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花园百科 » 荷花羞

荷花羞

发布时间: 2023-07-11 00:52:22

❶ 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她的魅力过去今天都在流传,荷花见了她也会害羞。

出自:西施 / 咏苎萝山

作者:李白

朝代:唐

原文:

西施越溪女,出自苎萝山。

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

浣纱弄碧水,自与清波闲。

皓齿信难开,沉吟碧云间。

勾践徵绝艳,扬蛾入吴关。

提携馆娃宫,杳渺讵可攀。

一破夫差国,千秋竟不还。

翻译:

西施是越国溪边的一个女子,出身自苎萝山。

她的魅力过去今天都在流传,荷花见了她也会害羞。

她在溪边浣纱的时候拨动绿水,自在的像清波一样悠闲。

确实很少能见她笑起来露出洁白的牙齿,一直像在碧云间沉吟。

越王勾践征集全国绝色,西施扬起娥眉就到吴国去了。

她深受吴王宠爱,被安置在馆娃宫里,渺茫不可觐见。

等到吴国被打败之后,竟然千年也没有回来。

(1)荷花羞扩展阅读:

李白的《咏苎萝山》,带领大家穿越两千年的时空,来到远古的春秋战国时期。

那是一个春光明媚的艳阳天,越国大夫范蠡出访民间,来到苎萝山下的若耶溪,邂逅溪边浣纱的西施。只见佳人顾盼生姿,超凡脱俗,天生丽质,娇媚动人。两人一见钟情,遂以一缕浣纱,相订白首之约。不久,吴王夫差为报杀父之仇,领兵打进了越国。

越军被打败,越王勾践作了俘虏。范蠡作为人质,跟随越王夫妇,到了吴国做奴隶。于是,他和西施的姻缘就被耽搁下来。三年以后,吴王夫差放回了勾践夫妇和范蠡。勾践回国,卧薪尝胆,准备十年生聚,力图报仇雪耻。他采用范蠡所提出的美人计,准备用女色击垮夫差。

西施也被范蠡的爱国热情感动了,挺身而出,勇赴吴国,成为吴王最宠爱的妃子,把吴王迷惑得众叛亲离,无心国事,终被勾践所灭。传说吴被灭后,西施遂与范蠡,一叶扁舟,隐遁于太湖烟波之中,不知所终,留给后人无限的遐想与怀念。

❷ 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什么意思

“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的意思是:她的美丽容貌过去今天都在流传,荷花见了她也会害羞。“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出自唐代诗人李白《西施》,这句诗描绘的是天生丽质、娇媚动人的古代美人西施。

《西施》

西施越溪女,出自苎萝山。

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

浣纱弄碧水,自与清波闲。

皓齿信难开,沉吟碧云间。

勾践徵绝艳,扬蛾入吴关。

提携馆娃宫,杳渺讵可攀。

一破夫差国,千秋竟不还。

译文

西施是越国溪边的一个女子,出身自苎萝山。

她的魅力过去今天都在流传,荷花见了她也会害羞。

她在溪边浣纱的时候拨动绿水,自在的像清波一样悠闲。

确实很少能见她笑起来露出洁白的牙齿,一直像在碧云间沉吟。

越王勾践征集全国绝色,西施扬起娥眉就到吴国去了。

她深受吴王宠爱,被安置在馆娃宫里,渺茫不可觐见。

等到吴国被打败之后,竟然千年也没有回来。

❸ “秀色掩古今,荷花羞玉颜”谁写谁的

咏苎萝山
年代:【唐】 作者:【李白】 体裁:【五古】
西施越溪女,出自苎萝山。
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
浣纱弄碧水,自与清波闲。
皓齿信难开,沉吟碧云间。
勾践徵绝艳,扬蛾入吴关。
提携馆娃宫,杳渺讵可攀。
一破夫差国,千秋竟不还。

注释

历来咏西施的诗很多,优秀的作品也不少,李白的这首《西施》显得寂寂无名,连同时代诗人王维的《西施咏》也知名于它。但我还是要讲它,由它我们可以知道大诗人李白对人生的一些态度。照例列诗如下:
西施
西施越溪女,出自苎萝山。
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
浣纱弄碧水,自与清波闲。
皓齿信难开,沉吟碧云间。
勾践征绝艳,扬蛾入吴关。
提携馆娃宫,杳渺讵可攀。
一破夫差国,千秋竟不还。
西施本是越国乡村平凡农家人的女儿,但她天生丽姿,“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从古到今,所有的美丽女子和她比起来都要逊色,她的美貌令清艳的荷花都愧羞不如,“沉鱼之容”是谓西施也。
西施不仅美貌,而且情韵动人,得江南女儿之仙态。“浣纱弄碧水,自与清波闲”,她冰清玉洁,闲情无限。一个“弄”字把女儿家戏水的娇柔情态表现的淋漓尽致,一个“闲”字展现了少女的天真烂漫,无忧无虑。细心的读者大可以展开联想,碧水见手如柔荑浮,清波见眼如秋波横。古人以“语不露齿、笑不露齿”为美,哪怕牙再皓白细碎整齐,这种“皓齿信难开”是一种含蓄之美。“皓齿信难开,沉吟碧云间”比上句更美,因为它情韵更动人。西施为什么“皓齿信难开,沉吟碧云间”呢?其实,这两句是承接上两句而来的,场景同一,还在碧水清波里,西施意识到了自己的美,于是以水为镜,浅窝含笑,对着水中的“碧云”“沉吟”,自我陶醉起来,一定要注意“碧云”,说明云在水里。这样,一幅少女浣纱弄水,后来顾“镜”自怜的图景便飘在眼前了。一个“吟”说尽了“正当最好年龄的女子”无限心事,此字最妙,喜悦之上似有淡淡的愁绪飘着,叫人又爱又怜了。
“勾践征绝艳,扬蛾入吴关”,西施从一个“越溪女”成为“吴宫妃”的过程一笔带过,“绝艳”“扬蛾”再次表现了西施之美。这两句比较平庸。
“提携馆娃宫,杳渺讵可攀”,在文采上依然平庸,但隐约透露出诗人渴望的人生追求境界,诗人才华卓绝,建功立业理所当然,“杳渺讵可攀”说明李白希望追求的政治成绩不是一般的,而是大的作为,是超出一般的“讵可攀”的作为。希望高,而失望多,李白一生痛苦皆由政治期望太高所致。
“一破夫差国,千秋竟不还”,承接上两句,再次透露出李白强烈的政治述求。
从全诗,我们不妨把西施的美貌看作诗人才华的自况、自比,西施终于“一破夫差国”,而诗人在政治上一事无成,“千秋竟不还”既有对西施历史功绩的赞赏,也有自叹自伤的袅袅愁绪升腾。
全诗最有文采的是“浣纱弄碧水,自与清波闲。皓齿信难开,沉吟碧云间”四句。李白又诗云:“两人对坐山花开,一杯一杯又一杯”,最后一杯是斟酌给山花的,李白与大自然是无隔离的,故能把景写活。

❹ 李白有哪些赞美荷花的诗

荷花一直以来都是文人墨客的重点描写对象,我国唐代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也写了很多描写荷花的诗句,下面我为大家详细盘点一下相关信息,供大家参考。

李白描写荷花的诗句

【采莲曲】李白

若耶溪傍采莲女,笑隔荷花共人语。日照新妆水底明,

风飘香袂空中举。岸上谁家游冶郎,三三五五映垂杨。

紫骝嘶入落花去,见此踟蹰空断肠。

【西施】李白

西施越溪女,出自苎萝山。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

浣纱弄碧水,自与清波闲。皓齿信难开,沉吟碧云间。

勾践徵绝艳,扬蛾入吴关。提携馆娃宫,杳渺讵可攀。

一破夫差国,千秋竟不还。

【别储邕之剡中】李白

借问剡中道,东南指越乡。舟从广陵去,水入会稽长。

竹色溪下绿,荷花镜里香。辞君向天姥,拂石卧秋霜。

【渌水曲】李白

渌水明秋月,南湖采白苹。

荷花娇欲语,愁杀荡舟人。

荷花的寓意

“荷花寓意着高洁、典雅、真、善、美。荷花是我国的传统名花,花叶清秀,花香四溢,泌人肺腑。有迎骄阳而不惧,出淤泥而不染的气质。所以荷花在人们心目中是真善美的化身,吉祥丰兴的预兆,是佛教中神圣净洁的名物,也是友谊的种子。

李白简介

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中国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代表作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等诗篇,有《李太白集》传世。公元762年病卒,享年61岁。其墓在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❺ 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

"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的意思就是:秀丽的颜色遮掩自古到今的美丽色彩,荷花的美丽让如玉的容颜感到羞愧。

❻ “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出自谁的作品

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这句诗出自大诗人李白,此诗全名叫《咏苎萝山》,诗的女主角是中国四大美女之首西施。

后面的6句,基本就没啥新意了,就是对西施后来人生发展的叙述,最后加入了作者的一些情感因子以及对西施的命运慨叹。大概意思就是:越王勾践也喜欢美女,准备在全国征集长的绝美艳丽的女子,西施一听就从自己的国家跑到吴国去了,至于为何这样做,只有她自己知道了。吴王看到如此美貌的女子投奔自己,当然高兴了,于是就把西施安排在馆娃宫里(这在当时应该是女子最高的待遇了),可能是馆娃宫太深,一般人谁都不能得见(不是有首诗吗,说“侯门一入深似海,从此萧郎是路人”,意思跟这差不多)。后来,勾践卧薪尝胆,励志图强,终于打败了吴国,但笔者瞎猜认为勾践发动战争的原因肯定不是为了西施,不然就太那个了。吴国被打败了,西施却不见了。历经千年,也没有回来。

这位大美女去哪了呢?或许我们只能在后人对四大美女的传说或饭后谈资中找到一丝答案。

热点内容
樱花实拍图 发布:2025-02-07 17:13:41 浏览:149
山治和紫罗兰是哪集 发布:2025-02-07 17:03:41 浏览:107
鲜花相筐 发布:2025-02-07 16:47:01 浏览:744
池州花语 发布:2025-02-07 16:42:39 浏览:703
七夕好难 发布:2025-02-07 16:29:47 浏览:207
郁金香作文300字题目 发布:2025-02-07 16:26:56 浏览:329
玉兰花钻石画 发布:2025-02-07 16:14:26 浏览:55
盆景采挖器 发布:2025-02-07 16:12:01 浏览:727
樱花妹跳舞 发布:2025-02-07 15:55:19 浏览:168
二月十四情人节图片 发布:2025-02-07 15:45:03 浏览: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