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考古
1. 南京七夕相亲会今年在什么地方举办2020南京七夕活动汇总
七夕节期间,南京肯定是有活动的,大家可以先看看这些活动感不感兴趣,当然还有烟花秀和音乐喷泉,这些在七夕的时候肯定是有的,大家不妨期待一下,或者是可以了解一下活动地点。
相亲活动
万份档案已备好1VSn高效相亲,800名优质单身男女1VSn交流,遇见金陵创意市集,集结特色商铺打造创意市集,鲜花、美食、手工、网红特饮......
“玄武湖相亲角”,我们给前来围观的爸妈,准备了“爱情信息台”。
时间:8月23日
地址:南京市江宁区竹山路551号纳科汽车创意园
大报恩寺
大报恩寺位于南京市秦淮区中华门外,是中国历史上最为悠久、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的寺庙,中国的佛教中心,继洛阳白马寺之后中国的第二座寺庙,也是中国南方建立的第一座佛寺,与灵谷寺、天界寺并称为金陵三大寺,为百寺之首,和桥有“中国之大古董,永乐之大窑器”之誉,被称为“天下第一塔”。
交通:地铁1号线中华门站(2号出口,步行即可或转2/16/63路至大报恩寺遗址公园站下)
六朝博物馆
这里的展品丰富精致,主要以六朝青瓷为主,青瓷造型都很有趣~
如果你喜欢展览,这里近期开展的,城市记忆拾贝——南京考古2019年精品文物展,也十分值得去看哦~
目前,每周五、周六还可以夜游六朝博物馆
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参加“六朝风雅·夜”,“六朝书香·夜”等系列活动,通过花、食、茶、香等不同主题的手作体验,亲身感受六朝人的精致夜生活。
门票:30元/人
地址:玄武区长江路302号
开放时间:
1.周二至周四、周日:9:00-17:30(周一闭馆)
2.周五、周六:9:00-22:00(21:00停止售票、换票)
交通线路:地铁2号线/3号线至大行宫站下;公交201路/29路/44路/65路/95路/304路至总统府站下
国立美术馆旧址
1936年建成的国立美术馆是中国第一个国家美术馆,八十多年建筑保培纯留至今,随手一拍便是复古风。建筑极具时代特色,风韵十足,超大的落地窗配上正好合适的阳光,光影感简直max~
门票:配棚咐免费不免票
地址:玄武区长江路266号
开放时间:9点—17点(周一闭馆)
交通线路:地铁2号线/3号线大行宫站下;公交25路/1路至大行宫西站下
银杏湖
银杏湖主题乐园位于中国南京江宁区谷里街道银杏湖大道520号的银杏湖高尔夫俱乐部,由南京银杏湖集团斥资精心打造。乐园占地十五平方公里。
银杏湖有2个大的湖,银杏湖、铭珠彩湖。“铭珠彩湖”,原生态优美的景色尽收眼底。这里山青水秀,如诗如画,一湖秀水,万般风情,经常有各种季节的鸟禽栖息于此有白鹭、水鸭等等。
南京博物院
南京博物院是大型综合性的国家级博物馆、国家综合性历史艺术博物馆,现为国家一级博物馆、首批中央地方共建国家级博物馆、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南京博物院占地13万余平方米,为“一院六馆”格局,即历史馆、特展馆、数字馆、艺术馆、非遗馆、民国馆。
门票:免费(需要提前预约)
地址:南京市中山东路321号
建议按照以下路线参观:历史馆—特展馆—数字馆—民国馆—艺术馆—非遗馆。正殿进入,这样的路线可一气呵成,面面俱到,又不绕路。
南京总统府
南京总统是中国近代建筑遗存中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建筑群,也是南京民国建筑的主要代表之一,中国近代历史的重要遗址,现已辟为中国近代史遗址博物馆。
门票价格:32元
交通:地铁2号线、3号线至大行宫下。
牛首山
牛首山夜公园开放
夜公园开放时间
8月22日-30日19:00-21:00
(共计:9天)
无人机表演
上百架无人机为大家带来一场炫酷的视觉盛宴光彩夺目变换阵型,包你挪不动脚步。
表演时间:8月22日-30日20:30-20:40(如遇特殊天气或航空管制取消)
喷泉表演
绚烂之夜,幻月牛首
期待久久的水幕音乐喷泉终于要和大家见面了
开放时间:8月22日-30日19:00-21:00
地点:牛首广场
夜场入园成人门票:49元/人
普通门票:88元
地址:江宁区宁丹大道18号(东入口)
交通:
自驾:以“牛首山文化旅游区”东入口为目的地导航即可
公交:市内公交G70、754、712、755路皆可直达景区东入口;
假日观光线(全年节假日运行):自南京火车站出发,可从南京站南广场乘旅游巴士G5直达景区东入口。
地铁:
乘坐地铁1号线至百家湖站转公交G70路至景区东入口;
乘坐地铁1号线至安德门站转公交755、712路至景区东入口;
乘坐地铁S1号线(机场线)至河海大学?佛城西路站转公交754路至景区东入口。
演唱会
“一生中最爱”演唱会·南京站
时间:2020年8月25日19:30-21:30
地点:稻香音乐空间南京建邺区江东中路222号奥体中心星巴克咖啡店旁
票价:180/299
鱼丁糸followme演唱_
_打_Sodagreen分身乐团#鱼丁糸followme演唱_#定档8月25日七夕节20:00正式播出!
南京欢乐谷
在城市生活的你,有多久没和喜欢的人看烟花了?
在南京欢乐谷玛雅海滩水公园运营期间,每周六、周日的夜晚都将有一场盛大的、浪漫的烟花秀上演!
2. 在中国古代神话中,有没有掌管星辰的女神
在中国古代神话中嫦娥掌管月亮,其名太阴星君,又叫月光娘娘、太阴星主、月姑等。在神话传说中,嫦娥因偷食大羿自西王母处所求得的不死药而奔月成仙,居住在月亮上面的广寒宫之中。在东汉之前,无任何资料显示嫦娥与羿是夫妻关系,直到高诱注解《淮南子》才指出嫦娥是后羿之妻。
后来道教在其神话中,将嫦娥与月神太阴星君合并为一人,道教以月为阴之精,尊称为月宫黄华素曜元精圣后太阴元君,或称月宫太阴皇君孝道明王,作女神像。
(2)七夕考古扩展阅读:
崇拜太阴星君,在中国由来已久,在世界各国也是普遍现象,这是源于原始信仰中的天体崇拜。中国民间一些传说中,把太阴星君与恒娥仙子合并为一个神,认为其是一位绝色美人,所以人人都欣赏她,也因为这个缘故。
八月十五日的太阴星君诞辰祭,都在入夜以后,面对当空的皓月家家户外围院,排设香案点上一对红烛,供上四色鲜果,焚香膜拜,气氛十分虔诚,而又带有几分闲情逸致之感。在黑夜中,月亮给人带来了光亮;月色朦胧,又会使人产生许多遐想,许多美丽动人的故事因此产生,“嫦娥奔月”就是其中著名的一个。
3. 七夕怎么要礼物男生问:你想要什么礼物
七夕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通常在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七,也被称为“牛郎织女节”或“中国情人节”。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男生可以送给女生一份特别的礼物来表达他们的爱意和关心。以下是一些在七夕节和生日上可以送的礼物建议:
1、花束或鲜花纤液:鲜花是表达爱意的传统方式之一,可以让人感受到浪漫和温馨毁档物。男生可以选择女生喜欢的花卉种类,如玫瑰花、康乃馨、向日葵等。
2、首饰或手表:精致的首饰或手表是七夕节或生日的好选择,可以让女生感到男生的用心和体贴。男生可以选择一款适合女生的款式和材质。
3、礼盒或礼篮:精心准备的礼盒或礼篮可以包含多种礼品,如巧克力、蛋糕、酒类等,可以让女生感到男生的细心和关爱。
4、书籍或音乐:如果女生喜欢读书或听音乐,男生可以选择一本她喜欢的书或专辑,这不仅可以让女生感到男生的关心,还可以增进彼此之间的共同兴趣。
5、旅行或活动:如果男生想要给女生一个难忘的礼物,可以选择带她去旅行或参加某个特别的活动蠢戚,如演唱会、电影院等。
总之,在选择七夕节或生日礼物时,男生需要了解女生的喜好和爱好,以及表达自己的爱意和关心。最重要的是,礼物的真正意义在于表达心意,而不是礼物的价值或数量。
4. 古代七夕文物都有哪些
漫谈古代七夕文物
2015-08-20 刘明杉 考古汇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这是宋人秦观《鹊桥仙》中脍炙人口的佳句。古来多少名士才女,将对美满姻缘的企盼,吟诵成华彩诗章。这些咏叹爱情的创作源泉,就是七夕节牛郎织女鹊桥相会这个古老而凄美的爱情神话。
汉画像石上的牛宿、女宿图
七夕乞巧节,绵延数千载,隆重程度堪比春节。农历七月初七,青年女子们聚集在月下乞巧、乞美、乞姻缘、乞子,童子们还要乞聪慧。进入现代社会后,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植根于农业社会秩序与文化基础上的七夕节,遂从我们的生活中消逝了。然而,这一节日的内涵,对研究我国古代社会文化具有重要价值。其中,深入人心的牛郎织女传说,是我国民间文学的重要题材,它与民俗生活结合起来,形成了别具特色的民间活动,是文学、民俗学、文化史学等学科研究的重要内容。2006年,七夕节以民俗类申报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愿这一行动,能让它受到更广泛的社会关注,使七夕节的文化内涵得到挖掘和保护。乞巧节在我国古代社会中,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本文结合历代七夕文物,探究此节俗的社会成因,并阐述其文化价值。力求从物质文化史的角度,为保护这份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略尽微薄之力。
乞巧文化的渊源与成因牛郎织女其名,最早见于《大戴礼·夏小正》:“初昏,织女正东乡。”《诗经·小雅·大东》中有:“维天有汉,监亦有光,跂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睆彼牵牛,不以服箱。”这时的“牵牛”、“织女”,在人们的意识中还仅仅是自然界中的两颗星辰。古人在观测星宿的运行规律时,将自己的美好愿望寄情于此,产生出丰富的联想,这是牛郎织女传说形成的文化基础。两汉时期,它们已经演变为神人形象,西汉刘安所著的《淮南子》中,就有“乌鹊填河成桥而渡织女”的记载。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编纂的《文选》中,收录了东汉班固《西都赋》:“集乎豫章之宇,临乎昆明之池,左牵牛而右织女,似云汉之无涯。”其后又引李善注《汉宫网疏》曰:“昆明池上有二石人,牵牛、织女象”,另录有东汉后期《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将爱情元素融入其中,“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摧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这首诗中的“织女”,己开始弄机织布,思念流泪,并被描绘成忍受夫妻隔绝之苦的思妇,这是故事趋向定型的标志。另据《文选》中,魏文帝曹巫的乐府诗《燕歌行》,李善引曹植《九咏注》曰:“牵牛为夫,织女为妇,织女、牵牛之星,各处一旁,七月七日得一会同矣。”可见牛郎、织女故事,在三国魏初时已基本成型。这个传说的最早记载,始于西晋傅玄的《拟天问》:“七月七日,牵牛织女会天河”西晋周处《风土记》:“……七月俗重是日。其夜洒扫于庭,露施机筵,设酒脯时果,散香粉于筵上,荧重为稻,祈请于河鼓织女,言此二星神当会……见者便拜,而愿乞富乞寿,无子乞子。唯得乞一,不得兼求。”
七夕节是女性的节日,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渐注入了爱情的内涵,表达了古人追求幸福婚姻的愿望。节日期间,举办各种祭祀及智力游艺活动。主要有:1、祭拜牛郎织女,瓜棚下听“天语”;2、穿针试巧、投针卜巧;3、七姐妹结盟;4、接露水、种生;5、祭七夫人、魁星、文昌、关公、天孙诸神。七夕节用品有牛郎织女年画、七夫人像、乞巧楼、乞巧针、乞巧果、七巧板、摩喝乐孩儿等。
清任颐《乞巧图》轴
东晋葛洪《西京杂记》载:“汉彩女常以七月七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说明至迟在东汉末年,已有七夕月下穿针试巧之俗。据南朝梁宗懊的《荆楚岁时记》载:“是夕,人家妇女结睬缕,穿七孔缄。或以金银输石为缄,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网于瓜上,则以为符应。”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乞巧楼》载:“宫中以锦结成楼殿,高百尺,上可以胜数十人,陈以瓜果、酒炙,设坐具,以祀牛、女二星。妃殡各以九孔针、五色线向月穿之,过者为得巧之候。动清商之曲,宴乐达旦。士民之家皆效之。”此书中还录有“蛛丝卜巧”之状,“帝与贵妃每至七月七日夜,在华清宫道宴。时宫女辈陈瓜花酒撰列于庭中,求恩于牵牛、织女星也。又各捉蜘蛛于小合中,至晓开;视蛛网稀密,以为得巧之候。密者言巧多,稀者言巧少,民间亦效之。”宋吴自牧《梦粱录·卷四》云:“七月七日……于广庭中设香案及酒果,遂令女郎望月瞻斗列拜,次乞巧于女、牛。或取小蜘蛛,以金银小盒儿盛之,次一早观其网丝圆正,名曰‘得巧’。”明清两代,盛行投针验巧。乾隆四年《祥符县志》:“七日之午,妇女多乞巧。以碗贮水曝烈日中,顷之水膜凝面,举绣针投之则浮,谛视水底针影,有成云物花鸟之影者为上,有成剪刀牙尺之影者为次,谓乞得巧,女伴相贺:其影粗如糙、细如丝、直如矢则拙矣,幼女尤忌,或至垂涕泣,其母每曲慰之。”未得巧的女孩儿,会因此事痛哭流涕,以至母亲不得不找出种种理由劝慰,其虔诚程度可见一斑。故宫博物院藏清代任颐绘《乞巧图》轴,纸本设色,34.5×34.5厘米,描绘了七夕日下,年轻女子们将小针投入碗中卜巧的情景。画中的女子们望着碗中的小针,表情专注紧张,似乎这并非游戏,而是在占卜自己未来的命运。
南宋女孝经图局部
七夕节在古代社会,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因为织作这种家庭手工业,是古代妇女创造财富的方式,心灵手巧是对其劳动角色的要求。故宫博物院藏南宋《女孝经图》卷,绢本设色,43.8×68.7厘米。其中一段描绘了四名女子树下席地而坐,左侧女子缝衣,右侧三名女子围在纺车前纺线。她们仪态端庄,举止淑贤,可见勤于女红织作,不但是经济职责,更是妇德高尚的表现。我国古代妇女,社会地位低下,命途多蚌,七夕卜巧、验巧等活动正是她们对自己命运无法掌握的反映。乞巧的女子们,明为卜巧,实则卜命,她们在七夕之夜,向织女乞求心灵手巧、聪颖灵慧、美貌多子,以此来博取男性的欢心,从而生存下去并巩固其家庭地位。这是乞巧节俗千年不衰的社会成因。
摩喝乐与乞子
古代妇女除承担织作等物质生产外,更要为夫家沿袭子嗣,因此七夕的另一内容是乞子。从唐至明清的各类文物上看,常见一种被称作“摩喝乐”的童子形象。南宋赵师侠《鹊桥仙·丁巳七夕》中吟道:“……摩孩罗荷叶伞儿轻,总排列、双双对对。花瓜应节,蛛丝卜巧,望月穿针楼外。不知谁见女牛忙,谩多少、人间欢会”。此处吟唱的“摩孩罗”,为泥或瓷质的偶像,它们是牛郎、织女的化身。《西湖老人繁胜录》载:“御街扑卖摩侯罗,多着乾红背心,系青纱裙儿;亦有着背儿,戴帽儿者。牛郎织女,扑卖盈市。卖荷叶伞儿,家家少女乞巧饮酒。”“背儿”是宋时女性穿的长上衣,可见市中所卖摩喝乐的穿戴,是时人服饰。穿“背儿”者是织女,“戴帽儿”者为牛郎。宋话本《碾玉观音》中,有琢玉摩侯罗的情节:“……去府库里寻出一块透明的羊脂美玉来……这块玉上尖下圆,好做个摩侯罗儿……摩侯罗儿只是七月七日乞巧使得……”唐宋时玉摩侯罗较多,宋青玉持莲童子佩,宽3.9厘米,高8.3厘米,重61克,青白玉圆雕。童子头顶梳双发辫,双眼呈橄榄形,直鼻小口,耳贴于颊部,身穿无领对襟衣,手持莲花,足下置瓶。话本《碾玉观音》中提到的玉雕“摩侯罗儿”,即指这种持莲童子玉佩。
宋青玉持莲童子佩
在古陶瓷中,南北方的著名瓷窑亦常见摩喝乐形象。元孟汉卿《张孔目智勘魔合罗》中第四折的几支曲子,描写了魔合罗的神力及形象:
【叫声】你曾把愚痴的小孩提教诲,教诲的心聪慧……
【醉春风】不强似你教幼女演裁缝,劝佳人学绣刺……我教人将你享祭,煞强如小儿博戏。
【滚绣球】我与你曲湾湾画翠眉,宽绰绰穿绛衣,明晃晃凤冠霞被。妆严的你这样何为?你若是到七月七,那其间乞巧的将你作一家儿燕喜,你可便显神通百事随依。比及你露十指玉笋穿针线……
【倘秀才】枉塑你似观音像仪……
依曲可知,魔合罗可以把“愚痴”的小孩“教诲”得“心聪慧”,教女孩“裁缝”和“绣刺”;它是儿童玩具,被化了妆,穿卜漂亮的衣服,像一尊观音,在七夕时显神通。
5. 河南卫视“2022七夕奇妙游”节目单 七夕奇妙游河南卫视完整版哪里看
在中国传统节日中,七夕节被认为是最具浪漫色彩的节日。在这个极具浪漫色彩的日子里,七夕奇妙游也即将开启。
由优酷、河南广播电视台联合出品,河南台全媒体营销策划中心制作的“中国节日”系列节目《2022七夕奇妙游》,将“浪漫”的概念丰富、升华,链接传统与现实,赞美中华文化中的乞巧智慧、问天理想、爱情向往,绘就一幅全新的“精神图景”。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次晚会中除了“爱情”主题外,也侧重体现了女性智慧之“巧”,优酷以合制形式在节目中,巧妙将时代女性精神与传统女性力量融合,演绎出了一番不一样的七夕味道。
节目将于8月3日18:30通过优酷、大象新闻客户端,19:30河南卫视播出。届时,也将通过中国日报、中国文化中心、华人头条等平台面向海外播出。
以东方浪漫“链接”过去与当下
七夕节因牛郎织女的传说,象征着浪漫爱情。然而在漫长历史演变中,七夕的节日内涵并不仅仅只有爱情。古时的女子在这一天会拜七姐、斗巧艺,故而七夕节也被称为乞巧节,寓意女子的智慧和巧心。
在《2022七夕奇妙游》中,延续“奇妙游”系列的节目模式,以情景+诗歌为串联,以“巧”为关键线索,穿越历史时空,展现和赞美过去与当下女性勇敢、智慧、勤劳、自强等美好的精神品格。
主创团队介绍,在节目立意上,立足历史故事和人文典故加以创作,挖掘了包括古代女将军妇好、女纺织技术家黄道婆、清代著名女科学家王贞仪、女革命家王会悟、新中国第一代考古学家郑振香在内,从古代到现代历史长河中的女性代表人物故事,整体艺术风格以东方之美视觉呈现七夕节日特有浪漫。
节目中尤以《今又鸮声起》为代表。此前河南殷墟妇好墓,出土大量珍贵器物,留给今天对于三千年前的中国历史上有据可查的第一位女将军——商王武丁的王后妇好传奇经历的诸多想象。《今又鸮声起》正以此为主题,以一场考古发现为切入点,以甲骨占文为线索,既有妇好与商王的伉俪情深,也通过舞蹈展现女性的智慧、勇敢和力量。中国歌剧舞剧院特别打造的舞蹈《秀水伊人》选自舞剧《秀水泱泱》,以女子群舞的形式演绎出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投身革命的年轻女性们,解放思想、心向光明的成长与蜕变。
而优酷与河南卫视以合制的形式制作了节目《隐形的翅膀》。在厦门六中合唱团清新、轻快的阿卡贝拉中,优酷将优质女性题材影视作品中高光人物的金句片段呈现在荧幕之上,传递出当代女性的思想。
正如优酷平台上播出的经典影视作品那样,不同的女性身上具有相同的勇气与力量:她们有面对理想的坚守,有面对不公的力量,有面对现实的孤寂……出现在《幸福到万家》、《请叫我总监》等优酷播出剧中的当代“女子力”片段,将以特殊的方式与《隐形的翅膀》联动,用影视作品中的人物为音符,传达着一代又一代女性的声音,用歌声为观众带来希望、温暖与安定的力量,在这个七夕鼓励女性不畏挫折困难、积极向上,迎风飞翔。
以浩渺想象“串联”大地与星空
七夕的起源,来自中国古老的星象文化,承载着从过去到现在人们对于浩瀚宇宙星空的遥想和向往。
在《2022七夕奇妙游》中,也着重突出了“星空想象”。
创意节目《七夕》,融合了传统曲艺与新国风说唱,以北宋科学家沈括所著《梦溪笔谈》为引子,在沈括的梦境中,有两位天上的星官在七夕节下凡游历人间引发的一系列有趣的故事。节目用实景拍摄和CG特效结合,展示七夕节穿针乞巧、兰夜弄巧、魁星点斗等多种民俗。
由歌手张杰演唱国风歌曲《星汉游》,从少年“画中游”勾勒到“星汉游”,描画“山河锦绣”与“星汉灿烂”相互交辉的美好境界,讲述一代代青年“敢上九天揽月”的凌云壮志。
中华传统节日蕴含着先民的世界观,七夕也不例外。在节目中,既有山河之美,链接星空壮阔,表达出一种“天人合一”的自然理念。
杂技舞蹈《上善若水》杂技节目以老子道家思想为切入点,通过演员在瀑布与水的接触中,讲述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哲学理念。
从2021年开始,优酷在女性垂直赛道透过DOCU战略+女性向内容布局策略,以及建立“生而为她”的女性厂牌,产出了一批受到广大观众肯定的女性影视作品。
在这些作品中,有《幸福到万家》里始终坚持“凡事都得讲个理”的农村女性何幸福;有《请叫我总监》里坚持自我梦想,一路坚守初心最终实现了职业价值的职场女性宁檬;有《女心理师》里治愈别人心理,同时也在自我治愈的女心理师贺顿;也有《冰糖炖雪梨》里因意外放弃“速滑”,之后鼓起勇气坚定信念,重拾冰上梦想的女运动员棠雪……这一个个鲜活的女性角色刻画出当代女性对生活、对职业、对家庭、对梦想的坚持和思考。
此次《2022七夕奇妙游》,将女性题材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以古诵今,是优酷对于传统文化的新思考,也是优酷在女性主题在多元化融合道路上的再次尝试。未来,优酷将会继续深耕女性赛道,传递时代“她”的声音,用多元的视角,带大家领略不一样的女性风采。
8月3日18:30,上优酷看七夕奇妙游,看看“她”酷的有多精彩吧!
七夕奇妙游节目单
舞蹈《星河》 表演者:中国歌剧舞剧院舞剧团
曲艺说唱《七夕》 表演者:刘丰、石容山 舞蹈
《今又鸮声起》 表演者:陈炳睿、蒋林蓉
歌曲《星汉游》 表演者:张杰
杂技《上善若水》 表演者:李振宇、马玥、陈启国
舞蹈《秀水伊人》 表演者:中国歌剧舞剧院舞剧团
歌曲《隐形的翅膀》阿卡贝拉厦门六中合唱团 表演者:杨柳、苏文文、孙垟容、张楚柯
6. 端午节 七夕 来历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它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也称端五,端阳。此外,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重五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龙日等等。虽然名称不同,但总体上说,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还是同多于异的。
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地域广大,民族众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不仅产生了众多相异的节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其内容主要有: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叶符,悬挂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赛龙舟,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涂雄黄,饮用雄黄酒、菖蒲酒,吃五毒饼、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除了有迷信色彩的活动渐已消失外,其余至今流传中国各地及邻近诸国。有些活动,如赛龙舟等,已得到新的发展,突破了时间、地域界线,成为了国际性的体育赛事。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诸如: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 ;纪念曹娥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吴月民族图腾祭说等等。以上各说,各本其源。据学者闻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列举的百余条古籍记载及专家考古考证,端午的起源,是中国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已广泛深入人心,故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因此,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
七月初七日为七夕节,庆贺天上牛郎与织女的一年一会,亦称“乞巧节”、“少女节”、“情人节”。
牛郎织女的故事最早起源于星辰崇拜,是人们将牵牛星和织女星神化和人格化的产物。牛郎织女故事雏形最早见于《诗经》,后经历代流传和加工,最终形成了优美动人的神话故事。
牛郎是人间孤儿,父母双亡之后,常受兄嫂虐待。兄嫂和牛郎分家,只给牛朗一头老牛。织女是天上一位聪明美丽、擅于织布的七仙女。有一次她与其他仙女一道到银河洗澡。牛郎在老牛示意下,来到银河边将织女的天衣偷走。织女不能重返天宫,遂于牛郎结成夫妻,生有一儿一女,自耕自织过着幸福美满生活。天帝知道后大为震怒,派了天兵天将到人间将织女抓回天宫。牛郎十分悲痛,抱着一双儿女哭作一团。老牛临死前,嘱咐牛郎在它死后穿上它的皮即可携儿女上天宫去寻找织女。牛郎照老牛的吩咐做了,挑着儿女来到天上,眼看就要追上织女时,王母娘娘忽然拔下金簪,在空中一划,二人之间顿时出现一条波浪滚滚的天河,牛郎织女只能隔河相泣。织女和牛郎及他们儿女的哭声感动了天帝,天帝允许牛郎织女每年七月七日在鹊桥相聚一次。每逢七月七日,便有无数的喜鹊在天河两岸搭起鹊桥,让牛郎织女在此相会。每到七夕,大家就会出门去看牵牛、织女星渡河相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