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花语集锦 » 龙抬头情人节

龙抬头情人节

发布时间: 2023-07-04 13:10:21

⑴ 中国有哪七个传统节日什么时间过有什么习俗

七大传统节日:

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

1,春 节

时间是中国农历正月初一,中国传统的新年,是中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节日。春节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活动,自汉武帝改用农历以后,中国历代都以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日为春节,农历正月初一为新年。古人常在此时举行朝贺,进行各种娱乐活动,迎神祭祖,占卜气候,祈求丰收,后来逐渐形成内容丰富的新春佳节。

2,元宵节

时间是中国农历正月十五。正月为元月,古人称夜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元宵节大致起于魏晋南北朝时期。

3,清明节

时间是公历4月5日前后,中国特有的农历历法的二十四节气之一。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2500多年历史。起初,清明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

4,端午节

时间是中国农历五月初五,中国自古相传的“卫生节”。端午节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已有2000多年历史。至今仍是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端午也称端五、端阳。此外,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重五节、五月节、诗人节、龙日等。虽然叫法不同,但各地过节的习俗基本相同。

5,七 夕节

时间是中国农历七月初七夜晚,有“中国情人节”之称。七夕节,也有人称之为“乞巧节”或“女儿节”。这一天,民间有向织女乞巧的习俗。每到七夕――相传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姑娘们就会来到花前月下,抬头仰望星空,寻找银河两边的牛郎星和织女星,希望能看到他们一年一度的相会,乞求上天让自己能像织女那样心灵手巧,祈祷自己能有如意称心的美满婚姻。

6,中秋节

时间是中国农历八月十五,中国人团圆的日子。中秋节有悠久的历史。从北宋开始,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并出现“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之类的节令食品。直到今天,中秋节仍流行赏月、吃月饼。

7,重阳节

时间是中国农历九月初九,中国老人的节日。重阳节又称为“重九节”、“登高节”,其起源可以追溯到汉代。唐代被正式定为民间节日。到明代,九月重阳,皇宫上下要一起吃花糕以庆贺,皇帝要亲自到万岁山登高,以畅秋志,此风俗一直流传到清代。

⑵ 中国传统情人节日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又到了一年中的2月14,今天是西方的情人节,又叫圣瓦伦丁节,这是一个关于爱、浪漫以及花、巧克力、贺卡的节日。男女在这一天互送礼物用以表达爱意或友好。情人节的晚餐约会通常代表了情侣关系的发展关键。现已成为世界各国青年人流行喜爱的节日。舶来品节日诸如万圣节、圣诞节、情人节日渐在我国的年轻人中深受重视,有些中华传统节日可以不知道或者忽略,而这些西方节日却是每每一定要在朋友圈冒冒泡,给知心爱人道个节日问候。。。咱就不就这个现象吐槽什么痛心疾首,扶华灭洋之类的话题,今天给大家普及一下中国古代三个传统的情人节:一是正月十五元宵节;二是农历三月初三上巳节;三是七月初七七夕节(又称乞巧节)。 古人的浪漫与多情,往往总是寄于优美动人的诗词之中!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欧阳修生查子·元夕)在月与灯之间,等眼眸明亮的伊人。然而几家欢喜几家忧,有的人牵得意中人共游花灯盛会,有的人却弄丢了最爱的人,望着街上恋人双双,暗自神伤。真不愧是情人节的经典场景! 辛弃疾也在《青玉案.元夕》记录了自己元宵节撩妹的传奇历程:“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网络,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元宵节的晚上,好不热闹,车马、鼓乐、灯月交辉,民间艺人们载歌载舞、鱼龙漫衍的“社火”百戏,极为繁华热闹,令人目不暇接。观赏花灯的游女们,一个个雾鬓云鬟,戴满了元宵特有的闹蛾儿、雪柳,这些盛装的游女们,行走过程中不停地说笑,在她们走后,只有衣香还在暗中飘散。这些丽者,都非作者意中关切之人,在百千群中只寻找一个意中之人——却总是踪影难觅,那个急啊,火烧火燎的,找了一遍又一遍,绝望的几乎要上网络发寻人启事了,突然峰回路转,眼睛一亮,在那一角残灯旁边,分明看见了,是她!是她!没有错,她原来在这冷落的地方,还未归去,似有所待!然后,辛老前辈去撩了还是没撩,咱不得而知了。 在古代,一年中的平常日子,女子特别是大家闺秀或小家碧玉,都是“三步不出闺门”,只有到了特别的节日如元宵节,才可以出门。自从元宵张灯之俗形成以后,历朝历代都以正月十五张灯观灯为一大盛事。元宵灯会在封建的传统社会中,给未婚男女相识提供了一个机会。未婚男女借着赏花灯也顺便可以结伴游玩,为自己物色对象,于是元宵节便成为了一年中的第一个情人节。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杜甫《丽人行》)上巳节这天,长安水边有很多漂亮的小姐姐,不仅颜值高,而且皮肤白身材好,怎么看都是男性的梦中情人。既然美女都有了,那肯定有才子闻风而至,纷纷吟诗作对,尽显风骚,以求佳人欢心。 上巳节:相传,黄帝的生日就是三月初三,有句俗话说“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为庆贺黄帝生辰,人们会在三月三这天出门春游,或者在水边宴饮。汉之前更有野合的习俗,后来礼教兴起,野合的习俗消失,但当时男女的交往还是比后世自由,年轻男女依然会在当天到郊外踏青游玩。到南宋时礼教变得森严,上巳节就在汉民族文化中式微了。在《诗经》中,上巳节被称作中国情人节,如果这样算起来的话,那咱们中国的情人节可比西方的情人节整整早了1000年!时到如今,上巳节这么个古老而浪漫的节日,现代只有在很多少数民族地区才能看见这个节日。 鹊桥相会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 鹊桥仙 》) 七夕节也叫乞巧节、七姐节、女儿节。。。七夕节起始于西汉,鼎盛于宋代。在古代,七夕节是靓女们的专属节日。在七夕的众多民俗当中,有些逐渐消失,但还有相当一部分被人们延续了下来。其实,七夕节并不是纪念牛郎织女的爱情,而是源自星宿(婺女星)崇拜,婺女星后来衍化成神话中的女神,民间又称“七姐”、“七娘妈”等。七夕节是女子的节日,织女被视为纺织女神,也是情侣、妇女、儿童的保护神,七月七日是织女的诞辰。凡间女子便在七月初七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艺,也免不了求赐美满姻缘。七夕节乞巧是向七姐(织女星)祈求心灵手巧,希望婚姻幸福,家庭美满。旧时代靓女们向七姐“乞巧”,乞求她传授心灵手巧的手艺,其实所谓“乞巧”不过是“斗巧”。经历史发展,七夕被赋予了“牛郎织女”的美丽爱情传说,使其成为了象征爱情的节日,从而被认为是中国最具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在当代更是产生了“中国情人节”的文化含义。 古代男女过情人节,其实很含蓄,他们顶多就一起看看风景,吟诗作对,而且往往是一群人,很少有单独相处的机会,否则会传出闲话的。 古时的男子又是怎么样“撩妹”的呢?不同于现在的男子追女子,大多数是是“单刀直入”。古时男子追求女子更加讲究“套路”。含情脉脉的男子可能解下随身的玉佩赠与女子以表达自己的爱恋,而含苞待放的女子则会温婉地留下自己精心缝制的香囊、荷包、手帕等小物件以传达自己的心意。 现在社会再重现不了古代热闹集会的景象了,商场虽然更高端但却没有那种浪漫的感觉,并且相较现在鲜花加巧克力的传统情人节礼物,古人互赠的贴身定情信物也要更有意义,这么看来,古人虽然含蓄,但过起情人节来要比我们更加浪漫。 中国传统情人节日2 中国情人节的来历和意义 七夕的由来 夕节,又名乞巧节、七巧节或七姐诞,发源于中国,是华人地区以及部分受汉族文化影响的东亚国家传统节日,农历七月七日夜或七月六日夜妇女在庭院向织女星乞求智巧,故称为“”乞巧“。其起源于对自然的崇拜及妇女穿针乞巧,后被赋予了牛郎织女的传说使其成为象征爱情的节日。2006年5月20日,七夕节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现被认为是“中国情人节”。 七夕乞巧,这个节日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后来的唐宋诗词中,妇女乞巧也被屡屡提及,唐朝王建有诗说“阑珊星斗缀珠光,七夕宫娥乞巧忙”。据《开元天宝遗事》载:唐太宗与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宫夜宴,宫女们各自乞巧,这一习俗在民间也经久不衰,代代延续。 七夕宋元之际,七夕乞巧相当隆重,京城中还设有专卖乞巧物品的市场,世人称为乞巧市。宋罗烨、金盈之辑《醉翁谈录》说:“七夕,潘楼前买卖乞巧物。自七月一日,车马嗔咽,至七夕前三日,车马不通行,相次壅遏,不复得出,至夜方散。”在这里,从乞巧市购买乞巧物的盛况,就可以推知当时七夕乞巧节的热闹景象。人们从七月初一就开始办置乞巧物品,乞巧市上车水马龙、人流如潮,到了临近七夕的时日、乞巧市上简直成了人的海洋,车马难行,观其风情,似乎不亚于最盛大的节日--春节,说明乞巧节是古人最为喜欢的节日之一。 时至今日,七夕仍是一个富有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但不少习俗活动已弱化或消失惟有象征忠贞爱情的牛郎织女的传说,一直流传民间,故有人称七夕节是“中国的情人节”。七夕是中国的情人节,那2月14呢? 双七:此日,月、日皆为七,故称,也称重七。 香日:俗传七夕牛女相会,织女要梳妆打扮、涂脂抹粉,以至满天飘香,故称。星期:牛郎织女二星所在的方位特别,一年才能一相遇,故称这一日为星期。王勃的《七夕赋》“伫灵匹于星期,眷神姿于月夕”把星期与月夕相提并论,点出了一年四季中与亲情、与爱情相关的最美好、也最凄楚动人的两个夜晚。大约正因如此吧,后人便把男女成婚的吉日良辰叫作“星期”。 巧夕:因七夕有乞巧的风俗,故称。女节:七夕节以少女拜仙及乞巧、赛巧等为主要节俗活动,故称女节,亦称女儿节、少女节。 兰夜:农历七月古称“兰月”,故七夕又称“兰夜”。 小儿节:因乞巧、乞文等俗多由少女、童子为之,故称。 穿针节:因这天有穿针的习俗,所以这么称呼。 七夕含义: 其实,乞巧节并不是纪念牛郎织女的'爱情,而是纪念织女这个人,民间又称“七姐”。乞巧节是女子的节日,织女被视为纺织女神,凡间女子便在七月初七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艺,也免不了求赐美满姻缘。乞巧的方式各年代地方皆有不同,最有名的是穿针乞巧,即谁穿针引线快,谁就“得巧”,慢的称“输巧”,输巧者要将准备好的礼物送给得巧者;蛛丝乞巧则是把小蜘蛛放在盒子中,以其织网疏密为得巧多少;明清时代流行的投针验巧是指在水盆中放入缝衣针,以盆底针影形状判断是否“得巧”。除了穿针乞巧,还有喜蛛应巧、投针验巧、种生求子、为牛庆生、晒书晒衣、供奉“磨喝乐”、拜织女、拜魁星、吃巧果、七姐诞、染指甲、妇女洗发、结扎巧姑、拜“七娘妈”。后来这个“乞巧节”还被传到东南亚以及日本和韩国。 中国传统情人节日3 真正的中国情人节是哪一天? 农历七月七日通常被人称作中国情人节。 中国情人节的由来: 1、中国古代的星象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古人从很早开始就探索宇宙的奥秘,并由此演绎出了一套完整深刻的观星文化,“牛郎织女”就是典型例子。七夕的牛郎织女传说最早来源于人们对自然天象的崇拜,早在远古时代,追求秩序的古人们不仅将天空规划得井井有条。 2、这个对应关系就天文来说,称作“分星”,就地面来说,称作“分野”。简单来说,古人就是将天上每个星座都与地上的实体地理区域一一对应,古代分星与分野目的主要是为了配合占星理论进行天象占测。在古代星宿体系中。 3、“牛宿”由6颗星组成,位于银河的东岸,像两个倒置的三角形,一上一下,很有特点,不过上面的那个三角形更大一些,亮一些。而下面的小三角形正好位于黄道上,这几颗星组成了一个头上有两角,却只有三只足的牛,因此古人称其为“牵牛”。 4、这头“牛”的南边有9颗小星,组成了“天田”,是它耕作的地方,再向南看,在接近南方地平线的地方,是“九坎”9星,坎是蓄水的低地,用于灌溉农田。牛宿的东面紧挨着的是“罗堰”3星,是类似水库的水利设施。 5、“织女”3星位于牛宿的北部,其中的“织女一”星是全天第五亮星,仅次于“大角”星,因此又常直接称为“织女星”。人们将“牛宿星”与“织女星”合称为“牛郎织女”。 (2)龙抬头情人节扩展阅读: 中国情人节——七夕节的习俗: 1、香桥会:在江苏宜兴,有七夕香桥会习俗。每年七夕,人们都赶来参与,搭制香桥。所谓香桥,是用各种粗长的裹头香(以纸包着的线香)搭成的长四五米、宽约半米的桥梁,装上栏杆,于栏杆上扎上五色线制成的花装饰。入夜,人们祭祀双星、乞求福祥。 2、接露水:浙江农村,流行用脸盆接露水的习俗。传说七夕节时的露水是牛郎织女相会时的眼泪,如抹在眼上和手上,可使人眼明手快。 3、拜七姐:七月七的七娘会,广东多称“拜七姐”,闽台即称为“拜七娘妈”。在新中国成立前,“七夕”是靓女们的盛大节日。旧时代靓女们向七姐“乞巧”,乞求她传授心灵手巧的手艺,其实所谓“乞巧”不过是“斗巧”。广东旧时过七巧节是非常热闹的。

⑶ 中国真正意义上的情人节是哪天

农历七月七日通常被人称作中国情人节 七夕节为什么被称为中国的情人节 因为在这一天,单身的姑娘会祈求姻缘,小情侣们也会通过一些活动增加他们的感情。 对于中国情人节,目前大致有三种说法:一个是元宵节(正月十五);二是农历三月初三,相比之下,这个更为准确,另一个是七夕节(本称乞巧节,七月初七)正月十五元宵节,被称为中国的情人节。此称谓古来已久。元宵节,是古代妇女最感兴趣的节日。在古代,平常女子特别是大家闺秀或小家碧玉,都是“三步不出闺门”。 只有到了元宵节和上巳节,才可以出来,甚至和男友幽会谈情。七夕更倾向于是一个女子过的节日,其内涵不但包括乞情,更包括乞巧、乞福。因此不能单纯地因为是牛郎织女相会就把七夕附会成“情人节”,严格意义来说,元宵节的“情人节”功能胜于七夕节。 “七夕”也来源古代人们对时间的崇拜。“七”与“期”同音,月和日均是“七”,给人以时间感。古代中国人把日、月与水、火、木、金、土五大行星合在一起叫“七曜”。七数在民间表现在时间上阶段性,在计算时间时往往以“七七”为终局。 旧北京在给亡人做道场时往往以做满“七七”为完满。在日语中尚有保留。“七”又与“吉”谐音,“七七”又有双吉之意,是个吉利的日子。在台湾,七月被称为“喜中带吉”月。因为喜字在草书中的形状好似连写的“七十七”,所以把七十七岁又称“喜寿”。 七夕七月七,是传说中牛郎织女从鹊桥渡天河相会的日子。人们心中的`织女是个勤劳善良、心灵手巧的天仙,所以七月七这天晚上,年轻的姑娘和少妇都要出来行拜祭的礼仪,并向织女乞巧,希望自己也能象织女一样有双灵巧的手,有颗聪慧的心,会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因为七夕节与女事关系密切,所以又叫“女儿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的妇女节。 中国真正意义上的情人节是哪天2 元宵节: 元宵节始于2000多年前的汉朝。汉文帝时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汉武帝时,“太一神”祭祀活动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就已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 传统习俗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拉兔子灯等。此外,不少地方元宵节还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传统民俗表演。 在古代,充满诗情和浪漫色彩的元宵节,往往与爱情连在一起。历代诗词中,就有不少诗篇借元宵抒发爱慕之情。 辛弃疾(青玉案)写道:“众里寻它千网络,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就是描述元宵夜的情境,而传统戏曲陈三和五娘是在元宵节赏花灯进相遇而一见钟情,乐昌公文与徐德言在元宵夜破镜重圆,《春灯谜》中宇文彦和影娘在元宵订情。 元宵节也是中国传统节日中一个浪漫的节日,元宵灯会在封建的传统社会中,给未婚男女相识提供了一个机会,传统社会的年轻女孩不允许出外自由活动,但是过节却可以结伴出来游玩,元宵节赏花灯正好是一个交谊的机会,未婚男女借着赏花灯也顺便可以为自己物色对象。 七夕节: 农历七月初七是七夕节,又名乞巧节、七巧节或七姐诞。 七夕始于汉朝,是流行于中国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 相传农历七月七日夜或七月六日夜妇女在庭院向织女星乞求智巧,故称为“乞巧”。其起源于对自然的崇拜及妇女穿针乞巧,后被赋予了牛郎织女的传说使其成为象征爱情的节日。七夕节妇女穿针乞巧、祈祷福禄寿、礼拜七姐、陈列花果、女红(gōng)等诸多习俗。 七月七,是传说中“牛郎”“织女”从鹊桥渡天河相会的日子。“牛郎”“织女”,在人们心中的织女是个勤劳善良、心灵手巧的天仙,所以七月七这天晚上,年轻的姑娘和少妇都要出来行拜祭的礼仪,并向织女乞巧,希望自己也能象织女一样有双灵巧的手,有颗聪慧的心,会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宋代词人秦观的《鹊桥仙》是一首歌咏爱情的千古绝唱:“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上巳节: 上巳(sì)节,俗称三月三,古称上巳节,是一个纪念黄帝的节日。相传三月三是黄帝的诞辰,中原地区自古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的说法。魏晋以后,上巳节改为三月三,后代沿袭,遂成水边饮宴、郊外游春的节日。 “上巳”最早出现在汉初的文献。《周礼》郑玄注:“岁时祓除,如今三月上巳如水上之类”。据记载,春秋时期上巳节已在流行。上巳节是古代举行“祓除畔浴”活动中最重要的节日。《论语》:“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就是写的当时的情形。 宋代以后,理学盛行,礼教渐趋森严,上巳节风俗在中国文化中渐渐衰微。另外,三月三上巳节与九月九重阳节相对应,正如汉刘歆《西京杂记》称:“三月上巳,九月重阳,使女游戏,就此祓禊登高。”一个在暮春,一个在暮秋,踏青和辞青也随之进入高潮。 在古代,周礼有定,未出嫁的女子是要呆在闺阁之中的(也就是闺中女子),所以一年就只有几天出门时间。古代人习惯于”三月初三“外出踏青,所以”三月初三“就成了单身男女们相遇相识的日子。上至天子诸侯,下至庶民百姓,都停下劳作,穿上新衣,沐浴祭祖,然后踏青赏春,结伴游乐,单身男女们都到河边相遇相识。 “三月三”传说由上古伏羲和女娲神话演绎而来,此“情人游春幽会”的习俗已形成几千年的悠久历史。同时,亦有“诗”为证。李白诗云:“啸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 这里的年年柳色,即指农历三月三的情人节。透过这首诗,我们看到中国的情人节是多么的浪漫:一对有情人在春和景明的艳阳天,漫步灞上,折柳相赠,啸声不断,何等境界? 综上所述:相比“元宵节”“七夕”,“三月三”更适合作为中国的“情人节”。传统上,元宵节的主要内容是人们拖家带口的“看花灯”;“七夕节”根本没有青年男女相聚欢会、谈情说爱的习俗,它是古代女子乞巧的日子,更多地是与节气紧密相关,与爱情并无直接关系。其次,“三月三”由上古伏羲和女娲神话演绎而来,情人游春幽会的习俗已形成几千年的悠久历史 中国真正意义上的情人节是哪天3 情人节礼物送女友什么合适 一、你可以送女朋友口红和化妆品。 口红和化妆品是比较常见的情人节礼物,你可以关注一下女朋友平时用什么色号的口红,同时关注一下他平时喜欢用什么化妆品。在情人节之前,你可以专门给女朋友送她想要的口红色号。因为很多男生不懂色号,如果你不知道女朋友想要什么样的口红和化妆品,最好不要盲目做女朋友,因为你女朋友很可能不喜欢这个礼物。保险起见,你也可以到化妆品柜台咨询柜员。 二、你也可以送女朋友零食。 对于吃货型女朋友来说,这些女孩子平时喜欢吃各种零食。如果你选择在情人节的时候送女朋友零食,你可以直接到网上选择那种情人节大礼包。情人节大礼包的零食热量一般不高,零食的种类也非常丰富,颜值也很高,非常适合送给女孩子。 三、你也可以专门DIY礼物。 对于动手能力比较强的小伙伴来说,你可以选择在情人节的时候DIY一份礼物。 DIY礼物主要是看你的心意,并不在于礼物的贵重程度。你可以给女朋友手写一份情书,也可以专门记录一下你们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你也可以给女朋友专门制作一个相册,在相册里记录你们的日常生活。 总的来说,情人节的礼物并不固定,重点是你要表达对女朋友的心意。

热点内容
寓意七夕的 发布:2025-02-07 21:23:23 浏览:769
逸小胡花卉 发布:2025-02-07 21:18:26 浏览:994
孔明梅花锁 发布:2025-02-07 21:17:03 浏览:126
火影开在木叶的水兰花 发布:2025-02-07 21:15:28 浏览:728
七夕不告白 发布:2025-02-07 21:15:27 浏览:410
小红丁香 发布:2025-02-07 20:56:21 浏览:2
紫罗兰不发芽 发布:2025-02-07 20:52:10 浏览:161
杭州插花师工资 发布:2025-02-07 20:06:20 浏览:515
情人节ex 发布:2025-02-07 20:03:00 浏览:568
花卉水墨画 发布:2025-02-07 19:59:08 浏览:6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