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之后有什么活动
① 七夕节的民俗活动
七夕节的民俗活动有哪些?我收集了关于七夕节的简短传说故事及来历等。一起去了解下吧。
一、七夕节的民俗活动1.穿针乞巧
这是最早的乞巧方式,始于汉,流于后世。
2.喜蛛应巧
这也是较早的一种乞巧方式,其俗稍晚于穿针乞巧,大致起于南北朝之时。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说;“是夕,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网于瓜上则以为符应。”
3.投针验巧
这是七夕穿针乞巧风俗的变体,源于穿针,又不同于穿针,是明清两代的盛行的七夕节俗。
4.兰夜斗巧
起源于汉朝宫廷的游戏,汉高祖爱妃戚夫人的宫女贾佩兰在离开宫中嫁给扶风人段儒为妻后,经常跟人们谈起在汉宫七夕的事。她说:“汉宫在每年的七月七日,首先在百子池畔,奏于阗乐之后,就用五色彩缕,互相绊结起来,叫做‘相怜爱’。随后,宫中的宫娥彩女们,一起到闭襟楼上,大家学习穿七巧针乞巧。而有个叫徐婕妤的宫女,可以把生的菱藕雕刻成各种奇花异鸟呈献给皇上,皇上把这些小玩意在晚上随手放置在宫中的桌角上让宫女们摸黑寻找,这种游戏就叫做‘斗巧’。”
5.种生求子
旧时习俗,在七夕前几天,先在小木板上敷一层土,播下粟米的种子,让它生出绿油油的嫩苗,再摆一些小茅屋、花木在上面,做成田舍人家小村落的模样,称为“壳板”,或将绿豆、小豆、小麦等浸于磁碗中,等它长出敷寸的芽,再以红、蓝丝绳扎成一束,称为“种生”,又叫“五生盆”或“生花盆”。南方各地也称为“泡巧”,将长出的豆芽称为巧芽,甚至以巧芽取代针,抛在水面乞巧。还用蜡塑各种形象,如牛郎、织女故事中的人物,或秃鹰、鸳鸯、等动物之形,放在水上浮游,称之为“水上浮”。又有蜡制的婴儿玩偶,让妇女买回家浮于水土,以为宜子之祥,称为“化生”。
6.为牛庆生
儿童会在七夕之日采摘野花挂在牛角上,又叫“贺牛生日”。因为传说西王母用天河把牛郎织女分开后,老牛为了让牛郎能够跨越天河见到织女,让牛郎把它的皮刨下来,驾着它的牛皮去见织女。人们为了纪念老牛的牺牲精神,便有了“为牛庆生”的习俗。
7.晒书晒衣
据载,司马懿当年因位高权重,颇受曹操的猜忌,有鉴于当时政治的黑暗,为求自保,他边装疯病躲在家里。魏武帝仍然不大放心,就派了一个亲信令史暗中探查真相。时值七月七日,装疯的司马懿也在家中晒书。令史回去禀报魏武帝,魏武帝马上下令要司马懿回朝任职,否则即可收押。司马懿只乖乖的遵命回朝。
8.供奉磨喝乐
磨喝乐是旧时民间七夕节的儿童玩物,即小泥偶,其形象多为传荷叶半臂衣裙,手持荷叶。每年七月七日,在开封的“潘楼街东宋门外瓦子、州西梁门外瓦子、北门外、南朱雀门外街及马行街内,皆卖磨喝乐,乃小塑土偶耳”。
9.拜织女
“拜织女”纯是少女、少妇们的事。她们大都是预先和自己朋友或邻里们约好五六人,多至十来人,联合举办。举行的仪式,是于月光下摆一张桌子,桌子上置茶、酒、水果、五子(桂圆、红枣、榛子、花生,瓜子)等祭品;又有鲜花几朵,束红纸,插瓶子里,花前置一个小香炉。那么,约好参加拜织女的少妇、少女们,斋戒一天,沐浴停当,准时都到主办的家里来,于案前焚香礼拜后,大家一起围坐在桌前,一面吃花生,瓜子,一面朝着织女星座,默念自己的心事。如少女们希望长得漂亮或嫁个如意郎、少妇们希望早生贵子等,都可以向织女星默祷。玩到半夜始散。
10.拜魁星
俗传七月七日是魁星的生日。魁星文事,想求取功名的读书人特别崇敬魁星,所以一定在七夕这天祭拜,祈求他保佑自己考运亨通。魁星爷就是魁斗星,廿八宿中的奎星,为北斗七星的第一颗星,也魁星或魁首。古代士子中状元时称“大魁天下士”或“一举夺魁”,都是因为魁星主掌考运的缘故。
11.结扎巧姑
陕西黄土高原地区,在七夕节的夜晚也有举行各种乞巧活动的风俗,妇女们往往要结扎穿花衣的草人,谓之巧姑,不但要供瓜果,还栽种豆苗、青葱,在七夕之夜各家女子都手端一碗清水,剪豆苗、青葱,放入水中,用看月下投物之影来占卜巧拙之命,还穿针走线,竞争高低。同时还举行剪窗花比巧手的活动。
12.妇女洗发
妇女七夕洗发,也是特别的习俗。
13.拜七娘妈
闽南和台湾的七夕节又是“七娘妈”的诞辰日。民间十分盛行崇拜七娘妈这一被奉为保护孩子平安和健康的偶像。据闽南籍台湾学者林再复的《闽南人》一书考证,闽南人过去越峡跨洋到台湾或异国他邦经商、谋生,大都多年未能归,妇女们只好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有了希望才有生活下去的勇气。所以,七夕这一相思传情的节日又演变成对保护孩子的“七娘妈”神的祈祷。
14.吃巧果
七夕乞巧的应节食品,以巧果最为出名。巧果又名“乞巧果子”,款式极多。主要的材料是油、面、糖、蜜。《东京梦华录》中称之为“笑厌儿”、“果食花样”,图样则有捺香、方胜等。宋朝时,街市上已有七夕巧果出售,巧果的做法是:先将白糖放在锅中熔为糖浆,然后和入面粉、芝麻,拌匀后摊在案上捍薄,晾凉后用刀切为长方块,最后折为梭形巧果胚,入油炸至金黄即成。手巧的女子,还会捏塑出各种与七夕传说有关的花样。
二、七夕节的来历20字
七夕始于汉朝,是流行于中国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相传农历七月七日夜或七月六日夜妇女在庭院向织女星乞求智巧,故称为“乞巧”。
三、七夕的传说故事简短
1.妇女乞巧
七夕乞巧,这个节日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
2.自然崇拜
“七夕”最早来源于人们对自然的崇拜。
3.时间崇拜
“七夕”也来源古代人们对时间的崇拜。“七”与“期”同音,月和日均是“七”,给人以时间感。古代中国人把日、月与水、火、木、金、土五大行星合在一起叫“七曜”。七数在民间表现在时间上阶段性,在计算时间时往往以“七七”为终局。旧北京在给亡人做道场时往往以做满“七七”为完满。以“七曜”计算的“星期”,在日语中尚有保留。
“七”又与“吉”谐音,“七七”又有双吉之意,是个吉利的日子。在台湾,七月被称为“喜中带吉”月。因为喜字在草书中的形状好似连写的“七十七”,所以把七十七岁又称“喜寿”。
4.数字崇拜
“七夕”又是一种数字崇拜现象,古代民间把正月正、三月三、五月五、七月七、九月九再加上预示成双的二月二和三的倍数六月六这“七重”均列为吉庆日。“七”又是算盘每列的珠数,浪漫而又严谨,给人以神秘的美感。“七”与“妻”同音,于是七夕在很大程度上成了与女人相关的节日。
5.生殖崇拜
男子以8岁一个周期,女子以7岁一个周期。女子7岁肾气盛,换牙齿头发变长;二七天癸至,任脉通。天癸是肾精,任督二脉,以中医说法,"为一身阴阳之海,五气贞元",也就是说,二七就来月经,可以生子。三七肾气平均,最后的牙齿长齐,发育完全成熟。四七筋骨坚,头发长极,身体盛壮,到了顶点。五七阳明脉衰,面容开始焦黄,头发开始掉。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是一个生命周期结束。
6.传说故事
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融入乞巧节,民间姑娘信以为真,于是每到农历七月初七,在牛郎织女“鹊桥会”时,姑娘们就会来到花前月下,抬头仰望星空,寻找银河两边的牛郎星和织女星,希望能看到他们一年一度的相会,乞求上天让自己也能像织女那样心灵手巧,祈祷自己也能有个称心如意的美满婚姻,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七夕节。
② 2021七夕节活动策划方案五篇
每年农历七月七日,即七夕,又称七巧节,又一年七夕到了,大家期待有什么活动呢?知道七夕节活动方案怎么写吗?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2021七夕节活动 策划方案 _七夕活动方案模板五篇,以供大家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 ↓ 更多关于 “ 七夕 ” 内容推荐 ↓ ↓
★ 关于七夕主题活动方案 ★
★ 七夕节活动策划方案 ★
★ 关于七夕鹊桥的诗句 ★
★ 七夕发多少红包合适 ★
★ 七夕节送什么礼物最好 ★
七夕节活动策划方案1
上古 传说 中,农历7月7是天上痴男怨女牛郎、织女一年一度鹊桥相会的日子。到如今,特别是近些年来, 七夕情人节 已成为时尚男女们追崇时尚、表达爱意的一个特殊节日。
随着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生活与工作的压力也与日俱增,以至于许多人将自己的终身大事放在了事业与工作的后面,大龄未婚人数不断上升,这部分人多半已经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工作稳定,事业有成,但由于自身和社会因素的影响,仍然过着“自由而寂寞”的生活。
“七夕寻缘,爱在无锡”,举办相亲大会活动,由无锡青商 文化 传播公司策划、承办。本次活动结合了交友、情恋、娱乐等为一体。
一、活动宗旨:
通过公平、公开、公正的组织原则,自由和浪漫的活动形式进行择偶和选择爱情。
二、活动意义:
通过本次活动为无锡地区大量单身男女带来一次美好婚姻的机会。更能提高主办方的企业的形象和社会影响力。
三、活动主题:七夕寻缘,爱在无锡
四、活动组织:
1、主办单位:_
2、承办单位:_
3、媒体支持:_
五、活动时间:08月28日
六、活动地点:
_
七、参与对象及人数:
要求为18周岁以上人士,总人数在50人左右,报名费100元。
报名地点:_
八、相亲大会活动流程:
开场音乐:
(一)“寻找你心中的女神”——17:30—18:30
1、通过对嘉宾的介绍,嘉宾选出自己心仪的对象
( 自我介绍 2分钟/人,女嘉宾通过自我介绍让男嘉宾有个初步的了解,男嘉宾作出选择,如果只有1位男嘉宾选择,并且女嘉宾同意,则初步速配成功。如果有多名男嘉宾选择,则男嘉宾有1分钟的表白时间,最后女嘉宾选择1位心仪的,速配成功。)
2、如果男女双方同意则第一轮速配成功
(二)“帅哥美女对对碰”——18:30—19:30
1、盲人指路(推选现场7对男女组合共同完成本游戏)
游戏规则是分组进行,其中一人蒙上眼晴,由另一方负责指挥,按游戏的路程,要经过绕凳子、跨桩子、拾玫瑰等关口。顺利通过的组并且用时最少的一组将得到小礼品一份。
2、智力大冲浪,争分夺秒游戏
我们在现场提出一些问题,以抢答形式进行,谁在最快的时间内回答出正确的答案,谁就是胜利者。答对问题最多的组将得到小礼品一份。
3、情歌对对唱
由主持人出一些情歌,现场抢夺唱情歌的机会。比赛过程中参与者自由发挥自我特长,努力表现自我。唱对情歌最多的一组将得到小礼品一份。
(三)“帅哥美女深度了解”——19:30—20:30
双方嘉宾通过才艺表演,展现自我的才华,体现自己的魅力,秀出个性,去打动自己心仪的对象。
双方做出最终的选择,如果双方同意则最终速配成功,如果不同意则等待下一轮的速配(如果有2组以上的不同意,可以在不同意的人员里再进行一轮速配。直到速配成功。)
(四)“花前月下,共许愿”——20:30—22:00
1、对空许愿:
在七夕这个充满爱意的日子里,闭上双眼,在心中默默许下一个美好的愿望。祈求上天的保佑,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2、文艺演出:
男女嘉宾共同出些节目。大家一起娱乐, 唱歌 跳舞,做游戏等。
3、抽奖活动:
活动中穿插抽奖活动,由主持人从装有相关卡号的抽奖箱中现场抽取幸运者。
4、自由活动:吃巧果
七夕的应节食品,以巧果最为出名。巧果又名“乞巧果子”,准备一些巧果,和一些小零食,大家边吃巧果边娱乐边聊天,这样有可以给双方一个了解对方的机会。
结束——22:00—22:30
现场速配成功对象,众人的祝福中进行一个简易的仪式,祝愿他们早日走入婚姻幸福的殿堂。
七夕节活动策划方案2
时间:8月28日
地点:名典咖啡2楼
活动方式及具体内容:
七夕单身派对,在名典邂逅Ta
找一个最爱的深爱的想爱的亲爱的人,来告别单身。浪漫七夕,不再孤身一人,名典咖啡语茶[长安金座店]届时将举行【单身派对】,诚邀单身的你来邂逅同样单身的Ta。
免费参加
凭券赠送每人一杯_ 咖啡
消费套餐赠送鲜花
消费满_员享受_折优惠或获取价值_的代金券
物料:
宣传单
面具
对号入座号牌
推广形式:
宣传单发放,主要针对本店周边写字楼
网络推广,呼和浩特贴吧发 广告 贴(免费)
8月28日下午6点前布置好哥伦比亚雅间
气球装点墙壁
餐台座椅摆放整齐
烛台蜡烛摆放就绪
玫瑰花瓣布台
8月28日活动当天事项:
1、8月28日下午6点做好引位准备
参加单身派对客人进店后服务员主动迎接,礼貌问候后,引客人进入哥伦比亚,安排就坐。
2、咖啡派送
参加单身派对的客人需要凭派对券兑换咖啡,吧台负责记录客人姓名电话等有效信息,同时收回咖啡券派送咖啡一杯。
3、派对具体活动安排
第一项:开场词
各位来宾,晚上好!
名典咖啡语茶长安金座店,真诚欢迎您的到来。在这浪漫的七夕之夜,请允许我代表本店为在座的各位送上一份祝福,祝大家找到真爱、有情人终成眷属。
每个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权利,每个人都会 编织 甜蜜的梦想。名典咖啡语茶七夕单身派对,让缘分为你停留。今晚,我们预备了几个小环节,便于初识的各位,通过以下环节增进了解。下边请大家做一下简单的自我介绍
第二项:自我介绍
姓名,职业,喜好这三点是必须介绍给大家的,其他自由发挥,时间控制在3分钟以内,谢谢。
第三项:为谁钟情
说出异性最能打动你的一个特征,相貌、内在、职业、性格等均可
第四项:缘分大转盘
男士和女士各座两边,女士位置不动,男士通过轮换座位的方式可与在场所有女士有一次面对面的机会,并且把握此机会说一句话,时间1分钟,女士是否愿意回应完全自愿。游戏结束后,有达成共识者可离开派对现场。
第五项:缘分对对碰
例如“现场共有6位女士,8位男士。请每人在纸上写一个数字,数字的范围是1-8。写同一数字且在不同性别中仅1人者完成第一次缘分碰对,如二者相互中意即可离开派对现场,剩下的人继续本环节。如写同一数字在不同性别中人数相同,则在此人数中开展。
一楼服务员负责向离开派对现场的来宾推荐情侣套餐,推荐方式:
“你好恭喜你们二位,请问是否需要在本店就餐,共度浪漫之夜。这是我们的套餐菜单,(递上东方情人节情侣餐折页)参加派对消费情侣套餐可获赠爱情之花。”
七夕节活动策划方案3
主办:酒吧
协办:上海传古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这个七夕,七夕的时光携男女嘉宾共同赴约;遇上爱情,缘份从这里开始……
缘起:都市里向往真爱却形单影只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传统婚介让他们不好意思,网络交友的水准和真伪难以辨析,所以他们宁可永远单身。
一、活动目的:
1、文化方面:让都市里优秀的单身男女,通过本次活动,亮出真我,敞开心扉,收获友谊,遇见真爱。
2、商业方面:
①、通过本次活动,提高月色酒吧在周边同行业市场的品牌号召力。
②、提高日均营业额。
二、活动主题:
七夕节,遇上爱情。
2020年的中国情人节——七夕(2020年8月25日)
1、夜时光的注册会员。
2、月色交友联盟。
3、特约表演嘉宾。
4、其他方式报名人员。
三、活动 方法 及收费:
1、整合公司各部门客户资源,统一以短信息的形式向客人发布活动信息。
2、通过平面广告、dj台、led显示屏等向近期光顾公司的客人发布活动信息、内容、活动方法。
四、活动安排
①、策划部根据总经理意见修改好计划案并准备实施。
②、营销部部按图纸于7月23日前做好广告架的制作、安装工作。
③、大厅部、包房部抽人手配合美工于8月1日做好布场工作。
④、财务部做好抽奖券及奖品的安排、发放工作及活动用卡的购买。
⑤、大厅DJ台及节目部安排好活动期间音乐路线、节目的调整,24日报总经理节目单。
⑥、营销部于8月25日前联系广告位位置、做好房间及餐饮安排。
⑦、策划部于8月1日前推出活动广告(含户外、电脑),并做好各种用卡的设计。
⑧、本店各部门统筹安排,1日统一彩排活动流程。
七夕节活动策划方案4
为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今年七夕节期间,我区将围绕“我们的节日·七夕”,开展各项主题活动,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内容
(一)开展“我们的节日·七夕” 民俗文化 活动
在七夕节期间,区级有关部门(单位)和各镇(街道)要结合本地特色,组织开展乞巧赛、七夕观星、对歌、联欢会、相亲会等活动,凸显七夕节忠于爱情、家庭和睦等文化内涵,引导人们认知传统、尊重传统、继承传统。
责任单位:区文旅广新局,各镇(街道)
(二)开展“我们的节日·七夕”网上传承活动
以七夕节为契机,组织开展“我们的节日·七夕”网上传承活动,利用网络宣传介绍七夕节的文化习俗、经典诗文、 民间 故事 、民间传说、民间歌谣等,引发群众特别是年轻网民对七夕节的广泛关注,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策划开展七夕网络寄语、七夕爱情宣言、七夕情·和谐梦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引导网民传承七夕文化。同时,组织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等发起话题讨论,引导广大青年和市民追求爱情忠贞美满、家庭和睦幸福。
责任单位:区电视台、区新闻中心,各镇(街道)
(三)开展“我们的节日·七夕”道德模范走访活动
以孝老爱亲类道德模范为重点,组织开展走访和学习宣传活动。通过宣传学习夫妻恩爱、尊老爱幼、家庭和睦的模范,进一步引导广大群众追求爱情美满、家庭和睦的美好生活,促进夫妻和睦、家庭和谐。
责任单位:区总工会、区妇联、区电视台、区新闻中心,各镇(街道)
(四)开展“我们的节日·七夕”主题活动宣传
充分利用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七夕节的知识和风俗。区级新闻媒体要加强七夕节传统文化的宣传,并及时报道全区重点节日活动,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责任单位:区电视台、区新闻中心,各镇(街道)
二、活动要求
精心组织安排。区级有关部门(单位)和各镇(街道)要把“我们的节日”活动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作为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形式,充分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吸引群众广泛参与,确保活动安全有序开展。
七夕节活动策划方案5
一、背景
杭州,一个“爱情之都”,它拥有丰富的爱情旅游资源一是与 爱情故事 有关的历史古迹。如与《白蛇传》有关的断桥、雷峰塔,与《梁山伯与祝英台》有关的长桥、万松书院、凤凰山,还有苏堤、苏小小墓(慕才亭)等。二是与爱情、婚姻有关的古迹与景点。处“月老寺”,历来是人们追求爱情的心理寄托,三潭印月中的“我心相印亭”也被人们引申为表示忠贞爱情的场所,太子湾公园曾是杭州新婚夫妇必到之地等。三是有丰富的以吟咏爱情为主题的各种文学作品。历代文人墨客以西湖为背景,通过各种文学形式,如诗词、戏曲、散曲、竹枝词、楹联、民间故事、小说等,留下大量以爱情为主题的作品。
如唐代诗人张祜的《题苏小小墓》,明代戏曲家周朝俊的《红梅记》,“五四”以来文学家郁达夫的《登杭州南高峰》等。相传,每年农历七月初七的夜晚,是天上“织女”与“牛郎”相会之时。“织女”是一个美丽聪明、心灵手巧的仙女,凡间的妇女便在这一天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艺,也少不了向她求赐美满姻缘。七夕七月七,是传说中牛郎织女从鹊桥渡天河相会的日子。人们心中的织女是个勤劳善良、心灵手巧的天仙,所以七月七这天晚上,年轻的姑娘和少妇都要出来行拜祭的礼仪,并向织女乞巧,希望自己也能象织女一样有双灵巧的手,有颗聪慧的心,会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在宋代时,民间便开始向织女乞巧了。不但祈求心灵手巧,还祈求得到财富、早日有美满甜蜜的婚姻和得子。而在杭州宋城旅游景区位于西湖风景区西南,北依五云山、南濒钱塘江,是中国的宋文化主题公园,由杭州世界城宋城置业有限公司投资兴建。宋代(公元九百六十至一千二百七十九年)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成熟的朝代,其经济、科技、文化的发展在当时居世界地位。宋城就是反映两宋文化内涵的杭州第一个主题公园,它主要分为:( 清明 上河图)再现区、九龙广场区、宋城广场区、仙山琼阁区、南宋风情苑区等部分,所以今天我们就来到了宋城来体验一个特别的七夕。
二、目的
为了促进七夕这个传统的节日在现代的延续,让人们看到宋代婚嫁的传统,了解杭州这“爱情之都”。为宋城创造更高收益。
三、原则
贯穿整个宋城旅游区,在原有的基础设施上加以七夕主题。让游客置身于宋代,体会杭州,享受喜庆七夕的气氛。让游客亲身参与其中,做到处处有景,点点有情。
四、组织形式
把整个景区贯穿以“七夕”的主题,尽量做到容景于情。通过各种婚俗情景还原,把百年前的喜庆气氛带给客人。在原有的景点中加插七夕,喜庆元素,加入七夕婚俗表演。
五、主体 口号
浓情七夕巧聚宋城(巧的意思为巧遇,有缘。除外还是七巧的巧。)
六、单位
宋城项目策划小组
七、主要活动
八、时间:农历七月初七
九、地点:_
十、地点内容:
大门以大型的杭州名花杭白菊牛郎织女造型为大门处的装饰吸引客人,一批家丁在大门处派发喜糖并用杭州话大声宣传:“王员外千金出嫁咯~”
月老祠在连理枝周围设置同心锁的地方,让客人可以许愿,和恋人锁下同心锁,愿永结同心,向许愿树抛上自己心愿的宝帖,可以使心想事成,为连理枝添土,可以使有情人共偕连理。再月老祠诚信祈求,可以求得好姻缘。城楼王员外的千金要抛绣球招亲,未婚的男士大可上前抢绣球,未嫁的姑娘们也可以登上城楼未自己觅个好夫婿。
王员外家王员外是个大户人家,品尝宋代大户人家婚宴。杭州各名菜均可在这里品尝到,如龙井虾仁,东坡肉,叫花鸡,宋嫂鱼羹,西湖醋鱼,西湖莼菜汤。坐在龙凤餐桌前,用有“百年好合永结同心”的瓷餐具,吃的不仅仅是一种喜悦,更是一种千年的文化。
宋街古街上两边有很多古代色古香的店铺,其中有七巧剪纸店,有七夕专题的剪纸展。客人可以看看姑娘们把一张张彩纸边成一件件精致的艺术品,姑娘当场还可以教客人们一些简单的剪纸,或者可以让客人买一两件回去留念也可以。绣庄有苏绣的展览,姑娘现场的 刺绣 表演也是吸引客人的。客人也可以拿起针线,亲手试试刺绣的滋味。不然买个刺绣品回去也不错的。
活字印刷铺活字印刷是四大发明之一,时中华民族对世界的伟大贡献之一。用如此古老的方法,去为你的爱情印下一份爱的证书,让你的爱情就好像印刷术那样永恒不变。
皮影戏皮影戏是杭州的民间戏剧艺术形式,灯与影的幻化,音乐的配合,使《鹊桥情》这个剧目更深入人心。梦幻石林进入石林,进行寻宝活动,根据石林上的点点提示,抓住你另一半的手,有了对方的方向就是出口的方向了。
水幕电影水幕电影是一种高科技的产品,用激光将画面影射到池中的水幕(宽30米、高15米)上,只要你到服务中心登记,就可以在水幕上打字幕表白。你心爱的人,就可以看到这么浪漫的一幕,一定很幸福吧。
民俗馆宋代的服饰是如此的华丽,你一定想多了解吧,来到民俗馆,这里有传统的服饰,生产用具,节祭展示。五浦河和你爱的人一起牵手,漫步河边,静静地看着在河中的花舫,舫中穿着宋代传统服饰的才子佳人,望着天上灿烂的烟花,实在太美了。
艺术广场《重温七夕情》。
小吃一条街嫁女饼老婆饼老公饼相思红豆汤圆。巧果、莲蓬、白藕、红菱等。让你逛累了,看累了还能吃个夜宵城楼广场躲在生长得茂盛的南瓜棚下,在夜深人静之时如能听到牛郎织女相会时的悄悄话,这待嫁的少女日后便能得到这千年不渝的爱情。即便不是少女,只要诚心许愿,也定能够得到幸福。
备注除了上述的项目外,还有其他富有宋代杭州特色的景点,如:观音台,酿酒坊,南宋风景街等等。
除了上述对各点的设计外,还应该做好整体的布局。
1.坐上花轿游宋城,感受一下古代出门的乐趣。
2.无论在大街还是在小巷你都可以发现王府的家丁提着满满喜糖的篮子向你走来,并用杭州话跟你说:我们家小姐大喜,请您吃糖咯~
3.“十大佳人”的由我来选!对杭州十大佳人进行评选,并在艺术广场的晚会上公布。
4.分布整个宋城让服务人员为客人拍即影即有照留念。
5.门票统一用结婚的喜帖。
6.大街小巷都挂满大红印有双喜图案的灯笼。
十一、宣传
在各个合作的旅行社推出新的项目推介,做好广告宣传,在各婚介,单位宣传。
十二、资金基本门票:90元不包括以下消费:
王府婚宴:80~150元/人游船:50元/人同心锁:5元/把拍照:15元/张祈福:10元/人小吃:5~15元/份水幕显示:100/次/30秒
十三、重点项目
《重温七夕情》
20:00~21:00《龙凤和鸣》大型婚俗表演,按照传统的婚俗礼节以表演的形式呈现。以先进的激光特技幻化出各种场景。以歌舞的形式把婚礼喜庆欢愉的气氛表现出来。
说媒
批八字与推生肖
定聘
送礼
迎亲(重点)
拜堂(重点)
闹洞房
21:00~21:30祭七巧,摆下各式各样鲜艳的香案,“香案”都是纸糊的,案上摆满鲜花、水果、胭脂粉、纸制小型花衣裳、鞋子、日用品和刺绣等,琳琅满目。设香案,拜祭牛郎织女。香案备妥,傍晚时分开始向织女乞巧。姑娘们穿上新衣服,戴上新首饰,一切都安排好后,便焚香点烛,对星空跪拜,称为“迎仙”,要连拜七次。
观众也可以在祭坛上上香拜祭。
21:30~22:00拜仙之后,姑娘们手执彩线对着灯影将线穿过针孔,如一口气能穿七枚针孔者叫得巧,被称为巧手,穿不到七个针孔的叫输巧。七夕之后,姑娘们将所制作的小工艺品、玩具互相赠送,以示友情。
22:00~22:00可以在会场中设立的富有独特婚俗气息的场景下拍照。
(设有说媒,迎亲,拜堂,迎亲)在场的观众可以穿上我们提供的服饰拍照,如有需要还可以要求我们各式各样的群众参与。
2021七夕节活动策划方案相关 文章 :
★ 七夕节主题活动策划方案2021【5篇】
★ 2021七夕活动策划方案5篇
★ 2021年最新七夕活动策划方案【5篇】
★ 最新2021年七夕情人节活动策划方案5篇
★ 七夕情人节活动方案内容2021年【5篇】
★ 2021七夕情人节主题活动方案最新5篇
★ 2021年最新七夕情人节活动方案5篇
★ 2021年七夕情人节创意活动方案最新5篇
★ 七夕浪漫活动的策划方案内容2021年
★ 2021七夕情人节活动策划方案模板5篇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ttps://hm..com/hm.js?";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③ 七夕民俗活动有哪些
七夕民俗活动有乞巧活动、.拜织女、染指甲、妇女洗发等。
乞巧活动。七夕节最普遍的习俗,就是妇女们在七月初七的夜晚进行的各种乞巧活动。乞巧的方式大多是姑娘们穿针引线验巧,做些小物品赛巧,摆上些瓜果乞巧,各个地区的乞巧的方式不尽相同,各有趣味。七夕乞巧的应节食品,以巧果最为出名。巧果又名“乞巧果子”,款式极多。主要的材料是油、面、糖、蜜。
拜织女。在七夕的夜晚,如果少女们希望长得漂亮或嫁个如意郎、少妇们希望早生贵子等,都可以在月光下摆一张桌子,桌子上置茶、酒、水果、五子(桂圆、红枣、榛子、花生,瓜子)等祭品,还有在瓶子里插上鲜花和束红纸,花前置一个小香炉,就可以向织女星默祷,默念自己的心事。拜织女的少女们都要斋戒一天,沐浴停当。
染指甲。说到七夕染指甲可能很多人都会觉得很奇怪,而在中国西南一带的七夕习俗就是染指甲,四川省诸多县志以及贵州、广东两地,也有此风俗。许多地区的年轻姑娘,喜欢在节日时用树的液浆兑水洗头发,传说不仅可以年青美丽,而且对未婚的女子,还可以尽快找到如意郎君。用花草染指甲也是大多数女子与儿童们,在节日娱乐中的一种爱好,也与生育信仰有密切的关系。
妇女洗发。平时洗头发是很平凡的事情,那么在七夕这天妇女洗发有什么不同的意义呢?传说在七夕这天取泉水、河水,就如同取银河水一样,具有洁净的神圣力量。因此女性在这天沐发,也就有了特殊意义,代表用银河里的圣水净发,必可获得织女神的护佑。
七夕的传统食物
饺子
鄄城、曹县、平原等地乞巧的风俗却十分有趣:七个要好的姑娘集粮集菜包饺子,把一枚铜钱、一根针和一个红枣分别包到三个水饺里,乞巧活动以后,她们聚在一起吃水饺,传说吃到钱的有福,吃到针的手巧,吃到枣的早婚。
巧果
浙江各地在这一天用面粉制各种小型物状,用油煎炸后称“巧果”,晚上在庭院内陈列巧果、莲蓬、白藕、红菱等。七夕乞巧的应节食品,以巧果最为出名。巧果又名“乞巧果子”,款式极多。主要的材料是油、面、糖、蜜。《东京梦华录》中称之为“笑厌儿”、“果食花样”,图样则有捺香、方胜等。
花瓜
手巧的女子,还会捏塑出各种与七夕传说有关的花样。此外,乞巧时用的瓜果也可多种变化。或将瓜果雕成奇花异鸟,或在瓜皮表面浮雕图案,称为“花瓜” 。
④ 有哪些好玩的七夕活动
传统的活动如下
夕节最普遍的习俗,就是妇女们在七月初七的夜晚进行的各种乞巧活动。
乞巧的方式大多是姑娘们穿针引线验巧,做些小物品赛巧,摆上些瓜果乞巧,各个地区的乞巧的方式不尽相同,各有趣味。
在山东济南、惠民、高青等地的乞巧活动很简单,只是陈列瓜果乞巧,如有喜蛛结网于瓜果之上,就意味着乞得巧了。而鄄城、曹县、平原等地吃巧巧饭乞巧的风俗却十分有趣:七个要好的姑娘集粮集菜包饺子,把一枚铜钱、一根针和一个红枣分别包到三个水饺里,乞巧活动以后,她们聚在一起吃水饺,传说吃到钱的有福,吃到针的手巧,吃到枣的早婚。
有些地方的乞巧节的活动,带有竞赛的性质,类似古代斗巧的风俗。近代的穿针引线、蒸巧悖悖、烙巧果子、还有些地方有做巧芽汤的习俗,一般在七月初一将谷物浸泡水中发芽,七夕这天,剪芽做汤,该地的儿童特别重视吃巧芽,以及用面塑、剪纸、彩绣等形式做成的装饰品等就是斗巧风俗的演变。而牧童则会在七夕之日采摘野花挂在牛角上,叫做“贺牛生日”(传说七夕是牛的生日)。
诸城、滕县、邹县一带把七夕下的雨叫做“相思雨”或“相思泪”,因为是牛郎织女相会所致。胶东,鲁西南等地传说这天喜鹊极少,都到天上搭鹊桥去了。
在今日浙江各地仍有类似的乞巧习俗。如杭州、宁波、温州等地,在这一天用面粉制各种小型物状,用油煎炸后称“巧果”,晚上在庭院内陈列巧果、莲蓬、白藕、红菱等。女孩对月穿针,以祈求织女能赐以巧技,或者捕蜘蛛一只,放在盒中,第二天开盒如已结网称为得巧。
而在绍兴农村,这一夜会有许多少女一个人偷偷躲在生长得茂盛的南瓜棚下,在夜深人静之时如能听到牛郎织女相会时的悄悄话,这待嫁的少女日后便能得到这千年不渝的爱情。
为了表达人们希望牛郎织女能天天过上美好幸福家庭生活的愿望,在浙江金华一带,七月七日家家都要杀一只鸡,意为这夜牛郎织女相会,若无公鸡报晓,他们便能永远不分开。
在广西西部,传说七月七日晨,仙女要下凡洗澡,喝其澡水可避邪治病延寿。此水名“双七水”,人们在这天鸡鸣时,争先恐后地去河边取水,取回后用新瓮盛起来,待日后使用。
广州的乞巧节独具特色,节日到来之前,姑娘们就预先备好用彩纸、通草、线绳等,编制成各种奇巧的小玩艺,还将谷种和绿豆放入小盒里用水浸泡,使之发芽,待芽长到二寸多长时,用来拜神,称为“拜仙禾”和“拜神菜”。从初六晚开始至初七晚,一连两晚,姑娘们穿上新衣服,戴上新首饰,一切都安排好后,便焚香点烛,对星空跪拜,称为“迎仙”,自三更至五更,要连拜七次。
拜仙之后,姑娘们手执彩线对着灯影将线穿过针孔,如一口气能穿七枚针孔者叫得巧,被称为巧手,穿不到七个针孔的叫输巧。七夕之后,姑娘们将所制作的小工艺品、玩具互相赠送,以示友情。
在福建,七夕节时要让织女欣赏、品尝瓜果,以求她保佑来年瓜果丰收。供品包括茶、酒、新鲜水果、五子(桂圆、红枣、榛子、花生、瓜子)、鲜花和妇女化妆用的花粉以及一个上香炉。一般是斋戒沐浴后,大家轮流在供桌前焚香祭拜,默祷心愿。女人们不仅乞巧,还有乞子、乞寿、乞美和乞爱情的。而后,大家一边吃水果,饮茶聊天,一边玩乞巧游戏,乞巧游戏有两种:一种是“卜巧”,即用卜具问自己是巧是笨;另一种是赛巧,即谁穿针引线快,谁就得巧,慢的称“输巧”,“输巧”者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小礼物送给得巧者。
有的地区还组织“七姐会”,各地区的“七姐会”聚集在宗乡会馆摆下各式各样鲜艳的香案,遥祭牛郎织女,“香案”都是纸糊的,案上摆满鲜花、水果、胭脂粉、纸制小型花衣裳、鞋子、日用品和刺绣等,琳琅满目。不同地区的“七姐会”便在香案上下工夫,比高下,看谁的制作精巧。今天,这类活动已为人遗忘,只有极少数的宗乡会馆还在这个节日设香案,拜祭牛郎织女。香案一般在七月初七就备妥,傍晚时分开始向织女乞巧。
七夕乞巧的应节食品,以巧果最为出名。巧果又名“乞巧果子”,款式极多。主要的材料是油、面、糖、蜜。《东京梦华录》中称之为“笑厌儿”、“果食花样”,图样则有捺香、方胜等。宋朝时,街市上已有七夕巧果出售,巧果的做法是:先将白糖放在锅中熔为糖浆,然后和入面粉、芝麻,拌匀后摊在案上捍薄,晾凉后用刀切为长方块,最后折为梭形巧果胚,入油炸至金黄即成。手巧的女子,还会捏塑出各种与七夕传说有关的花样。
此外,乞巧时用的瓜果也有多种变化:或将瓜果雕成奇花异鸟,或在瓜皮表面浮雕图案;此种瓜果称为“花瓜”。
直到今日,七夕仍是一个富有浪漫色彩传统节日。但不少习俗活动已弱化或消失,惟有象征忠贞爱情的牛郎织女的传说,一直流传民间。
⑤ 七夕节应该做什么 七夕节的传统活动
1、七夕节可以穿针乞巧、喜蛛应巧、投针验巧、种生求子、供奉“磨喝乐”、拜织女、拜魁星 、晒书、晒衣、贺牛生日、吃巧果等等。
2、七夕节这天,少女、妇女们三五成群约好了一起举行仪式,摆好瓜果祭品,沐浴斋戒,焚香礼拜。然后大家一起围坐在桌子前,一边吃瓜果点心,一边向织女默默许愿,如嫁个如意郎君、早生贵子之类。
3、七夕时人们还会做一些形象各异的小玩偶摆在家里。最开始玩偶都是用土塑造的,做一些牛郎织女和小孩子的玩偶形象,或者牛羊之类的小动物形象。后来却越做越精致,不只用金银,还有的人做成跟真人一样高的奇特玩偶。
4、七夕节各项比赛中,穿针比赛其中最早开始流行的,大约从汉代开始。在七夕节这天,各家各户的女人女孩都会有出家门,大家聚在葡萄架下,一边猜女郎织女相会会说什么轻言密语,一边拿出自己的针线女红。通过穿针的方式乞巧,穿的最快者就是手最巧的。
⑥ 七夕可以搞什么活动
1、接吻大赛:
在情人节让情侣们一起参加接吻大赛是再适合不过的了!接吻大赛的规则可以参考接吻的样子、接吻的时间来参考,比如最有难度接吻可以获得某某小礼品,接吻时间最长的选手可以免费试吃某某菜品等等,根据不同的店铺有不同的奖励。
2、情歌接龙:
有条件的商家可以拉一个类似学校里的多媒体一样的投影幕,然后邀请来到店铺(商场)的顾客们一起来参加情歌接龙的项目,选取五组或者6组的选手(可以实现让顾客抽取编号)机器随机选择,然后有电脑跳出情歌的上半句,让每一组选手来接龙。
3、看谁喝得快:
事先准备好情侣顾客们要喝的饮料(不推荐酒类)然后给每一对2根吸管,倒计时开始,看看哪一对情侣可以最有默契地把饮料一起喝完吧!
七夕节的传统食物:
1、饺子
鄄城、曹县、平原等地乞巧的风俗却十分有趣:七个要好的姑娘集粮集菜包饺子,把一枚铜钱、一根针和一个红枣分别包到三个水饺里,乞巧活动以后,她们聚在一起吃水饺,传说吃到钱的有福,吃到针的手巧,吃到枣的早婚。
2、巧果
浙江各地在这一天用面粉制各种小型物状,用油煎炸后称“巧果”,晚上在庭院内陈列巧果、莲蓬、白藕、红菱等。七夕乞巧的应节食品,以巧果最为出名。
巧果又名“乞巧果子”,款式极多。主要的材料是油、面、糖、蜜。《东京梦华录》中称之为“笑厌儿”、“果食花样”,图样则有捺香、方胜等。
⑦ 七夕节有什么传统的风俗活动
七夕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最出名的就是情人节,你知道多少七夕节的风俗活动?下面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七夕节有什么传统的风俗活动”,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
七夕节有什么传统的风俗活动
七夕节简介
七夕节,又称七巧节、七姐节、女儿节、乞巧节、七娘会、七夕祭、牛公牛婆日、巧夕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七夕节由星宿崇拜衍化而来,为传统意义上的七姐诞,因拜祭“七姐”活动在七月七晩上举行,故名“七夕”。拜七姐,祈福许愿、乞求巧艺、坐看牵牛织女星、祈祷姻缘、储七夕水等,是七夕的传统习俗。经历史发展,七夕被赋予了“牛郎织女”的美丽爱情传说,使其成为了象征爱情的节日,从而被认为是中国最具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在当代更是产生了“中国情人节”的文化含义。
民间习俗
一、香桥会
在江苏宜兴,拿如滚有七夕香桥会习俗。每年七夕,人们都赶来参与,搭制香桥。所谓香桥,是用各种粗长的裹头香(以纸包着的线香)搭成的长四五米、宽约半米的桥梁,装上栏杆,于栏杆上扎上五色线制成的花装饰。入夜,人们祭祀双星、乞求福祥,然后将香桥焚化,象征着双星已走过香桥,欢喜地相会。这香桥是由传说中的鹊桥传说衍化而来的。
二、接露水
浙江农村,流行用脸盆接露水的习俗。传说七夕节时的露水是牛郎织女相会时的眼泪,如抹在眼上和手上,可使人眼明手快。
三、拜七姐
七月七的七娘会,广东多称“拜七姐”,闽台即称为“拜七娘妈”。在新中国成立前,“七夕”是靓女们的盛大节日。旧时代靓女们向七姐“乞巧”,乞求她传授心灵手巧的手艺,其实所谓“乞巧”不过是“斗巧”。广东旧时过七巧节是非常热闹的。宋代刘克庄曾有诗咏道:“瓜果跽拳祝,喉罗朴卖声。粤人重巧夕,灯光到天明。”在节日到来之前,姑娘们就预先备好各种奇巧的玩品,用通草、色纸、芝麻、米粒等,制成各种花果、仕女、器物、宫室模型等物。将谷种和绿豆放入小盒里浸,使之发芽,待芽长到二寸多长时,用来拜神,称为“拜仙禾”和“拜神菜”。或组织大家聚集在宗乡会馆,摆下各式各样鲜艳的香案,遥祭牛郎织女,“香案”上摆满鲜花、水果、胭脂粉、纸制小型花衣裳、鞋子、日用品和刺绣等,琳琅满目。不同地区的“七姐会”便在香案上下工夫,比高下,看谁的制作精巧。传统“七姐诞”庆祝仪式由农历七月初六晚开始,为期一至二晚。不同地方庆祝“七姐诞”的仪式各有不同特色。“七姐诞”乞巧习俗在东南亚地区也很流行。
在广州,无论贫富之家,姑娘们都会梳妆打扮,点上香烛,“先期备办种种奇巧玩品,并用通草、色纸、芝麻、米粒等,制成各种花果仕女器物宫室等(见《广州岁时记》)。广州七橡旅夕拜仙,已婚女子一般不能参加,但新婚后的新娘在过第一个七夕时,要举行一次“辞仙”仪式。据《广州市志》卷十七所载,初七日,旧俗还有女子泛舟游石门沉香浦的活动。游艇用素馨花、茉莉花装饰,称为花艇。她们信此日为“仙女淋浴日”。东莞七夕拜七姐”,民间传统的乞巧拜七姐祈福仪式,仪式包括上贡品、净手、上香、拜祭等环节。有的地方在七夕之夜,靓女们在月光下摆上一张桌子,桌子上置茶、酒、水果、瓜子等祭品。又有鲜花几朵,束红纸,插瓶子里,花前置一个小香炉。围坐在桌前默念自己的心事,向织女星许愿。“拜织女”纯是少女、少妇们的事。她们大都是预先和自己朋友或邻里们约好五六人,多至十来人,联合举办。约好参加拜织女的少妇、少女们,斋戒一天,沐浴停当,准时都到主办的家里来,于案前焚香礼拜后,大家一起围坐在桌前,一面吃花生,瓜子,一面朝着织女星座,默念自己的心事。如少女们希望长得漂亮或嫁个如意郎、少妇们希望早生贵子等,都可以向织女星默祷。广州天河区、番禺区、黄埔区一带把七夕节称为“七姐诞”,又叫“七娘诞”、“摆七娘”、“拜七娘”,是岭南古老乞巧民俗的存续。七夕之日,由社区组织“拜七娘”仪式,祭拜对象除了牛郎、织女二星,还有织女的6个姐妹。社区女性展示手工艺制品,是“摆巧”活动的主要内容。
在福建闽南、浙江温岭消余和台湾等地即称为拜“七娘妈”,七娘妈又称七星妈、七星娘娘、七星夫人、七娘夫人等,为织女星化身。七夕是“七娘妈”的诞辰日,民间十分盛行崇拜七娘妈这一被奉为保护孩子平安和健康的偶像。每年这天,人们三五成群到七娘妈庙供奉花果、脂粉、牲礼等。这天,台湾民间还流行一种“成人礼”,即孩子长到满15岁时,父母领着他带着供品到七娘妈庙酬谢,答谢“七娘妈”保护孩子度过了幼年、童年和少年时代。在这一天,台南地区要为16岁的孩子“做十六岁”,行成人礼。有的家长除了在七夕节这天祭谢“七娘妈”之外,还专门为孩子举行成人礼的事而宴请亲友,庆贺一番。闽南、台湾民间七夕虽不很重乞巧,但很看重保健食俗。每到七夕之际,几乎家家户户要买来中药使君子和石榴。石塘七夕习俗流行于浙江温岭沿海的石塘、箬山一带,为16岁以下儿童于七夕节之日向七娘妈祈福的传统民间活动。石塘先民于三百多年前从闽南迁入,此习俗随之而来,存续至今。主祭者为女性长辈。
四、斗巧
七夕斗巧,判定斗巧者巧拙的“卜巧”方法,主要有“穿针乞巧”、“喜蛛应巧”、“对月穿针”、“输巧”、“兰夜斗巧”和“投针验巧”等几种形式。
穿针乞巧
穿针乞巧,也叫“赛巧”,即女子比赛穿针,她们结彩线,穿七孔针,谁穿得越快,就意味着谁乞到的巧越多,穿得慢的称为“输巧”,“输巧”的人要将事先准备好的礼物送给得巧者。《西京杂记》说:“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具习之。”
南朝梁宗谋《荆楚岁时记》说:“七月七日,是夕人家妇女结彩楼穿七孔外,或以金银愉石为针。”《舆地志》说:“齐武帝起层城观,七月七日,宫人多登之穿针。世谓之穿针楼。”
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说:“七夕,宫中以锦结成楼殿,高百尺,上可以胜数十人,陈以瓜果酒炙,设坐具,以祀牛女二星,妃嫔各以九孔针五色线向月穿之,过者为得巧之侯。动清商之曲,宴乐达旦。土民之家皆效之。”
元陶宗仪《元氏掖庭录》说:“九引台,七夕乞巧之所。至夕,宫女登台以五彩丝穿九尾针,先完者为得巧,迟完者谓之输巧,各出资以赠得巧者焉。”
对月穿针
“对月穿针”,是指七月初七这天傍晚,家家户户都把庭院清扫干净,年轻妇女和姑娘们先要向织女星虔诚跪拜,乞求织女保佑自己心灵手巧。然后,她们把事先准备好的五彩丝线和七根银针拿出来,对月穿针,谁先把七根针穿完,就预示着将来她能成为巧手女。
喜蛛应巧
喜蛛应巧也是较早的一种乞巧方式,其俗稍晚于穿针乞巧,大致起于南北朝之时。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说。“是夕,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网于瓜上则以为符应。”
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说:“七月七日,各捉蜘蛛于小盒中,至晓开。视蛛网稀密以为得巧之侯。密者言巧多,稀者言巧少。民间亦效之”。
宋朝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说,七月七夕“以小蜘蛛安合子内,次日看之,若网圆正谓之得巧。”
宋周密《乾淳岁时记》说。“以小蜘蛛贮合内,以候结网之疏密为得巧之多久”
明田汝成《熙朝乐事》说,七夕“以小盒盛蜘蛛,次早观其结网疏密以为得巧多寡。”
由此可见,历代验巧之法不同,南北朝视网之有无、唐视网之稀密,宋视网之圆正,后世多遵唐俗。
投针验巧
投针验巧是七夕穿针乞巧风俗的变体,源于穿针,又不同于穿针,是明清两代盛行的七夕节俗。所谓投针验巧,即是先准备一只面盆,放在天井里,倒入“鸳鸯水”,即把白天取的水和夜间取的水混合在一起。但常常把河水、井水混在一起倒入面盆就算成了,面盆和水要露天过夜,再经第二天即七月初七白天太阳一晒,到中午或下午就可以“验巧”了。原来面盆里的水,经过半天太阳光照射,表面依稀生成薄膜,于是取缝衣针,轻轻平放在水面上,针不会下沉,水底下,就出现针影,这针影若是笔直的一条,即是“乞巧”失败,若是针影形成各种形状,或弯曲,或一头粗,一头细,或是其他图形,便是“得巧”。
输巧
输巧,七夕乞巧,穿针落人后者为“输巧”。拜仙之后,姑娘们手执彩线对着灯影将线穿过针孔,如一口气能穿七枚针孔者叫得巧,被称为巧手,穿不到七个针孔的叫输巧。如唐代诗人所描绘:“向月穿针易,临风整线难。不知谁得巧,明旦试看寻。”祭拜仪式结束后,八仙台上的摆设保持不动,留待翌日(初七)供姑娘们互相串访时参观、评议。七夕之后,姑娘们将所制作的小工艺品、玩具互相赠送,以示友情。
兰夜斗巧
兰夜斗巧是一种游戏。七月旧时称为“兰月”,而七月初七即七夕这天晚上又叫作兰夜。将五彩线互相绊结起来,叫做“相怜爱”。女性们一起到闭襟楼上,大家学习穿七巧针乞巧。
五、乞求姻缘
在晴朗的夏秋之夜,天上繁星闪耀,一道银河横贯南北,银河的东西两岸,各有一颗闪亮的星星,隔河相望,遥遥相对,那就是牵牛星和织女星。婺女星后来衍化成神话中的女神,民间即称为七姐、天仙娘娘、七娘妈等,是编织云彩、情侣、妇女、儿童的保护神。世间无数的有情男女都会在七夕夜晚对着星空向织女祈祷自己的姻缘美满。
按照民间传说,“七夕节”表达的是已婚男女之间“不离不弃”“白头偕老”的一种情感,恪守的是双方对爱的承诺。牛郎和织女的爱情故事在中国家喻户晓,他们对爱情的坚贞和信守令人感动,所以七夕节充满了浪漫的气息。相传每逢七月初七,人间的喜鹊就要飞上天去,在银河为牛郎织女搭鹊桥相会。织女是一个美丽聪明、心灵手巧的仙女,凡间的女子便在这一天晚上向她乞求得到聪慧的心灵和灵巧的双手,此外还祈求赐给自己美满的姻缘。
六、拜魁星
北斗七星的第一颗星叫魁星,又称魁首。魁星,是中国古代神话中所说的主宰文章兴衰的神,在古代学子心目中,魁星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俗传七月七日是魁星的生日,魁星文事,想求取功名的读书人特别崇敬魁星,所以在七夕这天拜祭,祈求他保佑自己考运亨通。古代士子中状元时称“大魁天下士”或“一举夺魁”,都是因为魁星主掌考运的缘故。闽东一带读书人崇敬魁星,于“七夕”更有“拜魁星”之俗。
七、拜床母
台七夕除拜七娘妈之外,往往也另备小碗油饭到房中拜“床母”,二者应有类似含意。生产、育儿,这都是女性无可替代的职责,因此这类神祇也都是女性神。在女性神与女性信徒之间,遂构成密切的联系,化解了女性在承担母职时的焦虑与恐惧。“床母”,是儿童的保护神,七月七日是床母的生日,家中有儿童的家庭,在当天傍晚时,在儿童睡的床边拜床母。供品包括:油饭、鸡酒(或麻油鸡),焚烧“四方金”和“床母衣”,拜床母时不宜太长,不像平常祭拜要斟酒三巡,大约供品摆好,香点了以后,就可以准备烧“四方金”和“床母衣”,烧完即可撤供,希望孩子快快长大,不能拜太久,怕床母会宠孩子赖床等。
八、姑娘洗发
姑娘七夕洗发,也是特别的习俗。许多地区的年轻姑娘,喜欢在七夕节日时用树的液浆兑水洗头发,传说不仅可以让女性年轻美丽,而且还可让未婚的少女尽快找到如意郎君。这项习俗,大约和七夕“圣水”的信仰有关。人们认为,七夕这天取泉水、河水,就如同取银河水一样,具有洁净的神圣力量。有的地方直接叫它“天孙(即织女)圣水”。因此女性在这天沐发,也就有了特殊意义,代表用银河里的圣水净发,必可获得织女神的护佑。
九、晒书晒衣
古代,“七夕”节还有晒书、晒衣的习俗,据说是可以避免虫蛀。人们选择七夕晒书据说是因为七月七日,天门洞开,阳光强烈,是龙王爷“晒鳞日”,人们多在此日暴晒衣服、棉被之类,以防虫蛀,读书人也往往在这一天曝晒书籍。汉后各地文化上的交流使节俗融合传播,主要的传统节日都已经普及全国。东汉崔实《四民月令》云:“七月七日,曝经书及衣裳,不蠹。”
十、结扎巧姑
陕西黄土高原地区,在七夕节的夜晚也有举行各种乞巧活动的风俗,妇女们往往要结扎穿花衣的草人,谓之巧姑,不但要供瓜果,还栽种豆苗、青葱,在七夕之夜各家女子都手端一碗清水,剪豆苗、青葱,放入水中,用看月下投物之影来占卜巧拙之命,还穿针走线,竞争高低。同时还举行剪窗花比巧手的活动。
七夕的传统食物
1、饺子
鄄城、曹县、平原等地乞巧的风俗却十分有趣:七个要好的姑娘集粮集菜包饺子,把一枚铜钱、一根针和一个红枣分别包到三个水饺里,乞巧活动以后,她们聚在一起吃水饺,传说吃到钱的有福,吃到针的手巧,吃到枣的早婚。
2、巧果
浙江各地在这一天用面粉制各种小型物状,用油煎炸后称“巧果”,晚上在庭院内陈列巧果、莲蓬、白藕、红菱等。七夕乞巧的应节食品,以巧果最为出名。巧果又名“乞巧果子”,款式极多。主要的材料是油、面、糖、蜜。《东京梦华录》中称之为“笑厌儿”、“果食花样”,图样则有捺香、方胜等。
3、花瓜
手巧的女子,还会捏塑出各种与七夕传说有关的花样。此外,乞巧时用的瓜果也可多种变化。或将瓜果雕成奇花异鸟,或在瓜皮表面浮雕图案,称为“花瓜” 。
巧果及花瓜是最普通的七夕食品。而在历史上各朝代则另有不同的食俗。例如魏朝流行于七月七日设汤饼。唐朝的节日食品包括七月七日进斫饼,并订七月七日为晒书节,三省六部以下,各赐金若干,以备宴席之用,称为“晒书会”。七夕同时也是适宜配药的日子。据说一种以松柏为药材的秘方,这种神奇的药丸以七月七日的露水调配合成,服一丸可延长十年的寿命,服二丸可延二十年。此外,还有饵松实、服柏子、折荷叶等,均号称为长生不老的仙药。比较实用的药方有晒槐汁治痔,煎苦瓜治眼,摘瓜蒂治下痢等等不一而足。其功效如何,就只有试过的人才知道了。如今浙江的杭州、宁波、温州等地,在七夕这一天,人们还会用面粉制作各种小型物品,放到油锅里煎炸后称“巧果”。晚上还会在打扫干净的庭院里,摆上巧果、莲蓬、白藕、红菱等,家中亲友围坐在一起。
⑧ 淘宝七夕后面还有什么活动
1.年中618购物狂欢节:618粉丝狂欢节,原本是JD.COM的一个大聚会,近年来各大电子商务网站都加入了进来。对于上半年想买东西的人来说,不要错过这一天。你不能肯定地说你能找到价廉物美的产品。
2.双十一购物狂欢节:双十一购物节,是淘宝每年促销力度比较大的一个节日,起源于2009年淘宝在双11举办的线上打折活动。当时参与的商家数量不多,折扣力度也不大,但当时到货的效果远远超出预期。后来天猫把11月11日定为大范围促销活动的固定日期,也是淘宝的重要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