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兰花新芽
Ⅰ 如何让兰花快速发芽
一、认识兰花发苗规律是提高兰花发芽率的理论基础。
众所周知,新兰株是从假磷茎上发出来的,因此要弄清兰花的发苗规律,首先得搞清假磷茎是怎么一回事。兰花的假磷茎是兰化的变态茎,多呈椭圆形,具有储存养料的功能,是长叶、生根、发芽、开花的载体,它通常由10—16个缩短的节组成,每个节上都有芽点,顶部的几节生长叶片,起光合和蒸腾作用;中上部几节的芽点被脚壳(叶鞘)包住,称上位芽,大都发育成花芽,也有少数发育成叶芽的;中下部6个左右节位上的芽点大都被膜质化鳞片包住,称下位芽,大都转化为苗;最下部的几节生根,用来吸收养份,并起支撑固定作用,有时也有发芽的现象发生。因此,每株成苗从理论上说至少可生六个左右的兰苗,但一般情况下只发一苗,也有的发双龙,少数发三苗,其余的芽点则呈休眠状态。
明白了兰花发苗的规律,我们养兰人的任务就是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采取必要的措施,不让休眠芽沉睡,想办法唤醒它,以达到多发芽的目的。
二、适度分株是提高兰花发芽率的主要措施
从理论上讲,兰株的营养是以链式输送的,新的生长中心形成后,吸收了邻近兰株制造的营养物质,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顶端优势”,从而抑制了其它休眠芽的萌发。据此我们可以采用截断营养链的方法,诱导兰株发苗,即通常说的“分株”,以促使休眠芽的萌发而达到多发苗的目的。
从实践上看,适度分株也是完全必要的。
首先,盆里的兰株多了,形成僧多粥少的局面,营养供应不上,势必少发苗,发小苗。
其次,盆里的兰丛大了,兰株多了,兰根在盆中盘根错节结成一团,下部所发兰芽挤不出,甚至钻进根部憋死,造成夭折,即使发出芽来,新芽的根也无立锥之地,芽也长得很弱。
再次,老苗新苗数代同堂,老兰株不仅不发芽,还要消耗营养,要“儿孙赡养”,影响新草发芽。
第四,古人养兰有“极弱则合,极壮则分”的说法,分就是“分株”,过壮过大过密的兰丛,其发芽率往往极低,白白地浪费了资源。
本人有一盆极壮的崔梅,二次在兰博览会上得了银奖,由于草极大,舍不得分盆,当年七苗大草只发了三苗,去年我将这10苗草分成5盆,每2苗一盆,其中有二盆发了3苗,其余每盆均发了二苗,总共发了十二苗,如果不分最多也只能发3—4苗。由此可见,及时分株有利于多发苗,这是无可争议的事实。
三、老草另植是提高兰花发芽率的重要方法
一般说来,老草制造营养默默无闻地输送给下一代,可谓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但也有一些无根或根系很差的老草本身所需的营养是新株为其提供的,这就是所谓“靠子女赡养”的,这样的老株势必影响新株的成长和发芽。
因此要科学地、合理地分株,这里所说的“科学、合理”,其中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老草另植”。
四、扭伤球茎连接是提高兰花发芽率的传统经验
扭伤球茎连接处,促使多发芽,是我国兰界先辈积累下来的传统经验,在理论上是正确的,实践上也是成功的。
从理论上说,球茎连接处被扭伤了,也就是兰株相互间营养的输送受到了影响,老草制造的营养向前端输送遇到了困难,从而激发了休眠芽,产生了新株。
具体做法是在春天3—4月,取出兰草,用两手分别捏住两个假磷茎的中上部(勿捏伤芽点)分别向相反方向扭90—180度,听到“哔啪”一声即可。注意不可完全扭断连接茎,要使其呈半分离状态,扭伤处敷上甲基托布津粉末,以防感染细菌,再将兰株种入盆中,不用多久,处于半分离状态的爷代、父代、子代的假磷茎就可各自发出新芽有的还能发双龙。采用这种方法发出的芽也较茁壮。
单株繁殖在宜在暮春及初夏的4—5月进行,此时温度较适宜于兰花发芽生根。
单株繁殖有二种做法:一是翻盆拆单另植,弊端较多,发出的草也小,管理难度也较大。另一种方法是不翻盆,拨去假磷茎以上的植料,露出二个假磷间的连接茎,用消毒过的剪刀或手术刀将连接茎截断,在伤口敷上甲基托布津粉末消毒,严防感染病毒,过几小时再填上消毒过的植料,最好是植金石,约二十余日即可发现新芽萌动。这样做既可保住原有兰根的吸收能力,又减少了植株的复盆的时间,不仅发芽早,而且发的芽也相对茁壮得多。
五、利用激素是提高兰花发芽率的科学措施
所谓激素即是能促使细胞分裂、激活休眠芽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它的使用能使新苗和老草均能多发新芽,当新芽生长还未成熟时,又可陆续发出新芽,这样一年发二至三代甚至四代苗,是完全可能的事情,科学终于使梦想成为现实。
1、使用激素确能使兰芽怒发,一年发2—3代甚至4代苗是完全可能的。
2、在自然环境下激素芽并不能完全成活,只有健壮的大芽才能正常生长(当然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中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3、利用激素催出来的新草由于刺激太过,元气早衰引种后在自然环境下第二年并不能正常发芽,需休养一年才能正常发芽。
鉴于利用激素催芽的利和弊,我觉得激素催芽只能用于以繁殖为目的的珍稀品种,一般的品种则不应使用,使用了也没有多大意义。
本人至今尚未有使用激素的亲身经历,故在具体操作上没有实践经验,敬请各位谅解。
六、摘除花蕾是提高兰花发芽率的重要手段
我们已经知道,花蕾一般产生在父代草上,由上位芽产生,花蕾一旦产生便消耗大量营养。由于兰株制造的养分集中向花蕾输送,该兰株的其它芽点便受到抑制而不能萌发,直到花期结束并休养一段时间后,芽点才逐渐萌发。开花的植株由于营养消耗太多,发芽受到严重影响,真可谓是发芽迟,发芽少,发芽小。本人连续数年参加兰展感受颇深。
我有一盆可说是天下无二的特大解佩,每年发出的花苞均在5个以上,参展时均留三箭花,连续三次参加兰展,分别夺得金、银、铜奖,立下赫赫战功。然而这盆花由于连年南征北战,现已元气大伤,处于衰落状态,今年中国(南京)蕙兰展回来后分盆,至今只发了几苗小草,已经风光不再。
另有一盆解佩,去年冬天所发花苞一律摘去,早春即发双龙大芽,且大芽旁又带了一芽现已出土,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由此可见,开花也要有一定的“度”,即使参加兰展花苞也不宜留得过多,一般以1—2株为好,其余的应全部摘去。
摘除花苞要有时间性,摘早了还会再发花苞,摘晚了又消耗较多的营养,因此摘花苞也要适时为好,一般说来摘除花苞的时间以冬季或早春为好。
Ⅱ 兰花生小兰花怎么移植
兰花生小兰花注意事项:
1、 盆土要求:以含大量腐质、疏松、排水良好的中性偏酸性土壤为佳,PH值一般为5.5至6.5左右。
2、放置场所:兰花在春、夏、秋可在室外及阳台莳养,要求选择通风良好、空气湿润、又无环境污染处。靠近池塘、河滨当然好,至少要乔木或竹林及置遮阳网,减少阳光照射降低温度。兰盆最好放在木架(或钢架)上,若放地面要垫以砖头,居家阳台也可以用白铁皮制小水坛贮水垫上砖头莳养,增加湿度。
3、适当遮荫:兰花多属于半荫性植物,多数种类怕阳光直晒,需适当遮荫。兰花4月上中旬可去网开窗,多照阳光促其生长。5月份除中午阳光外,可照6个小时;从6月开始,全天候遮荫,10月以后,除中阳外,可以全敞开养护。记住谚语:“荫多叶好,阳多花好”。
4、合理施肥:兰花本吃“素”,施肥要看所选盆土及生长情况而定。凡是生长茂盛无病害的可以施肥,生长差的则不宜施肥或少量施肥。新植上盆根未发全的兰花,需经1—2年后方可施肥。一般6—7月当兰花叶芽伸长约1.5厘米时,每隔三周施一次腐熟的液肥(浓度以稀为宜约10%)。忌用化肥,如遇高温季节不宜施肥,8—9月每隔二至三周施一次稀释液肥。兰花每次施肥宜在傍晚进行,早晨浇清水,叫“回水”。
5、适当浇水:兰花浇水以雨水和泉水为好,自来水或淘米水需隔夜使用。浇时从盆边浇,不可浇入花苞内。浇水量应按照气温、盆土干湿程度及兰草生长情况而定。叶大多浇,叶细少浇。4—5月新芽尚未生土,盆土宜干一些,过湿新芽易腐烂;6—9月为兰花新芽生长期,浇水量要增加,晴天每日清晨或浇水一次,切忌中午烈日浇水。秋天的酌减少水量,可采用叶面喷雾水,保持盆土润湿为好,冬季更应控制水量,保持“八成干,二成湿”为宜。
Ⅲ 现在深圳,温度有20度以上,想种兰花,可以吗求高手指点
1、 盆土要求:以含大量腐质、疏松、排水良好的中性偏酸性土壤为佳,PH值一般为5.5至6.5左右,四川多采用峨眉仙土及“兴宏牌”精制兰花植料,更普及的是采用“竹根泥“及山区润叶林下的腐叶土栽培兰花。
2、放置场所:兰花在春、夏、秋可在室外及阳台莳养,要求选择通风良好、空气湿润、又无环境污染处。靠近池塘、河滨当然好,至少要乔木或竹林及置遮阳网,减少阳光照射降低温度。兰盆最好放在木架(或钢架)上,若放地面要垫以砖头,居家阳台也可以用白铁皮制小水坛贮水垫上砖头莳养,增加湿度。
3、适当遮荫:兰花多属于半荫性植物,多数种类怕阳光直晒,需适当遮荫。兰花4月上中旬可去网开窗,多照阳光促其生长。5月份除中午阳光外,可照6个小时;从6月开始,全天候遮荫,10月以后,除中阳外,可以全敞开养护。记住谚语:“荫多叶好,阳多花好”。
4、合理施肥:兰花本吃“素”,施肥要看所选盆土及生长情况而定。凡是生长茂盛无病害的可以施肥,生长差的则不宜施肥或少量施肥。新植上盆根未发全的兰花,需经1—2年后方可施肥。一般6—7月当兰花叶芽伸长约1.5厘米时,每隔三周施一次腐熟的液肥(浓度以稀为宜约10%)。忌用化肥,如遇高温季节不宜施肥,8—9月每隔二至三周施一次稀释液肥。兰花每次施肥宜在傍晚进行,早晨浇清水,叫“回水”。
5、适当浇水:兰花浇水以雨水和泉水为好,自来水或淘米水需隔夜使用。浇时从盆边浇,不可浇入花苞内。浇水量应按照气温、盆土干湿程度及兰草生长情况而定。叶大多浇,叶细少浇。4—5月新芽尚未生土,盆土宜干一些,过湿新芽易腐烂;6—9月为兰花新芽生长期,浇水量要增加,晴天每日清晨或浇水一次,切忌中午烈日浇水。秋天的酌减少水量,可采用叶面喷雾水,保持盆土润湿为好,冬季更应控制水量,保持“八成干,二成湿”为宜。
6、傍晚喷雾:兰花原生长在空气湿润的环境,所以干旱季节里,除蔽荫外,还必须傍晚喷雾,增加空气湿度,降低温度;也可向盆兰地面(台面)上浇水,“一冷一热”更能激发兰花生长。
7、防风防雨:“二月鬼风”老叶黄退属正常现象,可剪去枯枝败叶。兰花可淋小雨,但忌霉雨、暴雨或连续下雨,否则易烂心、烂叶。雨水多的季节,可适当撒少量草木灰。
8、修剪摘花:在兰花培养中要经常剪去枯黄断叶和病叶。以利通风。名贵兰花,如花芽太多,只留壮芽,每盆1—2朵花芽为宜。春兰开花半月后摘除,名贵兰花7天应摘除,春叶芽生长茁壮,创来年开好更好。夏兰花序上最后一朵花开放一周时,离盆面3厘米处剪下。
9、防寒保暖:兰花因品种不同,原产地各异,抗寒性强弱也不一样,所以冬天进房的时间及在室内放置的位置也不相同。寒兰、秋兰、报岁兰生长在南方,宜在气温5℃时进室(或关窗围网),并尽可能放在南面向阳处。而春、夏兰抗寒能力强,可直至0℃时才进房,放在东北面即可。在晴天无风中午前后,朝南面或东南面要开窗,拉网通风。秋兰在摄氏1—2℃的晴天,不可开窗。当然有温室的,可用电光采暖。
10、防病治虫:盆土一般要进行杀菌处理(烈日曝晒也可),以防病害发生。兰花在多雨高温季节最易发生白绢病,少量可用湿布刷除,盆量多可用500—800倍波尔多液或托布津,每隔7—10天喷洒一次。害虫以介壳虫(俗称“兰虱”)发生多,在孵化期间用1%氧化乐果和25%亚胺硫磷乳油1000倍液,每周喷洒一次。治标要治本,盆钵要稀密适当,高低摆放,增加透气通风,减少发生病害为宜。
兰花怎么养?
兰花之干养与湿养法
、干法养兰
传统养兰方法均采用干法养兰,这种养兰方法对环境的要求不太严格,阳台里、房檐下、走廊边、树荫下都可。盆具一般采用瓦盆、陶盆、木盆、塑料盆等,尤其以腰鼓状的瓦盆、陶盆较为理想,其透气性好,吸水性强,非常适合干法养兰。兰盆要求底部有排水孔,侧面有透气孔,如达不到要求,可适当进行加工。盆具的大小,可视兰株的大小而定,切忌小兰大盆、弱兰大盆植料的选用,是兰花莳养成功的关键。一般干法养兰大多是采用取自深山幽谷有兰花生长处的腐殖土,然后加入适量的树皮、颗粒火烧土、泡沫塑料颗粒等进行适当改造,这种植料腐殖质含量丰富,呈微酸性,疏松透气,非常适合兰花生长上盆前,先将植料晾晒或用蒸气消毒杀菌,用不同筛份的筛子分为粗粒、中粒、细粒,分别储存,粉末状碎土应弃掉不用。上盆时,先将盆底用碎瓦片、泡沫块混合填充,作为排水层,主要起排水、透气的作用,此层约占盆高的五分之一;然后再加入一层粗粒植料,可同时加入少量发过酵的羊粪粒等作底肥,此层为基底层,主要起滤水、透气、营养的作用,约占盆高的四分之一。将经过修剪、消毒、晾晒的兰花小心放入兰盆,理顺兰根,左手扶兰株,使其保持在理想的栽培位置,右手渐次加入中粒植料,待植料加到一定量时,轻提兰株,轻轻摇动兰盆,再用手轻轻压实,使兰根与植料充分接触,防止兰根之间有空隙造成空根,然后继续加植料至假鳞茎处,再次摇动兰盆,使植料填充密实。此层为营养层,是兰根生长的主要场所,也是兰花吸收养份的主要场所,其厚度约占盆高的一半,当然根据兰花种类的不同,其厚度也应有所调整,一般兰根较粗较长的,可适当增加厚度,兰根较细较短的,可适当减少厚度。然后再加入细植料,至掩没假鳞茎三分之二位置时即可,轻轻压实,使其呈馒头状,此层为覆盖层。为防止浇水时细植料被水冲走或泥水溅入兰心,还应在此层上再加上适当的保水保护层,一般此层多采用粗粒硬植料,如颗粒火烧土、兰石、植金石,甚至五彩石等,江浙地区多采用移植翠云草,云南地区则多采用水苔,水苔要先用甲托1000倍液浸泡消毒后,用手挤干水份,均匀地铺于盆面,然后浇上定根水,放阴凉通风处管护干法养兰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就是水份管理。兰花是肉质性根,无根毛,与兰菌共生,靠兰菌菌丝吸收养份供给兰花生长之需;兰根本身又是兰花的重要呼吸器官,需要呼吸氧气,同时,兰菌属需氧菌,其生长增殖也需要氧气,故植料必须透气,以保证氧气的供给,如果水份过多,植料中氧气含量少,则兰根呼吸就会受阻,兰菌也不能正常生长,容易产生空根烂根。干法养兰由于采用腐殖土,虽作了适当处理,但其保水性仍较强,通透性较差,且肥份较重,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植料会发生板结、酸化等不良现象,如浇水时机掌握不当,极易捂坏兰根,影响兰花生长。古人强调“兰喜润而畏湿,喜干而畏燥”,一般植料含水量在75~40%最为适宜,低于40%就应浇水,高于75%则时间长了极易渍坏兰根但具体什么时候该浇水,什么时候不该浇水,则又根据所处环境、所用植料、盆具大小、空气温湿度、兰花长势强弱而定。怎么判定兰盆水份的多少呢?兰家经过摸索,大致有以下几种方法:1、直观判断法。根据兰株叶面状况、兰盆表面干湿状况进行判断,如兰株叶面有轻度脱水,兰盆表面植料已干透,扒开表面植料约5cm,仍显干时,说明植料已水份不足,应该浇水。2、称重法。其原理是将试验植料充分浇透,至无水沥出时其含水量为100%,将植料充分干透,其含水量约为20%,分别称重,通过计算,得出每单位重量对应的含水量,以此判断兰盆植料中含水量的高低。理论上,此法较为准确,但实际应用中,也会有所偏差,且不太容易操作。3、插棍法。即将一根竹棍小心插入兰盆适当位置,约一小时后抽出,根据竹棍的潮湿程度判断兰盆植料中含水量的多少,现在也有人用电子测湿计取代小竹棍,此法比较有效,也比较容易掌握,缺点是易伤到兰根。4、敲盆听音法。端起一盆兰花,将其放于耳边,用手轻敲兰盆边沿,如声音发闷,说明植料含水尚多,如声音发脆,说明该浇水了。此法需有一定的经验,初学者不易掌握。5、对照法。将一空盆,用相同的植料装入,然后与兰盆同时浇水,同时摆放在一起,检查时用手指插入对照盆中检视,即可对照出兰盆植料的含水量当然,一些资深兰家通过多年的摸索,也有一套自己对植料水份的判断办法,一般只需略作检视即知水份的多少,可谓“胸中有竹”,则另当别论了浇水方面,强调见干见湿,浇必浇透。兰花在生长过程中,兰根与兰菌不断吸收氧气,呼出二氧化碳,同时排出一些代谢废物,而浇水可以调剂植料中的空气,排出原来污浊的气体,置换入新鲜的空气,同时冲走排出代谢废物,此外还可渍死小虫和虫卵,阻碍厌氧菌的生长,防止兰花发生病害一般而言,冬天要少浇水,因冬天兰花处于休眠状态,对水份的需求不大,约半个月至一个月左右浇一次即可;春天气温渐高,空气干燥,兰花萌发新芽,可适当加大给水,促进新芽萌发和生长,一般一个星期左右一次即可;盛夏至初秋,烈日炎炎,气温高,兰花生长快,对水份的需求大,约3-5天左右给一次水;仲秋至冬初,早晚温差大,空气较干燥,约7个星期左右给一次水。阴雨天可适当减少给水浇水一般采用多次重复给水法,沿盆边沿呈螺旋状少量多次给水,直到浇透,也可采用盆浸,但每次只浸一盆,倒掉后换入新水再浸另一盆,并注意防止发生病害的交叉感染。由于植料中含有丰富的养份,而兰花生长相对缓慢,对养份的需求不如其他植物大,故一般干法养兰用肥提倡淡、薄,约每月一次,以防肥伤,弱兰、病兰最好不要施肥。当植料使用一段时间后,其通透性降低,PH值减小,应给予更换,以防因其板结、酸化而影响兰花生长总之,干法养兰是一种简单、方便、实用、经济的养兰方法,无需投入太多精力和成本,尤其适用于时间不太充裕、精力有限的兰友,只要解决好了浇水问题,就可使所养兰花生长良好,花繁叶茂,花色鲜艳,花香浓郁,不失为一种较好的大众化养兰方法。
二、湿法养兰
湿法养兰是在总结干法养兰优点和不足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最大的特点就是“湿”,对环境、植料的要求相对要高一些。采用湿法养兰,应注意以下六点一)植兰环境相对干法养兰而言,湿法养兰对环境的要求要更高一些,尤其是对温度、湿度的把握要适当,若温度、湿度过低,就失去了湿法养兰的意义。故兰棚最好应采用全封闭或半封闭式,通风、采光良好,尽量避开各种污染源,如油烟、粉尘等。加大湿度的常见方法有:兰棚基础做防水材料,地面铺设红砖、沙石、火山石板等建筑材料保水层,或放置水盘、砌筑水池等,墙壁采用水幕墙玻璃、火山石板幕墙,喷水加湿等。关于兰棚建设应注意的问题,笔者已在《兰棚建设宜把“四关”》中作了较为详细的描述,有兴趣的兰友可进行参阅二)盆具的选用瓦盆、陶盆、木盆、塑料盆都是理想的养兰用盆,尤其塑料盆,因其价格便宜,轻便耐用,近来成为湿法养兰用盆的主流云南、四川一带的兰友大都以莳养莲瓣兰、春剑为主,由于此类兰花根系较发达,根径大都在0.4cm以上,根长达20cm以上,故选盆宜选用高腰塑料盆,以利根系生长发育,同时,由于采用湿法莳养的缘故,所选兰盆宜瘦宜小。这里所谓瘦是指兰盆盆型应修长,区别于传统干法养兰的腰鼓型兰盆,所谓小是相对而言的,兰盆是兰根生长的空间,兰盆太大会影响透气、积热、沥水,易造成积水烂根,使日常管护难度加大,且浪费植料。太小则会造成兰根生长空间受限,兰根相互争夺空间挤压植料导致植料板结,使兰菌活动减弱,同时植料太少,所能提供的各种养份不足,同样也不利于兰根的生长,故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那么怎么判断兰盆是否合适呢?可以用兰株的根系作为参考,能让大部份兰株根系在盆内自然伸展,假鳞茎在盆中的位置略低于盆面就是适合的。当然,如株型特别高大或苗数太多的兰花,应适当加大用盆。对于春兰、寒兰等根系偏细的兰种,可适当减少兰盆高度,或增加盆底滤水层厚度三)植料的选用和制备湿法养兰所选用的植料主要为粗植料,其配制应力求“疏松透气、沥水保湿”。笔者一般的配制比例为:腐叶50%,颗粒树皮15%,颗粒火烧土15%,泡沫塑料颗粒10%,颗粒红土7%,蛇木3%。具体配制方法为:将刺栎叶装入一塑料桶内,压实,冲入90℃以上开水,将栎叶淹没,盖上盖子,浸泡一个月,倒掉水,将浸泡好的刺栎叶装入塑料袋,扎好口,放入阳光下任其自然发酵约三个月,待其变黑,散发出清香味后,取出过筛,去掉碎叶粉末,称为腐叶。火烧颗粒土采用直径约0.5~1厘米的为宜,用前先浸泡约一个星期。树皮颗粒直径约1~2厘米为宜,用前应发酵,以栎树皮、柳树皮等为好。蛇木应剪为约2-5厘米长的小段,用前浸泡一星期。将腐叶土、火烧颗粒土、树皮粒、泡沫塑料按比例混合均匀,装入袋中放置一段时间后杀菌消毒备用。此植料呈微酸性,含有一定的养份和兰花需要的微量元素,非常适合莲瓣、春剑等的栽培,红土主要起调节植料酸碱度、供给兰花需要的微量元素等作用,由于易细碎、易板结,用量不宜多,须待栽培时再加入上盆方法采用分层栽培法,具体为:在盆底垫适量泡沫塑料块作为排水层,将依上述方法配制的植料加入少量作为基底层,可同时加入少量发过酵的羊粪粒,此层约占盆高的四分之一,压实,加入少量红土颗粒,形成一薄层,再将经消毒处理的兰株放入盆中,左手扶兰株,右手理顺兰根,使假鳞茎与盆口平齐,然后加入植料,边加边用手轻轻压一压,使兰根与植料充分接触,待加至约一半时,加入少量红土颗粒,形成一薄层,然后加入植料至接近假鳞茎处,再加入少量红土颗粒,形成一薄层,再继续加入植料,以微微露出假鳞茎为宜,用手轻压植料并理为馒头状,然后在假鳞茎周边撒上剩余的少许红土颗粒,用少量植金石覆盖在红土上面,将经过浸泡消毒的水苔挤去水份,均匀铺于盆面,浇入定根水即可。当然,以上仅是对云南兰友常用的植料而言,如采用仙土等其它植料栽植,可参照处理。当植料使用一段时间后,易发生腐坏或细碎,应及时更换。四)水份管理湿法养兰之“湿”,是指重水管理,其有三层含义:一是适当增加空气湿度,二是加大给水量,三是加大给水频次。由于湿法养兰所用盆具偏小,植料通透性好,排水性强,水份蒸发快,植料不容易积水,因此水份管理中提倡重水管理,空气湿度宜在70%左右为宜;浇水时要浇透,在一般情况下,兰盆内的植料任何时候都是潮润的;浇水的频次要加大,浇水频次大的好处在于:一是可以带动植料中的气流运动,置换植料中的空气,同时水中的氧气也会释放出来,从而使植料中的空气富含氧气,供给兰根、兰菌。二是可以带走兰根和兰菌所产生的代谢废物,更有利于兰根生长和兰菌活动。三是可使植料有机质加快转化,为兰花提供丰富的营养,并防止植料发酵产生的热量和废物危害兰根。四是鲜新的水活性高,含有一定的养料和微量元素,更有利于植物吸收利用。采用湿法管理,对水质的要求要比干法的要高,新鲜的雨水是较好的浇兰用水,但一则难以收集,二则一些地方空气污染大,雨水有可能被污染,故而现在大都采用自来水,但因自来水中含有氯气,对于湿法养兰而言,长期直接使用,过高的氯含量会影响兰花生长,并且氯气发生化合反应所产生的原子氧是极强的杀菌剂,会抑制兰菌的活性,故最好还是放置12小时左右,待其中氯气大部份逸出后再使用;如采用井水,因井水中钙质含量较高,长期使用极容易在盆面及兰根部形成碳酸钙沉淀层,影响兰花生长,故应加入少量草酸沉淀掉钙离子。对于存储时间过长的水,由于水分子的链聚作用,水的物理活性大大降低,不利于兰花吸收利用,故应尽量使用鲜活的水当然,重水管理不等于没有规律、没有节制地乱浇水。一般而言,应掌握一个原则:天热多浇、天冷少浇,天晴多浇、阴雨天少浇,小盆多浇、大盆少浇,健壮苗多浇、病弱苗少浇,空气干燥多浇、空气湿润少浇。初春至初夏,每天可浇1-2次,以早上日出后、傍晚日落前进行;盛夏至仲秋,可每天浇2-3次,于早、中、晚进行;秋末冬初可2-3天浇1次,于早上日出时或傍晚日落时进行;隆冬时节,因兰花处于休眠期,对水份的需求较少,可一星期左右浇1次,于晴朗的中午进行。浇水时一定要浇透,切忌浇半截水,以防因植料过份干燥造成兰花空根,影响兰花生长。浇水时还要注意防止水溅入叶心,如不慎溅入要用棉纸条及时吸干。浇水后要加强通风、采光。由于湿法养兰采用重水管理,势必造成植料中的部分养料随水份流失,故而适时施肥是极其重要的。一般宜淡宜薄宜勤。笔者采用自制有机肥料施用,效果不错,方法为:将油菜饼、蒿芝草等分别浸泡,自然发酵一年以上,按1:10的比例加入清水浇兰,一星期一到两次即可。同时结合采用叶面施肥,用2000倍左右磷酸二氢钾及尿素溶液分别喷施,以叶面形成细滴不流入叶心为度,时间以早晚施用较佳,如不慎流入叶心,同样应用纸条小心吸干。如不具备自制有机肥的条件,或嫌自制太麻烦者,可直接施用市售兰肥,如魔肥、高萃、兰菌王等。不管是自制兰肥还是商品兰肥,施用前最好先用普草做实验,了解其有无危害、施用的适宜浓度,以防不测。五)采光和通风管理湿法养兰,由于采用重水管理,而春夏秋时节水温通常较室温低,容易造成兰盆内温度过低,影响兰花生长,因而一方面要对水温要有所要求,水温不能太低,太低易造成盆温骤降,造成兰花生理性脱水;但水温太高又易造成兰盆内积热,闷坏兰根,一般可比环境温度略低即可。另一方面,要适当加大采光量,以满足兰花对温度的要求。阳光是植物生长的原动力,“万物生长靠太阳”,兰叶通过光合作用生产养份,除满足自身需要外,还供萌发新株,繁衍后代之用。同时,适当的光照,可增强植株抗逆性,杀灭有害病菌,促使兰花正常萌发叶芽、花芽,正常开花,并能促进叶艺、花艺的进化。光照还能提高兰盆内的温度,促使盆内有机质的分解转化,为兰花生长提供必要的养料。通风也是兰花生长的一个重要条件。尤其湿法养兰,由于采用高温高湿,各种病菌容易滋生,且浇水时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造成兰心积水,如不注意通风,极易发生病害,而空气的流动不仅可以抑制有害病菌的生长,还有利于盆内植料中空气的流转,并可带走兰心内的湿气和周围不利于兰花生长的废气、杂气,故而加强通风是十分必要的。通风一般采用自然通风较好,以玉溪为例,由于常年南风习习,可在兰棚的南面、北南开设通风窗,即可达到满意的效果;如不具备开窗条件,或自然通风满足不了实际需要时,则使用电风扇进行人工通风换气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六)病虫害防治<如前所述,干法养兰易造成植料板结、酸化,从而产生各种病害,尤以根部病害如茎腐病、根腐病以及白绢病为主。而湿法养兰,由于局部环境湿度大,在盛夏季节,极易造成各种有害菌的繁殖,危害兰花,常发生的病害主要有软腐病、茎腐病、腐烂病等,轻则影响兰花生长,重则造成兰花枯死,因而,病虫害的防治尤为重要。首先是防。注意环境卫生的整洁,及时清除各种废弃垃圾,定期喷洒消毒剂如优氯净、石灰水进行周围环境的消毒,对盆具要用高锰酸钾溶液严格消毒,植料在使用前应用蒸汽高温消毒,如不具备条件,也可采用阳光暴晒的方法进行消毒;正常管护中的兰花,每隔一定时间要定期喷洒百菌清、甲基托布津、链霉素、甲酸灵锰锌等药液进行预防。其次是治。对发生炭疽病、白粉病、黑斑病等叶部病害的兰株,因这类病害对兰花的危害一般不大,可直接用甲基托布津、多菌灵、世高等喷洒即可,并注意及时剪除发病部位及枯枝败叶;对发生软腐病、黑腐病、白绢病、立枯病等严重病害的兰花,应坚决隔离,及时翻盆,用锋利的刀具切下发病兰株,同时与发病兰株相连的健康兰株也极有可能感染了病原,也应一并切下,作焚毁处理,每次切割后刀具都应用高锰酸钾溶液或酒精消毒。将其余健康兰株按离发病兰株距离的远近分别分株,用清水反复冲洗,放入500~1000倍左右(可比平时施用浓度稍大)的甲酸灵锰锌、敌克松、链霉素等药液(根据所发病害的不同选用不同的抗菌药物)中浸泡半小时,捞出,将兰根朝上挂于通风处晾干。如系离发病兰株较近的兰株,可再浸泡消毒一次,晾干,在切口处洒上少量干药粉,也可在假鳞茎周围用毛笔醮水涂湿,洒上少量干药粉,然后换用新鲜植料重新上盆,并让假鳞茎暴露,便于观察、治疗和兰株的恢复;在兰株四周浇入甲酸灵锰锌、敌克松、链霉素等药液作为定根水,但切忌直接喷浇于兰株上,然后置于通风干燥处,偏干管理,一星期后再浇一次。对于感染病毒病的兰株,应坚决焚毁;对感染疫病的兰株,因其救治较困难,传染性较强,原则上也应焚毁,如系名贵兰花,可采用如上方法进行对症救治,但应采取严密隔离措施,以防传染。这里有一个误区,一些兰友翻盆后喜欢用甲基托布津、多菌灵作为消毒剂,如系正常兰株的消毒未尝不可,但长期使用可造成病菌产生耐药性,使药效大为降低,故应几种不同组份的药剂轮流使用,且严格控制浓度,切忌浓度过高或过低。如用于患有上述严重病害兰株的消毒,由于甲基托布津、多菌灵对这类病害的病原体抑制作用较弱,消毒效果并不理想,病害易反复发作,绵延不绝,造成较大的损失,故应对症下药,尽量选用对该种病害效果较好的药剂,如根腐病选用敌克松,软腐病选用链霉素,茎腐病选用甲酸灵锰锌,白绢病选用井岗霉素等第三是要及时杀虫。大多数害虫,如蚧壳虫、蚜虫、红蜘蛛、线虫等,不仅消耗掉兰花的养份,使兰花长势羸弱,免疫力降低,还会使兰花产生伤口,导致病菌侵入,极易引发病害;蛞蝓、螟虫等则啃食兰叶、幼芽、花芽,危害同样不可小视,对这类虫害,可用敌杀死、乐果、天丁等喷杀,也可采用呋喃丹施于根部进行防治,效果较好,但要注意用药安全,以防人畜中毒,切忌使用灭害灵等喷杀;蚂蚁虽很少会直接对兰花产生危害,但它们往往为蚜虫、蚧壳虫的发生危害提供条件,也要注意杀灭;蚊虫、飞虱可采用黄板诱杀。同时,还要注意不断学习和积累一些兰花疾病防治方面的有关知识,虚心向他人求教,以不断增强自己的兰病防治水平总之,采用湿法管理,由于水量供给充足,植物体内水份含量高,体内物质浓度相对较低,容易激发兰花萌芽和生长,且由于其生长环境相对较好,故用此方法养兰可有效提高兰株发芽率,促进兰花的生长发育,提高养兰效益。但此法仅适用于平时工作不太忙,空闲时间较宽裕的兰友。
参考资料:网络文库
Ⅳ 铁兰花如何养殖
铁兰花Tillandsia 铁兰花为凤梨科铁兰属多年生“气生”或“附生”草本植物,别名空气草Airplant,有的品种直径可达2米,而最小的还不到10厘米,是一种奇特的花卉,它毋须依赖泥土或清水生长,只要让它存在於空气中,便能靠叶上的鳞片,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和养分来维持生命,同时叶麟能反射阳光,减少水分蒸发,可见其生长模式相当奇特,跟一般观赏植物无异,会开出颜色鲜艳的花朵,往往在较下层叶片基部内侧更会长出小新株,继续繁衍,小铁兰会在一至数年间发育成熟,同样视不同品种和生长环境而定。 不同品种的铁兰花花期也不相同,一般花期是5-11月,开出的花朵也有不同形态,较常见的花色为粉红色、桃红色、紫色等,大多鲜艳夺目,有的品种会在花后,会结出花生米大小的凤梨非常有趣,蒴果成熟后自动裂开,散出带羽状冠毛的种子,随风飘荡,四处传播。 铁兰花耐乾旱、强光,在温暖湿润、光线充足、空气流通处生长更好,对阳光的要求因品种而异,叶子较硬、呈灰色的需要充足的阳光或较强的散射光,而叶片为绿色的品种对光线要求不高,在半阴处或室内都能正常生长。生长适温为15℃至25℃,如果温度高於30℃应加强通风,但大多数品种低於5℃则会受冻,低於0℃植株就会死亡。 生长期要经常向植株喷水,以增加空气湿度,喷水时间以夜晚或清晨太阳未出时为佳,不要在烈日下喷水。喷水时喷至叶面全部湿润即可,不要让植株中心积水,以免造成“烂心”。如果空气湿度在90%以上,完全不用管它就可以生长。在长期缺水的情况下,植株会收缩,叶片也会卷起来,叶尖乾枯,如果遇到这种情况,可将植株放在清水中浸泡一段时间,等其吸饱水分后再捞出来,并甩掉植株上残留的水分,盆栽植株要避免介质潮湿,更不能积水,以保持乾燥为佳。 铁兰花虽然不施肥也能生长,但生长缓慢,开花也稀少,为了使其生长健壮,在生长期每20天至30天喷一次花肥,冬季和花期停止喷施,铁兰花和其他凤梨科一样,也忌种在钙质植物上,因此不要将铁兰花粘附在珊瑚、钟乳石等含钙量较高的材料上。
Ⅳ 兰花新上盆注意些什么
兰花上盆程序如下:
在花盆、培养土(或栽培基质)、兰苗准备好后,即可进行上盆栽植。
首先是要垫盆,原则是盆要垫得空,便于排水,有利肉质根的生长发育。通常先选用3~5片薄的瓦片或破旧的花盆残片,覆盖盆底孔。瓦片应凹面朝下,凸面朝上,交叉迭置,将整个孔底遮住,又互有孔隙以利排水畅通。瓦片覆盖后,其上再铺一层排水物,通常用栗炭,颗粒大小可视花盆的大小在一二厘米到五六厘米之间。先将颗粒大的铺在盆底,上面覆盖颗粒细的。除了栗炭外,也可选用核桃壳、板栗壳、花生壳、腐叶土内筛出的未腐烂的树叶、蕨根,以及火山石、碎砖块、塑料碎块等作排水物。所垫排水层的高度,可达盆高的1/4~l/3。
盆垫好后用小铲少量铲入一层经消毒过的培养土,将排水层覆盖。然后左手持兰株假鳞茎,让根系在盆内充分舒展,假鳞茎顶的高度离盆口约1~2cm。右手持小铲逐步将培养土填人盆内。当填土这盆高3/4时,用右手手指伸入根系,将士塞进根与根之间空隙。然后继续加土至离盆口 1cm。左手将菌株稍稍向上提一下,右手摇动花盆,让土充分地进入根系空隙间,再压实。盆内土面中央略高,四周略低于盆沿1~2cm,呈馒头形。土面可以覆盖一层水苔、石粒或蕨根,以免浇水或被雨淋后溅起泥土,污染叶面。这样就完成了上盆程序。
将上好盆的兰花,连盆浸泡在水桶内,水桶内水面略高于盆面,让水慢慢从底孔渗入盆内至盆面覆盖物完全浸透为止。然后取出兰盆、淌干盆内积水,同时用喷壶喷淋整个兰盆、兰株,将叶面灰尘、盆口盆边所沾泥土喷洗干净。
将刚栽植的兰盆置于荫处1~2周,然后再摆放到准备的花架上培养。
上盆时,整丛的兰株应置于盆的中央,让新芽(新的假鳞茎)和盆沿间有足够的空间。即所谓兰株的“龙头”方向要留有萌发新芽的余地。若一个盆内栽植数丛兰株,则应保持兰丛间的距离,并让新芽面向盆沿。
Ⅵ 兰花新芽长黑斑怎么办
发黑部位在兰叶中部向阳处,不向叶端处扩散,黑斑边缘发黄,这一般为太阳灼伤发黑。防治措施:遮阴或搬入室内。
2、发黑部位在兰叶尖端,为生理性枯焦症。主要表现为兰花叶尖由赤色转褐色再转黑色,与绿色部分的边界整齐,没有异色点斑块间杂的干焦。此症状影响因素很多(1)环境条件不适。光照过强或全无;空气湿度偏大或偏小;温度过高或过低;空气流通不畅。请一一对照检查,如有则改变置兰环境。
(2)水渍。如培养基质疏水性差,较长时间积水,兰根呼吸不良,便产生烂根尖甚至烂根,在叶片上则出现叶尖干焦发黑。措施:控水或脱盆干水。
(3)冻害、干旱害、高温害。应对措施:保温,浇水保湿,遮阴或在兰瓶外泼水降温。
(4)肥害,药害。施肥浓度偏高,间隔时间短,或高温、低温期施肥而伤根;浇施农药浓度偏高等引起。应对措施:薄肥勤施,施肥后第二天再浇次水。用药时切记浓度过高,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配制
(5)不良基质。基质过分偏酸或偏碱,基质疏水透气性差。应对措施:及时更换适宜基质。
以上都排除时,那就是下面两种因素。
(6)缺营养元素。是不是很久没有浇肥了,光浇水。兰株铁、磷等元素,根、茎生长受阻;缺钙元素,影响根尖和芽的生长点细胞分裂;缺硼、钾等元素,养分与水分运输功能减弱,如较长时间得不到补给,芽、根生长点死亡,表现在叶片上则是叶尖干焦。应对措施:及时浇肥。
(7)外界伤害。大风吹刮,人为触碰也会导致叶尖枯焦。应对措施:管理时动作温柔,挡风处理。
3、发黑部位在心叶。黑斑由小变大,且出现水渍状,用力挤压时还会渗出水分,这是黑腐病。应对措施:剪除病叶,保持通风,用硫酸铜或波尔多液溶液喷洒。
4、黑斑不规则,且有凹陷,黑斑较多,这是炭疽病。多在6~9月份高温多雨时期为发病高峰。应对措施:清除病叶,用多菌灵或代森锰锌药剂喷洒。
生理性因素导致发黑,扩散慢;细菌性病害导致发黑,扩散快。
Ⅶ 兰花上盆,需要注意哪些
新上盆的兰花养护上主要是水分管理的工作,这看起来很简单,但是做起来就很讲究每个人的悟性了,需要不数的摸索和总结,才能掌握适合植株的方法。下面详细介绍一下新上盆的兰花的养护方法。
5.不施肥
如果发现新上盆的兰花没有生长,此时不要过于着急去给它施肥,只需要控制好浇水就好。过早施肥会导致兰花死亡,慢慢等长出了新叶和新芽后就可以开始给它施肥了。
6.注意事项
兰花浇好定根水后,在往后的半个月里,都不需要浇很多水,因为植株处于服盆期,水分能满足植株正常消耗即可。水分过多容易使植株烂根,服盆失败。植株过了服盆期后,可摆放到阴凉通风且漫光充足的地方,养护过程中注意把握光照、温度、水分和肥料的管理,方能养出茁壮的兰花。
Ⅷ 有一盆兰花新芽出土叶子全白是什么原因
兰花新芽出土的叶子是全白的,说明他没含有叶绿素。可能光照不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