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蛤蟆q
Ⅰ 仙剑时空传番外篇的秘籍
在隐龙窟第二张地图的宝箱,连续对话两次可以得到“仙剑十里坡通行证” 支线一:寻找贴图绣花鞋
在蛤蟆洞靠左边的一个地方(前方无路),打倒其怪物,会得到绣花鞋。
任务奖励:习得技能“天雷破”
支线二:寻找小雨喜欢的物品
昨日的游戏光盘——蜀山客厅
梦中的婚礼CD——锁妖塔一层
锁妖塔里的那个宝箱,必须在刚拿到十里坡通行证,进入十里坡,与七夕小雨对话之后才能开启;还有,必须通过Q键来切换行动方式到行走方式,才能开启,
十里坡宣传海报——蜀山道
任务奖励:伏羲叶、10点古值
支线三:寻找月光
在海底迷宫第二张地图,在第一个光源处,向左走就可以到达
任务奖励:开启隐藏结局、学得“石破天惊”、青龙宝凯等……
在仙剑十里破世界中,与那个蓝宝箱对话可得到“66RPG通行证”隐藏支线攻略:
在隐龙窟第二张地图的宝箱,连续对话两次可以得到“仙剑十里坡通行证”
支线一:寻找贴图绣花鞋
在蛤蟆洞靠左边的一个地方(前方无路),打倒其怪物,会得到绣花鞋。
任务奖励:习得技能“天雷破”
支线二:寻找小雨喜欢的物品
昨日的游戏光盘——蜀山客厅
梦中的婚礼CD——锁妖塔一层
十里坡宣传海报——蜀山道
任务奖励:伏羲叶、10点古值
支线三:寻找月光
在海底迷宫第二张地图,在第一个光源处,向左走就可以到达
任务奖励:开启隐藏结局、习得“石破天惊”、青龙宝凯等……
在仙剑十里破世界中,与那个蓝宝箱对话可得到“66RPG通行证”
以下是VIP版更新任务
66RPG支线任务:
1.寻找雷子的贴图:
去6R底层寻找雷子
他会告诉你他的原贴图被咔嚓掉了~觉得不太好~让你去帮他找回来~
然后去6R上部右边的一棵树后~会发现雷欧纳德的原贴图~
回复任务即可得到“冲天冠”
2.9R FOR rain
与9R对话两次得知:9R想帮小雨整理一下原创区的但是苦于自己没有权限~于是去让主角去找小雨~
对话后得知自己只是需要一个搜索器……去进入论坛门口的地方,有一棵枯树……点击即可获得 66RPG支线任务:
1.寻找雷子的贴图:
去6R底层寻找雷子
他会告诉你他的原贴图被咔嚓掉了~觉得不太好~让你帮他找回来~
然后去6R上部右边的一棵树后~会发现雷欧纳德的原贴图~
回复任务即可得到“冲天冠”
2.9R FOR rain
与9R对话两次得知:9R想帮小雨整理一下原创区的但是苦于自己没有权限~于是去让主角去找小雨~
对话后得知自己只是需要一个搜索器……去进入论坛门口的地方,有一棵枯树……点击即可获得~
任务奖励“计算器” 。 实际上就是要完成几个十里坡任务
在隐龙窟中捡到十里坡通行证后,随时可以使用该物品进入十里坡
当从蛤蟆洞系统提示你,开放十里坡任务之后,就可以到十里坡中找七夕小雨领任务了
蛤蟆洞任务:
找绣花鞋
打某怪物后得到
蜀山任务:
打几张CD和海报
分别可以在蜀山大厅、铁锁桥、锁塔妖中可以找到
水底任务
寻找月光
这个就只有你自己好好找一下了,在下方的某亮光处,有隐藏场景
完成每个任务后,请及时到十里坡中找七夕小雨交差,获得奖励,
最后一次的奖励,就是专门打拜月合体魔兽用的
隐藏结局:
找到并干掉拜月(必须将其干掉)后,
发现拜月仍然没死,灵儿准备完成宿命,印封拜月,
但被陈寒轩给拦住了,他夺过天蛇杖,将灵儿推离现场,让灵儿在外面等“他”
结果他自己与拜月同归于尽了。
之后就看到了新仙剑中的灵儿隐藏结局。
再就是七夕小雨等几个作者的一番感慨
Ⅱ 仙剑时空传番外篇隐藏支线 在线等
隐藏支线攻略:
在隐龙窟第二张地图的宝箱,连续对话两次可以得到“仙剑十里坡通行证”
支线一:寻找贴图绣花鞋
在蛤蟆洞靠左边的一个地方(前方无路),打倒其怪物,会得到绣花鞋。
任务奖励:习得技能“天雷破”
支线二:寻找小雨喜欢的物品
昨日的游戏光盘——蜀山客厅
梦中的婚礼CD——锁妖塔一层
锁妖塔里的那个宝箱,必须在刚拿到十里坡通行证,进入十里坡,与七夕小雨对话之后才能开启;还有,必须通过Q键来切换行动方式到行走方式,才能开启,你记住了吗?
十里坡宣传海报——蜀山道
任务奖励:伏羲叶、10点古值
支线三:寻找月光
在海底迷宫第二张地图,在第一个光源处,向左走就可以到达
任务奖励:开启隐藏结局、习得“石破天惊”、青龙宝凯等……
在仙剑十里破世界中,与那个蓝宝箱对话可得到“66RPG通行证”
以下是VIP版更新任务
66RPG支线任务:
1.寻找雷子的贴图:
去6R底层寻找雷子
他会告诉你他的原贴图被咔嚓掉了~觉得不太好~让你去帮他找回来~
然后去6R上部右边的一棵树后~会发现雷欧纳德的原贴图~
回复任务即可得到“冲天冠”
2.9R FOR rain
与9R对话两次得知:9R想帮小雨整理一下原创区的但是苦于自己没有权限~于是去让主角去找小雨~
对话后得知自己只是需要一个搜索器……去进入论坛门口的地方,有一棵枯树……点击即可获得~
任务奖励“计算器”
另外,玩游戏的乐趣就在于探索,摸着石头过河可能别有一番趣味
实际上隐藏结局也很好触发,实际上就是要完成几个十里坡任务
在隐龙窟中捡到十里坡通行证后,随时可以使用该物品进入十里坡
当从蛤蟆洞系统提示你,开放十里坡任务之后,就可以到十里坡中找七夕小雨领任务了
1、蛤蟆洞任务:
找绣花鞋
打某怪物后得到
2、蜀山任务:
打几张CD和海报
分别可以在蜀山大厅、铁锁桥、锁塔妖中可以找到
锁妖塔里的那个宝箱,必须在刚拿到十里坡通行证,进入十里坡,与七夕小雨对话之后才能开启;还有,必须通过Q键来切换行动方式到行走方式,才能开启,你记住了吗?
3、水底任务
寻找月光
这个就只有你自己好好找一下了,在下方的某亮光处,有隐藏场景
完成每个任务后,请及时到十里坡中找七夕小雨交差,获得奖励,
最后一次的奖励,就是专门打拜月合体魔兽用的
隐藏结局:
找到并干掉拜月(必须将其干掉)后
发现拜月仍然没死,灵儿准备完成宿命,印封拜月,
但被陈寒轩给拦住了,他夺过天蛇杖,将灵儿推离现场,让灵儿在外面等“他”
结果他自己与拜月同归于尽了。
之后就看到了新仙剑中的灵儿隐藏结局。
再就是七夕小雨等几个作者的一番感慨
祝你玩得愉快!!!
Ⅲ 秋天里有哪些节日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
我国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
相传古代齐国丑女无盐,幼年时曾虔诚拜月,长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宫,但未被宠幸。某年八月十五赏月,天子在月光下见到她,觉得她美丽出众,后立她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来。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称,故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在北宋京师。八月十五夜,满城人家,不论贫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说出心愿,祈求月亮神的保佑。南宋,民间以月饼相赠,取团圆之义。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明清以来,中秋节的风俗更加盛行;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
今天,月下游玩的习俗,已远没有旧时盛行。但设宴赏月仍很盛行,人们把酒问月,庆贺美好的生活,或祝远方的亲人健康快乐,和家人“千里共婵娟”。
中秋节的习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中秋节的由来与传说:
中秋节有悠久的历史,和其它传统节日一样,也是慢慢发展形成的,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早在《周礼》一书中,已有“中秋”一词的记载。后来贵族和文人学士也仿效起来,在中秋时节,对着天上又亮又圆一轮皓月,观赏祭拜,寄托情怀,这种习俗就这样传到民间,形成一个传统的活动,一直到了唐代,这种祭月的风俗更为人们重视,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这个节日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
中秋节的传说是非常丰富的,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之类的神话故事流传甚广。
中秋传说之一——嫦娥奔月
相传,远古时候天上有十日同时出现,晒得庄稼枯死,民不聊生,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无穷,他同情受苦的百姓,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太阳,并严令最后一个太阳按时起落,为民造福。
后羿因此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后羿娶了个美丽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人们都羡慕这对郎才女貌的恩爱夫妻。
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里,不料被小人蓬蒙看见了,他想偷吃不死药自己成仙。
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当机立断,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蓬蒙早逃走了,后羿气得捶胸顿足,悲痛欲绝,仰望着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这时他惊奇地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他拼命朝月亮追去,可是他追三步,月亮退三步,他退三步,月亮进三步,无论怎样也追不到跟前。
后羿无可奈何,又思念妻子,只好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
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中秋传说之二——吴刚折桂
关于中秋节还有一个传说:相传月亮上的广寒宫前的桂树生长繁茂,有五百多丈高,下边有一个人常在砍伐它,但是每次砍下去之后,被砍的地方又立即合拢了。几千年来,就这样随砍随合,这棵桂树永远也不能被砍光。据说这个砍树的人名叫吴刚,是汉朝西河人,曾跟随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错误,仙人就把他贬谪到月宫,日日做这种徒劳无功的苦差使,以示惩处。李白诗中有“欲斫月中桂,持为寒者薪”的记载。
中秋传说之三——朱元璋与月饼起义
中秋节吃月饼相传始于元代。当时,中原广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统治阶级的残酷统治,纷纷起义抗元。朱元璋联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备起义。但朝庭官兵搜查的十分严密,传递消息十分困难。军师刘伯温便想出一计策,命令属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子里面,再派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义响应。到了起义的那天,各路义军一齐响应,起义军如星火燎原。
很快,徐达就攻下元大都,起义成功了。消息传来,朱元璋高兴得连忙传下口谕,在即将来临的中秋节,让全体将士与民同乐,并将当年起兵时以秘密传递信息的“月饼”,作为节令糕点赏赐群臣。此后,“月饼”制作越发精细,品种更多,大者如圆盘,成为馈赠的佳品。以后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流传开来。
中秋节诗词选:
《中秋》
(唐)李朴
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
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
狡兔空从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
灵槎拟约同携手,更待银河彻底清。
《八月十五夜玩月》
(唐)刘禹锡
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
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
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
能变人间世,攸然是玉京。
《水调歌头》
(宋)苏东坡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中秋月》
(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太常引》
(宋)辛弃疾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
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
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台湾民谣:
《中秋旅思》
孤影看分雁,千金念弊貂;故乡秋忆月,异国夜惊潮。
手未攀丹桂,以犹卷缘蕉;登楼悲作赋,西望海天遥。
《月夜思乡》
星稀月冷逸银河,万籁无声自啸歌;
何处关山家万里,夜来枨触客愁多。
《煎熬》
夜深沉,明月高挂天正中,寂无声;睡眼朦胧,
恍若梦中;生卧徘徊以不宁,故国家园萦脑中;
苦煎熬,归去成空,如焚王衷。
重阳节又称登高节。在这一天,人们登高望远,思念亲人。正如诗中所说:“每逢佳节倍思亲。”那么重阳节是怎么来的呢?
原来,我国古代把九叫做“阳数”,农历九月九日,两九相重,都是阳数,因此称为“重阳”。重阳节来源于道教的一个神仙故事:
东汉时,汝南县里有一个叫桓景的农村小伙子,父母双全,妻子儿女一大家。日子虽然不算好,半菜半粮也能过得去。谁知不幸的事儿来了。汝河两岸害起了瘟疫,家家户户都病倒了,尸首遍地没人埋。这一年,桓景的父母也都病死了。
桓景小时候听大人们说:“汝河里住有一个瘟魔,每年都要出来到人间走走。它走到哪里就把瘟疫带到哪里。桓景决心访师求友学本领,战瘟魔,为民除害。听说东南山中住着一个名叫费长房的大仙,他就收拾行装,起程进山拜师学艺。
费长房给桓景一把降妖青龙剑。桓景早起晚睡,披星戴月,不分昼夜地练开了。转眼又是一年,那天桓景正在练剑,费长房走到跟前说:“今年九月九,汝河瘟魔又要出来。你赶紧回乡为民除害。我给你茱萸叶子一包,菊花酒一瓶,让你家乡父老登高避祸。”仙翁说罢,用手一指,一只仙鹤展翅飞来,落在桓景面前。桓景跨上仙鹤向汝南飞去。
桓景回到家乡,召集乡亲。把大仙的话给大伙儿说了。九月九那天,他领着妻子儿女、乡亲父老登上了附近的一座山。把茱萸叶子每人分了一片,说这样随身带上,瘟魔不敢近身。又把菊花酒倒出来,每人啄了一口,说喝了菊花酒,不染瘟疫之疾。他把乡亲们安排好,就带着他的降妖青龙剑回到家里,独坐屋内,单等瘟魔来时交战降妖。
不大一会儿,只听汝河怒吼,怪风旋起。瘟魔出水走上岸来,穿过村庄,走千家串万户也不见一个人,忽然抬头见人们都在高高的山上欢聚。它窜到山下,只觉得酒气刺鼻,茱萸冲肺,不敢近前登山,就又回身向村里走去。只见一个人正在屋中端坐。就吼叫一声向前扑去。桓景一见瘟魔扑来,急忙舞剑迎战。斗了几个回合,瘟魔战他不过,拔腿就跑。桓景“嗖”的一声把降妖青龙剑抛出,只见宝剑闪着寒光向瘟魔追去,穿心透肺把瘟魔扎倒在地。
此后,汝河两岸的百姓,再也不受瘟魔的侵害了。人们把九月九登高避祸、桓景剑刺瘟魔的事,父传子,子传孙,一直传到现在。从那时起,人们就过起重阳节来,有了重九登高的风俗。
重阳节已近晚秋,大气凉爽,空气清新,能见度高,这大概也是人们选择登高远眺的原因吧!
重阳节的习俗很多,有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插茱萸等等,情趣盎然。 登高
在古代,民间在重阳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唐代文人所写的登高诗很多,大多是写重阳节的习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还有吃"重阳糕"的习俗。
吃重阳糕
据史料记载,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 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当今的重阳糕,仍无固定品种,各地在重阳节吃的松软糕类都称之为重阳糕。
赏菊并饮菊花酒
重阳节正是一年的金秋时节,菊花盛开,据传赏菊及饮菊花酒,起源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陶渊明以隐居出名,以诗出名,以酒出名,也以爱菊出名;后人效之,遂有重阳赏菊之俗。旧时文人士大夫,还将赏菊与宴饮结合,以求和陶渊明更接近。北宋京师开封,重阳赏菊之风盛行,当时的菊花就有很多品种,千姿百态。民间还把农历九月称为"菊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阳节里,观赏菊花成了节日的一项重要内容。清代以后,赏菊之习尤为昌盛,且不限于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阳节前后最为繁盛。
插茱萸和簪菊花
重阳节插茱萸的风俗,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或佩带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带,还有插在头上的。大多是妇女、儿童佩带,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带。重阳节佩茱萸,在晋代葛洪《西经杂记》中就有记载。除了佩带茱萸,人们也有头戴菊花的。唐代就已经如此,历代盛行。清代,北京重阳节的习俗是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解除凶秽,以招吉祥"。这是头上簪菊的变俗。宋代,还有将彩缯剪成茱萸、菊花来相赠佩带的。
各地过重阳节除了以上较为普遍的习俗外,有的地方还有些独特的过节形式。 重阳节在陕北正式收割的季节,有首歌唱道:"九月里九重阳,收呀么收秋忙。谷子呀,糜子呀,上呀么上了场"。陕北过重阳在晚上,白天是一整天的收割、打场。晚上月上树梢,人们喜爱享用荞面熬羊肉,待吃过晚饭后,人们三三两两地走出家门,爬上附近山头,点上火光,谈天说地,待鸡叫才回家。夜里登山,许多人都摘几把野菊花,回家插在女儿的头上,以之避邪。
在福建莆仙,人们沿袭旧俗,要蒸九层的重阳米果,我国古代就有重阳"食饵"之俗,"饵"即今之糕点、米果之类。宋代《玉烛宝典》云:"九日食饵,饮菊花酒者,其时黍、秫并收,以因粘米嘉味触类尝新,遂成积习"。清初莆仙诗人宋祖谦《闽酒曲》曰:"惊闻佳节近重阳,纤手携篮拾野香。玉杵捣成绿粉湿,明珠颗颗唤郎尝"。近代以来,人们又把米果改制为一种很有特色的九重米果。将优质晚米用清水淘洗,浸泡2小时,捞出沥干,掺水磨成稀浆,加入明矾(用水溶解)搅拌,加红板糖(掺水熬成糖浓液),而后置于蒸笼于锅上,铺上洁净炊布,然后分九次,舀入米果浆,蒸若干时即熟出笼,米果面抹上花生油。此米果分九层重叠,可以揭开,切成菱角,四边层次分明,呈半透明体,食之甜软适口,又不粘牙,堪称重阳敬老的最佳礼馔。
一些地方的群众也有利用重阳登山的机会,祭扫祖墓,纪念先人。莆仙人以重阳祭祖者比清明为多,故俗有以三月为小清明,重九为大清明之说。由于莆仙沿海,九月初九也是妈祖羽化升天的忌日,乡民多到湄洲妈祖庙或港里的天后祖祠、宫庙祭祀,求得保佑。
新中国成立后,重阳节又叫"老人节",1989年,我国重阳节正式定名为老人节。每年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定为全国的敬老日。中华民族素有尊老敬老传统美德,重阳节前后,党和政府以各种形式开展敬老活动,比如召开座谈会、老人宴、银发旅、搞体检、赠礼品、帮劳动等等,丰富多彩。多数地方还组织老年人登山秋游,开阔视野,交流感情,锻炼身体,培养人们回归自然,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高尚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