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花语集锦 » 七夕乡土

七夕乡土

发布时间: 2024-01-10 05:27:25

七夕节的由来

七夕节由星宿崇拜衍化而来,为传统意义上的七姐诞,因拜祭七姐活动在七月七晩上举行,故名七夕。

七夕节,又称七巧节、七姐节、女儿节、乞巧节、七娘会、七夕祭、牛公牛婆日、巧夕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七夕节既是拜祭七姐的节日,也是爱情的节日,是一个以“牛郎织女”民间传说为载体,以祈福、乞巧、爱情为主题,以女性为主体的综合性节日。

民间习俗

对月穿针

“对月穿针”,是指七月初七这天傍晚,家家户户都把庭院清扫干净,年轻妇女和姑娘们先要向织女星虔诚跪拜,乞求织女保佑自己心灵手巧。然后,她们把事先准备好的五彩丝线和七根银针拿出来,对月穿针,谁先把七根针穿完,就预示着将来她能成为巧手女。

喜蛛应巧

喜蛛应巧也是较早的一种乞巧方式,其俗稍晚于穿针乞巧,大致起于南北朝之时。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说;“是夕,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网于瓜上则以为符应。”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七夕节

② 福州的民风民俗500字的

1、福州地区特有的传统时令节俗,象征全家团圆。

冬至的前一天晚上,人们会在祖先神主龛前陈列簪花寿面等吉祥供品。桌面放置一只大竹箩,箩中盛有糯米粉,点缀有福橘、红箸、四季花等。

然后全家老小围坐在大竹箩周围,边搓丸、边唱儿歌,搓丸分搓和捏两种,搓的有圆球和圆条,捏的则形状各异。大人喜欢捏寿桃、蝙蝠等象征吉利的物品;小孩所捏的则由大人喝彩附会,如捏一只狗,就唱“狗投富”,捏一只龟,就唱“龟长寿”,搓成的丸在煮熟后醮糖豆粉吃。

2、普渡节12月9日

福州郊县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厨师在露天大厨房中制作饭菜,郊县农民各家各户邀请亲朋好友到家中品尝美味佳肴,来人越多福气越多,而“露天大厨房”则成为极有特色的壮观一景。

3、祭灶农历12月23、24

民间相传玉皇大帝派灶神到人间监督每家每户的行为善恶,每年农历正月初四到任,年前12月24任满上天禀报。祭灶就是为灶神饯行。福州祭灶分两天举行:23夜“祭荤灶”,供品用鱼肉、美酒,希望灶神在玉帝面前能隐恶扬善;

24夜“祭素灶”,只供水果、蔬菜和灶糖、灶饼。为的是怕灶神喝醉了酒,不分好坏,乱说一通。祭灶特别注重用糖,祭毕还抓一把糖在灶门口涂一遍,意思是把灶神嘴巴粘住,使其少说,不乱说。俗谓:“上天讲好话,下界保平安”。

(2)七夕乡土扩展阅读

福州,别称榕城,简称福、榕,隶属于福建省,位于福建省东部、闽江下游及沿海地区,是福建省省会,福建省的政治、文化、交通中心,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心城市之一。福州建城于公元前202年,历史上曾长期作为福建的政治中心。是中国东南沿海重要都市、东部战区陆军机关驻地。福州地貌属典型的河口盆地,盆地四周被群山峻岭所环抱,其海拔多在600~1000米之间。

福州是首批14个对外开放的沿海港口城市之一,海上丝绸之路门户以及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三片区之一;福州也是近代中国最早开放的五个通商口岸之一,

福州马尾是中国近代海军的摇篮,中国船政文化的发祥地;曾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滨江滨海生态园林城市” 、“国家环保模范城” 、“全国双拥模范城市”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全国文明城市” 等称号。

截至2017年末,福州共有6个市辖区、1个县级市、6个县,全市陆地总面积11968平方公里,其中城市面积1219.37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291平方公里,城镇化率69.5%。

③ 日本七月份有什么重要节日吗日本国民会放假吗

◆日本民间节日

七夕(7月7日):这一天庆祝在银河两岸的牵牛星与织女星一年一度的相专会。属人们在庭院前供上玉米和茄子,把写有歌词的五彩诗笺装饰在细竹上,祈祷女孩子的手艺象织女一样灵巧。

◆乡土传统节日

京都的祗园节(7月1日至29日):这是八坂神社的祭礼,起源于9世纪末,为了祈求驱逐瘟疫。16日夜晚,城镇的旧式家庭在屋檐下挂着神灯,铺上席子,装饰鲜花,竖起屏风,给节日增添光彩。用矛装饰的彩车灯火通明,演奏着祗园乐曲。17日绚丽多彩的矛彩车的巡回,使节日气氛达到高潮。

◆此外还有一些民间节日:

④ 明天七夕了,没有什么东西好送她的....于是我想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七夕是晚上过的节日,就跟圣诞节一样,白天过恐怕味道不足。
不过大早上的给她一个惊喜倒是一个很好的铺垫。
接下来怎么规划呢?
个人以为,多参阅一下有关中国七夕的传说与各地的风俗,然后综合起来,并结合当地的情况和你们俩现有的关系的状况好好规划出一天的行程与节目表。
建议:白天,最好找一个附近山清水秀的好去处,什么地方不一定事先通知对方,但要知道她喜欢这个地方,但提前要约好她有时间,并告诉她到时候再说,好提前留个惊喜,但要让她带齐个人用品就可以了。女孩子喜欢这种方式。带东西呀、路线呀、相机呀、MP4什么的你要提前带齐,规划得万无一失,不要到时候着慌,显着你没有用心,或者没有大将风度。
晚上呢,看情况,如果你们关系已经非常密切的话,可以选在旅游地的较有乡土味的家庭宾馆、农家什么的过夜,尽量选安静的,有助于七夕的氛围渲染,避开闹市与宾馆,现代味浓是七夕的大忌。因为七夕的本质是中国古人对传统的男耕女织远离尘嚣的生活理想的美好寄托。
如果你们的关系还没有这么近,一种可以住两个房间,一种是回城选咖啡店什么的去坐,当然前一种更好。
提前准备的内容应该包括蜡烛,火柴,这些原始点的东西,女孩子喜欢零食多备点,晚上的菜关键,除了当地的特色菜,自己也可以带一份特制的以便烛光晚餐的时候用。如果住的地方餐厅的环境不好,可以打包到住的屋子里吃,最好可以一边欣赏夜色,一边品味佳肴,一边畅叙幽情。
MP3/MP4里最好录些天仙配、七仙女、七夕的传说等七夕的节目单,看情况用。
机会难得,尽量请假,第二天一大早打车回都值。
希望我的答案能够有助于你们感情的加深,祝你成功!

⑤ 漳州的民族风俗

一、春 节

春节俗称“新正”。正月初一,黎明即起,穿新衣裳,礼神祭祀祖先,开门放鞭炮,叫做“开正”,1994年底市区禁止放鞭炮,此俗废,但乡村依旧。主妇煮甜线面汤、敬祀神祗后,每人必食, 祈求全家幸福长寿。再以3碗饭,插上红纸花,俗称“饭春枝”祭祀先人,祝祷家庭粮食充足有剩余。随后拜年。到尊长、亲友、邻居家道“恭喜”;主人家则以朱盒(俗称“荐盒”)盛糖果糕点、蜜饯,并泡以甜茶,热情款待客人。至亲好友,主人以佳肴美酒招待,叫做“新春酒”。客人告辞,双方都以“红包”(压岁钱)和红柑(双数)赠予小孩。清同治有《竹枝词》云:“元旦春为一岁魁,大家拜贺礼相陪。儿童也解称恭喜,赚得红柑满袖来。”

初一这天有很多禁忌,三餐不吃粥,避免出门遇雨;不扫地,不倒垃圾于户外,意为财不外泄;不打骂孩子;不讲不吉利话;忌打破碗碟用具;不能到井边挑水;不动针、不缝衣、不动刀等。如今很多青年已不忌讳,但仍有一部分人遵行不讳。

正月初二,“请女婿”。夫妻携带儿女,带着礼物谒娘家,向岳父、岳母拜年。娘家备筵席请女婿,礼节十分隆重,现民间仍多循此俗。初五,商店恢复营业,小商贩走街串巷吆喝喊卖,家居开始打扫卫生,转入日常生活。

初九子时,用“三牲”、甜粿、水果等敬天公。

十一晚上,吃豆腐、韭菜、瘦肉,称为“吃福”。

清以来,春节期间芗城有一种特别习俗即“逛公爷街”(今南昌路,是清时海澄公黄梧住所的街道),内中有风味小吃摊、售货摊、戏台、布袋戏等娱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此俗改游“娱春场”(1965年废),址在中山公园或体育场,在保留原有的娱乐外,增设丰富多彩的文娱体育活动。并在春节期间组织拥军优属、拥政爱民、慰问教师、举行团拜、开新春茶话会等活动。自90年代起时兴家庭卡拉OK,为传统佳节增添祥和热烈的节日气氛。

二、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俗称“上元节”。

明,用木做灯架或结灯棚于繁闹处,十一晚即试灯。灯用纱或纸做,杂以五色,剪人物极其精巧,有一灯费数十金者。十四、十五日连街接市,荧煌如火城。游人络绎,或拥细乐徐行,箫弦缥渺,谓之“行街”。儿童结队张船灯,步驾于街市,鼓乐蹈歌喧闹达曙。少年聚会僧寺赛机炮,烟花流星错落,观者如潮,十五、十六夜尤盛。清,除做花灯,扎鳌山、放火炮外,子弟还扮仙狮、竹马、龙灯诸戏。《竹枝词》咏元宵:“满城灯火巧安排,兢看鳌山景物佳。北管南腔听不断,几番箫鼓过前街。”新娶媳妇站于元宵灯下任人观看。

元宵节除“闹花灯”外,还有“送灯”和“穿灯脚”旧俗。“送灯”指已婚嫁的女方娘家为男方送花灯,闽南方言“莲”与“连”、“灯”与“丁”(孩子)谐音,作为祈祝“连生贵子”或“早日出丁”。“穿灯脚”是已婚未育的妇女,为祈求添丁,在上元期间,去街上鳌山灯棚底下,钻出钻入向灯神“求丁”。此俗已废除。

今俗,自十三月夜街头巷尾、宗祠宫庙就张灯结彩。游人涌上街头,赏花灯、猜灯谜。 上元节除吃“上元圆”外,家家户户必吃“蚝仔兜”,即海蚝拌番薯粉煮面线。俗谚道:“蚝仔面线兜,好人来相交”。其间巧手主妇要烹饪出最拿手的菜肴,到宗祠奉祀祖宗,谓之“摆菜碗”。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元宵节仍沿袭下来,并由政府部门牵头,各企事业单位为主,在中山公园或体育场举办元宵花灯展览。花灯除原有的宫灯、走马灯、莲花灯、绣球灯、鲤鱼灯等等品种以外,又设计了配以声乐、布景等新型花灯。组织民间的弄龙、舞狮等踩街游行。举办芗剧演唱,文娱晚会、体育比赛、猜灯谜、舞会等活动,赋予元宵节新的内容,又不失其浓郁的乡土气息。

三、做 福

农历二月十五日,明、清,诸乡筹钱物、备牲礼,祭土神,祭毕,群饮于庙分胙而归。称为“做福”,现在已鲜有做福。但二月初二为灶王公生日,家家户户用糕饼饴糖供奉灶君,祈求合家平安,家畜兴旺( 有的人家同时供土地公)。清《竹枝词》曰:“祈农报土事无关, 打鼓吹箫赛社还,近日民风多演戏,乡村亦唱外江班”。

四、上 已

阳春三月三为上已。明、清时,采百草合米粉作细粿, 祭祀后互相赠送。今居家则用“润饼”祭祀玄天大帝和祖宗。有的人家则吃“卤面”。有《竹枝词》咏道“三月三日天气长,祖祠祭罢共称觞,豆芽葱韭兼春笋,好卷新煎麦饼香”

五、清明节

清明节扫墓以祭祀祖先,《竹枝词》咏道:“门前插柳雨初晴,令节今朝又一更。簌簌棠梨城畔路,谁家上冢祭清明。”芗城习俗扫墓有二种形式:一种叫“巡墓”,只用糕饼致祭,为墓冢除草添土、焚楮锭,以纸钱置墓头。另一种叫“培墓”,先拜后土,再拜正墓。以酒食为祭品,其中必有甜糯米糕,俗信为了祈求祖先庇佑子孙日子过着甜美。然后“压纸”,即用石头压住纸钱。若是新坟的第一次清明,子孙祭扫完毕,须分食煮热的鸭蛋,然后将蛋壳放在坟上。新坟要连续3年培墓,以后每有娶新娘或添丁后的清明也要培墓。平时对坟墓不可随便动土。妇女也可参加扫墓。

丧家扫墓第一年必须在节前扫墓,第二年为当日,第三年在节后。其余清明节前后10天,扫墓、修墓、拾骸移葬的,凡事无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每逢清明,人们纷纷到烈士陵园扫墓,追念先烈以寄托哀思。

六、浴佛节

农历四月初八为释迦牟尼佛生日,旧时各寺院的和尚沿门唱梵曲化缘,说是要颂经礼赞洗佛像,求布施“洗佛钱”。有《竹枝词》曰:“龙华浴佛久相沿,和尚游街藉乞钱。毕竟俗根仍未离,也须一洗脱尘缘。”现已废。南山寺每逢此日,仍举行龙华法会,参加者多女香客。我是一个十足的小笨蛋,但是我乐于做笨蛋;正如那死不承认自己是什么的家伙!

七、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俗称“五月节”。端午这一日,家家户户在门楣上悬插艾、菖蒲、松、柳枝、大蒜头,叫“五端”;饮雄黄酒或以之在儿童额上涂写“王”字;绣香包内装中药茱萸、檀香等香料,佩带在儿童胸前;饮午时水、午时茶(午时到井中汲水,用以泡茶)。这都是驱邪除毒的风俗。除此外,是日要包粽子、做卤面、备菜肴敬祖先拜神明。粽子的品种有肉粽、碱粽、豆粽等。丧家守孝期间不得蒸粿做粽,其家粽子由亲友赠送。赛龙舟是芗城端午节最热闹的盛会, 从五月初开始至月底,九龙江畔分地段轮日举行,奖品过去是当地商家富户捐来的,在终点把奖品挂在竹竿上,飞舟争渡,力争上游,谓之“夺标”,水上盛会,热烈非凡。有《竹枝词》赞曰:“端阳佳节可人天,溪北溪南竞斗船。金鼓声喧齐喝采,锦标争夺看谁先?”

八、天门开

农历六月初六日为“天门开”。,俗信此日晒衣服不患虫蛀,读书人晒书,居家人涤井成俗。有《竹枝词》曰:“晒衣六月虫能除, 酷热金乌灯太虚。此日‘天门开’好晒,郝隆推晒腹中书。”此俗今已废除。

九、半年圆

农历六月十五日吃“半年圆”。是日要做半年圆以祭祀祖先。此圆和“冬至圆”有所不同,是用粳米做成,中掺点红色,蒸热加红糖煮吃,以此寓半年团圆。

十、七 夕

农历七月初七,又称“七巧节”。妇女陈瓜果7盘, 茗碗炉香各7数,用针7枚,取绣线,于焚纸光下,伏地俄倾穿之,以能否穿过多寡评巧。俗说乞得巧的少女,在夜深人静时,扒在井边能隐约听到牛郎织女相会的泣声。

现芗城人在七夕这天只喜吃“白酒”。晚上,用碗盛一碗清水,小孩把新缝衣针放于水面,浮者为“巧”。

十一、中元节

农历七月十五为中元节,又称“鬼节”,俗称“七月半”。这一日,家家祭祀先人,烧楮钱纸衣。道家在道观作斋醮,僧尼在寺院作盂兰盆斋、备丰富的斋品,祭祀孤魂野鬼。沿九龙江畔的百姓祭祀更为有趣。夜幕降临,人们在河滩上摆上八仙桌,桌上供五牲或三牲祭品。道士和尚念经,为野鬼超度,谓之“普渡”。烧过纸钱,便放“水灯”。所谓“水灯”,即用砂钵装油,点燃灯芯,置于溪中,任其漂流,顺水流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带有封建色彩的习俗渐废。

十二、普 度

中元节为“鬼节”,延为“鬼月”。整个七月,大肆铺张,各街道里巷以及农村,从初一到三十日,排日轮流做“普度”。

七月初一称“开巷口”,即“开地狱门”,家家户户的门前,都挂一盏“普渡灯”,终月不熄。直到七月三十“关巷口”,即“关地狱门”才把灯取下烧掉。

七月间,每天都有一方百姓做普度,称“普度日”。以牲礼菜肴敬祀鬼魂。祭完就大开宴席请客,晚上演戏,各村社街巷互相攀比,铺张排场,终成陋习。到七月三十“关巷口”又设祭一次。旧时在公爷街,搭高台、竖灯杆,设“孤棚”,祭无主孤鬼,并延僧礼忏,法事完毕,满戏台子食物任人们抢回去吃,俗称“抢孤”。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禁止普渡,至七十年代普渡活动已有较大收敛。但八十年代后,城乡生活水平提高,铺张浪费大搞普渡有所回潮,由此而产生的酗酒闹事也濒濒不断。由于政府加大力度宣传禁止普渡,至九十年代城市居民已废除此陋习。

十三、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俗称“八月半”。是日以酒肉,月饼敬祀“福德正神”(土地公),并演戏以酬神,寓意春祈而秋报。旧俗中秋夜要拜祭月娘;妇女要“听香”;小伙子用刀砍甘蔗,以卜行运,称作“蔗卦”。有《竹枝词》:“今宵设酒到三更,共赏中秋月色明。最是人间多问卜,不求财利即功名。”民国期间,富户购月饼并宴请亲友,喝酒赏月,猜迷、射覆。晚上,占卦人满街,旧俗认为八月十五晚的卦最准。上举习俗今已渐废。

现中秋之夜,于月下设置水果(以柚子为主)、月饼再泡上一壶茗茶,边泡茶边吃饼边赏月。每逢此佳节,更有海内外朋友欢聚一堂,共赏家乡明月。

十四、重阳节

农历九月初九为重阳节,又称“九月节”。旧时出游登高山,饮菊花酒,佩茱萸,吃重阳糕。俗称在重阳吃柚子补头脑;吃番薯、芋头补四肢筋骨;吃花生补手指;吃红柿补心肺。《竹枝词》咏道:“九月黄花秋色妍,登高落帽说当年,儿童游戏贪逃学,偷向城头放纸鸢。”儿童在芝山放风筝,游人至暮才散。

现在芗城人在这一天邀友人登高览胜。这一时间,学校组织远足,或举行爬山比赛,或放风筝。自1988年国家定此日为“敬老节”后,社会各界在这天开展形式多样的尊老、敬老活动。

十五、下元节

农历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旧时迷信的居民,在这一天都要焚香点烛,以牲礼敬祭“三官大帝”,并于大厅前,悬挂三盏玻璃宫灯,名之曰“三界公灯”。此俗今已废除。

十六、冬 至

在农历十一月间,夜长昼短。凡外出者这天应尽量回家和家人团聚,合家品尝“冬节圆”,谓之“添岁”。各家族聚集宗祠祭拜祖先,必有“冬至圆”为祭品,称作“秋祭”由古稀又有功名的老人谒祖,嫡系长房裔孙主祭,祭完排宴、分胙肉始毕。《竹枝词》曰:“家家辗米煎圆香,祭祖祠堂共举觞。刺绣传闻添弱线,一天添得一条长。”我是一个十足的小笨蛋,但是我乐于做笨蛋;正如那死不承认自己是什么的家伙!

十七、尾 牙(牙祭)

农历十二月十六日为尾牙,家家户户“做尾牙”,敬地基主。三资企业老板请员工吃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是日东家不但要办丰盛的酒肴祀地基主,还要遍请伙计表示犒劳,并以做“尾牙”酒宴决定明年伙计的去留。

十八、送 神

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祭灶”,俗称“送尪 ”,以三牲酒礼供奉宅君,祭品中糕饼饴糖必不可少,俗信可粘住宅君说坏话的半边嘴, 祈求宅君“上天说好话,下界保平安。”这天又称“小年夜”,家家灯火通明,燃放鞭炮,为宅君送行。《竹枝词》曰:“送神祀灶敬陈牲,风度家家爆竹声。为祝来年运气好,香灯供奉到天明”。送神后清扫房宅,俗称“清沌”。待到正月初四,再隆重地迎接宅君下降,祀礼如旧,谓之“接尪 ”。

十九、除 夕

农历十二月二十九日或三十日,也就是一年的最后一天 ,叫为除夕,俗称“廿九暝”或“年兜夜”。俗语道“大人乱操操,囝仔爱年到”。说的是除夕前几天,家家户户要忙于诸如打扫卫生、 缝裁衣服,炊糕做粿 、杀鸡宰鸭、备办年货诸事,孩子们却因年兜而大饱口福、 新衣斗艳而欢天喜地。

除夕当天下午,要以三牲、饭菜、年粿等供品,祀神祭祖, 谓之“辞岁”。然后要贴大红春联、门签和年画,装饰布置房间。逢居丧人家不贴春联。除夕之夜,外出亲人均要回家团聚,吃“年夜饭”。旧时饭桌下放一小火炉,谓之“围炉”。菜肴常用韭菜、萝卜、鸡谐音“天长地久”、“好彩头”、“起家”,还把比喻聚财的蛤壳撒在门后或床下,象征发财致富、金银满屋。“围炉”时,全家人不分贵践、亲亲热热;席间禁忌说不吉利的话;偌若有亲人在外未归的,席上应为他留座位,摆上碗筷、酒杯、以示团聚;已婚女儿通常在夫家参加“围炉”,不上娘家的团圆桌。围炉后,长辈要给儿孙们分“红包”(即“压岁钱”)后来逐渐发展,能挣钱的后辈也给长者“红包”。另外,宴席结束, 主妇要盛一碗米饭放于厨房,上插一红纸花,俗称“春饭”,谐音“剩饭”,祝愿来年足食。又有用红绳扎二整支甘蔗,倚置门后,寓意来年佳境有如甘蔗节节甜。接着便是“守岁”,俗信守岁要“竟夕不眠”,能使父母祖辈长寿。旧俗是怂恿儿辈赌博,或猜迷、行令、讲故事,一夜未眠。点长明灯至初五方熄。

此外,在旧社会芗城还有个讨债的特殊习俗,通常欠债要于过年前还清,除夕之夜便是当年结账还债的最后期限。因此,财主是夜分派伙计,手提灯笼四出收账讨债。而这天晚上的城隍庙( 今延安南路与修文东路交会处)按例公演戏曲,并依习俗在演戏、看戏期间,不许盘索债务,给一些无钱还债的人有个躲债的场所。故除夕之夜城隍庙演出的戏被誉为“躲债戏”。

⑥ 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的故事

传统风俗礼仪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中的奇葩。那些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节日都有许多优美动人的故事,有无数奇妙风趣的习俗和逸闻,当我们与家人朋友一同欢度节日时,有一些礼仪礼节问题需要特别留意。另外,少数民族都有独特风俗礼仪,我们一定要了解这些知识,才能在交往中做到尊重少数民族同胞,成为一个受欢迎的客人。

除夕

除夕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又称年三十、除夜、岁除等。这是中国最重大的传统节日之一。

1.办年货

每逢年末,再贫穷的家庭也要准备许多过年的物品。

首先,是打扫庭院,进行扫除,把家里家外都清扫得干干净净,为过春节准备一个新的环境。

其次,是做过春节的佳肴,如杀年猪,灌血肠,做豆腐,蒸年糕,炸面货。因为从除夕到正月里,一般是不动烟火的。

最后,就是办年货了。出门前必须列一张年货单,罗列出红纸、神马、香烛、点心、糖果、皇历、灶王爷、玩具等,还要给小孩买新衣、鞭炮。在乡村生活的人还要提前几天到城里或集镇去办年货,开开心心地满载而归。

2.度除夕

除夕之夜,全家人要团聚在一起。首先要做的是包饺子,包时讲究说吉利话,主妇要在几个饺子内放上硬币,初一谁吃到包钱的饺子就预示他一年要交好运;还要包些鼠、鱼形状的饺子和其他花样,让孩子们吃。除夕饺子包好后,当晚要煮一锅,每人吃半碗,剩下半碗,意为年年有余。

3.放爆竹

除夕之夜,另一项必不可少的活动便是放爆竹,噼里啪啦的爆竹声此起彼伏,一道道彩虹划破夜空,鞭炮响和道道烟火把人们带进了欢乐的新春。还有一些地方在除夕之夜放烟火,人们在美丽的焰火中共享天伦之乐。

4.守岁

除夕还有一项非常有意义的活动,就是守岁。民间称守岁为“熬百岁”,因这一天是“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老百姓认为熬的时间越长活得时间便会越久,小孩也最聪明。因此,才有所谓的“儿童强不睡,相守夜喧哗”的场面。古代除夕守岁之夜,堂屋要设一供桌,前面有桌裙,地铺拜毡,桌上摆供品:高馍、干鲜果品、各式点心。另设有锡香炉、香筒、银蜡台等。每家还要在堂屋桌上点两支红蜡烛,俗称守岁烛。守岁烛讲究生花报喜,即燃烧中的烛头要呈虎刺梅状,叫“元宝”。红烛生“元宝”则表示新的一年全家吉祥如意。20世纪40年代,许多家庭改用食油灯,食油灯灯芯用棉花捻子,也讲究生花报喜。50年代以后,改用煤油灯,很少有此现象了。现如今,人们在享受了电的方便之后,又重新燃起了蜡烛。生花报喜之俗又重新在人们中传开了,这一习俗反映了人们盼望幸福的愿望。

礼仪精髓:

除夕守岁是合家团聚、共享天伦的美好夜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
春节

农历正月初一是一年中的第一天,也是春节的开始,故称为元旦。近代使用公历后,将公历的1月1日定为元旦,而称农历的正月初一为春节。春节,是中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一般从初一持续到初五,有的地方要过到正月十五,甚至到正月底,活动非常丰富,主要有以下风俗:

1.做新衣

众所周知,春节都要穿新衣,无论男女老幼,人人都要在正月初一更换新衣,尤其是姑娘、新媳妇和孩子们。主妇们为此一入腊月便开始自织和选购衣料,缝制各种款式的衣裳。中老年男子穿长袍、短褂;妇女们则要穿上衣、下裙、绣花鞋。在孩子们身上更是下工夫,麒麟、老虎、狮子等凡是象征勇猛的走兽统统绣在各式鞋帽和肚兜上。凤凰花鸟之类刺绣成女子们的各种花色的传统服装。新春伊始,万象更新,人们纷纷穿上新衣,或庄重,或高雅,或潇洒,或艳丽,大年初一或集祠堂祭祖或串亲访友,人们议论着,夸奖着彼此五颜六色的衣裳,赏心悦目,喜气洋洋,呈现一片节日景象。真可谓是:“全家欢喜辞旧岁,满院生辉迎新春。”

2.备佳肴

过春节的佳肴是最不能马虎的。为了迎接春节,迎接各位神仙,如关帝、财神、水神、灶神等,家家户户都要蒸馒头、炸油食、煮肉食、洗器皿,到处都是一片欢腾的景象。寿桃祝老年人长命百岁;寿石榴表示多子多福;枣糕表示早早升官发财;老虎让小孩吃了会虎头虎脑,平平安安;枣山馍是献给灶君的。此外,还要给家庭的每个成员蒸一个馍;给家庭主男蒸钱包,让他理财致富;给主妇蒸石榴,祝其多子多孙;给青少年男子蒸砚瓦,励其读书;女孩蒸布蓝,做针线;蒸鱼,表示年年有余,鸡则表示大吉大利;蒸狗和狮,俗语云:“大门狮、二门狗。”有新亲的,还要蒸八斤重的圆馍,上面塑鲤鱼跳龙门和各种飞禽走兽,形式新颖奇特。此外,油炸食品也是多种多样,最常见的有麻花、馓子、麻叶、油饼、丸子、豆腐、红烧肘子、红烧肉条、酥肉等。在有些地方,人们还要准备各种酒宴佳肴、飞禽走兽、山珍海味,以庆祝这隆重的节日。

3.扫房舍

扫房舍的习俗,古代称“扫年”为“打尘埃”。《清嘉录•叫火烛》载:“腊将残,择宪书宜扫舍宇日,去庭户尘秽。或有在二十三日、二十四日及二十七日者。俗称打尘埃。”《岁时琐事》也有相关记载,民间从腊月二十四日以后,不仅可扫房舍,做任何事都可不看好日,即所谓“尺有所为,不择宪书,多嫁娶,谓之敌丝日”,也称“无忌日”。《梦梁录》也记载,这天“士庶家,不论贫富,俱洒扫门间,去尘秽,净庭户”。直至今日,每逢年末,人们都会清扫一下房子的尘埃,迎接新一年的到来。

4.贴春联

大年三十那天,民间各家各户都会贴春联、敬门神、挂年画,以增加过年红红火火的气氛。春联,又称“对联”“门对”“门贴”。清代《燕京岁时记》上记载:“春联者,即古之桃符也。自入腊月后,即有文人墨客,在市肆檐下书写春联,以图润笔,祭灶之后,则依次粘挂。千门万户,焕然一新。”直至今日,春联已成为中国人过年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代表的不仅是喜庆,还寄托了人们对新一年的愿望,抒发了心头的忧郁和愤懑。陶冶情操,激励奋进。两千年盛传不衰,春联已成为我们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一朵艺术奇葩。

5.拜年

民间互访拜年的形式,根据彼此的社会关系,大体可分四类:

(1)走亲戚

初一必须到岳父家、须带礼物。进门后先向佛像、祖宗影像、牌位各行三叩首礼,然后再给长辈们依次跪拜。可以逗留吃饭、玩耍。

(2)礼节性的拜访

如给同事、朋友拜年,一进屋门,仅向佛像三叩首,如与主人是平辈则只需拱手一揖而已。如比自己年长,仍应主动跪拜,主人应走下座位做搀扶状,连说免礼表示谦恭。这种情况一般不宜久坐,寒暄两句客套话就要告辞。主人受拜后,应择日回拜。

(3)感谢性的拜访

凡一年来对人家欠情的(如律师、医生等)就要买些礼物送去,借拜年之机,表示感谢。

(4)串门式的拜访

对于左邻右舍的街坊,平常没有多大来往,但见面都能说得来。到了春节,只是到院里,见面彼此一抱拳说:“恭喜发财”、“一顺百顺”,在屋里坐一会儿而已,无甚过多礼节。

礼仪精髓:

拜年时,人们以新禧、发财、如意、长寿等吉祥语互相祝贺。
元宵节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元夕节、灯节。秦始皇名政,因避讳,故又称端月十五。该日为一年中的第一个满月,象征团圆美满。

1.观花灯

元宵节挂花灯,也源自玉皇大帝替天鹅报仇的传说,人们为了躲避玉皇大帝的眼睛,便在农历正月十五前后三天,家家户户门前挂灯、放火炮、火花。这个习俗一直延续到了今天,每年农历正月十五前后三天,家家张灯结彩,户户燃放烟火和鞭炮。
在观花灯的同时,人们还增加了另一项活动——猜灯谜。灯是灵魂,而灯谜更体现着人们的聪明才智。灯谜,即将谜语贴在灯上,让人们在赏灯时猜谜,以增加情趣。

2.吃元宵

元宵,又称“汤圆”。元宵节这天,全国各地的老百姓都要吃元宵。元宵分甜咸两种:甜元宵,甜馅用核桃仁、豆沙、枣泥、果仁、桂花、山楂、芝麻、白糖、冰糖、青红丝等制成馅粒,蘸水,放在大箩筐中干糯米粉上,人们通过摇动箩筐使馅粒蘸上糯米粉,捞起再蘸水,再放干糯米粉摇一下,如此反复多次直到滚成圆形。其食用方法多用水煮,也可油炸。元宵之夜,观灯回来,合家团聚围坐在一起吃着松软适度、香甜可口的元宵,别提有多温馨了!

礼仪精髓:

民俗学专家说,人们通过送花灯来表达各种各样的美好祝愿,送花灯大有讲究。可送的花灯种类还有很多:走马灯、关刀灯、莲花灯、兔子灯、绵羊灯、钱鼓灯,应有尽有。莲花灯一般送给女孩,寓意接受花灯的女孩越长越漂亮;如果想要男孩对自己温顺体贴,女孩便送男孩一盏绵羊灯;希望孩子长大有武才,大人便给孩子送关刀灯,希望孩子有文才则送状元骑马灯等。
中和节

中和节是唐德宗李适在公元789年钦定的节日,又名二月二“龙抬头”,原来为农历二月初一庆祝,后将土地神生日纳入其中,故改为农历二月初二。传说农历二月初二是土地神的生日。俗话说:“民以食为天。”而人的衣食住行,都取之于土地。因此,“土地老”在民间的地位是相当高的。在山西,无论大户小户,在自己庭院的北房墙上都会用砖砌一小龛,内塑土地爷泥像,每月农历初二和农历十六都要祭祀他。

人们祭祀日神、土地神都是为了祈求农业丰收,然而仅仅有日、有地是不行的,必须有水才能保证农业的丰收。这便出现了玉龙降雨解救苍生的神话故事。龙在中国人民心目中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连皇帝也借龙的身份以降服臣民,故有所谓“真龙天子”之称。

玉龙因民间百姓们炒玉米而获救,晋南地区便传下了吃玉米豆的习俗,所谓“二月二崩蝎豆”。在农历二月初二前夕用碾压碎黏土,再细筛过,放在铁锅里加热,倒入豆子、玉米和白面团,被搅拌后,炒至黄色即可食用,其味香酥可口,老少皆宜。

中和节的另一习俗是闹灶火。在山西,每年这天,各县的百姓都会云集而来,大闹火灶。传统形式有鼓车、高跷、旱船、花鼓等。

礼仪精髓:

春归大地,万物复苏,蛰伏在泥土或洞穴中的昆虫蛇兽将从冬眠中醒来,传说中的龙也从沉睡中醒来,所以叫“龙抬头”。
清明节

清明节与七月十五、十月十五合成三冥节,它们都与祭祀鬼神有关。清明本为24节气之一,但因为它在一年季节变化中占有特殊地位,同时,还并入了祭祖和寒食节。因此,清明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

1.上坟扫墓

清明节的另一习俗是扫墓,晋南称“上坟”。在古代,上自皇帝,下到百姓,在清明节无不祭祀祖先,也称扫墓,借以寄托哀思。孔子在《论语》中说:“国之大事,在祀与戊。”“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这种对宗庙、祖坟至尊至敬的习俗,正反映了中华民族及炎黄子孙的善良及孝心。

2.踏青春游

阳春三月,正是春风徐徐、阳光明媚的好日子,各地一派生机,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古代清明春游(也叫踏青)最早见于唐朝,到了宋朝踏青郊游之风十分盛行。著名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生动地描绘出北宋时汴京附近以汴河为中心的清明时节社会各阶层的生活景象,人物栩栩如生,场面真切生动,是一件有重要历史价值的生活风俗画。画卷人物五百五十多个,牲畜五十余头,船二十多艘,车、轿二十多乘,充分体现了清明节郊游的盛况。

春游传承至今,全国各地每到清明前后,机关团体、学校都会组织春游,参观名胜古迹,观赏奇山秀水。可见春游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意义。

礼仪精髓:

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死离别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端午节

端午节,又名端阳、重午、重五、端节、蒲节、天中节、诗人节、女儿节等。关于端午节的起源,有许多说法。一般认为是楚国屈原农历五月初五投汨罗江而尽,人们为了纪念这位爱国诗人,才有五月五端午节的。

1.吃粽子

相传屈原投江以后,人们纷纷赶来营救,但为时已晚,于是有人将米饭和红枣等食品倒入水中让鱼虾龟蚌吃饱,以免伤害屈原。东汉时,长沙人欧回一天忽见屈原头戴高高的云冠,腰挂长柄宝剑,身佩珍珠美玉,来到乡亲面前。说每年所祭食品都被水族鱼虾龟蚌所窃食。大家听后非常生气,问屈原怎么办?屈原说:“今后若有惠祭,当以箸叶包饭,做成尖角的角黍,并缠五色花丝,水族见了,以为菱角,便不敢再食。”

粽子一般分为两类:一是纯米粽子。有糯米或黍米两种,吃时拌糖;二是有馅粽子。例如,红枣粽和八宝粽。八宝粽佐以柿饼、栗子、果脯、肉、青红丝、莲子等。粽子发展到今天,口味多样,甜、咸、辣都有,角、锥、筒形俱见。其做法一般是将米、枣等浸泡后,用芦苇叶或玉米叶包好,再用马兰草结扎,有的地方用五色线扎好,取避邪之意。包好的粽子摆置锅中,用竹箅子压实,倒水至淹没为止,用温火煮一夜,便可以吃了。

2.饮雄黄酒

雄黄作为一种杀虫和消毒药,古代就已经应用了。这一习俗最早见于晋朝,相沿至今。除了涂在小孩儿的额间和手足心外,还用白酒浸雄黄再泡白矾,称作雄黄矾。被虫叮咬后,用雄黄矾蘸水涂抹可起到消毒解痛的作用。雄黄酒、雄黄矾一直以来都是古代消炎解毒之良药。今天,端午节喝雄黄酒的习俗已非常少见了,但仍有用它来杀虫祛毒的。

3.划龙舟

划龙舟是端午节的又一个重要活动,中国绝大多数县市都会在端午节划龙舟,尤其是南方。所谓龙舟,是一种以龙为标志的竞赛船只。龙的特征体现在龙头和龙尾上,此外还有各种装饰物,如舟上有神楼、神位、旗帜、彩灯、大鼓、铜锣,等等。每逢端午节,人们会预先修好龙舟,训练水手,到节日那天进行龙舟比赛。比赛前,还需请龙、祭龙,然后进行竞渡。

4.悬挂菖蒲艾草

采撷菖蒲和艾草是端午节重要的活动内容。据传说,菖蒲代表张天师的剑,艾草代表张天师的虎,所以有蒲剑艾虎的民俗称呼。在乡村,人们把菖蒲艾草采撷回家,把菖蒲做成宝剑形,把艾草剪贴成老虎形,挂于屋檐或门楣,用来驱邪祛毒。现城市里的不少人家在端午节也在家门上悬挂此物。

5.避五毒

民间有一种信仰,认为农历五月为毒月,初五又是毒日。五毒,即蛇、蜈蚣、蝎子、蜥蜴、癞蛤蟆。传说中,五月多灾多难,甚至生孩子都会夭折。因此,必须采取各种方法来加以预防,包括以服药和宗教手段来避五毒之害。为了对付五毒,在端午节要赐扇,小孩穿五毒裹肚、佩香囊、捕蛤蟆、贴端午符、沐浴兰汤,等等。在天津,端午节这天,已婚妇女要带领小孩到河边“躲午”,并把身上佩戴的避邪物,如布人、布狗等物丢到水里,取小布人代替其受灾,俗称狗咬灾星。

礼仪精髓:

五月端午节,又称“端五”。端是初的意思,端午节即是农历的五月初五。
七夕节

七夕,又称乞巧节、少女节、女节、女儿节、洗头节、情人节、双星节、双七节等。除唐代有六夕,五代以七月六日为七夕节外,历代均以农历七月初七为七夕节。

农历七月初七这天,有些地方流传着一种习俗:男女订亲后,女子要为未婚夫纳双鞋垫。鞋垫花样繁多,有二龙戏珠、凤凰戏牡丹、鸳鸯配、龙风飞舞等。颜色鲜艳夺目,是一种技艺相当精湛的刺绣工艺品。彩线里寄托着姑娘们无限的相思,条条彩丝织出姑娘温柔多情的心,一双双鞋垫凝聚着她们良好的祝愿和纯真的情意。

有些地方,习惯用当年生长出来的麦秸编成一座桥,配以牛郎、织女、男孩、女孩、老牛、喜鹊等纺织物,放置案头。有的用彩纸剪上述人物和动物,贴于墙上。祈祷后,再拿七根绣花针,用彩线穿孔,能一次穿过七根针的人,就算乞得了“巧”。

南方一些地方,七夕节这天,要在院里晒一盆水。一会儿,用手将绣花针轻轻放置水中,若针漂浮,谓之得“巧”。有的地方绣花针漂浮后,看水底影子,影中有动物,花鸟者,谓之得“巧”。其影粗如槌,细如丝,直如轴蜡者,谓之拙,不得“巧”。这一习俗流传至今,虽也有人丢巧针,但多半为了满足姑娘们的好奇心。

礼仪精髓:

传说,在七夕的夜晚,抬头可以看到牛郎织女的银河相会,或在瓜果架下可偷听到两人在天上相会时的脉脉情话。
中秋节

中秋节,又名月节、月夕、端正月、八月半、仲秋节、团圆节等。中秋赏月在唐代就已经很流行了。在古典小说中曾流传有“唐王游月宫”的故事,到了宋代正式定为中秋节。

1.赏月

中秋节赏月到唐代已十分盛行了。《开元天宝遗事》记载,唐玄宗每年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都要和杨贵妃去太液池赏月。当他兴意正浓时,明月西下,于是玄宗命令在太液池西岸修建一百尺的高台,称“赏月台”,准备以后与贵妃赏月用。

赏月在今天仍然十分盛行,农历八月十五的夜晚,一家人吃着香甜可口的月饼、赏着又亮又圆的月亮,真是惬意!

2.吃月饼

月饼,作为中秋节特有的食品,最早出现于唐代,宋代已很讲究,明代进一步确定为节日食品。中秋节,月饼是祭月供品,同时又是馈赠亲友的传统礼品。在古代,几乎家家都有做月饼的模具,节前自己制作,邻里互助,早上给张家做,下午给李家做,俗称打月饼。

根据月饼皮的材料,月饼可分酥皮和提浆两种。酥皮图案简单,表皮薄如麻纸,层次分明,色泽金黄,食之香甜酥脆;提浆用面粉拌糖和面,内包馅,上模具打制,图案精美,有“嫦娥奔月”“银河明月”“犀牛斗月”“月中折桂”“吴刚伐桂”“白兔捣药”等。按馅的材料分,月饼有五仁、枣泥、玫瑰丝等。月饼一般为四块一斤,寓意家庭团圆,同时也祝愿仙子嫦娥早结良缘。山西以南,讲究做一个特大月饼,专供祭月。山西以北讲究祭月用套饼,由小到大,垒起来像座宝塔。

祭月除月饼外,还需要准备西瓜和毛豆。西瓜取音于“喜”,取形于圆,取瓤于红,取子于多,寓意全家人团团圆圆,欢欢喜喜,红红火火,多子多福。西瓜的选取也是不简单的,必须在收获时精心挑选半熟、皮厚、无伤的,特意保存下来,专门祭月。

3.观潮

观潮的习俗主要盛行于南方。它最早见于汉代,到唐宋时观潮已形成很大的规模了,尤其是南宋,因临安(今杭州)为京都,所以每年的中秋节江浙一带观潮的盛况空前。观潮之风一直延续至今,今日南方杭州等地仍于中秋赏月观潮。山西汾河中下游,每年八月中旬仍在汾河涨潮之时,常有人结伴前去观望。近年来汾河上修筑了许多公路大桥,八月潮涨,新绛、稷山等地方的群众成群结队到大桥观潮。

礼仪精髓:

中秋节是合家团圆的日子。人们在这一天,外出的要赶回来,出嫁女儿要在婆家过夜,新媳妇回娘家要由女婿专程去接。
重阳节

重阳节,又名九月九、重九、茱萸节和菊花节、老人节等。重阳节起源于秋游去灾的风俗,后来才演变为重九节。中国以九为阳,所以叫重阳节。

1.登高饮酒

九月,天高云淡,山清气爽,丹桂飘香,艳阳高照。登山远眺到处都是一片丰收的景象。重阳登高、饮酒、系茱萸避邪的习俗相沿至今。晋南自古就有九月九日登高的传统习惯。至今还在民间传诵着“东风留不住,冉冉起峰头”等名言。

九九重阳节,沿袭到今日已赋予了新的意义,变成了象征老年人长寿的节日。

2.赏菊

重阳节这天,全国各地几乎都要举办菊花展,其中以广州和北京最负盛名。每年都有新培育的品种面世,叶、花形都有新的发展。按叶的形态分,菊有圆叶菊、莲叶菊、瓜叶菊。按花的形态分,菊又有平瓣菊、管瓣菊、丝瓣菊等。其品名花样达二千余种,菊名华丽而富有诗意。如杏花春雨、明雪照檄菊、醉杨妃、玉手调脂、佛见笑、海掌着露、春红月色、夕照松荫等。闻其名如睹其丽姿艳容,观之,实乃艺术鉴赏与享受。民间还讲究采菊花晾干泡饮,俗称菊花茶,其作用为利尿、下火、解毒等。

3.吃重阳糕

重阳糕又称“花糕”“发糕”“菊糕”。吃重阳糕的习俗在宋代便已十分盛行了,一直沿袭至今。山西重阳糕属面食糕点,以枣泥、银杏、松子、杏仁为馅。可做九层,有的在糕点上做两只小羊,取重阳之意。有的在糕上插小彩旗,以图吉利。糕谐音高,寓步步高升之意。家境好的人家在这天不仅要吃重阳糕,还要吃寿面,或大摆酒宴,庆贺全家平安健康。

礼仪精髓:

重阳节这一天,人们要组织老年人登山秋游,开阔视野,交流感情,锻炼身体,培养人们回归自然,尊重老人,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高尚品德。

热点内容
芹菜抄百合 发布:2024-11-29 17:55:26 浏览:8
西餐厅情人节活动 发布:2024-11-29 17:46:04 浏览:869
种盆栽感悟 发布:2024-11-29 17:27:56 浏览:265
大师画杜鹃花 发布:2024-11-29 16:43:37 浏览:91
A子之插花能 发布:2024-11-29 16:19:19 浏览:929
惠州花艺师学徒 发布:2024-11-29 16:19:06 浏览:712
茶花烟奥秘 发布:2024-11-29 15:56:31 浏览:681
茶花怎样修剪 发布:2024-11-29 14:41:52 浏览:561
茉莉花凉拌怎么做 发布:2024-11-29 14:40:28 浏览:709
法国结花艺 发布:2024-11-29 14:35:53 浏览: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