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花园百科 » 咏兰花明张

咏兰花明张

发布时间: 2023-06-04 19:25:17

A. 咏兰花一诗的大意

“兰生山谷无人识,客种东轩遗我香。知有清芬能解秽,更怜细叶巧凌霜”,这是宋代苏辙的咏兰名诗。兰花严寒不凋,芬芳高洁,幽香四溢,获得几乎压倒群芳的赞誉:“香祖”、“王者之香”、“空谷佳人”、“花中君子”。兰花是中国人民喜爱的十大名花之一,栽培历史悠久。早在公元前600至1000 年成书的《诗经》就有兰的篇章:“溱与洧,方涣涣兮。仕与女,方秉蕳兮”,陆机:“蕳即兰,香草也”。我国是兰花的重要发源地之一,种类多,分布广,从温带、亚热带到热带雨林,处处都有兰花踪迹。我国有兰科173属1200 余种,如云南的雪兰、四川的蕙兰、福建的建兰、浙江的杭兰、台湾的报岁兰等,都是著名品种。兰花生于幽谷丛林,不与百花争妍,她的风姿素雅,花容端庄,幽香清远,具有淡雅宜人的东方风韵。古往今来,诗人为之作赋,画家为之挥毫,咏兰之作,历代不绝。战国时代的屈原可能是最早的爱兰和植兰者,他在《离骚》中咏道:“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琴操·猗兰操》中记载:“孔子自卫返鲁,隐谷之中见香兰独茂,喟然叹曰:芝兰当为王者香,今独与众草为伍”。后世爱兰者不胜枚举,汉武帝有“兰有香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的佳句。唐人李白写有脍炙人口的《古风》诗:“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虽照阳春晖,复悲高秋月。飞霜早淅沥,绿艳恐休歇。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诗人以兰自喻,在对幽兰赞美之中寄寓怀才不遇之情。人们爱兰,爱它朴实与纯真,不事雕琢,自有一种卓尔不群、宁静之美。尤为难得的是,兰花四季常青,花香不绝,春兰谢了,蕙兰吐蕾,秋兰刚凋,寒兰开放。春兰二三月间开花,香气清幽;蕙兰又叫夏兰,四五月间开花;秋兰七至九月开花,芳香浓烈;冬天开花的有报岁兰和寒兰,春节前后盛放。明代张羽《兰花诗》云:“能白更兼黄,无人亦自芳。寸心原不大,容得许多香”,赞美了兰花孤高芳洁的品格。“春兰如美人,不采羞自献。时闻风露香,蓬艾深不见”,宋代苏轼这首诗写的是春兰;“漫种秋兰四五茎,疏帘底事太关情,可能不作凉风计,护得幽香到晚清”,宋代朱熹这首《兰》诗咏的是秋兰;“雪径偷开浅碧草,冰根乱吐水红芽。生无桃李春风面,名在山林处处香”,宋代杨万里这首《兰诗》则盛赞冬兰。“气如兰兮长不改,心若兰兮终不移”,人们在歌颂坚定不移的气节和情谊时,总以兰花作比。宋代著名画家赵孟、郑思肖,清代郑板桥,近代艺术大师吴昌硕,均以画兰著名。赵孟的《兰花》画是我国目前保存最早的兰花画卷,画上题诗一首:“六月衡湘暑气蒸,幽香一喷冰人清。曾将移入浙西种,一岁才华一两茎”,他所画兰花被后人称为绝艺。明代大画家董其昌《兰》诗云:“绿叶青葱傍石栽,孤根不与众花开。酒阑展卷山窗下,习习香从纸上来”,这首咏兰诗构思新颖,意趣横生。郑板桥视兰为君子,爱兰忠贞不渝,他在《折枝兰》诗中写道:“多画春风不值钱,一枝青玉半枝妍。山中旭日林中鸟,衔出相思二月天”;又有诗云:“竹石幽兰合一家,乾坤正气此间赊。任渠霜雪连冰冻,苍翠何曾减一些”,从不同角度写出了兰花的高雅丽质。郑板桥兰画得好,书法也好,人称“板桥作字如写兰,波磔奇古形翩翩。板桥作兰如写字,秀叶疏花见姿致”。老一代革命家董必武、朱德、陈毅都喜欢兰花。董必武有很高赏兰水平,他说:“兰有四清:气清、姿清、神清、韵清”,可以说是赏兰的名言。朱德平生爱兰,敬佩兰花清高飘逸,1961 年3月,他到广州越秀公园游览时,兴致勃勃地观赏了兰花,写下了“唯有兰花香正好,一时名贵五羊城”的名句,又在咏兰诗中咏道:“东方解冻发新芽,芳蕊迎春见物华。浅淡梳妆原国色,清芳谁得胜兰花?”而陈毅的《幽兰》诗:“幽兰在山谷,本自无人识。只为馨香重,求者遍山隅”,则更道出兰花的雅洁神韵。

B. 元末明初诗人、北郭十才子之一张羽简介,有《咏兰花》等作

个人简介

张羽,早年随父宦江浙,因兵乱不得归。后与徐贲约定侨居吴兴,为安定书院山长,再徙于吴兴(今浙江省湖州市)。洪武初年入京,不得朱元璋喜好,洪武四年(1371)又至京师,因应对不称旨,放还。再征,授太常司丞。朱元璋曾亲述滁阳王事实,命张羽撰写庙碑。洪武十八年(1385)坐事流放岭南,未半道召还,投龙江而死,一说是被人绑起扔进长江淹死。

张羽好著述,文辞精洁典雅,诗咏深思冶炼,朴实含华。书拦羡竖法纤婉有异趣,仿佛谢庄月赋。隶书效法韩择木、楷书临摹王羲之曹娥碑,虽未精极,却能离俗而入于雅。画山水法米氏父子及高克恭,笔派团力苍秀,品在方从义上。著有《静居集》四卷。

名诗文选

《咏兰叶》

泣露光偏乱,含风影自斜。

俗人那解此,看叶胜看花。

《咏兰花》

能白更兼黄,无人亦自芳。

寸心原不大,容得许多香。

张羽与《吴兴八景》

吴兴八景,指今浙江省湖州市市区(吴兴区)及其周边近郊的八处游览胜地。“吴兴八景”之“吴兴”是湖州的古称。八景依次名为:道场霁晓、苍弁清秋、西塞晚渔、下菰长烟、龙洞云归、横山暮岚、南湖雨意、金盖出云。“吴兴八景”之名形成于明万历年间,明《万历湖州府志卷二. 山川》以近郊景点列为八景,从此便有了官方的叫法。但这并非首创,早在明初,张羽以八景之名作了八首近体诗,合成《吴兴八景》。

张羽的八首近体诗,是描写中世纪湖州及附近郊区田园简大景色的“绝妙好辞”,如雨后道场山的“满眼清晖”,秋天弁山的“迢迢爽气”,黄昏西塞山的“犹见白鹭飞”,城南下菰的“蔓草苍烟”,黄龙洞的“云端见笙鹤”,郊外横山的“落日半隐”,碧浪湖边的“相对白鸥眠”,金盖山的状似“青瑶簪”,无不向世人展示了湖州的美丽景色,同时也从风景上体现了湖州在众多“江南清丽地”中的特殊地位,是元代诗人咏出的“人生只合住湖州”的绝好诠释。

C. 张羽咏兰花

明·张羽 咏兰花 能白更兼黄,无人亦自芳。 寸心原不大,容得许多香。

D. 古诗《张羽·咏兰花》诗词注释与赏析

张羽·咏兰花

能白更兼黄,无人亦自芳。

寸心原不大,容得许多香弯纤。

赏析

张羽洞扰(公元1323年—公元1385年),字来仪,更字附凤,号静居,元末明初浔阳(今江西九江)人,与高启、杨基、徐贲称为“吴中四杰”,又与高启、王行、徐贲等十人,人称“北郭十才子”,亦为明初十才子之一。官至太常丞,工诗善画,山水宗法米氏父子。早年随父宦江浙,后与徐贲约定寓居吴兴,为安定书院山长,再徙于吴中(今江苏苏州)。洪武初年入京,未得赏识,洪武四年又至京师,为太常丞,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流放岭南,未半道召还,知必死,遂投龙江而亡。张羽好著述,文辞典雅,诗深思冶炼,朴实含华,隶书取法唐人韩择木。有《埋颤仿静居集》四卷。

张羽生活在元末明初的战乱年代。长期恶劣的生活环境和诗人自身坚贞不屈的个性,造就了张羽的悲剧人生。而这首咏兰诗,也恰恰是张羽人生的写照。诗人先是描写兰花瓣白蕊黄,素淡清丽,暗喻了自己能够安贫乐道,也能够出仕安邦的才能。即使无人欣赏,兰花依然会散发出淡雅的芳香。而诗人自己就像这“自芳”的兰花,甘愿寂寞,与世无争。后面两句诗人化用杨万里“看来看去能几大,如何着得许多香”的诗意,借物抒怀,写出自己不求索取,只求奉献的高尚品格。

E. 明张羽的《咏兰花》拼音怎么写

明张羽《咏兰花》mí zhāng yǔ /《 yǒng lán huā 》

能白更兼黄nãng bái gēng jiān huáng,无人亦自芳wú rãn yì zì fāng 。

寸心原不大cùn xīn yuán bù dà, 容得许多香rïng dã xǔ ō xiāng。

译文:兰花可以是白的,还有黄色的,没有人去理会她的芳香。

它的心原来不大,但是却容纳下了许多芬芳。

(5)咏兰花明张扩展阅读

诗句赏析

“能白更兼黄”,兰花瓣白蕊黄,素淡清丽;“无人亦自芳”,从人格化的角度称赞兰花之“香”,从形之美推进到内在美。

“寸心原不大”,一笔两写,既写花,又状人。寸心不大,暗喻谦谦君子,所求于社会的不多。“容得许多香”,暗喻才华不尽,可贡献于人的不少。

张羽的《咏兰花》实际上是对自己一生的写照,“能白更兼黄”,虽状兰花之外貌,也暗说他一生之坎坷,能屈能伸,能渡贫贱,也能过富贵。“无人也自芳”,这既是赞兰花的精神,又是书诗人的胸臆。张羽的性格似兰,甘愿寂寞,不求闻达。

F. 古诗 :卜算子 咏梅/(宋) 陆 游;丑奴儿/(宋) 辛弃疾;望月怀远/(唐) 张九龄;咏兰花/(明) 张 羽;南园

【宋】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丑奴儿 【宋】辛弃疾

书博山道中壁

少年不识愁滋味,

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

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

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

却道新凉好个秋。
望月怀远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明·张羽 咏兰花 能白更兼黄,无人亦自芳。 寸心原不大,容得许多香。

G. 张羽的《咏兰花》的诗意是什么

张羽的《咏兰花》的诗意是兰花瓣白蕊黄,素淡清丽,没有人欣赏却自己散发着芳香,寸心不大,暗喻谦谦君子,所求于社会的不多,可贡献的却不少。这首诗是元末明初文人张羽所作,着重抓住兰花两大特色:色与香,全诗原文如下:

能白更兼黄,无人亦自芳。

寸心原不大,容得许多香。

白话文意思是兰花可以是白的,还有黄色的,没有人去理会她的芳香,它的心原来不大,但是却容纳下了许多芬芳。

(7)咏兰花明张扩展阅读

这首诗的作者张羽悉戚(1333至1385),字来仪,一字附凤,后以字行,号静居,浔阳(今江西九江)人,寓湖州(今浙江湖州)。张羽一生聪敏勤奋,在诗、书、画诸方面多有建树。张羽诗歌存有《静居集》,仅题画诗就达到了107首。

张羽的《咏兰花》实际上是对自己一生的写照,“能白衫陆谨更兼黄”,虽状兰花之外貌,也暗说他一生之坎坷,能屈能伸,能渡贫贱,也能过富贵。“无人也自芳”,这既是赞兰花的精神,又是书诗人的胸臆。张羽的性格似兰,甘愿寂寞,不求闻达。

后两句引用杨万里《凝露堂木犀》“看来看去能几大,如何着得许多香。”张羽诗句用杨万里诗意,而更加准确、老到、形象。用兰花的清幽、纯和、持久之香,写出兰花独具的品格与文人雅士的志趣,亦属咏或基物诗中的佳句。

H. 描写兰花的诗句,明代人写的。

兰花

明刘伯温

幽兰花,在空山,美人爱之不可见,裂素写之明窗间。

幽兰花,何菲菲,世方被佩资簏施,我欲纫之充佩韦,袅袅独立众所非。

幽兰花,为谁好,露冷风清香自老。

着色兰

明张羽

芳草碧萋萋,思君漓水西。

盈盈叶上露,似欲向人啼。

兰花

明孙克弘

空谷有佳人,倏然抱幽独。

东风时拂之,香芬远弥馥。
明 李梦阳《湘妃怨》

采兰湘北芷,搴木澧南浔。渌水含瑶彩,微风托玉音。云起苍梧夕,日落洞庭阴。不知篁竹苦,惟见泪斑深。


陈汝言《 兰 》

兰生深山中,馥馥吐幽香。偶为世人赏,移之置高堂。雨露失天时,根株离本乡。虽承爱护力,长养非其方。
冬寒霜雪零,绿叶恐雕伤。何如在林壑,时至还自芳。


李日华《垂兰》

从风不猎香,俯溪自怜影。空山狼藉春,半属野樵领。


文彭《题兰竹卷》

偶培兰蕙两三栽,日燠风微次第开。坐久不知香在堂,开窗时有蝶飞来。


史鉴《子昂兰》

国香零落佩 空,芳草青青合故宫。谁道有人和泪写,托根无地怨东风。


李日华《画兰》其一

江南四月雨晴时,兰吐幽香竹弄姿。蝴蝶不来黄鸟睡,小窗风卷落花丝。


李日华《画兰》其二

懊恨幽兰强主张,开花不与我商量。鼻端触着成消受,着意寻香又不香。


陈继儒《王楚玉画兰》

年来空谷半霜风,留得遗香散草丛。只恐樵人溷兰艾,红颜收在束薪中。


徐渭《水墨兰花》

绿水唯应漾白苹,胭脂只念点朱唇。自从画得湘兰后,更不闲题与俗人。


陈献章《题画兰》

阴崖百萆枯,兰惠多生意。君子居险夷,乃与恒人异。

明 徐渭
《兰》

莫讶春光不属侬,一香已足压千红。总令摘向韩娘袖,不作人间脑麝风。


张羽《咏兰花》

能白更兼黄,无人亦自芳。寸心原不大,容得许多香。


董其昌《兰》其一

绿衣青葱傍石栽,孤根不与众花开。酒阑展卷山窗下,习习香从纸上来。


董其昌《兰》其二

无边蕙草袅春烟,谷雨山中叫杜鹃。多少朱门贵公子,何人消受静中缘。


陈献章《题画兰》

阴崖百萆枯,兰惠多生意。君子居险夷,乃与恒人异。

明 徐渭
《兰》

莫讶春光不属侬,一香已足压千红。总令摘向韩娘袖,不作人间脑麝风。


张羽《咏兰花》

能白更兼黄,无人亦自芳。寸心原不大,容得许多香。


董其昌《兰》其一

绿衣青葱傍石栽,孤根不与众花开。酒阑展卷山窗下,习习香从纸上来。


董其昌《兰》其二

无边蕙草袅春烟,谷雨山中叫杜鹃。多少朱门贵公子,何人消受静中缘。

I. 张羽的《咏兰花》的诗意

诗意是兰花瓣白蕊黄,素淡清丽,没有人欣赏却自己散发着芳香,寸心不大,暗喻谦谦君子,所求于社会的不多,可贡献的却不少。白话文意思是兰花可以是白的,还有黄色的,没有人去理会她的芳香,它的心原来不大,但是却容纳下了许多芬芳。

张羽的《咏兰花》
能白更兼黄,无人亦自芳。
寸心原不大,容得许多香。
“能白更兼黄”,兰花瓣白蕊黄,素淡清丽;“无人亦自芳”,从人格化的角度称赞兰花之“香”,从形之美推进到内在美。
“寸心原不大”,一笔两写,既写花,又状人。杨万里《凝露堂木犀》云:“看来看去能几大,如何着得许多香”,张羽化用杨万里诗意,却更加准确、老到、形象。寸心不大,暗喻谦谦君子,所求于社会的不多。“容得许多香”,暗喻才华不尽,可贡献于人的不少。
此诗咏兰,着重抓住兰花两大特色:色与香。全诗用兰花的清幽、纯和、持久之香,写出兰花独具的品格与文人雅士的志趣,乃咏物诗中之佳构。

热点内容
上海鲜花哪个 发布:2025-02-12 22:33:18 浏览:14
月下观海棠 发布:2025-02-12 22:11:23 浏览:437
紫罗兰木地板 发布:2025-02-12 21:51:48 浏览:940
杜鹃花什么色 发布:2025-02-12 21:47:04 浏览:796
海棠雅著别墅 发布:2025-02-12 21:45:46 浏览:69
栀子花小苗多少钱一株 发布:2025-02-12 21:36:43 浏览:810
孔雀盆景造型图片 发布:2025-02-12 21:31:30 浏览:330
七彩海棠花 发布:2025-02-12 21:21:18 浏览:223
郁金香雏菊 发布:2025-02-12 21:09:30 浏览:488
花卉邮寄 发布:2025-02-12 21:05:45 浏览: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