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花语集锦 » 七夕吃蛙锅

七夕吃蛙锅

发布时间: 2024-12-10 08:54:27

七夕诗歌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收藏过自己喜欢的诗歌吧,不同的诗歌,其语言艺术所表现的语言风格、特点、技巧各不相同。那些被广泛运用的诗歌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关于七夕诗歌,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关于七夕诗歌1

写进诗词里的七夕

每当我翻看那些秋天的诗句

便有一缕湿淋淋的微笑

在夜色里燃起红红的烛火

为我照看柴米油盐里

溢出的平和宁静

蔬菜瓜果洁净的米饭

那些倒伏在炊烟里的绿色和营养

我知道

在锅里烹炒的是沸腾的生活

吃进胃里是咸咸甜甜的日子

一样的锅碗瓢盆

不一样的苦辣滋味

或许爱

就是一缕普通的绿色

在妻的打理下成为红光满面的温饱

喂养不被七夕的雨淋湿的家

关于七夕诗歌2

七月,尚未容我揣摩她的玲珑

醉了我心的女子

就在最初的葡萄架下,轻易泄露

思绪的私密——题记

■红尘

孤舟一叶,烟雨茫茫

稍纵即逝的年华水中荡漾

我伫立岸边,不忍打捞

往昔的

欢声笑语。惟可让这些快乐

随波逐流

渐次进入透明的沉寂

红尘。我的红尘除了世俗

就是平庸

碌碌的软语,间或潸然不眠的清夜

那一声声长叹

不经意测量出的距离

只有我知道

我们之间

究竟相隔多远

■夜色

夜色清冷。却刹那失去了

所有诗意。背景沉寂

黯然的夜辽远、冷漠

苦丁和菊的味道

轻易诱惑了我的安然

冷雨。滴水的葡萄架下

我一直就在你的河流里独自跋涉

一步一步拖泥带水

没有时间的印记

没有开始,没有终止

谁看见一网累累的伤痕

在雨中的风波里苦苦挣扎

而你的挣扎是一把苦等消息的花伞

遮挡了我的寻望

■七夕之痛

又是七夕。黄昏时分

斑斓的怀念

挂满葡萄的孤绿

泛着清冷的光

胸腔里流着的血疼了

一滴一滴侵蚀昨日的黑白

泛黄的记忆隐藏着蝴蝶的翅膀

隐藏着花香鸟语

隐藏着无奈的分离

我的女人老了

细碎的纹漫延在眼角

柔弱的肩膀扛起江湖的风

颤抖多个长夜的不眠

飘摇许多日子的艰辛

阴雨绵绵,长夜漫漫

纵然可以执子之手

又怎么借来天光

让我看清一路滴落的离愁

那滴是你

那滴是我

关于七夕诗歌3

今夕何夕

不敢问,不敢想,不敢看淡淡月色

清丽的光

最好把一切趋于安静或冷寂

无声,无泪,无痕亦无诗

除了风的刻意

心,早已被掏空,掳走

尚存的皮囊,枯如残荷

微波不兴

注满,唯有今生的悲凄

一层一层,结痂

坚硬的思

总有鹊桥,总有佳期

而我只有反反复复的回忆,绵绵无期

你随琴声,翩然邂逅

一见钟情的领地

擅用二胡的音律

把心与心的距离,演奏成一曲一曲相思

后来,又以你的品行你的才艺

泼墨挥毫爱的大写意,相约

相厮相守,白头

可如今,怎忍心,让我独倚西窗

幽幽太息,物是人非的沧桑

殇语人间天堂,生死茫茫

寻寻觅觅。憔悴七夕

葡萄架下曾经的欢愉

那时,葡萄正熟,你正气宇轩昂

绰约我的花季,长发飞舞

我们仅有的最后的相偎

环绕的缠绵

也被魔鬼忌恨撕成,哀伤的碎片

十多年了

日夜折磨我的孤苦,以及

微微带紫的梦乡

有你的窃笑,我和喜鹊的呢喃……

你真的狠毒

从此,令我的爱情空前绝后

银河滔滔漫天际

世代隔断牛郎女

今夜鹊桥又筑起

牛郎织女有盼期

你我相见遥无日

叹罢秋风惜秋雨

暑往寒来多少日

花前月下听呓语

梦中蝴蝶长相依

留下倩影舞新姿

孤芳自赏影单只

时光匆匆付水去

绵绵相思燃蜡炬

梦中相见也慰藉

只盼吾君会佳期

一笔相思年复年

成了佳话别了人间

一步千千喜

几多辛苦

空杯少酒静飘香

一点不乐

满是愁滋味

清淡独一人

更易醉

云雨更催情

道破天机却成语

恨不能只把鬼神惊

字字写真情

更敢醉

轻轻点点

不似人间玉露

对岸瘦了花朵累了影子

睁着的眼睛常使月光熬干

她数过的星星一定和我一样多

放出的风也像我一样杳无音讯

一条河许是俗海决堤

许是一阶阶落差的催促

世间常有砂砾随波逐流

也有漫水而倒的草

我无畏汹涌的波浪

小心地攥紧春天那瓣花香

风来了,一定让它经过我的手

那是我抚过的长发

我必须急切地赶路

七月不是恩赐

不断缠绕的线拴牢我们

她有过来的湖水我有过去的泉

我们心里有着相同的灌区

我必须让脚步更为急切

生发一双翅膀

让那条河顺着我们流

关于七夕诗歌4

雨后

漫步在

乡间小路

此起彼伏的蛙鸣

似城市变幻的霓虹

让人心旌摇曳

沐浴清新凉风

倦意如发梢的雨滴

瞬间蒸发

浅藏在思绪的牵念

如初放的花儿

一瓣一瓣

绽开在心间

雨水是跃动的音符

为我

送来慰籍

嘉禾似温婉的伊人

羞怯

低垂琼首

惹人爱怜

自然的美

是乡村自性的天籁

晚霞

逐渐褪去

我心化一尾鱼

跃起

游向炊烟漾起的波心

那里有溪声山色

有七夕的虹

七月初雨后张立成口占

七夕整理于东封斯家中陋漏寮

关于七夕诗歌5

1、《秋夕》

唐代: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译文:在秋夜里烛光映照着画屏,手拿着小罗扇扑打萤火虫。夜色里的石阶清凉如冷水,静坐寝宫凝视牛郎织女星。

2、《鹊桥仙·纤云弄巧》

宋代: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译文:纤薄的云彩在天空中变幻多端,天上的流星传递着相思的愁怨,遥远无垠的银河今夜我悄悄渡过。在秋风白露的七夕相会,就胜过尘世间那些长相厮守却貌合神离的夫妻。共诉相思,柔情似水,短暂的相会如梦如幻,分别之时不忍去看那鹊桥路。只要两情至死不渝,又何必贪求卿卿我我的朝欢暮乐呢。

3、《迢迢牵牛星》

两汉:佚名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译文:那遥远而亮洁的牵牛星,那皎洁而遥远的织女星。织女正摆动柔长洁白的双手,织布机札札不停地响个不停。因为相思而整天也织不出什么花样,她哭泣的泪水零落如雨。只隔了道清清浅浅的银河,他俩相界离也没有多远。相隔在清清浅浅的银河两边,含情脉脉相视无言地痴痴凝望。

4、《乞巧》

唐代:林杰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译文:七夕晚上,望着碧蓝的天空,就好像看见隔着“天河”的牛郎织女在鹊桥上相会。家家户户都在一边观赏秋月,一边乞巧(对月穿针),穿过的红线都有几万条了。

5、《七夕》

唐代:徐凝

一道鹊桥横渺渺,千声玉佩过玲玲。别离还有经年客,怅望不如河鼓星。

译文:一道仙鹊架起的小桥横卧在那茫茫的银河上。听着织女的配环叮咚,看她款款地过桥而来。我和伊人的离别是不会停息地一年复一年。怅然间抬头望去只见到牛郎星依旧闪烁,亘古光华不变;我的哀愁啊,就渐渐的不那么明显。

关于七夕诗歌6

写在诗前——关于知己,我想邓丽君的这首《我只在乎你》已经演绎得淋漓尽致了,但在为你送上这首歌的同时,我还是写下这些来自内心的文字,或许对你来说,这些都显得微不足道,但请允许我用自己的方式爱着你,真诚地祝福你七夕快乐!

我喜欢你

我惦记你

我担心你

怎能忘记这些直白中的感动

怎能忘记那些爱的细节

怎能忘记你为我做的一切

所以

我会是你青丝中缕缕芳香

一路为你飘洒清新

我会是你眼中的泪滴

为你拂去容颜的沧桑

我会是你酒窝中红晕

把你的微笑传递

所以

我会是围绕在你身边的风

守护你的美丽

我会是那飘飞的雨滴

带走你眉间的忧郁

我会是你手中的伞

为你挡风遮雨

我会是你足下的鞋

陪你千山万水

所以请别担心

照顾好自己就是对我的报答

所以请别再问

若你离去,我会哭吗

所以请别再说

如果爱可以重来……

我会感恩

这等待了千年的缘分

我会收藏

一路走来的同甘共苦

我会珍惜

我们在一起的时时刻刻

我的知己

你一直在我心中

我只在乎你

关于七夕诗歌7

记忆的碎片,

如同天边的云朵,

不去想也自己飘来,

亲吻灵魂深处那份惆怅。

去年七夕,

你独守屏前,

魂系千里之外,

指尖弹出:

没有你的日子,象一杯苦涩的咖啡。

今又七夕,

你象断线的风筝,

游离了我的视线,

我痛苦、彷徨、憔悴、失眠,

想把破碎的柔情拼起、缝粘,

可是,

爱,已走远。

曾经缠绵于耳际的喃喃私语,

被女巫撕成了碎末,

抛向风中,

再也抓不到痕迹半点。

曾经伴我入眠的你那美妙的歌声,

一触及耳膜,

心就抽搐打颤,

心碎的眼泪,

注满心田。

想那一针一线精心钩织的礼物,

更是触目揪心。

织进去的浓浓的爱,

却变成了冰刀霜剑,

将痴痴的心,

刺得血泪喷涌,

疼痛不堪。

爱,

嫣红了一季,

潮湿了我整片天,

转而,

悄无声息

走得毅然决然。

关于七夕诗歌8

七夕

我与你不相约

七月那天我爱的他

狠狠地将我的梦揉碎了

散落到了海角天涯

七夕

我与你不相约

军营里我恋的他

告诉了我一切都是假

是吗是吗

七夕

我与你不相约

在你到来之前

可曾预见这样的结局

无声无尾

七夕

我与你不相约

苦苦的相思

我只能埋藏在心底

疼痛哭泣

七夕

我与你不相约

我许下的愿望

你不曾帮我实现

你证明给我看

一切都是谎言

七夕

我与你不相约

只因在此之前

你告诉我许久以来我只是单恋

自己为自己编织了一个很美的梦

梦醒

你告诉我沉溺太久

付出太多伤害太深

还不停为我爱的他找寻各种借口

各种理由

七夕

我与你不相约

我不再继续自己欺骗自己

你若安好

请告诉我什么是真爱

关于七夕诗歌9

没有月的夜

星光璀璨一座桥

河的`这边

是我望眼欲穿

河的那边

是你思念成殇

思念是那满溢的湖水

唯有你的爱

让这银白的湖面波光粼粼

思盼是一座山

唯有你的美

让我的心翼长出飞翔的翅膀

盼过三百六十五个日日夜夜

熬过千千万万个分分秒秒

那天上的牛郎织女

在这七夕的约定里

都踩着鹊桥相会了

地上淅沥的雨是天上晶莹的泪

我伸开双臂,嘴中含香一个七夕美好的名字

如同把一颗星星

揽在我月亮的弯里

七夕的晚上,我定会有一个精彩的梦

那梦里,有你,有你闪光的泪

有我们七夕爱情的约定

关于七夕诗歌10

那是一个美丽的国度

住着幸福和痛苦

起初

在那里

我是多么的无助

多么的痛苦

后来

我得到了幸福

我开始对生活满足

因为

因为离我不远的地方

矗立了你的新房屋

你不顾家人的反对

千里迢迢与我相会

我很感动

感动到流泪

你说

你知道我现在一无所有

知道我并不完美

但有爱你的心已足够

你还说

有了我

至少你可以

可以在温暖的怀里依偎

会有一双手

在你劳累的时候

给你捶捶背

那时

我很幸福

因为有你

有你就是我

最大的满足

可惜

今年的七夕

结束了我的幸福

七夕

你认识了他

你说

我们的相遇

原本就是一个错误

已是时候结束

你走了

竟然走的那么干脆

连头也不回

你和他

去了属于你们

属于你们的国度

看着你们牵着手

离开的背影

我好感动

我感动到哭

我感动到认输

原来

你当初的誓言

是那么的绝对

原来

爱我只是你

只是你的赌注

尽我所能的付出

却换来你的不在乎

曾经那么相爱

现已形如陌路

七夕

结束了我的幸福

结束了我生命的全部

七夕

却开始了你们

你们蜜月的旅途

曾经

我是那么的糊涂

竟然轻易喝下

喝下你下的毒

让我全心全意

让我死心塌地

为你服务

可是现在

你们爱的又那么幸苦

这该是

多么痛的领悟

七夕

竟然结束了我的幸福

结束了我生命的全部

我终于看出

是我太无能

不能把你的心

牢牢吸引住

七夕

结束了我的幸福

七夕

多么痛的领悟

再也不会真心付出

再也不会在乎

宁可高傲的孤独

也不会再

不会再奢求

被你爱的幸福

七夕

结束了我的幸福

结束了我生命的全部

但愿天下有情人

终成眷属

关于七夕诗歌11

1、七夕

(唐)徐 凝

一道鹊桥横渺渺,千声玉佩过玲玲。别离还有经年客,怅望不如河鼓星。

七夕今宵看碧霄,牛郎织女渡鹊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2、七夕词

(唐)崔 颢

长安城中月如练,家家此夜持针线。仙裙玉佩空自知,天上人间不相见。

长信深阴夜转幽,瑶阶金阁数萤流。班姬此夕愁无限,河汉三更看斗牛。

3、七夕

(唐)白居易

烟霄微月澹长空,银汉秋期万古同。几许欢情与离恨,年年并在此宵中。

4、七夕

(唐)曹 松

牛女相期七夕秋,相逢俱喜鹊横流。彤云缥缈回金辂,明月婵娟挂玉钩。

燕羽几曾添别恨,花容终不更含羞。更残便是分襟处,晓箭东来射翠楼。

5、七夕

(唐)崔国辅

太守仙潢族,含情七夕多。扇风生玉漏,置水写银河。

阁下陈书籍,闺中曝绮罗。遥思汉武帝,青鸟几时过?

6、七夕

(唐)崔涂

年年七夕渡瑶轩,谁道秋期有泪痕?自是人间一周岁,何妨天上只黄昏。

7、七夕

(唐)沈佺期

秋近雁行稀,天高鹊夜飞。妆成应懒织,今夕渡河归。

月皎宜穿线,风轻得曝衣。来时不可觉,神验有光辉。

8、七夕曝衣篇

(唐)沈佺期

君不见昔日宜春太液边,披香画阁与天连。灯火灼烁九微映,香气氛氲百和然。

此夜星繁河正白,人传织女牵牛客。宫中扰扰曝衣楼,天上娥娥红粉席。

曝衣何许曛半黄,宫中彩女提玉箱。珠履奔腾上兰砌,金梯宛转出梅梁。

绛河里,碧烟上,双花伏兔画屏风,四子盘龙擎斗帐。舒罗散縠云雾开,缀玉垂珠星汉回。

朝霞散彩羞衣架,晚月分光劣镜台。上有仙人长命绺,中看玉女迎欢绣。

玳瑁帘中别作春,珊瑚窗里翻成昼。椒房金屋宠新流,意气骄奢不自由。

汉文宜惜露台费,晋武须焚前殿裘。

9、七夕诗

(唐)赵璜

乌鹊桥头双扇开,年年一度过河来。莫嫌天上稀相见,犹胜人间去不回。

欲减烟花饶俗世,暂烦云月掩楼台。别时旧路长清浅,岂肯离情似死灰。

10、七夕

(唐)祖咏

闺女求天女,更阑意未阑。玉庭开粉席,罗袖捧金盘。

向月穿针易,临风整线难。不知谁得巧,明旦试相看。

关于七夕诗歌12

你指着满天繁星

嘘,安静

静待喜鹊来临

我们弯下脊背细软的骨头

倾听七夕

倾听银河柔得不能再柔的涛声

把露水上的青涩,草尖上的纯情

咯吱吱握紧,握紧

而今

丝瓜藤尚在

丝瓜藤下的交头接耳不存

所有转身走远的,落地成灰

鹊桥坍塌

只一枚空落落的叶子

躺在掌心

恰似抽去了灵魂的,一段情

在七夕要来的某个瞬间

被时光轻轻擦去

就这样,就这样

一个人被慢慢忘记

关于七夕诗歌13

静谧而墨绿的湖水

缓缓泛起层层涟漪

灿烂而炫丽的光芒

轻轻解冻丝丝祈愿

星光灿烂的双眼

拥有海枯石烂的执念

温柔妩媚的笑靥

映射苍茫而深邃的爱

年轻而疯狂的人们

以青春来点燃生命的篝火

执着而永恒的信念

不曾背弃寻找幸福的信仰

多少年的等待与寻找

只为此刻牵动的心跳

多少次的渴望与回首

只在刹那间留驻永恒

这是一个亘古不变的主题

真诚而至纯的爱情的追逐

这副无与伦比的绝美姿态

启动幸福的车轮完美航行

愿缘圆!

关于七夕诗歌14

繁华落幕

留下一道长长的牵挂

光阴以外的故事

如烟如雾

恋上你就注定义无反顾

摇摇摆摆在红尘深处

缠缠绵绵原来牵挂你早已经铭心刻骨

不要担心我想你会孤独

只要今生你开心我就幸福

前世,我是一朵

因为你的一眼回眸我贪恋上凡间三千烟火

放弃莲花的修炼

随你的爱跌落在人间

飘落进那一池的藕花深处

只为你经过的时候把我寻见

我在池心将痴情流转

一世一世

枯萎,盛开,枯萎

始终不见你的影子来到我的眼前

就这样守着寂寞的莲池生生世世

世世生生,让眼泪断了线

梦回千年,假如我们注定红尘错过

在我枯萎的时候

永远不想让你看到我憔悴的双眼

只愿在你心里永远是春天般的灿烂

心里有你,烟雨红尘

牵绊,思念

都是一种灵魂深处的安暖

流年烟火里的斑斓

只愿下一世

我不再沉迷,贪恋人间烟火

不再做这株清寡的青莲

关于七夕诗歌15

七夕我丢了魂魄

本来就人生失败

输了爱情

与孤独相伴

没有你我没有了语言

苦苦寻觅三十余载

终于感动上苍

与你在网络相会

泪水噙湿了拨动的键盘

我的心飞向你身边

失去的也许永远找不回

只怪我年少无知没有勇气表白

到如今你有了一个他

所有的孤单我一人承担

所有的落寞我一人感受

你有你的生活

我怎忍心打扰你平静的心

所有的回忆我一人品尝

不是我不小心触动你的心灵

只是真情无法难以抗拒

我没有李白那才华

也没有琼瑶细腻的感情

更没有三毛那忧伤与浪漫

只是用真情想看看三十多年前

丢在你那里的魂

提起笔有些文字都不曾记得

我不会用华丽的辞藻讨悦你的欢喜

更不会用甜言蜜语迷惑你那纯净的心

也许今生无缘相聚

下辈子一定补偿

此从网络相遇我久久不能释怀

因为等待

已积累了太多太多......

为一个人真爱一生

胜却人间无数风景

任谁将这泪珠

盛满寂寞的心

都是一场宿命

相思依然如故

我要去你那里看看我丢掉的魂

⑵ 七夕节,这些美食说了哪些浪漫情话

浪漫的七夕节来了,在这个工作日的晚上,怎么过七夕最浪漫?猜想美食肯定是不可缺少的一环,良辰、美景、佳人、美食。去吃个西餐就叫浪漫了?浪漫的氛围,还需要浪漫的人去营造。传情,不仅仅只有献花可以,美食也有它的语言,七夕之际,和亲爱的TA一起去品尝这些美食,除了美味,更有甜蜜。
古人七夕——“巧果+花瓜”最浪漫
“七夕”夜晚,年轻的妇女、姑娘要摆上事先准备好的时令水果,对着皎皎明月,朝天祭拜。她们还要举行各种乞巧仪式,祈求自己能够得到美满爱情的姻缘巧配。
七夕的应节食品,以巧果最为出名。巧果又名“乞巧果子”,款式极多。主要的材料是油面糖蜜。《东京梦华录》中称之为“笑靥儿”、“果食花样”,图样则有捺香、方胜等。宋朝时,市街上已有七夕巧果出售。
此外,乞巧时用的瓜果也可多种变化。或将瓜果雕成奇花异鸟,或在瓜皮表面浮雕图案。称为“花瓜”。

云南过桥米线想必大家都吃过,它的来历和一个爱情故事有关。云南过桥米线源于滇南蒙自。传说那里有位杨秀才经常去湖心亭内攻读,其妻每次都将饭菜送往该处。秀才读书刻苦,往往学而忘食,以至常食冷饭凉菜。

虽然饭菜凉了,他的妻子发现砂锅还烫乎乎的,揭开盖子,原来汤表面覆盖着一层鸡油、加之陶土器皿传热不良,因此把热量封存在了汤内。因此,以后其妻就用此法保温,另将一些米、蔬菜、肉片放在热鸡汤中烫熟,趁热给丈夫食用。
后来不少人都仿效她的这种创新烹制,烹调出来的米线确实鲜美可口,由于杨秀才从家到湖心亭要经过一座小桥,大家就把这种吃法称之“过桥米线”。
爱情不就是这样吗?全心为自己的心上人着想,给对方独立的空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而且我愿意一直守护你。
鲫鱼白玉汤:感情纯洁无暇,相濡以沫
用这款汤来说男女之间纯真的感情,再恰当不过。鲫鱼煮出来的乳白色的汤搭配上嫩嫩的豆腐,不夹杂一丝杂质。鱼说:“你看不见我眼中的泪,因为我在水里。”水说:“我能感觉得到你的泪,因为你在我心里。”鱼与水,难分难舍,鱼在水中,畅游且情趣盎然,情侣之间水乳交融的感情,不过如此。

贵州恋爱豆腐果: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在贵州的街头常看到有人用油锅炸着一种象臭豆腐一样的小吃,他们说这叫恋爱豆腐果,一片黑和一片白的豆腐干,用小竹签一串,很普通,很平常,但据说情侣们都爱吃。这其貌不扬的东西细细嚼去,竟别有一翻风味,韧而不坚,香而不浓,难怪这么受欢迎。

⑶ 七夕节吃啥 七夕节人们通常吃的是什么

导读:七夕节,又称为牛郎织女节、乞巧节或女儿节,是中国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通常在农历七月初七。七夕节起源于一种古老的传说,讲述了织女与牛郎之间的爱情故事。七夕节的故事知道了,那么你知道七夕节吃啥吗?想知道七夕节人们通常吃的是什么,就来瞧瞧小编的介绍吧。
七夕节吃啥
七夕节吃巧果
传说是因为过去女孩子在未嫁之前都想自己能心灵手巧,所以用这样的方式来祈求织女来送巧,希望织女也能赐自己一双巧手,于是巧果也就诞生了。北宋时期的巧果品种极多,主要原料是油、面、糖、蜜。是将发面团放入具有剪刀、梨、茄、瓜、石榴、苹果、小鸡、小猪、小狮子、金鱼、蛙、蟹、虾等各种花形图案的木模(也叫榼子)中,将成形后的小饼油炸或烙食。有些巧果还被点染为七色,有的以红色点染,用长线穿成串,尾端系沙果或花布,挂于壁间,以为装饰和零食,也有串成一环挂在小儿项间取乐的。相传七夕节晚上,妇女儿童将巧果抛掷屋背,喜鹊衔去搭桥,让牛郎织女夜渡银河。
七夕吃饺子(巧巧饭)
俗话说得好,“别问过节吃什么,问就吃饺子!”开个玩笑。吃饺子是鄄城、曹县、平原等地乞巧的风俗却十分有趣:七个要好的姑娘集粮集菜包饺子,把一枚铜钱、一根针和一个红枣分别包到三个水饺里,乞巧活动以后,她们聚在一起吃水饺,传说吃到钱的有福,吃到针的手巧,吃到枣的早婚。
七夕吃豆芽
在南方一些地区,人们在七夕前夕会专门泡豆芽,也称“泡巧”,长出的豆芽称为巧芽。在七夕这天,女孩以巧芽取代针,抛在水面乞巧。有些地区还会用长出的豆芽做巧芽面庆祝七夕。
七夕吃公鸡
浙江金华一带流行七夕杀鸡吃鸡,在农历的七夕这一天,牛郎织女开启他们浪漫的七夕鹊桥约会。但是这个约会时间可是有限制的,只能在天亮之前结束。咱们古代没有钟表,判断天亮的标准就是以公鸡打鸣为准。大家都感觉这样太残忍了,一年才见一面,时间还这么短,所以大家就会选择在这一天吃鸡,尤其是公鸡,希望把鸡吃了之后,就没有了鸡鸣,那么牛郎织女就可以在一块,不用分开了。看看咱们的人民多么善良,所以这样的传统也一直流传了下来。如此再无鸡鸣报晓,牛郎织女相会便能永远不分开,这也寄托了人们对牛郎织女故事的美好愿望。
七夕吃五子
在福建一些地区,七夕女孩要品尝瓜果祈求来年瓜果丰收。当地还流行人们吃五子(桂圆、红枣、榛子、花生、瓜子),寓意多子多福。大家轮流在供桌前焚香祭拜,默祷心愿。女人们有乞盼儿子、乞盼长寿、乞盼美丽和乞盼爱情的。而后,大家一边吃水果聊天,一边玩乞巧游戏。乞巧游戏有两种:一种是“卜巧”,即用占卜自己是巧是笨;另一种是赛巧,即谁穿针引线快,谁就得巧,慢者称“输巧”,“输巧”者要将自己的小礼物送给得巧者。
七夕节人们通常吃的是什么
1、吃巧果
巧果是七夕节的应节食品之一,又叫七夕果、乞巧果子。它并不是一种水果,而是用面粉、油、糖、蜜制作出各种与七夕传说有关的花样,再用油煎炸而成的糕点。古代女子出嫁前都希望自己心灵手巧,就用吃巧果的方式“乞巧”,希望织女能赐自己一双巧手。
又因为“巧”与“桥”谐音,人们认为在七夕这天吃巧果,不仅能帮助牛郎织女鹊桥相会,而且自己的心愿也能通过“巧(桥)”实现。
2、吃巧芽面
除了吃巧果,有些地方七夕这天吃巧芽面。巧芽面里的“芽”是指绿豆芽,这绿豆芽一定要提前七天生,待豆芽长到3厘米就可以吃了。将绿豆芽和肉丝一起炒,再加水煮沸,放入调味料做成豆芽汤。面条煮好抓到碗里,将豆芽汤浇上即为“巧芽面”了。
3、吃花瓜
七夕节当然少不了瓜果。手巧的女子会将瓜果雕刻成奇鸟异状,或者在瓜果表面浮雕图案,用来拜织女、待客等,称为“花瓜”。
4、吃江米条
七夕节吃江米条是老南京人特有的习俗。江米条是将糯米粉与豆粉加清酒和成面团,放入锅里蒸熟;再将蒸好的面团放入石臼捶打,待捶打好的面团稍微变干,用刀切成面条,放入油锅炸熟,炸好的江米条沥干油后抹上糖浆即可。
5、食五子
七夕节“拜织女”的祭拜供品中,五子是必不可少的。五子是指瓜子、花生、红枣、桂圆、榛子,焚香拜祭后,这些贡品也就成为宵夜食物。
6、吃巧酥
七夕期间,民间一些糕点铺会制作一些牛郎织女模样的酥糖,俗称“巧人”或“巧酥”,销售时会说“送巧”或“送巧人”,十分讨巧,很适合七夕节食用。
7、吃鸡
传说牛郎织女每年只有在七夕这天才能“鹊桥相会”,而当雄鸡报晓时,他们就得分开。人们很同情牛郎织女,流行在七夕这天宰鸡,意为没有公鸡报晓,牛郎织女就不会分开。七夕节吃鸡也就成为很多地方的一种传统习俗。
还有一些地方一到七夕节,就把大公鸡从鸡窝里抓出来,放到屋里用框子扣起来。他们认为公鸡换了地方怕生,就不会打鸣,这样牛郎织女在一起的时间就会长一些。
8、吃蚕豆
“分豆结缘”是福州地区七夕节特有的习俗。每年七月初七,亲朋好友和邻里之间都要相互赠送、分食蚕豆,“蚕”与福州方言里的“缠”谐音,意为把好事紧紧缠住。
9、吃菱角
七月初七品菱角是江门台山的传统习俗。农历七月初六晚上(初七凌晨),当地家家户户都要拜,称为“幕仙”,菱角、凉粉、水果是必不可少的拜祭贡品。
10、麻老
麻老,正确名应该叫麻糯,是福建龙岩特有的一种糕点,是专为纪念牛郎织女而生的七夕节食品。在龙岩地区,做父母的在每年七月初七前几天就要购买麻老赠送女儿,尤其是出嫁后的第一年,要用小箩筐整担送。
结语:以上是小编整理的“七夕节吃啥,七夕节人们通常吃的是什么”内容,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

⑷ 七夕巧果什么时候 七夕巧果的食用时间

1、七夕巧果是农历七月初七吃的食物。

2、北宋时期的巧果品种极多,主要原料是油、面、糖、蜜。是将发面团放入具有剪刀、梨、茄、瓜、石榴、苹果、小鸡、小猪、小狮子、金鱼、蛙、蟹、虾等各种花形图案的木模(也叫榼子)中,将成形后的小饼油炸或烙食。有些巧果还被点染为七色,有的以红色点染,用长线穿成串,尾端系沙果或花布,挂于壁间,以为装饰和零食,也有串成一环挂在小儿项间取乐的。相传七夕节晚上,妇女儿童将巧果抛掷屋背,喜鹊衔去搭桥,让牛郎织女夜渡银河相会。

3、巧果制作起来非常简单。先将面皮切成一两寸长的条形,然后放入滚烫的油锅里,炸至金黄色。再把炸好的面皮捞起来,立即撒上芝麻、白糖,酥脆香甜。

⑸ 七夕怎样庆祝(有关七娘、魁星)各位大大帮帮忙啊!

拜魁星

俗传七月七日是魁星的生日。魁星文事,想求取功名的读书人特别崇敬魁星,所以一定在七夕这天祭拜,祈求他保佑自己考运亨通。魁星爷就是魁斗星,廿八宿中的奎星,为北斗七星的第一颗星,也魁星或魁首。古代士子中状元时称“大魁天下士”或“一举夺魁”,都是因为魁星主掌考运的缘故。

根据民间传说,魁星爷生前长相奇丑,脸上长满斑点,又是个跛脚。有人便写了一首打油诗来取笑他:不扬何用饰铅华,纵使铅华也莫遮。娶得麻姑成两美,比来蜂室果无差。须眉以下鸿留爪,口鼻之旁雁踏沙。莫是檐前贪午睡,风吹额上落梅花。相君玉趾最离奇,一步高来一步低。款款行时身欲舞,飘飘度处乎如口。只缘世路皆倾险,累得芳踪尽侧奇。莫笑腰枝常半折,临时摇曳亦多姿。

然而这位魁星爷志气奇高,发愤用功,竟然高中了。皇帝殿试时,问他何脸上全是斑点,他答道:“麻面满天星”;问他的脚为何跛了,他答道:“独脚跳龙门”。皇帝很满意,就录取了他。

另一种完全不同的传说,说魁星爷生前虽然满腹学问,可惜每考必败,便悲愤得投河自杀了。岂料竟被鳖鱼救起,升天成了魁星。因为魁星能左右文人的考运,所以每逢七月七日他的生日,读书人都郑重的祭拜。

广东——七娘会

在广东,最重视七夕节的是清代、民国年间,并流传有许许多多有趣的风习。屈大均《广东新语》中,即已记载了清初“七娘会”的盛况,民国年间,并流传有许许多多有趣的风习。屈大均《广东新语》中,即已记载了清初“七娘会”的盛况,民间多称“拜七姐”。据参加过民国年间的“拜七姐”活动的老人回忆,广州西关一带,尤为盛行“拜七姐”。活动一般是在少女少妇中进行(男子与老年妇女只能在一旁观看,并行礼祭拜而已),预先由要好的十数名姐妹组织起来准备“拜七姐”,在六月份便要将一些稻谷、麦粒、绿豆等浸在瓷碗里,让它们发芽。临近七夕就更加忙碌,要凑起一些钱,请家里人帮忙,用竹篾纸扎糊起一座鹊桥并且制作各种各样的精美手工艺品。到七夕之夜,便在厅堂中摆设八仙桌,系上刺绣台围(桌裙),摆上各种精彩纷呈的花果制品及女红巧物,大显女儿们的巧艺。有用剪纸红花带围着的谷秧、豆芽盘,盘中点着油灯,灯光透出彩画薄纸灯罩,艳彩夺目;有精心布置的插花,幽香四溢的白兰、茉莉、素馨及其他鲜花插在铜瓷花瓶里;有茶匙般大的荷、玫瑰、夜合、山茶插在小盆中,一朵真的配一朵假的,真假难辩;还有把苹果桃柿等生果切削拼叠成各种鸟兽等形状的果盘;寸许长的绣花衣裙鞋袜及花木屐;用金银彩线织绣的小罗帐、被单、帘幔、桌裙;指甲大小的扇子、手帕;用小木板敷土种豆粟苗配细木砌的亭台楼阁,总之是越细致越显得巧。又用米粒、芝麻、灯草芯、彩纸制成各种形式的塔楼、桌椅、瓶炉、花果、文房四宝及各种花纹和文字的麻豆砌成的供品;还挂一盏盏的玻璃或彩纸的花灯、宫灯及柚皮、蛋壳灯(上雕山水花鸟图案),动物形灯。最惹人爱的,是女儿们用彩绸扎制的精美的雏偶,即布娃娃。雏偶有牛郎、织女及一对小儿女的形象,一般放于上层,下边是吹萧弹琴舞蹈的小儿形象,庆贺双星相会之意。还有“西厢”、“红楼”、“杨门女将”等成套的戏剧人物形象(也与瓷塑雏偶,是家长买给小儿女作节日礼物的)。另外,当然也少不了陈列化妆用品,如小胭脂盒、镜、彩梳、绒花、脂粉等,既供织 女使用,也供女儿们自用。还有蜡制瓜果、小动物等。此外就是甜咸点心、茶、酒、瓜子、花生等食物,必不可少的是烛台、香炉、插上香烛,并用最好的檀香点燃。

女儿们在七夕夜要尽情梳妆打扮,用天河水沐浴、洗头发,然后换上锦绸裙袄、旗袍,头上梳发髻,戴上白兰、素馨等花饰;再画眉、抹脂粉、点绛唇、额上印花;用凤仙花汁染指甲。经过这番打扮,女儿们一个个如同仙子下凡,围坐于八仙桌旁,鹊桥边上,进行各 种游戏:或自娱自乐,吟诗作对,行令猜谜,并穿针祭拜乞巧;并指点天上北斗七星(相传织女是七星姐妹中的一员)及双星,讲述牛女故事、诗文典故;或请来歌姬,演唱粤曲,奏八音乐等,女儿们也自奏琴萧等乐器。这时人们可往各处人家参观乞巧桌陈设,到的人虽多,主人也仍高兴招待。欢庆至半夜十二点钟,为织女下凡之吉时,此时所有的灯彩、香烛都点燃,五光十色,一片辉煌;姑娘们兴高采烈,穿针引线,喜迎七姐,到处欢声鼎 沸。最后欢宴一番,这才散去。诚如清诗人汪仑(传说中的鱼名)《羊城七夕竹枝词》听说:“绣闼瑶扉取次开,花为屏障玉为台。青溪小女蓝桥妹,有约会宵乞巧来。”

⑹ 七夕节的饮食风俗

七夕节的饮食风俗是吃巧果。

巧果一般指麻巧。麻巧,原名巧食,是传统小吃,温州特产,源自农历七月初七民间妇女向织女星“乞巧”的风俗。七夕也有应节食品,其中最出名的一种叫作巧果。浙江的杭州、宁波、温州等地的人们会在这一天做巧果。

巧果主要用油面糖蜜等做成,把白糖糖浆和面粉、芝麻一起和好,拌匀后摊在案板上捍薄,再经过油炸等一系列工序。巧果种类极多,可以做成剪刀、梨、茄、瓜、小鸡、小猪、狮子、金鱼、蛙、蟹、虾等各种模样。

在上海,崇明人以面粉加糖水揉成粉团,然后擀成薄皮,切片后放入油锅煎炸,成为香脆食品,俗称“吃烤”。

民间习俗:

在江苏宜兴,有七夕香桥会习俗。每年七夕,人们都赶来参与,搭制香桥。所谓香桥,是用各种粗长的裹头香(以纸包着的线香)搭成的长四五米、宽约半米的桥梁,装上栏杆,于栏杆上扎上五色线制成的花装饰。

入夜,人们祭祀双星、乞求福祥,然后将香桥焚化,象征着双星已走过香桥,欢喜地相会。这香桥是由传说中的鹊桥传说衍化而来的。

接露水,浙江农村,流行用脸盆接露水的习俗。传说七夕节时的露水是牛郎织女相会时的眼泪,如抹在眼上和手上,可使人眼明手快。

⑺ 七夕的来源

http://www.china.org.cn/ch-jieri/qixi/1.htm

七夕节的简介

在我国,农历七月初七的夜晚,天气温暖,草木飘香,这就是人们俗称的七夕节,也有人称之为“乞巧节”或“女儿节”,这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也是过去姑娘们最为重视的日子。

在晴朗的夏秋之夜,天上繁星闪耀,一道白茫茫的银河横贯南北,争河的东西两岸,各有一颗闪亮的星星,隔河相望,遥遥相对,那就是牵牛星和织女星。

七夕坐看牵牛织女星,是民间的习俗,相传,在每年的这个夜晚,是天上织女与牛郎在鹊桥相会之时。织女是一个美丽聪明、心灵手巧的仙女,凡间的妇女便在这一天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艺,也少不了向她求赐美满姻缘,所以七月初七也被称为乞巧节。

人们传说在七夕的夜晚,抬头可以看到牛郎织女的银河相会,或在瓜果架下可偷听到两人在天上相会时的脉脉情话。

女孩们在这个充满浪漫气息的晚上,对着天空的朗朗明月,摆上时令瓜果,朝天祭拜,乞求天上的女神能赋予她们聪慧的心灵和灵巧的双手,让自己的针织女红技法娴熟,更乞求爱情婚姻的姻缘巧配。过去婚姻对于女性来说是决定一生幸福与否的终身大事,所以,世间无数的有情男女都会在这个晚上,夜静人深时刻,对着星空祈祷自己的姻缘美满。

七夕的由来与传说

七夕乞巧,这个节日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后来的唐宋诗词中,妇女乞巧也被屡屡提及,唐朝王建有诗说“阑珊星斗缀珠光,七夕宫娥乞巧忙”。据《开元天宝遗事》载:唐太宗与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宫夜宴,宫女们各自乞巧,这一习俗在民间也经久不衰,代代延续。
宋元之际,七夕乞巧相当隆重,京城中还设有专卖乞巧物品的市场,世人称为乞巧市。宋罗烨、金盈之辑《醉翁谈录》说:“七夕,潘楼前买卖乞巧物。自七月一日,车马嗔咽,至七夕前三日,车马不通行,相次壅遏,不复得出,至夜方散。”在这里,从乞巧市购买乞巧物的盛况,就可以推知当时七夕乞巧节的热闹景象。人们从七月初一就开始办置乞巧物品,乞巧市上车水马龙、人流如潮,到了临近七夕的时日、乞巧市上简直成了人的海洋,车马难行,观其风情,似乎不亚于最盛大的节日--春节,说明乞巧节是古人最为喜欢的节日之一。

关于牛郎织女的传说

七夕节始终和牛郎织女的传说相连,这是一个很美丽的,千古流传的爱情故事,成为我国四大民间爱情传说之一 。

相传在很早以前,南阳城西牛家庄里有个聪明.忠厚的小伙子,父母早亡,只好跟着哥哥嫂子度日,嫂子马氏为人狠毒,经常虐待他,逼他干很多的活,一年秋天,嫂子逼他去放牛,给他九头牛,却让他等有了十头牛时才能回家,牛郎无奈只好赶着牛出了村。

牛郎独自一人赶着牛进了山,在草深林密的山上,他坐在树下伤心,不知道何时才能赶着十头牛回家,这时,有位须发皆白的老人出现在他的面前,问他为何伤心,当得知他的遭遇后,笑着对他说:“别难过,在伏牛山里有一头病倒的老牛,你去好好喂养它,等老牛病好以后,你就可以赶着它回家了。

牛郎翻山越岭,走了很远的路,终于找到了那头有病的老牛,他看到老牛病得厉害,就去给老牛打来一捆捆草,一连喂了三天,老牛吃饱了,才抬起头告诉他:自己本是天上的灰牛大仙,因触犯了天规被贬下天来,摔坏了腿,无法动弹。自己的伤需要用百花的露水洗一个月才能好,牛郎不畏辛苦,细心地照料了老牛一个月,白天为老牛采花接露水治伤,晚上依偎在老年身边睡觉,到老牛病好后,牛郎高高兴兴赶着十头牛回了家。

回家后,嫂子对他仍旧不好,曾几次要加害他,都被老牛设法相救,嫂子最后恼羞成怒把牛郎赶出家门,牛郎只要了那头老牛相随。

一天,天上的织女和诸仙女一起下凡游戏,在河里洗澡,牛郎在老牛的帮助下认识了织女,二人互生情意,后来织女便偷偷下凡,来到人间,做了牛郎的妻子。织女还把从天上带来的天蚕分给大家,并教大家养蚕,抽丝,织出又光又亮的绸缎。

牛郎和织女结婚后,男耕女织,情深意重,他们生了一男一女两个孩子,一家人生活得很幸福。但是好景不长,这事很快便让天帝知道,王母娘娘亲自下凡来,强行把织女带回天上,恩爱夫妻被拆散。

牛郎上天无路,还是老牛告诉牛郎,在它死后,可以用它的皮做成鞋,穿着就可以上天。牛郎按照老牛的话做了,穿上牛皮做的鞋,拉着自己的儿女,一起腾云驾雾上天去追织女,眼见就要追到了,岂知王母娘娘拔下头上的金簪一挥,一道波涛汹涌的天河就出现了,牛郎和织女被隔在两岸,只能相对哭泣流泪。他们的忠贞爱情感动了喜鹊,千万只喜鹊飞来,搭成鹊桥,让牛郎织女走上鹊桥相会,王母娘娘对此也无奈,只好允许两人在每年七月七日于鹊桥相会。

后来,每到农历七月初七,相传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姑娘们就会来到花前月下,抬头仰望星空,寻找银河两边的牛郎星和织女星,希望能看到他们一年一度的相会,乞求上天能让自己能象织女那样心灵手巧,祈祷自己能有如意称心的美满婚姻,由此形成了七夕节。

乞巧七夕的习俗

七夕节最普遍的习俗,就是妇女们在七月初七的夜晚进行的各种乞巧活动。

乞巧的方式大多是姑娘们穿针引线验巧,做些小物品赛巧,摆上些瓜果乞巧,各个地区的乞巧的方式不尽相同,各有趣味。

在山东济南、惠民、高青等地的乞巧活动很简单,只是陈列瓜果乞巧,如有喜蛛结网于瓜果之上,就意味着乞得巧了。而鄄城、曹县、平原等地吃巧巧饭乞巧的风俗却十分有趣:七个要好的姑娘集粮集菜包饺子,把一枚铜钱、一根针和一个红枣分别包到三个水饺里,乞巧活动以后,她们聚在一起吃水饺,传说吃到钱的有福,吃到针的手巧,吃到枣的早婚。

有些地方的乞巧节的活动,带有竞赛的性质,类似古代斗巧的风俗。近代的穿针引线、蒸巧悖悖、烙巧果子、还有些地方有做巧芽汤的习俗,一般在七月初一将谷物浸泡水中发芽,七夕这天,剪芽做汤,该地的儿童特别重视吃巧芽,以及用面塑、剪纸、彩绣等形式做成的装饰品等就是斗巧风俗的演变。而牧童则会在七夕之日采摘野花挂在牛角上,叫做“贺牛生日”(传说七夕是牛的生日)。

诸城、滕县、邹县一带把七夕下的雨叫做“相思雨”或“相思泪”,因为是牛郎织女相会所致。胶东,鲁西南等地传说这天喜鹊极少,都到天上搭鹊桥去了。
在今日浙江各地仍有类似的乞巧习俗。如杭州、宁波、温州等地,在这一天用面粉制各种小型物状,用油煎炸后称“巧果”,晚上在庭院内陈列巧果、莲蓬、白藕、红菱等。女孩对月穿针,以祈求织女能赐以巧技,或者捕蜘蛛一只,放在盒中,第二天开盒如已结网称为得巧。

而在绍兴农村,这一夜会有许多少女一个人偷偷躲在生长得茂盛的南瓜棚下,在夜深人静之时如能听到牛郎织女相会时的悄悄话,这待嫁的少女日后便能得到这千年不渝的爱情。

为了表达人们希望牛郎织女能天天过上美好幸福家庭生活的愿望,在浙江金华一带,七月七日家家都要杀一只鸡,意为这夜牛郎织女相会,若无公鸡报晓,他们便能永远不分开。

在广西西部,传说七月七日晨,仙女要下凡洗澡,喝其澡水可避邪治病延寿。此水名“双七水”,人们在这天鸡鸣时,争先恐后地去河边取水,取回后用新瓮盛起来,待日后使用。

广州的乞巧节独具特色,节日到来之前,姑娘们就预先备好用彩纸、通草、线绳等,编制成各种奇巧的小玩艺,还将谷种和绿豆放入小盒里用水浸泡,使之发芽,待芽长到二寸多长时,用来拜神,称为“拜仙禾”和“拜神菜”。从初六晚开始至初七晚,一连两晚,姑娘们穿上新衣服,戴上新首饰,一切都安排好后,便焚香点烛,对星空跪拜,称为“迎仙”,自三更至五更,要连拜七次。

拜仙之后,姑娘们手执彩线对着灯影将线穿过针孔,如一口气能穿七枚针孔者叫得巧,被称为巧手,穿不到七个针孔的叫输巧。七夕之后,姑娘们将所制作的小工艺品、玩具互相赠送,以示友情。

在福建,七夕节时要让织女欣赏、品尝瓜果,以求她保佑来年瓜果丰收。供品包括茶、酒、新鲜水果、五子(桂圆、红枣、榛子、花生、瓜子)、鲜花和妇女化妆用的花粉以及一个上香炉。一般是斋戒沐浴后,大家轮流在供桌前焚香祭拜,默祷心愿。女人们不仅乞巧,还有乞子、乞寿、乞美和乞爱情的。而后,大家一边吃水果,饮茶聊天,一边玩乞巧游戏,乞巧游戏有两种:一种是“卜巧”,即用卜具问自己是巧是笨;另一种是赛巧,即谁穿针引线快,谁就得巧,慢的称“输巧”,“输巧”者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小礼物送给得巧者。

有的地区还组织“七姐会”,各地区的“七姐会”聚集在宗乡会馆摆下各式各样鲜艳的香案,遥祭牛郎织女,“香案”都是纸糊的,案上摆满鲜花、水果、胭脂粉、纸制小型花衣裳、鞋子、日用品和刺绣等,琳琅满目。不同地区的“七姐会”便在香案上下工夫,比高下,看谁的制作精巧。今天,这类活动已为人遗忘,只有极少数的宗乡会馆还在这个节日设香案,拜祭牛郎织女。香案一般在七月初七就备妥,傍晚时分开始向织女乞巧。

七夕乞巧的应节食品,以巧果最为出名。巧果又名“乞巧果子”,款式极多。主要的材料是油、面、糖、蜜。《东京梦华录》中称之为“笑厌儿”、“果食花样”,图样则有捺香、方胜等。宋朝时,街市上已有七夕巧果出售,巧果的做法是:先将白糖放在锅中熔为糖浆,然后和入面粉、芝麻,拌匀后摊在案上捍薄,晾凉后用刀切为长方块,最后折为梭形巧果胚,入油炸至金黄即成。手巧的女子,还会捏塑出各种与七夕传说有关的花样。
此外,乞巧时用的瓜果也有多种变化:或将瓜果雕成奇花异鸟,或在瓜皮表面浮雕图案;此种瓜果称为“花瓜”。

直到今日,七夕仍是一个富有浪漫色彩传统节日。但不少习俗活动已弱化或消失,惟有象征忠贞爱情的牛郎织女的传说,一直流传民间。

七夕节的诗词

古诗十九首之一
(汉)佚名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摸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七夕
(五代·后唐)杨璞
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弄金梭。
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

七夕
(唐)权德舆
今日云骈渡鹊桥,应非脉脉与迢迢。
家人竟喜开妆镜,月下穿针拜九宵。

七夕
(唐)徐凝
一道鹊桥横渺渺,千声玉佩过玲玲。
别离还有经年客,怅望不如河鼓星。

鹊桥仙
(宋)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七夕醉答君东 (明)汤显祖
玉名堂开春翠屏,新词传唱《牡丹亭》。
伤心拍遍无人会,自掐檀痕教小伶。

韩庄闸舟中七夕
(清)姚燮
木兰桨子藕花乡,唱罢厅红晚气凉。
烟外柳丝湖外水,山眉澹碧月眉黄。

热点内容
齐白石画梅花 发布:2025-02-02 03:46:59 浏览:190
永泰盆景 发布:2025-02-02 03:45:25 浏览:959
海棠通信 发布:2025-02-02 03:18:30 浏览:357
开业鲜花门 发布:2025-02-02 03:18:29 浏览:257
柑橘室内盆栽 发布:2025-02-02 03:16:50 浏览:70
绿植盆器 发布:2025-02-02 03:14:26 浏览:904
茉莉花翻土应注意什么 发布:2025-02-02 03:14:25 浏览:775
康乃馨素描画图片大全 发布:2025-02-02 03:07:17 浏览:850
巴西玫瑰树 发布:2025-02-02 03:05:49 浏览:586
荷花白描简介 发布:2025-02-02 03:04:01 浏览: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