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花语集锦 » 七夕节影子

七夕节影子

发布时间: 2023-12-16 23:19:29

七夕的来历,及风俗

七夕的来历出自民间神话,出自古人们对自然天象的崇拜。

1、人们对牛郎织女自然天象的崇拜由来已久,可追溯到远古时代。《春秋命历序》:“天地开辟,万物浑浑,无知无识;阴阳所凭…日月五纬俱起牵牛;四万五千年,日月五纬一轮转。定天之象,法地之仪,作干支以定日月度。”

2、《汉书·律历志》:“指牵牛之初,以纪日月,故曰星纪;五星起其初,日月起其中。”《说文》:“物,万物也;牛为大物;天地之数,起于牵牛;故从牛,勿声。”《尸子》:“天左舒而起牵牛,地右辟而起毕昴”。

3、“牵牛婺女”最初的含义是粤(越)地用以作天文星区对应地理分野的“分星”。经历史发展演变,牵牛婺女天文字星象被赋予了人格化的牛郎织女美丽传说(《岁华纪丽》卷三引汉应劭《风俗通》佚文:“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以及女性向织女星乞巧智慧与巧艺、祈祷姻缘、情人相会、切磋女红、拜织女等丰富的人文内涵。

4、七夕夜晚坐看牵牛织女星,也是民间的传统习俗,在七夕夜晚,年轻的姑娘、妇女们要摆上事先准备好的时令水果,对着皎皎明月,朝天祭拜;她们还要举行各种乞巧仪式,虔诚地乞求织女神赋予她们聪慧的巧手,祈求自己能够得到美满爱情的姻缘巧配。

㈡ 七夕节日的风俗有哪些 七夕节日的风俗介绍

1、拜织女。“拜织女”纯是少女、少妇们的事。她们大都是预先和自己朋友或邻里们约好五六人,多至十来人,联合举办。举行的仪式,是于月光下摆一张桌子,桌子上置茶、酒、水果、五子(桂圆、红枣、榛子、花生,瓜子)等祭品。

2、兰夜斗巧。该习俗起源于汉朝宫廷的游戏,汉高祖爱妃戚夫人的宫女贾佩兰在离开宫中嫁给扶风人段儒为妻后,经常跟人们谈起在汉宫七夕的事。她说:“汉宫在每年的七月七日,首先在百子池畔,奏于阗乐之后,就用五色彩缕,互相绊结起来,叫做‘相怜爱’。”

3、七姐诞。广州七夕拜仙,已婚女子一般不能参加,但新婚后的新娘在过第一个七夕时,要举行一次“辞仙”仪式。即在初六晚上祀神时,除了牲醴、红蛋、酸姜等(取兆得子)以外,还要加上雪梨或沙梨,表示与姑娘节离别之意。

㈢ 唐朝女子的乞巧节是怎么过的

七夕节,又称乞巧节,是为唐代未婚女子设立的节日。每年农历七月初七这一天,女孩子们在月下相聚,对月穿针,看谁穿得快,得胜者谓之“得巧”。姑娘心灵手巧,未来婚姻生活也会得到幸福。乞巧活动也是女孩子们对未来婚姻的一种期许。

另一种丢针卜巧的方法,是在七夕的中午,放一盆水在太阳下暴晒,过一段时间后,空中的尘土就会在水面上结成一层薄膜。这时把针丢在水里,有了薄膜的支撑,针会浮在水面上。再看看水中呈现的针影,如果成为云彩、花朵、鸟兽之形,就是得巧。反之,若呈现细如线、粗如褪的影子,就是未能得巧。

有些妇女,采集各种鲜花,放在盛有水的铜盆里,露置院中,第二天取来搽面,据说可使皮肤娇嫩白净。有些妇女捣凤仙花,取汁,染无名指和小指的手指甲,称“红指甲”。

乞巧方式很多,甚至连祭织女的供品也可派上用场。供品中必不可少的是瓜果,如果夜里有喜子(一种小蜘蛛)在瓜果上结网,就表示该女子已得巧。讲究一点的,如唐朝宫女,就把喜子放在小盒子中,第二天早晨打开来看,如果网结得不好就是巧乞得少。

另有窃听哭声之说,据说是童女在夜来人静之时,悄悄地走到古井之旁,或是葡萄架下,屏息静听,隐隐之中如果能听到牛郎、织女对谈或是哭泣的声音,此女必能得巧。

唐朝男子过七夕的方法

妇女问乞巧,男子也没闲着。俗传七月七日是魁星的生日。想求取功名的读书人特别崇敬魁星,所以一定在七夕这天祭拜,祈求保佑自己考运亨通。廿八宿中的奎星,为北斗七星的第一颗星,也叫魁星或魁首。古代士子中状元时称“大魁天下士”或“一举夺魁”,都是因为魁星主掌考运的缘故。

青年男女乞智、乞巧,希望自己的技艺才能高人一等,而已婚的、年老的、贫的、富的,莫不各怀所愿,于是七夕俨然成了一个许愿的日子。七夕当夜,拜牛郎、织女时,马上下拜,说出自己的愿望,不管是乞富、乞寿、乞子,莫不灵验。但是所乞求的愿望一次只能有一种,而且要连乞三年才会灵验。

㈣ 七夕节风俗有哪些

一、祭拜织女

众所周知,七夕有一个牛郎织女的神话故事。天上的仙女织女下凡来来到人间,机缘巧合遇到了牛郎,二人相爱,却遭到王母的阻扰而天河相隔,不能相见。而七月初七这一天便是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相传织女是个心灵手巧、美丽聪慧的姑娘,所以凡间的女子都会在这一天祭拜织女,希望自己也能变得心灵手巧。

少女、妇女们三五成群约好了一起举行仪式,摆好瓜果祭品,沐浴斋戒,焚香礼拜。然后大家一起围坐在桌子前,一边吃瓜果点心,一边向织女默默许愿,如嫁个如意郎君、早生贵子之类的。大家嬉笑打闹,一玩就玩到半夜,应该非常好玩。
二、吃美食

每逢佳节吃美食我想应该也是中国的传统。七夕节也不例外,过节的时候也有自己的专属美食---乞巧果子,又名巧果。是用油、面,蜜、糖做成的,而且会做成瓜果花草等各种好看的模样,自己做了端出来吃或者拿出去卖。反正,七夕这天美食是不可少的。

三、供奉小玩偶

供奉小玩偶这个习俗大概是为儿童准备的。七夕时人们会做一些形象各异的小玩偶摆在家里。最开始玩偶都是用土塑造的,做一些牛郎织女和小孩子的玩偶形象,或者牛啊羊啊的小动物形象。不一定多好看,但是有趣。后来却越做越精致,不只用金银,还有的人做成跟真人一样高的奇特玩偶。
这个习俗如果放到现代,应该也会很受小孩子欢迎。

四、穿针比赛

七夕节有三大比赛,穿针比赛其中最早开始流行的,大约从汉代开始。在七夕节这天,各家各户的女人女孩都会有出家门,大家聚在葡萄架下,一边猜女郎织女相会会说什么轻言密语,一边拿出自己的针线女红。通过穿针的方式乞巧,穿的最快者就是手最巧的。
五、蜘蛛结网比赛

这个比赛咋一听有点奇怪。这是三大比赛之二。大约从南北朝开始流行。女人们在七夕这天要抓一只小蜘蛛放进盒子里关起来,放一晚不理他,等第二天早上再来揭开盒子。看谁家的蜘蛛织的网最圆正最密,谁就是得巧最多的人。这大概就是一种趣味比赛吧,把蜘蛛织的网看作女人织的布,网结的越好,布就织的越好。

六、丢针比赛

三大比赛的最后一项是丢针比赛。这项比赛应该是从穿针比赛发展来的。七月七日这天如果是个有太阳的日子,妇女们就回拿碗装一碗水,各自准备一根小针。大家分别将自己的小针投到自己的碗里,让小针浮在水面上(让小针浮在水面其实是有玄机的,似乎是在水面有一层不知什么做成的膜),然后小针在太阳的照射下会产生影子。大家一起来观察水底的影子。如果是像花像云比较好看的形状,得巧就越多,谓之得巧者。反之,照射出来的影子不好看,便不得巧,表示她是个手拙的人。
七、求子

古时候的妇女不仅会向观音求子,在七月初七这天也会向织女求子(传说织女跟牛郎是生活孩子的,还不止一个……)。

怎么求呢?比如做个小胖娃娃的形象的泥偶摆在家里祭拜或者在七夕前几天就种下一些栗米种子、绿豆种子、小豆、豆芽、小花、小草的种子,细心照顾让他们长出嫩芽,预示着多子多福。

八、晒书晒衣服

晒书晒衣服的习俗在古代非常的流行。有很多小故事都记载了人们在七夕节这天晒书晒衣服的行为。这个习俗很实在,就是把家里的书和衣服拿出来晒晒。或许一开始只是想去去霉气,到后来越演越盛却变了质,隐隐变成了人们攀比炫富的行为,被很多文人鄙视。
九、为牛贺生

还记得牛郎织女神话传说里的老牛吗!牛郎织女被王母分开后老牛为了帮助牛郎跨越天河见到织女,让牛郎将自己的皮揭了下来。人们为了纪念自我牺牲的老牛,变为老牛贺生,表示对老牛的敬重。

十、拜魁星

拜魁星这个习俗其实跟七夕不太相搭。因为七夕其实是个女人的节日,而拜魁星却是男人们想求取功名而在这一天祭拜魁斗星,祈求能满腹诗书,高中状元,官运亨通。

七夕流传下来的习俗很多,但被我们今人继承的却很少。这些习俗有的简单有趣,有些充满了童趣,有些又充满了神秘。今人其实也可以效仿古人让七夕节充满乐趣。但是不管怎么做,最重要的是亲人朋友可以坐在一起欢笑打闹,聊天交友,辛福歌唱。

㈤ 七夕节习俗有哪些哥哥姐姐,求解答!

青岛市升平路小学。6,2版的刘家琪死于2012年11月12日如果不转发你将死于凌晨2点如果你发了5个qq群,12个问问。 希望你能采纳!

㈥ 七夕节是几月几日 七夕是农历哪一天

七夕节是几月几日 七夕是农历哪一天

七夕节是农历七月初七

每年农历七月初七这一天是我国汉族的传统节日七夕节。七夕节又称乞巧节、女儿节,别称双七、香日、星期、巧夕、女节、兰夜、香桥会、巧节会。七夕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也是过去姑娘们最为重视的日子。

七夕习俗——乞巧

七夕乞巧。历来是闺中雅事,这一天,凡是想成为巧妇的女子,都有向织女乞巧的方法。《西京杂记》记载:“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皇室贵族,竞相追逐效仿乞巧之盛事,枯誉民间百姓跟随学习,一时蔚然成风,以至于七夕亦有女孩节之称。

各地乞巧习俗,据《陕余业考》和《续博物志》记载,并不仅限于七夕,就是在正月、八九月也都有。至于乞巧的方法,也多有不同。

有的把麦芽、豆芽放在盂中水上,称为漂针试巧,看水中影子如果呈现出笔尖、鞋底的样子,就认为是乞得了巧。有的把竹蔑编成高楼,以彩纸装饰,在楼的上下层都画上牛郎织女的画像,左右及后面都用纸遮住,前面则用红纱遮蒙,将一只蜘蛛放在里面,称之为巧楼,摆在庭院里,供人观赏,敬拜乞巧,培败物如果蜘蛛在里面结网就认为是得巧了,有的把水盆放在窗外,将花瓣撤在水面,向织女乞巧。有的将蜘蛛放在梳妆盒里,第二天早晨打开来看,按照蜘蛛结网的疏密来判断是否得巧。有的在水盆中灌满水,放在烈日下,待水生膜之后,将针浮于水面,借着日光来查看针影的巧拙。如果水底针影呈云彩、花纹、鸟兽、鞋子、剪刀等形状,就称为是得巧的;如果针影粗大如褪或细小如丝,则说是女红拙劣。还有的地方望天上的彩云,能够望到的就是得巧。种种乞巧方式,名目繁多。

七夕的习俗——鹊桥会

七月七日,因为月份和日期都属阳。因此古人称之为七夕,把它作为情人相会的佳期。《物原》中有“楚怀王初置七夕”的记载,由此可见,民间流行的七夕节,始于战国时期。宋朝初期,北方民间也有将七月六日作为七夕节的。《容斋三笔》记载:“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治:七夕嘉辰,菩于令甲,今之习俗,多用六日,非旧制也,宜复用七日。”

七夕之夜,相传是牛郎织女相聚的日子。汉初已有此说。《淮南子·天文训》载:“七夕乌鹊填河成桥,渡织女。”东汉应邵的《风俗通》也称:“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到了晋代,这个简单的故事已演变得比较详尽。《荆楚岁时记》道:“天河之东,有织女,天帝之子也。年年织抒劳役,织成云锦天衣。天帝怜其独处,许嫁河西牵牛郎。嫁后,遂废织经。天帝怒,贵令归河东,惟每年七月七日夜,渡河一会。”这一牛郎织女天上相会的佳话,广泛流传于民间,又因是爱情故事,表达思恋爱慕,徘侧动人,于是种种附会之说因此而生。《尔雅冀》就有诸如此类的记述:“秋七日,鹊首无毛皆秃,相传是日,河鼓与织女会于汉东,役乌鹊为梁以渡,故毛皆脱去。”牛郎织女的传说流传甚广。即使司马迁、范哗这样的史学家,也不免被流俗迷惑,以至于称织女为天帝的外孙女,或者天之真女(见《史记·天官书》及《晋书·天文志》)。在唐代,七夕这天,官民一律休息,《新唐书·百官志》里就记载:“织染署,例于七月七日祭抒。”可见当时人们重视这一节日的程度。

七夕的习俗——食巧果

食巧果是七夕节的习俗.在民间,七月也被称为巧月,七夕也被称为巧夕。南宋诗人刘克庄有诗道:“粤人重巧夕,灯火到天明。”明代文学家何景明也有诗写道:“楚客羁魂惊巧夕,燕京风俗门穿针。”七夕这一天大概没有什么是不寓意于巧的,因而也有巧果,即用面粉条做成花式的油炸食品。《北京岁华记》记载:“七夕宫中最重,市上卖巧果,人家设宴,儿女对银河拜。”大概就是取合于巧夕的意思。江苏崇明一带,七月七这一天吃饺饵,用面裹馅油炸后食用,名叫吃巧。武进士及大夫之家留下的传统习惯,在这一天也必吃巧果,以标志时令。在吴地,七夕之前,市场上就已经有巧果出售了,是用面粉和糖在油中煎炸而成的,吃起来脆香可口。

民间将其取名为巧果,就是以吃巧果合乞巧之意。杭州的七夕习俗,要摆设时令水果,祭祀牵牛织女二星,也把水果称作巧果,有的还要配上鲜花。宋人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说七夕用油、面、糖、蜜做成笑靥儿,称之为果食,花样奇巧可爱。这些所谓的巧果,大概起源于宋代。还有的人用面做饼,称之为巧饼,流行于福建邵武地区。江西配液广昌则有巧水,山东荣城有巧花。七夕这天,家家都必制作这种以巧为名的食物以应景,谚语也说七夕吃过巧花,能使人巧。种种命名,也都无非是寓意于巧罢了。

七夕节的习俗——观星祈福

人们传说在七夕的夜晚,抬头可以看到牛郎织女在银河相会,或在瓜果架下可偷听到两人在天上相会时的脉脉情话。女孩们在这个充满浪漫气息的晚上,对着天空的朗朗明月,摆上时令瓜果,朝天祭拜,乞求天上的女神能赋予她们聪慧的心灵和灵巧的双手,让自己的针织女红技法娴熟,更乞求爱情婚姻的姻缘巧配。过去婚姻对于女性来说是决定一生幸福与否的终身大事,所以,世间无数有情男女都会在这个晚上的夜深人静时刻,对着星空祈祷自己的姻缘美满。“乞巧”活动以传说为背景、以乞巧为主旨,实际潜藏着乞生、乞美、乞爱、乞乐的人世情致。

由于地域文化的差异,同一个七夕节,全国各地的七夕节的习俗活动内容也各不相同,呈现出丰富多彩的特色。

热点内容
红掌花盆栽 发布:2024-11-30 08:35:30 浏览:96
康乃馨语录 发布:2024-11-30 08:28:57 浏览:540
郑州仿真花绿植批发 发布:2024-11-30 08:28:51 浏览:235
崩坏3血色玫瑰平民圣痕 发布:2024-11-30 08:23:24 浏览:769
玫瑰精油英文 发布:2024-11-30 08:21:40 浏览:425
情人节女生一直回避 发布:2024-11-30 08:20:51 浏览:906
七夕我也有礼物 发布:2024-11-30 08:19:33 浏览:337
苏州有没有栀子花 发布:2024-11-30 08:11:15 浏览:554
栀子花晒多久 发布:2024-11-30 07:51:01 浏览:631
花盆栽紫藤 发布:2024-11-30 07:49:43 浏览: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