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与荷花定律
Ⅰ 荷花定律怎么算出来的
荷花定律来这样算出来的:一个荷自花池,第一天荷花开放的很少,第二天开放的数量是第一天的两倍,之后的每一天,荷花都会以前一天两倍的数量开放。如果到第30天,荷花就开满了整个池塘,在第几天池塘中的荷花开了一半,答案是第29天。因为荷花都会以前一天两倍的数量开放。这就是荷花定律,也叫30天定律。
最后一天的速度最快,等于前29天的总和。其中蕴含着一个深刻的道理:成功需要厚积薄发,需要积累沉淀。同时,最后一步的执行是最关键的!
(1)马云与荷花定律扩展阅读:
最早提到“荷花定律”的人是马云,在一次马云的成功学演讲中,他正式的将“荷花定律”介绍给了众人,让所有的人都明白了他成功的原因就是做好一件事靠的并不是运气,而是靠的坚持与毅力。
通过这个定律,所有人都会对自己的人生有一些感悟,我们会发现,很多人的一生就好像是池塘里的花,只要自己努力,每一天都要比前一天活的更好,但是很多人再坚持了十天左右就会觉得十分疲惫,甚至枯燥而选择放弃,自然也就没办法成功。
Ⅱ 什么是“荷花定律”
荷花的生长期一般是30天左右,但是只有半数的荷花能够坚持到最后一天,最终得到绽放。“荷花定律”是在告诉人们持之以恒的重要性。生活中的我们,经常为自己立了很多flag,却迟迟无法实现。是因为我们不行吗?
不,是因为我们坚持不住。第一天壮志酬筹,第二天热情如火,第三天逐渐懈怠......往往坚持不了多久,我们就放下了目标。就像那些还没开的荷花一样,一直蓄力,必须坚持到绽放的最后一刻,但有一半的荷花是坚持不到绽放的时候。
其实坚持是一件很耗毅力的事情。总是想着靠毅力来坚持,你的毅力很容易被消耗掉,完全没有坚持下来的力量了。我建议大家在坚持的时候,先想想完成目标的场景,想想美好的自己,想想变得美好的未来。正常来说,幻想完这些场面,大多数人都是充满动力的,这时完全不必靠毅力,你自己就有很大的冲动想去坚持。
同时还可以创造良好的环境。比如将诱惑全部放在远处,处于一个安静、无人打扰的地方。偶尔也可以奖励一下自己,庆祝一段阶段的成功。比如可以去看电影、吃美食,或者是安排一个休息放松的时间。
总的来说,“荷花定律”说的是坚持到底,才能成功。大多数人都很容易半途而废,就像半途而废的荷花是没有绽放的机会的,半途而废的人更不容易成功。就像马云曾说,“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但是绝大多数人死在明天晚上,看不到后天的太阳!”如果坚持不到最后,就只能在半路“死”去。
Ⅲ 荷花定律(30天定律)
一个荷花池,从第1天开放算起,第2天开放的数量的第1天的2倍,第3天开放的数量是第2天的2倍,以此类推...
假设,到第30天荷花就开满了整个池塘。那么,第几天池塘中的荷花开了一半?
答案是:第29天,不是第15天。
让我们来看这个定律里的另一个故事
国外有一个叫摩根的青年,每天闲的蛋疼,有天突发奇想——连续吃三十天麦当劳会怎样?他说干就干,一日三餐都吃麦当老塌中劳,连吃三十天。他还用摄像衫裂机记录下了这一过程。三十天后,摩根的体重增加了25磅(约23斤),而且还患上了轻度抑郁和肝脏衰竭现象。要知道,之前摩根可是非常健康的,真是no zuo no die why you try。
摩根连续三十天吃麦当劳的视频引起了另一个人的关注。他叫马特·卡茨,是著名的谷歌工程师。他告诉自己,既然30天可以改变一个人,那为什么不朝好的方向改变呢?于是他给自己列了一份30天挑战计划。完成四个任务:
骑车上班;
每天步行10000步;
每天拍一张照片;
写一本50000字的自传。
克服四个习惯:不看电视;不吃糖;不玩推特;
拒绝咖啡因。
除了那本五万字的自传,其它七项都是非常小的挑战。然而就是这本自传,平均到每天也只有1667个字。
30天后,马特·卡茨从一个肥胖的宅男工程师变成了一个拥有健康、乐观、文采等多种美好品质的人。
他说:“做那些小的、持续性的挑战,30天后你会感谢自己。”
第一次看到这个定律的时候,我震惊了。
这个简短的定律,算不上什么高级的鸡汤。之所以触动很大,是因为自己的2018年过的很失败,而我正在极力寻找挣脱目前困境的方法。我浑浑噩噩焦躁不安持续不断的寻找的答案,竟然只需要30天即可实现。
从看到这个定律的时候,我几乎每天都会问自己一个问题:30天后,你打算成为什么样的人呢?
不要说超越马云王健林之类不现实的话,也不要说出任CEO迎娶白富美之类的空想,你只需要踏踏实实的,能够改变一件小事情即可,就是莫大的成功。
题外话,马云也不是一天就成为了今天的马云,30天也无法铸就。如果说怎么成为马云,答案一定是30年如30天般坚持吧!!!
说回我自己,我能做些什么呢?
早起?
减重5斤?
阅读?
英文单词?
健身?
写作?
很多人都会从这几件事开始吧。
为了防止自己定的目标不切实际打击自己的积极性,我决定开始早起,只做早起这一件事,其他的事情等我做到早起了再说。如今半年过去了,我的确能够顺利在早晨起床, 然而却依然并不轻松 (按照鸡汤文的惯例,这里应该写我轻松做到了早起),我每天依然需要在 “就躺5分钟” 和 “马上起床” 之间做斗争,只不过斗争的结果由“马上起床”代替了“就躺5分钟”。
也有会斗争失败的时候,次数很少了。
有什么改变吗?
如果说有的话,就是我算是养成了早睡早起的习惯,早晨从容不迫的洗漱,到公司楼下后从容的吃个早餐,我甚至闲庭信步的欣赏早晨的蓝天。
请忽略我的饭量
我用半年来证明自己可以做好早起这一件小事,这半年里我的心态发生过很侍山多次变化。很多次我都想放弃了,放弃的理由很简单---我“已经”做到早睡早起了,应该去做别的事情了。直到半年后的今天我才真正理解了,当时认为自己做到了早睡早起,其实是自己过去习惯性的思维---轻易放弃在起作用。而每次放弃前都潜意识里给自己找到了冠冕堂皇的理由。
庆幸的是我这次比较清醒,在多次想要放弃的时候选择了坚持。
今天把这段经历写出来不是为了标榜自己,而是想提醒自己,在接下来的生活中,不要再轻言放弃,尤其是无意识的放弃。
我相信,只要我们有足够的毅力,在我们能够接触到的领域,是可以做好90%的事情的。
共勉!
Ⅳ 荷花定律: 坚持, 越到最后, 越是关键.
开始之前, 我想先来分享一下我之前看过的一个马云的演讲, 演讲里马云提到了一个荷花定律的概念, 大体的意思是说我们假设有一个荷花池, 池子里面呢第一天开的荷花很少, 而第二天花开的数量是第一天的两倍, 在这之后的几天里面, 荷花都会以今天开的数量是前一天的两倍来开, 而且这个荷花池到了第30天的时候, 整个池塘里面都开满了花. 那么我的问题是: 你们知道荷花在第几天开满了半个池塘吗?
根据我们的惯性思维, 我相信很多人都会脱口而出: 15天. 其实这是一个错误答案, 你们认真想一想, 是第29天. 这个定律告诉我们什么呢? 其实它说明两个问题, 第一惯性思维很可怕; 第二越到最后越关键.
在<<劝学>>这本书里面讲过一段话:" 守志如有行路, 有行十里者, 有行百里者, 有行终身者, 行十里者众, 行百里者寡, 行终身者鲜." 意思是说我们完成自己的志向跟目标, 其实它跟走路是很像的. 很多人可能在这个路上, 走了十几里, 当然也有人走了上百里. 可是呢, 还有的人他们会一直在路上不断得去走. 而我们去看一看, 每个阶段上, 就是每种选择上, 不同的人是怎么样的, 这个人数分配是怎么样的呢?
<<劝学>>里面给出了这句话的答案, 原话是说:" 行十里者, 不知也不得; 行百里者, 略知微得; 而行终身者知, 必定是志存高远, 也一定志在必得." 说那些你走十里路的人, 十里路上可能你会看到一些风景, 可是呢, 其实你什么都不会学到; 而那些走了百里路的人呢, 当然他们看到的更多,可是对于他们来讲, 他们也是略微的能够学到一些皮毛; 只有那些一直在路上, 不停努力, 不停付出一直探索的人, 他们才能真正的去学到, 或者是获得他们想要的东西.
我们拿一个特别简单的例子吧, 生活中你们都爬过山, 这点我们都知道, 根据山高度的不同, 我们爬到这个山的高度不同, 那么我们看到的风景自然不同, 当你在山脚的时候, 你是仰望的, 我们仰望这个整座大轮毕山的时候, 我们会觉得山好高呀, 云雾飘渺, 云雾缭绕; 而当你在半山腰的时候呢? 你可能会有一点一览众山小的感觉; 但是你们知道吗? 只有那些真正登顶爬到山顶, 他们才能有那些俯瞰大地的感觉. 好像一切尽收眼底, 而我想这些人必定也是毅力非凡的懂得坚持的人. 就好像是王腊辩芹安石在<<游褒禅山记>>当中写的一样:"人之所罕至焉, 故顾非有志者不能灶脊至也." 那些很少有人能够到的地方, 一般来说没有意志力的人是不能到达的. 我记得罗曼.罗兰也曾经说过:"最可怕的敌人, 就是没有坚强的信念." 其实我们在生活当中我们做很多事情, 不在于你的体力, 你能够付出多少, 而在于我们能够坚持多久.
Ⅳ 马云所说的“荷花定律”,是什么意思
马云所说的“荷花定律”,主要是说成功不仅仅靠运气,更重要的是要用恒心、信心和毅力。
许多名人都是通过不懈努力,才收获成就。像曹雪芹倾尽一生写的《红楼梦》,虽然后面是别人续编的,但是《红楼梦》也是经典名著之一。司马迁也是花费了十三年的时间才写出《史记》,《史记》也是一部经典作品。没有努力耕耘,哪来地收获满满。
Ⅵ 神奇的30天“荷花定律”
马云在一次演讲中提到了“荷花定律”:
一个荷花池,第一天荷花开放的很少,第二天开放的数量是第一天的两倍,之後的每一天,荷花都会以前一天两倍的数量开放。
如果到第30天,荷花就开满了整个池塘,那麽请问:在第几天池塘中的荷花开了一半?
第15天?
错!是第29天。
这就是荷花定律,也叫30天定律。
很多人的一生就像池塘里的荷花,一开始用力地开,玩命地开...... 但渐渐的,你开始感到枯燥甚至是厌烦,你可能在第9天、第19天甚至第29天的时候放弃了坚持。这时,往往离成功只有一步之遥。
荷花定律讲了这样一个道理逗蠢隐:拼到最後,拼的不是运气和聪明,而是毅力。成功需要厚积薄发,需要积累沉淀。同时档贺,最后一步的执行是最关键的!
国外有一个叫摩根的青年,每天很闲,有天突发奇想——连续吃三十天麦当劳会怎样?
他说干就干,一日三餐都吃麦当劳,连吃三十天。
他还用摄像机记录下了这一过程。
三十天后,摩根的体重增加了25磅(约23斤),而且还出现了轻度抑郁和肝脏衰竭现象。
要知道,之前摩根可是非常健康的,30天下来这种顿顿吃垃圾食品的行为确实很不可取。
摩根连续三十天吃麦当劳的视频引起了另一个人的关注。
他叫马特·卡茨山厅,是著名的谷歌工程师。
他告诉自己,既然30天可以改变一个人,那为什么不朝好的方向改变呢?
于是,他给自己列了一份30天挑战计划。
完成四个任务:
骑车上班;
每天步行10000步;
每天拍一张照片;
写一本50000字的自传。
克服四个习惯:
不看电视;
不吃糖;
不玩推特;
拒绝咖啡因。
除了那本五万字的自传,其他七项都是非常小的挑战。
然而就是这本自传,平均到每天也只有1667个字。
30天后,马特·卡茨从一个肥胖的宅男工程师变成了一个拥有健康、乐观、文采等多种美好品质的人。
他说:“做那些小的、持续性的挑战,30天后你会感谢自己。”
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在挫折面前低头退缩,从此一蹶不振。成功贵在积累和坚持。人们都说,21天可以养成一个习惯。同样,30天也能改变一个人。人的一生,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好好地利用人生中的每一个30天,合理地制定阶段性计划,持之以恒,相信成功一定会在某个转角处与你相遇。
从现在开始,大家行动起来吧!
Ⅶ 荷花定律
先问一个问题:30天荷花定律,差游正怎么用公式表达?一个荷花池,第一天荷花开放的很少,第二天开放的数量是第一天的两倍,之后的每一天,荷花都会以前一天两倍的数量开放。
假设到第30天,荷花就开满了整个池塘,那么请问:在第几天池塘中的荷花开了一半?
请回答。
你的答案是什么呢?其实很多人都会不假思索地回答说,是在第15天!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答案是第29天。
因为荷花都会以前一天两倍的数量开放。到了第29天时,池塘里的荷花才开了一半。
直到最后一天,开花的数量等于前29天的总和,荷花方才开满了整个荷花池。
满塘风荷摇曳,一派生机昂然。
这就是荷花定律,也叫30天定律。最后一天的速度最快,是前29天的总和。
这其中蕴含着一个深刻的道理:成功需要厚积薄发,需要积累沉淀。同时,需要坚持到最后,执行到最后一步是最关键的!磨迅
这道谜题也被称为“30天荷花定律”。
最早提到“荷花定律”的人是马云,在一次马云的演讲中,他正式将“荷花定律”介绍给众人,让所有人都明白了他成功的原因——就是做好虚悔一件事靠的并不是运气,而是坚持与毅力。
所以,坚持吧宝宝们!坚持就是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