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花园百科 » 兰花国画背景

兰花国画背景

发布时间: 2023-06-19 12:57:51

❶ 国画兰花名家作品

国画兰花名家作品如下:

玉兰花清纯优雅,冰清玉洁,形态各异,楚楚动人,是文人墨客常见的作画题材之一,历代以来有很多书画名家留下了许多名篇佳作,当代也有很多名家擅长兰花花鸟画,与易从字画有签约合作。兰花花鸟画有很多种,工笔写意之分,比如路向前大师的玉兰双侣图:

大约自唐宋时开始,书画家以兰花为创作题材,历代有数百上千位书画名家,留下了很多画兰的传世珍品。历来画兰花不称画,而说写。

这是因为画兰花是以中国书法为功底,每一笔都是写。作品的落款均署上“某某写”,人们欣赏这些以兰花为主题的国画时,往往着重其书法的功力,并通过写的水平欣赏他写出了兰花的多少精髓。

据说宋代文学家、书法家苏东坡善写兰,可惜没有写兰墨迹留传下来。 而今可见的最早的画兰名作是宋赵孟坚的《墨兰卷》。画幅上的兰都以墨色写成,笔笔中锋,线条流畅,柔中寓刚,写出了中国兰清丽、高洁、飘逸的风韵。

宋末元初的郑所南,他的传世名作《墨兰图》,浓墨写叶廖廖数笔,雄健沉稳,淡墨点花,点滴如泪。写出了他的爱国之情和兰花坚贞不屈、高昂的风骨。

❷ 国画兰花大师作品

郑晓京老师写意小品花鸟画《君子之风》

借墨把兰栽,香风笔底来。幽怀人不识,归向野山开。——郑晓京

在画家笔下,兰花显得自由而又迅凯则淡雅,要比真正的兰花更有灵动的艺术气息,郑晓京老师使用了写意画法,让我们在观画时犹如身临其境一般,始终感觉有一股幽幽的兰香萦绕在我们的左右。郑晓京老师通过国画的形式,带给我们的是其他方式都无法代替的心灵震撼,这亩棚种感觉也让我们深深的沉浸在一片幽然的自然意境之中。

❸ 潘天寿笔下的兰是什么样的,有什么特点

潘天寿笔下的兰构图很美,表现力超群。

在中国古代文人墨客的眼中,兰为香草,是一种理想的象征,也可以作为一种美感的对象化。古往今来,书画家以兰花为题材,留下了很多画兰的传世珍品。

诗、书、画、印俱佳的潘天寿,也非常锺情于写兰草,留下了许多传世佳作。潘天寿的绘画,上承南宋马远、夏圭,近取石涛的苍浑、朱耷的奇崛冷逸。尤其是朱耷的超俗风貌,更与潘天寿的气质相宜,因而对他有深刻的影响。他于近代画家中唯取吴昌硕,令吴昌硕发出了“天惊地怪见落笔”的感叹。但潘天寿不满足于对古人的吸收,而是经过长期的摸索,创立了自己沉雄奇崛、苍古高华的艺术风格。

潘天寿 墨兰图

中国画中的大虚大实,大疏大密,是为求画面的清楚明豁,主体之点突出。所谓“触目横斜千万朵,赏心只有两三枝”,画家作画只要着眼于一丛兰花,除此再无任何杂草峻石,背景一片虚空,令兰之姿态更为清楚、突出,给人极为深刻的视觉印象。而在兰的表现中,墨色之浓淡变化,也显示出虚实的互相衬托。

中国画讲究气脉,既画面上的形体或空白所标示和贯穿起来的脉络走势、感觉趋向。画中气脉布置得好,就能统领全局,使画面整体而有变化。潘天寿作画,往往用一些大的曲折回环,力图在有限的画面上让气脉运行最长的路线。这一幅兰花中,兰叶整体呈上升姿态,但并不是单调的直线向上,而有曲折迂回,这样既显示兰叶迎风摇曳的灵动之姿,又可将气机包裹在画面中,加强自身的圆满性。

❹ 国画兰花的国画中的兰花

国画重在神似,在对兰花的描写中同样着意于兰花的神韵与秉性特征。不专同的画家画兰都会有不同的侧重属点。在写意画中,画家笔下的兰花多用水墨来表现兰花的美丽叶态和花质的素洁,追求天生素质、大朴大雅的神韵。兰花还象征着高尚的友情,比喻同心同德、亲密无间、有意长存,也可以比喻夫妻间情投意合。

❺ 兰花怎么画国画

兰花国画画画要点如下:

1、画花须有疏密、正侧、向背、偃仰、含放、呼应之关系。

2、用笔勿选过硬的狼毫笔,兼毫或白云为上。水分勿多,多则容易出现墨溢、肥腻现象,也不可太少,少则干枯,无兰花清润之味。墨色一般为淡墨,体现兰花润透、雅逸之特性。

兰花(学名:Cymbidium ssp.)是一种兰科植物,广泛分布于中国各地。中国栽培兰花约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历来把兰花看做是高洁典雅的象征,并与“梅、竹、菊”并列,合称“四君子”,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一。

❻ 兰花国画作品

接下来我来分享一些兰花的国画作品:

1.郑晓京老师写意小品花鸟画《君子之风》


这幅国画兰花作品中两只白头翁在紫色兰花枝上悠闲赏景,动作可爱,逼真形象,给画面以灵动之感,整幅花鸟画作品构图精妙,造型简练,寓意美好。

❼ 兰花的历史

当今所称的中国兰花——国兰,古代称之为兰蕙。正如北宋黄庭坚(1045一1105年)在《幽芳亭》中对兰花所作的描述:“一干一华而香有余者兰,一干五七华而香不足者蕙”。

我们中国人观赏与培植兰花,比之西方栽培的洋兰要早得多。早在春秋时代的二千四百年前,中国文化先师孔夫子曾说:“芝兰生幽谷,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他还将兰称之为“王者之香”这句话流传至今,足以证明中国兰花在历史文化上所占的地位。

但有关孔子时代对兰之描述,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春秋时代的卫国在河南北部(今滑县一带),鲁国在山东,孔子在河南北部到山东途中是不可能看到繁茂的野生兰花。因此他所说的芝兰实指菊科的草本植物泽兰。但也有人持有另一看法,认为孔子说的芝兰生幽谷是对当时兰花生态环境十分贴切的描述,而且当时的气候比今天温暖,河南一带还生长竹子,有竹子的山地必有兰花分布。因此,孔子当时路经深林幽谷时见到兰花独茂并不稀奇,他所说的芝兰实为当今所称的兰花。

古代人们起初是以采集野生兰花为主,至于人工栽培兰花,则从宫廷开始。魏晋以后,兰花从宫廷栽培扩大到士大夫阶层的私家园林,并用来点缀庭园,美化环境,正如曹植《秋兰被长坡》一诗中的描写。直至唐代,兰蕙的栽培才发展到一般庭园和花农培植,如唐代大诗人李白写有“幽兰香风远,蕙草流芳根”等诗句。

宋代是中国艺兰史的鼎盛时期,有关兰艺的书籍及描述众多。如宋代罗愿的《尔雅翼》有“兰之叶如莎,首春则发。花甚芳香,大抵生于森林之中,微风过之,其香蔼然达于外,故曰芝兰。江南兰只在春劳,荆楚及闽中者秋夏再芳”之说。南宋的赵时庚于1233年写成的《金漳兰谱》可以说是我国保留至今最早一部研究兰花的著作,也是世界上第一部兰花专著。全书分三卷五部分,对紫兰(主要是墨兰)和白兰(即素心建兰)的30多个品种的形态特征作了简述,并论及了兰花的品位。继《金漳兰谱》之后,王贵学又于1247年写成了《王氏兰谱》一书,书中对30余个兰蕙品种作了详细的描述。此外,宋代还有《兰谱奥法》一书,该书以栽培法描述为主,分为分种法、栽花法、安顿浇灌法、浇水法、种花肥泥法、去除蚁虱法和杂法等七个部分。至于吴攒所著的《种艺必用》一书,也对兰花的栽培作了介绍。1256年,陈景沂所著的《全芳备祖》对兰花的记述较为详细,此书全刻本被收藏于日本皇宫厅库,1979年日本将影印本送还我国。在宋代,以兰花为题材进入国画的有如赵孟坚所绘之《春兰图》,已被认为是现存最早的兰花名画,现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内。

明、清两代,兰艺又进入了昌盛时期。随着兰花品种的不断增加,栽培经验的日益丰富,兰花栽培已成为大众观赏之物。此时有关描写兰花的书籍、画册、诗句及印于瓷器及某些工艺品的兰花图案数目较多,如明代张应民之《罗篱斋兰谱》,高濂的《遵生八笺》一书中有关兰的记述。明代药物学家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一书.也对兰花的释名、品类及其用途都有比较完整的论述。清代也涌现了不少艺兰专著,如1805年的《兰蕙同心录》,由浙江嘉兴人许氏所写,他嗜兰成癖,又善画兰,具有丰富的艺兰经验。该书分二卷,卷一讲述栽兰知识,卷二描述了兰花品种的识别和分类方法。全书记载品种57个,并附上由他画的白描图。其它如袁世俊的《兰言述略》,杜文澜的《艺兰四说》,冒襄的《兰言》,朱克柔的《第一香笔记》,屠用宁的《兰蕙镜》,张光照的《兴兰谱略》,岳梁的《养兰说》,汪灏的《广群芳谱》,吴其浚的《植物名实图考》,晚清欧金策的《岭海兰言》等,至今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艺兰发展至近代,有1923年出版的《兰蕙小史》,为浙江杭县人吴恩元所写。他以《兰蕙同心录》为蓝本,分三卷对当时的兰花品种和栽培方法作了较全面的介绍,全书共记述浙江兰蕙名品161种,并配有照片和插图多幅,图文并茂,引人入胜。此外,1930年由夏治彬所著的《种兰法》;1950年杭州姚毓谬、诸友仁合编的《兰花》一书;1963年由成都园林局编写的《四川的兰蕙》;1964年由福建严楚江编著的《厦门兰谱》;1980年由吴应样所著的《兰花》和1991年所著的《中国兰花》两本书,以及香港、台湾所出版介绍国兰的书籍和杂志等等,可以说是近代中国艺兰研究的一大成就。

艺兰发源于中国,外传至日本及朝鲜。现今日本对中国兰花的兴趣甚浓,其历史渊源也是由中国开始。现今日本栽兰已自成体系,发展为号称“东洋兰”的基地。至于朝鲜方面,艺兰也必不可少地成为朝鲜人民崇尚之物,并使兰花成为当今朝鲜人民作为高雅的花卉,陈设于居室、寓所、大堂之中。更为令人称颂的是,他们将兰花作为一种高级的礼品来馈赠。

人为万物之灵.兰为百花之英,愿兰蕙自然进入人们心灵的世界,共同将兰艺这种中华民族的传统的国粹发扬光大,以兰会友,共同进步。
哪一点适合你,你自己挑吧!

❽ 寻得幽兰报知己,一枝聊赠梦潇湘——(转载)兰花的写意画法

一、关于兰花

兰花为附生或地生草本植物,叶数枚至多枚,通常生于假鳞茎基部或下部节上,二列,带状或罕有倒披针形至狭椭圆形,基部一般有宽阔的鞘并围抱假鳞茎,有关节。总状花序具数花或多花,颜色有白、纯白、白绿、黄绿、淡黄、淡黄褐、黄、红、青、紫。

中国人历来把兰花看做是高洁典雅的象征,并与“梅、竹、菊”并列,合称“四君子”。通常以“兰章”喻诗文之美,以“兰交”喻友谊之真。也有借兰来表达纯洁的爱情,“气如兰兮长不改,心若兰兮终不移”、“寻得幽兰报知己,一枝聊赠梦潇湘”。1985年5月兰花被评为中国十大名花之四。

中国画家画兰,始于宋末赵孟坚、郑思肖(号所南)。也许是兰花这种植物的生态很适合国画的工具笔和墨的发挥,很适合中国历代文人画家普遍具有的清高、飘逸、雅兴的。动态的表露,所以自宋后,画兰名家迭起辈出,相继以兰花为载体,把他们的理想、情趣、美感、个性发挥得淋漓尽致(回顾阅读本号此前发送的素材,点击此链接:《幽谷自芳——历代名家画兰花》)。往往是五叶三花即形态毕现,情趣盎然。加上艺术书法的题文题诗题句,或寄情或寓意,笔简意赅,意境邃深,辄成珍品。

如何画兰呢,很简单,按照本教程的指导,很快就能学会!不信您试试看……

二、兰花的写意画法步骤图解

1、兰花的花头结构。兰花有五个花瓣,一个圆形的唇瓣,花蕊长在唇瓣内里(如图中勾线的兰花)。通常我们画兰花时,将唇瓣省略,将花蕊放大夸张得以醒目与美观(如图中点厾的兰花)。↓↓↓

2、兰花分两种:一径一花为兰,一径多花头的为蕙。↓↓↓

3、兰花的生长姿态:由花苞到花瓣的开放。↓↓↓

4、兰花的生长姿态:由盛开到衰老。↓↓↓

5、不提倡这样的画法,太僵硬死板,花瓣变化小。↓↓↓

6、花瓣不能这样弯曲。↓↓↓

7、花瓣要有大有小、有主有次、有粗有细,各个花瓣之间夹角的大小要不同,花瓣的组合要有疏有密、有张有合。↓↓↓

8、花瓣的姿态要优美有动感。↓↓↓

9、多么活泼、俏皮、舞姿可爱的兰花。↓↓↓

10、画兰花时,要将笔洗净,笔身先上好淡淡的墨(注意水分不要太大),笔尖舔一点浓墨,从合拢的两小瓣画起,再画张开的三大瓣,注意每一片花瓣的墨色要有所变化。↓↓↓

11、各种姿态的花头。↓↓↓

12、各种姿态的花头。↓↓↓

13、各种姿态的花头,不乏有一种古代美人的羞涩美。↓↓↓

14、各种姿态的花头。↓↓↓

15、兰花的叶子:一笔长。藏锋起笔,中锋运笔,渐提渐按(长叶至少要有两次到三次的提按),回峰收笔。↓↓↓

16、兰花的叶子:二笔短。第二笔(也要有一到两次提按)与第一笔要相交于花的根部,构成凤眼。↓↓↓

17、兰花的叶子:三笔破凤眼。三条叶子将画面分成大小、形状完全不同的八块空白。↓↓↓

18、可以再添加几片大小粗细不等的叶子,收拢在花的根部,花根成鲫鱼头状。↓↓↓

19、注意每条叶子的起笔和收笔要有变化。收笔:可以回峰实收、回峰虚收、顿收。↓↓↓

20、画兰花用重墨先画叶子。↓↓↓

21、叶子的用笔。↓↓↓

22、折叶要在提笔后转折,转折后再按笔。↓↓↓

23、叶子要画得刚健挺拔有力度。↓↓↓

24、花头的位置安排和方向要和叶子的取势相同。↓↓↓

25、兰花的配景参考。↓↓↓

26、兰花的配景参考。↓↓↓

27、也可以用大块的墨迹来平衡兰花叶细花小的画面。↓↓↓

28、兰花小品欣赏。↓↓↓

总结:一笔长,二笔短,三笔成丹凤。

❾ 兰花怎么画国画

步骤1、首先用铅笔将国画兰花的稿子画出,后用宣纸覆盖在稿纸上方,用清盯勾线笔勾勒,中墨勾勒花头、花茎、枝梗,用重墨勾勒叶子,勾画是注意叶子之间的转折关系,中墨勾勒蝴蝶翅膀轮廓以及头部、腹部触须、足部等,用底纹笔调米黄来刷背景,如下图所示。

资料延伸:兰花属兰科,是单子叶植物,为多年生草本,高20一40厘米,根长筒状,叶自茎部簇生,线状披针形,稍具革质,2至3片成一束,兰花是中国传统名花,是一种以香著称的花卉,兰花以它特有的叶、花、香独具四清,给人以极高洁、清雅的优美形象。

热点内容
情人节送男友内裤好吗 发布:2025-02-08 23:53:39 浏览:511
紫罗兰什么色膏做出的 发布:2025-02-08 23:46:21 浏览:699
荷花古玉佩 发布:2025-02-08 23:44:53 浏览:20
绣花娘盆景 发布:2025-02-08 23:34:23 浏览:799
山东日照玫瑰 发布:2025-02-08 23:28:24 浏览:507
偷一朵月亮 发布:2025-02-08 23:19:18 浏览:217
适合七夕发朋友圈的爱情文案 发布:2025-02-08 23:04:53 浏览:817
茶花截桩 发布:2025-02-08 22:57:46 浏览:337
如何画丁香 发布:2025-02-08 22:34:50 浏览:440
送你一朵大红花 发布:2025-02-08 22:33:27 浏览: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