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兰花
㈠ 建兰的花语以及传说故事
建兰是一种栽培历史悠久、品种繁多的观赏花卉植物,花繁叶茂很有生气,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关于建兰的花语以及传说故事,欢迎借鉴参考。
兰花的花语是什么?
兰花在中国代表着女子气质如兰,蕙质兰心,男子温文尔雅,淡泊名利。
兰花的花语:淡泊、高雅、美好、高洁、贤德。外国的兰花花语:热烈、友谊、自信。
兰花最早的含义是爱的吉祥物。屈原在诗歌中将兰喻为君子,故后人又把兰理解为君子高洁、有德泽的象征。
建兰的传说
大宋提刑官宋慈曾在福建汀州任知县3年,县衙所在地为现在的福建省长汀县,当时的闽西首府,范围为现在的福建省龙岩市管辖区和三明市的部分地方。汀州盛产兰花,百姓爱种兰花,素有用兰花为孕妇催生助产、搬迁新居馈赠兰花、婚嫁以兰陪嫁、种兰避邪以求子孙满堂等民情风俗。宋慈在任知县时是不是与众文人一样爱兰,对兰花的赏爱是否入乡随俗尚无文字记载,但史记他是首开汀江水路运输的知县。汀江水路的开辟为建兰主产区打开了一条通向海内外的通道。因此,宋慈对建兰的外传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汀江是福建省境内的第四大河,它发源于长汀县,干流全长280多公里,自北朝南纵贯福建省的长汀、上杭、永定三县,流至广东省的大埔县三河坝,与梅江汇合为韩江奔流入南海。汀江自北向南流,八卦中南方属丁,故汀江古称丁水,后来人们把“丁”与“水”合为“汀”字,取名“汀江”。毛泽东有“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的着名诗句描述汀江的神奇和气魄。
宋绍定年间,宋慈从江西信丰主簿调任长汀知县,发现百姓食盐从千里之外的福州靠走山路挑运而来。古代的长汀地处山区,山路漫漫,交通不便,外引食盐“愈年而至”,食盐官卖,盐官贪贿,哄抬盐价,穷苦百姓买不起盐,多吃淡菜,缺碘患大脖子病的不少。宋慈细察民间疾苦,水路运输可直抵汀州城,决定开辟汀江,从广东潮州船运食盐。闽西大山是兰花生长的好地方,山高谷深,汀江河水穿行在深山峡谷之中,古时汀江滩多水急,有棉花滩、回滩、大姑滩、折滩、龙滩等,且到处暗礁密布,航道艰险,江水涨落无常,宋慈经过沿途观测探险,开凿疏浚航线,鼓励农民造船,操习撑船技巧,同时改革盐政,惩治贪贿盐官。
汀江水路交通的开辟,缩短了运盐路线,减少了运费,降低了盐价,免除了挨家挨户抽调劳役肩运食盐之苦。同时,使潮州至汀州、赣州运输通畅,促进了汀、潮、赣包括兰花在内的物资交流,盐商米商往来其间,“盐上米下”的一派繁荣景象,汀江上百舸争流,曾有“上三千下八百”之说。宋慈开汀江水路的功绩为闽西百姓世代相传,如今汀江两岸仍尚存的400多座马祖庙,见证了当年水路交通的繁荣历史。
据连城县、永定县和上杭县的老人介绍,过去他们那里还出现了“兰商”,专门靠卖兰发大财,通过卖兰暴富,建土楼,买河段养鱼养鸭过休闲日子。
宋代建兰并不出名,甚至连福建本地的兰家和文人雅士都说不准兰花的正名。“建兰”是我国春兰、蕙兰、建兰、寒兰、墨兰五大类兰花中的一类,而且是唯一以产地命名的一大类兰花。据考证,“福建”名称的第一次出现是唐开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为了加强边防武装力量,设立军事长官经略使,专管军事,从福州、建州各取一字,取名为“福建”经略使(军事长官职称)。福建的名称出现历史不算迟。
南宋绍定六年(公元1233年),福建漳州的赵时庚着述的《金漳兰谱》是世界上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兰花谱。全书共三卷,分“叙兰容质”、“品兰高下”、“天下养爱”、“坚性封植”和“灌溉得宜”五部分。对紫兰和白兰的30多个品种的形态特征与栽培管理作了简明论述,并论及兰花的品位。《金漳兰谱》中“紫兰”指的是墨兰,“白兰”指的就是我们现在说的素心建兰。赵时庚生活的地方为漳州府,与汀州府毗邻,赵时庚尚且没有给建兰确切的名字。另外,宋开庆元年(公元1259年)修纂的《临汀志》土产门花之属中记述的33中花果中,有“素馨”指的也是素心兰花。福建的地名早已有之,但是海内外的爱兰人还没有把福建所产的兰花叫“建兰”。这些充分说明宋时建兰还不够知名。
闽西即古汀州府,是中国东南沿海腹地的林区,也是距台湾海峡与中国海上丝绸之路最近、自然气候优势最强的中国兰产区之一。南宋之后闽西有汀江通往境外,得天独厚的兰花生长环境与古代交通占优势的水上运输,使闽西的“龙岩素”、“长汀素”、“上杭素”、“永福素”等蜚声海内外。
随着汀江水上运输业的兴盛,兰花高雅之物从汀州人文古城,逐渐通过文人儒商传到海内外。1995年,笔者从汀江的源头龙门出发,沿古水路到福建的上杭、永定,再到广东大埔、潮州、汕头考察建兰的流播路径,发现沿线深宅大院养的建兰都是从闽西境内传种的。一些载入世界各地众多兰花专着名品谱中品种,由于当时人们对植物分类不太了解,而被习惯以原产地称呼,比如“龙岩素”、“长汀素”、“上杭素”、“永福素”,而且是说得更准确的原产地。而对于福建境外的人称福建外传的兰花,笼统地就叫“建兰”。由此可见,建兰及建兰中的传统名品“龙岩素”、“长汀素”、“上杭素”、“永福素”都是外来名,因为外传而得名的。所以,建兰的外传与汀江水上运输的兴起、发展、繁荣密不可分,与大宋提刑官开辟汀江水路运输息息相关。
什么是建兰?
地生植物;假鳞茎卵球形,包藏于叶基之内。叶2--6枚,带形,有光泽,长30-60厘米,宽1-2.5厘米。花葶从假鳞茎基部发出,直立,一般短于叶;总状花序具3-9朵花;花常有香气,色泽变化较大,通常为浅黄绿色而具紫斑;萼片近狭长圆形或狭椭圆形;花瓣狭椭圆形或狭卵状椭圆形,长1.5-2.4厘米,宽5-8毫米,近平展;唇瓣近卵形,长1.5-2.3厘米,略3裂。蒴果狭椭圆形,长5-6厘米,宽约2厘米。花期通常为6-10月。生于疏林下、灌丛中、山谷旁或草丛中,海拔600-1800米。产中国多地,广泛分布于东南亚和南亚各国,北至日本。此花有栽培,具有较高的园艺和草药价值。
建兰的形态特征
建兰是地生植物;假鳞茎卵球形,长1.5-2.5厘米,宽1-1.5厘米,包藏于叶基之内。叶2-4(-6)枚,带形,有光泽,长30-60厘米,宽1-1.5(-2.5)厘米,前部边缘有时有细齿,关节位于距基部2-4厘米处。
花葶从假鳞茎基部发出,直立,长20-35厘米或更长,但一般短于叶;总状花序具3-9(-13)朵花;花苞片除最下面的1枚长可达1.5-2厘米外,其余的长5-8毫米,一般不及花梗和子房长度的1/3,至多不超过1/2;花梗和子房长2-2.5(-3)厘米;花常有香气,色泽变化较大,通常为浅黄绿色而具紫斑;萼片近狭长圆形或狭椭圆形,长2.3-2.8厘米,宽5-8毫米;侧萼片常向下斜展。
花瓣狭椭圆形或狭卵状椭圆形,长1.5-2.4厘米,宽5-8毫米,近平展;唇瓣近卵形,长1.5-2.3厘米,略3裂;侧裂片直立,多少围抱蕊柱,上面有小乳突;中裂片较大,卵形,外弯,边缘波状,亦具小乳突;唇盘上2条纵褶片从基部延伸至中裂片基部,上半部向内倾斜并靠合,形成短管;蕊柱长1-1.4厘米,稍向前弯曲,两侧具狭翅;花粉团4个,成2对,宽卵形。
蒴果狭椭圆形,长5-6厘米,宽约2厘米。花期通常为6-10月。
建兰的价值
1、药用价值
全草(兰草):辛、甘、微苦,平。滋阴润肺,止咳化痰,活血,止痛。用于血滞经闭,经行腹痛,产后瘀血腹痛,顿咳,肺痨咳嗽,咯血,肾虚,风湿痹痛,头晕,腰疼,小便淋痛,带下病。根(兰草根):滋阴清肺,化痰止咳。花(兰草花):辛,平。理气,宽中,明目。用于久咳,胸闷,泄泻,青盲内障。[6]
2、园艺价值
建兰植株雄健,根粗且长。适宜用五筒以上的兰盆栽植,每盆苗数稍多,置于林间、庭园或厅堂,花繁叶茂,气魄很大,也可用较大的高腰签筒盆栽植数苗,长时苍绿峭拔,很有神采。花开盛夏,凉风吹送兰香,使人倍感清幽。
建兰栽培历史悠久,品种繁多,在我国南方栽培十分普遍,是阳台、客厅、花架和小庭院台阶陈设佳品,显得清新高稚。
建兰与剑兰的区别
㈡ 中国稀有兰花主要生长在那个保护区
中国稀有兰花主要生长在广西雅长兰科植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兰科植物作为植物界种类最丰富的家族之一,可在地上或树上、石上生长,从而成功地生活在地球几乎每一种栖息地。
因此,兰科植物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可以说保护兰科植物也是保护整个生态系统。兰科植物多为珍稀濒危植物,许多物种具有重要的观赏价值、药用价值和文化价值。
2005年,我国成立了以兰科植物为主要保护对象的广西雅长兰科植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雅长保护区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乐业县境内,保护区内兰科植物多达173种。
雅长保护区在加强兰科就地保护的同时积极开展了野外兰科植物的本地调查。
天贵卷瓣兰、雅长无叶兰等五种兰科新种以及在自然界消失80多年的贵州地宝兰,在雅长保护区被首次发现和再次发现,都引起世界植物界的广泛关注。
贵州地宝兰是在1921年德国植物学家在贵州的罗甸县发现的新物种,就是以罗甸县地名命名的贵州地宝兰。
从1921年到2006年,重新在雅长保护区发现了这个物种,说明以前消失了80多年,科学家才在自然界发现这个物种,这对我们有非常高的科研价值。
㈢ 兰花口岸这个谜语指的是哪
兰花香,口岸是港,所以,香港是对的。
㈣ 欧式兰花命名
兰花的命名方法
最近看到不少兰友发帖展示自己的兰花,询问兰名的帖子。这里整理点有关兰花命名的知识,与大家共享!兰花一旦上了品位,发现者或拥有者就可以为兰花取名。历史上兰花的命名方式大约有以下几种:
一、以发现人的姓名、姓氏、名字、职称命名
宋梅:梅瓣,清乾隆年间由绍兴宋锦旋选出,故又名宋锦旋梅。
蔡梅:梅瓣素心,清乾隆年间萧山蔡氏选出,又称蔡梅素。
畹香:梅瓣,清咸丰年间常熟叶畹香选出。
祥字:梅瓣,民国初绍兴朱祥保选出。
虞梅::梅瓣,民国初上海虞宅垸选出。
汪字:水仙瓣,清康熙年间浙江奉化汪克明选出。
登科梅:民国四年,汪登科得于余姚南庙山。
还有:陈梦良、郑白善、林仲礼,郑白善、马大同;蒲统领,淳监粮,李通判,翁通判;周恭仙、吴元松仙、王明阳素、奚慎甫仙、蔡梅素、文段素、养安梅、渊蝶、范氏梅、谢氏素荷、贝氏春一品、南顶、姚梅、杨氏素蝶、张荷素、汤梅、元吉、瑞梅、万字、秦荷,程梅、沈氏翠蝶、顾氏大魁素、叶梅、荣梅、瑾梅、俞氏梅、庚泉梅、泮绿梅、楼梅、咸字、宪梅、刘梅、华字、丁小荷、王明阳素、永思梅、文元梅等。
二、以地名命名
梁溪梅:梅瓣,以无锡古称“梁溪”命名。
宜兴新梅:梅瓣,1940年宜兴朱竞南选出。
鹦哥梅:梅瓣,民国初由余姚江南阜生烟店黄成庆在鹦歌山发现,又名贺神梅。
苏州春一品:抗战前由苏州贝氏选出,故亦名贝字春一品。
西湖梅:前清光绪中年出杭城火药局弄龚茂兴花园,地近西湖,故称“西湖梅”。
还有:浙顶、申顶、梁溪素、东山梅、上海梅、关顶、江南新极品、洞庭荷素、温州素、虞山梅、鸳湖第一梅、湖州第一梅、余姚第一梅、江山素、衢梅、苏州荷、松江大荷、常熟素、武林仙、浙江第一梅、秦淮素、朱埠梅、宜兴新梅等。
三、以花瓣形状特点命名
集圆:外三瓣着根结圆,故名为集圆。
翠桃:外三瓣特宽,收根呈菱形,质薄,色翠,似桃花花瓣,故名。
玉环梅 :圆头短脚,蚕蛾捧心,龙吞舌。三瓣收根处背有翠色二须。
四、以兰事命名
长寿梅:前清光绪季年间,上海黄某为兰客郭日金排解讼事,郭因赠黄蕙花两篓,开得绿梅一本。黄君时已年逾古稀,故命之曰“寿梅”。
庆华梅:民国元年春,绍兴兰客车庆得于华兴旅馆,其时适当民国纪元,故撮合其人其地之名而名之,以志共和之瑞云。
笑春:民国己未春,绍兴芝红山王阿堂弟王昆进香杭州小和山,途中忽闻花香,因觅得之。
五、以**命名
翠盖:亦名盖荷。光绪庚子,冯长生出,植于邵芝岩粲花室。
素蝶:民国九年出。主瓣荷形,副瓣有粉蝶垂翅飞舞之象,舌净素。
绿英:清光绪壬寅年由苏州顾翔宵选出。
叠翠:光绪庚寅春,出严州七里滩西口。紧边,厚肉,五瓣全脱注,舌上红点与一品相仿。
大雪素:因叶宽、花白如雪而得雪素一名。别名大素心、大素馨,元旦兰。
六、以开品命名
代梅:道光时出宁波。青梗小样,一干注两花,往往上下其形,故以代名。
端梅:三瓣头圆,边紧,色绿,肩平,分窠蚕蛾兜捧心,舌大红鲜。民国二年**,受伤未开,至八年,开花十萼,花形端正,故名之曰“端梅”。
七、以优美姿态命名
雪美人:民国初绍兴棠棣高念吾选出,卖给杭州邵芝岩。花形神似老十圆,唯外三瓣头绿而根粉红色,鲜艳异常,故以雪美人称之。
八、以兰花品位高下命名
极品:光绪辛丑,杭州公诚花园冯长金出。出身与赤蕙程梅仿佛。三瓣圆头,收根,分窠硬兜捧心,间有根微合者,龙吞大舌,肩平,干粗。
江南新极品:民国四年,钱阿禄出,无锡杨干卿植。花式与绿蕙极品相仿佛,色亦净绿。
大富贵:宣统元年,上海花窖出。三瓣长八分,阔七分,收根极细,紧边,质厚如钱,短圆捧心,大刘海舌红如元宝式,肩平,干长,色净绿。
大一品:荷花水仙之冠。清嘉庆初,为嘉善胡少梅植,富阳篓出;就姑苏花会,咸以大一品呼之,遂名。真黄山谷所谓有士大夫概者也。
君子:荷瓣素,因花容端正,**清白,开品规矩,花守坚固,故名。
九、以虫鸟禽兽命名
如:蜂巧、娥蜂梅、翠蟾、翠蝶、醒狮、翠鹤、小龙、余蝴蝶、小凤、鹦哥梅、海鸥、龙素、仙蝶、金龙素、雪鸥、翠桃、娇龙、文鸾、凤凰梅、雪莲素、蟾影、翡翠、鹤龄仙、金蟾梅等。
以上主要是古人们对兰花命名的几种命名的由来,正如鲁迅所言,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边成了路。兰花命名亦如此,兰花本无名,被推广,被认可之后便有了名。很多**兰花,至今无名,但有的养殖大家就能通过精心培育,自己为他们命名,如空谷足音,这样的情形不多,需要的是慧眼识异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