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花园百科 » 吟海棠

吟海棠

发布时间: 2023-07-10 23:35:02

1. 南宋贪官曾觌是个不错的词人,他有着什么代表作

南宋贪官曾觌是个不错的词人,他有着《金人捧露盘·庚寅岁春奉使过京师感怀作》、《柳早青吟海棠》等家喻户晓的代表作。

南宋贪官曾觌的《柳早青吟海棠》展现了雨后海棠花的魅力。在争奇斗艳的花卉中,海棠一直以美丽著称。它繁花似锦,枝叶繁茂,枝条柔软,婀娜多姿,别具一格。曾志的歌,吟诵海棠的词,颇能表达海棠花的神韵,值得一读。这首词虽然和很多文士一样,表达了爱花爱惜的共同主题,但诗人所表达的感情却比一般作家更深刻。同时,此词在艺术手法上独具特色,突出表现为诗人善于抓住机遇,别出心裁。以上就是对南宋贪官曾觌是个不错的词人,他有着什么代表作这个问题的解答。

2. 吴融《海棠二首(其二)》咏海棠诗赏析

《海棠·海棠二首(其二)》咏海棠诗鉴赏

吴融

雪绽霞铺锦水头,占春颜色最风流。

若教更近天街种,马上多逢醉五侯。

古往今来,吟咏海棠的诗词中不乏佳篇名作,然而吴融却别具手眼。他从海棠的颜色入手,而未涉笔其情态,倒是把这想象的无垠的空间留给了读者。“雪绽霞铺锦水头,占春颜色最风流。”写出了海棠花颜色的明艳,雪也似的白,霞也似的红,故能独压春色,给人以“最风流”之感,这是直接对海棠之美的描绘。接着是笔锋一转,诗人展开了想象:“若教更近天街种,马上多逢醉五侯。”盛开在锦水之头的海棠尚且如此之美,倘若繁华京都的街侧,遍种海棠,定然会使走马观花的王公贵人为之醉倒。

删繁削冗只写其颜色之美者,并非绝无仅有,如“莫愁粉黛临窗懒,梁广丹青点笔迟”(郑谷:《海棠》)但省俭了它的情态,展开自己的想象并调动读者的想象力的作品,却几乎并不多见。诗人虽未涉笔海棠的情态,然而敏明的读者不难想象:锦水之滨,春日里定然是粼粼波光摇曳荡漾,这样美的颜色,定然会牵惹了蝶儿翩翩起舞。清风徐引,海棠微动,深枝蝶惊,这是何等迷人的景色!而且读者的想象远不仅于此,都各自结合着自己的审美情趣进行着再创造。于此可以看出诗人艺术构思的巧妙。接着,诗人写了自己的想象。这里,拈出了“五侯”,似有两层含意。海棠之美,不言而喻,作为王公大人,终日无所事事,留连山水,赏玩名花,自然是其擅场,可谓“所见多矣”,倘若连走马观花的王公大人也为之醉倒,可以想见其不比寻常的美,另外,海棠历来被诗人骚客所推重,视为名花,独标高格,非俗人所能领略,这分明是“雅士”们的偏见。

3. 海棠最有名的诗句关于海棠的诗句

1.咏海棠最著名的诗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宋·苏轼《海棠》 只恐夜深花睡去。火照红妆,满意留宾住 宋·葛胜仲《蝶恋花》 嫣然一笑竹篱间,桃李漫山总粗俗 宋·苏轼《寓居定惠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株,士人不知贵也》 春似酒杯浓,醉得海棠无力 宋·周紫芝《好事近》 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 宋·陈与义《春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宋·李清照《如梦令》 海棠开后春谁主,日日催花雨 宋·李弥逊《虞美人》 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金·元好问《同儿辈赋未开海棠二首》 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 金·元好问《同儿辈赋未开海棠二首》

2.关于海棠的诗词,出名的,较详细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宋·苏轼《海棠》 只恐夜深花睡去。

火照红妆,满意留宾住 宋·葛胜仲《蝶恋花》 嫣然一笑竹篱间,桃李漫山总粗俗 宋·苏轼《寓居定惠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株,士人不知贵也》 春似酒杯浓,醉得海棠无力 宋·周紫芝《好事近》 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 宋·陈与义《春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宋·李清照《如梦令》 海棠开后春谁主,日日催花雨 宋·李弥逊《虞美人》 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

金·元好问《同儿辈赋未开海棠二首》 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 金·元好问《同儿辈赋未开海棠二首》海棠花姿潇洒,花开似锦,自古以来是雅俗共赏的名花,素有“花中神仙”、“花贵妃”、“花尊贵”之称,帮在皇家园林中常与玉兰、牡丹、桂花相配植,形成“玉棠富贵”的意境。另外海棠花又称断肠花,思乡草。

有象征游子思乡,表达离愁别绪的意思。又因为其妩媚动人,雨后清香犹存,花艳难以描绘,又来比喻美人。

南宋陆游诗云:“虽艳无俗姿,太皇真富贵。”形容海棠艳美高雅。

陆游另一首诗中:“猩红鹦绿极天巧,叠萼重跗眩朝日。”形容海棠花鲜艳的红花绿叶及花朵繁茂与朝日争辉的形象。

3:宋释惠洪《冷斋夜话》记载.唐明皇登香亭.召太真妃.于时卯醉未醒.命高力士使待儿扶掖而至。妃子醉颜残妆.鬓乱钗横,不能再拜。

明皇笑日:“岂妃子醉.直海棠睡未足耳!”这是“海棠春睡”典故的由来。曲故流传后.苏东坡据此写了一首《海棠》∶《海棠》作者:苏轼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这是一首咏海棠的诗。

诗的头两句,描绘海棠所生长的富丽环境,表明海棠的珍贵。后两句写深夜也点燃蜡烛去欣赏海棠花,诗人爱花、爱美之情极为深切,这样做也够浪漫了。

描写精致,用海棠比拟美人,更为生动。到了明代,“风流才子”唐伯虎根据'海棠春睡'典故,丰富了想象,画了一幅《海棠美人图.有诗云∶《题海棠美人》作者:唐寅褪尽东风满面妆,可怜蝶粉与蜂狂。

自今意思谁能说,一片春心付海棠。宋代《春暮游小园》作者:王淇一从梅粉褪残妆,涂抹新红上海棠。

开到荼縻花事了,丝丝夭棘出莓墙。《寓居定惠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贵也》作者:苏轼江城地瘴蕃草木,只有名花苦幽独。

嫣然一笑竹篱间,桃李满山总粗俗,也知造物有深意,故遣佳人在空谷。自然富贵出天姿,不待金盘荐华屋。

3.关于海棠花有什么典故和有名的诗句

海棠与名人典故 海棠花以其风姿艳质赢得世人的喜爱,历史上杨玉环、杜甫、苏轼、周恩来、张大千等名人与海棠结下了不解的渊源。

据北宋乐史《杨太真外传》记载:“上皇登沉香亭,召太真妃,于时卯醉未醒,命力士使侍儿扶掖而至,妃子醉颜残妆,鬓乱钗横,不能再拜,上皇笑曰,岂妃子醉,是海棠睡未足耳。”此典故代代流传,“海棠春睡”成为后代诗人画家不断吟咏描绘的题材。

后代的文学作品中常以海棠指代杨玉环,后发展为以海棠花喻美女。? 唐宋歌咏海棠的文人墨客众多,但独不见杜甫的海棠诗。

四川的海棠在唐时已名闻天下,杜甫又久居蜀地,吟遍了当地的各种花卉,却无一首歌咏海棠的诗篇,后人屡疑之。晚唐诗人郑谷在《蜀中赏海棠》诗中云:“浣花溪上空惆怅,子美(杜甫)无情为发扬。”

王安石也提到:“少陵(杜甫)为尔牵诗兴,可是无心赋海棠。”吴中复认为海棠姿色妖冶,连杜甫都很难下笔描绘,“子美诗才犹搁笔,至今寂寞锦城中”。

陆游则分析杜甫有海棠诗,但已失传。北宋还传出第三种解释:杜甫不写海棠诗是讳其母乳名之故。

这一无稽附会之谈,遭清代学者李渔的抨击:“然恐子美即善吟,亦不能物物咏到,一诗偶遗,即使后人议及父母,甚矣,才子之难为也!”总之,杜甫为何不吟海棠备受文人猜疑。? 宋代文人雅士开始有意识引种栽培海棠。

苏东坡于宋神宗元丰七年到闸口探望学生邵民瞻,并将所携海棠栽植于邵氏天远堂前。之后,苏轼来书必问:“海棠无恙乎?”邵氏则报:“海棠无恙。”

至今此树尚存活于江苏省宜兴市闸口乡永定村,1982年宜兴在原址重建海棠园。 海棠是周恩来总理生前最钟爱的花卉之一,北京中南海西花厅内广植西府海棠。

1954年春,西花厅海棠盛开时,周总理正在瑞士参加日内瓦会议,无法亲临赏花,于是邓颖超剪下一枝海棠花,做成标本,夹在书中托人带给总理。总理看到这来自祖国蕴涵深意的海棠花非常感动,百忙中也没忘记回赠邓颖超热情问候,托人带回一枝芍药给邓颖超。

周恩来与邓颖超千里迢迢赠花问候,成为广为流传的佳话。? 国画大师张大千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他喜爱梅花荷花、海棠等有中国特色的园林植物,在旅居美国时曾向友人乞讨海棠,并作有《乞海棠》:“君家庭院好风日,才到春来百花开;想得杨妃新睡起,乞分一棵海棠栽。”

张大千听说百里之外种有名贵的垂丝海棠,为求购数本,甚至愿意典当画作,节衣缩食,“典画征衣更减粮,肯教辜负好时光;闻道海棠尚未聘,未春先为办衣裳”。这足见他对海棠的热爱。

1958年,张大千以一幅《秋海棠》荣膺纽约国际艺术协会世界伟大画家。1982年底,身居台北的张大千处于生命的最后阶段,作《海棠春睡图》赠与四川老友,画上折枝海棠设色艳丽,形态娇媚,并题诗表达自己对祖国和老友的思念之情。

海棠与文学 对海棠花文化有所反映的文学作品相当多,下面仅列举诗句、小说、戏曲中涉及海棠花文化的部分作品。? (一)诗词中的海棠花文化? 海棠栽培始盛于唐,唐人郑谷有咏海棠诗:“春风用意匀颜色,销得携觞与赋诗。

秾丽最宜新著雨,妖娆全在欲开时……”郑谷写出了至今为人所称道的海棠“新著雨”、“欲开时”的艳丽妖娆的风姿神采,海棠让诗人郑谷看不足、写不完,饮酒赋诗,流连忘返。? 北宋咏海棠诗中最有名的当数苏轼于元丰七年谪居黄州所作的《海棠》:“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这首海棠诗脍炙人口,唐明皇以海棠之明媚喻杨贵妃的妩媚,苏轼则反其意而行,以杨太真之风流喻海棠的明媚。

诗人以花拟人,写出爱花、惜花的深情,惜花实是惜己,借以抒发“同是天涯沦落人”之感。? 宋代另一位大诗人陆游也对海棠如痴如醉,在《花时遍游诸家园•之二》中云:“为爱名花抵死狂,只愁风日损红芳。

绿章夜奏通明殿,乞借春阴护海棠。”“抵死狂”即格外的狂,诗人深谙花性,担心海棠的娇美不堪风吹日晒,便连夜上奏玉帝的通明殿,请求多借些阴天,好让海棠常开不衰。

《花时遍游诸家园》共十首,是陆游在成都时为海棠而写的组诗。陆放翁在《海棠歌》里唱道:“碧鸡海棠天下绝,枝枝似染猩猩血……扁舟东下八千里,桃李真成奴仆尔。

若使海棠根可移,扬州芍药应羞死。”因爱海棠,陆放翁获“海棠癫”的雅号。

南宋女词人李清照对海棠也有特殊的感情,创作了众人耳熟能详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一句“绿肥红瘦”贴切地点出了一夜风雨过后海棠的变化,绿、红两种颜色代指海棠叶和海棠花,肥、瘦两种形态传神地描绘了雨后枝叶茂盛和花瓣凋萎,既生动形象又准确得体。

“绿肥红瘦”历来为人所称道,简直可以作海棠的代称。? ? 金人元好问有《清平乐》:“离肠宛转,瘦觉妆痕浅。

飞去飞来双燕语,消息知郎近远。楼前小雨珊珊,海棠帘幕轻寒。

杜宇一声春去,树头无数青山。”这首词表达了伤春思远的闺情,抒写了轻而远的相思,以及对青春的留恋和对生命的眷恋。

这些情绪并不是直接表达,而是通过对。

4.关于海棠花有什么典故和有名的诗句

1、《同儿辈赋未开海棠》 【金朝】元好问 枝间新绿一重重, 小蕾深藏数点红。

爱惜芳心莫轻吐, 且教桃李闹春风。 译文:海棠枝间新长出的绿叶层层叠叠的,小花蕾隐匿其间微微泛出些许的红色。

一定要爱惜自己那芳香的心,不要轻易地盛开,姑且让桃花李花在春风中尽情绽放吧! 2、《题磁岭海棠花》 【唐朝】温庭筠 幽态竟谁赏,岁华空与期。 岛回香尽处,泉照艳浓时。

蜀彩淡摇曳,吴妆低怨思。 王孙又谁恨,惆怅下山迟。

3、《赏海棠花妖诗》 【清朝】高鹗 海棠何事忽摧隤?今日繁花为底开? 应是北堂增寿考,一阳旋复占先梅。 4、《醉落魄·正月二十日张园赏海棠作》 【宋朝】管鉴 春阴漠漠。

海棠花底东风恶。 人情不似春情薄。

守定花枝,不放花零落。 绿尊细细供春酌。

酒醒无奈愁如昨。 殷勤待与东风约。

莫苦吹花,何似吹愁却。 5、《海棠花》 【唐朝】刘兼 淡淡微红色不深,依依偏得似春心。

烟轻虢国颦歌黛, 露重长门敛泪衿。 低傍绣帘人易折,密藏香蕊蝶难寻。

良宵更有多情处,月下芬芳伴醉吟。 (3)吟海棠扩展阅读 海棠花姿潇洒,花开似锦,自古以来是雅俗共赏的名花,素有“花中神仙”、“花贵妃”、“花尊贵”之称,皇家园林中常与玉兰、牡丹、桂花相配植,“玉棠富贵”的意境。

另外海棠花又称断肠花,思乡草。有象征游子思乡,表达离愁别绪的意思。

又因为其妩媚动人,雨后清香犹存,花艳难以描绘,又来比喻美人。

5.有关海棠的诗句

海棠 北宋——苏轼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春晴怀故园海棠 宋——杨万里

故园今日海棠开,梦入江西锦绣堆。万物皆春人独老,一年过社燕方回。

似青似白天浓淡,欲堕还飞絮往来。无那风光餐不得,遣诗招入翠琼杯。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 金——元好问

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

海棠溪 唐——薛涛

春教风景驻仙霞,水面鱼身总带花。人世不思灵卉异,竞将红缬染轻沙。

海棠春 宋——马子严

柳腰暗怯花风弱。红映秋千院落。归逐燕儿飞,斜撼真珠箔。

满林翠叶胭脂萼。不忍频频觑著。护取一庭春,莫弹花间鹊。

题磁岭海棠花 唐——温庭筠

幽态竟谁赏,岁华空与期。岛回香尽处,泉照艳浓时。

蜀彩淡摇曳,吴妆低怨思。王孙又谁恨,惆怅下山迟。

海棠 唐——郑谷

春风用意匀颜色,销得携觞与赋诗。秾丽最宜新著雨,娇饶全在欲开时。

莫愁粉黛临窗懒,梁广丹青点笔迟。朝醉暮吟看不足,羡他蝴蝶宿深枝。

海棠花 唐——刘兼

淡淡微红色不深,依依偏得似春心。烟轻虢国颦歌黛,露重长门敛泪衿。

低傍绣帘人易折,密藏香蕊蝶难寻。良宵更有多情处,月下芬芳伴醉吟。

海棠美人图 明——唐寅

褪尽东风满面妆,可怜蝶粉与蜂狂。自今意思和谁说,一片春心付海棠。

海棠 北宋 ——黄庭坚

海棠院里寻春色,日炙荐红满院香。不觉风光都过了,东窗浑为读书忙。

海棠花 北宋——王安石

绿娇隐约眉轻扫,红嫩妖饶脸薄妆。巧笔写传功未尽,清才吟咏兴何长。

咏白海棠六首 清——曹雪芹

第一首——蕉下客(贾探春)

斜阳寒草带重门,苔翠盈铺雨后盆。玉是精神难比洁,雪为肌骨易销魂。

芳心一点娇无力,倩影三更月有痕。莫道缟仙能羽化,多情伴我咏黄昏。

第二首 ——蘅芜君(薛宝钗)

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台盆。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

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欲偿白帝宜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

第三首——怡红公子(贾宝玉)

秋容浅淡映重门,七节攒成雪满盆。出浴太真冰作影,捧心西子玉为魂。

晓风不散愁千点,宿雨还添泪一痕。独倚画栏如有意,清砧怨笛送黄昏。

第四首——潇湘妃子(林黛玉)

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第五、六首——枕霞旧友(史湘云)

神仙昨日降都门,种得蓝田玉一盆。自是霜娥偏爱冷,非关倩女亦离魂。

秋阴捧出何方雪,雨渍添来隔宿痕。却喜诗人吟不倦,岂令寂寞度朝昏。

蘅芷阶通萝薜门,也宜墙角也宜盆。花因喜洁难寻偶,人为悲秋易断魂。

玉烛滴干风里泪,晶帘隔破月中痕。幽情欲向嫦娥诉,无奈虚廊夜色昏。

海棠 清——龚自珍

黄金华发两飘萧,六九童心尚未消。化起海红帘底月,西厢花影怒广潮。

吴氏园海棠 现代——陈寅恪

无风无雨送残春,一角园林独怆神。读史早知今日事,看花犹是去年人。

梦回锦里愁如海,酒醒黄州雪作尘。闻道通明同换劫,绿章谁省泪沾襟

6.描写海棠的诗句

唐人李绅的《海棠诗》中有句云“海边奇树生奇彩,知是仙山取得栽,琼蕊籍中闻阆苑,紫芝图上见蓬莱”,《春暮游小园》宋代 王淇 一从梅粉褪残妆,涂抹新红上海棠。

开到荼縻花事了,丝丝夭棘出莓墙。 《寓居定惠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贵也》 宋代 苏轼 江城地瘴蕃草木,只有名花苦幽独。

嫣然一笑竹篱间,桃李满山总粗俗, 也知造物有深意,故遣佳人在空谷。 自然富贵出天姿,不待金盘荐华屋。

海棠》宋代 苏轼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霏霏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以下是出自《红楼梦》 探春《咏白海棠》 斜阳寒草带重门,苔翠盈铺雨后盆。

玉是精神难比洁,雪为肌骨易销魂。 芳心一点娇无力,倩影三更月有痕。

莫道缟仙能羽化,多情伴我咏黄昏。 宝钗《咏白海棠》 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

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 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

欲偿白帝凭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 宝玉《咏白海棠》 秋容浅淡映重门,七节攒成雪满盆。

出浴太真冰作影,捧心西子玉为魂。 晓风不散愁千点,宿雨还添泪一痕。

独倚画栏如有意,清砧怨笛送黄昏。 黛玉《咏白海棠》 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

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湘云《咏白海棠》其一 神仙昨日降都门,种得蓝田玉一盆。

自是霜娥偏爱冷,非关倩女亦离魂。 秋阴捧出何方雪,雨渍添来隔宿痕。

却喜诗人吟不倦,岂令寂寞度朝昏。 湘云《咏白海棠》其二 蘅芷阶通萝薜门,也宜墙角也宜盆。

花因喜洁难寻偶,人为悲秋易断魂。

7.与海棠有关的诗句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出自宋·苏轼《海棠》只恐夜深花睡去。火照红妆,满意留宾住。

出自宋·葛胜仲《蝶恋花》 嫣然一笑竹篱间,桃李漫山总粗俗。 出自宋·苏轼《寓居定惠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株,士人不知贵也》 春似酒杯浓,醉得海棠无力。

出自宋·周紫芝《好事近》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 出自宋·陈与义《春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出自宋·李清照《如梦令》海棠开后春谁主,日日催花雨。

出自宋·李弥逊《虞美人》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 出自金·元好问《同儿辈赋未开海棠二首》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

出自金·元好问《同儿辈赋未开海棠二首》。

4. 杜甫的诗中为何没有关于海棠

有人说,那是避讳所致。杜甫母亲名叫海棠,按照唐人名讳习俗,杜内甫不能将母亲名字写入诗容歌。

有人说,那是因为杜甫处于动乱年代,没有咏海棠的闲情逸致;

有人说,杜甫尽忙着写“三吏”“三别”之类关心时弊民瘼的作品了,无暇顾及花草树木;

有人说,杜甫没有写过海棠很正常,因为那个年代,海棠还不是诗人们普遍关注的花卉品种。除了王维写过之外,李白、韩愈、柳宗元、元稹、白居易等人都没有写过海棠;

有人说,杜甫避母亲名讳的说法是无稽之谈。“杜甫母亲,一个北方老太太,没有听说他的故乡河南巩县能够生长多么繁茂的海棠。在杜甫母亲起小名的时候,海棠不是诗的意象。因此,她根本不可能用海棠当乳名”;

有人说,杜甫在成都居住时,“安史之乱”渐息,社会趋于安定,而且他在此时也留下了大量的闲适诗。如其《江畔独步寻花绝句》组诗,就是专门写花的。并且举出“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等诗句为例,认为满蹊的花中,不可能没有海棠;

5. 垂丝海棠之古诗

1、海棠 宋代:苏轼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译文:袅袅的东风吹动了淡淡的云彩,露出了月亮,月光也是淡淡的。花朵的香气融在朦胧的雾里,而月亮已经移过了院中的回廊。由于只是害怕在这深夜时分,花儿就会睡去,因此燃着高高的蜡烛,不肯错过欣赏这海棠盛开的时机。

6. 求写花的诗词

吟梅花》

残冬洒夜雪,
盼春一树开。
风传香幽骨,
鸟回望春来。

《春天的杏花》

点点三两枝,
春暖一树红。
有蝶栖息在,
红尘尽不同。

《吟扬花》

艳照杨柳花,
池塘送晚霞。
太后盈盈去,
南方何处家?

《吟兰花

幽丛显芳华,
孤兰生贵家。
香馨欲惹谁?
鸟自度春夏。

《歌芍药花》

芍药嫦娥下,
夜夜露芳浓。
盈风展婀姿,
年年一香同。
《吟梨花》

花影传幽恨,
白衣卿相歌。
万朵枝头看,
梨花雨中落。

《吟李花》
莺唱李枝新,
蝶舞花弄晴。
芳魂夜私语,
春后望陌辰

《吟牡丹》

叶薄忘披衣,
万花争艳丽。
不与冬相伴,
一怒惹武帝

《吟桃花》

红杏遇知音,
春红满院来。
无言谁传恨?
转眼菜花开。
《吟海棠花之一》

微雨点滴胭脂泪,
半开时节最是香。
谁家海棠夜无语?
待到八月又断肠。

《吟海棠花之二》

忽闻海棠欲盛放,
月下醉吟数芬芳。
深藏微露锁红沫,
今生无泪不断肠。

《吟海棠花之三》

百花开尽显风流,
八月落雨未到秋。
犹看浅红诗无数,
蝶舞莺歌在枝头。
玫瑰花》

露湿春雨浓,
玫瑰满院红。
相思成远恨,
盈盈夜夜空。

《吟荷花》

半塘起绿水,
万红微波来。
香气渐行远,
今生不堪摘。

《颂菊花》

秋丛露年华,
折得自沉吟。
陶潜最爱菊,
篱下自知心。

《吟水仙花》
浩素在人间,
清芬留我恋。
瑶池回头看,

《吟朱槿》
绿影迎朝露,
日午最是香。
可怜不白头,
亏误好时光。

清平乐 李白
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椅栏杆。

红牡丹 王维

绿艳闲且静,红衣浅复深。
花心愁欲断,春色岂知心。

白牡丹 韦庄

闺中莫妒新妆妇, 陌上须惭傅粉郎。
昨夜月明浑似水, 入门唯觉一庭香。

吉祥寺花将落而陈述古期不至 苏轼

今岁东风巧剪裁, 含情只待使君来。
对花无语花应恨, 直恐明年花不开。

惜牡丹花二首 白居易

惆怅阶前红牡丹, 晚来唯有两枝残。
明朝风起应吹尽, 夜惜衰红把火看。
寂寞萎红低向雨, 离披破艳散随风。
晴明落地犹惆怅, 何况飘零泥土中。

寂寞菱红低向南,离披破艳散随风。
晴明落地犹惆怅,何况飘零泥土中。

赏牡丹一首 刘禹锡

庭前芍药妖无格, 池上芙蕖净少情。
惟有牡丹真国色, 花开时节动京城。

牡丹吟 邵雍

牡丹花品冠群芳,况是期间更有王。
四色变而成百色,百般颜色百般香。

有关洛阳牡丹诗句
洛阳春吟
邵雍(宋)
洛阳人惯见奇葩,
桃李花开未当花。
须是牡丹花盛发,
满城方始乐无涯。

苏轼(宋)
仙衣不用剪刀裁,
国色初酣卯酒来。
太守问花花有语,
为君零落为君开。

白牡丹
梅尧臣(宋)
白云堆里紫霞心,
不与姚黄色斗深。
闲伴春风有时歇,
岂能长在玉阶阴。

点绛唇
咏十八香,异香牡丹
王十明(宋)
庭院深深,
异香一片来天上。
傲春迟放,
百卉皆推让。
忆昔西都,
姚黄声名旺。
堪惆怅,
醉翁何往,
谁与花标榜。

牡丹
范纯仁(宋)
牡丹奇擅洛都春,
百卉千花浪纠纷。
国色鲜明舒嫩脸,
仙冠重叠剪红云。

牡丹
冯琦(明)
百宝栏杆护晓寒,
沉香亭北若为看。
春来谁作韶华主,
总领群芳是牡丹。

赏牡丹
刘禹锡(唐)
庭前芍药妖无格,
池上芙蕖静少情。
惟有牡丹真国色,
花开时节动京城。

清平调
李白(唐)
一枝红艳露凝香,
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官谁得似,
可怜飞燕倚红妆。

题御笔牡丹
王国维(清)
摩罗西域竟时妆,
东海樱花侈国香。
阅尽大千春世界,
牡丹终古是花王。

白牡丹
韦庄(唐)
闺中莫妒新妆妇,
陌上面惭傅粉郎。
昨夜月照深似水,
入门唯觉一庭香。

咏“洛阳红”牡丹
羊之(清)
即便烧焦亦不平,
根根铁骨自铮铮。
洛阳恰得相宜地,
留取花中强项名。

惜牡丹
白居易(唐)
惆怅阶前红牡丹,
晚来只有两枝残。
明朝风起应吹尽,
夜惜衰红把火看。

栽牡丹
陆游(宋)
携锄庭下苍苔,
墨紫红手自栽。
老子龙钟逾八十,
死前犹见几回开。

豆绿
赵新(清)
群芳卸后吐奇芬,
高挽香鬟拥绿云。
绝谢人间脂粉气,
远山眉黛想文君。

洛阳春吟
邵雍(宋)
桃李花开人不窥,
花时须是牡丹时。
牡丹花发酒增价,
夜半游人犹未归

赏牡丹_刘禹锡

庭前芍药妖无格, 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思黯南墅赏牡丹_刘禹锡
偶然相遇人间世,合在增城阿姥家。
有此倾城好颜色,天教晚发赛诸花。

牡丹_李商隐

锦帏初卷卫夫人,绣被犹堆越鄂君。
垂手乱翻雕玉佩,招腰争舞郁金裙。
石家蜡烛何曾剪,荀令香炉可待熏。
我是梦中传彩笔,欲书花叶寄朝云。

牡丹芳_白居易
牡丹芳,牡丹芳,黄金蕊绽红玉房。
千片赤英霞烂烂,百枝绛点灯煌煌。
照地初开锦绣段,当风不结兰麝囊。
仙人琪树白无色,王母桃花小不香。
宿露轻盈泛紫艳,朝阳照耀生红光。
红紫二色间深浅,向背万态随低昂。
映叶多情隐羞面,卧丛无力含醉妆。
低娇笑容疑掩口,凝思怨人如断肠。
浓姿贵彩信奇绝,杂卉乱花无比方。
石竹金钱何细碎,芙蓉芍药苦寻常。
遂使王公与卿士,游花冠盖日相望。
庳车软舆贵公主,香衫细马豪家郎。
卫公宅静闭东院,西明寺深开北廊。
戏蝶双舞看人久,残莺一声春日长。
共愁日照芳难驻,仍张帷幕垂阴凉。
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
三代以还文胜质,人心重华不重实。
重华直至牡丹芳,其来有渐非今日。
元和天子忧农桑,恤下动天天降祥。
去岁嘉禾生九穗,田中寂寞无人至。
今年瑞麦分两岐,君心独喜无人知。
无人知,可叹息。
我愿暂求造化力,减却牡丹妖艳色。
少回卿士爱花心,同似吾君忧稼穑。

惜牡丹花二首_白居易
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
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
寂寞萎红低向雨,离披破艳散随风。
晴明落地犹惆怅,何况飘零泥土中。

新晴赏牡丹_陆游
杜门睡榻长苍苔,满眼新晴亦乐哉。
小市忽逢蒪菜出,曲栏初见牡丹开。
不嫌雨后泥三尺,且趁春残醉几回。
自揣明年犹健在,东箱更觅茜金栽

7. 关于海棠花有什么典故和有名的诗句

1、《同儿辈赋未开海棠》

【金朝】元好问

枝间新绿一重重, 小蕾深藏数点红。

爱惜芳心莫轻吐, 且教桃李闹春风。

译文:
海棠枝间新长出的绿叶层层叠叠的,小花蕾隐匿其间微微泛出些许的红色。一定要爱惜自己那芳香的心,不要轻易地盛开,姑且让桃花李花在春风中尽情绽放吧!

2、《题磁岭海棠花》

【唐朝】温庭筠

幽态竟谁赏,岁华空与期。

岛回香尽处,泉照艳浓时。

蜀彩淡摇曳,吴妆低怨思。

王孙又谁恨,惆怅下山迟。

3、《赏海棠花妖诗》

【清朝】高鹗

海棠何事忽摧隤?今日繁花为底开?

应是北堂增寿考,一阳旋复占先梅。

4、《醉落魄·正月二十日张园赏海棠作》

【宋朝】管鉴

春阴漠漠。海棠花底东风恶。

人情不似春情薄。

守定花枝,不放花零落。

绿尊细细供春酌。酒醒无奈愁如昨。

殷勤待与东风约。莫苦吹花,何似吹愁却。

5、《海棠花》

【唐朝】刘兼

淡淡微红色不深,依依偏得似春心。

烟轻虢国颦歌黛,露重长门敛泪衿。

低傍绣帘人易折,密藏香蕊蝶难寻。

良宵更有多情处,月下芬芳伴醉吟。

(7)吟海棠扩展阅读

海棠花姿潇洒,花开似锦,自古以来是雅俗共赏的名花,素有“花中神仙”、“花贵妃”、“花尊贵”之称,皇家园林中常与玉兰、牡丹、桂花相配植,“玉棠富贵”的意境。另外海棠花又称断肠花,思乡草。有象征游子思乡,表达离愁别绪的意思。又因为其妩媚动人,雨后清香犹存,花艳难以描绘,又来比喻美人。

8. 一枝气可压千林——宋代咏海棠诗词赏析(三)

宋代诗人中吟咏海棠最多的,当数南宋著名诗人陆游,他对海棠极其喜爱,留下了20篇咏海棠诗作,其中不乏名篇名句。他直赞海棠为“人间奇草木”(《海棠图》),他“为爱名花抵死狂”,“乞借春阴护海棠”(《花时遍游诸家园》),他欣赏海棠的“猩红鹦绿极天巧,叠萼重跗眩朝日”(《驿舍见故屏风画海棠有感》),他喜欢“烛下看海棠”,因为“海棠明处看,滴滴万点血”(《海棠》),他称赞海棠“虽艳无俗姿,太皇真富贵”(《张园观海棠》)。

先看陆游的《花时遍游诸家园》:

为爱名花抵死狂,只愁风日损红芳。 

绿章夜奏通明殿,乞借春阴护海棠。

“为爱名花抵死狂,只愁风日损红芳”,诗一开始,诗人就说自己因为喜爱名花海棠,不惜冒死狂放,原因只是担忧狂风烈日折损她红艳芬芳的花容。将诗人爱花惜花的心情表露无遗。“绿章夜奏通明殿,乞借春阴护海棠”,“绿章”,即青词。旧时道士祭天时所写的奏章表文,用朱笔写在青藤纸上,故名。“通明殿”,传说中玉帝的宫殿。宋代诗人苏轼《上元侍饮楼上呈同列》诗之一:“侍臣鹄立通明殿 ,一朵红云捧玉皇。”诗人说他已写好青词连夜奏报给玉帝的宫殿,向上天乞求借得春日的时光,来保护这艳丽的海棠花。突出了他对海棠花的极度喜爱之情。

再看陆游的《海棠歌》: 

蜀地名花擅古今,一枝气可压千林。 

讥弹更到无香处,常恨人言太刻深。

蜀地花之有名古来已久,而海棠更是一枝气可压千林。有人讥讽海棠无香,这真是太苛刻了。这是陆游为海棠鸣不平之作。清代李渔认为人们不满海棠有色而无香,是《春秋》责备贤者之法。花和人一样,哪有十全十美的?如果说茉莉太香,蕙兰太娇,玫瑰带刺,樱花易谢,那么又何必苛求海棠之香呢?

陆游的七言歌行《海棠歌》,倾注了诗人对蜀中海棠的无限爱恋之情:

我初入蜀鬓未苍,南充樊亭看海棠。 

当时已谓目未睹,岂知更有碧鸡坊。 

碧鸡海棠天下绝,枝枝似染猩猩血。 

蜀姬艳妆肯让人?花前顿觉无颜色。 

扁舟东下八千里,桃李真成奴仆尔。 

若使海棠根可移,扬州芍药应羞死。 

风雨春残杜鹃哭,夜夜寒衾梦还蜀。 

何从乞得不死方,更看千年未为足。 

陆游在仕蜀期间,酷爱蜀中海棠,各处名花,无不观赏,并作了不少海棠诗以寄深情。因其迷恋海棠如醉如狂,故赢得“海棠颠”的雅号。诗人离蜀之后,对蜀中海棠仍是魂牵梦绕,没齿难忘。这首《海棠歌》作于垂暮之年,倾注了诗人对蜀中海棠的无限爱恋之情。 

全诗十六句,四句一节,共分四节,结构相当匀称。

首四句写诗人初见樊亭海棠的惊叹心情,以表现蜀地海棠皆美。诗人开头便追述:我初入蜀中,鬓发尚未花白。“鬓未苍”,言年纪不老,阅历不广,观花不多。貌似闲笔,实为下文张本。诗人接着说,当年途经南充,曾在樊亭名苑观赏海棠花,此花之美,前所未见,令人叹为观止。此处以樊亭代表蜀地,赞叹蜀中海棠均美丽动人。“岂知更有碧鸡坊”,此句承前启后,既是对樊亭海棠的咏赞,又映带出碧鸡坊海棠更胜一筹。此节以自己年轻识浅,误以樊亭海棠为最佳,映衬碧鸡海棠更美。开篇引人入胜,使人急欲观下文。虽似信笔而至,实则颇具匠心。 

接下来四句正面写碧鸡坊海棠之美。“碧鸡海棠天下绝”,为本篇题旨,也是诗人遍览诸苑之后,所品鉴出的结论。诗人以为海棠花美,贵在以色动人。碧鸡海棠为天下绝美,也主要体现在花色上。“枝枝似染猩猩血”,全诗只此一句描绘海棠之美,其余全为虚写,足见此句珍贵。诗人在这里以浓笔重彩渲染出碧鸡海棠的猩红颜色。而且不是一枝独秀,枝枝均是血染一般鲜红艳丽。人们贯以美女喻花,但碧鸡海棠比美女更娇艳。红颜翠袖,艳妆浓抹的蜀中佳丽,可谓天下无双。但她们在此花面前,顿觉黯然失色。通过对蜀姬的贬抑,反衬出碧鸡海棠艳美绝伦。

形容至此,似乎登峰造极,无法续笔。但诗人尤嫌未足,在山穷水尽的情况下又开新境,以四海之内的名花佳卉比衬蜀中海棠之美。这便是以下四句的内容。 

“扁舟东下八千里”,以夸张之笔写诗人远离蜀地,去他方游赏。江南三月,桃红李白,浓艳俏丽,人所共赏。但在看惯蜀中海棠的诗人眼中,却认为“桃李真成奴仆尔”,说那富有青春美的桃李鲜葩,会像奴仆一样拜倒在海棠脚下。接着诗人又发奇想:如果把蜀地海棠移植到杨州古城,那举世闻名的杨州芍药应该羞惭而死。此节连举名花,反衬蜀中海棠,旨在赞美“碧鸡海棠天下绝”。 

最后四句,写诗人对蜀中海棠无限爱恋的深情。杜鹃为蜀地候鸟,传说蜀王杜宇冤魂所化,啼则流血。诗人在风雨春残,杜鹃啼鸣的季节,常常夜梦还蜀,游赏海棠。但思暮齿残年,盛时难再,海棠佳花,如何永赏?因而他展开想象的翅膀,希望得到不死药方,千年万载永远欣赏蜀中海棠。虽为妄想,却显出对海棠的一片痴情。 

这是一首对蜀中海棠的赞歌和恋歌,也是对他壮年蜀中生活的幸福忆念,形象地表现了诗人的爱美之心,和壮心不已的生活热情。 

诗人为写碧鸡海棠之美,反复以樊亭海棠、艳妆蜀姬、江南桃李、杨州芍药进行比拟、反衬,收到了极佳的艺术效果。语言清俊,天然无饰。神完气足,诗笔练达,是篇优秀的七言歌行。

热点内容
七夕好难 发布:2025-02-07 16:29:47 浏览:207
郁金香作文300字题目 发布:2025-02-07 16:26:56 浏览:329
玉兰花钻石画 发布:2025-02-07 16:14:26 浏览:55
盆景采挖器 发布:2025-02-07 16:12:01 浏览:727
樱花妹跳舞 发布:2025-02-07 15:55:19 浏览:168
二月十四情人节图片 发布:2025-02-07 15:45:03 浏览:66
情人节没有钱怎么办 发布:2025-02-07 15:31:44 浏览:322
哪里有卖茶花烟 发布:2025-02-07 15:31:43 浏览:983
cooleye玫瑰 发布:2025-02-07 15:03:29 浏览:516
厦门花卉公园 发布:2025-02-07 14:57:51 浏览: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