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花园百科 » 双鸟荷花碗

双鸟荷花碗

发布时间: 2023-07-27 19:44:57

⑴ 鱼籽纹宣德青花荷口碗有哪些历史呢

明代宣德(公元1426—1435年,明宣宗朱瞻基年号)年间景德镇御窑厂烧造的青花瓷器,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具有很重要的地位。它以其古朴,典雅的造型,晶莹艳丽的釉色,多姿多彩的纹饰而闻名于世,与其他各朝的青花瓷器相比,其烧制技术达到了最高峰,成为我国瓷器名品之一,其成就被称颂为“开一代未有之奇”。《景德镇陶录》评价宣德瓷器:“诸料悉精,青花最贵。”

藏品介绍

中文名称:鱼籽纹宣德青花荷口碗

英文名称:Yuroe grain Xuande blue and white Lotus mouth bowl

类别:瓷器

规格:一件

品相:美品

整个碗以鱼子纹为底。

鱼籽纹瓷器开片碎如鱼籽且有冰裂效果的一种,其纹路细密宛如鱼籽而得名,是瓷器中极珍贵稀有的一种。鱼籽纹.青瓷在宋高宗时期作为贡瓷,元朝民间称之“百圾碎”,为哥窑代表性釉色。此碗龙纹为三爪龙,釉面光泽为漫反射光泽,火光尽褪,一眼看去就有一种年代感,整个鱼籽纹开片十分精美,毫无外卷,且氧化成黄色开片,与哥窑的金丝纹理一致,十分的精美,青花画面颜色深浅不一,青花晕散明显,画面极其生动自然,不管从任何角度欣赏都是古韵十足,青花瓷是能最好表现泼墨山水画的瓷器,这是其它瓷器所做不到的,所以青花瓷最具中国风,最能体现中国山水画艺术的最好载体,china这个单词大家都知道是中国的意思,可是最早这个单词的意思就是瓷器,

⑵ 我国唐朝形成了几大瓷窑

唐代主要瓷窑
(1)河北邢窑 邢窑是唐代著名的瓷窑之一,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邢窑以烧制白瓷而闻名于世,历经隋唐而发展成熟。唐朝李肇《国史补》中记载:“内丘白瓷瓯,端溪紫石砚,天下无贵贱通用之”。充分说明邢窑窑址应在内丘,并且可以看出邢窑瓷器在当时质量之高,数量之大,影响之广。邢窑瓷器一般给人的印象是“白如雪”,但从遗址发掘出土瓷片可以看出,釉色可分为白、黑和褐黄三种。1984年内丘县开展文物大普查,在县城周围发现了28处古窑址,出土大量白瓷残片,白瓷质地细腻,釉色光洁如雪,陆羽在《茶经》有过“类银类雪”的描述。邢窑白瓷分为细瓷和粗瓷,细白瓷有碗、托子、皮囊壶、注子和罐、碗等多种器型,碗的特点为浅腹敞口,碗身呈45°角斜出,口缘外部凸起一周,底坦平中心凹入,施釉,形状如玉璧;粗白瓷的各式碗较多,另外还有注子、枕等,粗白瓷碗均施化妆土,大碗较多平底,小碗玉璧底为多,外部施釉不到底,用叠烧法烧制,碗与碗之间垫以三角形支具,碗心留有支烧痕,大碗底多有白色三角形支具痕,支具痕外为火红色。邢窑瓷器以白釉色见长,很少见附加装饰。邢窑白瓷远销伊拉克、埃及、巴基斯坦、日本和伊朗等国家。
(2)浙江越窑 越窑烧瓷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商代末年,但唐代是越窑瓷器发展最快的阶段,直至晚唐进入了它的繁荣时期,唐代越窑青瓷地域范围更加广大,除上虞、宁波等中心地带,浙江东北、东南也发现烧造窑场。唐代越窑瓷器胎质细腻,釉层均匀,手感浑厚滋润。主要器型有碗、盘、壶、罂、瓶、罐、耳杯、盏托、粉盒、水盂、唾壶等。这些器物既继承了前期的造型又有新的创新与发展。鸡头壶被执壶取而代之。唐代晚期部分器物明显仿效金银器皿。唐代越窑瓷器虽然以釉色见长,但器物表面也时有少量装饰。花纹以划花为主,兼有印花、刻花和镂雕等技法。划花线条精炼流畅,寥寥几笔即成一朵富有生气的花朵。
(3)河北定窑 定窑窑址位于河北曲阳县涧瓷村及东西燕川村,古时为定州所辖,故名。唐代后期,由于邢窑制瓷原料的匮乏等原因,日渐衰落,唐代河北定窑开始替代邢窑成为北方著名的白瓷窑。定窑的造型及釉色都可和邢窑匹敌。釉色有纯白或者白中闪青,出土器物中发现器型模仿邢窑。唐代定窑白瓷的器型有碗、盘、盏托、壶等。凡带有“官”、“新官”款的白瓷属定窑白瓷中的精品,此类精品白瓷自唐、五代直到北宋都有烧造。一般认为“官”“新官”款字刻在细腻薄胎、制作精巧、釉色纯白或者白中闪青的器物上的,属于唐、五代时期的;刻在釉色白或者白中泛黄或部分微微闪青的,有时带有刻划花装饰器物上的,属于北宋早期;刻在用覆烧法烧成的,口沿釉并带有刻划花装饰的器物上的,属于北宋后期。
(4)河南巩县窑 巩县窑位于河南巩县小黄冶、铁匠炉、白河乡等地,以烧制白瓷为主,兼烧青花和三彩陶器。巩县窑烧制的白瓷器物主要有碗、壶、瓶、罐、枕等,以碗、盘器物为主,碗的数量最多。巩县窑的胎质比较细腻,色呈白色或白中泛黄多种。器物内外壁均施釉,器物内里施满釉,部分器物近底处不施釉,碗底中心大部分不施釉,釉面均有细小开片。唐三彩的窑址主要集中在大、小黄冶村附近,生产的主要为日常生活用品,茶具居多。间有绞胎枕。
(5)湖南长沙窑 长沙窑位于今湖南长沙市郊的铜官镇,1956年发现,因首次发现于铜官,又名铜官窑。长沙窑器物式样繁多,这在唐代各窑址中是很少见的。烧制器物以日常生活用具为主,兼烧文房用品以及各式瓷塑玩具。早期长沙窑以碗、盘、壶、罐、盂为主,后期增加洗、枕、托盏、盒、镇纸、砚滴、笔洗、笔掭、砚台等。唐代长沙窑瓷器前期胎质较酥松,胎色暗红,后期胎质细密,色泽多为灰黄和灰青。釉色前期黄中带青,黄的比例略大,胎釉结合不好,剥釉现象严重;后期釉色青而微黄,色调稳定,比较划一,釉胎结合紧密,不剥釉。长沙窑纹饰丰富。以釉下彩绘和模印贴花最具特色。较多应用贴花、刻划花、印花、镂孔等工艺。纹饰主要有人物纹、双鸟纹、双鱼纹、荷花纹、狮子纹和葵花纹等。
(6)山西浑源窑 古代的山西瓷业非常发达,浑源县的瓷窑就是其中之一。浑源窑窑址出土器物非常丰富,瓷器烧制年代早,持续时间绵长,瓷器质量更是优良。主要器形以碗为主,兼有罐等器物。主要釉色有三种:白釉、黑褐釉和茶叶末釉。胎体比较厚重,胎呈浅灰白色,胎釉之间施白色化妆土。浑源窑主要的瓷器品种以黑釉瓷和白釉瓷为主。
(7)陕西铜川窑 铜川窑址居陕西铜川市黄堡镇,黄堡镇古代属耀府,因此也称“耀州窑”。遗址发掘的器物表明,耀州窑始于唐代,盛行于宋代,元代基本没有烧造。器型主要有:生活用具碗、钵、壶、盘、盒、瓶、杯等;有部分瓷质动物如:马、猴、狗、虎和瓷俑等。铜川窑的釉色主要是黑釉和白釉两种,另有部分黄釉和绿釉。纹饰简单,大部分光素无纹。造型为唐代标准特征。
(8)安徽寿州窑 寿州窑位于安徽淮南市田家庵区的上窑镇,因唐代属寿州辖而得名。窑址分布长约4公里,地域较广。唐代的寿州窑器物主要以黄釉为主,釉色包括:蜡黄、鳝鱼黄、黄绿和铁锈釉等,釉层薄厚及浓淡不匀。胎质分粗细两种,胎的颜色有近白色、白中带微红和绛红色等。寿州窑的最大特色是瓷黄,出土器物多以黄釉瓷为主,大部分器物的胎釉比较粗糙,普遍使用化妆土。器物器型主要有碗、钵、杯、注子等。遗址出土没有发现晚于唐代的器物,一般认为寿州窑终止于唐代。
(9)四川邛窑 邛窑窑址主要分布在四川邛崃市的固驿、什方堂、瓦窑山、尖子山等地。创烧时间不详。唐代四川地区的瓷窑以邛窑最为著名。生活用具包括:壶、罐、钵、碗、盘、杯、碟、盏、灯、炉、豆、盒、唾壶和罈等。邛窑的器物极具地区特征。唐代小的瓷塑制品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邛窑瓷器的胎质颜色以褐色、深褐色和紫红色最多;釉色丰富,包括青色、青灰色、绿色、黄色、酱色等。从遗址出土器物来看,邛窑瓷器烧制年代的下限应该晚到北宋晚期。
(10)江西洪州窑 洪州窑位于今江西丰城市的曲江、罗湖一带,唐时属洪州,因而得名。洪州窑创烧于南朝初期,盛行于隋,衰落于唐。唐初时期的一大名窑。洪州窑以烧制碗和杯为主,瓷质粗糙;纹饰主要以莲实纹为主,兼有其它纹饰,施釉不到底,底足露胎,釉色呈褐色或者深褐色,有部分青绿釉,器物质量不高。
(11) 绞胎瓷器 绞胎瓷器在唐代制瓷业中出现的一个新的工艺,唐代以前没有出现。绞胎的制作非常复杂,首先用白色、褐色两种瓷土相间揉合到一起,然和拉坯成型,这样胎体出现白褐相间的如木纹状的变化多端的纹理。施釉后入窑烧制即成绞胎瓷。目前考古发掘的器物除1972年陕西乾县唐懿德太子墓出土的唯一一件绞胎瓷骑马俑外(目前考古发现绝无仅有的一件绞胎瓷塑),其余均为杯、三足小盘和枕,枕的数量很大。

⑶ 瓷碗外壁有简单的荷花,而且外壁有小孔,请问这是什么碗值钱不

您的问题,瓷碗外壁有简单的荷花,而且外壁有小孔,这不是瓷碗,是典型的现代的80年代以后的“地方窑口陶瓷砂锅盖子”,值钱的;可以当一个品种收藏,一定要好好保存!

⑷ 瓷器表面的荷花图案(图)

图1

图2

图3

荷花在文学和艺术作品中,往往被人们赋予吉纯羡祥美好的寓意,它那出污泥而不染的性格一直为人们所崇尚。欣赏荷花,对于我们的心灵和视觉都是一种美的享受。在古代的陶瓷作品中,荷花也是常用的题材。南北朝以后,碗、盏、钵、盘等瓷器表面,很流行用荷花图案来装饰。明清以后,荷花的运用达到鼎盛时期,并常与动物纹样组合在一起,表达人们不同的心境和愿望。

图1为一对清代鸳鸯贵子冬瓜罐,连盖高29厘米,口径9厘米、底径12.5厘米,纹饰由鸳鸯和荷花组成。鸳鸯是一种水鸟,经常成对出入,旧时文艺作品中常用来比喻夫妻恩爱。《禽经》载:“鸳鸯,朝倚而暮偶,爱其类。”据说鸳鸯成对游弋,夜晚雌雄翼掩合颈相交,若其偶失,永不再配。莲实、莲子,喻连生贵子。“鸳鸯贵子”寓意夫妻恩爱、同偕到老。此对鸳鸯贵子冬瓜罐,姿态圆润,腹部鼓起,做工精细,胎体洁白厚实。两张碧绿的荷叶像撑开的两把大伞,旁边是盛开的荷花,紫色花瓣,清香四溢,还有一朵才露出尖尖的头,依偎在一个绿色的莲蓬身边。荷叶下面,一对鸳鸯在悠然戏水,自由游弋。整个画面给人以美丽温馨的享受。

图2为清乾隆青花釉里红一路连科盘,直径23厘米,由荷花、芦苇和鹭组成。鹭,水鸟名,翼大尾短,颈、腿长,活动于江湖边或水田沼泽,常见有白鹭、苍鹭等。“鹭”与“路”同音,“莲”与“连”同音,芦苇之“芦”与“路”谐音。芦苇生长,常是棵棵连成一片,故谐音“连科”取意。旧时科举考试,连续考中谓之“连科”,“一路连科”寓意应试求连捷,仕途顺遂,是科举时代对赶考学生的祝福,数裤没清代瓷器上多见。此盘胎质细腻,手感光滑。画面中,似有清风拂过,两张宽大的荷叶和一丛细细的芦苇在风中摇曳,一朵荷花也被吹弯了腰,一朵荷花藏在大荷叶后面,还有一朵半开,一朵刚从水中露出头。一只白鹭站在荷花下面,望着远方在沉思。整个画面在古色古香中给人以生动鲜活的感觉。

图3所示荷花香炉,是清代乾隆时期的釉里红产品,高9.5厘米、宽20.5厘米。图中荷花开得非常灿烂,荷叶长势茂盛,一只小小的蝴蝶在花间飞舞,几根芦苇仿佛在一旁助兴,让人感受到一派生机勃勃、香远益清的薯纳景象。荷花又名莲花,被奉为“佛门圣花”,它在佛教中的地位是圣洁而崇高的,在佛教艺术中被广泛运用。它代表“净土”,无量清净尘经云:“无量清净佛,七宝地中生莲花上;夫莲花者,出尘离染,清净无暇。”莲花在佛教中被视为佛的象征,代表了吉祥、平安、纯净,它是超越尘世的理想境界,也是不同流合污的清静世界。

⑸ 为什么说荷花双鸟可称为明代的白画像

为什么说《荷花双鸟》可称为明代画家朱耷的自画像?
答:作为明王朝的宗内系,朱耷感到明朝容的灭亡便是国亡家丧,他奇倔的个性不是一种天性,而是在坎坷的际遇中形成的偏执情结,仇恨、悲切、无奈、幻灭......各种复杂意绪使他每每在画中宣泄或寄托情怀。画作中扭曲但挺攒而上的荷干。
支离破碎的荷叶,上大下小而又几分峻险之势的顽石,都是桀骜不驯的性格象征。
画中的鸟是朱耷创作典型,它目光斜视,不屑于世,但处在不安之中。
这样的花鸟向人们讲述的是画家的惨淡人生和困顿际遇。

⑹ 有荷花图案的是什么朝代的碗

荷花出现在瓷器来上,大致是南自北朝时期就有,这个时候一般是把尊啊盏啊什么的,整个器形就一艺术加工的荷花样式,立体的。当然了,现在教课书上一般说莲花,其实嘛,莲花就是荷花,一码事。

宋代变了一下,荷花出现在纹饰上,不是画的图案,一般是有凹凸感的纹饰,与瓷器的主体颜色一样,估计是考虑到素面太单调,佐以花纹这样有点意趣又不显俗。

要说荷花图案,元朝开始就有了,当然元代的瓷器一般追求大,个头大,胎体厚,分量足,没办法蒙古人当权,人家喜欢大块头,所以带动了主流的倾向,至少个人还没见元代荷花图案落在碗上的,也许孤陋寡闻吧,罐子上就很多了。

到明代,清代,民国,乃至现代,荷花图案的碗就常见了,所以楼主这碗,不外乎是这四个朝代的。具体哪个年代,楼主不妨多拍几张照,大家探讨下。

热点内容
我凑上去想摘一朵图片 发布:2025-02-06 10:51:17 浏览:991
情人节相关的甜品 发布:2025-02-06 10:44:47 浏览:573
体现雨中一朵花的细节描写 发布:2025-02-06 10:38:20 浏览:819
鲜花壁纸手机壁纸图片 发布:2025-02-06 10:28:30 浏览:356
飞车樱花大礼包地址 发布:2025-02-06 10:27:40 浏览:970
比喻七夕 发布:2025-02-06 10:23:24 浏览:377
盆景宿舍 发布:2025-02-06 10:13:54 浏览:926
绿萝盆栽养护方法 发布:2025-02-06 09:59:12 浏览:751
北碚樱花跑 发布:2025-02-06 09:39:11 浏览:371
绿植变枯萎 发布:2025-02-06 09:37:36 浏览: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