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力推一朵云
㈠ 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谁写的
是德国卡尔·西奥多·雅斯贝尔斯写的,收录在雅斯贝尔斯的作品《什么是教育》中。
原句:
Ecation is a tree shaking a tree, a cloud to promote a cloud, a soul awaken another soul.
翻译:
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解析: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关注人的精神世界,教育的根本法则应该是像云朵推动云朵一样地靠人的精神力量去影响他人的心灵,促进他精神力量的健康成长。
(1)用力推一朵云扩展阅读:
雅斯贝尔斯的名著《什么是教育》从“自由、生成、超越”的存在主 义哲学基础出发,详尽、深入地论述了他对教育的独特理解,指出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教育即生成,教育的使命在于成为“全人”。
他提倡的文化教育,依靠必要的教育和交往气氛,采用苏格拉底式的教育方式,强调师生间的平等尊重, 制定有限的教育计划和完善的教育内容,这样,教育能陶冶和生成一代新人。他进一步指出教育改革真正条件不是金钱而是回归人的教育本身。
作者简介:
卡尔.雅斯贝尔斯(Karl Jaspers),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存在主义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主要著作有:《大学的观念》(1946)和《什么是教育》,集中反映了他的存在主义教育思想
㈡ 雅斯贝尔斯所说的:“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一个灵魂”
德国哲学家、德国最重要的存在主义哲学家之一雅斯贝尔斯
节选自——雅斯回贝尔斯《什么是教答育》》(1977)一书。Ecation is a tree shaking a tree, a cloud to promote a cloud, a soul awaken another soul.
㈢ 如何理解: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
教育,上行下效。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总是会把老师的话当做很重要的行为准则。“手背后、坐端正”、“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了等一等”,这些都是我们从小就听过的老师的教导,对我们的行为起到了巨大的影响。
但是不得不承认,随着我们年龄增长,外人的话几乎不会再继续左右我们行为了。这时候,真正改变我们行为的却是内心攀比、不甘落后的倔强。
教育,在现代人看来只为考试知识的传递。可是,在学校里学过古文的都知道,古时候圣贤授课主要还是“传道受业解惑也”。
我理解的“道”,就是道德思想——可以是“百家争鸣”里的任何一家,但必须为正能量;我理解的“业”,是为人处世、与人谋或者打工挣钱时候的技巧;我理解的“解惑”,是解除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一些疑问或心结。
由这些方面看,教育确实是一个人影响另一个人的过程。如果前者是一个满脑子都是坏思想的人,且后者无法辨别是非而受教于他时,那么后者也将成为一个坏人。相反,如果前者是一个正直有为、三观进步的好人,后者将成长与其同样正确进步的教育,自然会是一个正派的人。
因此,老师影响学生,学生影响自己的孩子,自己的孩子影响孩子的孩子,如此下去,不就是题主所说的话了吗?
㈣ “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的英语原文
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原文:Ecation is a tree shaking a tree, a cloud to promote a cloud, a soul awaken another soul。
相关介绍:
“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出自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1977)一书。该书主要写了作者自己对“教育”的深刻思考。作者在书中总结了自己对“教育”的思考,主张从第一线的教学实际出发。
(4)用力推一朵云扩展阅读
在这本著作《什么是教育》中,雅斯贝尔斯用哲学的眼光来阐释理想的教育,在作者看来,教育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并通过文化传递功能,将文化遗产教给年轻一代,使他们自由地生成,并启迪其自由天性。
因此教育的原则是通过现存世界的全部文化导向人的灵魂觉醒之本源和根基,而不是导向由原初派生出来的东西和平庸的知识。真正的教育绝不容许死记硬背,也从不奢望每个人都成为有真知灼见、深谋远虑的思想家。教育的过程是让受教育者在实践中自我练习、自我学习和成长,而实践的特性是自由游戏和不断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