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花语集锦 » 情人节为什么吃汤圆

情人节为什么吃汤圆

发布时间: 2024-03-16 16:14:27

㈠ 为什么正月十五是中国的情人节

古代元宵节由于来开禁,人流自如织,男女相遇,易于产生爱情。千百年来,在元宵节上演的两情相悦的爱情故事,举不胜举。“一曲笙歌春如海,千门灯火夜似昼”。历代文人墨客赞美元宵花灯的诗句数不胜数,如今读来仍趣味无穷。充满诗情和浪漫色彩的元宵节,往往与爱情连在一起。历代诗词中,就有不少诗篇借元宵抒发爱慕之情。北宋欧阳修词:“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抒写了对情人的思念之苦。

还有一个关于袁世凯与元宵的故事。传说,窃国大盗袁世凯篡夺了辛亥革命成果后,一心想复辟登基当皇帝,又怕人民反对,终日提心吊胆。一天,他听到街上卖元宵的人拉长了嗓子在喊:“元——宵。”觉得“元宵”两字谐音“袁消”,有袁世凯被消灭之嫌,联想到自己的命运,于是在1913年元宵节前,下令禁止称“元宵”,只能称“汤圆”或“粉果”。然而,“元宵”两字并没有因他的意志而取消,老百姓不买他的帐,照样在民间流传。

㈡ 元宵为什么要吃汤圆代表着什么意思,为何也是中国情人节

汤圆与元宵的明显区别在于制作方式。南方人做汤圆,先将糯米粉过水揉成团,如果做实心汤圆就以手心搓揉成小圆子,大多做酒酿圆。如果做带馅汤圆即搓圆粉团,捏好小口窝窝头向里面填馅,然后再把口捏实,搓成圆团或者留个圆嘴,便是一枚好看的汤圆了。北方做的元宵,大都是滚元宵,需要工具或机器。人工滚元宵,是在一个大大的扁平箩内,铺上很多白面粉,把事先和好、凝固了的馅,切成小小的正方形丁馅,然后准备大大的平底筛,将丁馅倒在筛内,过一遍水再扔进平箩,端起平箩不停地摇,丁馅自然会沾上一层面粉。这时,再把沾了面粉的丁馅过水,然后再沾面粉,重复到沾了数层面粉,就成了雪白浑圆的元宵了。滚元宵需要技巧,滚得好的元宵,汤馅会像灌汤包的汤汁一样流出来,吃起来很过瘾。
中国情人节是七月七就是牛郎织女相会的那一天

㈢ 元宵节,为何又被称为“中国情人节”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时间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根据道教"三元"的说法,正月十五又称为"上元节"。元宵节习俗自古以来就以热烈喜庆的观灯习俗为主。

元宵节,为何又被称为“中国情人节”?元宵节之所以被称为中国情人节是因为在古代没有结婚的女子是不能随便到处去的,只有元宵节这一天可以出来玩,赏花灯。元宵节又叫上元节,上元不禁夜,无论男女僧俗贫富贵贱都可上街夜游通宵达旦,于是男子就借着这个元宵节来寻找自己的另一半姻缘。

十四的晚上去逛街,发现有的商场在做元宵节的活动,在商场内开辟字谜游乐区,顾客无论是否购物都可以参与猜灯谜游戏,猜中灯谜的顾客可以领取一份小礼品,也可以进行现场互动小游戏,猜灯谜大比拼等。非常有趣,喜欢热闹的可以去看看。

七夕和元宵那个是中国情人节

元宵节和七夕节都是中国的情人节。大部分人认为牛郎织女相会的“七夕”是中国的情人节,也有少部分人说,其实元宵灯会是古代情人相会的日子。

★元宵节:提灯笼、猜灯谜、吃元宵,本是中国传统民俗中非常重要的元宵佳节,现在却有了一个新提法———“中国的情人节”。

◎农历正月十五。古代灯会约见意中人的习俗。

◎特色:逛灯会、吃元宵。

正月十五元宵节,被称为中国的情人节。此称谓古来已久。元宵节,是古代妇女最感兴趣的节日。在古代,平常女子特别是大家闺秀或小家碧玉,都是“三步不出闺门”,只有到了元宵节,才可以出来夜游观灯,甚至和男友幽会谈情。所以元宵节在民间是象征着爱情的节日。宋代欧阳修有一首《生查子》: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描写元宵夜情侣们相会的词句成为千古绝唱,生动地表现出了古代情侣元宵约会的情景。乌金西坠,华灯初上,一对对情侣相约佳节,至于是手执一枝玫瑰赴约,还是互赠诗帕定情,就不得而知了。

元宵节始于汉朝,兴于唐代。翻开一千多年来中国文人墨客们诗词歌赋,不乏描写元宵之夜情人幽会的情境。如辛弃疾的“众里寻它千网络,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至今广为传诵。

元宵节又称灯节。有了灯会,就缺少不了灯联。既然是灯节,又是情人节,那么情与灯就自然要有一番故事了。不消说,灯联必然要成为情的媒介。在众多的元宵灯联故事中,最为人们津津乐道的恐怕要数下面这一则了。传说王安石20岁那年赴京赶考,元宵节路过某地,边走边赏灯,巧遇一个大户人家高悬走马灯,灯下悬一则上联,征对招亲。联曰:“走马灯,灯走马,灯熄马停步。”王安石读后,一时未能对出,便默默记在心中。到了京城,你说巧不巧,考题正好是:“飞虎旗,旗飞虎,旗卷虎藏身。”王安石即以招亲联对出,并被取为进士。返乡途中,当王安石再次路过那户人家时,听说那招亲联仍无人对出,他便又以主考官的出联回对,结果被招为乘龙快婿。一次巧合竟成就了王安石两大喜事———金榜题名、洞房花烛,王安石真可谓是不费吹灰之力便捡了两个天大的便宜。我想,此后王安石应该是每年都该与夫人好好地过上一回情人节了吧。

在台湾省,还有未婚女性在元宵夜偷摘葱或菜将会嫁到好丈夫的传统习俗。希望婚姻美满的女孩,要在元宵之夜到菜园里偷摘葱或青菜,期待未来家庭幸福。 农历七月七日,牛郎织女可以相会。元宵节,女孩子藉着看花灯之接口,有认识男孩子的机会,给古代的少女们带来了更多的欢乐。

★七夕节:在我国,农历七月初七就是人们俗称的七夕节,也有人称之为“乞巧节”或“女儿节”,俗称“七夕节”。这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也是过去姑娘们最为重视的日子,此节源于我国四大民间爱情传说之一的牛郎织女故事,因为关乎爱情,故“七夕节”也被称为中国的“情人节”。

◎特色:乞巧、拜七姐、香桥会。

★各地区习俗:

◎浙江嘉兴塘汇乡古窦泾村

有七夕香桥会。每年七夕,人们都赶来参与,搭制香桥。所谓香桥,是用各种粗长的裹头香(以纸包着的线香)搭成的长约四五米、宽约半米的桥梁,装上栏杆,于栏杆上扎上五色线制成的花装饰。入夜,人们祭祀双星,乞求福祥,然后将香桥焚化,象征着双星已走过香桥,欢喜地相会。这香桥,是由传说中的鹊桥传说衍化而来。

◎胶东地区

多于七夕拜七姐神。年轻妇女穿上新装,欢聚一堂,于庭中盟结七姐妹,口唱歌谣:“天皇皇,地皇皇,俺请七姐姐下天堂。不图你针,不图你线,光学你七十二样好手段。”不少地方还制作“巧花”,少女们用面粉制牡丹、莲、梅、兰、菊等带花的饼馍食品(或称巧果),还有巧菜,即于酒盅中培育麦芽(此即宋代的“种生”),用巧果、巧菜来祭祀织女。

◎陕西

七夕夜女孩子们则要用稻草扎成个一米多高的“巧姑”之形(又叫巧娘娘,即织女),并让她穿上女孩子的绿袄红裙,坐在庭院里;女孩子们供上瓜果,并端出事先种好的豆芽、葱芽(即“种生”,妇女们称巧芽芽),剪下一截,入扩一碗清水中,浮在水面上,看月下的芽影,以占卜巧拙;并穿针引线,竞争快慢;举行剪窗花比赛,以争智巧。

◎福建

妇女、女孩子们摆设香炉和各式祭品:茶、酒,花瓶中插花,还有五子(桂圆、红枣、榛子、花生、瓜子)和织女用的脂粉。祭拜双星后,即把献给织女的脂粉分成两半,一半投向屋顶给织女,一半自己梳妆美容。相传与织女共用脂粉,可使自己的美丽容貌保持不衰。而五子的摆设,寓有求生育之意。妇女们并吃茶食瓜果,玩乞巧游戏。

◎广东

◆“七娘会”

屈大均《广东新语》中,即已记载了清初“七娘会”的盛况,民国年间,并流传有许许多多有趣的风习。屈大均《广东新语》中,即已记载了清初“七娘会”的盛况,民间多称“拜七姐”。据参加过民国年间的“拜七姐”活动的老人回忆,广州西关一带,尤为盛行“拜七姐”。活动一般是在少女少妇中进行(男子与老年妇女只能在一旁观看,并行礼祭拜而已),预先由要好的十数名姐妹组织起来准备“拜七姐”,在六月份便要将一些稻谷、麦粒、绿豆等浸在瓷碗里,让它们发芽。

◆手工制品

临近七夕就更加忙碌,要凑起一些钱,请家里人帮忙,用竹篾纸扎糊起一座鹊桥并且制作各种各样的精美手工艺品。到七夕之夜,便在厅堂中摆设八仙桌,系上刺绣台围(桌裙),摆上各种精彩纷呈的花果制品及女红巧物,大显女儿们的巧艺。有用剪纸红花带围着的谷秧、豆芽盘,盘中点着油灯,灯光透出彩画薄纸灯罩,艳彩夺目;有精心布置的插花,幽香四溢的白兰、茉莉、素馨及其他鲜花插在铜瓷花瓶里;有茶匙般大的荷、玫瑰、夜合、山茶插在小盆中,一朵真的配一朵假的,真假难辨;还有把苹果、桃、柿等生果切削拼叠成各种鸟兽等形状的果盘;寸许长的绣花衣裙鞋袜及花木屐;用金银彩线织绣的小罗帐、被单、帘幔、桌裙;指甲大小的扇子、手帕;用小木板敷土种豆粟苗配细木砌的亭台楼阁,总之是越细致越显得巧。又用米粒、芝麻、灯草芯、彩纸制成各种形式的塔楼、桌椅、瓶炉、花果、文房四宝及各种花纹和文字的麻豆砌成的供品;还挂一盏盏的玻璃或彩纸的花灯、宫灯及柚皮、蛋壳灯(上雕山水花鸟图案),动物形灯。最惹人爱的,是女儿们用彩绸扎制的精美的雏偶,即布娃娃。雏偶有牛郎、织女及一对小儿女的形象,一般放于上层,下边是吹萧弹琴舞蹈的小儿形象,庆贺双星相会之意。另外,当然也少不了陈列化妆用品,如小胭脂盒、镜、彩梳、绒花、脂粉等,既供织女使用,也供女儿们自用。还有蜡制瓜果、小动物等。此外就是甜咸点心、茶、酒、瓜子、花生等食物,必不可少的是烛台、香炉、插上香烛,并用最好的檀香点燃。

◆女儿们在七夕夜要尽情梳妆打扮

用天河水沐浴、洗头发,然后换上锦绸裙袄、旗袍,头上梳发髻,戴上白兰、素馨等花饰;再画眉、抹脂粉、点绛唇、额上印花;用凤仙花汁染指甲。经过这番打扮,女儿们一个个如同仙子下凡,围坐于八仙桌旁,鹊桥边上,进行各种游戏:或自娱自乐,吟诗作对,行令猜谜,并穿针祭拜乞巧;并指点天上北斗七星(相传织女是七星姐妹中的一员)及双星,讲述牛女故事、诗文典故;或请来歌姬,演唱粤曲,奏八音乐等,女儿们也自奏琴萧等乐器。这时人们可往各处人家参观乞巧桌陈设,到的人虽多,主人也仍高兴招待。欢庆至半夜十二点钟,为织女下凡之吉时,此时所有的灯彩、香烛都点燃,五光十色,一片辉煌;姑娘们兴高采烈,穿针引线,喜迎七姐,到处欢声鼎沸。最后欢宴一番,这才散去。诚如清诗人汪仑(传说中的鱼名)《羊城七夕竹枝词》听说:“绣闼瑶扉取次开,花为屏障玉为台。青溪小女蓝桥妹,有约会宵乞巧来。”

◎其他各地区

七夕之风也大略与上述相近。如清代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七夕前数日,种麦于小瓦器,为牵牛星之神。谓之‘五生盆’。……街市卖巧果,人家设宴,儿女对银河拜,咸为乞巧。”另外北京还要摆设切成莲花形的西瓜、香瓜等,并于瓜果麦秧上扎彩线,十分美观。北京竹枝词,即有“五生盆结彩层层”句,又丢巧针求巧。在清代皇宫中亦有祭祀双星,宫女丢巧针之俗。在颐和园昆明池上要打浮桥,隐喻天上鹊桥,供帝后观玩。还有饮宴、演戏等。

★七夕的别称

· 双七:此日,月、日皆为七,故称,也称重七。
· 香日:俗传七夕牛女相会,织女要梳妆打扮、涂脂抹粉,以至满天飘香,故称。
· 星期:牛郎织女二星所在的方位特别,一年才能一相遇,故称这一日为星期。
· 巧夕:因七夕有乞巧的风俗,故称。
· 女节:七夕节以少女拜仙及乞巧、赛巧等为主要节俗活动,故称女节,亦称女儿节、少女节。
· 兰夜:农历七月古称“兰月”,故七夕又称“兰夜”。
· 小儿节:因乞巧、乞文等俗多由少女、童子为之,故称。
· 穿针节:因这天有穿针的习俗,故称。

㈤ 元宵节也是情人节

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又称上元节,而这天也可以说是中国的情人节。

为什么这么说?每年春节过后的正月十五,是农历一年中的第一个月圆之夜。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晚为“宵”,2000多年前汉朝时,汉文帝就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人们在家吃元宵、赏月,出门闹花灯、猜灯谜。

元宵节也是中国传统节日中一个浪漫的节日,给未婚男女相识提供了一个机会。在古代,平时年轻女子特别是大家闺秀或小家碧玉,都是“三步不出闺门”。元宵节由于开禁,各地都会制作花灯,街上人流如织,男女可以相遇,易于产生爱情。千百年来,在元宵节灯会上演的爱情故事,不胜枚举。

南北朝时,元宵张灯渐成风气。梁武帝笃信佛教,其宫中正月十五日大张灯火。唐朝时,中外文化交流更为密切,佛教大兴,仕官百姓普遍在正月十五这一天“燃灯供佛”,佛家灯火于是遍布民间。从唐代起,元宵张灯即成为法定之事,并逐渐成为民间习俗。

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元夜、灯节。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当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迁,元宵节的风俗习惯早已有了较大的变化,但至今仍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元宵在早期节庆形成过程之时,只称正月十五日、正月半或月望,隋以后称元夕或元夜。

吕后病死后,诸吕惶惶不安害怕遭到伤害和排挤。于是,在上将军吕禄家中秘密集合,共谋作乱之事,以便彻底夺取刘氏江山。此事传至刘氏宗室齐王刘襄耳中,刘襄为保刘氏江山,决定起兵讨伐诸吕随后与开国老臣周勃,陈平取得联系,设计解除了吕禄,“诸吕之乱”终于被彻底平定.

㈥ 为什么元宵节是中国真正的“情人节”

中国在习俗上有上巳节、元宵、七夕这三个节日可以称为“情人节”,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庆祝这些节日。

每年农历正月十五的元宵节在习俗上比较近似情人节,元宵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浪漫的一个,可谓是中国土生土长的情人节,因为元宵灯会在封建的传统社会中,给未婚男女相识提供了一个机会。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人们赏花灯、猜灯谜、放烟花、吃汤圆。古代未婚少女平时足不出户,只有元宵夜被破例允许结伴出门赏灯,多情男女在“花市灯如昼”的浪漫夜晚常常擦出爱的火花,造就了无数良缘美眷,因此元宵节称为中国传统的“情人节”最恰当不过了。

此前人们一直把“七夕”当成情人节,这个“七夕”情人节未免让人感觉有些凄凉。牛郎织女情断天河,不由得让人想起孟姜女哭倒长城,刘兰芝月夜盼夫的故事。饱经三百六十日的苦恋,换得一夕的相拥,悲喜交集之余,也就是伏在爱人的肩头痛哭一晚,哪得浪漫可言。其实传统的“七夕”是古代“妇女节”,姑娘们在夜晚穿针引线验巧,做小物品赛巧,摆上瓜果乞巧,男性是没有参与的。

元宵节是一个浪漫而充满诗情画意的节日,是古代青年“自由恋爱”的佳期,这才是中国真正的“情人节”。传统戏曲陈三和五娘是在元宵节赏花灯时相遇而一见钟情,乐昌公文与徐德言在元宵夜破镜重圆,《春灯谜》中宇文彦和影娘在元宵订情。此为例证。

元宵习俗由来已久

正月十五晚上是农历新年第一个月圆之夜,旧时称上元节,又称为元宵节、元夕或灯节,民间有赏花灯、猜灯谜、放烟花、吃汤圆等丰富的活动和习俗。

据民俗专家介绍,隋唐以来,正月十五便有观灯的风俗。《武林旧事·灯品》记载:“以绢灯剪写诗词,时寓讥笑,多画人物,藏头隐语,及旧京诨语,戏弄行人。”当时这种悬在灯上任人猜射的谜语,人们称之为“灯谜”。

正月十三称为“上灯夜”,民间开始悬挂和测试自家的花灯。到十四夜,民间有“照蛇虫”的习俗,儿童手提纸灯遍照屋角、墙脚、灶下等阴暗处,有的手持小铜锣,边敲打边吆呼:“嗄去,哒去,赶到茅山(鄞南地名)吃草籽!嗄去,哒去,赶到深山吃烂番薯!”这一天,农家还在田头、田塍点火烧野草,干草燃着时犹如条条火龙,故宁波话称之为“谭火龙”。这种习俗和农业生产除虫害相结合,至今仍可在农村看到。

正月十五是闹花灯的高潮,直到正月十八晚上结束灯会,称为“落灯夜”。通常,每年元宵夜,全城上空烟花璀璨,人们吃了猪油汤团,成群结队上街赏灯看烟花,贪玩、爱热闹的小孩尤其喜欢元宵节,提着灯笼欢快地奔跑在街头。

中国传统“情人节”

元宵节还是中国传统的“情人节”。民俗专家称,元宵是古代百姓喜爱的节日,尤其受妇女的欢迎。在古代,闺秀平日是不许踏出闺门的,只有到了元宵这一晚,可以不分男女一同赏灯玩乐,甚至和男友幽会谈情。这正好为青年男女提供了一个交谊的机会。通常,未婚男女借着赏花灯也顺便可以为自己物色对象,恋人之间可留下信物,之后找媒人上门去提亲。所以元宵节在民间是象征着爱情的节日。

元宵节又称灯节。有了灯会,就缺少不了灯联。既然是灯节,又是情人节,那么情与灯就自然要有一番故事了。不消说,灯联必然要成为情的媒介。在众多的元宵灯联故事中,最为人们津津乐道的恐怕要数下面这一则了。传说王安石20岁那年赴京赶考,元宵节路过某地,边走边赏灯,巧遇一个大户人家高悬走马灯,灯下悬一则上联,征对招亲。联曰:“走马灯,灯走马,灯熄马停步。”王安石读后,一时未能对出,便默默记在心中。到了京城,你说巧不巧,考题正好是:“飞虎旗,旗飞虎,旗卷虎藏身。”王安石即以招亲联对出,并被取为进士。返乡途中,当王安石再次路过那户人家时,听说那招亲联仍无人对出,他便又以主考官的出联回对,结果被招为乘龙快婿。一次巧合竟成就了王安石两大喜事———金榜题名、洞房花烛,王安石真可谓是不费吹灰之力便捡了两个天大的便宜。

“一曲笙歌春如海,千门灯火夜似昼”。历代文人墨客赞美元宵花灯的诗句数不胜数。这也注定了元宵节是一个浪漫而诗情的节日,是一个可以在瞬间催生爱情的节日。

由于古代的未婚少女平时足不出户,只有元宵节这天才被破例允许结伴出门看灯赏玩,不少多情男女借机物色心上人,擦出爱的火花,因此,元宵节这天也就造就了无数良缘美眷。著名潮剧《陈三五娘》就是以元宵节为背景,讲述陈三邂逅黄五娘的浪漫爱情故事。古戏《春灯谜》中,宇文彦和影娘也是在元宵夜海誓山盟。

其实,说元宵节是中国“情人节”,还有诗词为证。历代诗词中,就有不少诗篇借元宵节抒发爱慕之情。北宋欧阳修词“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描写的就是情人之间的思念之苦。

在我国历代的文人诗词歌赋中不难看出,元宵节的浪漫温馨丝毫不亚于现在火暴的西方情人节,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土汤圆”的风头还盖过了“洋玫瑰”。最为著名的是《生查子·元夕》:“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就生动地表现出了古代情侣元宵约会的情景。乌金西坠,华灯初上,一对对情侣相约佳节,至于是手执一枝玫瑰赴约,还是互赠诗帕定情,就不得而知了,堪称千古绝唱。

元宵夜为有情人提供了一个传情达意的渠道,情侣们或密笺赴约,或互赠诗帕,体现的是一种纯洁的男女之情,这种感情含蓄内敛,韵味实足。

热点内容
刺柏盆景养殖方法 发布:2024-11-28 15:58:27 浏览:793
摆放不老松盆景的禁忌 发布:2024-11-28 15:55:05 浏览:358
水浪樱花 发布:2024-11-28 15:54:55 浏览:412
蒸荷花鱼 发布:2024-11-28 15:49:15 浏览:79
关于海棠花的古风句子 发布:2024-11-28 15:40:20 浏览:724
盆栽的竹子图片大全 发布:2024-11-28 15:33:35 浏览:635
陈皮和百合 发布:2024-11-28 15:30:04 浏览:527
变色牡丹吧 发布:2024-11-28 15:22:56 浏览:919
染九樱花阁 发布:2024-11-28 15:14:09 浏览:276
李子柒樱花 发布:2024-11-28 15:09:57 浏览: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