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字木兰花苏轼
① 苏轼的减字木兰花 译文
不知道你要哪首?只有词牌名可有点儿麻烦。
减字木兰花
已卯儋耳春词
苏轼
春牛春杖,无限春风来海上。
便丐春工,染得桃红似肉红。
春幡春胜,一阵春风吹酒醒。
不似天涯,卷起杨花似雪花。
这首词是作者被贬海南时所作,是一首咏春词。作者以欢快的笔触描写海南绚丽的春光,寄托了他随遇而安的达观思想。
此词上、下片句式全同,而且每一片首句,都从立春的习俗发端。古时立春日,“立青幡,施土牛耕人于门外,以示兆民(兆民,即百姓)”(《后汉书、礼仪志上》)。春牛即泥牛。春杖指耕夫持犁仗侍立;后亦有“打春”之俗,由人扮“勾芒神”,鞭打土牛。春幡,即“青幡”,指旗帜。春胜,一种剪纸,剪成图案或文字,又称剪胜、彩胜,也是表示迎春之意。而两片的第二句都是写“春风”。上片曰:“无限春风来海上”。作者《儋耳》诗也说:“垂天雌霓云端下,快意雄风海上来”。风从海上来,不仅写出地处海岛的特点,而且境界壮阔,令人胸襟为之一舒。下片曰:“一阵春风吹酒醒”,点明迎春仪式的宴席上春酒醉人,兴致勃发,情趣浓郁。两处写“春风”都有力地强化全词欢快的基调。接着上、下片对应着力写景。上片写桃花,下片写杨花,红白相衬,分外妖娆。写桃花句,大意是乞得春神之力,把桃花染得如同血肉之色一般。丐,乞求。这里把春神人格化,见出造物主孳乳人间万物的亲切之情。、不似天涯,卷起杨花似雪花“句,是全词点睛之笔。海南地暖,其时已见杨花;而中原,燕到春分前后始至,与杨柳飞花约略同时。作者用海南所无的雪花来比拟海南早见的杨花,谓海南跟中原景色略同,于是发出”不似天涯“的感叹。
此词礼赞海南之春,古代诗词题材中有开拓意义。同时词又表达作者旷达之怀,对我国旧时代知识分子影响深远。这是苏轼此词高出常人的地方。这首词大量使用同字。把同一个字重复地间隔使用,有的修辞学书上称为“类字”。本来,遣词造句一般要避免重复。《文心雕龙。练字第三十九》提出的四项练字要求,其中之一就是“权重出”,以“同字相犯”为戒。但是,作者偏偏利用“同字”,结果反取得异样的艺术效果,不但音调增加美听,而且主旨得到强调和渲染。这又是苏词高出他人之处。全词八句,共用七个“春”字(其中两个是“春风”),但不平均配置,有的一句两个,有的一句一个,有三句不用,显得错落有致;而不用“春”字之句,如“染得桃红似肉红”,“卷起杨花似雪花”,却分别用了两个“红”字,两个“花”字。事实上,作者也许并非有意要作如此复杂的变化,他只是为海南春色所感发,一气贯注地写下这首词,因而自然真切,朴实感人,而无丝毫玩弄技巧之弊。这也是苏词不同流俗的地方。
② 苏轼减字木兰花巳卯
《减字木兰花·己卯儋耳春词》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词。词的上片写海南春早。春风阵阵,桃花灼灼一派备耕景象。对此,作者心中充满喜悦之情。下片写迎春仪式的宴席上春酒醉人,预兆丰稳之年;接着写海南的杨花好似中原的雪花,赞叹“不似天涯”,表现作者对海南怀有亲切情感。词中情感浓烈,摄取了显示春光典型的事物,描绘色彩鲜明,有意运用复叠的语言,造成轻快节奏并突出重点词语,收到富有感染力的艺术效果。
作品名称
减字木兰花·己卯儋耳春词
作品别名
减字木兰花·立春
创作年代
北宋
作品出处
《苏东坡全集》
文学体裁
词
作 者
苏轼
词 牌
减字木兰花
减字木兰花⑴·己卯儋耳春词⑵
春牛春杖⑶,无限春风来海上。便丐春工⑷,染得桃红似肉红⑸。
春幡春胜⑹,一阵春风吹酒醒。不似天涯⑺,卷起杨花似雪花⑻。[1]
注释译文
编辑
词句注释
⑴减字木兰花:原唐教坊曲,双调四十四字,与“木兰花”相比,前后片第一、三句各减三字,改为平仄韵互换格,每片两仄韵,两平韵。
⑵己卯:宋哲宗元符二年(1099)。儋耳:古代地名,在今海南境内。治所在今海南省儋州市西北。
⑶春牛:即土牛,古时农历十二月出土牛以送寒气,第二年立春再造土牛,以劝农耕,并象征春耕开始。春杖:耕夫持犁杖而立,杖即执,鞭打土牛。也有打春一称。
⑷丐:乞求。春工:春风吹暖大地,使生物复苏,是人们将春天比喻为农作物催生助长的农工。
⑸肉红:状写桃花鲜红如血肉。
⑹春幡(fān):春旗。立春日农家户户挂春旗,标示春的到来。也有剪成小彩旗插在头上,或树枝上。春胜:一种剪成图案或文字的剪纸,也称剪胜,以示迎春。
⑺天涯:多指天边。此处指作者被贬谪的海南岛。
⑻杨花:即柳絮。[2]
白话译文
牵着春天的泥塑耕牛,拉起春天的泥塑犁杖,泥塑的耕夫站在二者的近旁。春风无限,来自海上。于是请来春神的神功,把桃花红染得像肉色红。
竖立春天的绿幡,剪成春天的彩胜。一阵春风,吹我酒醒。此地不像海角天涯,卷起的杨花,颇似雪花。
③ 减字木兰花 苏轼
这首词写要珍惜一年中最好的时光早春来表达要珍惜一生中最好的时光的情感,及时把握青春年华,珍惜一生中最好的时光,及时行乐,不要到年老时无所作为,后悔颠倒。
④ 如何更好的解读苏轼的“减字木兰花(雪词)”
这首词呢,在苏轼词中并不引人注目,所以注解不多,时间和创作背景都很模糊,但是,这首词写的很美,并不亚于其他名作。
减字木兰花,宋词词牌,双调,适宜表现婉约柔和的情感,苏轼用这个词牌写雪,声意相谐,相得益彰。
首先,从整体看,这首词结构非常清晰,上下两阕,上阕写景,下阕抒情,是宋词的标准结构。上阕写景,细腻而意远,下阕抒情却没有直抒胸臆,而是通过用典,借景抒情,婉曲的表达了一种清冷而寂寞的情绪,非常唯美。
上阕写景,大致用了两个比喻,一个是把雪比做云一样洁白的玉英,纷纷扬扬如织如霰,显示出一种清冷高洁的内在情感。另一个比喻是把雪比做耐寒的杨花,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苏轼的杨花词,似花还非花,点点都是离人泪,带着一种缥缈的忧伤。
下阕承接这种情绪,第一句,用了司马相如梁苑看雪的典故,其实这是南北朝谢惠连《雪赋》里虚拟的一个场景,描绘了梁苑中梁王和诸位名士看雪作赋的场景,本来雪赋就写得柔美婉约略带忧伤,如今沧桑百年,名士不在,佳人无踪,只有雪花依旧纷纷扬扬。让人读来伤怀不已,雪赋中写到,玄阴凝不昧其洁,太阳耀不固其节。节岂我名,节岂我贞。凭云升降,从风飘零。值物赋象,任地班形。素因遇立,污随染成。纵心皓然,何虑何营?
这一句是明典。
结句,用了暗典,看上去直抒胸臆,写莫惹闲愁,折江梅而上小楼,上小楼是什么意思?上小楼自然是远眺而怀人。
折江梅,典出(探尽江梅无消息,春还消息访寒梅),也是折梅寄远的怀人之意。
这首词,用笔很轻,没有直接写出作者的心意,而是用曲笔,先描写了雪花的美,然后用梁苑看雪和折江梅远眺两个意象,曲折隐晦的表达了作者清冷而忧伤的寂寞,江天雪色,前途渺茫,知己不在,衬托出作者自己高洁而寂寞的心境。
⑤ 苏轼《减字木兰花》莺初解语,最是一年春好处 .... 的翻译。
减字木兰花·莺初解语
宋·苏轼
莺初解语,最是一年春好处。
微雨如酥,草色遥看近内却无。
休辞醉倒,容花不看开人易老。
莫待春回,颠倒红英间绿苔。
诗意:
黄莺开始啼叫,这初春是一年中最好的季节;细雨蒙蒙,珍贵如油,滋润着草木,那刚刚长出的春草,远看一片嫩绿,近看却仿佛消失了。
不要推辞会醉倒在这个季节,有花而不去看它开放,就意味着人生很快消逝。不要等待着春离开大自然,纷纷落花夹杂着绿色的苔藓。
⑥ 有苏轼的《减字木兰花》这首诗吗
减字木兰来花·莺初解语自
作者:苏轼
原文:
莺初解语,最是一年春好处。微雨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休辞醉倒,花不看开人易老。莫待春回,颠倒红英间绿苔。
减字木兰花·立春
作者:苏轼
原文:
春牛春杖,无限春风来海上。便与春工,染得桃红似肉红。
春幡春胜,一阵春风吹酒醒。不似天涯,卷起杨花似雪花
减字木兰花·春月
作者:苏轼
原文:
二月十五夜,与赵德麟小酌聚星堂
春庭月午,摇荡香醪光欲舞。步转回廊,半落梅花婉娩香。
轻云薄雾,总是少年行乐处。不似秋光,只与离人照断肠。
减字木兰花(琴)
作者:苏轼
原文:
神闲意定。万籁收声天地静。玉指冰弦。未动宫商意已传。
悲风流水。写出寥寥千古意。归去无眠。一夜余音在耳边。
⑦ 减字木兰花 苏轼
减字木兰花·莺初解语
【作者】苏轼 【朝代】宋代
莺初解语。最是回一年春好处。微雨答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休辞醉倒。花不看开人易老。莫待春回。颠倒红英间绿苔。
译文 注释
黄莺开始啼叫,这初春是一年中最好的季节;细雨蒙蒙,珍贵如油,滋润着草木,那刚刚长出的春草,远看一片嫩绿,近看却仿佛消失了。
不要推辞会醉倒在这个季节,有花而不去看它开放,就意味着人生很快消逝。不要等待着春离开大自然,纷纷落花夹杂着绿色的苔藓。
⑧ 苏轼 减字木兰花·立春
减字木兰花·立春
作者:苏轼
春牛春杖。无限春风来海上。便与春工。染得桃红似肉红。
春幡春胜。一阵春风吹酒醒。不似天涯。卷起杨花似雪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