处其东。万古永相望,七夕谁见同。

神光意难候,此事终蒙胧。飒然精灵合,何必秋遂通。

亭亭新妆立,龙驾具曾空。世人亦为尔,祈请走儿童。

称家随丰俭,白屋达公宫。膳夫翊堂殿,鸣玉凄房栊。

曝衣遍天下,曳月扬微风。蛛丝小人态,曲缀瓜果中。

初筵裛重露,日出甘所终。嗟汝未嫁女,秉心郁忡忡。

防身动如律,竭力机杼中。虽无姑舅事,敢昧织作功。

明明君臣契,咫尺或未容。义无弃礼法,恩始夫妇恭。

小大有佳期,戒之在至公。方圆苟龃龉,丈夫多英雄。

5.关于七夕节的古诗

1、《秋夕》唐代: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译文:在秋夜里烛光映照着画屏,手拿着小罗扇扑打萤火虫。夜色里的石阶清凉如冷水,静坐寝宫凝视牛郎织女星。

2、《鹊桥仙·纤云弄巧》宋代: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译文:纤薄的云彩在天空中变幻多端,天上的流星传递着相思的愁怨,遥远无垠的银河今夜我悄悄渡过。在秋风白露的七夕相会,就胜过尘世间那些长相厮守却貌合神离的夫妻。共诉相思,柔情似水,短暂的相会如梦如幻,分别之时不忍去看那鹊桥路。只要两情至死不渝,又何必贪求卿卿我我的朝欢暮乐呢。

3、《迢迢牵牛星》两汉:佚名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译文:那遥远而亮洁的牵牛星,那皎洁而遥远的织女星。织女正摆动柔长洁白的双手,织布机札札不停地响个不停。因为相思而整天也织不出什么花样,她哭泣的泪水零落如雨。只隔了道清清浅浅的银河,他俩相界离也没有多远。相隔在清清浅浅的银河两边,含情脉脉相视无言地痴痴凝望。

4、《乞巧》唐代:林杰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译文:七夕晚上,望着碧蓝的天空,就好像看见隔着“天河”的牛郎织女在鹊桥上相会。家家户户都在一边观赏秋月,一边乞巧(对月穿针),穿过的红线都有几万条了。

5、《七夕》唐代:徐凝

一道鹊桥横渺渺,千声玉佩过玲玲。

别离还有经年客,怅望不如河鼓星。

译文:一道仙鹊架起的小桥横卧在那茫茫的银河上。听着织女的配环叮咚,看她款款地过桥而来。

我和伊人的离别是不会停息地一年复一年。怅然间抬头望去只见到牛郎星依旧闪烁,亘古光华不变;我的哀愁啊,就渐渐的不那么明显。

6.关于描写七夕节的诗句

古代描写七夕节的著名诗句,有“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卧看牵牛织女星,月转过梧桐树影”、“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等。

(一)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出自唐代林杰的《乞巧》。诗文曰:”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乞巧》是一首描写民间七夕乞巧盛况的诗。开头两句“七夕今霄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叙述的就是牛郎织女的民间故事,即一年一度的七夕又来到了,家家户户的人们纷纷情不自禁地抬头仰望浩瀚的天空,看隔着“天河”的牛郎织女在鹊桥上相会,。这是因为这一美丽的传说牵动了一颗颗善良美好的心灵,唤起人们美好的愿望和丰富的想象。而”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即家家户户都在一边观赏秋月,一边对月穿针,穿过的红线都有几万条了。诗人在诗中并没有具体写出各种不同的心愿,而是留下了想象的空间,愈加体现了人们过节时的喜悦之情。

(二) 卧看牵牛织女星,月转过梧桐树影。“卧看牵牛织女星,月转过梧桐树影”出自元代卢挚的《沉醉东风·七夕》。诗文曰:“银烛冷秋光画屏,碧天晴夜静闲亭。蛛丝度绣针,龙麝焚金鼎。庆人间七夕佳令。卧看牵牛织女星,月转过梧桐树影。”该诗文大意为白银烛台放射出的光线照亮了画屏,在晴朗的夜晚静静地坐在亭子里。妇女们用蛛丝穿过绣针在乞巧,金鼎中焚烧着龙麝香,人们都在庆祝人间七夕这个佳节,躺下来看牵牛织女星得鹊桥相会月亮飘过梧桐树投下了倒影。在诗中,作者绘制出一幅静夜图,即七夕之夜,月明风清,人们焚起香来庆贺节日。渴望着心灵手巧的女子也拿出了针钱在梧桐树影下乞巧,看牛郎织女相会。

(三)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出自北宋诗人秦观的《鹊桥仙》。诗文曰:“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这是一首咏七夕的节序词。起句展示七夕独有的抒情氛围,将七夕人间“乞巧”的主题及“牛郎、织女”故事的悲剧性特征点明,借牛郎织女悲欢离合的故事,歌颂坚贞诚挚的爱情。结句“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揭示了爱情的真谛:爱情要经得起长久分离的考验,只要能彼此真诚相爱,即使终年天各一方,也比朝夕相伴的庸俗情趣可贵得多。这两句感情色彩很浓的议论,成为爱情颂歌当中的千古绝唱。

7.描写七夕节的诗句 古诗

七夕

年代:【唐】 作者:【杜牧】 体裁:【七绝】 类别:【】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七夕

年代:【宋】 作者:【杨朴】 体裁:【七绝】 类别:【】

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织金梭。

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

七夕

年代:【清】 作者:【吴绡】 体裁:【七律】 类别:【】

星光历历汉悠悠,怅望双星独倚楼。

莫谓人间多别恨,便疑天上有离愁。

梁清谪去谁相伴,子晋归来合公游。

惟有月娥应最妒,一轮风露不胜秋。

怨王孙 七夕

年代:【清】 作者:【朱彝尊】 体裁:【】 类别:【】

一水填却双星如约。

乞巧谁凭。

诉愁君莫,知道呆女痴牛,肯怜不。

悠悠岁月辞家者,孤眠且。

此夕何夕也。

碧梧小院风细,露槛同凭,昔年曾。

红娘子

年代:【清】 作者:【朱彝尊】 体裁:【】 类别:【】

袖薄吹香过,发重萦鬟亸。

压众风流,倾城色笑,趁时梳裹。

惯新诗咏罢少人知,一篇篇教和。

别泪看频堕,密约何曾果。

七夕星河,中秋院落,上元灯火。

悔当时花月可怜宵,镇相逢闲坐。

乞巧

年代:【唐】 作者:【林杰】 体裁:【七绝】 类别:【】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七夕

年代:【宋】 作者:【仇远】 体裁:【】 类别:【】

河鼓天孙各老成,无愁可解任秋声。

痴儿笑月羞眉曲,稚女穿针斗眼明。

夜半且分瓜果供,天中岂识别离情。

未能免俗消光景,醉卧西风梦亦清。

鹊桥仙 七夕

年代:【宋】 作者:【范成大】 体裁:【词】 类别:【】

双星良夜,耕慵织懒,应被群仙相妒。娟娟月姊满眉颦,更无奈、风姨吹雨。相逢草草,争如休见,重搅别离心绪。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

七夕

年代:【唐】 作者:【李贺】 体裁:【五律】 类别:【】

别浦今朝暗,罗帷午夜愁。

鹊辞穿线月,花入曝衣楼。

天上分金镜,人间望玉钩。

钱塘苏小小,更值一年秋。

牵牛织女

年代:【唐】 作者:【杜甫】 体裁:【五古】 类别:【】

牵牛出河西,织女处其东。万古永相望,七夕谁见同。

神光意难候,此事终蒙胧。飒然精灵合,何必秋遂通。

亭亭新妆立,龙驾具曾空。世人亦为尔,祈请走儿童。

称家随丰俭,白屋达公宫。膳夫翊堂殿,鸣玉凄房栊。

曝衣遍天下,曳月扬微风。蛛丝小人态,曲缀瓜果中。

初筵裛重露,日出甘所终。嗟汝未嫁女,秉心郁忡忡。

防身动如律,竭力机杼中。虽无姑舅事,敢昧织作功。

明明君臣契,咫尺或未容。义无弃礼法,恩始夫妇恭。

小大有佳期,戒之在至公。方圆苟龃龉,丈夫多英雄。

七夕

年代:【唐】 作者:【杜审言】 体裁:【五律】 类别:【】

白露含明月,青霞断绛河。天街七襄转,阁道二神过。

袨服锵环佩,香筵拂绮罗。年年今夜尽,机杼别情多。

8.七夕节的诗句

七夕情人节的诗句的话呢,像是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摸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还有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这样的都不错哦。

这样是很有情调啦,但是这样更像是告白哦,不过我认为最浪漫的无非用文化底蕴去好好的诠释你对你女朋友的爱哦,诗句呀什么的都是别人的东西,女朋友不一定可以看到你的诚意呢,有这么一句话:以我之名,冠你指间;一生相伴,一世相随!这是乐维斯钻戒独家定制的哦。乐维斯的每一枚钻戒都是需要男士实名制来定制的,代表了你们真挚的爱情哦。

9.写出关于七夕的诗句

以七夕为题材的诗词作品很多,其中唐诗作品首推杜牧的《秋夕》: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而宋代秦观的词《鹊桥仙》则更是吟诵七夕的千古名篇: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此外再摘录一些个人认为较好的作品:

七夕----白居易

烟霄微月澹长空,银汉秋期万古同。

几许欢情与离恨,年年并在此宵中。

七夕----崔颢

长安城中月如练,家家此夜持针线。

仙裙玉佩空自知,天上人间不相见。

长信深阴夜转幽,瑶阶金阁数萤流。

班姬此夕愁无限,河汉三更看斗牛。

鹊桥仙----朱淑真

巧云妆晚,西风罢暑,小雨翻空月坠。牵牛织女几经秋,尚多少、离肠恨泪。

微凉入袂,幽欢生座,天上人间满意。何如暮暮与朝朝,更改却、年年岁岁。

行香子---李清照

草际鸣蛩。惊落梧桐。正人间天上愁浓。云阶月地,关锁千重。纵浮槎来,浮槎去,不相逢。

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牵牛织女,莫是离中。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

渔家傲----苏轼

皎皎牵牛河汉女。盈盈临水无由语。望断碧云空日暮。无寻处。梦回芳草生春浦。

鸟散余花纷似雨,汀洲苹老香风度。明月多情来照户。但揽取。清光长送人归去。

9. 关于七夕盛况的诗句

1.关于描写七夕节的诗句

古代描写七夕节的著名诗句,有“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卧看牵牛织女星,月转过梧桐树影”、“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等。

(一)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出自唐代林杰的《乞巧》。诗文曰:”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乞巧》是一首描写民间七夕乞巧盛况的诗。开头两句“七夕今霄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叙述的就是牛郎织女的民间故事,即一年一度的七夕又来到了,家家户户的人们纷纷情不自禁地抬头仰望浩瀚的天空,看隔着“天河”的牛郎织女在鹊桥上相会,。这是因为这一美丽的传说差碰老牵动了一颗颗善良美好的心灵,唤起人们美好的愿望和丰富的想象。而”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即家家户户都在一边观赏秋月,一边对月穿针,穿过的红线都有几万条了。诗人在诗中并没有具体写出各种不同的心愿,而是留下了想象的空间,愈加体现了人们过节时的喜悦之情。

(二) 卧看牵牛织女星,月转过梧桐树影。“卧看牵牛织女星,月转过梧桐树影”出自元代卢挚的《沉醉东风·七夕》。诗文曰:“银烛冷秋光画屏,碧天晴夜静闲亭。蛛丝度绣针,龙麝焚金鼎。庆人间七夕佳令。卧看牵牛织女星,月转过梧桐树影。”该诗文大意为白银烛台放射出的光线照亮了画屏,在晴朗的夜晚静静地坐在亭子里。妇女们用蛛丝穿过绣针在乞巧,金鼎中焚烧着龙麝香,人们都在庆祝人间七夕这个佳节,躺下来看牵牛织女星得鹊桥相会月亮飘过梧桐树投下了倒影。在诗中,作者绘制出一幅静夜图,即七夕之夜,月明风清,人们焚起香来庆贺节日。渴望着心灵手巧的女子也拿出了针钱在梧桐树影下乞巧,看牛郎织女相会。

(三)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出自北宋诗人秦观的《鹊桥仙》。诗文曰:“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这是一首咏七夕的节序词。起句展示七夕独有的抒情氛围,将七夕人间“乞巧”的主题及“牛郎、织女”故事的悲剧性特征点明,借牛郎织女悲欢离合的故事,歌颂坚贞诚挚的爱情。结句“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揭示了爱情的真谛:爱情要经得起长久分离的考验,只要能彼此真诚相爱,即使终年天各一方,也比朝夕相伴的庸俗情趣可贵得多。这两句感情色彩很浓的议论,成为爱情颂歌当中的千古绝唱。

2.林杰的乞巧一诗中描写乞巧盛况的诗句是,什么

七夕节本名叫做“乞巧节”,源起于汉代。

乞巧,既是乞求女子心灵手巧,也是祈望生活美满智巧。 乞巧 七夕今宵看碧霄, 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 穿尽红丝几万条。 【注释】: ① 乞巧:古代节日,在农历七月初七日,又名七夕。

【意思】: 一年一度的七夕节又来到了,牵牛织女再度横渡喜鹊桥来相会。家家户户的人们纷纷情不自禁地虚升抬头仰望浩瀚的天空,挨家挨户的巧手女子都穿起红丝,至少有几万条。

(比喻) 七夕节,也被我们成为“乞巧节”。在古代,人们在这一天不仅有着牛郎和织女在鹊桥相会的传说,还有很多丰富色彩的民间传说。

那么,乞巧节是如何由来的呢?在民间又有着什么样的传说呢?接下来就让我们吵昌一起来看看吧! 乞巧节的由来 乞巧节又被称为“七夕节”起源于民间故事《牛郎织女》,相传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的鹊桥相会就是在农历7月7日,又因为织女有一双能织云霞的巧手,民间的少女们希望能到织女的灵气,所以在七夕节那天“乞巧”,直到今日,七夕仍是一个富有浪漫色彩传统节日。但不少习俗活动已弱化或消失,惟有象征忠贞爱情的牛郎织女的传说,一直流传民间。

七夕节:农历七月初七,俗称“七夕”,又称“女儿节”,“少女节”。 七夕节最普遍的习俗,就是少女们在七月初七的夜晚进行的各种乞巧活动。

旧时风俗,农历七月七日夜(或七月六日夜),穿着新衣的少女们在庭院向织女星乞求智巧,称为“乞巧”。乞巧的方式大多是姑娘们穿针引线验巧,做些小物品赛巧,摆上些瓜果乞巧,各个地区的乞巧的方式不尽相同,各有趣味。

近代的穿针引线、蒸巧馍馍、烙巧果子、生巧芽以及用面塑、剪纸、彩绣等形式做成的装饰品等亦是乞巧风俗的延伸。 乞巧节传说: 第一则:相传牛郎父母早逝,又常受到哥嫂的虐待,只有一头老牛相伴。

有一天老牛给他出了计谋,要娶织女做妻子。到了那一天,美丽的仙女们果然到银河沐浴,并在水中嬉戏。

这时藏在芦苇中的牛郎突然跑出来拿走了织女的衣裳。惊惶失措的仙女们急忙上岸穿好衣裳飞走了,唯独剩下织女。

在牛郎的恳求下,织女答应做他的妻子。婚后,牛郎织女男耕女织,相亲相爱,生活得十分幸福美满。

织女还给牛郎生了一儿一女。后来,老牛要死去的时候,叮嘱牛郎要把它的皮留下来,到急难时披上以求帮助。

老牛死后,夫妻俩忍痛剥下牛皮,把牛埋在山坡上。 织女和牛郎成亲的事被天庭的玉帝和王母娘娘知道后,他们勃然大怒,并命令天神下界抓回织女。

天神趁牛郎不在家的时候,抓走了织。

3.描写民间七夕盛况的诗句月夜美景的诗句在哪里

古诗十九首之一 (汉)佚名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七夕(唐)权德舆 今日云骈渡鹊桥,应非脉脉与迢迢。 家人竟喜开妆镜,月下穿针拜九宵。

七夕(唐)徐凝 一道鹊桥横渺渺,千声玉佩过玲玲。 别离还有经年客,怅望不如河鼓星。

七夕今宵看碧霄,牛郎织女渡鹊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这首诗传说是唐朝的一个六岁的小孩,林杰写的,在一些地方广为传诵,七夕望月之时往往吟哦。

鹊桥仙(宋)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七夕词(唐)崔颢 长安城中月如练,家家此夜持针线。 仙裙玉佩空自知,天上人间不相见。

长信深阴夜转幽,瑶阶金阁数萤流。 班姬此夕愁无限,河汉三更看斗牛。

七夕(唐)白居易 烟霄微月澹长空,银汉秋期万古同。 几许欢情与离恨,年年并在此宵中。

七夕(宋)杨璞 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弄金梭。 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

七夕(唐)曹松 牛女相期七夕秋,相逢俱喜鹊横流。 彤云缥缈回金辂,明月婵娟挂玉钩。

燕羽几曾添别恨,花容终不更含羞。 更残便是分襟处,晓箭东来射翠楼。

七夕(唐)崔国辅 太守仙潢族,含情七夕多。 扇风生玉漏,置水写银河。

阁下陈书籍,闺中曝绮罗。 遥思汉武帝,青鸟几时过? 七夕(唐)崔涂 年年七夕渡瑶轩,谁道秋期有泪痕? 自是人间一周岁,何妨天上只黄昏。

七夕(唐)窦常 露盘花水望三星,仿佛虚无为降灵。 斜汉没时人不寐,几条蛛网下风庭。

楚塞馀春听渐稀,断猿今夕让沾衣。 云埋老树空山里,仿佛千声一度飞。

秋夕(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七夕(唐)杜牧 云阶月地一相过,未抵经年别恨多。 最恨明朝洗车雨,不教回脚渡天河。

七夕(唐)杜审言 白露含明月,青霞断绛河。 天街七襄转,阁道二神过。

袨服锵环佩,香筵拂绮罗。年年今夜尽,机杼别情多。

七夕赋咏成篇(唐)何仲宣 日日思归勤理鬓,朝朝伫望懒调梭。 凌风宝扇遥临月,映水仙车远渡河。

历历珠星疑拖佩,冉冉云衣似曳罗。 通宵道意终无尽,向晓离愁已复多。

七夕(唐)李贺 别浦今朝暗,罗帷午夜愁。 鹊辞穿线月,花入曝衣楼。

天上分金镜,人间望玉钩。 钱塘苏小小,更值一年秋。

奉和七夕两仪殿会宴应制(唐)李峤 灵匹三秋会,仙期七夕过。查来人泛海,桥渡鹊填河。

帝缕升银阁,天机罢玉梭。 谁言七襄咏,重入五弦歌。

同赋山居七夕(唐)李峤 明月青山夜,高天白露秋。花庭开粉席,云岫敞针楼。

石类支机影,池似泛槎流。暂惊河女鹊,终狎野人鸥。

七夕歌(唐)刘言史 星寥寥兮月细轮,佳期可想兮不可亲。 云衣香薄妆态新,彩輧悠悠度天津。

玉幌相逢夜将极,妖红惨黛生愁色。 寂寞低容入旧机,歇著金梭思往夕。

人间不见因谁知,万家闺艳求此时。 碧空露重彩盘湿,花上乞得蜘蛛丝。

七夕(唐)李商隐 鸾扇斜分凤幄开,星桥横过鹊飞回。 争将世上无期别,换得年年一度来。

七夕醉答君东(明)汤显祖 玉名堂开春翠屏,新词传唱《牡丹亭》。 伤心拍遍无人会,自掐檀痕教小伶 七夕偶题(唐)李商隐 宝婺摇珠佩,常娥照玉轮。

灵归天上匹,巧遗世间人。 花果香千户,笙竽滥四邻。

明朝晒犊鼻,方信阮家贫。 壬申七夕(唐)李商隐 已驾七香车,心心待晓霞。

风轻惟响佩,日薄不嫣花。 桂嫩传香远,榆高送影斜。

成都过卜肆,曾妒识灵槎。 辛未七夕(唐)李商隐 恐是仙家好别离,故教迢递作佳期。

由来碧落银河畔,可要金风玉露时。 清漏渐移相望久,微云未接过来迟。

岂能无意酬乌鹊,惟与蜘蛛乞巧丝。 七夕寄张氏兄弟(唐)李郢 新秋牛女会佳期,红粉筵开玉馔时。

好与檀郎寄花朵,莫教清晓羡蛛丝。 七夕(唐)李中 星河耿耿正新秋,丝竹千家列彩楼。

可惜穿针方有兴,纤纤初月苦难留。 七夕(唐)刘威 乌鹊桥成上界通,千秋灵会此宵同。

云收喜气星楼晓,香拂轻尘玉殿空。 翠辇不行青草路,金銮徒候白榆风。

采盘花阁无穷意,只在游丝一缕中。 七夕二首(唐)刘禹锡 河鼓灵旗动,嫦娥破镜斜。

满空天是幕,徐转斗为车。 机罢犹安石,桥成不碍槎。

谁知观津女,竟夕望云涯。 天衢启云帐,神驭上星桥。

初喜渡河汉,频惊转斗杓。 馀霞张锦幛,轻电闪红绡。

非是人间世,还悲后会遥。 七夕诗(唐)卢纶 凉风吹玉露,河汉有幽期。

星彩光仍隐,云容掩复离。 良宵惊曙早,闰岁怨秋迟。

何事金闺子,空传得网丝。 七夕诗(唐)卢纶 祥光若可求,闺女夜登楼。

月露浩方下,河云凝不流。 铅华潜警曙,机杼暗传秋。

回想敛馀眷,人天俱是愁。 七夕(唐)卢殷 河耿月凉时,牵牛织女期。

欢娱方在此,漏刻竟由谁。 定不嫌秋驶,唯当乞夜迟。

全胜客子妇,十载泣生离。 七夕(唐)杜甫 牵牛在河西,织女处河东。

万古永相望,七夕谁见同。 七夕(唐)罗隐 络角星河菡萏天,一家欢笑设红筵。

应倾谢女珠玑箧,尽写檀郎锦绣篇。 香帐簇成排窈窕,金。

4.乞巧是唐代诗人林杰描写民间七夕什么盛况的名诗

《乞巧》是唐代诗人林杰描写民间七夕乞巧盛况的名诗。

乞巧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释义》七夕佳节到来人们纷纷抬头仰望浩瀚天空,就好像能看见牛郎织女渡过银河在鹊桥上相会。家家妇女都望着月亮穿针乞巧,穿过的红线都有几万条了。

农历七月初七,俗称“七夕”,是传说中隔着天河的牛郎和织女在鹊桥上相会的日子。在从前七夕的民间活动主要是乞巧,所谓乞巧,就是向织女乞求一双巧手的意思。乞巧最普遍的方式是对月穿针,如果线从针孔穿过就叫得巧。这一习俗唐宋最为鼎盛。

5.描写七夕节日的诗句

七夕——杜审言

白露含明月,青霞断绛河。天街七襄转,阁道二神过。

袨服锵环佩,香筵拂绮罗。年年今夜尽,机杼别情多。

牵牛织女——杜甫

牵牛出河西,织女处其东。万古永相望,七夕谁见同。

神光意难候,此事终蒙胧。飒然精灵合,何必秋遂通。

亭亭新妆立,龙驾具曾空。世人亦为尔,祈请走儿童。

称家随丰俭,白屋达公宫。膳夫翊堂殿,鸣玉凄房栊。

曝衣遍天下,曳月扬微风。蛛丝小人态,曲缀瓜果中。

初筵裛重露,日出甘所终。嗟汝未嫁女,秉心郁忡忡。

防身动如律,竭力机杼中。虽无姑舅事,敢昧织作功。

明明君臣契,咫尺或未容。义无弃礼法,恩始夫妇恭。

小大有佳期,戒之在至公。方圆苟龃龉,丈夫多英雄。

七夕——李贺

别浦今朝暗,罗帷午夜愁。

鹊辞穿线月,花入曝衣楼。

天上分金镜,人间望玉钩。

钱塘苏小小,更值一年秋。

七夕——吴绡

星光历历汉悠悠,怅望双星独倚楼。

莫谓人间多别恨,便疑天上有离愁。

梁清谪去谁相伴,子晋归来合公游。

惟有月娥应最妒,一轮风露不胜秋。

七夕——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七夕——杨朴

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织金梭。

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

怨王孙 七夕——朱彝尊

一水填却双星如约。

乞巧谁凭。

诉愁君莫,知道呆女痴牛,肯怜不。

悠悠岁月辞家者,孤眠且。

此夕何夕也。

碧梧小院风细,露槛同凭,昔年曾。

6.关于乞巧节的古诗

1、《元宫词》

明代:朱有炖

鹿顶殿中逢七夕,遥瞻牛女列珍羞。

明朝看巧开金盒,喜得蛛丝笑未休。

2、《忆王孙》

宋代:汪元量

华清宫树不胜秋。

云物凄凉拂曙流。

七夕何人望斗牛。

一登楼。

水远山长步步愁。

3、《浣溪沙》

宋代:吴儆

秋到郊原日夜凉。黍禾高下已垂黄。

荷花犹有晚来香。

天上佳期称七夕,人间好景是秋光。

竹洲有月可徜徉。

4、《瑟瑟钗》

唐代:温庭筠

翠染冰轻透露光,堕云孙寿有馀香。

只因七夕回天浪,添作湘妃泪两行。

5、《七夕》

宋代:真山民

世上痴儿女,争趋乞巧筵。

妇鸠甘抱拙,不诌鹊桥仙。

6、《和粹伯七夕韵》

宋代:曾协

天上相逢绝点尘,莫将世态测高真。

深闺儿女传闻误,见说秋期便妒人。

7、《戊早年七夕五绝》

宋代:张秉

香阶宝砌静无尘,摇指星河再拜人。

若把离情今夕说,世间生死最伤神。

8、《七夕》

宋代:王镃

彩楼帘影夜沉沉,一片筛凉月似金。

倚得画栏和袖暖,看人儿女学穿针。

热点内容
曲谱萨克斯独奏茉莉花 发布:2025-02-08 03:07:52 浏览:883
朱子岩黑玫瑰 发布:2025-02-08 03:03:36 浏览:345
茶花股份行情 发布:2025-02-08 03:02:52 浏览:508
绿植红色 发布:2025-02-08 02:57:58 浏览:933
玫瑰心香水 发布:2025-02-08 02:52:12 浏览:834
七夕节该多少红包 发布:2025-02-08 02:52:11 浏览:646
红薯苗盆栽 发布:2025-02-08 02:42:31 浏览:133
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 发布:2025-02-08 02:42:29 浏览:563
百合漫画网盘 发布:2025-02-08 02:41:46 浏览:352
花卉的质量标准 发布:2025-02-08 02:28:32 浏览:4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