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骚以采荷花
㈠ 诗经中关于荷花的诗句(《诗经》里关于荷花的诗句有哪些)
1.《诗经》里关于“荷花”的诗句有哪些
《诗经》中提到“荷”的诗歌主要有三篇,分别是《邶风·简兮》、《郑风·山有扶苏》和《陈风·泽陂》。
1、《邶风·简兮》
“简兮简兮,方将《万舞》。日之方中,在前上处。硕人俣俣,公庭。《万舞》有力如虎,执辔如组。左手执龠,右手秉翟。赫如渥赭,公言锡爵。山有榛,隰有苓。云谁之思?西方美人。彼美人兮,西方之人兮。”
2、《郑风·山有扶苏》
“山有扶苏,隰有荷华。不见子都,乃见狂且。山有桥松,隰有游龙。不见子充,乃见狡童。”
3、《陈风·泽陂》
“彼泽之陂,有蒲与荷。有美一人,伤如之何?寤寐无为,涕泗滂沱。彼泽之陂,有蒲与蕳。有美一人,硕大且卷。寤寐无为,中心悁悁。彼泽之陂,有蒲菡萏。有美一人,硕大且俨。寤寐无为,辗转伏枕。”
《诗经》中莲的意象:
《诗经》中花的种类繁多,以花喻女子的名句很多,比如:“有女同车,颜如舜华”、“桃之天天,灼灼其华”等。当然,上面提到,荷花就是其中之一,《邶风·简兮》中,“山有榛,隰有苓。”中榛代表的就是男性,“苓”即“荷”,代表的就是女性。
2.关于荷花的诗句 诗经
1、《诗经. 国风》山有扶苏
山有扶苏,隰有荷华。
不见子都,乃见狂且。
自译诗意:
山上小树纵横,沼泽荷花开盛。
未见美男子都,却遇轻薄狂人。
2、《诗经. 国风》泽陂
彼泽之陂,有蒲与荷。
有美一人,伤如之何。
寤寐无为,涕泗滂沱。
自译诗意:
在那沼泽水边,蒲草荷花并茂。
那里有一美男,我将如何撒娇。
长夜耿耿无眠,眼泪鼻涕双抛。
《诗经》中已有荷花出现。虽是借景,亦为历代荷花诗词滥觞。故选入。
3.求有关莲花的古诗词,诗经里面的最好,诗词有涉及到的也可,劳烦
【越女】 唐·王昌龄 越女作桂舟,还将桂为楫。
湖上水渺漫,清江不可涉。 摘取芙蓉花,莫摘芙蓉叶。
将归问夫婿,颜色何如妾。 【古意】 唐·韩愈 太华峰头玉井莲,开花十丈藕如船, 冷比雪霜甘比蜜,一片入口沉疴痊。
我欲求之不惮远,青壁无路难夤缘。 安得长梯上摘实,下种七泽根株连。
古采莲 元·吾丘衍 湿风吹花生冷香,冯夷为舞冰丝裳, 霏霏粉金飘晚塘。浮兰舟,鼓桂楫, 歌采莲,为君发:迟迟归来弄明月。
【莲塘霁望】 唐·刘兼 新秋菡萏发红英,向晚风飘满郡馨。 万叠水纹罗乍展,一只鸂鶒绣初成。
采莲女散吴歌阕,拾翠人归楚雨晴。 远岸牧童吹短笛,蓼花深处信牛行。
【新荷出水】 宋·岳珂 贴水初翻紫玉团,忽惊矗立傍阑干。 瑶池七日来青鸟,玉镜孤奁舞翠鸾。
晓露走盘珠颗莹,晚风飏盖雪衣寒。 从今十丈开花面,太华峰头更一香。
【三益塘芙蓉】 元·萨都剌 斑帘十二卷轻碧,秋水芙蓉隔画栏。 彩扇摇风霞透影,锦袍弄月酒生寒。
游魂翠袖留江浦,仙掌红云湿露盘。 只恐淮南霜信早,绛纱笼烛夜深看。
【并蒂莲花】 明·沈周 耶溪新绿露娇痴,两面红妆倚一枝。 水月精魂同结愿,风花情性合相思。
赵家阿妹春眠起,杨氏诸姨晚浴时。 今日六郎憔悴尽,为渠还赋断肠诗。
【莲实】 金·张擑 水妃擎出绀珠囊,玉笋雕盘喜乍尝。 肤白已搀新藕嫩,心清尤带小荷香。
斗馀翠鸟零珍羽,飞尽黄蜂露蜜房。 口腹累人良可笑,此身便欲老江乡。
【盆池】 唐·韩愈 莫道盆池作不成,藕梢初种已齐生。 从今有雨君须记,来听萧萧打叶声。
池光天影共青青,拍岸才添水数瓶。 且待夜际明月去,试看涵泳几多星。
【莲花】 明·申时行 碧沼停寒玉,红蕖映绿波。 状凝朝日丽,香逐晚风多。
游戏金鳞出,飞扬翠羽过。 纳凉依水榭,还续采莲歌。
【采莲曲】 唐·李康成 采莲去,月没春江曙。 翠细红袖水中央,青荷莲子杂衣香。
云起风生归路长。归路长, 那得久,各回船,两摇手。
【荷珠】 清·朱奕恂 小雨林塘净碧罗,田田分得夜光多。 江姝唾逐天风落,仙掌晴分曙月过。
幸未赠来愁结佩,若为采去误凌波。 荡舟耶女休相妒,乐府虚裁一斛歌。
【芙蓉】 清·邵瑸 曾从楚客赋兰茳,喜见风翻赤玉幢。 欲采名花遗良友,还凭远梦落秋江。
盘承雨露珠无算,茎并鸳鸯蒂自双。 此日仙城谁作主?凝眸遥望凭红窗。
【池莲】 元·倪瓒 回翔波间风,的历叶上露。 清池结素彩,华月映微步。
云阴花房敛,雨歇芳气度。 欲去拾明珰,踟蹰惜迟暮。
【南池嘉莲】 唐·姚合 芙蓉池里叶田田,一本双枝照碧泉。 浓丽共妍香各散,东西分艳叶相连。
自知政术无他异,纵是祯祥亦偶然。 四野人闻皆尽喜,争来入郭看嘉莲。
【重台莲】 唐·李绅 绿荷舒卷凉风晓,红萼开萦紫莳重。 双女汉皋争笑脸,二妃湘浦并愁容。
自含秋露贞姿洁,不晓春妖冶态秾。 终恐玉京仙子识,却持归种碧池中。
【阕下芙蓉】 唐·包何 一人理国致升平,万物呈祥助盛明。 天上河从阙下过,江南花向殿前生。
庆云垂荫开难落,湛露为珠满不倾。 更对乐悬张簨簴,歌工欲奏采莲声。
【赋得涉江采芙蓉】 隋·孔德绍 莲舟泛锦碛,极目眺江干。 沿流楫渡易,逆浪取花难。
有雾疑川广,无风见水宽。 朝来采摘倦,讵得久盘桓。
【游荷花荡】 明·朱方中 平湖秋色十分饶,醉卧楼船逸思飘。 水国荷香浮录醑,夕阳帆影逐金飚。
堤边属玉惊人起,天际蛾眉共客招。 歌罢采莲归路晚,塔西云树正迢迢。
【仲泰安招游湖西荷花荡】 明·朱曰藩 杂佩摇湖月,明状隔镜心。 轻桡随鹭转,别墅入花深。
翠盖水中宝,丹霞酒畔吟。 非君能泛舟,讵得独开襟。
【白莲草堂】 明·朱曰藩 水屿山潭曲曲幽,芙蓉亭子碧云秋。 踏歌侬亦解吴语,一笑端能破客愁。
露下采香沾袂湿,月中摇影入杯流。 君看印诸何如此,况复司州得并游。
【白莲】 清·秋瑾 莫是仙娥坠玉珰,宵来幻出水云乡; 朦胧池畔讶堆雪,淡泊风前有异香。 国色由来兮素面,佳人原不借浓妆; 东皇为恐红尘涴,亲赐寒潢明月裳。
【白莲】 清 ·盛锦 玉井分栽到野塘,冰销翠袖回生凉。 半江残月欲无影,一岸冷云何处香。
真相尚留开士社,红衣洗尽美人装。 水仙操罢扁舟去,谁与凌波解佩珰。
【浣溪沙】 宋·苏轼 四面垂杨十里荷,向云何处最花多, 画楼南畔夕阳和。天气乍凉人寂寞, 光阴须得酒消磨,且来花里听笙歌。
【采莲曲】 唐·李白 若耶溪傍采莲女,笑摘荷花共人语。 日照新妆水底明,风飘香袂空中举。
岸上谁家游冶郎,三三五五映垂杨。 紫骝嘶人落花去,风此路蹰空断肠。
【钱氏池上芙蓉】 明·文征明 九月江南花事休,芙蓉宛转在中洲。 美人笑隔盈盈水,落日还生渺渺愁。
露洗玉盘金殿冷,风吹罗带锦城秋。 相看未用伤迟暮,别有池塘一种幽。
【点绛唇清香莲】 宋·王十朋 十里西湖,淡妆浓抹如西子。 藕花簪水。
清净香无比。 记得曾游,短棹红云里。
聊相拟,一盆池水,十里西湖似。 【虞美人】 宋·陈与义 扁舟三日秋塘路,平度荷花去。
病夫因病得来游,更值满川微雨、洗清秋。去年长恨拏舟晚, 空见残荷满。
今年何以报君恩? 一路繁花相送、过青墩。 【怨王孙】 宋·李清照 。
4.诗经与莲有关的诗句
1、新莲映多浦,迢递绿塘东。
——《莲》唐·唐彦谦 2、风起湖难渡,莲多采未稀。——《采莲曲》梁·萧纲 3、渌水明秋月,南湖采白苹。
——《渌水曲》唐·李白 4、田田八九叶,散点绿池初。——《新荷》唐·李群玉 5、问子今何去,出采江南莲。
——《采莲曲》梁·吴均 6、开篙莫溅水,畏湿红莲衣。——《莲花坞》唐·王维 7、莲花未开时,苦心终日卷。
——《乐府三首》唐·孟郊 8、下有并根藕,上有并头莲。——《青阳渡》晋·乐府 9、绿盖半篙新雨,红香一点清风。
——《荷花》宋·宋伯仁 10、攀荷弄其珠,荡漾不成圆。——《折荷有赠》唐·李白 11、秋至皆空落,凌波独吐红。
——《秋池一株莲》隋·弘执恭 12、曲沼芙蓉映竹嘉,绿红相椅拥云霞。——《荷花》元·何中 13、人间有笔应难画,雨后无尘更好怜。
——《莲花》唐·崔橹 14、应为洛神波上袜,至今莲蕊有香尘。——《莲》唐·温庭筠 15、玉雪窃玲珑,纷披绿映红。
——《莲藕花叶图》元·吴师道 16、凿破苍苔涨作池,芰荷分得绿参差。——《咏莲》宋·杜衍 17、中生白芙蓉,菡萏三百茎。
——《东林寺白莲》唐·白居易 18、半塘前日染来红,瘦尽金方昨日风。——《惜莲花》唐·崔橹 19、翠房分菂莲须褪,玉藕抽丝暑叶摇。
——《荷花》宋·董嗣杲 20、荡漾湖光三十顷,未知叶底是谁莲?——《新荷》宋·朱淑真 21、解道芙蓉胜妾容,故来江上采芙蓉。——《采莲曲》明·沈野 22、九月江南花事休,芙蓉宛转在中州。
——《秋莲》明·文徵明 23、绿荷舒卷凉风晓,红萼开萦紫莳重。——《重台莲》唐·李绅 24、名莲自可念,况复两心同。
——《咏同心芙蓉诗》隋·杜公瞻 25、平池碧玉秋波莹,绿云拥扇青摇柄。——《莲花》宋·张文潜 26、轻轻姿质淡娟娟,点缀圆池亦可怜。
——《池莲》金·完颜畴 27、倚风无力减香时,涵露如啼卧翠池。——《残莲花》唐·崔橹 28、采莲时节懒匀妆,日到波心拨棹忙。
——《采莲曲》宋·何应龙 29、翠盖佳人临水立,檀粉不匀香汗湿。——《雨中荷花》宋·杜衍 30、翠细红袖水中央,青荷莲子杂衣香。
——《采莲曲》唐·李康成 31、红白莲花开共塘,两般颜色一般香。——《红白莲》宋·杨万里 32、红粉靓梳妆,翠盖低风雨。
——《卜算子(荷花)》宋·辛弃疾 33、莲舟泛锦碛,极目眺江干。——《赋得涉江采芙蓉》隋·孔德绍 34、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
——《采莲曲》唐·白居易 35、平湖淼淼莲风清,花开映日红妆明。——《采莲曲》宋·邹登龙 36、水上摘莲青的的,泥中采藕白纤纤。
——《竹枝词》元·丁鹤年 37、叶展影翻当砌月,花开香散入帘风。——《阶下莲》唐·白居易。
5.关于荷的诗句荷清
1、《诗经. 国风》山有扶苏 山有扶苏,隰有荷华. 不见子都,乃见狂且. 自译诗意: 山上小树纵横,沼泽荷花开盛. 未见美男子都,却遇轻薄狂人. 2、《诗经. 国风》泽陂 彼泽之陂,有蒲与荷. 有美一人,伤如之何. 寤寐无为,涕泗滂沱. 自译诗意: 在那沼泽水边,蒲草荷花并茂. 那里有一美男,我将如何撒娇. 长夜耿耿无眠,眼泪鼻涕双抛. 《诗经》中已有荷花出现.虽是借景,亦为历代荷花诗词滥觞.故选入. 3、《离骚》(节选) 先秦.屈原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自译诗意: 剪裁绿荷做时装,缝纫白莲制衣裳. 君非知臣此中意,忠情如花有清芳. 4、江南 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5、青阳渡 晋、乐府 青荷盖绿水,芙蓉披红鲜. 下有并根藕,上有并头莲。
6.描写荷花的诗句
荷花诗句
如《诗·郑风》:
山有扶苏,荫有荷华.
《诗·陈风》:
彼泽之破,有蒲与荷.
曹植《芙蓉赋》:
览百卉之英茂,
无斯华之独灵,
结修根于重壤,
泛清流而灈茎.
苏辙《菌萏轩》诗:
开花浊水中,
抱性一何洁!
朱槛月明中,
清香为谁发
周敦颐《爱莲说》: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灈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
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
焉.. 南来时,杭州西湖之荷花,最负盛名.文学家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诗: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7.关于荷花,荷叶的诗句
写荷花的诗 【江南】 江南可采莲, 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采莲曲】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 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 闻歌始觉有人来。 【晓出净慈送林子方】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一剪梅】北宋. 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荷花】 清. 石涛 荷叶五寸荷花娇,贴波不碍画船摇; 相到薰风四五月,也能遮却美人腰。 《爱莲说》宋·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繁。
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青阳渡~晋·乐府 青荷盖绿水,芙蓉披红鲜。
下有并根藕,上有并头莲。 ◇咏芙蓉~南朝·梁·沈约 微风摇紫叶,轻露拂朱房。
中池所以绿,待我泛红光。 ◇采莲~南朝·梁·吴均 锦带杂花钿,罗衣垂绿川。
问子今何去,出采江南莲。辽西三千里,欲寄无因缘。
愿君早旋返,及此荷花鲜。 ◇咏荷诗~江洪 泽陂有微草,能花复能实。
碧叶喜翻风,红英宜照日。移居玉池上,托根庶非失。
如何霜露交,应与飞蓬匹。 ◇咏同心芙蓉~隋·杜公瞻 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
一茎孤引绿,双影共分红。色夺歌人脸,香乱舞衣风。
名莲自可念,况复两心同。 ◇采莲曲~隋·殷英童 荡舟无数伴,解缆自相催。
汗粉无庸拭,风裙随意开。棹移浮荇乱,船进倚荷来。
藕丝牵作缕,莲叶捧成杯。 ◇古风(其二十六)~唐·李白 碧荷生幽泉,朝日艳且鲜。
秋花冒绿水,密叶罗青烟。秀色粉绝世,馨香谁为传?坐看飞霜满,凋此红芳年。
结根未得所,愿托华池边。 ◇采莲曲~南朝梁·刘孝威 金桨木兰船,戏采江南莲。
莲香隔浦渡,荷叶满江鲜。房垂易入手,柄曲自临盘。
露花时湿钏,风茎乍拂钿。 ◇折荷有赠~唐·李白 涉江玩秋水,爱此红蕖鲜。
攀荷弄其珠,荡漾不成圆。佳人彩云里,欲赠隔远天。
相思无因见,怅望凉风前。 ◇荷花~李商隐 都无色可并,不奈此香何。
瑶席乘凉设,金羁落晚过。回衾灯照绮,渡袜水沾罗。
预想前秋别,离居梦棹歌。 ◇莲花~温庭筠 绿塘摇滟接星津,轧轧兰桡入白苹。
应为洛神波上袜,至今莲蕊有香尘。 ◇晚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钱氏池上芙蓉~文征明 九月江南花事休,芙蓉宛转在中洲。
美人笑隔盈盈水,落日还生渺渺愁。 露洗玉盘金殿冷,风吹罗带锦城秋。
相看未用伤迟暮,别有池塘一种幽。 ◇一剪梅~北宋·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苏幕遮~北宋·周邦彦 燎沉香,消溽暑。鸟鸟雀呼睛,侵晓窥檐语。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
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莲塘~明·黄琼 苍茫漠漠董家潭,绿树阴阴向水湾。
十里锦香看不断,西风明月棹歌还。 ◇采莲曲~李亚如 藕田成片傍湖边,隐约花红点点连。
三五小船撑将去, 歌声嘹亮赋采莲。 ◇芙蓉~清·郑板桥 最怜红粉几条痕,水外桥边小竹门。
照影自惊还自惜,西施原住苎萝村。 ◇藕乡随思~现代·暇文 晓别安宜古镇头,藕乡水泗荡轻舟;岸柳染绿清溪水,荷香沁沏金色秋。
异乡落泊伤穷乱,故里重归喜景稠;政通人和富由起,芙蓉仙子欣来游。 ◇夏日南亭怀辛大~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无题·其二】~李商隐 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金蟾啮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
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夏日怀友~徐玑 流水阶除静,孤眠得自由。月生林欲晓,雨过夜如秋。
远忆荷花浦,谁吟杜若洲?良宵恐无梦,有梦即俱游。 ◇【浣溪沙】·薛昭蕴 倾国倾城恨有馀,几多红泪泣姑苏,倚风凝睇雪肌肤。
吴主山河空落日,越王宫殿半平芜,藕花菱蔓满重湖。 ◇【南乡子】·李珣 乘彩舫,过莲塘,棹歌惊起睡鸳鸯。
游女带香偎伴笑,争窈窕,兢折团荷遮晚照。 ◇【浣溪沙】·李璟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碧波间。
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
多少泪珠无限恨,倚栏杆。 ◇【思帝乡】·孙光宪 如何? 遗情情更多!永日水精帘下敛羞蛾。
六幅罗裙地,微行曳碧波。看尽满地疏雨打团荷。
◇【忆余杭】·潘阆 长忆孤山,山在湖心如黛簇,僧房四面向湖开,清棹去还来。 芰荷香喷连云阁,阁上清声檐下铎。
别来尘土污人衣,空役梦魂飞。 ◇【采桑子】·欧阳修 荷花开后西湖好,载酒来时,不用旌旗,前后红幢绿盖随。
画船撑入花深处,香泛金卮,烟雨微微,一片笙歌醉里归。 ◇【临江仙】·欧阳修 柳外轻雷池上雨,雨。
㈡ 离骚 芰荷,芙蓉喻指什么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这是屈原《离骚》(节选)中的两句。其中的“芰荷”“芙蓉”是什么东西,“制芰荷以为衣,集芙蓉以为裳”当中包含着什么深刻的意义,这是学习《离骚》(节选)时必须弄清的一个问题。芰,古书上指菱,一种水生植物。荷,也叫莲,一种水生植物。芙蓉,即莲或荷。“制芰荷以为衣,集芙蓉以为裳”,如果光从字面上来理解,就是把莲和菱的梗叶连缀起来用来做上衣,把荷莲的梗叶连缀起来用来做下衣。如果可以这样来理解的话,屈原的这身装扮很容易把我们带回到远古的茹毛饮血、衣叶披麻的蛮荒时代。然而,诗人描写自己的这身奇怪的装束,却有着更为深刻的隐喻意义。其一,“芰荷”“芙蓉”暗指诗人心中的国富民强的政治理想,“制芰荷以为衣,集芙蓉以为裳”体现了屈原对国富民强的政治理想的不懈追求。菱实的清香可口,荷花的鲜艳入目,都能把人们引导到美好的境界中去。屈原积极投身楚国的政治改革,就是为了实现心目中的使楚国国富民强的美好理想。但由于保守派的嫉妒“众女疾余之娥眉”和中伤“谣诼谓余以善淫”,他的政治理想成了泡影。楚王还听信谗言,罢了屈原的官,将他流放到偏远的蛮荒之地,“謇朝催谇而夕替”。然而,屈原对其政治理想的追求并不因为自己人生的不如意而有所改变。相反,他要借对自己“制芰荷以为衣,集芙蓉以为裳”的这种“奇服”的描写,来间接表明自己决不放弃政治理想的坚定信念。“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则把这一种心声直接表露出来了。其二,“芰荷”“芙蓉”暗指洁身自好的操守,“制芰荷以为衣,集芙蓉以为裳”体现了屈原要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美好愿望。莲荷具有“出污泥而不染”的清高品质,因此它理所当然地成了屈原心目中的偶像。尽管当时的社会世风糜烂,“固时俗之工巧兮,俯规矩而改错;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屈原却始终坚持自己的操守,“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他要像莲荷那样“出污泥而不染”。这种内心的追求与“制芰荷以为衣,集芙蓉以为裳”的外表装扮相为照应,把一个从里到外、彻头彻尾的洁身自好的封建士大夫的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读者的面前。其三,“芰荷”“芙蓉”暗指特立不群的个性,“制芰荷以为衣,集芙蓉以为裳”体现了屈原标新立异、不与恶势力妥协的鲜明个性。菱实的棱角分明,荷莲的梗直不弯,“芰荷”“芙蓉”的这些特点,正好与屈原的个性相符,于是它们很自然地走进诗人的生活圈,与屈原成了形影不离的伴侣。在他看来,“方”与“圜”是不能“周”的,“异道”又岂能“相安”?楚王也好,靳尚、子兰之流也好,“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之信芳”,你们不了解我也就罢了,只要我内心是确实美好的就行了。这样,诗人通过对自己“制芰荷以为衣,集芙蓉以为裳”的“奇服”的描写,把自己特立不群的个性充分展示了出来。
㈢ ⑴古代文人常借荷花表明高洁的志趣,屈原《离骚》中“,”两句便是如此
古代文人常借荷花表明高洁的志趣,屈原《离骚》中“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两 句便是如此。
㈣ 《离骚》中“制芰荷以为衣兮”这句话中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这句话表达了坐着在反省自己走过的路后,诗人没有畏惧邪恶,而是更加坚定了走自己路的决心,更是明确表达自己的思想:无悔选择。并且描绘了诗人德行高洁的君子形象。
《离骚》是战国诗人屈原创作的文学作品。“离骚”,东汉王逸释为:“离,别也;骚,愁也。”《离骚》以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为主线,以花草禽鸟的比兴和瑰奇迷幻的“求女”神境作象征,借助于自传性回忆中的情感激荡,和复沓纷至、倏生倏灭的幻境交替展开全诗。作品倾诉了对楚国命运和人民生活的关心,“哀民生之多艰”,叹奸佞之当道。主张“举贤而授能”,“循绳墨而不颇”。提出“皇天无私阿”,对天命论进行批判。作品中大量的比喻和丰富的想像,表现出积极浪漫主义精神,并开创了中国文学上的“骚”体诗歌形式,对后世有深远影响。有东汉王逸《楚辞章句》、南宋朱熹《楚辞集注》、清代戴震《屈原赋注》等注本。
㈤ 离骚中屈原用荷花表明自己要修养品行
《离骚》中屈原用荷花表明自己要修养自己的两句: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内裳。意思是:我要把菱叶裁剪容成上衣,我并用荷花把下裳织就。暗指诗人要的是如同莲花般洁身自好的修养。和特立独行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品行。
《离骚》是战国时期著名诗人屈原的代表作,是中国古代诗歌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诗人从自叙身世、品德、理想写起,抒发了自己遭谗被害的苦闷与矛盾,斥责了楚王昏庸、群小猖獗与朝政日非,表现了诗人坚持“美政” 理想,抨击黑暗现实,不与邪恶势力同流合污的斗争精神和至死不渝的爱国热情。
《离骚》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它的两类意象:美人、香草。美人的意象一般被解释为比喻,或是比喻君王,或是自喻。《离骚》中充满了种类繁多的香草,这些香草作为装饰,支持并丰富了美人意象。同时,香草意象作为一种独立的象征物,它一方面指品德和人格的高洁;另一方面和恶草相对,象征着政治斗争的双方。
㈥ 屈原在离骚中描写自己用荷叶做衣裙表现高洁品格的名句是什么
这一句是: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翻译过来就是:裁剪荷叶制成绿色的上衣,回缝缀荷花再答把它制成下裳。两句写以荷叶莲花为衣裙,运用了象征手法,表现他追求高洁品质,不为世俗所污的情趣。
㈦ 屈原在《离骚》中用荷叶和莲花作比,表现自己美好情操的名句是什么
屈原在《离骚》中用荷叶和莲花作比,表现自己美好情操的名句是: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专以属为裳。
在千古第一诗人屈原的代表作 《离骚》中有这样的诗句“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诗人为了表达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决心,要穿上用莲花做成的香气馥郁的衣服。在这里,莲花这一形象,不仅象征着诗人高洁的品质和美好的修养,而且表现了诗人浓烈的激情和奇幻的想象以及《离骚》这首不朽杰作的浪漫主义特色。
㈧ 《离骚》中屈原高唱什么以莲花之高洁象征自己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不改初心
《离骚》中屈原高唱什么以莲花之高洁象征自己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不改初心?
制芰版荷以为衣兮,权集芙蓉以为裳。(“制芰荷”、“集芙蓉”比喻自己要保持芳洁与美好 )
《离骚》的意象体系分为三类:社会性的意象群,自然界的意象群,神话界的意象群。课文中的意象体系多为第一、二类,即主要以“香草美人”为喻(蕙, 茝
,芰荷,芙蓉,蛾眉等),表达自己高洁的胸怀、美好的心灵。
此外,屈原善于运用打比方来说理。
本文摘自《网络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