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花语集锦 » 梅如是七夕

梅如是七夕

发布时间: 2024-09-04 04:15:41

七夕又叫乞巧节

因为织女心灵手巧,人们想向织女乞一些智巧。

Ⅱ 唐彦谦原文_翻译及赏析

唐彦谦(?~893)字茂业,号鹿门先生,并州晋阳(今山西省太原市)人。咸通末年上京考试,结果十余年不中,一说咸通二年(861)中进士。乾符末年,兵乱,避地汉南。中和中期,王重荣镇守河中,聘为从事,累迁节度副使,晋、绛二州刺史。光启三年(887),王重荣因兵变遇害,他被责贬汉中掾曹。杨守亮镇守兴元(今陕西省汉中市)时,担任判官。官至兴元(今陕西省汉中市)节度副使、阆州(今四川省阆中市)、壁州(今四川省通江县)刺史。晚年隐居鹿门山,专事著述。 昭宗景福二年(893)卒于汉中。 唐彦谦

个人荣誉

彦谦博学多艺,文词壮丽,至于书、画、音乐、博饮之技,无不出于辈流。《旧唐书·唐彦谦传》说他“尤能七言诗粗仔,少时师温庭筠,故文格类之”。宋人贺春杨亿称其“为诗纂慕岩拍汪玉溪,得其清峭感怆”。但他的诗作中接近温庭筠、李商隐的主要是一部分近体诗。而其古诗如《感物二首》、《和陶渊明贫士诗七首》、《早行遇雪》、《舟中望紫岩》等,抒情写景,峻切明畅,有魏晋遗风。就是那些师法温、李的近体律绝,如《七夕》、《八月十六日夜月》、《无题十首》、《垂柳》,也比较清浅流转,不同于温诗的繁缛和李诗的深曲。其诗“用事精巧,对偶亲切”(《石林诗话》述杨亿、刘筠语),象“烟横博望乘槎水,日上文王避雨陵”(《蒲津河亭》)。这样的对仗,对北宋西昆体诗人颇有影响。集中多为羁旅、赠别、怀古之作,亦有少量反映民生疾苦的诗篇,如《采桑女》、《宿田家》。中和四年(884年)归仁泽撰唐王重荣德政碑,为其所书。

人物评价

鹿门先生唐彦谦,为诗纂慕玉溪,得其清峭感怆,盖其一体也,然警绝之句亦多有。(宋·计有功《唐诗纪事》卷五三)

山谷言,唐彦谦诗最善用事,其《过长陵诗》云:耳闻明主提三尺,眼见愚民盗一抔。千古腐儒骑瘦马,灞陵斜日重回头。又《题沟津河亭》云:“烟横博望乘槎水,月上文王避雨陵”皆佳句。(宋·洪刍《洪驹父诗话》

博学足艺,尤长于诗,亦其道古心雄,发言不苟,极能用事,如自己出。初师温庭筠,调度逼似,故多纤丽之词,后变淳雅,尊崇工部。唐人效甫者,惟彦谦一人而已。(元·辛文房《唐才子传》卷九)

唐彦谦绝句,用事隐僻,而讽谕悠远似李义山。如《奏捷西蜀题沱江驿》云“野客乘轺非所宜,况将儒服报戎机。锦江不识临邛酒,幸免相如渴病归。”即李义山“相如未是真消渴,犹放沱江过锦城”之意也。余如《登兴元城观烽火》云:“汉川城上角三呼,护跸防边列万夫。褒姒冢前烽火起,不知泉下破颜无。”《邓艾庙》云:“昭烈遗黎死尚羞,挥刀斫石恨谯周。如何千载留遗庙,血食巴山伴武侯。”此即唐人《题吴中范蠡庙》云“千年宗国无穷恨,只合江边祀子胥”之句也。《汉殿》云:“鸟去云飞意不通,夜坛斜月转桐风。君王寂虑无讯息,却就真人觅钜公。”首首有酝藉,堪吟咏,比之贯休、胡曾辈天壤矣。考其世,盖僖宗时人也。 (明杨慎·《升庵诗话》)

此君全法飞卿,时有玉溪之集,皆西昆所祖也。(清·殷元勋、宋邦绥《才调集补注》)

唐彦谦的诗文天北天南绕路边,托根无处不延绵。萋萋总是无情物,吹绿东风又一年。——唐代·唐彦谦《春草》

春草

天北天南绕路边,托根无处不延绵。
萋萋总是无情物,吹绿东风又一年。 春天 , 写草思归玉人下瑶台,香风动轻素。画角弄江城,鸣珰月中堕。——唐代·唐彦谦《梅》

玉人下瑶台,香风动轻素。画角弄江城,鸣珰月中堕。托根蟠泰华,倚干蚀莓苔。谁云山泽间,而无梁栋材。——唐代·唐彦谦《松》

托根蟠泰华,倚干蚀莓苔。谁云山泽间,而无梁栋材。查看更多唐彦谦的诗文>>

Ⅲ 七夕古诗词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一些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是古代中国诗歌的泛称,在时间上指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中国的诗歌作品。那么你有真正了解过古诗吗?下面是我整理的七夕古诗词,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七夕古诗词1

1、《七夕》

(唐)杜甫

牵牛在河西,织女处河东。

万古永相望,七夕谁见同。

2、《七夕》

(唐)清江

七夕景迢迢,相逢只一宵。

月为开帐烛,云作渡河桥。

映水金冠动,当风玉佩摇。

惟愁更漏促,离别在明朝。

3、《韩庄闸舟中七夕》

(清)姚燮

木兰桨子藕花乡,唱罢厅红晚气凉。

烟外柳丝湖外水,山眉澹碧月眉黄。

4、《七夕醉答君东》

(明)汤显祖

玉名堂开春翠屏,新词传唱《牡丹亭》。

伤心拍遍无人会,自掐檀痕教小伶。

5、《韩庄闸舟中七夕》

(清)姚燮

木兰桨子藕花乡,唱罢厅红晚气凉。

烟外柳丝湖外水,山眉澹碧月眉黄。

6、《行香子(七夕)》

(宋)李清照

草际鸣蛩,惊落梧桐,正人间、天上愁浓。

云阶月地,关锁千重。

纵浮槎来,浮槎去,不相逢。

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

牵牛织女,莫是离中。

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

7、《沉醉东风·七夕》

(元)卢挚

银烛冷秋光画屏,碧天晴夜静闲亭。

蛛丝度绣针,龙麝焚金鼎。

庆人间七夕佳令。

卧看牵牛织女星,月转过梧桐树影。

8、《蝶恋花·喜鹊桥成催凤驾》

(宋)晏几道

喜鹊桥成催凤驾。天为欢迟,乞与初凉夜。

乞巧双蛾加意画。玉钩斜傍西南挂。

分钿擘钗凉叶下。香袖凭肩,谁记当时话。

路隔银河犹可借。世间离恨何年罢。

9、《小重山·七夕病中》

(宋)吕渭老

半夜灯残鼠上檠。上窗风动竹,月微明。

梦魂偏记水西亭。琅玕碧,花影弄蜻蜓。

千里暮云平,南楼催上烛,晚来晴。

酒阑人散斗西倾。天如水,团扇扑流萤。

10、《七夕》

(唐)罗隐

络角星河菡萏天,一家欢笑设红筵。

应倾谢女珠玑箧,尽写檀郎锦绣篇。

香帐簇成排窈窕,金针穿罢拜婵娟。

铜壶漏报天将晓,惆怅佳期又一年。

七夕古诗词2

一、

一叶幽蝉落梦尖,惊飘残梦里青衫。重楼灯火,梦迹绕来甜。

那段红尘封不住,此时彩笔暗相探。天涯深处,证我月光蓝。

二、

秋近天遥欲寄函,柔情夕夕为君添。鹊儿可否,替我过山南。

前世擦肩人海漫,今生如约仄平拈。深屏旧事,星暗句何堪。

三、

拟就词牌满意忺,人前题句奈平凡。飞觞待月,清寂影成三。

不复当时烟柳岸,牵强此际水云笺。琉璃深处,枯笔可红蓝。

四、

未尽倾声古调咸,催筝窗外月来探。梅花落指,一味冷香潜。

近我曲魂仙隐隐,铺桥云梦鹊纤纤。也随风去,咫尺挂星帘。

五、

去路徐升一叶帆,浮波星海鹊儿甘。依前时节,伤聚瘦银蟾。

彼岸谁曾衣胜雪,今宵梦涨水拖蓝。殷勤鱼信,几度弄潮尖。

六、

累日调弦不负梅,幽香一曲白云隈。清粼如我,天意系阿谁?

多少春时深浅梦,潜为远古往来灰。忽然七夕,试与鹊轮回。

七、

梦正肥时月似钩,星波欲辨是谁眸。探支月笔,消息渺难收。

我落秦弦芳草阙,君洄楚水芷兰洲。临秋一段,底事学风流?

八、

妒月遥天对影君,一弦细细绝红尘。传花旧句,没万里泥云。

九曲星眸秋水远,无题蝉语绿窗昏。南楼凝伫,夜色已无痕。

九、

一入新秋月半痴,再三叠梦已贫辞。深匀故事,催促鹊偷期。

怀古愿身能溯水,消尘借酒遣相思。鸥盟若在,倚竹白云陂。

十、

在水千年只是初,波声入耳碧相濡。流云对著,为我一牵椐。

谁画今秋弦上月,我将来世网中鱼。载浮光景,天净映飞乌。

七夕古诗词3

1、《迢迢牵牛星》

佚名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2、《他乡七夕》

孟浩然

他乡逢七夕,旅馆益羁愁。

不见穿针妇,空怀故国楼。

绪风初减热,新月始临秋。

谁忍窥河汉,迢迢问斗牛。

3、《七夕》

罗隐

络角星河菡萏天,一家欢笑设红筵。

应倾谢女珠玑箧,尽写檀郎锦绣篇。

香帐簇成排窈窕,金针穿罢拜婵娟。

铜壶漏报天将晓,惆怅佳期又一年。

4、《秋夕》

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5、《七夕》

杨朴

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弄金梭。

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

七夕古诗词4

1、古诗十九首之一汉·无名氏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抒。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2、七月七日夜咏牛女诗

南北朝·谢惠连

落日隐櫩楹,升月照帘栊。

团团满叶露,析析振条风。

蹀足循广除,瞬目矖曾穹。

云汉有灵匹,弥年阙相从。

遐川阻昵爱,修渚旷清容。

弄杼不成藻,耸辔骛前踪。

昔离秋已两,今聚夕无双。

倾河易回斡,欵情难久悰。

沃若灵驾旋,寂寥云幄空。

留情顾华寝,遥心逐奔龙。

沉吟为尔感,情深意弥重。

3、燕歌行

三国·魏·曹丕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群雁辞归鹄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

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何淹留寄他方?

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

不觉泪下沾衣裳。

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

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

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

4、七夕夜女歌

晋·佚名

婉娈不终夕,一别周年期。

桑蚕不作茧,尽夜长悬丝。

5、七夕

唐·沈佺期

秋近雁行稀,天高鹊夜飞。妆成应懒织,今夕渡河归。

月皎宜穿线,风轻得曝衣。来时不可觉,神验有光辉。

6、七夕赋咏成篇

唐·沈叔安

皎皎宵月丽秋光,耿耿天津横复长。

停梭且复留残纬,拂镜及早更新妆。

彩凤齐驾初成辇,雕鹊填河已作梁。

虽喜得同今夜枕,还愁重空明日床。

7、七夕诗

唐·赵璜

乌鹊桥头双扇开,年年一度过河来。

莫嫌天上稀相见,犹胜人间去不回。

欲减烟花饶俗世,暂烦云月掩楼台。

别时旧路长清浅,岂肯离情似死灰。

8、七夕

唐·权德舆

今日云骈渡鹊桥,应非脉脉与迢迢。

家人竟喜开妆镜,月下穿针拜九宵。

9、七夕

唐·权德舆

佳期人不见,天上喜新秋。玉佩沾清露,香车渡浅流。

东西一水隔,迢递两年愁。别有穿针处,微明月映楼。

10、和长孙秘监七夕

唐·任希古二秋叶神媛,七夕望仙妃。影照河阳妓,色丽平津闱。

鹊桥波里出,龙车霄外飞。露泫低珠佩,云移荐锦衣。

更深黄月落,夜久靥星稀。空接灵台下,方恧辨支机。

11、和东观群贤七夕临泛昆明池

唐·任希古

秋风始摇落,秋水正澄鲜。飞眺牵牛渚,激赏镂鲸川。

岸珠沦晓魄,池灰敛曙烟。泛查分写汉,仪星别构天。

云光波处动,日影浪中悬。惊鸿絓蒲弋,游鲤入庄筌。

萍叶疑江上,菱花似镜前。长林代轻幄,细草即芳筵。

文峰开翠潋,笔海控清涟。不挹兰樽圣,空仰桂舟仙。

12、和李公七夕

唐·任希古

落日照高牖,凉风起庭树。悠悠天宇平,昭昭月华度。

开轩卷绡幕,延首晞云路。层汉有灵妃,仙居无与晤。

履化悲流易,临川怨迟暮。昔从九春徂,方此三秋遇。

瑶驾越星河,羽盖凝珠露。便妍耀井色,窈窕凌波步。

始阅故人新,俄见新人故。掩泪收机石,衔啼襞纨素。

惆怅何伤已,裴回劳永慕。无由西北归,空自东南顾。

13、七夕

唐·徐凝

一道鹊桥横渺渺,千声玉佩过玲玲。

别离还有经年客,怅望不如河鼓星。

七夕今宵看碧霄,牛郎织女渡鹊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14、七夕词

唐·崔颢

长安城中月如练,家家此夜持针线。

仙裙玉佩空自知,天上人间不相见。

长信深阴夜转幽,瑶阶金阁数萤流。

班姬此夕愁无限,河汉三更看斗牛。

15、七夕

唐·白居易

烟霄微月澹长空,银汉秋期万古同。

几许欢情与离恨,年年并在此宵中。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Ⅳ 古代是如何纪念七夕的我记得20年前没人会把这天当做节日吧

七夕节的形成
七夕节的形成与民间流传的牛郎与织女的故事有关,它最早可以渊源可能在春秋战国时期,如《诗经·大东》:“跤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服章;睨彼牵牛,不认服箱。”还有明代罗颀《物源》曰:“楚怀王初置七夕。”不过那时候的七夕,是祭祀牵牛星、织女星,并无后面的故事。直到汉代,其细节才与牛郎织女的故事联系起来,并且正式成为属于妇女的节日。如东汉应劭撰的《风俗通》载:“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侨。”又如《西京杂记》载:“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船七孔针于开襟楼,俱以习之。”

节日习俗
由于过往女子的命运只能嫁作人妇、相夫教子,因此不少女子都相信牛郎织女的传说,并希望以织女为榜样。所以每逢七姐诞,她们都会向七姐献祭,祈求自己能够心灵手巧、获得美满姻缘的节日。这也就是“乞巧”这名称的来源。妇女亦会结彩楼,预备黄铜制成的细针(七孔针),以五色细线对月迎风穿针,穿进了为之得久。久而久之,七夕也成为了“女儿节”。不过,古人乞巧不独七夕,正月及八九月都可以乞巧,只有宋以后才有七夕乞巧。宋元时期,七夕乞巧节变得很隆重,有专门卖乞巧饰品的市场,称作乞巧市。

《荆楚岁时记》记载古代女子在七夕夜的“闺中秘戏”,“七月七日,为牵牛织女聚会之夜。是夕,人家妇女结采缕,穿七孔针,或陈几筵酒脯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网于瓜上。则以为符应。”喜子是指一种小型蜘蛛。《东京梦华录》则说:“妇女望月穿针,或以小蜘蛛安合子内,次日看之,若网圆正,谓之得巧。”杜甫在《牵牛织女》诗中曾提及这种风俗:“蛛丝小人态,曲缀瓜果中。”刘言史《七夕歌》:“碧空露重新盘湿,花上乞得蜘蛛丝。”

到了现代,七夕节又被人们正式地称为“爱情节”[1]。许多商家和民众称之为“中国情人节”,但由于“情人”一词可能产生的歧义,以及七夕传统习俗中并没有情侣约会的内容,因此民俗专家认为称为“情人节”不适当,而应称“爱情节”[2]。七夕节被商家作为商业促销的一大良机,而传统习俗则呈现失落[3]。

大中华地区
江南
江南的刺绣女孩会在夜晚月光下,将一根绣花针轻轻放到一碗水面上,借助水的表面张力将针托浮,在月光照射下,针周围会出现水波纹,哪一个波纹最复杂,就会绣出最好的作品,有时针上穿有红丝,也是向七仙女“乞巧”。唐代诗人林杰的诗《乞巧》说:“七夕今宵看碧宵,牛郎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西南
染指甲西南一带的七夕习俗。年轻姑娘们在节日时用树的液浆兑水洗头发,传说这样可以年轻美丽,对未婚女子而言还意味着找到如意郎君。

胶东
胶东地区则多在七夕拜七神姐。妇女们船上新装,欢聚一堂、盟结七姐妹;少女们则制作牡丹、莲、梅、兰、菊等带花的饼馍食品,称巧果,用来祭祀织女。

广东
在广东,人们六月便开始准备,把稻谷、麦粒、绿豆等浸在瓷碗里等待发芽。临近七夕便扎糊起一座鹊桥,还会制作各种精美的手工艺品。七夕之夜,人们在厅堂中摆放八仙桌,摆上各种精彩纷呈的花果制品和女红巧物。现时在香港,仍然有不少家庭保留过往的传统习俗,于七姐诞当日到纸扎店购买“七姐衣”,于当晚用来拜祭七姐。而过往日子的妇女,亦有在拜祭之时利用小蜘蛛、豌豆或绿豆等物品,祈求七姐暗示能否传得手艺。

闽南
在闽南,当地人把织女称为“七娘妈”,是保护孩子平安的神。闽南的习俗在七夕这天吃石榴和使君子煮蛋、肉,以及红糖糯米饭以驱虫防瘟疫。

台湾
七月七也是“七娘妈”的诞辰,台湾有拜“床母”的习俗,床母是儿童的保护神,有儿童的家庭便在这晚祭拜床母,还会焚烧“四方金”和“床母衣”。七夕大多反被商人炒作,变成商业化的七夕情人节;除了在台南[4]、鹿港[5]还保有做十六岁[6]成年礼,传统七夕民俗活动在台湾已日渐式微。

日本
主条目:日本七夕
日本在明治维新之后便把农历七月初七改为公历七月七日庆祝。阴历的七月七日被称为“旧七夕”。

朝鲜时代的风俗
孩子们以牛郎和织女为素材作诗。
向北斗七星祈求长寿与幸福。

Ⅳ 关于七夕的传说

牛郎织女最早见于南北朝时代任昉的《述异记》里有这么一段:“大河之东,有美女丽人,乃天帝之子,机杼女工,年年劳役,织成云雾绢缣之衣,辛苦殊无欢悦,容貌不暇整理,天帝怜其独处,嫁与河西牵牛为妻,自此即废织紝之功,贪欢不归。帝怒,责归河东,一年一度相会。”

旧时在民间七月七日是一个很热闹的节日,当时对这一天兴趣最大的,还是年轻女子。她们穿新衣,拜双星,并乞巧。

七夕节最普遍的习俗,就是妇女们在七月初七的夜晚进行的各种乞巧活动。

乞巧的方式大多是姑娘们穿针引线验巧,做些小物品赛巧,摆上些瓜果乞巧,各个地区的乞巧的方式不尽相同,各有趣味。

在山东济南、惠民、高青等地的乞巧活动很简单,只是陈列瓜果乞巧,如有喜蛛结网于瓜果之上,就意味着乞得巧了。而鄄城、曹县、平原等地吃巧巧饭乞巧的风俗却十分有趣:七个要好的姑娘集粮集菜包饺子,把一枚铜钱、一根针和一个红枣分别包到三个水饺里,乞巧活动以后,她们聚在一起吃水饺,传说吃到钱的有福,吃到针的手巧,吃到枣的早婚。

有些地方的乞巧节的活动,带有竞赛的性质,类似古代斗巧的风俗。近代的穿针引线、蒸巧悖悖、烙巧果子、还有些地方有做巧芽汤的习俗,一般在七月初一将谷物浸泡水中发芽,七夕这天,剪芽做汤,该地的儿童特别重视吃巧芽,以及用面塑、剪纸、彩绣等形式做成的装饰品等就是斗巧风俗的演变。而牧童则会在七夕之日采摘野花挂在牛角上,叫做“贺牛生日”(传说七夕是牛的生日)。

诸城、滕县、邹县一带把七夕下的雨叫做“相思雨”或“相思泪”,因为是牛郎织女相会所致。胶东,鲁西南等地传说这天喜鹊极少,都到天上搭鹊桥去了。
在今日浙江各地仍有类似的乞巧习俗。如杭州、宁波、温州等地,在这一天用面粉制各种小型物状,用油煎炸后称“巧果”,晚上在庭院内陈列巧果、莲蓬、白藕、红菱等。女孩对月穿针,以祈求织女能赐以巧技,或者捕蜘蛛一只,放在盒中,第二天开盒如已结网称为得巧。

而在绍兴农村,这一夜会有许多少女一个人偷偷躲在生长得茂盛的南瓜棚下,在夜深人静之时如能听到牛郎织女相会时的悄悄话,这待嫁的少女日后便能得到这千年不渝的爱情。

为了表达人们希望牛郎织女能天天过上美好幸福家庭生活的愿望,在浙江金华一带,七月七日家家都要杀一只鸡,意为这夜牛郎织女相会,若无公鸡报晓,他们便能永远不分开。

在广西西部,传说七月七日晨,仙女要下凡洗澡,喝其澡水可避邪治病延寿。此水名“双七水”,人们在这天鸡鸣时,争先恐后地去河边取水,取回后用新瓮盛起来,待日后使用。

广州的乞巧节独具特色,节日到来之前,姑娘们就预先备好用彩纸、通草、线绳等,编制成各种奇巧的小玩艺,还将谷种和绿豆放入小盒里用水浸泡,使之发芽,待芽长到二寸多长时,用来拜神,称为“拜仙禾”和“拜神菜”。从初六晚开始至初七晚,一连两晚,姑娘们穿上新衣服,戴上新首饰,一切都安排好后,便焚香点烛,对星空跪拜,称为“迎仙”,自三更至五更,要连拜七次。

拜仙之后,姑娘们手执彩线对着灯影将线穿过针孔,如一口气能穿七枚针孔者叫得巧,被称为巧手,穿不到七个针孔的叫输巧。七夕之后,姑娘们将所制作的小工艺品、玩具互相赠送,以示友情。

在福建,七夕节时要让织女欣赏、品尝瓜果,以求她保佑来年瓜果丰收。供品包括茶、酒、新鲜水果、五子(桂圆、红枣、榛子、花生、瓜子)、鲜花和妇女化妆用的花粉以及一个上香炉。一般是斋戒沐浴后,大家轮流在供桌前焚香祭拜,默祷心愿。女人们不仅乞巧,还有乞子、乞寿、乞美和乞爱情的。而后,大家一边吃水果,饮茶聊天,一边玩乞巧游戏,乞巧游戏有两种:一种是“卜巧”,即用卜具问自己是巧是笨;另一种是赛巧,即谁穿针引线快,谁就得巧,慢的称“输巧”,“输巧”者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小礼物送给得巧者。

有的地区还组织“七姐会”,各地区的“七姐会”聚集在宗乡会馆摆下各式各样鲜艳的香案,遥祭牛郎织女,“香案”都是纸糊的,案上摆满鲜花、水果、胭脂粉、纸制小型花衣裳、鞋子、日用品和刺绣等,琳琅满目。不同地区的“七姐会”便在香案上下工夫,比高下,看谁的制作精巧。今天,这类活动已为人遗忘,只有极少数的宗乡会馆还在这个节日设香案,拜祭牛郎织女。香案一般在七月初七就备妥,傍晚时分开始向织女乞巧。

七夕乞巧的应节食品,以巧果最为出名。巧果又名“乞巧果子”,款式极多。主要的材料是油、面、糖、蜜。《东京梦华录》中称之为“笑厌儿”、“果食花样”,图样则有捺香、方胜等。宋朝时,街市上已有七夕巧果出售,巧果的做法是:先将白糖放在锅中熔为糖浆,然后和入面粉、芝麻,拌匀后摊在案上捍薄,晾凉后用刀切为长方块,最后折为梭形巧果胚,入油炸至金黄即成。手巧的女子,还会捏塑出各种与七夕传说有关的花样。
此外,乞巧时用的瓜果也有多种变化:或将瓜果雕成奇花异鸟,或在瓜皮表面浮雕图案;此种瓜果称为“花瓜”。

直到今日,七夕仍是一个富有浪漫色彩传统节日。但不少习俗活动已弱化或消失,惟有象征忠贞爱情的牛郎织女的传说,一直流传民间。

Ⅵ 七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七夕,原名为乞巧节。七夕乞巧,这个节日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汉代画像石上的牛宿、女宿图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 “七夕”最早来源于人们对自然的崇拜。从历史文献上看,至少在三四千年前,随着人们对天文的认识和纺织技术的产生,有关牵牛星织女星的记载就有了。人们对星星的崇拜远不止是牵牛星和织女星,他们认为东西南北各有七颗代表方位的星星,合称二十八宿,其中以北斗七星最亮,可供夜间辨别方向。北斗七星的第一颗星叫魁星,又称魁首。后来,有了科举制度,中状元叫“大魁天下士”,读书人把七夕叫“魁星节”,又称“晒书节”,保持了最早七夕来源于星宿崇拜的痕迹。 “七夕”也来源古代人们对时间的崇拜。“七”与“期”同音,月和日均是“七”,给人以时间感。古代中国人把日、月与水、火、木、金、土五大行星合在一起叫“七曜”。七数在民间表现在时间上阶段性,在计算时间时往往以“七七”为终局。旧北京在给亡人做道场时往往以做满“七七”为完满。以“七曜”计算现在的“星期”,在日语中尚有保留。“七”又与“吉”谐音,“七七”又有双吉之意,是个吉利的日子。在台湾,七月被称为“喜中带吉”月。因为喜字在草书中的形状好似连写的“七十七”,所以把七十七岁又称“喜寿”。 “七夕”又是一种数字崇拜现象,古代民间把正月正、三月三、五月五、七月七、九月九再加上预示成双的二月二和三的倍数六月六这“七重”均列为吉庆日。“七”又是算盘每列的珠数,浪漫而又严谨,给人以神秘的美感。“七”与“妻”同音,于是七夕在很大程度上成了与女人相关的节日。

七夕节简介
七夕别称“星期”。王勃的《七夕赋》“伫灵匹于星期,眷神姿于月夕”把星期与月夕相提并论,点出了一年四季中与亲情、与爱情相关的最美好、也最凄楚动人的两个夜晚。大约正因如此吧,后人便把男女成婚的吉日良辰叫作“星期”。 在晴朗的夏秋之夜,天上繁星闪耀,一道白茫茫的银河象天桥横贯南北,在河的东西两岸,各有一颗闪亮的星星,隔河相望,遥遥相对,那就是牵牛星和织女星。 七夕坐看牵牛织女星,是民间的习俗,相传,在每年的这个夜晚,是天上织女与牛郎在鹊桥相会之时。织女是一个美丽聪明、心灵手巧的仙女,凡间的妇女便在这一天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艺,也少不了向她求赐美满姻缘,所以七月初七也被称为乞巧节。 人们传说在七夕的夜晚,抬头可以看到牛郎织女的银河相会,或在瓜果架下可偷听到两人在天上相会时的脉脉情话。 女孩们在这个充满浪漫气息的晚上,对着天空的朗朗明月,摆上时令瓜果,朝天祭拜,乞求天上的仙女能赋予她们聪慧的心灵和灵巧的双手,让自己的针织女工技法娴熟,更乞求爱情婚姻的姻缘巧配。过去婚姻对于女性来说是决定一生幸福与否的终身大事,所以,世间无数的有情男女都会在这个晚上,夜静人深时刻,对着星空祈祷自己的姻缘美满。

每年农历七月初七这一天是我国汉族的传统节日七夕节。因为此日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是少女,而节日活动的内容又是以乞巧为主,故而人们称这天为“乞巧节”或“少女节”、“女儿节”。七夕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也是过去姑娘们最为重视的日子。在这一天晚上,妇女们穿针乞巧,祈祷福禄寿活动,礼拜七姐,仪式虔诚而隆重,陈列花果、女红,各式家具、用具都精美小巧、惹人喜爱。2006年5月20日,七夕节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现又被认为是“中国情人节”。

[编辑本段]七夕节别称
牛郎织女(刻纸)一双七:此日月、日皆为七,故称,也称重七。 香日:俗传七夕牛女相会,织女要梳妆打扮、涂脂抹粉,以至满天飘香,故称。 星期:牛郎织女二星所在的方位特别,一年才能一相遇,故称这一日为星期。 巧夕:因七夕有乞巧的风俗,故称。 女节:七夕节以少女拜仙及乞巧、赛巧等为主要节俗活动,故称女节,亦称女儿节、少女节。 兰夜:农历七月古称“兰月”,故七夕又称“兰夜”。 小儿节:因为乞巧、乞文等俗多由少女、童子为之,故称之。 穿针节:因为这天有穿针的习俗,故称。

[编辑本段]七夕节习俗
《月曼清游图》册·桐荫乞巧穿针乞巧
这是最早的乞巧方式,始于汉,流于后世。《西京杂记》说:“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具习之。”南朝梁宗谋《荆楚岁时记》说:“七月七日,是夕人家妇女结彩楼穿七孔外,或以金银愉石为针。”《舆地志》说:“齐武帝起层城观,七月七日,宫人多登之穿针。世谓之穿针楼。”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说:“七夕,宫中以锦结成楼殿,高百尺,上可以胜数十人,陈以瓜果酒炙,设坐具,以祀牛女二星,妃嫔各以九孔针五色线向月穿之,过者为得巧之侯。动清商之曲,宴乐达旦。土民之家皆效之。”元陶宗仪《元氏掖庭录》说:“九引台,七夕乞巧之所。至夕,宫女登台以五彩丝穿九尾针,先完者为得巧,迟完者谓之输巧,各出资以赠得巧者焉。”
喜蛛应巧
这也是较早的一种乞巧方式,其俗稍晚于穿针乞巧,大致起于南北朝之时。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说; “是夕,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网于瓜上则以为符应。” 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说:“七月七日,各捉蜘蛛于小盒中,至晓开;视蛛网稀密以为得巧之侯。密者言巧多,稀者言巧少。民间亦效之”宋朝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说,七月七夕“以小蜘蛛安合子内,次日看之,若网圆正谓之得巧。”宋周密《乾淳岁时记》说;“以小蜘蛛贮合内,以候结网之疏密为得巧之多久”明田汝成《熙朝乐事》说,七夕“以小盒盛蜘蛛,次早观其结网疏密以为得巧多寡。”由此可见,历代验巧之法不同,南北朝视网之有无、唐视网之稀密,宋视网之圆正,后世多遵唐俗。
投针验巧
这是七夕穿针乞巧风俗的变体,源于穿针,又不同于穿针,是明清两代的盛行的七夕节俗。明刘侗、于奕正的《帝京景物略》说:“七月七日之午丢巧针。妇女曝盎水日中,顷之,水膜生面,绣针投之则浮,看水底针影。有成云物花头鸟兽影者,有成鞋及剪刀水茄影者,谓乞得巧;其影粗如锤、细如丝、直如轴蜡,此拙征矣。”《直隶志书》也说,良乡县(今北京西南)“七月七日,妇女乞巧,投针于水,借日影以验工拙,至夜仍乞巧于织女”请于敏中《日下旧闻考》引《宛署杂记》说:“燕都女子七月七日以碗水暴日下,各自投小针浮之水面,徐视水底日影。或散如花,动如云,细如线,粗租如锥,因以卜女之巧。”
种生求子
旧时习俗,在七夕前几天,先在小木板上敷一层土,播下粟米的种子,让它生出绿油油的嫩苗,再摆一些小茅屋、花木在上面,做成田舍人家小村落的模样,称为“壳板”,或将绿豆、小豆、小麦等浸于磁碗中,等它长出敷寸的芽,再以红、蓝丝绳扎成一束,称为“种生”,又叫“五生盆”或“生花盆”。南方各地也称为“泡巧”,将长出的豆芽称为巧芽,甚至以巧芽取代针,抛在水面乞巧。还用蜡塑各种形象,如牛郎、织女故事中的人物,或秃鹰、鸳鸯、等动物之形,放在水上浮游,称之为“水上浮”。又有蜡制的婴儿玩偶,让妇女买回家浮于水土,以为宜子之祥,称为“化生”。
供奉“磨喝乐”
磨喝乐是旧时民间七夕节的儿童玩物,即小泥偶,其形象多为传荷叶半臂衣裙,手持荷叶。每年七月七日,在开封的“潘楼街东宋门外瓦子、州西梁门外瓦子、北门外、南朱雀门外街及马行街内,皆卖磨喝乐,乃小塑土偶耳”。其实宋朝稍晚以后的磨喝乐,已不再是小土偶了,相反的,越作越精致。磨喝乐的大小、姿态不一,最大的高至三尺,与真的小孩于相上下。制作的材料则有以象牙雕镂或用龙延佛手香雕成的,磨喝乐的装扮,更是极尽精巧之能事,有以彩绘木雕为栏座,或用红砂碧笼当罩子,手中所持的玩具也多以金玉宝石来装饰,一对磨喝乐的造价往往高达数千钱。缂丝七夕乞巧图轴拜织女
“拜织女”纯是少女、少妇们的事。她们大都是预先和自己朋友或邻里们约好五六人,多至十来人,联合举办。举行的仪式,是于月光下摆一张桌子,桌子上置茶、酒、水果、五子(桂圆、红枣、榛子、花生,瓜子)等祭品;又有鲜花几朵,束红纸,插瓶子里,花前置一个小香炉。那么,约好参加拜织女的少妇、少女们,斋戒一天,沐浴停当,准时都到主办的家里来,于案前焚香礼拜后,大家一起围坐在桌前,一面吃花生,瓜子,一面朝着织女星座,默念自己的心事。如少女们希望长得漂亮或嫁个如意郎、少妇们希望早生贵子等,都可以向织女星默祷。玩到半夜始散。
拜魁星
俗传七月七日是魁星的生日。魁星文事,想求取功名的读书人特别崇敬魁星,所以一定在七夕这天祭拜,祈求他保佑自己考运亨通。魁星爷就是魁斗星,廿八宿中的奎星,为北斗七星的第一颗星,也魁星或魁首。古代士子中状元时称“大魁天下士”或“一举夺魁”,都是因为魁星主掌考运的缘故。 根据民间传说,魁星爷生前长相奇丑,脸上长满斑点,又是个跛脚。有人便写了一首打油诗来取笑他:不扬何用饰铅华,纵使铅华也莫遮。娶得麻姑成两美,比来蜂室果无差。须眉以下鸿留爪,口鼻之旁雁踏沙。莫是檐前贪午睡,风吹额上落梅花。相君玉趾最离奇,一步高来一步低。款款行时身欲舞,飘飘度处乎如口。只缘世路皆倾险,累得芳踪尽侧奇。莫笑腰枝常半折,临时摇曳亦多姿。 然而这位魁星爷志气奇高,发愤用功,竟然高中了。皇帝殿试时,问他何脸上全是斑点,他答道:“麻面满天星”;问他的脚为何跛了,他答道:“独脚跳龙门”。皇帝很满意,就录取了他。 另一种完全不同的传说,说魁星爷生前虽然满腹学问,可惜每考必败,便悲愤得投河自杀了。岂料竟被鳖鱼救起,升天成了魁星。因为魁星能左右文人的考运,所以每逢七月七日他的生日,读书人都郑重的祭拜。
晒书·晒衣
据载,司马懿当年因位高权重,颇受曹操的猜忌,有鉴于当时政治的黑暗,为求自保,他边装疯病躲在家里。魏武帝仍然不大放心,就派了一个亲信令史暗中探查真相。时值七月七日,装疯的司马懿也在家中晒书。令史回去禀报魏武帝,魏武帝马上下令要司马懿回朝任职,否则即可收押。司马懿只乖乖的遵命回朝。另有一种人,在乱世中,以放浪形骸来表达中的郁闷。他们藐视礼法,反对时俗。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卷二十五说,七月七日人人晒书,只有郝隆跑到太阳底下去躺着,人家问他为什么,他回答:“我晒书”。这一方面是蔑视晒书的习俗,另一方面也是夸耀自己腹中的才学。晒肚皮也就是晒书。汉代晒衣的风俗在魏晋时为豪门富室制造了夸耀财富的机会。名列“竹林七贤”的阮咸就瞧不起这种作风。七月七日,当他的邻居晒衣时,只见架上全是陵罗绸缎,光彩夺目。而阮咸不慌不忙的用竹竿挑起一件破旧的衣服,有人问他在干什么,他说:“未能免俗,聊复尔耳!”由这几则小故事看来,就知道当时七夕晒书、晒衣的风俗有多盛了。
为牛庆生
儿童会在七夕之日采摘野花挂在牛角上,又叫“ 贺牛生日”。因为传说西王母用天河把牛郎织女分开后,老牛为了让牛郎能够跨越天河见到织女,让牛郎把它的皮刨下来,驾着它的牛皮去见织女。人们为了纪念老牛的牺牲精神,便有了“为牛庆生”的习俗
吃巧果
七夕的应节食品,以巧果最为出名。巧果又名“乞巧果子”,款式极多。主要的材料巧果是油面糖蜜。《东京梦华录》中之为“笑厌儿”、“果食花样”,图样则有捺香、方胜等。宋朝时,市街上已有七夕巧果出售。 若购买一斤巧果,其中还会有一对身披战甲,如门神的人偶,号称“果食将军”。巧果的做法是:先将白糖放在锅中熔为糖浆,然后和入面粉、芝麻,拌匀后摊在案上捍薄,晾凉后用刀切为长方块,罪尤折为梭形面巧胚,入油炸至金黄即成。手巧的女子,还会捏塑出各种与七夕传说有关的花样。此外,乞巧时用的瓜果也可多种变化。或将瓜果雕成奇花异鸟,或在瓜皮表面浮雕图案。称为“花瓜” 巧果及花瓜是最普通的七夕食品。而在历史上各朝代则另有不同的食俗。例如魏朝流行于七月七日设汤饼。唐朝的节日食品包括七月七日进斫饼,并订七月七日为晒书节,三省六部以下,各赐金若干,以备宴席之用,称为“晒书会”。七夕同时也是适宜配药的日子。据说一种以松柏为药材的秘方,这种神奇的药丸以七月七日的露水调配合成,服一丸可延长十年的寿命,服二丸可延二十年。此外,还有饵松实、服柏子、折荷叶等,均号称为长生不老的仙药。比较实用的药方有晒槐汁治痔,煎苦瓜治眼,摘瓜蒂治下痢等等不一而足。其功效如何,就只有试过的人才知道了。如今浙江的杭州、宁波、温州等地,在七夕这一天,人们还会用面粉制作各种小型物品,放到油锅里煎炸后称“巧果”。晚上还会在打扫干净的庭院里,摆上巧果、莲蓬、白藕、红菱等,家中亲友围坐在一起。

[编辑本段]各地异俗
拜七姐广东——七娘会
在广东,最重视七夕节的是清代、民国年间,并流传有许许多多有趣的风习。屈大均《广东新语》中,即已记载了清初“七娘会”的盛况,民国年间,并流传有许许多多有趣的风习。屈大均《广东新语》中,即已记载了清初“七娘会”的盛况,民间多称“拜七姐”。据参加过民国年间的“拜七姐”活动的老人回忆,广州西关一带,尤为盛行“拜七姐”。活动一般是在少女少妇中进行(男子与老年妇女只能在一旁观看,并行礼祭拜而已),预先由要好的十数名姐妹组织起来准备“拜七姐”,在六月份便要将一些稻谷、麦粒、绿豆等浸在瓷碗里,让它们发芽。临近七夕就更加忙碌,要凑起一些钱,请家里人帮忙,用竹篾纸扎糊起一座鹊桥并且制作各种各样的精美手工艺品。到七夕之夜,便在厅堂中摆设八仙桌,系上刺绣台围(桌裙),摆上各种精彩纷呈的花果制品及女红巧物,大显女儿们的巧艺。有用剪纸红花带围着的谷秧、豆芽盘,盘中点着油灯,灯光透出彩画薄纸灯罩,艳彩夺目;有精心布置的插花,幽香四溢的白兰、茉莉、素馨及其他鲜花插在铜瓷花瓶里;有茶匙般大的荷、玫瑰、夜合、山茶插在小盆中,一朵真的配一朵假的,真假难辩;还有把苹果桃柿等生果切削拼叠成各种鸟兽等形状的果盘;寸许长的绣花衣裙鞋袜及花木屐;用金银彩线织绣的小罗帐、被单、帘幔、桌裙;指甲大小的扇子、手帕;用小木板敷土种豆粟苗配细木砌的亭台楼阁,总之是越细致越显得巧。又用米粒、芝麻、灯草芯、彩纸制成各种形式的塔楼、桌椅、瓶炉、花果、文房四宝及各种花纹和文字的麻豆砌成的供品;还挂一盏盏的玻璃或彩纸的花灯、宫灯及柚皮、蛋壳灯(上雕山水花鸟图案),动物形灯。最惹人爱的,是女儿们用彩绸扎制的精美的雏偶,即布娃娃。雏偶有牛郎、织女及一对小儿女的形象,一般放于上层,下边是吹萧弹琴舞蹈的小儿形象,庆贺双星相会之意。还有“西厢”、“红楼”、“杨门女将”等成套的戏剧人物形象(也与瓷塑雏偶,是家长买给小儿女作节日礼物的)。另外,当然也少不了陈列化妆用品,如小胭脂盒、镜、彩梳、绒花、脂粉等,既供织 女使用,也供女儿们自用。还有蜡制瓜果、小动物等。此外就是甜咸点心、茶、酒、瓜子、花生等食物,必不可少的是烛台、香炉、插上香烛,并用最好的檀香点燃。 女儿们在七夕夜要尽情梳妆打扮,用天河水沐浴、洗头发,然后换上锦绸裙袄、旗袍,头上梳发髻,戴上白兰、素馨等花饰;再画眉、抹脂粉、点绛唇、额上印花;用凤仙花汁染指甲。经过这番打扮,女儿们一个个如同仙子下凡,围坐于八仙桌旁,鹊桥边上,进行各 种游戏:或自娱自乐,吟诗作对,行令猜谜,并穿针祭拜乞巧;并指点天上北斗七星(相传织女是七星姐妹中的一员)及双星,讲述牛女故事、诗文典故;或请来歌姬,演唱粤曲,奏八音乐等,女儿们也自奏琴萧等乐器。这时人们可往各处人家参观乞巧桌陈设,到的人虽多,主人也仍高兴招待。欢庆至半夜十二点钟,为织女下凡之吉时,此时所有的灯彩、香烛都点燃,五光十色,一片辉煌;姑娘们兴高采烈,穿针引线,喜迎七姐,到处欢声鼎 沸。最后欢宴一番,这才散去。诚如清诗人汪仑(传说中的鱼名)《羊城七夕竹枝词》听说:“绣闼瑶扉取次开,花为屏障玉为台。青溪小女蓝桥妹,有约会宵乞巧来。” 广州--“七姐诞”。 广州旧时过七巧节是非常热闹的。宋人刘克庄曾有诗咏道:“瓜果跽拳祝,喉罗朴卖声。粤人重巧夕,灯光到天明。”人们在节日到来之前,姑娘们就预先备好各种奇巧的玩品,用通草、色纸、芝麻、米粒等,制成各种花果、仕女、器物、宫室模型等物。将谷种和绿豆放入小盒里浸,使之发芽,待芽长到二寸多长时,用来拜神,称为“拜仙禾”和“拜神菜”。七夕晚(广州人多从初六晚开始至初七晚,一连两晚),姑娘们穿上新衣服,戴上新首饰,连指甲也涂上了红色,然后把早已准备好的各式物品,如古董珍玩、鲜花、时果以及脂粉等摆放在厅堂的八仙台上,还要有一盏油灯放置在“仙禾”或“仙菜”中间。此时,有钱人家的厅堂布置得锦屏绣椅、富丽堂皇,一般人家尽量把厅堂摆设井然。一切都安排停当以后,姑娘们便焚香点烛,对星空跪拜,称为“迎仙”。自三更至五更,要连拜七次。此时,除了邀请亲戚朋友前来作客以外,还要请邻里中相识与不相识的姑娘们一起拜神,观尝巧艺与玩具,高高兴兴,热热闹闹,如巧艺与玩具受到越多人的称赞,主家姑娘就越高兴,越感到荣耀。广州的姑娘们说,像这样能在众人面前展示手艺,一生是投有多少回的。拜仙之后,姑娘们手执彩线对着灯影将线穿过针孔(古称金针度人),如一口气能穿过七枚针孔者被称为巧手(得巧),穿不到七孔针者则“输巧”。正如唐代诗人所描绘:“向月穿针易,临风整线难。不知谁得巧,明旦试看寻。”再后便焚烧纸制的圆盒(梳妆盒),盒里装有纸制的衣服、鞋、脂粉、梳妆镜、梳子等,每样一式七份。祭拜仪式结束后,八仙台上的摆设保持不动,留待翌日(初七)供姑娘们互相串访时参观、评议。据明清和民国时期的一些书籍所载,广州姑娘于七夕中展示出来的巧艺,有一粒谷粒大小的绣花鞋、指甲般大小的各式扇子,有玲珑轻飘的小罗帐,还有特制的莲花、茉莉、玫瑰、夜合花等,花盆只有洒杯大小,盆内描有两朵花,一真一假,令人难以区别。到了初七晚,继续如昨晚一样祀神,称为“拜牛郎”,一般由男童主祭。七夕过后,姑娘们所制作的工艺品、玩具等互相赠送,以示友情。 广州七夕拜仙,已婚女子一般不能参加,但新婚后的新娘在过第一个七夕时,要举行一次“辞仙”仪式。即在初六晚上祀神时,除了牲醴、红蛋、酸姜等(取兆得子)以外,还要加上雪梨或沙梨,表示与姑娘节离别之意。 据《广州市志》卷十七所载,初七日,旧俗还有女子泛舟游石门沉香浦的活动。游艇用素馨花、茉莉花装饰,称为花艇。她们信此日为“仙女淋浴日”。石门浦水质清洌,朝夕日出日落时返照两山,有时会像海市蜃楼一样在天空出现一些景幻。泛舟者坦希望能有运气看到奇最的出现,故姑娘们七夕游石门沉香浦成为一项重要内容,很是热闹,也成了一个节日的习俗。
嘉兴——七夕香桥会
在浙江嘉兴塘汇乡古窦泾村,有七夕香桥会。每年七夕,人们都赶来参与,搭制香桥。所谓香桥,是用各种粗长的裹头香(以纸包着的线香)搭成的长约四五米、宽约半米的桥梁, 装上栏杆,于栏杆上扎上五色线制成的花装饰。入夜,人们祭祀双星,乞求福祥,然后将香桥焚化,象征着双星已走过香桥,欢喜地相会。这香桥,是由传说中的鹊桥传说衍化而来。
湖南、浙江——妇女洗发、接露水
妇女七夕洗发,也是特别的习俗。在湖南、江浙一带都有此记载。例如湖南湘潭地区《攸县志》:“七月七日,妇女采柏叶、桃枝,煎汤沐发。”而散文名家琦君(浙江籍)的《髻》也提到其母与叔婆等女眷,都在七夕沐发。这项习俗,大约和七夕“圣水”的信仰有关。人们认为,七夕这天取泉水、河水,就如同取银河水一样,具有洁净的神圣力量。有的地方直接叫它“天孙(即织女)圣水”。因此女性在这天沐发,也就有了特殊意义,代表用银河里的圣水净发,必可获得织女神的护佑。 还流行用脸盆接露水的习俗。传说七夕节时的露水是牛郎织女相会时的眼泪,如抹在眼上和手上,可使人眼明手快。牛郎织女 潍坊年画胶东——拜七姐神
在胶东地区,多于七夕拜七姐神。年轻妇女穿上新装,欢聚一堂,于庭中盟结七姐妹,口 唱歌谣:“天皇皇,地皇皇,俺请七姐姐下天堂。不图你针,不图你线,光学你七十二样好 手段。”不少地方还制作“巧花”,少女们用面粉制牡丹、莲、梅、兰、菊等带花的饼馍食 品(或称巧果),还有巧菜,即于酒盅中培育麦芽(此即宋代的“种生”),用巧果、巧菜来 祭祀织女。
中国西南——染指甲
染指甲系流传在中国西南一带的七夕习俗,四川省诸多县志以及贵州、广东两地,也有此风。许多地区的年轻姑娘,喜欢在节日时用树的液浆兑水洗头发,传说不仅可以年青美丽,而且对未婚的女子,还可以尽快找到如意郎君。用花草染指甲也是大多数女子与儿童们,在节日娱乐中的一种爱好,也与生育信仰有密切的关系。
广州——迎仙
广州的乞巧节独具特色,节日到来之前,姑娘们就预先备好用彩纸、通草、线绳等,编制成各种奇巧的小玩艺,还将谷种和绿豆放入小盒里用水浸泡,使之发芽,待芽长到二寸多长时,用来拜神,称为“拜仙禾”和“拜神菜”。从初六晚开始至初七晚,一连两晚,姑娘们穿上新衣服,戴上新首饰,一切都安排好后,便焚香点烛,对星空跪拜,称为“迎仙”,自三更至五更,要连拜七次。拜仙之后,姑娘们手执彩线对着灯影将线穿过针孔,如一口气能穿七枚针孔者叫得巧,被称为巧手,穿不到七个针孔的叫输巧。七夕之后,姑娘们将所制作的小工艺品、玩具互相赠送,以示友情。
陕西——结扎巧姑
陕西黄土高原地区,在七夕节的夜晚也有举行各种乞巧活动的风俗,妇女们往往要结扎穿花衣的草人,谓之巧姑,不但要供瓜果,还栽种豆苗、青葱,在七夕之夜各家女子都手端一碗清水,剪豆苗、青葱,放入水中,用看月下投物之影来占卜巧拙之命,还穿针走线,竞争高低。同时还举行剪窗花比巧手的活动。
广西——七夕储水
广西某些地区有七夕储水的习俗,认为双七水洗浴能消灾除病,体弱多病的孩子,也常在此日将红头绳结七个结,戴在脖子上,祈求健康吉祥。
山东——种巧菜作巧花
山东荣城有两种活动,一种是“巧菜”,即少女在酒杯中培育麦芽,一种是“巧花”,也是由少女用面粉塑制各种带花的食品。
绍兴——南瓜棚下听悄悄话
在绍兴农村,这一夜会有许多少女一个人偷偷躲在生长得茂盛的南瓜棚下,在夜深人静之时如能听到牛郎织女相会时的悄悄话,这待嫁的少女日后便能得到这千年不渝的爱情。
福建仙游——白糖炒黄豆花生
在仙游,这天每家每户都会去做炒豆,材料是白糖,黄豆,还有生花生。黄豆要提前一天浸泡,然后第二天在锅里炒半熟拿起来备用,花生也是要在锅里炒热拿起,接着把白糖倒进锅里煮,等糖化了,再把黄豆和花生倒进锅里一起煮。 这习俗非常久了。dbaa。135.s7n7.com。DBAA钟离亦13

Ⅶ 七夕情诗

1、梦中的你

银色的月光与银色的霜花

已经分不清楚

在银色的夜空下

人生寂静的时候

叶落纷纷的时候

我只有快快入睡

才能够见到

我苦苦想念着的

梦中的你

2、七夕

罗隐

络角星河菡萏天,一家欢笑设红筵。

应倾谢女珠玑箧,尽写檀郎锦绣篇。

香帐簇成排窈窕,金针穿罢拜婵娟。

铜壶漏报天将晓,惆怅佳期又一年。

3、断章

卞之琳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4、鹊桥仙

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5、心呼唤心

在茫茫的人海里

命运在等待着命运

在茫茫的人海里

心,在呼唤着心

心,在呼唤着心

要通过怎样的路径

要通过怎样的考验

才能找到意中人

找到她,因为你的幸福

就在她的心儿里贮存

找到她,因为她的幸福

将由你的双肩承担

找到她,只有找到她

你的幸福才算找定

在茫茫的人海里

心,在呼唤着心

6、一帘幽梦

琼瑶

我有一帘幽梦,不知与谁能共。

多少秘密在其中,欲诉无人能懂。

7、爱不成

看不到你的容颜

我以为

你貌若天仙

让我神往

让我茶饭不思

看着你敲下的字句

我以为

你温柔贤淑

让我渴望

让我寝食难安

你说你要来看我

我以为

你不过骗我

让我伤心

让我把红尘看破

你说你打我电话

我以为

你真的会打

不过让我

空欢喜一场

昨夜我梦见了你

原来你

其丑无比

让我心碎

昨夜我梦见了你

原来你

剽捍无比

让我后退

昨夜我梦见了你

原来你

真真正正

是我爱的

8、沙扬娜拉赠日本女郎

徐志摩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沙扬娜拉!

9、七夕现代情诗:七夕

从心上舀一盆水

到院子里端坐

看众星缓缓沉浮

月影渐渐澄澈

清水和夜色合为一体

一年的相思有了着落

牛郎和织女今夜要渡过银河

对面的人,别这么急迫

万里之约还剩下几层水波

终年跋涉只能换来一夕欢会

明天又将是长长的阻隔

当柔情的羽衣一点点地接近

才是最美丽的时刻

牛郎和织女今夜要渡过银河

让这根丝线穿过针孔

绣出细密的云朵

用牛背驮着灯盏下水

任流光四射

你知道地上有人生

人生共此时有两心相望

牛郎和织女今夜要渡过银河

10、鹊桥仙

卢炳

馀霞散绮,明河翻雪。隐隐鹊桥初结。

牛郎织女两逢迎,胜却、人间欢悦。

一宵相会,经年离别。此语真成浪说。

细思怎得似嫦娥,解独宿、广寒宫阙。

11、辛未七夕

李商隐

恐是仙家好别离,故教迢递作佳期。

由来碧落银河畔,可要金风玉露时。

清漏渐移相望久,微云未接过来迟。

岂能无意酬乌鹊,惟与蜘蛛乞巧丝。

12、红豆的相思

采一束红豆

将自己的相思

用这素雅的物什

寄给自己的一生所爱

也许

她还未接受

你的美意

但她分明可以感受到

你的爱意

13、七夕现代情诗:七夕寄语

时间的脚步声仍响在耳边

相互祝福的话语还没说完

蓦然回首

即将步入花甲之年

回想30载历程

经历了n多的不平凡

似弥漫天际的朝霞

如起伏跌宕的波澜

纵有千曲百折

轻舟已过万重山

笃信海纳百川

生活就是一个圆

就这样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悄悄地,悄悄地

扯满人生疾进的风帆

14、尘缘

微风轻抚而过

摇响了那昏睡中的风铃

在记忆的天空中

还有你残留下的笑脸

想起年少的誓言

多想在告诉你

我对你的爱依然不变

风雨中你的笑容依旧清晰

而我的爱却如沉大海

少年的梦已卓然破碎

曾经的诺言也随风而飞

一厢情愿的付出

一如既往的爱

换来的却是累累的伤痛

数着遍体的伤痕

那滴血的心

却还依然深爱你

15、真爱在心间

很多人把真爱

挂在嘴边

其实

真爱之应该放在心间

很多人把真爱

看成脱口而出的言语

其实

真爱只是一句

无言又含蓄的心语

16、相信你就要归来

你曾在风雪中送我一条围巾

那风雪便如同芬芳的犁花飘落

你曾在暴雨中送我一柄小伞

那暴雨便如同叮咚的山泉之歌

在明媚春光里我们却突然放手

隔开了一道没有鹊桥的银河

我有欢乐与痛苦,追求与思索

却不让懦弱的抱怨把生命消磨

天有阴晴,月有圆缺,人有坎坷

心头的信念却是一盏不灭的灯火

虽然你的友情和爱情姗姗来迟

我却等待着每一趟误点的列车

17、化蝶

只愿在你坟前围绕盘旋

爱抵不过一世缠绵

我愿用最悠长的瞬间

终此一生与你相伴长眠

穿越世俗的爱恋

化为蝴蝶双双回旋

18、初相遇

美丽的梦和美丽的诗一样

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常常在最没能料到的时刻里出现

我喜欢那样的梦

在梦里一切都可以重新开始

一切都可以慢慢解释

心里甚至还能感觉到所有被浪费的时光

竟然都能重回时的狂喜和感激

胸怀中满溢著幸福

只因为你就在我眼前

对我微笑一如当年

我真喜欢那样的梦

明明知道你已为我跋涉千里

却又觉得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好像你我才初初相遇

19、相约在雨季

五点钟过后

我在雨中站成雕像

水洗的目光

铺向你注定出现的地方

你那不很甜但很纯的铃声

已在我耳窝做巢

你那不很美但很真的微笑

已定格我的心上

想你今天不该忘记

忘记是我的悲伤

既然相约在雨季

深信你不会彷徨

翔雨的小燕子

怎怕打湿翅膀

远处的蓝花伞

正走在小路上

20、一寸相思

当夜幕降临

一场晚秋的冷雨开始倾泻而来

清风拂面雨中那一阵桂花香

水中千万点随波荡漾的金光

在晚秋季节为大地撒满了无尽的繁华

站在结交转弯处才发现

暗沉的霓虹灯下早已是曲终人散

只有我孤独的身影这般形单影只

甚至找不到一个和我一样孤单的身影

回廊中忧伤的乐声带走的是我那仅存的一寸相思

七夕抒情诗句


1、凭新凉半枕,又依稀、行云消息。

2、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3、天上分金镜,人间望玉钩。

4、未得渡清浅,相对遥相望。

5、心如七夕女,生死难再匹。

6、岂能无意酬乌鹊,惟与蜘蛛乞巧丝。

7、梁清谪去谁相伴,子晋归来合公游。

8、天为欢迟,乞与初凉夜。

9、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10、蛛忙鹊懒,耕慵织倦,空做古今佳话。

11、婉娈不终夕,一别周年期。桑蚕不作茧,尽夜长悬丝。

12、婺星为情慵懒,伫立明河侧。

13、莫言相见阔,天上日应殊。

14、已驾七香车,心心待晓霞。

15、一年抱怨嗟长别,七夕含态始言归。

16、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17、客槎曾犯,银河微浪,尚带天风海雨。

18、恨人间、会少离多,万古千秋今夕。

19、影照河阳妓,色丽平津闱。

20、烟外柳丝湖外水,山眉澹碧月眉黄。

21、别离还有经年客,怅望不如河鼓星。

22、太守仙潢族,含情七夕多。扇风生玉漏,置水写银河。

23、石类支机影,池似泛槎流。

24、听露井梧桐,楚骚成韵。

25、木兰桨子藕花乡,唱罢厅红晚气凉。

26、明月青山夜,高天白露秋。

27、桂嫩传香远,榆高送影斜。

28、鹊辞穿线月,花入曝衣楼。

29、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

30、好与檀郎寄花朵,莫教清晓羡蛛丝。

31、一年一度是七夕,一半有情半忘情。

32、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织金梭。

33、那知天上计拙,乞巧楼南北。

34、谁念文园病客?夜色沉沉,独抱一天岑寂。

35、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36、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37、河边织女星,河畔牵牛郎。未得渡清浅,相对遥相望。

38、恐是仙家好别离,故教迢递作佳期。

39、伤心拍遍无人会,自掐檀痕教小伶。

40、天公定亦怜娇俊,念儿女,经年愁损。

41、长安城中月如练,家家此夜持针线。

42、牵牛出河西,织女处其东。万古永相望,七夕谁见同。

43、每恨蟪蛄怜婺女,几回娇妒下鸳机,今宵嘉会两依依。

44、忍记穿针亭榭,金鸭香寒,玉徽尘积。

45、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46、碧梧初出,桂花才吐,池上水花微谢。

47、向日穿针易,临风整线难。

48、今日云骈渡鹊桥,应非脉脉与迢迢。

49、未能免俗消光景,醉卧西风梦亦清。

50、铜壶漏报天将晓,惆怅佳期又一年。

51、乌鹊桥成上界通,千秋灵会此宵同。

52、非是人间世,还悲后会遥。

53、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54、寻思不似鹊桥人,犹自得、一年一度。

55、玉纤暗数佳期近,已到也、忽生幽恨。

56、相逢一醉是前缘,风雨散、飘然何处。

57、几许欢情与离恨,年年并在此宵中。

58、幸回郎意且斯须,一年中别今始初。

59、相逢一醉是前缘,风雨散飘然何处。

60、谁忍窥河汉,迢迢问斗牛。

61、桑蚕不作茧,尽夜长悬丝。

62、年年今夜尽,机杼别情多。

63、黄四娘沽酒当垆,一片青旗,一曲骊珠。

64、当日佳期鹊误传,至今犹作断肠仙。

65、年年渡河汉,秋至次舍移。

66、梦入蓝桥,几点疏星映朱户。

七夕爱情诗句大全


1、七夕(唐)崔涂 年年七夕渡瑶轩,谁道秋期有泪痕?自是人间一周岁,何妨天上只黄昏。

2、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杜甫《阁夜》

3、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作者:白居易

4、今日云骈渡鹊桥,应非脉脉与迢迢。家人竟喜开妆镜,月下穿针拜九宵。

5、《落梅》 作者: 刘克庄

6、《田家》【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织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7、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8、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 《秋宵月下有怀》作者:孟浩然

9、我屋汝嫌低不住,雕梁画阁也知宽。大须稳择安巢处,莫道巢成却不安。《春来燕》作者: 杜荀鹤

10、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11、清代施闰章 碧海烟归尽,晴峰雪半残。冰泉悬众壑,云路郁千盘。 ——《雪中望岱宗》

12、早已被人忘却

13、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唐.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二

14、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离骚》

15、长门柳丝千万结,风起花如雪。离别复离别,攀折更攀折,苦无多旧时枝叶也。《清江引》作者:曹德

16、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17、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纵被无情弃,不能羞。韦庄《思帝乡》

18、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夏日南亭怀辛大》

19、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歌馆楼台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宋·苏轼《春宵》

20、星楼望蜀道,月峡指吴门。万行流别泪,九折切惊魂。雪影含花落,云阴带叶昏。

21、直捣黄龙府,与诸君痛饮耳。—— 岳飞

22、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尤能化碧涛。——秋瑾

23、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 唐 黄 巢

24、腻如玉指涂朱粉,光似金刀剪紫霞。从此时时春梦里,应添一树女郎花。《题令狐家木兰花》 作者: 白居易

25、人读等身书,如将兵十万。兵多行虑哗,书多语愁蔓。何以节宣之?一心制众乱。不见陆士衡,才富转为患。亦有淮阴侯,多多乃益办。要以我用书,勿为书所绊。(清 彭兆荪《读书》)

26、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梅花》王安石

27、雪消冰又释,景和风复暄。满庭田地湿,荠叶生墙根。——《早春》作者:白居易

28、 春雪空蒙帘外斜,霏微半入野人家。

29、君住长江头,我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30、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的《无题》

31、作者: 陆龟蒙

32、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墨梅》 王冕

33、学非探其花,要自拔其根。 杜牧 《留诲曹师等诗》

34、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

35、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36、水上摘莲青的的,泥中采藕白纤纤。却笑同根不同味,莲心清苦藕芽甜。——《竹枝词》 元·丁鹤年

37、 春风放胆来梳柳,夜雨瞒人去润花。——郑板桥

38、 夏日艳阳去丽江,高原景色不寻常。白云朵朵树上挂,溪流汩汩山涧淌。梯田层叠似明镜,林间时隐现牛羊。又是一年农忙时,仿佛已闻稻花香。——《去丽江》作者:蓝色港湾

39、 榆荚奔风健,兰芽负土肥。——薛能

40、 常思峰顶叟,石窟土为床。——贯休

41、 蓦然一阵狂风至。——宋·释智愚·《颂古一百首》

42、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论语#;颜渊》

43、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武元衡《春兴》

44、(作者简介:张祜 字承吉,邢台清河人,唐代著名诗人。出生在清河张氏望族,家世显赫,被人称作张公子,有“海内名士”之誉。)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

45、朝阳媚妩衬娇花,几抹清辉挽面纱。

46、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47、 溪头一径入青崖,处处仙居隔杏花。更见峰西幽客说,云中犹有两三家。——张籍 《寻仙》

48、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杜荀鹤

49、《月》【唐】薛涛#;#; 魄依钩样小,扇逐汉机团。#; 细影将圆质,人间几处看?#;#;

50、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唐 孟浩然《早寒有怀》

51、相思树底说相思,思郎恨郎郎不知。树头结得相思子,可是郎行思妾时?——梁启超的《台湾竹枝词》

52、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53、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思念故乡,郁郁累累。欲归家无人,欲渡河无船。心思不能言,肠中车轮转。《悲歌行》

54、胸怀万里世界,放眼无限未来。挥洒旷世奇才,重上瑶台,天地为之惊骇。

55、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的《江南春》

56、遗我鸟迹书,飘然落岩间。

57、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范晔《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

58、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唐 崔护《题都城南庄》

59、才离海岛宿江滨,应梦笙歌作近邻。减省雕梁并头语,画堂中有未归人。《新燕》作者: 成彦雄

60、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61、如果你很有天赋,勤勉会使天赋更加完善;如果你的才能平平,勤勉会补足缺陷。#;

62、梨花似雪草如烟,春在秦淮两岸边。一带妆楼临水盖,家家粉影照婵娟。

63、大业年中炀天子,种柳成行夹流水。西自黄河东至淮,绿阴一千三百里。《隋堤柳-悯亡国也》作者:白居易

64、 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战国.楚.屈原《涉江》

65、《静夜思》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66、茱萸房重雨霏微,去国逢秋此恨稀。目极暂登台上望,心遥长向梦中归。《九日雨中》

67、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永遇乐》辛弃疾

68、物是心非事事非,抬眼低眉。抬眼低眉,指上无声泪先垂。

69、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古诗十九首》之《行行重行行》

70、《离岐下题西湖》 吴融

71、 步黏苔藓龙桥滑,日闭烟罗鸟径迷。——徐氏 《玄都观》

72、寒炉局促坐成劳,暗淡灯光照二毛。水寺闲来僧寂寂,雪风吹去雁嗷嗷。——作者:齐己 《楚寺寒夜作》

73、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望天门山》

74、【祷青城山回】徐太妃 翠驿红亭近玉京,梦魂犹是在青城。比来出看江山景,却被江山看出行。

75、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76、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南唐·李煜《虞美人》

77、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金缕衣》

78、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王建《十五夜望月》

79、京兆小斋宽,公庭半药阑。瓯香茶色嫩,窗冷竹声干。《暮秋会严京兆后厅竹斋》

80、竹根珠胜竹皮冠,欲著先须短发干。

81、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登幽州台歌》【唐】 【陈子昂】

82、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83、谢枋得《庆全庵桃花》

84、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望江南》

85、步入招提路,因之访道林。石龛苔藓积,香径白云深。——戴叔伦《游少林寺》

86、律到御沟春,沟边柳色新。细笼穿禁水,轻拂入朝人。《御沟柳》作者: 杜荀鹤

87、军歌应唱大刀环,誓灭胡汉出玉关。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徐锡麟 《出塞》

88、 古城夜空茶酒香,游人如织赛马帮。小桥流水垂柳倒。今日已非古时廊。 ——《夜游丽江古城》作者:蓝色港湾

89、一场寂寞凭谁诉。算前言,总轻负。-柳永《昼夜乐》

90、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91、精神四飞扬,如出天地间。

92、名节重泰山,利欲轻鸿毛。——于谦《无题》

七夕爱情诗句个性签名


1、听露井梧桐,楚骚成韵。

2、露蛩初响,机杼还催织。

3、银烛冷秋光画屏,碧天晴夜静闲亭。

4、牵牛织女,莫是离中。

5、的皪愁睇光,连娟思眉聚。

6、滴露和云,添花补柳,梳洗工夫。

7、凉月横舟,银河浸练,万里秋容如拭。

8、幸回郎意且斯须,一年中别今始初。

9、梦入蓝桥,几点疏星映朱户。

10、忍记穿针亭榭,金鸭香寒,玉徽尘积。

11、上窗风动竹,月微明。

12、恨无端、添叶与青梧,倒减却、黄杨一寸。

13、扁舟夜宿吴江,正水佩霓裳无数。

14、听窗前、泪雨浪浪,梦里檐前犹滴。

15、黄四娘沽酒当垆,一片青旗,一曲骊珠。

16、轻帐偷欢,银烛罗屏怨。

17、香袖凭肩,谁记当时话。

18、恨人间、会少离多,万古千秋今夕。

19、那知天上计拙,乞巧楼南北。

20、瓜果几度凄凉,寂寞罗池客。

21、此去杜曲,已近紫霄尺五。

22、谁念文园病客?夜色沉沉,独抱一天岑寂。

23、花庭开粉席,云岫敞针楼。

24、人间刚道隔年期,指天上、方才隔夜。

25、彩云断、翠羽散,此情难问。

26、干鹊收声,湿萤度影,庭院深香。

27、蛛忙鹊懒,耕慵织倦,空做古今佳话。

28、织女牵牛送夕阳,临看不觉鹊桥长。

29、天公定亦怜娇俊,念儿女,经年愁损。

30、空接灵台下,方恧辨支机。

31、箸点歌唇,葱枝纤手,好个卿卿。

32、遥愁今夜河水隔,龙驾车辕鹊填石。

33、尘缘一点,回首西风又陈迹。

34、新月西楼,相约同针线。

35、步月移阴,梳云约翠,人在回廊。

36、琅玕碧,花影弄蜻蜓。

37、缑山仙子,高情云渺,不学痴牛騃女。

38、抛梭振镊动明珰,为有秋期眠不足。

39、问别来、解相思否。

40、待付与、温柔醉乡。

41、问欢情几许?早收拾、新愁重织。

42、流阴稍已多,馀光亦难取。

43、河边独自看星宿,夜织天丝难接续。

44、却扇藏娇,牵衣索笑,今夜差凉。

45、新秋逢闰,鹊桥重驾,两度人间乞巧。

46、天上、未比人间更情苦。

47、寻思不似鹊桥人,犹自得、一年一度。

48、匆匆便倒离尊,怅遇合、云销萍聚。

49、石类支机影,池似泛槎流。

50、玉露金风报素秋,穿针楼上独含愁。

51、宫漏未央,当时钿钗遗恨。

52、人间梦隔西风,算天上、年华一瞬。

53、度金针、漫牵方寸。

54、凭新凉半枕,又依稀、行云消息。

热点内容
红车绿植温度 发布:2024-10-06 20:14:48 浏览:244
女生叫百合男生叫什么 发布:2024-10-06 19:26:06 浏览:736
纯水盆景 发布:2024-10-06 19:22:09 浏览:155
兰花带尾 发布:2024-10-06 19:16:47 浏览:434
花卉怎样修根 发布:2024-10-06 19:02:45 浏览:81
愿意你情人节 发布:2024-10-06 18:44:00 浏览:611
雨中荷花开 发布:2024-10-06 18:38:32 浏览:809
白色系茶花 发布:2024-10-06 18:30:30 浏览:62
樱花梦唱的歌 发布:2024-10-06 18:29:53 浏览:815
兰花炒料 发布:2024-10-06 18:13:12 浏览: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