磐安荷花
㈠ 金华市的人文特色是怎样的
婺剧在金华等几个地区非常的流行,也是浙江比较有名的地方戏曲了。这婺剧是将几种不同的声腔结合起来,成为了一种合班。
助兴豁拳。是喜宴中的一项助兴活动,又称“猜拳”。有“对猜”(2人豁拳)、“三关”(3人豁拳)等。妇女在酒宴中喝酒不豁拳,用转调羹的方式罚酒:将调羹放在一只空盘内,同桌人轮流用手指拨调羹柄使之转动,旋转停止后调羹柄指向谁即罚谁喝酒。
吴语是金华当地人民交流的主要语言,金华话属于吴语金衢片。共9个县市,从通话情况看,金华、兰溪接近,东阳、磐安与义乌接近,浦江更较特殊,汤溪镇的吴语更为古老,保留了上古口音,较其他地区特殊。其源流可追溯至春秋战国时期的越国的官方语言,是古百越语与古汉语相互融合产生的。
金华八婺县市的方言基本上是相通的,婺城区(除汤溪外)、金东区、兰溪、浦江、武义这些地方语言比较接近,只有汤溪话有点不同,大体上说的“金华话”指的就是这些地方的方言,义乌腔比较生硬,人称“义乌十八腔”。东阳话比较古朴、难懂,有时也把义乌、东阳两地方言单独称为义乌话、东阳话,但也不过是讲话声调上的某些不同。考察金华八县市方言的本字看,其实很多是同根同源的。其语音与普通话差别较大,共有八个声调分别是阴平、阴上、阴去、阴入、阳平、阳上、阳去、阳入。其语法也不同于普通话,最为明显的佐证是定语后置于名词(如:腰身、菜咸、笋干、饭焦、豆腐软、鱼生、菜头生、楼阁、酒汗、板砧、膀蹄、头衔等);副词后置于动词(如:记添、吃添、走好等)。对不同性别的动物称呼常后加如:猪公,猪娘,鸡母,不同于普通话的公猪,母猪,母鸡。
非物质文化有:
东阳木雕、兰溪滩簧、浦江板凳龙、浦江乱弹、黄初平(黄大仙)传说、永康十八蝴蝶
金华婺剧、金华道情、东阳翻九楼、浦江麦秆剪贴、金华酒传统酿造技艺
婺州举岩绿茶制作技艺、金华火腿腌制技艺、诸葛村古村落营造技艺、俞源村古建筑群营造技艺
东阳卢宅营造技艺、浦江郑义门营造技艺、磐安赶茶场、浦江迎会、兰溪断头龙、永康九狮图
浦江剪纸、东阳竹编
㈡ 磐安民宿推荐
磐安民宿推荐泥庐民宿、尖山云顶民宿、山森三室。
1、泥庐民宿
黄泥房,夯土墙,相信都是在记忆里的东西了,甚至许多城市人根本就没见过,即便是农村人也都造起了洋房小楼。人去楼空,越来越多的黄泥房长期闲置无人居住,在风雨侵蚀中坍塌损毁。
磐安山林,有个叫作下初坑的地方,也是个泥土房和石头房组成的老村子。当你真正走进这个村子,你才发现,它竟是这样令人震惊的村子。
黄泥房还是原来的黄泥房,屋内却换上了不逊于五星级酒店的内部设施;石路还是当年的石板路,只是走在路上的人,已经由离乡讨生活的村里人,变成了上山找乡愁的城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