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节天河
1. 2020广州七夕灯光秀表演时间-地点
七夕是我国的传统民俗节日,此次的七夕情人节广州更是准备了绚丽浪漫的灯光秀表演,这也无疑是给想要约会游玩的情侣创造了良好的游玩特色,下面就让我们一起看看广州七夕灯光秀活动的表演时间以及表演地点吧。
广轿袭手州七夕灯光秀活动时间
时间:8月22日至26日晚
地点:广州花城汇广场南区
票价:免费
随着中国传统节日“七夕节”的临近,广州天河区逐渐进入了浓厚的节日气氛。而作为“七夕节”的重头戏——广州乞巧文化节,从2005年举办至今,已在全国享有盛誉,不仅吸引当地居民,更吸引了不少慕名而来的外省游客和海外华侨。
今年,夜空彩虹、王者荣耀、TT电竞等作为联合承办方共同参与了“2020年广州乞巧文化节”。其中,8月22日至26日晚,“光爱2020·广州乞巧文化光影秀”将在广州花城汇广场南区展示,通过搭建自主研发的艺术装置,传播乞巧民俗文化,为传统非禅模遗文化出新出彩贡献一分力量。
活动亮点
文化光影秀,不仅好玩更有深意
作为本次广州乞巧文化节的重要活动之一,“光爱2020·广州乞巧文化光影秀”重点设计打造了一个名为“光爱2020”的巨型爱心装置,装置将在8月22日至26日期间,在广州花城汇广场南区展出。
此装置由1000个环保蜂巢灯模块组成。一个小小的蜂巢灯模组看似简单,但其实它既是漂亮的灯光装置,也是一个创意收集装置。
蜂巢灯模组将收集1000个“愿望瓶”,集齐后巨型爱心装置将被完全点亮。此外,“光爱·2020”还有一个隐藏技能,即通过人体电桥可触发装置颜色变化。
主办方希闭嫌望通过此次活动,微光致微光,将爱和希望传递给每一个人,期待每个人都能找到触动心灵的瞬间,去温暖和感谢爱我们的人,去致敬在2020年中每一位平凡而又伟大的中国人。
创新为桥,让传统文化焕发活力
广州乞巧文化节是广州“一区一品”重点建设文化项目,在传承传统文化、打造城市文化名片、丰富市民精神文化生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体现了大众对传统乞巧文化习俗的尊重与传承,唤起对乞巧文化记忆,感受时代的发展与进步。
今年,广州乞巧文化节区别与往年之处在于采用了“线下小场景,线上大直播”的传播方式。因此,线下场景打造秉承“小而美,精且优”的工匠精神,在既有创新产品“蜂巢灯模组”的基础上,设计了全新的“光爱·2020”装置。
广州七夕习俗
广州的乞巧节独具特色,节日到来之前,姑娘们就预先备好用彩纸、通草、线绳等,编制成各种奇巧的小玩艺,还将谷种和绿豆放入小盒里用水浸泡,使之发芽,待芽长到二寸多长时,用来拜神,称为“拜仙禾”和“拜神菜”。从初六晚开始至初七晚,一连两晚,姑娘们穿上新衣服,戴上新首饰,一切都安排好后,便焚香点烛,对星空跪拜,称为“迎仙”,自三更至五更,要连拜七次。
拜仙之后,姑娘们手执彩线对着灯影将线穿过针孔,如一口气能穿七枚针孔者叫得巧,被称为巧手,穿不到七个针孔的叫输巧。七夕之后,姑娘们将所制作的小工艺品、玩具互相赠送,以示友情。
2. 2021广州乞巧文化节时间-地点-活动内容
广州乞巧文化节将在8月9日与大家见面,活动时间持续至8月15日,恰逢七夕期间,故起名为乞巧节,活动地点有多处,如广州塔,海心桥等广州标志性建筑。
2021·广州乞巧文化节系列活动
时间:2021年8月9日-8月15日
地点:广州塔、海心桥、正佳广场等
主题:七夕天河精彩广州
主办方:广州市委宣传部、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广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共天河区委、天河区人民政府
乞巧文化节活动表:
与往届相比,今年乞巧文化节主题具有情感更突出、时代感更强;内容更丰富、形式更多样;参与方更多,受众面更广;文商旅融合度更高四个特点。
所有活动将根据省市疫情防控部署,严格落实好疫情防控措施,适时调整活动安排
亮点一、新思维展现新活力、激发乞巧文化传承创新
广州举办乞巧文化节,积极推动我国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
本届乞巧文化节,将从乞巧文化的发源地珠村开始,通过“摆七娘”“拜七娘”“送七娘”、广州乞巧文拿庆友化博物馆公益展、七夕游等传统乞巧民俗活动,充分呈现乞巧文化丰富多彩的内容,体现乞巧文化的优秀魅力。
东方彩墨“瓷韵载千秋”主题活动、“忠心献党”书画创作比赛获奖作品展、“南国七夕,红豆传情”2021·广州乞巧文化节粤剧专场惠民演出、“七待·最美的你”、礼衣华夏汉服模特大赛等,以乞巧习俗等传统文化为核心开展各种精彩纷呈的主题活动,带动更多人了解乞巧文化节的内涵,增加广大群众乞巧文化节的认同感和参与感。
“七夕·爱的宣言”主题活动将带领大家打卡天河文化名场面,“缘来在一起”“缘聚天河·情定七夕”青年交友联谊活动等一系列活动,让传统乞巧文化、古俗仪礼用新的方式走进现代青年群体的生活,传承和倡导中华优秀婚姻家庭文化,形成社会良好风尚。
2021·广州青年乞巧艺术节、“畅想天河”青少年乞巧艺术创作展等活动让青少年聚焦乞巧文化,提升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使其在优秀传统文消槐化中成长。
亮点二、新国潮新时尚文化自信引领花“young”玩法
“国潮”当道,在年轻人群体中“国潮”已成为最流行的时尚文化。为扩大乞巧文化在年轻群体中的影响力,哈弗H6国潮版作为本届广州乞巧文化节的首席合作伙伴,将以宣扬中国传统文化为己任,以“国风”“汉服”的呈现和体验为核心内容,东方国际商业广场、佳兆业广场、宝墨园等地将陆续举办各种各样的华服秀,引领流行风潮,以新国潮吸引群众参与乞巧文化节,带动年轻人喜爱传统文化
天德广场还将举办“花young国潮文化节”,通过汉服巡游、“灯火阑珊处”国潮场景打造、国潮快闪市集、国潮音乐liveshow等形式,穿汉服、看汉服、体验汉文化,把观赏、游玩、体验、互动多种形式结合起来,让年轻人更容易去接受和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亮点三、新地标打造新热点海心桥上演乞巧时尚秀
自6月25日开通以来,海心桥已成为网红打卡点,本次乞巧文化节选定海心桥于8月14日举办“七夕天河,精彩广州”海心桥乞巧文化时尚秀。
本次时尚秀充分结合海心桥自身“琴鸣绢舞?岭南花舟”的结构造型特点,建设三舞台海心桥舞台、海珠舞台、越秀舞台。在舞台上将举办《七夕颂》、“及笄礼”、“拜七娘”仪式及祈福表演等天河乞巧习俗,还会上演传统与潮流碰撞的国潮华服秀,凸显多维度的国潮特色,奏响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强音,为观众带来一场具有强大视觉冲击力和文化感染力的视觉盛宴差槐。
值得期待的还有,当晚会在海心桥上举办“七夕广州,爱在海心”集体婚礼。在广州塔为广州乞巧文化节点亮浪漫之光的同时,参加集体婚礼的新婚夫妇共同完成一生中最庄重的爱的盟誓,让云天珠水见证永恒的爱情,让海心桥成为闻名的“爱之桥”。
亮点四、新业态新模式探索广州节庆文商旅融合路径
本次乞巧文化节努力探索“非遗+文商旅”的模式,联合正佳广场、万菱汇、东方宝泰等商场推出“天河商圈七天游”系列活动,并同步推出“七夕七天乐”小程序作为线上互动主平台,将乞巧文化节线下活动场景作线上内容集成,联合商业平台资源带动消费等方式实现线上线下场景联动,发挥乞巧文化与旅游、商业、消费等领域融合能力,让群众随时掌握乞巧文化节活动信息。
乞巧文化与珠村、海心桥、广州塔等旅游景点及商圈相结合这种新模式,让文化走得更“远”,让景点更有韵味,也给商圈增加了新动力。
活动期间还将举办一场围绕“内容驱动节庆文旅”的主题论坛,包含两场主题演讲以及一组圆桌对话等一系列活动,探讨通过新业态、新模式实现文化内容与文商旅场景相融合,促进新消费、新体验。
3. 七夕人们都在哪里听天河夜话
七夕人们都在葡萄树底下听天河夜话
4. 七月七日是什么日子
中国的7月7日是七夕节。
“七夕”,即农历七月初七,民间相传是牛郎织女从鹊桥渡过天河相会的日子。七夕节也称“乞巧节”,七月初七当晚,女子,特别是未出阁的女子要向织女“乞巧”,以求也能拥有一颗聪慧的心,拥有一双灵巧的手。
因此,七夕这一天在漫长的岁月中逐渐被赋予了“爱情美满”和“心灵手巧”的两种内涵。
民间习俗
1、看天河
仲夏时节,晴朗的夜空有一道光芒闪烁的星带,俗称“天河”。“天河”两边,分别是“织女星”和“金牛星”。相传每年七月初七,喜鹊都飞上天去为牛郎织女搭鹊桥相会。因此,乞巧节前后,细雨淋淋,看不到喜鹊的踪影。人们认为喜鹊聚集“天河”,为牛郎织女搭桥去了。
2、香桥会
在江苏宜兴,有七夕香桥会习俗。每年七夕,人们都赶来参与,搭制香桥。所谓香桥,是用各种粗长的裹头香(以纸包着的线香)搭成的长四五米、宽约半米的桥梁,装上栏杆,于栏杆上扎上五色线制成的花装饰。入夜,人们祭祀双星、乞求福祥,然后将香桥焚化,象征着双星已走过香桥,欢喜地相会。这香桥是由传说中的鹊桥传说衍化而来的。
3、接露水
浙江农村,流行用脸盆接露水的习俗。传说七夕节时的露水是牛郎织女相会时的眼泪,如抹在眼上和手上,可使人眼明手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