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花空谷
1. 什么是空谷佳人兰花
兰花是珍贵的观赏植物。其朴实无华,叶色长青,叶质柔中有刚,花开幽香清远,发乎自然,居“花草四雅”之首。因此人们将兰花尊为“香祖”、“国香”、“天下第一香”。兰花原生于深山幽谷之中,不为无人而不芳,不因清寒而萎缩,故有“花中君子”之誉。兰花,叶态优美,花姿娇媚,香馥幽异,是我国名贵花卉之一。所以,我国人民一直非常喜爱兰花,总结积累了不少养兰经验,如“春不出,夏不日,秋不干,冬不湿。”和《养兰中诀》。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世界有七百多个属、二万多个种,每年还发现和培养出不少新品种。
兰花属兰科植物,是被子植物中仅次于葡科植物。兰花以它美丽的外表和芬芳的气味成为全世界最受欢迎的一种观赏植物,尤其在日本,每年都会开一次兰画展,专门展示这些珍奇花卉。兰科植物几乎都靠昆虫传粉,而且它们被认为是虫媒传粉的最高级类型,3枚花瓣中的1枚演化成了唇瓣,并呈水平方向伸展成一个“降落平台”,便于昆虫的起降,另2枚花瓣和3枚花萼尽量向四周展开,以便不妨碍昆虫采蜜。雄蕊与雌蕊长在一起,生成合蕊柱。
对有些不能散发香味的兰花来说,它们花朵的结构另有绝妙之处。它们的花朵外形因为它们传粉的雌性昆虫非常相似,而且能散发与雌性昆虫分泌的雌性信息素相似的化学物质,诱使许多“痴情郎君”来与这些花朵交配,雄虫发现上当受骗时,身上已占满了花粉,等雄虫再次飞到另一朵“佳偶”上时,花粉被传播了。
兰花喜欢温暖潮湿,日照时间短,无煤烟尘埃污染的环境及深厚、疏松肥沃、透水良好的微酸性土壤。兰花一般采用分株法繁殖,也有用嫁接繁殖。
兰花单生或成总状花序开于茎顶,其中两“肩”上耸呈蝴蝶翅膀状者为名贵品种。如蝴蝶兰,花如其名,花似蝴蝶般轻灵飘逸,活泼可爱。在众多美丽的兰科植。物中,蝴蝶兰独得“兰花之后”的美誉。
中国兰花主要为春兰、蕙兰、建兰、寒兰、墨兰五大类,有上千种园艺品种。
春兰:春兰又名草兰、山兰。春兰分布较广,资源丰富。花期为一年的2~3月,时间可持续1个月左右。花朵香味浓郁纯正。名贵品种有各种颜色的荷、梅、水仙、蝶等瓣型。从瓣型上来讲,以江浙名品最具典型。
蕙兰:蕙兰根粗而长,叶狭带形,质较粗糙、坚硬,苍绿色,叶缘锯齿明显,中脉显著。花朵浓香远溢而持久,花色有黄、白、绿、淡红及复色,多为彩花,也有素花及蝶花。
建兰:也叫四季兰,包括夏季开花的夏兰、秋兰等。四季兰健壮挺拔,叶绿花繁,香浓花美,不畏暑,不畏寒,生命力强,易栽培。不同品种花期各异,5~12月均可见花。
寒兰:寒兰分布在福建、浙江、江西、湖南、广东以及西南的云、贵、川等地。寒兰的叶片较四季兰细长,尤以叶基更细,叶姿幽雅潇洒,碧绿清秀,有大、中、细叶和镶边等品种。花色丰富,有黄、绿、紫红、深紫等色,一般有杂色脉纹与斑点,也有洁净无暇的素花。萼片与捧瓣都较狭细,别具风格,清秀可爱,香气袭人。
墨兰:墨兰,又称报岁兰、拜岁兰、丰岁兰等,原产于我国广东、广西、福建、云南、台湾、海南等。我国南方各地特别是广东、云南的养兰人最喜栽培与观赏。春剑:春剑常称为正宗川兰,虽云、贵、川均有名品,但以川兰名品最名贵。花色有红、黄、自、绿、紫、黑及复色,艳丽耀目,容貌窈窕,风韵高雅,香浓味纯,常为养兰人推崇首选。
兰花作为我国最古老的花卉之一,也是我国十大名花之一。它是香、花、叶“三美俱全”,观赏价值很高的植物。兰花代表着高贵与雅致,自古以来,就倍受诗人与画家们青睐。他们把兰花至于松、竹、梅之上,认为:“竹有节而无花,梅有花而无叶,松有叶而无香,唯兰独并有之”。最受人崇敬的是兰花之“德”。兰花原来大多是生长在热带雨林、深山幽谷之中,以草木为伍,既无牡丹之丰容,又无桃李之明艳,但却“不固清寒而委琐”,“不以无人而不芳”。因此,兰花又有“空谷佳人”、君子、雅士、幽人等美称。张学良将军酷爱兰花,写诗称赞:“芳名誉四海,落户到万家。叶立含正气,花研不浮华。常绿斗严寒,含笑度盛夏。花中真君子,风姿寄高雅。”
当今所称的中国兰花——国兰,古代称之为兰蕙。正如北宋黄庭坚(1045~1105年)在《幽芳亭》中对兰花所作的描述:“一干一花而香有余者兰,一干五七花而香不足者蕙”。
我们中国人观赏与培植兰花,比之西方栽培的洋兰要早得多。早在春秋时代的二千四百年前,中国文化先师孔夫子曾说:“芝兰生幽谷,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他还将兰称之为“王者之香”,这句话流传至今,足以证明中国兰花在历史文化上所占的地位。
但有关孔子时代对兰之描述,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春秋时代的卫国在河南北部(今滑县一带),鲁国在山东,孔子在河南北部到山东途中是不可能看到繁茂的野生兰花。因此他所说的芝兰实指菊科的草本植物泽兰。但也有人持有另一看法,认为孔子说的芝兰生幽谷是对当时兰花生态环境十分贴切的描述,而且当时的气候比今天温暖,河南一带还生长竹子,有竹子的山地必有兰花分布。因此,孔子当时路经深林幽谷时见到兰花独茂并不稀奇,他所说的芝兰实为当今所称的兰花。
2. 花中空谷仙子是兰花吗
是的。常言“空谷幽兰”
兰花的别称:中国兰、春兰、兰草、兰华、幽兰、山兰、国香、空谷仙子、香祖
兰花,附生或地生草本,叶数枚至多枚,通常生于假鳞茎基部或下部节上,二列,带状或罕有倒披针形至狭椭圆形,基部一般有宽阔的鞘并围抱假鳞茎,有关节。总状花序具数花或多花,颜色有白、纯白、白绿、黄绿、淡黄、淡黄褐、黄、红、青、紫。[1]
中国传统名花中的兰花仅指分布在中国兰属植物中的若干种地生兰,如春兰、惠兰、建兰、墨兰和寒兰等,即通常所指的“中国兰”。这一类兰花与花大色艳的热带兰花大不相同,没有醒目的艳态,没有硕大的花、叶,却具有质朴文静、淡雅高洁的气质,很符合东方人的审美标准。在中国有一千余年的栽培历史。
中国人历来把兰花看做是高洁典雅的象征,并与“梅、竹、菊”并列,合称“四君子”。通常以“兰章”喻诗文之美,以“兰交”喻友谊之真。也有借兰来表达纯洁的爱情,“气如兰兮长不改,心若兰兮终不移”、“寻得幽兰报知己,一枝聊赠梦潇湘”。1985年5月兰花被评为中国十大名花之四。
3. 空谷幽兰是哪种兰花
没有特定的代指哪种兰花,这是一个词语。
空谷幽兰的意思是:山谷中优美的兰花。形容十分难得,常用来比喻人品高雅。
【出自】清·刘鹗《老残游记》第五回:“空谷幽兰,真想不到这种地方,会有这样高人。”
人品高雅的人,真想不到在这种地方,会有这样高人。
【例子】在这寂寞的碧水潭中,笑容就似那空谷幽兰,悄然的绽放。
【语法】作宾语、定语
【近义词】闲云野鹤
【反义词】山野村夫、凡夫俗子
(3)兰花空谷扩展阅读
1、空谷幽兰的近义词
闲云野鹤
【解释】闲:无拘束。飘浮的云,野生的鹤。旧指生活闲散、脱离世事的人。
【出自】宋·尤袤《全唐诗话》卷六:“州亦难添,诗亦难改,然闲云孤鹤,何天而不可飞。”
适合我治理的地方添不来,适于我流传后世的诗词自己改不来,既然这样,那么我就做个闲云野鹤般的人,自由自在地,在任何地方来来去去地像飞一样活着吧。
【示例】即使你是富二代,也不要以为可以像闲云野鹤那样坐享其成。
【语法】作宾语、定语;比喻无拘无束、来去自如的人
2、空谷幽兰的反义词
凡夫俗子
【解释】泛指平庸的人。
【出自】: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四十三回:“吾等又不是凡夫俗子,恃强斗勇,皆非仙体。”
我们又不是凡夫俗子,依靠强大争强斗勇,都不是仙体。
【示例】伟大的心灵总是会遭逢凡夫俗子顽强的抵抗。
【语法】联合式;作宾语;指平庸的人
4. 春风岁岁生空谷,留得清香入素琴 什么意思
意思是年年春风吹起,兰花总是在空谷之中独自生长(空谷幽兰),幽远的清香宛如空谷的琴弦在清风的拨动下慢慢远去。以空谷为“素琴”,清香为弦,空谷传音,相随指动。
出自古诗《空谷清音图册页》,是中描写兰花的诗句。
全诗原文如下:
兰草堪同隐者心,自荣自萎白云深。
春风岁岁生空谷,留得清香入素琴。
作者:程樊
朝代:清代
释义:兰花小草和隐藏修士的心一样,在白云深处独开独谢。
年年春风吹起,兰花总是在空谷之中独自生长(空谷幽兰),
幽远的清香宛如空谷的琴弦在清风的拨动下慢慢远去。
以空谷为“素琴”,清香为弦,空谷传音,相随指动。
(4)兰花空谷扩展阅读:
兰花:附生或地生草本,叶数枚至多枚,通常生于假鳞茎基部或下部节上,二列,带状或罕有倒披针形至狭椭圆形,
基部一般有宽阔的鞘并围抱假鳞茎,有关节。
总状花序具数花或多花,颜色有白、纯白、白绿、黄绿、淡黄、淡黄褐、黄、红、青、紫。
中国传统名花中的兰花仅指分布在中国兰属植物中的若干种地生兰,
如春兰、惠兰、建兰、墨兰和寒兰等,
即通常所指的“中国兰”。
这一类兰花与花大色艳的热带兰花大不相同,没有醒目的艳态,
没有硕大的花、叶,却具有质朴文静、淡雅高洁的气质,
很符合东方人的审美标准。在中国有一千余年的栽培历史。
中国人历来把兰花看做是高洁典雅的象征,并与“梅、竹、菊”并列,合称“四君子”。
通常以“兰章”喻诗文之美,以“兰交”喻友谊之真。
兰花的花语:
兰花一般形容人君子,常形容女人空谷幽兰。
文心兰:隐藏的爱
剑兰:高雅、长寿、康宁
兰花的花语:淡泊、高雅,美好、高洁、贤德。
5. “空谷幽兰居深山,别样天地自芬芳”这一诗句是什么意思
兰花以其文静幽雅而著称,所以文人墨客们把兰花称之为幽兰。在花卉中,我独爱幽兰。
牡丹的妩媚与富贵不敌兰花的淡雅与高洁;兰花清幽,独守一处空寂,不像玫瑰那样爱慕虚荣,醉心于华丽的包装;兰花质朴而从容;不像桃李那样爱攀比好炫耀,争奇斗艳,赢得人们的赞许而苦争春色;兰花脱尘俗,驱浮华,不为人留独芬芳,却不像荷花那样拒人三尺。
幽兰遗世独立;她幽香,一彩一素,一绿白,红尘中无欲自清凉,却不像菊花那样香凝恣意,挣得一季的荣芳。兰花隐居于空谷,幽幽绽放,故称空谷幽兰。
6. 兰花为什么叫空谷佳人
“ 空谷佳人”是用来称赞“兰花”,兰花是植物分类学中兰科植物的统称。这一科植物除了地球南北极以外,在全球陆地都有她的身影,其中在南美和亚洲热带地区最为繁茂。它们有的在潺潺溪旁、汨汨泉边安营,有的在气候严酷的高山扎寨,有的在深山密林的巨树高枝上安家,有的在悬崖峭壁上落脚。但是那些稀世珍贵、出类拔萃的佼佼者,多在空气新鲜、苔藓丰茸的密林幽谷中藏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