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花园百科 » 我国兰花生产

我国兰花生产

发布时间: 2023-08-05 11:48:40

A. 兰花原产地在那里

兰科植物是被子植物五大科之一,种类极多,分布地域也很广,仅在我国,就包括江浙、两湖、河南、安徽、福建、两广、台湾、云南、贵州、四川、重庆、贵州、江西等省、市、区。

B. 兰花分布在中国什么地方

花的分布虽遍及长江流域和南方各省,但其栽培中心,自清乾隆时起,却在江浙一带形成。据清朱克柔于嘉庆元年(1796年)撰《第一香笔记》提到,江、浙、徽,湘等地,每遇春夏兰花出山之际,市井之徒藉以取利,村南巷北,累百盈千,穷谷深山,成为兰花交易市场。这些兰蕙有不少是贩至苏州出售的。可惜,当时村民很少会考虑保护植物资源问题,往往是采掘无常,一山取竭,复以他山。与此同时,兰花生产基地开始出现。该书提到浙江海虞有以兰花为业者,舍其耕耨,专事花业,每逢佳种,不惜厚值购求,培植辛勤,性命依之,俟花叶繁多,即以分卖,往往价值十倍,故当地有:“田连阡陌,不如好花多得”之说。

C. 兰花盛产地址

在我们国家云南,贵州,四川,湖南,湖北,广东,广西,浙江,福建,江西都是产国兰的大省!
我国地域辽阔、兰花资源非常丰富。全国的兰科植物共有一百五十多属,将近一干种。我国人民长期栽土培通常见的是中国兰·即春兰·蕙兰·建兰和墨兰这一类兰花。与热带兰不同,中国兰的大多数没有醒目的艳态,却具备质补文静、淡雅高洁的气质,很符合东方人传统的鉴赏标准。尤为可贵的是,绝大多数的中国兰都具备清醇,幽远的香韵,美誉国香,无人不爱。
兰属约有50多种,主要产于亚洲的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地区,也有少数见于大洋洲。我国约有20种,还有一些变种和新花品种。我国的兰花主要出产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各省区,各地均有栽培。在亚州的日本,朝鲜以及东南亚各地区,其栽培也较普遍。中国兰在兰科植物中虽然只占了很少的一部份,然而它的分布广,产量大,品种多,又有许多传统的珍贵品种,因而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誉。
中国兰分布甚广。北起甘肃,陜西,南达海南岛,西至西藏,东到台湾,均有出产,其中江浙,福建,台湾,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和四川等省,为兰花的盛产区。江浙的兰蕙,早巳扬名中外。钱塘的兰溪,姚江的蕙水,皆因盛产兰蕙而得名。武义的蕙兰,温州的瓯兰,台州的凤兰以及西子湖畔的杭兰,均久负盛名。福建所产兰蕙,种类很多,品质优良,古今中外,远近知名。
其中建兰类的银边素心、荷花素,龙岩素等。福建和广东的墨兰,叶片宽阔,雄健有力,富有光泽,花枝挺拔,着花繁密,在中国兰中别具一格。
在长期的栽培过程中,墨兰选出了不少优良品种,如国香牡丹,南国小姐,东方巨龙等等。贵州和云南,兰花种类繁多,主要有春兰,线叶春兰,蕙兰,四季兰(没叶兰)和虎头兰等等。
其它如海南岛象牙白,冬凤兰,贵州,广西,云南等地的台兰(\蜜蜂兰)等,各具特色,甚为著名,素称天府之国四川的兰蕙,奇特繁多,名种纷出,在中国兰花中居于重要的地位。

D. 中国的兰花之乡在那

1)春兰
春兰又称草兰、山兰、朵香,简称兰,古人称其为弱脚。产兰山区乡民称其小兰。
春兰是中国兰中分布最广,资源最丰富,栽培历史较久,选育园艺栽培品种最多的兰花。它株体小,叶片较细狭,花梗直立,高约6—25厘米,开l朵花,古人称一茎一花为兰。少数开双花的称并蒂兰,意为吉祥。春兰株体虽小,花朵却较大,花朵展绽直径一般为4—6厘米,最大直径可达8厘米。花色通常以绿色和黄绿色为主,花被上有紫红色条纹或斑点。花期约一个月(2月中旬至3月中旬)。多数春兰具有芳香,人称幽香。
春兰因产地不同而各有特征,可分为江浙春兰、河南春兰、湖北春兰、云、贵、川内地春兰、南方春兰等大类。
2)春剑
春剑主要资源区在四川和贵州。春剑株形高大,叶宽1—2.2厘米,叶长40-100厘米,叶质似春兰,叶型雄伟。花期亦与春兰同期,一梗着花2至5朵,花朵绽展直径4—8厘米,花色丰富多彩,花瓣质地较薄瓣上隐纹明显,具有较好的幽香。植株强壮一般有叶片5—10片。根系粗大强壮。传统名种有“大红朱砂”、“银杆素”、“隆昌素”、“西蜀道光”等。近年选出大量的新品种形成川兰特色。
3)莲瓣兰
又称小雪兰、卑亚兰。分布区域很狭,仅在我国云南西部和台湾高山地区有原生种。
莲瓣叶片细狭,叶长为50—80厘米,叶宽0.5—1.2厘米。叶片丛生6—9片,假球茎小,直径一般仅为1厘米左右,但根却粗壮,直径粗达0.5厘米左右。花梗直立细圆挺拔,着花2—3朵,花瓣较薄,花被上隐条纹明显,花朵展绽直径约为3.5—6厘米。萼片披针形,花瓣呈长卵形,唇瓣下宕反卷。花期在1—3月,花朵绽开,香气馥浓又飘逸。代表品种有“大雪素”和“小雪素”。莲瓣兰花色以白如雪而著称,与碧绿亮丽的叶片形成鲜明的色彩对比。
4)蕙花
又称九华兰、九节兰、九子兰、产兰山区乡民称高兰、大兰、牛兰、上兰。古人称一茎九花为蕙,也称蕙花而不称蕙兰。少数地区称夏兰或送春。
蕙花株体一般较高,叶5-13片,叶长约35—80厘米,叶宽0.5—1.5厘米,叶片脉纹粗多而明显,叶缘锯齿明显而较粗,假球茎不明显。花梗直立,梗径粗者1厘米,细者如线香,高挺齐叶架或出叶架,一般高约35—80厘米。着花5—30朵。花朵展绽直径约3.5—8厘米。花色多黄绿或翠绿,舌办上有绿丝绒苔,上缀许多紫红色点块,花期在原产地为4—5月初,偶有在秋季再开一次花。蕙花分布较广,秦岭以北也有分布。原生地海拔高于春兰,比较耐寒、耐干、喜阳。
各地所产蕙花其叶形、花质略有差异,以产地分为江浙蕙花,安徽西部和湖北蕙花,云、贵、川内地蕙花和南方蕙花等。
5)四季兰
通常称建兰,又称夏兰、秋兰。也有人称玉花兰,骏河兰、雄兰、雌兰。四季兰并非四季均开花,一般初花期为6月起至寒露止,其间能多次开花。
四季兰产地较广,我国北纬30°以南的山林间皆有,一般群生于海拔300—400米的混交林中,由于产地广,加之栽培历史悠久,各地所产的四季兰其株形各不相同。有人将其分为众多系列。如:骏河系、玉真系、雄兰系、雌兰系、玉枕系、素心系等。
6)墨兰
又称报岁兰,拜岁兰,丰岁兰。墨兰叶阔,一般宽达2—4.2厘米,长约25—80厘米。2—5片叶着生于假球茎上。假球茎较大,直径为1.5-2.5厘米。叶富光泽,横断面呈浅“y”字形或叶面平展,叶缘通常无锯齿。花梗直立,一般都高出叶架。总状花序,着花5-20余朵,花朵展绽直径约2.5—5厘米。萼片和花办通常为狭披针形,唇办下垂反卷。花色多呈淡紫褐色,缀有深紫褐色条纹。花期自晚秋至翌年2月,具甜香味香气。
墨兰生长于我国北纬26°以南的福建、广东、广西、台湾、江西、云南、海南、四川和贵州南部等地,各地所产墨兰各有特征,依其特征可分为台湾报岁兰,大明系墨兰,广东墨兰,云南墨兰,江西墨兰等

E. 中国最大的兰花生产基地在哪

连城兰花有限公司位于福建连城,现拥有兰花生产基地1000多亩,是国内目前最大的集生产、内科研、容营销、服务于一体的集团化资深兰花企业,始终致力于走规模化、产业化、集约化、科学化、标准化、品牌化的经营之路。公司总部位于福建连城,并在北京、上海、南京、天津、大连、青州等城市设立了“连城兰花”专卖店。在广州设有连城兰花物流配送中心,在厦门设有直销中心。

F. 桥下镇兰花产业现状

桥下镇拥有兰花种植户600多户,其中上规模、上档次的162户,现代兰房33间,大棚基地21处,建立了4个兰花专业合作社。兰花品种300多个,其中春兰、寒兰、蕙兰的栽培较为普遍,获得各级金奖13个、银奖32个、铜奖40个。中央电视台《农广天地》栏目组蹲点桥下拍摄寒兰专题。
2009年12月,桥下镇被中国兰花协会评为中国兰花名镇,这是继广州市番禹区沙湾镇之后,第二个被评为中国兰花名镇的乡镇。立足桥下得天独厚的寒兰资源优势,弘扬优秀的兰花历史文化,积极开拓兰花商品市场,强调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并重,改造与提升并举,育种与快繁相结合,以科技为支撑,以产业化建设为核心,促进桥下兰花生产向规模化、科学化、商品化、产业化方向发展。在小京岙、桥上、东山、西岙、八里等村建成规模兰花生产基地,建一个兰花交易市场。加大力度扶持“兰花科技研发中心”、“ 兰花示范基地”、“东山村兰花一条街”、“兰花交易市场”等重点建设项目。

G. 【温江兰花的气候适宜性分析与生产管理】 温江兰花市场

温江是中国花木之乡,种植花木有1000多年历史,花木种植面积占四川全省花木种植面积的1/3,特别是温江盆景作为全国八大派系之一的川派盆景,在国内享有较高声誉。2005年,温江成功举办了中国第六届花卉博览会,更加助推了花木产业发展。目前,温江花木种植面积已达约12万亩,品种达1 300余种。近几年来,温江的兰花产业蓬勃发展,随第19届中国兰花博览会2009年在温江区的成功举行,将加快温江兰花种植的规模化、规范化和标准化步伐。
温江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地肥沃,非常适合兰花的生长。但随气候变化,极端灾害性天气频发,加之兰花具有好看不易养,其生长对环境气象条件极为挑剔的特性,因此熟悉温江的气候特征,对兰花进行科学的生产管理是非常必要的。
一、温江兰花产业的发展状况
兰花以其浓厚的文化内扮握涵、艺术色彩和民族特色,历来被人们当作高洁、典雅的象征。在温江,兰花不仅被人们所喜爱,更是让许多农户走上致富之路。目前,温江的兰花栽培专业户多达2 000余户,养兰户达万户以上,栽培面积已近3 000亩,各类精品草5 000余盆,在地价值达2亿元以上。2008年,温江兰花产业产值达9 000万元以上,兰花产品远销韩国、日本、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特别是鱼凫梅、鱼凫天骄、鱼凫荷蝶等“鱼凫”系列高档精品兰花,打出了温江兰花品牌,提高了温江兰花的产业知名度和竞争力。
二、兰花对气象条件的要求
1.光照兰花是半阴植物,切忌暴晒,多云和阴天是最适宜的,正常情况下要求50%~70%的遮光率。
2.温度春兰、蕙兰、寒兰开花的适宜温度为18~24℃,墨兰、建兰为25~28℃。温度适中,兰苗成长良好;气温较高,兰花成长快,花期提前,花香浓烈;气温较低,兰花成长慢,花期推迟,花香较淡。气温过高或过低,如30℃以上或在0℃以下,则兰花处于休眠状态,容易产生热害和冻害。
3.湿度兰花对湿度的要求较大,兰花生长的空气相对湿度在80%左右,盆土的绝对湿度在50%左右较为适宜。盆土过干则根瘪,盆土过湿则根烂。
4.要通风通风不良易使兰花患病虫害,叶子的尖端常会枯焦。
三、温江气候特征与兰花生长的适宜性分析
1.气候特征温江地处于30°42′N,103°50′E,平均拔海高度为540.0m,位于四川盆地西部,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其气候特点是: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全年湿度大,日照较少,无霜期长,风速小。若分季节来看,表现出如下特征:①春季。3~4月气温回升早,但容易出现气温忽升忽降的不稳定天气,少数年份还会出现持续低温或“倒春寒”不利天气;②夏季。初夏(5~6月)空气湿度小,常有夏旱发生。盛夏(7~8月)多发大雨、暴雨天气,常有洪涝出现。常出现高温强光照天气;③秋季。9~11月日照显著偏少,气温迅速下降,多秋雨;④冬季。12~2月气温不低,降水少。冬暖特征明显,冬季气温比同纬度的其它多数地区偏高,且霜雪少。
2.气象要素的年变化及对兰花生长的适宜性分析
(1)气温 温江的年平均气温为15.8℃,最低平均气温为5.2℃,出现在1月,最热月是7月,最高平均气温为24.9℃(见图1)。温江的温度条件能满足兰花对温度的需求,5~9月是兰花生长发育的主要时期,这期间温度适宜兰花生长,生命活动最旺盛。特别是春兰开花期在每年的2~3月份,部分春兰在花芽形成后要经过3~5周5℃左右的低温锻炼,才能顺利地开花。温江在春兰花芽形成后有5℃左右的低温时段,非常适宜春化,保障了春兰开花的质量。温江气候温和,无霜期3~10月,长达283天(见图3),为兰花提供了适宜的生长环境。
根据资料和文献,日温差在7~10℃对兰花生长特别有利。温江年平均气温日较差为7.2℃,春末夏初的4月和5月的月平均日较差相对较大,分别为9.1℃和8.7℃,对兰花生长非常有利;10月最慎缺卖小为5.9℃(见图2),但10月温江兰花基本进入休眠期,营养同化减小,较小的气温日较差对兰花生长影响不大。
(2)阴天和日照时数 按照气象上天空总云量≥8成为阴天的标准统计,温江除夏季的8月为16天外,其余各月宽逗阴天日数均在20天左右(见图3),由于天空有云时,减弱了强光直射,太阳的散射增大。温江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104.5小时,占可照时数的25%,属于全国日照较少地区,具有“春夏光照足,秋冬云雾重”的特点,秋冬季日照百分率低于20%,盛夏的7、8月相对较高,可达33%~39%,这样的光能配置基本上满足了兰花对光照的需求。
(3)风速温江常年年平均风速为1.2m/s, 5月份风速最大,月平均风速为1.5m/s。12月平均风速最小为0.9m/s。年出现静风的频率为42%。在湿度大的情况下容易滋生病害。
(4)相对湿度温江境内河流纵横,空气潮湿,年平均空气相对湿度为84%,5月稍低为78%(见图4),空气湿度适宜兰花生长。
四、温江气候特点与兰花生产管理措施
1.温江气候特点通过对温江的气候特征进行分析,本文认为温江的气候条件较适宜兰花生长。特别是5~9月温、湿同季,平均最高气温30℃以下,昼夜温差较大,兰花生长发育快。
2.温江兰花生产管理措施兰花栽培管理,要适应气候的变化,以养根、促苗、护叶、保花为核心,以光、温、水的管理和病虫防治为主要内容。
(1)水分管理兰花烂根、叶面出现黑点、叶芽腐芯等病态,多是与供水不当有关。旱季盆土要保持湿润,雨季半干半湿,并做到冬春过干则浇水,夏秋过湿则控水。同时要做到晴天多浇,阴天少浇,雨天不浇,夏天早晚浇,冬天中午浇等浇水原则。酷暑时节,浇水应在清晨日出前、晚上余热减退后进行。
(2)温度管理兰花生长过程中要根据不同季节进行适当的控温和调温进入冬季,为了避免兰花受到寒害,最好将兰株移入室内。但不同品种入室的时间有所不同,可根据其本身的特性来确定适宜入室温度。如当气温在15℃以下时,在室外栽培的卡特兰、蝴蝶兰、兜兰等其植株都要移入室内栽培防寒。又如文心兰生长温度不可低于10℃,最好保持兰棚温度在13~15℃。又如墨兰不耐5℃以下的低温,当冬季兰棚内的温度低于5℃时,应及时移入室内。移入室内后,由于温度环境的变化很大,要特别注意通风管理。夏季气温升高,空气湿度加大,各类兰蕙进入生长旺盛期当气温超过30℃时,一定要注意浇水降温。
(3)光照管理 温江盛夏7、8两月的月照时数达140小时以上,光线强,容易灼伤兰花,应采取遮阳的方法进行调控。温江秋冬光照少,要少遮或不遮阳。
(4)防治病虫害要根据气候的变化、病虫害的规律和兰花成长情况,以预防为主,坚持治早、治小、治了的原则。温江秋季气温下降迅速,并易出现连阴雨,空气湿度大,植株和土壤表面常有水凝结,容易引发病害,是兰花病虫防治的关键季节。
(通联:成都市温江区气象局611130)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H. 有“中国野生兰花之乡”之称的是哪个省花总量达多少

在中国被誉为“中国兰花之乡”的主要有以下几个地区:浙江省金华市兰溪市,福建省漳州南靖县, 云南省保山市,云南省迪庆州维西县,云南省大理巍山县、永平县、鹤庆县、剑川县、宾川县,广西省百色市乐业县、那坡县, 广东省韶关市翁源县,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湖北省随州市。

一、浙江省金华市兰溪市

兰溪是中国的兰花之乡,兰花是兰溪市的市花,为了弘扬兰溪传统的兰文化,兰溪在明正德皇帝曾亲笔题词“兰荫深处”的兰荫山麓建起了兰花村。 兰花村是个充满文化气息的城市主题公园,也是兰花培育基地,村落的建筑风格突出兰花,建有小桥流水,舞榭歌台,村中居住的村民房前屋后遍植兰花,徜徉在兰花村中,即象是在江南水乡的农家院落做客,又像是步入兰香幽远的兰荫深处。

中国人历来把兰花看做是高洁典雅的象征,并与“梅、竹、菊”并列,合称“四君子”。通常以“兰章”喻诗文之美,以“兰交”喻友谊之真。也有借兰来表达纯洁的爱情,“气如兰兮长不改,心若兰兮终不移”、“寻得幽兰报知己,一枝聊赠梦潇湘”。1985年5月兰花被评为中国十大名花之四。

I. 中国稀有兰花主要生长在什么自然保护区

兰花喜欢潮湿的环境,并且不耐寒冷,所以基本上都集中在我国南方,而我国的一些稀有兰花主要生长在广东,广西,云南等地区。

下面为大家介绍几种稀有的兰花品种及它们的生长地区:

鹤顶兰

鹤顶兰生产自福建、台湾一带,鹤顶兰因为它的花朵形状像一只亭亭玉立的仙鹤,所以有了鹤顶兰的称呼。

鬼兰

鬼兰多生长在林地沼泽,喜欢生长在山毛榉腐叶之上。鬼兰的生长地本就荒凉,加上花形奇特,花色惨白,像极了一只飘荡的幽灵,所以它有了“鬼兰”的称呼。

植物学史

中国栽培兰花约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据载早在春秋末期,越王勾践已在浙江绍兴的诸山种兰。魏晋以后,兰花已用于点缀庭院。古代人们起初是以采集野生兰花为主,至于人工栽培兰花,则从宫廷开始。

魏晋以后,兰花从宫廷栽培扩大到士大夫阶层的私家园林,并用来点缀庭园,美化环境,正如曹植《秋兰被长坡》一诗中的描写。直至唐代,兰蕙的栽培才发展到一般庭园和花农培植,如唐代大诗人李白写有“幽兰香风远,蕙草流芳根”等诗句。

宋代是中国艺兰史的鼎盛时期,有关兰艺的书籍及描述众多。如宋代罗愿的《尔雅翼》有“兰之叶如莎,首春则发。花甚芳香,大抵生于森林之中,微风过之,其香蔼然达于外,故曰芝兰。江南兰只在春劳,荆楚及闽中者秋夏再芳”之说。

南宋的赵时庚于1233年写成的《金漳兰谱》可以说是中国保留至今最早一部研究兰花的著作,也是世界上第一部兰花专著。

J. 大红袍兰花产地

1. 大红袍茶叶原产地在哪里?
大红袍的产地在福建省南平市武夷山,其母树分布于武夷山九龙窠悬崖峭壁之上,母树有三棵共六株,其次大红袍亦是武夷岩茶的代表茶品,其茶条索紧结、壮实﹑匀整,汤色橙黄明亮,兰香馥郁,滋味醇厚、甘醇,且岩骨花香显著。
根据国家颁布的“武夷岩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定义,“武夷岩茶”是指在武夷山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条件下,选用适宜的茶树品种,进行无性繁殖和栽培,并用独特的传统加工工艺制作而成,具有岩韵(岩骨花香)品种特征的乌龙茶
2. 中国大红袍茶产地在哪里
大红袍的产地是福建武夷山名胜风景区,武夷山茶区岩谷陡崖,夏季日照短,冬挡冷风,谷底渗水细流,而大红袍主要分布在正岩茶区,主要包括牛栏坑、慧苑坑、倒水坑、悟源涧、流香涧、天心岩、马头岩、竹窠、九龙窠、三仰峰、水帘洞等地。
大红袍的产区划分
武夷岩茶大红袍按产地不同划分为正岩、半岩和洲茶。
1、正岩
正岩茶通常是指武夷山自然风景区东至崇阳溪,南至南星公路,西至高星公路,北至黄柏溪范围内约70Km²面积的茶园出产的岩茶。
而正岩地区又分为名岩区和正岩区两个部分。名岩区指武夷山三坑两涧地区,即慧苑坑、牛栏坑、大坑口,两涧指流香涧和悟源涧。
而正岩指除了三坑两涧外其余的山峰与山岩,产地有天心岩,马头岩,慧苑,竹窠,碧石,燕子窠,九龙窠,御茶园,玉花洞,水帘洞,佛国,桃花洞,桂林,三仰峰等等。
正岩茶香气锐则浓长,清则幽香,馥郁具幽兰之胜;滋味醇厚,有如岩骨般的厚重感,饮后舌底回甘生津,有如鸣泉,回味悠长,余韵无穷,就是通常所谓的正岩茶。
2、半岩
所谓半岩一般是指产自正岩产区周边区域且山场环境具有与正岩茶类似的某些特质的产区,如青狮岩、碧石岩、燕子窠、小武夷等等。
这一区域主要是厚层岩红土,铝含量较多,钾含量少,酸度高,质地较粘重,出产的茶叶有相对比较饱满的口感和丰富的香气,但茶汤厚度不足,持久性欠佳。半岩茶价格相对比较便宜,口感也还不错,如果作为口粮茶也是不错的选择。
3、洲茶
洲茶主要是除正岩、半岩区域之外的黄壤土茶地及河洲、溪畔冲积土茶地等,范围较广泛。洲茶的土质多为河流冲积黄土,这类土壤条件下成长出来的岩茶,茶汤多有苦涩感、不耐泡。
而外山茶则是指武夷山之外产的岩茶,比如建瓯建阳产的岩茶,这些就属于外山茶的范畴。
3. 大红袍茶叶产自什么地方
大红袍是福建省的!
大红袍产于福建省武夷山,属于武夷岩茶的一种,属于半发酵茶,为乌龙茶类。其茶树生长在岩缝之中,具有绿茶的清香,红茶的甘醇。大红袍具有保护牙齿、提神益思、生津利尿、解暑杀菌、减肥美容、预防癌症、降脂降压、抵抗衰老等功效。近年来,武夷岩茶纯种大红袍之所以被热捧与岩茶独具的神韵、优异的高贵品质密不可分。武夷岩茶的高品质源自其优越的生长自然环境。武夷山碧水丹山,溪涧争流,为岩茶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生长条件。气候条件优越,无污染,成就了武夷岩茶"清、香、甘、活"的独特岩谷花香品质特征。
4. 大红袍茶叶产自哪个地方
大红袍,产于福建武夷山,属乌龙茶,品质优异。中国特种名茶。其外形条索紧结,色泽绿褐鲜润,冲泡后汤色橙黄明亮,叶片红绿相间。
5. 大红袍茶原产地是哪儿
大红袍的产地是福建武夷山名胜风景区,武夷山茶区岩谷陡崖,夏季日照短,冬挡冷风,谷底渗水细流,而大红袍主要分布在正岩茶区,主要包括牛栏坑、慧苑坑、倒水坑、悟源涧、流香涧、天心岩、马头岩、竹窠、九龙窠、三仰峰、水帘洞等地。
大红袍的产区划分
武夷岩茶大红袍按产地不同划分为正岩、半岩和洲茶。
1、正岩
正岩茶通常是指武夷山自然风景区东至崇阳溪,南至南星公路,西至高星公路,北至黄柏溪范围内约70Km²面积的茶园出产的岩茶。
而正岩地区又分为名岩区和正岩区两个部分。名岩区指武夷山三坑两涧地区,即慧苑坑、牛栏坑、大坑口,两涧指流香涧和悟源涧。
而正岩指除了三坑两涧外其余的山峰与山岩,产地有天心岩,马头岩,慧苑,竹窠,碧石,燕子窠,九龙窠,御茶园,玉花洞,水帘洞,佛国,桃花洞,桂林,三仰峰等等。
正岩茶香气锐则浓长,清则幽香,馥郁具幽兰之胜;滋味醇厚,有如岩骨般的厚重感,饮后舌底回甘生津,有如鸣泉,回味悠长,余韵无穷,就是通常所谓的正岩茶。
2、半岩
所谓半岩一般是指产自正岩产区周边区域且山场环境具有与正岩茶类似的某些特质的产区,如青狮岩、碧石岩、燕子窠、小武夷等等。
这一区域主要是厚层岩红土,铝含量较多,钾含量少,酸度高,质地较粘重,出产的茶叶有相对比较饱满的口感和丰富的香气,但茶汤厚度不足,持久性欠佳。半岩茶价格相对比较便宜,口感也还不错,如果作为口粮茶也是不错的选择。
3、洲茶
洲茶主要是除正岩、半岩区域之外的黄壤土茶地及河洲、溪畔冲积土茶地等,范围较广泛。洲茶的土质多为河流冲积黄土,这类土壤条件下成长出来的岩茶,茶汤多有苦涩感、不耐泡。
而外山茶则是指武夷山之外产的岩茶,比如建瓯建阳产的岩茶,这些就属于外山茶的范畴。
6. 请问大红袍茶叶产自哪个地方
2019年7月6日,王毅部长的一句“大红袍,天下第一”,再次让大红袍享誉国外!其实在历史上,大红袍在中国茶叶进程中一直是一个“名人”。 大红袍被称之为岩茶之冠,四大名首,有“茶中状元”之称。大红袍产于福建武夷山,属于乌龙茶,是武夷岩茶的一种,品质优异,最特别的是大红袍未经熏花却香气馥郁,伴有兰花香,香高而持久“岩韵”明显。武夷大红袍属于品种特优的“名枞”,它的采制至今约有300多年的历史。
“大红袍”生长在武夷山九龙窠高岩峭壁上,岩壁上至今仍然保留着1927年天心寺和尚所作的“大红袍”石刻,这里日照短,多反射光,昼夜温差大,岩顶终年有细泉浸润流滴。
这种特殊的自然环境,造就了大红袍的特异品质。大红袍茶母树现在只有3株,都是灌木丛,而市面上的大红袍大部分是经过科技人员研究,将大红袍茶树经过无性繁殖培育出来,然后进行批量生产。武夷的岩茶不仅大红袍享誉,还有更多的如牛栏坑肉桂,马头岩肉桂,水金龟,铁罗汉等等。当然要想喝好茶就要去正规的茶叶店购买啦,比如华祥苑,八马茶业,润麟星空等。福建的茶叶还是不错的。
7. 大红袍茶叶的产地在哪里
大红袍是武夷岩茶中品质最优异者。武夷岩茶产于福建的武夷山。武夷山位于福建崇安东南部,方圆60公里,有36峰、99名岩,岩岩有茶,茶以岩名,岩以茶显,故名岩茶。武夷产茶历史悠久,唐代已栽制茶叶,宋代列为皇家贡品,元代在武夷山九曲溪之四曲畔设立御茶园专门采制贡茶,明末清初创制了乌龙茶武夷山栽种的茶树,品种繁多,有大红袍、铁罗汉、白鸡冠、水金龟“四大名枞”,此外还有以茶树生长环境命名的,如不见天、金锁匙等;以茶树形状命名的,如醉海棠、醉洞宾、钓金龟、凤尾草、玉麒麟、一枝香等;以茶树叶形命名的,如瓜子金、金钱、竹丝、金柳条、倒叶柳等;以茶树发芽早迟命名的,如迎春柳、不知春等;以成茶香型命名的,如肉桂、石乳香、白麝香等。
8. 大红袍茶叶是哪里产的
大红袍不是花生,而是一种茶叶,它产于福建武夷山,属乌龙茶品种,由于武夷山地理位置、周围环境、气候条件以及土壤富含多种矿物质等因素,非常适合茶叶生长,再者,茶叶采摘和制茶工艺独特,所以茶叶品质优异,2001年,“武夷山大红袍”获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册证明商标。2002年,获得原产地域(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并且大红袍制作技艺被列入首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全国茶类中唯一获此殊荣者。

热点内容
松日本盆景 发布:2025-02-05 17:46:47 浏览:130
鲜花雨衣 发布:2025-02-05 17:43:51 浏览:751
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吴语 发布:2025-02-05 17:32:59 浏览:612
一什鲜花 发布:2025-02-05 17:32:18 浏览:623
墨兰花开时 发布:2025-02-05 17:22:23 浏览:39
阅读题高原的茶花答案 发布:2025-02-05 17:22:22 浏览:373
玫瑰味草莓 发布:2025-02-05 17:16:08 浏览:763
左小梅七夕 发布:2025-02-05 17:03:46 浏览:855
绿植墙上放字体的效果图 发布:2025-02-05 17:02:45 浏览:676
感情好天天情人节 发布:2025-02-05 16:46:04 浏览:8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