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节火箭
❶ 七夕有没有什么野史秘闻
-牛女神话为什么能流传下来
由于牛女神话和天上的两个著名星宿有关,再加上故事本身的生动性、可爱性,所以一直在群众中较为广泛地流传着。《诗·小雅·大东》曰:“维天有汉,监亦有光。跂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睆彼牵牛,不以服箱。”正是抓住了牛女故事的主要人物及故事发生的主要场所(天河),抓住了牛女二人的主要“职业特点” (女织布,男以牛运载),可以从中看到牛女故事的蛛丝马迹。今天所能见到的有关天河牛女的文字记述,以此为最早。
汉代以后的有关记载就更多了。《淮南子》 曰:“乌鹊填河成桥而渡织女。”《风俗通》 曰:“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这些“乌鹊填河成桥而渡织女”的情节产生的时代,要比见于文字记述的时代早得多,我认为可能会在商周时期。古人观察天象,在七月初头的子夜时分,牛女二星都出现在子午线上,由于天穹效应,二星之间看似距离相近多了,所以人们把七月七日当成牛女相会的日子。这时候,又恰是乌鹊脱毛的季节,古人仰看天河牛女,就很自然地联想到可借助于乌鹊为桥使牛女相会。宋罗愿《尔雅翼·释鸟》:“涉秋七日,(乌鹊)首无故皆髡。相传以为是日河鼓与织女会于汉东,役乌鹊为梁以渡,故毛皆脱去。”从自然现象上解释了“役乌鹊为桥”的起因,是很有道理的。人们遂把七月七日当成牛女相会的日子。实际上,牛郎星体积只有织女星的1/3,质量也只有织女星的一半,“十八的大姐九岁的郎”,这真是一对名副其实的“姐弟恋”。二星相距有16光年之遥,乘坐每秒11公里的火箭,还要飞40万年,通一次电话,对方要16年后才能听到。天空中的二星永远也不会相会。但因为七夕的故事,后来又把这天当做妇女的节日。
我认为原始的牛女神话中的主角是两个“女织男牧(或耕)”的劳动者的“平民形象”,因而虽在群众中广为流传但长久却未被记入文籍之中。至秦汉时代国家出现了大一统的局面,君主制政体确立,反映在天文学上则是把满天似乎杂乱无章的星宿,说成是一个等级森严的“星国”,有天帝、帝车,还有三公、九卿、将相、后妃、太子,织女星也被说成天帝的女儿或孙女(见《史记·天官书》)。织女由于和天帝攀上了血统关系,而身价倍增。这或者也是“七夕”这个节日,不但民间,而且连宫廷之内、官宦之家都十分重视,成为一个“全民的节日”的原因吧。
山东省沂源县燕崖乡,是神话故事牛郎织女的故乡,是中国爱情文化的发源地。关于牛郎织女的传说,其实最初源于原始信仰中的星辰崇拜,是星宿的神化与人格化。
牛女故事,有人认为“产生可能在西汉,但完成却是在汉末魏晋之间”;不少人认为,牛女故事最早也就是上溯至《诗经》时代。但我觉得,牛郎织女的神话起源很古很古,是一则原始神话。其创始年代应在公元前2400年以前,那时正是中国原始氏族社会的母权制时期。
牛郎织女星到底在哪里
这里从杜甫的一首诗说起。 其诗曰:“牵牛出河西,织女处其东。”清代学者浦起龙说:“‘牵牛织女’四字宜倒转。牵牛三星如荷担,在河东;织女三星如鼎足,在河西。公涉笔偶误耳。”今人在中国天文学史的书中也说:“这里东西方向是颠倒的。”从今天的星象看,他们讲得很有道理,因为织女星在天河西,而牵牛星在天河东。 杜甫诗题目即为《牵牛织女》,全诗又不长,岂能起首二句就把牛、女二星宿的方位弄颠倒了?原来杜诗是在用典:晋陆机《拟迢迢牵牛星》诗:“牵牛西北回,织女东南顾。”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 曰:“天河之东有织女,天帝之子也;年年织杼劳逸,织成云锦天衣。天帝怜其独处,许嫁河西牵牛郎。嫁后遂废织。天帝怒,责令归河东,使一年一度相会。”这段话又见于南朝梁殷芸的《小说》。杜甫之后南宋诗人张耒《七夕诗》曰“河东美人天帝子” ,“河西嫁与牵牛夫”。可见杜诗“牵牛河西”、“织女河东”决非“涉笔偶误”,在他之前之后都有这种用法,起码也应看着杜甫是在用典。但实际天象为何与陆机诗、与《荆楚岁时记》、与殷芸《小说》、与杜诗、与张耒诗所写之牛女二星神的方位不合呢?郑文光在《中国天文学源流》 中说:“据计算,公元前2400年,河鼓(牛郎星)在织女西。”这是为什么呢?
先谈一个天象问题。牛郎织女星虽然是恒星,但它们的相对位置也不是永远恒定不变的,实际上,它们之间的相对位置也在变化,不过较短的历史时期内,我们觉察不到罢了。如北斗七星,10万年前,10万年后,和现在差别就很大;再如,被称为星宿王国中心的“北极星”,指最接近北天极的那颗星,它在人们的视觉中好像是静止不动的,其实由于地球自转轴的进动,北天极也在缓慢地悄悄移动着它在恒星间的位置。对于我们地处北半球的人来说,不同历史时期所看到的北极星是不相同的。这样,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公元前2400年前,牛、女二星方位与杜甫当时以及今天的天象不合了。
当时的星象图后人何以得知?已经隔了几千年如何传到六朝、如何传到唐代甚或今天?传到六朝、传到唐代,我认为是口耳相传的缘故,可见牛郎织女神话的魅力所在。至于4000多年前的星象图后人何以得知,早在西汉末年的刘歆,就曾经回推历史上的天象,并且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限于当时的观测精度和对天体运行规律的掌握,这些推测还不够精确;但现在,比如我们用美国的天象演示软件《天图》,它就立即能演示出我们需要的彼时彼地的实际星空,包括恒星、太阳、月亮、各行星、彗星乃至河外星云等几乎所有天体的精确位置。所以我们今天推知公元前2400年牛郎织女星的位置,也是比较容易的事情。
我认为,杜甫等人诗文中所写牛女二星方位与当时和今天不合但却与公元前2400年相合,就无意中透露了一个秘密:牛郎织女神话的创始年代是与牛、女二星方位相合的公元前2400年以前的那个时代。中国神话研究著名专家袁珂、程蔷都有牛女神话起源很古的推测。但“古”到何时,为何起源很古,又都语焉不详。学者们认为:黄河流域是我国古代文化的摇篮,早在八千年前的裴李岗文化时期就出现了农业、手工业和畜牧业,就对天文知识有所了解。进入仰韶文化时期(公元前5000-公元前3000年),农业生产有了进一步发展,农作物除粟外,还种植了麻、蔬菜和藕。那时先民们为了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已注意观察认识天象及寻求其变化规律。中国的历史纪年,现在多数人相信古本《竹书纪年》的说法,认为夏王朝约在公元前二十一世纪至公元前十六世纪。而公元前2400年,相当于母权制氏族时期。马克思曾说:“古代各族是在幻想、神话中经历了自己的史前时期。”又说,在人类社会“野蛮时期的低级阶段”,就“已经开始创造了还不是用文字来记载的神话、传奇和传说的文学,而且给予人类以强大的影响”。“野蛮时期的低级阶段”,正是中国原始氏族社会的母权制时期。我认为牛郎织女的神话,即起源于这个时期。
织女星是华夏先民最早认识的恒星之一
那时的先民们已注意观察天象,除日、月之外,最早认识的恒星可能就是北斗、北极、心宿、织女等。夏代曾用织女所向以定四时,足见织女在远古人心目中是很重要的星。由于织女星是北天空很亮的一颗星,除大角星外,就数它了。织女星的体积是太阳的33倍,温度比太阳高5000度,而光度则是太阳的50倍。而织女星又在天河旁,较大角星更容易辨认,于是先民们就把北天空这颗很亮的星取名为和“女性”有关的星——这应当是母权制氏族社会繁荣时期尊重女性的迹象和印记。而在仰韶文化时期,先民们已有了麻的种植,说明母系氏族的社会已能用麻类织作衣物,并且这一工作全由妇女操作。
再从传说来看,相传黄帝娶西陵氏女,名嫘祖,她是我国传说中最早的养蚕人,后代尊之为“先蚕”祭祀。可见植桑养蚕业在我国历史之悠久。这就是先民们把天河旁这颗亮星尊之为“织女”的社会背景和条件。而早在八千年前的裴李岗文化时期就已出现了畜牧业,先民们已开始对猪、牛等进行驯化养殖。而在母系氏族时期,“牵牛以驯” ,“驯牛以用”这项工作基本上由男子操作。随着人们精勤观测星象的进展,先民们除较易认识的北斗、织女等星外,又陆续认识了其他一些星宿。于是又在天河的另一旁选取了三颗星(中之“河鼓二”也较亮),名之为“牵牛”。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先民们对牲畜的驯养。那时社会的发展已从群婚制过渡到对偶婚,人们把天上的两个星宿说成是一对夫妻,就是对偶婚在神话中的反映。牵牛在天河西,织女在天河东,东升西落,男跑女追,紧紧相随,这大概也和母系氏族社会中女子地位较高,在情爱方面也更主动、更大胆有关吧。这两颗星相比,织女星比牵牛星亮多了,可见牛女神话传说,还残留着以女性为中心的对偶婚的痕迹,那时候的牛女神话,肯定简略得很,可能只是说这两个星宿一为织女,一为牵牛,是对恩爱夫妻,女织男牧(或耕),共同创造着美满的生活。这神话是当时先民们生活的曲折反映,寄托着他们的美好愿望。
❷ 先进文化的例子
一、中国航天工业:工厂始终附属于研发和设计
先看看航天工业。与航空工业相比,同属军工的航天工业具有两个基本不同点。第一,中国航天工业的发展起点是国防部第五研究院的建立。也就是说,航天工业是先有设计然后才有工厂,工厂始终附属于研发和设计。
第二,航天工业不可能从国外购买现成的技术和产品,也就绝了依赖外国技术的念头。正是由于任何产品都要靠自己干,所以通过长期不懈的努力反而发展出来不比国外差的技术能力。几十年下来,中国航天工业在导弹、卫星、运载火箭、载人航天等领域硕果累累,成为中国的骄傲。
1992年,航空工业系统和航天工业系统分别获得100亿元的国家拨款。对比之下,航空工业因AE100项目的失败而让国家把钱收了回去,但航天工业却用这100亿元和后来追加的80亿元,于2003年10月把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送上天,使中国成为继苏联、美国之后世界上第三个能够独立自主开展载人航天工程的国家。
二、中国电信设备工业:从自主开发“04机”到华为的崛起
80年代初,中国电信技术处于非常落后的状态,而国际主流技术已经进入数字程控交换的时代。为了发展通信事业,中国不得不依赖进口,一时间中国电话网所使用的程控交换机曾全部被号称“七国八制”(七个国家的八个企业,制式都不一样)的进口产品所主宰。
为了替代进口,邮电部也计划开发程控交换机,由当时邮电部第一研究所和第十研究所担纲。但即使是仿制也如此之难,以至于有些专家得出结论:中国人做不出程控交换机——其逻辑与今天航空工业的一些专家称中国做不出大飞机如出一辙。
但此话说出不久,业外的解放军信息工程学院(位于郑州)便开发出中国第一套万门数字程控交换机,即著名的“04机”。
三、中国轿车工业:自主开发企业与合资企业的差别
中国轿车工业的主要企业从80年代中期开始相继走上合资道路。当时的想法是通过合资引进外国的先进产品技术,然后通过零部件国产化,最后实现自主开发。然而,20来年下来,尽管政府的行政部门为了保护这些企业而长期严格限制其他企业进入轿车工业领域,但这些企业仍然只会组装外国品牌的产品,没有自主开发的能力。
原因在于,合资企业只能生产外国设计的轿车,却不进行产品开发,而没有产品开发的实践,当然也就无法发展出产品开发能力。如此,尽管这些大企业都建有技术研发机构,但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却并不是以产品开发为中心的,其技术工作也只能是主要为生产现成的产品服务。
四、技术进步是一个组织性和体制性的问题
中国电信设备工业和中国轿车工业中的技术进步案例说明,传统体制下的既得利益者是创新的最大敌人。这两个竞争性工业和航天工业的经验还同样说明,自主开发和创新型企业所需要的组织原则和结构非常不同于只能加工制造外国设计产品的企业。这几个航空工业之外的例子进一步说明一个普遍的道理:技术进步不是一个纯技术的问题,而是一个组织性和体制性的问题。
于是,我们可以回到航空工业的一个重要问题上:既然中国民用航空工业近20年的技术发展几乎是停滞的,那么为什么在那之前的运-10能在技术上获得成功?其实就是因为一个简单的事实:运-10是在中国航空工业50多年的历史中,唯一在航空工业行政主管部门直接管辖之外予以执行的项目。
❸ 七夕夜如何在夜空中寻找牛郎星和织女星
怎么在天空中找到牛郎织女星
今日农历七月初七,是传统的中国情人节——七夕。作为中国古代四大爱情故事之一,牛郎织女的故事最早在《诗经》中就出现过,传说这一天牛郎和织女可以通过鹊桥,完成他们一年一次的相会。
但事实上,七夕节原来不叫七夕节,而是叫【乞巧节】,汉代开始就有这个节日了,这一天是美女们向老天祈求心灵手巧、幸福美满的节日。
人们到了七夕或中秋这一天,都会纷纷祭拜月亮,祈求爱情美满,夫妻和睦。
在我们每天都能看到清晰的银河和满天的星斗,没事儿就对照着星图,一个一个星座找过来,牛郎织女星算是非常好找的两颗星。下面就说说怎么找吧。
银河在天空中会横跨整个天际,但还是能看出分段的。银河有一段是曲曲折折的,像钱塘江一样,会拐好几个弯,有一段则是平滑的弧线,南十字星在曲折的那一段,而牛郎织女星就在平滑的这一段。
七夕节这一天,月亮一般都是上弦月,所以星空能看的清楚。晚上抬头望去,在银河平滑的一段,能看到明显比其他星更明亮的三颗星,组成一个大大的三角形,那分别就是【牛郎星】【织女星】和【天津四】。天鹰座的【牛郎星】和天琴座的【织女星】隔河相望,而大家比较陌生的【天津四】,跟周围的9颗星组成天鹅座,就像一只朝着牛郎织女飞去的大鸟,估计中国古人就因此把它看作是喜鹊了吧。
当我自己看到这一幕的时候,还真是会心一笑,古人虽然没什么夜生活,却真是很有雅兴。如今我们有了夜生活,却难得看到星空了,
最后必须澄清一件事:天上的遥远的恒星之间,相对位置变化实在太小太小,基本上是看不出来的,所以,牛郎星和织女星并不会真的走到一起,天鹅座也不可能飞到中间在银河上架起鹊桥,那只是一厢情愿的美好愿望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