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花语集锦 » 打开七夕节

打开七夕节

发布时间: 2024-01-12 07:21:11

七夕的来历和习俗

农历七月初七夜晚,俗称“七夕”,又称“女儿节”、“少女节”,是传说中隔着“天河”的牛郎和织女在鹊桥上相会的日子。古代,七夕的民间活动主要是乞巧。所谓乞巧,就是向织女乞求一双巧手的意思。乞巧最普遍的方式是对月穿针,如果线从针孔穿过,就叫得巧。这一习俗唐宋最盛。

《乞巧》是唐代诗人林杰描写民间七夕乞巧盛况的名诗,是一首想象丰富、流传很广的古诗。诗句浅显易懂,涉及到家喻户晓的神话传说故事,表达了少女们乞取智巧、追求幸福的美好心愿。

“七夕今霄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碧霄”指浩瀚无际的青天。开头两句叙述的就是牛郎织女的民间故事。一年一度的七夕又来到了,家家户户的人们纷纷情不自禁地抬头仰望浩瀚的天空,这是因为这一美丽的传说牵动了一颗颗善良美好的心灵,唤起人们美好的愿望和丰富的想象。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后两句将乞巧的事交代得一清二楚,简明扼要,形象生动。诗人在诗中并没有具体写出各种不同的心愿,而是留下了想象的空间,愈加体现了人们过节时的喜悦之情
乞巧
唐代:林杰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收藏下载复制完善
古诗文网APP客户端立即打开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七夕佳节,人们纷纷抬头仰望浩瀚天空,就好像能看见牛郎织女渡过银河在鹊桥上相会。
家家户户都在一边观赏秋月,一边乞巧,穿过的红线都有几万条了。

注释
乞巧节:古代节日,在农历七月初七日,又名七夕。旧时风俗,妇女们于这一天牛郎织女相会之夜穿针,向

② 七夕是什么时候

七夕的时间为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七。

七夕节,又称七巧节、七姐节、女儿节、乞巧节、七娘会、七夕祭、牛公牛婆日、巧夕等,是中国搭扮民间的传统节日。七夕节由星宿崇拜演化而来,为传统意义上的七姐诞,因拜祭“七姐”活动在七月七晚上举行,故名“七夕”。相传每年七月初七,牛郎织女会于天上的鹊桥相会,后来民间把故事进一步发挥,赋予了“牛郎织女”的美丽爱情传说。

“七月初七”也与古人对数字和时间的崇拜有关。古代民间把正月正、二月二、三月三、五月五、六月六、七月七、九月九这“七重”列为吉庆日。

七夕的节日习俗

1、斗巧

七夕斗巧,判定斗巧者巧拙的“卜巧”方法,团樱主要有“穿针乞巧”“喜蛛应巧”“对月穿针”“输巧”“兰夜斗巧”和“投针验巧”等几种形式。

2、种生求子

汉族节日习俗,在七夕前几天,先在小木板上敷一层土,播下粟米的种子,让它生出绿油油的嫩芽,再摆一些小茅屋、花木在上面,做成田舍人家小村落的模样,称为“壳板”,或将绿豆、小豆、小麦等浸于瓷碗中,等它长出敷寸的芽,再以红、蓝丝绳扎成一束,称为“种生”,又叫“五生盆”或“生花盆”。

3、拜神

粤西部分乡村有在七月七日做籺拜神的习俗。根据传统习俗,人们先拜庙塌枝丛里的“老爷”(菩萨),再拜土地公。拜神的贡品一般有籺、三茶五酒、水果等。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七夕节

③ 七夕情人节是几月几号

七夕情人节,是我国的传统情人节。它源于汉代,并于东晋的《西京杂记》有着详尽内的汉代七夕记载。起初七容夕节又被称为乞巧节,是年轻的女子通过一系列的女工活动,向织女星祭拜,乞求智巧与美好姻缘的节日。七夕节是我国民间传统的文化节日,在每年农历七月初七到来,也就是2018年8月17日,七夕节是象征爱情的节日,是纪念“牛郎与织女鹊桥会”的日子!也被称为“东方的情人节”!在农村,七夕节的别称有很多,最常听到的是“乞巧节”,还有“女儿节”,“穿针节”等说法,其实是,过去农民对自然崇拜的一种表现!

④ 七夕情人节是几月几号

每年农历的七月初七就是七夕节。

在中国,牛郎织女的故事,大概是最为人们所熟悉的民间传说。南北朝时代任昉的《述异记》,是这么写的:

“大河之东,有美女丽人,乃天帝之子,机杼女工,年年劳役,织成云雾绢缣之衣,辛苦殊无欢悦,容貌不暇整理,天帝怜其独处,嫁与河西牵牛为妻,自此即废织紝之功,贪欢不归。帝怒,责归河东,一年一度相会。”

放牛娃恋上了女神,很励志,但并非一片坦途。虽被拆散,又终获一年一度相会,故事算是有了一个“光明的结局”,但终究还是一个传说。而这个传说究竟是悲剧还是喜剧,见仁见智。

其实这个故事还有一段,描述的是鹊桥:“涉秋七日,鹊首无故皆髡(kūn),相传是日河鼓与织女会于河东,役乌鹊为梁以渡,故毛皆脱去。”七夕晚上,如果你能看到喜鹊,不妨留意一下,看看它们头顶是否突然变秃。因为七夕这晚,喜鹊们会搭成桥梁,牛郎织女在银河东岸相会时,从它们头顶走过去,一夜之间,喜鹊头上的毛都被踩秃了。

现在很多人将七夕节认为是中国的情人节。如果从牛郎织女爱情故事的角度来看,这个说法并不无道理。节日,从来都满载着人们的情感寄托。在这一天,热恋的人看到的是“柔情似水”“佳期如梦”;苦恋的人看到的是“飞星传恨”“迢迢暗度”;被异地恋虐得不要不要的人看到的是“两情久长”“朝朝暮暮”。

⑤ 七夕情人节是指

七夕节是指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七,又称乞巧节、女儿节,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在我国古代,关于七夕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这一天是牛郎织女一年一次相会的日子。七夕节发展至今,已经成为了象征爱情的节日,被认为是中国的情人节。

什么是七夕情人节

七夕节由星宿崇拜衍化而来,为传统意义上的七姐诞,因拜祭“七姐”活动在七月七晩上举行,故名“七夕”。主要习俗有拜七姐,祈福许愿、乞求巧艺、坐看牵牛织女星、祈祷姻缘、储七夕水等。七夕节起始于上古,普及于西汉,鼎盛于宋代。在古代,七夕节是女子们的专属节日。

关于七夕有个美丽的神话故事。传说古代天帝的孙女织女擅长织布,每天给天空织彩霞。但是她讨厌这枯燥的生活,就偷偷下到凡间,私自嫁给了牛郎。此事惹怒了天帝,把织女捉回逗戚颂天宫,只允许他们每年的农历七月七日在鹊桥上相会一次。他们坚贞的爱情感动了喜鹊,喜鹊用身体搭成一道跨越天河的喜鹊山郑桥,让牛郎织女在天河上相会。

七夕节发源于中国,流传至部分亚洲国家如日本、朝鲜半岛、越南仔做等,他们也有庆祝七夕的传统。2006年5月20日,七夕节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⑥ 七夕节的习俗。这天我们该干什么

七夕节的习俗:

1、穿针乞巧

这是最早的乞巧方式,始于汉,流于后世。《西京杂记》说:“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具习之。”南朝梁宗谋《荆楚岁时记》说:“七月七日,是夕人家妇女结彩楼穿七孔外,或以金银愉石为针。”

2、喜蛛应巧

这也是较早的一种乞巧方式,其俗稍晚于穿针乞巧,大致起于南北朝之时。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说;“是夕,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网于瓜上则以为符应。”

3、投针验巧

这是七夕穿针乞巧风俗的变体,源于穿针,又不同于穿针,是明清两代的盛行的七夕节俗。明刘侗、于奕正的《帝京景物略》说:“七月七日之午丢巧针。妇女曝盎水日中,顷之,水膜生面,绣针投之则浮,看水底针影。有成云物花头鸟兽影者,有成鞋及剪刀水茄影者,谓乞得巧;其影粗如锤、细如丝、直如轴蜡,此拙征矣。”

这天可以干的事:

七夕节时要让织女欣赏、品尝瓜果,以求她保佑来年瓜果丰收。供品包括茶、酒、新鲜水果、五子(桂圆、红枣、榛子、花生、瓜子)、鲜花和妇女化妆用的花粉以及一个上香炉。一般是斋戒沐浴后,大家轮流在供桌前焚香祭拜,默祷心愿。

女人们不仅乞巧,还有乞子、乞寿、乞美和乞爱情的。而后,大家一边吃水果,饮茶聊天,一边玩乞巧游戏,乞巧游戏有两种:一种是“卜巧”,即用卜具问自己是巧是笨;另一种是赛巧,即谁穿针引线快,谁就得巧,慢的称“输巧”,“输巧”者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小礼物送给得巧者。

⑦ 七夕情人节是几月几号

七夕情人节是很多年轻人十分喜欢的节日,那么2017年的七夕情人节是几月几号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017年七夕情人节是几月几号

2017年七夕情人节是:2017年8月28日 农历七月初七 星期一 七夕情人节

七夕,原名为乞巧节。七夕乞巧,这个节日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

后来的唐宋诗词中,妇女乞巧也被屡屡提及,唐朝王建有诗说“阑珊星斗缀珠光,七夕宫娥乞巧忙”。据《开元天宝遗事》载:唐太宗与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宫夜宴,宫女们各自乞巧,这一习俗在民间也经久不衰,代代延续。

宋元之际,七夕乞巧相当隆重,京城中还设有专卖乞巧物品的市场,世人称为乞巧市。宋罗烨、金盈之辑《醉翁谈录》说:“七夕,潘楼前买卖乞巧物。

自七月一日,车马嗔咽,至七夕前三日,车马不通行,相次壅遏,不复得出,至夜方散。”在这里,从乞巧市购买乞巧物的盛况,就可以推知当时七夕乞巧节的热闹景象。

人们从七月初一就开始办置乞巧物品,乞巧市上车水马龙、人流如潮,到了临近七夕的时日、乞巧市上简直成了人的海洋,车马难行,观其风情,似乎不亚于最盛大的节日--春节,说明乞巧节是古人最为喜欢的节日之一。的'确是很热闹的。

牛郎和织女的传说

现在很多人希望把“七夕”定为“中国的情人节”。而七夕节始终和牛郎织女的传说相连,这是一个很美丽的、千古流传的爱情故事,成为我国四大民间爱情传说之一。

这个故事最早起源于《诗经小雅大东》:“?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彼牵牛,不以服箱。”意思是说织女三星像分开两脚,一天七次行进,虽然如此,也不能织布成纹;那明亮的牵牛星,也不能用来驾车。《史记天官书》描述天体运行,有“其北河鼓,河鼓大星,上将;左右,左右将”、“其北织女,织女,天孙女也”句。河鼓,就是牵牛星,中间大星,左右两小星。这就是牛郎和一对儿女的原型。织女星,又名天孙,这也是神话中织女是天帝第七孙女说的来源。

到汉代末年,《古诗十九首》中写道:“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又比如曹丕《燕歌行》中说“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都已经把织女和牵牛看成一对情人了。所以秦汉时代应该是牛郎织女故事形成的早期阶段。湖北云梦睡虎地区出土的“秦简”中就有了“牵牛以取(娶)织女而不果”的记录。

“牛郎织女”的故事情节在南朝梁时殷芸的《小说》中已有粗略的梗概。当时还有很多类似的记载,比如宗懔的《荆楚岁时记》、吴均的《续齐谐记》和周处的《风土记》,都有牵牛织女七夕相会的故事。而20世纪初在敦煌石窟发现的《搜神记》中“田昆仑”和宋初《太平广记》中“郭翰”这两则故事,对明清时代牛郎织女故事的完成有更大的影响。

“田昆仑”的故事说田昆仑是穷汉,一天看到三个仙女在河中洗澡,于是他偷取了其中一套衣服。结果两个年长的仙女各自抱衣乘风而去,只有最小的仙女不敢出水,后来嫁给了田昆仑。他们生了个儿子田章。后来天女返回天庭,又出现了儿子田章寻母的故事。

“郭翰”的故事内容也大同小异。只是这郭翰是个“姿度美秀,善谈论,工草隶”的文人,说他有天在庭院中观月,忽见织女下凡,结果情投意合,私订终身。此后,织女夜夜来往于天上人间。有一天织女忽然对郭翰说:天帝知道此事后,命我不许再来,我们永别了。这郭翰悲伤成疾,织女在天上知道后,派了个使女下凡,赠诗两首,其中一首说:“情人终已矣,良会更何时。”这则记述可以说是牛郎织女故事的文人化。

后来,每到农历七月初七,相传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姑娘们就会来到花前月下,抬头仰望星空,寻找银河两边的牛郎星和织女星,希望能看到他们一年一度的相会,乞求上天能让自己能像织女那样心灵手巧,祈祷自己能有如意称心的美满婚姻,由此形成了七夕节。

那么牛郎织女故事的发生地究竟在哪里?说法也很多。河北鹿泉、江苏太仓、山东沂源、黄河河套,以及日本福冈,都被称为“牛郎织女”故事的发源地。其实这些说法大多数代表了人们的美好愿望,比如日本福冈说只是当地人的一种美好愿望。


热点内容
樱花家纺好吗 发布:2025-01-21 11:57:49 浏览:244
白荷的花语 发布:2025-01-21 11:56:59 浏览:590
么丽茶花 发布:2025-01-21 11:43:57 浏览:709
樱花吹雪描写 发布:2025-01-21 11:26:38 浏览:382
梅花二维码 发布:2025-01-21 11:26:38 浏览:403
一叶子野百合 发布:2025-01-21 11:11:45 浏览:535
蜂蜜樱花茶 发布:2025-01-21 11:04:16 浏览:572
免费梅花算命 发布:2025-01-21 10:59:08 浏览:530
情人节删了 发布:2025-01-21 10:54:24 浏览:161
18支粉红康乃馨花语 发布:2025-01-21 10:47:10 浏览: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