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花语集锦 » 渔民过七夕

渔民过七夕

发布时间: 2024-03-27 00:11:41

『壹』 古代七夕的时候是为了什么要放河灯呢

夏历七月初七,是民间鹊桥会节日,又叫情人节、女儿节,人们怕牛郎看不清夜暗的鹊桥,便在人间河流放灯,让牛郎认路快步与织女相会。宋代以后不少文人诗文中有此记载。


放河灯习俗的介绍
道教、佛教在夏历(农历)七月十五(也称七月半,鬼节,中元节,盂兰盆节)举行宗教节日时也放河灯,因此一般人误认为放河灯是宗教活动。
实际上,放河灯民俗起源甚早。
原始社会,限于对大自然认识的局限,较长时间,人们认为火是万物之源,成为顶礼膜拜的图腾,吉祥温暖的象征,战胜寒冷饥饿的神灵。渔猎时代,人们驾舟出海下湖为免风暴肆虐,在过危礁险滩或风大浪高时,用木板编竹为小船,放祭品点上蜡烛,彩纸作帆及灯笼放水中任其飘流,向海神祈保平安。这一习俗至今仍在台湾、福建、广东渔民中流行,叫彩船灯。奴隶社会的公元前11世纪周代,周公辅佐武王卜成洛邑,在曲水设宴庆祝,“流水泛酒”,“羽觞随波流”,夜以日续,放酒杯的盏上点灯,曲觞流杯演变的灯酒逐波。春秋时代的《诗经》,记载了秦洧两水秉烛招魂续魄、执兰除凶的民俗。奴隶社会是侵略邻国、战争不断的社会,用船载火攻城摧寨时,对阵亡将士水葬,船筏置鲜花燃灯已成惯例。周代八月十五有以火迎寒即围篝火歌舞活动,“举灯蟾魄圆”。晋代在每年月亮最圆最亮之夜, “纵情玩月、火烛竟宵”、“载船玩月”。这些活动,比汉代出现的道教、汉晋传入我国的佛教都早。
民间的悼念亲人祭奠,常在每月初一、十五和逝世忌日进行。汉晋以后,宗教影响日益扩大。南北朝梁武帝崇拜佛教,倡导办水陆法会,僧人在放生池放河灯。唐肃宗于759年诏天下设放生池81所。北宋真宗在1016年定佛诞日为放生日,八月十五为中秋节,届时举灯玩月,放河笙歌,“僧尼道俗盆养供佛”。宋代道教得到提倡,规定中元节各地燃河灯、济孤魂、放焰口、演目连戏,不少诗人留下杭州西湖放灯欢腾的诗篇。此后,放河灯在七月半举行并随道教、佛教传播而流行全国。这一天,人们在家设酒馔、烧纸钱祭祖,到寺庙、道观参加放河灯等法事或道场活动。
一些地区放河灯不限于七月半,三月三歌节、锅庄节、上巳节、三月节,也放河灯。姑娘少女对这个习俗特别钟爱,往往在节日夜,自制小灯笼写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祝愿顺水飘流。
夏历七月初七,是民间鹊桥会节日,又叫情人节、女儿节,人们怕牛郎看不清夜暗的鹊桥,便在人间河流放灯,让牛郎认路快步与织女相会。宋代以后不少文人诗文中有此记载。
在江南,病愈的人及亲属制作河灯投放,表示送走疾病灾祸,时间自然不限于七月半。“纸船明烛照天烧”,就是对这一习俗的生动描述。江河湖海上船只,见到漂来的灯船主动避让,以示吉祥。

『贰』 关于石塘的风俗人情

每年的农历七月七日,浙江温岭市石塘镇一带的16周岁以下的男女小孩都要过传统的“小人节”,这一温岭其他地区都不见仅流行于石塘镇渔民文化圈内的独特风俗从哪儿来?最近,华东师范大学对外汉语系主任、博士生导师陈勤建教授在《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上撰文指出,石塘七月七小人节祭拜与台湾省台南、高雄七星娘娘神诞祭祀,殊途同归,共同源于北宋期间京城开封流行的七夕风俗,“这一习俗是我国古代七夕祭拜七星娘娘遗风在该地特有生态环境中的滥觞和变异,其间传承了宋代京城特有的自元以后几乎匿迹、渗有印度异域文化因子的七夕习俗。”

这篇题为《当代七月七“小人节”的祭拜特色和源流------浙江温岭石塘箬山与台南、高雄七夕祭的比较》的论文,共分《石塘箬山七夕小人节的祭拜特色》、《石塘箬山七夕小人节的祭拜由来》、《北宋京城七夕风俗遗存和滥觞》三部分。陈勤建教授曾作为中日浙江沿海民俗志考察团成员,多次走进石塘箬山考察民俗文化,并在2003年七月七实地体验考察了箬山的小人节,他通过对箬山东兴村小人节祭拜彩亭制作人陈琦、骆业生、梁财庆、陈其富和祭祀人梁翠琴等人的调查,在《石塘箬山七夕小人节的祭拜特色》小节中按“节日称谓”、“祭祀对象”、“祭祀器物”、“祭祀供品”、“祭祀程式”几方面予以记述,指出小人节祭祀的神灵民间俗称为“七星神”、“七姑星”,亦名“七女神”、“七娘夫人”、“七姑”、“七仙女”等,“在中国,传统的七夕传说和祭祀,在现代化进程中逐渐消退。可在箬山地区仍很活跃。而且,对于牛郎织女的悲欢离合,这里的民众,衍化为关注他们自身的爱情结晶----孩子的健康成长,孩子的前程和未来。”

在《石塘箬山七夕小人节的祭拜由来》一节中,陈教授说,这一“别具一格的七夕祭拜习尚,马上引起了在当地考察调研的中日专家学者的关注。它与我们广泛流传的七夕习尚似乎很不一样。”“七夕风俗,经长期演化,形式多样,大陆一般的地方志,大致有乞巧、祭拜魁星棉衣、祭拜七星娘娘、祭拜床母等。似乎没有小人节这样独特的祭拜场景。”他从箬山当地人传闻说是从台湾传过来的线索入手,查了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和台湾史志,在温岭邻县海岛县玉环县方志中找到一条:“乡间女子于前一夜采七色花散放盆上,置庭中或屋顶接‘牛女泪’,是日拭目洗眼。或采篱槿渍‘牛女泪’洗发濯梳具。闽籍人为子女购制‘纸亭’,设馔备醴以祭祀,并请先师、义父或长辈起正名,行‘及丁礼’,俗称‘拜七娘亭’。至60年代后渐不传。”“广大中原地区似无类似记载,而台湾说当代还有文史记录的踪影。”陈勤建在文中引用了连横(连战父亲)《台湾通史?卷二十三》、《台南县志》、《高雄县志稿》等有关资料,证明七夕日在台湾台南、高雄地区,除流行乞巧等常见的节日习俗外,还有纸糊供奉织女“七娘妈亭”彩亭的特殊习俗。七娘妈,又称“七星娘”,谓七星娘为幼年子女守护之神,为年达十六岁之子女祈求美好的未来。“这与海峡彼岸的石塘箬山以小人节的祭拜十分相似,所不同的是,石塘箬山小人节的祭拜,是小孩出生后,年年当生日过,直至16岁。而台南、高雄等地,据上述文献记载,似乎只在16周岁才进行一生中唯一的一次。论祭祀的执着、繁琐、持久,大陆的石塘箬山显然要比台湾一些地区丰富。”

在《北宋京城七夕风俗遗存和滥觞》 一节中,陈勤建教授引用了《梦华录?七夕》、《梦梁录?七夕》、《武林旧事?乞巧》、《西湖老人繁胜录》等记载当年宋都盛况的笔记小说,指出当时“无论是北宋京城开封,还是南宋京都杭州,农历七夕,少男少女,穿新衣,拜双星,并乞巧,玩摩喉罗,从民间到宫廷,到处流传,盛行不衰。”“摩喉罗成为一种时尚,这是不争的事实。” 而“摩喉罗原是佛教的天龙八部神之一,当年曾是一个国王。有一位仙人犯了罪,被禁在后园中,国王忘记了这件事,有六日未供奉食。因此被罚坠入黑暗地狱,过了六万年才脱身成胎,又过六年才出世。六岁出家成佛,得道后,入大乘,久住世间者乃其变化身。供奉摩喉罗偶像成了信徒的一种信仰。偶像大多是泥塑的小泥人,也可用木雕的。宋朝与异族文化交流甚深,所以容易受到影响。民间在七夕逐渐流行‘摩诃乐’的娃娃,又称摩侯罗或魔合罗,因是梵文音译,所以不太一致,为祭祀织女、牛郎的一种供品。”“随着时光的流逝,摩喉罗佛经的信仰光环逐步褪去,变为纯粹的玩偶,中国固有的传说戏剧人物取代了它的形象,成了今天温岭石塘箬山七夕小人节的独特景观。为什么自从宋之后,除石塘等个别偏远海边小岛尚存遗迹,大陆各地难见其踪迹?这恐与宋亡有关,此遗迹地,是宋王朝最后的生存地,因为地理偏僻,后王朝势力和风尚影响薄弱,使其如活化石般得以保存和延续。”陈勤建教授在文末总结说,“深入研究,对我们认识七夕文化生命的演变,传统节日的传承途径和方法,以及今天的文化传播和建设具有很大的意义。”

『叁』 端午节和七夕节的来历

端午节是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传说他是在农历五月初五,投汨罗江自尽的。人们为了纪念他就在这天吃粽子,举行赛龙舟等活动。
七夕节是牛郎织女人见相会的日子,据说在这一天,女性可以向天上的织女乞巧。

热点内容
柳梅花 发布:2025-01-19 14:22:36 浏览:43
栀子花怎么养才茂盛 发布:2025-01-19 14:17:57 浏览:617
我眼中的茉莉花 发布:2025-01-19 14:16:30 浏览:446
花店高考 发布:2025-01-19 13:58:12 浏览:631
翠花的花语 发布:2025-01-19 13:58:09 浏览:942
广州情缘花店 发布:2025-01-19 13:57:35 浏览:94
柠檬色百合 发布:2025-01-19 13:53:19 浏览:564
夏日里的最后一朵玫瑰小说 发布:2025-01-19 13:35:31 浏览:621
海棠传说 发布:2025-01-19 13:35:31 浏览:22
日本盆栽书 发布:2025-01-19 13:26:03 浏览: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