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七夕节
⑴ 日本也过七夕节吗
传说有一位身穿羽衣的仙女从天而降,羽衣却在她沐浴的时候被偷走,仙女找到了偷走羽衣的男子,并和他结婚生子。后来,仙女找到羽衣,就此返回天界。
再后来,男子也获得了登天的方法,就到天界去寻找自己的妻子,刚一到达天界,他就遇到了仙女的父母,他们给他出了很多难题,但男子在仙女的暗中帮助下克服所有难关。
一千三百年前,七夕文化被遣唐使们带回日本,最初作为中国传统的七夕文化传入日本后,经历了从全盘模仿到本土化的过程,逐渐变成了日本独特的风俗传统,与之相比,我国的七夕几乎变成了“购物节”,七夕文化在现代社会并没有被广泛传承,节日原本的内涵也逐渐被遗忘,这是值得我们每个人反思的事情。
⑵ 日本七夕节是什么时候
摘录网络:
日本七夕节源于中国,经过多年的演变,如今已经成为日本夏季传统的专节日之属一。七夕在日本原是朝廷贵族的祭祀活动,又称乞巧奠。从江户时代起,才成为一种民间庆祝活动。本来跟中国一样,是旧历的7月7日,后来在明治6年(1873年)改历以后,只有很少地区沿用旧历,大部分地区把七夕节变为新历的7月7日;另外东日本和北海道,仙台等地是推迟一月,把8月7日(一说8月6日到8日三天)作为七夕节,这样跟旧历七夕大致相同。
希望有所帮助
⑶ 今年的日本七夕节是什么时候
七夕在日本原是朝廷贵族的祭祀活动,又称乞巧奠。从江户时代起,才成为一种民间专
庆祝活动。
本来跟中国一属样,是旧历的7月7日,后来在明治6年(1873年)改历以后,只有
很少地区沿用旧历,大部分地区把七夕节变为新历的7月7日:另外东日本和北海道,仙台
等地是推迟一月,把8月7日(-说8月6日到8日三天)作为七夕节,这样跟旧历七夕大致相同。
在日本传说,织女不但要赐给孩子们巧手,还要负责满足各种愿望。中国七夕节是祈求好手艺和祈祷得到爱情,在日本七夕节(Tanabata)主要不是用来祈祷得到爱情,只是祈求姑娘们能拥有一身好手艺。每年这个时候,大人和孩子都会聚在一起,在五颜六色的长条诗笺上写下愿望和诗歌,连同用纸做的装饰品一起挂在自家院内的小竹子上,此外还要在院子里摆上玉米、梨等供品,以此请求织女星保佑自家女孩的书法、裁衣等手艺能有所进步。 庆典结束时,这些供品将被放到河里顺水漂走,以此象征着自己的心愿能够到达天河。
⑷ 七夕节在日本的习俗
日本的七夕节习俗有举行七夕祭、七夕诗会,穿针乞巧等。
日本的“七夕内节”源自容中国,据称在奈良时代传入。奈良时代中期开始,日本宫廷和上流社会模仿唐宫,七夕祭、穿针乞巧和七夕诗会蔚然成风。延续了“乞巧”的风俗与习惯,但是与爱情无关。七夕节原本是阴历七月初七,明治维新之后,日本废除了农历,所以日本的七夕节,是每年阳历7月7日。
日本七夕节主要不是用来祈祷得到爱情,而是祈求姑娘们能拥有一身好手艺。每年这个时候,大人和孩子都会聚在一起,在五颜六色的长条诗笺上写下愿望和诗歌,连同用纸做的装饰品一起挂在自家院内的小竹子上。这个习俗是从江户时代开始的。在快接近七夕的日子里,很多地方都会有七夕竹子树,在商店卖夏季服饰的地方、超市结款的地方,都会设立七夕许愿树。
在一些大型的庆祝典礼上,还会举行竹饰(由挂许愿短签演变而来)大赛,由当地的幼儿园、小学等学校组织或者公司,创作各自的竹饰,进行评比,选出最有特色的几个进行展示。
此外,日本各地每年夏天还会举办一年一度的“七夕祭”,人们身穿传统服装,载歌载舞,太鼓阵阵,“短册”飘飘的街头巷尾挤满观看和游玩的大人孩子。配合“七夕祭”的,还有每年夏季的烟花大会。
⑸ 日本七夕节与中国七夕节有什么区别
首先日本的七夕节文化是由中国传入的,可是文化在传递的过程中,总是会回产生本土化,就像中国特答色一样。
因此日本也产生了属于自己的七夕特色。
这个特色非常有意思,盒子把它称呼为“七字强迫症。”
因为古代日本在七夕节里对于七这个数字有很大的执着。
具体表现为——
在七夕节那一天,要做跟七有关的活动。
比如要向神佛献上七种贡品、七种游戏活动、七百首汉诗、七百首和歌、七百个球、七瓶酒、七种音调的管弦,还有要在七色舟里面上供等等。
这种跟七有关的活动,在日本又被称呼为“七游”。
当时还有一句话——
“七夕采七草,七日上供。”
人类对于某些数字总是认为其中蕴含着神秘的力量,例如西方的十三,中国的八,而日本人则是非常喜欢各种统一的数字。
⑹ 日本的七夕节,跟中国的七夕节一样吗
在日本也有”七夕”这个节日,虽然发音上有所不同,但是写出来的汉字是一内样的。
据说,容七夕这个节日是在6世纪的奈良时代由中国传入日本的,同样人们也听说过牛郎织女的传说。与中国不同的是,在日本的很多地方是在阳历的7月7号或8月7号这一天来庆祝七夕节,也有部分地区还是在阴历7月7来举行活动。此外,七夕节在日本并没有情人节的意思,日本人会用竹子扎成一棵树,在五颜六色的纸条上面写上自己的愿望,再系在树上面。七夕节里面最热闹的地方可能就要属日本的商业街了。每逢这个时候,商业街都会举行“七夕祭”,是一种类似于我们国内的庙会的活动。在七夕这一天,整个商业街都会被装饰得五彩缤纷,吸引顾客前来购物游玩,到了夜晚,有的商店街还会举行焰火大会来衬托节日气氛。
⑺ 日本的七夕节和中国七夕节的区别在哪里
1、七夕由来的不同
中国的七夕:
七夕节源于汉代,东晋葛洪《西京杂记》中记载:“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这是我们目前所知有关七夕的最早文献资料。
传统七夕是女性节日,它主要强调“乞巧”,女子希望自己能够心灵手巧。古代妇女七夕乞巧也屡屡在唐诗宋词中被提到,唐朝王建有诗云:“阑珊星斗缀珠光,七夕宫娥乞巧忙。”
七夕还通过牛郎织女的故事来强调两性的爱情忠贞。《汉武故事》里记载,汉武帝跟仙后西王母相爱,西王母让青鸟作为信使和他传信。据说西王母要来的时候,由青鸟先来报告,西王母跟汉武帝相会五次,都是在七夕。汉朝在宫廷里就过七月七,用红丝绳把手缠起来,叫连爱,把爱连起来。所以七月七从汉朝开始就突出爱情主题。
也有学者认为,七夕是父权社会出现之前的神话母题,是请神下凡又送神上天的仪式,乞巧的最初意思为向天神乞桥,“乞求沟通的桥梁”。
此外,七夕还与科举考试有关,据说七夕是魁星的生日,而魁星是主管科举考试的神仙。
日本的七夕:
诞生于中国的七夕节在奈良时代传入日本,与日本本土的祖灵信仰和棚机津女信仰融合,包含了更多与日本佛教有密切联系的“秽祓”(去除污秽)思想,颇具日本特色。
日本七夕节吸收了中国七夕节的浪漫元素,又融入了日本本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如今已成为日本夏季传统的节日之一。
七夕在日本原是朝廷贵族的祭祀活动,又称乞巧奠。从江户时代起,才成为一种民间庆祝活动。本来跟中国一样,是旧历的7月7日,后来在明治6年(1873年)改历以后,只有很少地区沿用旧历,大部分地区把七夕节变为新历的7月7日;另外东日本和北海道,仙台等地是推迟一月,把8月7日(一说8月6日到8日三天)作为七夕节,这样跟旧历七夕大致相同。
2、七夕习俗不同
中国的七夕习俗:
中国七夕节最普遍的习俗,就是妇女们在七月初七的夜晚进行的各种乞巧活动。乞巧的方式大多是姑娘们穿针引线验巧,做些小物品赛巧,摆上些瓜果乞巧,各个地区的乞巧的方式不尽相同,各有趣味。
浙江如杭州、宁波、温州等地,在七夕这天用面粉制各种小型物状,用油煎炸后称“巧果”,晚上在庭院内陈列巧果、莲蓬、白藕、红菱等。女孩对月穿针,以祈求织女能赐以巧技,或者捕蜘蛛一只,放在盒中,第二天开盒如已结网称为得巧。
在浙江金华一带,七月七日家家都要杀一只鸡,若无公鸡报晓,牛郎织女便能永不分开。
广州的乞巧节独具特色,节日到来之前,姑娘们就预先备好用彩纸、通草、线绳等,编制成各种奇巧的小玩艺,还将谷种和绿豆放入小盒里用水浸泡,使之发芽,待芽长到二寸多长时,用来拜神,称为“拜仙禾”和“拜神菜”。七夕之后,姑娘们将所制作的小工艺品、玩具互相赠送,以示友情。
福建七夕节时要让织女欣赏、品尝瓜果,以求她保佑来年瓜果丰收。供品包括茶、酒、新鲜水果、五子(桂圆、红枣、榛子、花生、瓜子)、鲜花和妇女化妆用的花粉以及一个上香炉。一般是斋戒沐浴后,大家轮流在供桌前焚香祭拜,默祷心愿。
而后,大家玩乞巧游戏,乞巧游戏有两种:一种是“卜巧”,即用卜具问自己是巧是笨;另一种是“赛巧”,即谁穿针引线快,谁就得巧,慢的称“输巧”,“输巧”者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小礼物送给得巧者。
香港仍然有不少家庭保留过往的传统习俗,于七姐诞当日到纸扎店购买“七姐衣”,于当晚用来“拜七姐”。
而过往日子的妇女,亦有在拜祭之时利用小蜘蛛、豌豆或绿豆等物品,祈求七姐暗示能否传得手艺。在坪洲及西贡,分别有两间七姐庙,坪洲的七姐庙名为仙姊庙,每年七月初六仍有不少善信前往拜七姐。
日本的七夕习俗
日本的七夕节和人日(1月7日)、上巳(3月3日)、端午(5月5日)、重阳(9月9日)一并列入日本的五节供,是国家的固定节日。每年全国各地都会举行大大小小的七夕节庆祝活动,最具代表性的是被称为“日本三大七夕”的安城七夕、仙台七夕和平冢七夕。
与中国的七夕习俗有所不同,在日本,七夕到来之前和当天,人们会举办一些活动以示庆祝和纪念,如选美比赛、马拉松、七夕舞会等。
同时,七夕也被认为是诉说心愿的日子。
这一习俗从江户时代一直流传至今。人们把自己的心愿写在五色彩纸上,日语里面叫做“短册(たんざく)”,绑上丝线然后挂在竹林或放入江河中,以此来祈求自己愿望的实现。每年七夕到来之前,大学里的图书馆、家附近的超市、车站的大型商场就开始准备,到处都可以看到供人们写愿望的纸条和挂愿望的柳枝。
也正是由于这一习俗,日本的七夕更被人们当做是小孩子的节日而不是情人节。
⑻ 七月七日是日本什么节日
七月七日是日本的七夕节。
日本的“七夕节”源自中国,延续了“乞巧”的风俗与习惯,现已成为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七夕节原本是阴历七月初七,明治维新之后,日本废除了农历,所以现在日本的七夕节,是每年阳历7月7日。
在日本,七夕节反而是孩子们的节日。之所以有这样的习俗,原因在于最初孩子们是利用这个节日向织女祈求一双巧手。传说中的织女心灵手巧,七夕时她夫妻相会,心情自然很好,这时候向她祈求,被允准的可能性很大。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日本的织女责任越来越大,已经不但要赐给孩子们巧手,而且要负责满足他们的各种愿望。
1、七夕人偶
在日本长野县松本市、新泻、山梨等地区,一到七夕,各家各户就会做一些人偶挂在自己的门前,寓意希望“能缝制出越来越漂亮的和服”、“能够将孩子顺利的抚养成人”,有的地方还有代表“将和服借给牛郎和织女”的意义。
2、吃索饼
索饼是以前人们在七夕食用的食物。后来演变成了吃挂面的习俗,可以说,挂面的祖先就是索饼。索饼是奈良时代传入日本的,长得很像我们中国的麻花。日本人把小麦和米粉和在一起,拧成绳子一样的细长状,再油炸或烘烤至熟。
3、吃挂面
平安时代的书籍中记载“七夕吃挂面大病不生”,从很久以前开始,皇宫里就有七夕吃挂面的风俗。之后这个风俗在老百姓中流传开来,直至今日。就算是炎热的夏天,挂面也是爽口的美味,对预防食欲不振和夏日厌倦症很有功效。
4、七夕纸衣
在仙台、京都等很多地方,七夕纸衣被当作驱除不详的方法。继承古代人,为了能够避免在7月,这个马上就要迎来丰收的季节,碰到一些大自然所带来的灾难,人们一直延续着用纸衣来乞求风调雨顺。
⑼ 古代日本七夕节,没有牛郎没有鹊桥,却有相扑壮汉,你愿意过吗
壮汉相扑的七夕节,也可以吧,就是觉得没有牛郎织女鹊桥相会来的浪漫。但是跟心爱的人在一起无论做什么都是爱吧,毕竟节日只是提醒大家,而和谁在一起才是重点。
虽然,现在有很多外来文化。但是我们不能崇洋媚外,外国的月亮并没有比较圆,我们中国的文化才是我们真正应该予以守护的东西。偶尔去感受一下异国风情挺好的,但是最美的文化依然是我中国文化。
⑽ 日本古代的七夕节是不是没有牛郎却有相扑壮汉
(日本七夕祭场景)
文史君说:
中日文化交流的历史悠久,而在漫长的历史演变中,原本源于中国的文化在传入日本以后却经历了不一样的改变。日本的七月七原本另有“作为”,在不断吸收内化了中国七夕文化后,日本也逐渐发展出了颇具日本特色的七夕文化。从引入、接收,到本土因素的渗入与语境置换后的本土化改造,对面临传统节日现代性转型的我国,也是有些经验可以借鉴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