嵊州赵荷花
1. 荷花的民间传说故事
荷花是中国的传统名花。花叶清秀,花香四溢,泌人肺腑。那你知道荷花的民间 传说 故事 有哪些吗?下面是我给大家分享的荷花的民间传说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荷花的民间传说故事篇【1】
古时候,大明湖畔生活着一对男女,男的叫杨柳,女的叫荷花。他们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是天生的一对。谁知天有不测风云,湖畔有一官宦人家,垂延荷花的美貌,生出歹心。一日趁荷花家中无人,带人抢走了荷花。杨柳闻讯,追来搭救。恶少指使家丁杀死了杨柳,他含恨倒在了大明湖畔。荷花见状,悲痛欲绝,挣开强人,投入湖中,寻情自尽。不久人们看见湖畔杨柳被害的地方,生出了茁壮的柳林;湖中荷花自尽的地方,生出了艳丽的红荷。柳枝拂水,向着荷花点头;红荷挺立朝着柳枝传情。湖民们说:这是杨柳和荷花的化身,他们活着不能结合,死后也要日日厮守相聚。
在很久很久以前,辽东半岛,在渤海与黄海交界处一个地方叫做普兰店。普兰店东三华里处有一片水乡,水乡深处,有一片莲花怒放的地方,人们叫它谷泡或叫莲花湖畔。湖里住着一位美丽而善良的莲花仙子。湖两岸百姓在莲花仙子的呵护下过着美满祥和的温馨生活。可是这些朴实善良的人们和百姓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里将发生一次惊天动地的劫难。
渤海湾里住着一条凶狠、丑陋的蛟龙王子,他听说莲花湖里住着一位非常美丽动人的莲花仙子,领着这里的百姓过着安逸的生活,就 决定 占领这个地方,霸占莲花仙子,让当地的百姓听从他的,为他效力。
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莲花湖畔的百姓向往常一样在这里耕耘、织布、养蚕、守猎……突然间西南方向,空中乌云密布、狂风骤起、风沙翻滚,渤海里一股黑色龙卷风向着莲花湖袭卷而来,蛟龙王子露出狰狞凶狠的面孔,大吼大叫的说到:“我要在这里称王,莲花仙子我要娶你为妻,你们都听着,从现在开始,都要服从于我。”当地的人们早就痛恨这条蛟龙,便拿起武器同他斗争。可是纯朴的人民哪里是他的对手,看着百姓不断地倒下,莲花仙子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她穿上自己最心爱的粉红色长长的衣裙,手拿家中祖传的双锋宝剑冲出湖面与蛟龙展开了一场生与死的搏斗。这是一场前所未有的大战,与蛟龙激战了九九八十一回,七七四十九天,天地万物都在感受着正义与邪恶的斗争与较量。就在最后关头,莲花仙子再次手持双锋宝剑挥出闪眼光环,顿时,天地间一道耀眼的光亮从莲花湖里升起,深深地刺向蛟龙的眼睛,说时迟,那时快,莲花仙子一次再一次使出全身力气一个腾飞的健步冲向蛟龙,用锋锐无比的宝剑刺断了他的喉咙,此时疼痛难忍的蛟龙翻腾着身子撞断了莲花湖南岸边的高山逃回渤海湾里一命乌乎了。后来人们发现那座山的形状象两个车轮,就起名车轱辘山。
东方升起了一轮红日,万物复苏,而美丽的莲花湖因这场大战湖水因此而枯竭了,所有的莲花都渐渐的谢调了,而疲惫不堪的莲花仙子奄奄一息的说:“我不行了,我死了后,把我身上的莲花籽全部留下来,埋在莲花湖中,让以后这里飘满花香,让这里的人民充满希望”。只见莲花仙子站在湖中,伸出双手,一股热量由此生散发出,大地万物都能感受她的温暖,此时一粒粒晶莹剔透的莲花籽从空中飘落下来,投入大地的怀抱,深深埋在这黝黑黝黑的土地之中。而美丽的莲花仙子却再也回不来了。
一转眼几千年过去了,在普兰店西泡子黝黑的大地土层中,出土了大量的灼灼动人、坚忍不拔、出污泥而不染的千年古莲籽。 这就是古莲子神话传说的 文化 内涵。
荷花的民间传说故事篇【2】
相传,很早以前的人世间没有荷花,荷花是从天上降下来的。
据说远古时期,世界各地的人都很少,而在浚河一带更是人烟稀少,只有一个孤身张老汉,每天以打鱼维持生计。张老汉每天除了在茅草棚子睡觉外,就来到河边上打鱼,累了也不离开那里,只是一人躺在河岸上,望着天上那流动的云朵发呆。
一年浚河突发大水,茅草棚被大水冲走了,张老汉正躲在高地发呆时,看见远处的河面上漂下来一个木盆,张老汉急忙下河捞出木盆,没想到这木盆中还有一个出生没多久的小子,从此,张老汉有了一个儿子。
张老汉每天打鱼更加勤奋了,硬是用鲜美的鱼汤和鲜嫩的鱼肉,把小儿子养得胖胖的。在儿子一岁多时,正在河边忙碌的张老汉忽见河水往上翻出很大的水花,不一会,随着翻腾的水花冒出个竹筒来,这竹筒中传出小孩的哭声,张老汉忙扔下鱼网,把竹筒子捞上来,抱着竹筒跑回家。
待他小心地凿开竹筒,只见里面有一个很小的女婴,两年时间张老汉拾了一双儿女,那个高兴劲就别提了。转眼,这一双儿女在张老汉的精心养育下,长成了二十来岁的大姑娘和小伙子,这兄妹俩长得都很漂亮,特别是那小妹,那粉嫩的脸如同出水荷花,甜美的歌声胜过百灵。
这双儿女不仅长得好、心灵更好,哥哥从十岁起就每天外出下河打鱼、上山打柴,妹妹则每天做饭、收拾屋子,把个张老汉给养了起来。
有一天,就在哥哥打鱼未归而张老汉闲着没事,正在院子里晒鱼干的时候,妹妹突然跪在张老汉的面前含泪说道:“女儿再也无法报答您的养育之恩了。”正满心欢喜晒鱼干的张老汉,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给惊呆了,吃惊地看着跪在面前的女儿不知说什么好。
这时,天空中飘来一阵仙乐和一只仙鹤,落在妹妹的身边。原来,张老汉捡回的女婴本是天上的荷花仙子,因为一时疏忽做错了事,而被玉皇大帝罚到人间受苦二十年,现在期满准备回还天庭。
妹妹对张老汉说:“爹啊,我就要离开您了,以后多保重吧!”然后来到河边对着正在河中忙碌的哥哥说:“哥啊,你要好好照顾咱爹。”说话间忍不住泪水落在河水中,随即长出一片荷花来。
荷花仙子在驾鹤飞天前,对张老汉和不远处的哥哥说道:“以后,就让这些荷花代替我来陪伴你们吧!”
从此,荷花仙子留在人间的荷花传遍了世界。
荷花的民间传说故事篇【3】
四面环山,中间有河,从空中俯瞰,好似一朵盛开的荷花,中间的河流正好是荷花的花杆,在 风水 学上称为“荷花地”,一直以来被认为是风水宝地。相传在这样的地方居住或下葬,家族可以出“贵人”,自古以来为风水大师所推崇。位于卢湖上游的陈坞村就是处在这样的一处风水宝地,据传,南宋末年,赵家王朝堪堪要败,朝廷南迁杭州,王孙贵族纷纷南逃,其中一部分逃难至此,有略懂风水的看出此地不凡,建议大家在此落脚,因为在大山深处,容易躲避战乱和元军围剿,一行人等便在此住下,为纪念大宋,这些人改名换姓,统一改为宋姓,加上原有陈姓居民,陈坞村就形成宋陈两大姓氏。
到元末明初,陈坞村已经成为上千人口的大村落,村中房屋相连,户户相通,大家和睦相处,从一户人家进门就可足不出户,逛遍全村每家,刮风下雨不必打伞,村中居民夜不闭户,路不拾遗。一日朱元璋驻军桃州,携军师 刘伯温 登横山顶,刘伯温登高望远,查看四周,忽然发现东南方紫气缭绕,登时大惊失色,眼看元朝气数已尽,正是乱世出英豪的时候,未来的江山谁来主持还未定数,桃州东南方忽现帝王之气,对我家主公大大不利。刘伯温告别主公,背上行囊循着紫气升腾之处想东南方而去。
这一日,军师来到陈坞村,当即便被此处的风水震慑了。果然是一处风水宝地,现在正是出贵人的时刻,军师举着算卦的招牌,混进村子,一打听,这里果真出了十八条好汉。这十八条好汉为一母九胎所生,个个文武双全。军师掐指一算,这十八人个个有来历,果然不是等闲之辈,如果不破掉这块风水宝地的风水,将来必然会出变数。军师使出神通,假意为村民算卦,把村民的前世今生悉数道来,几位有疾患的村民也被军师手到病除。村民敬若神明,连连称奇。当地主事闻讯赶来,请教军师当地族事,军师见村民已经上钩,煞有介事地开始胡编。军师说此处四面环山,是为荷花宝地,虎踞龙盘,必出贵人,只可惜河流穿村而过,刺破荷花,富贵外泄。主事急忙请教补救之法,军师故意沉吟半晌,村民们在一旁作揖打拱,军师摇头晃脑道出玄机,将河流改道,在河流入村口用巨石垒砌成荷花状,让河流绕村而过,村落成为一朵完整荷花,三年之后必出贵人。有村民提出,河水不经过村子,平常用水不便。军师暗喜,正是自己要走的下一步棋,军师是捻须微笑说道,只需在村子南北各掘水井一口即可。
军师为了及早完成此事,还假惺惺帮助村民,他掏出纸符,口中念念有词,调动纸人纸马从山上搬来许多千斤巨石,又从背上抽出宝剑在南北一戳,村子南北各戳出一眼水井,井水清澈甘甜。村民以为是天神降世,纷纷拜服倒地,哪里知晓原来军师让河流改道,就是将荷花梗撅断,斩断龙脉,在南北掘井,为的是斫掉龙眼。军师见大事已定,飘然离去,走到太阳山附近,回头再看,身后已是黯然,忽然心中不忍,将手中卦幡往回一扔,卦幡飘落村口,变成一棵高大的银杏树,世代庇护村民安居乐业。
现存古迹有银杏树、千斤巨石,保存完好的古井等供后人观瞻遐思,并随着美好乡村建设的步伐一起走进新时代。
猜你感 兴趣 :
1. 有关荷花的传说故事
2. 关于莲花的传说故事
3. 关于莲花民间故事传说
4. 关于花的民间故事传说
2. 写赵河公园的柳树丶花朵、荷花作文
早就听说社旗新建的赵河公园的风景美不胜收,就想去看看、玩玩,今日闲忙之余,有幸和弟弟妹妹一起去赵河公园大饱眼福,心中无比高兴。
一路上,树叶郁郁葱葱,苍翠欲滴;花儿鲜艳可爱,芬芳醉人;鸟儿们叽叽喳喳,欢叫不已。我们经过一番颠簸,终于来到了赵河公园,观看了这里的美丽景色。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八座雕刻着龙的白色银柱而且高耸入云,我们在那里绕来绕去,穿梭自如。后面的奇形怪状的门,有的像一个含苞欲放的花朵,有得像红彤彤的大苹果,有的像黄澄澄的梨子,人们穿过去,顿时豁然开朗。还有那个奇怪的四扇墙,就像一个小迷宫,我和弟弟妹妹马上兴高采烈的玩了起来,这时,妹妹不小心碰到了墙,哭了起来,但看见我们玩得不乐乎,便破涕为笑,又和我们玩了起来。
踏着石板路,我们来到了避暑凉亭。亭子好威武呀! 亭外有两只威武雄壮的狮子“坐镇”,还有一只正准备展翅翱翔的雄鹰,象征着中国的经济会蒸蒸日上,越来越强。亭子四角雕刻着龙,这在古代只有帝王之家才有此荣耀;亭子内好凉快呀!当时正值盛夏,亭外烈日炎炎,亭内却凉风习习,丝毫不显得热,一阵凉风吹来,我感到更加心旷神怡;避暑凉亭好美丽呀!四条柱子都是朱砂色的,古朴又清秀,亭内的图画各式各样,数不胜数,使人百看不厌。
经过了木形拱桥,我们来到了假山前,假山峭壁林立,上面还有一个手工制作的小庙。如果很热,还可以躲到假山的小洞里避开那强烈的阳光,这真是一个天然的避暑胜地。假山后面有一个小水池,池底有许多小石子,在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光,还有两只塑料丹顶鹤,制作的栩栩如生,定睛看去,一只在窃窃私语,一只亭亭玉立的站在那里,好像在看着什么似的。
正值夏季,池塘里的荷花都盛开了,他们一个个睁开朦胧的小眼睛,伸出手臂,欢迎我们的到来。瞧,这个小妹妹,好像被那边的景色吸引了,一动不动的望着,任谁也不能制止。看,那个小姑娘在绿叶的陪衬下,更显得娇嫩,像一个花仙子。旁边得小花坛开出了许多漂亮的画,有红的、黄的,白的,粉的,层出不穷,使人目不暇接,它们红的似火,白的似雪,黄的似金,粉的似霞。蝴蝶在花丛中飞舞,蜜蜂在花丛中辛勤的工作,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这美丽的小花坛多像一个穿着五颜六色的衣服的花仙子呀!此时真是“看荷花微摆,植物生机勃勃;听流水四溢,河流欣欣向荣;思国富民强,繁荣昌盛”啊!
看着这一切,我不禁留恋忘返,仿佛感受到了我们的祖国日新月异的未来,我爱赵河公园,更爱我的祖国,祝福您,中国!
3. 夏天的花作文
夏天,花儿门也不甘示弱,粉红色的,紫色的,黄色的牵牛花在盛夏之时,开始压轴表演。下面是关于夏天的花作文八篇的内容,欢迎阅读!
【篇一:夏天的花朵】
早上,我到小区里玩耍。刚一出门就闻到了一阵阵清香,我赶紧往池塘边跑去。
荷花们挨挨挤挤的,就像一群家人正在团聚,显得各外热闹、亲密。我仔细地看着它们,有的荷花花瓣雪白雪白的,显得十分清新美丽;有的荷花花瓣是粉红色的,就像一个胖娃娃红扑扑的小脸蛋,十分可爱。这真是“映日荷花别样红”呀!在层层叠叠的花瓣中,藏着一些嫩黄色的小莲蓬。小莲蓬就像被花瓣精心呵护着一样,显得开心、幸福!这么多美丽的荷花,朵朵姿态各不相同。看看这一朵,很美。再看看那一朵,也很美。如果把这一池的荷花看作是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可真精致呀!
忽然,一阵微风吹过,荷花们就随风翩翩起舞。明明是亭亭玉立的小模特,可随着风儿她们就变成了自由自在的芭蕾仙子。你只要一出门,就会情不自禁的闻着那淡淡的清香来到池塘边。她们好象故意吸引你似的。
荷花们的香味真是迷人!啊!荷花真漂亮,我爱这满池的荷花。
【篇二:夏天的花】
夏天,是个花的季节。
夏天的荷花已经开放了。碧绿的荷叶缝中,一枝枝荷花挺出水面,婷婷玉立。瞧,那粉荷垂露,盈盈欲滴,白荷带雨,皎洁无瑕,怒放的,嫩蕊摇黄;含苞的,娇羞欲语,再加上绿盖叠翠,青盘滚珠,真美呀!微风吹水面泛起了波纹,荷花也翩翩起舞,好似一位淑女娇滴滴地站在那里。一片片花瓣,仿佛是这位淑女的裙子;那一个个黄色的花蕊,仿佛是这位淑女的脸蛋。
盛夏的花还有茉莉。细长细长的花瓣雪白雪白的,就像冰片一样透明,就像雪花一样柔软,水灵灵的。它的花蕊是淡黄色的,上面满是花粉。茉莉花的花骨儿也很惹人喜爱,就像是白玉雕成的。茉莉花有着浓郁的清香,要是在屋中放上一盆,那整个屋子就会沉浸在香甜的香气中。
各色的花在夏季,开得可旺了!夏天是最美的花季!
【篇三:夏天的花作文】
我不喜欢夏天,但是我喜欢夏天的花。
夏天正是植物旺长的季节。月季花开了,它那红艳艳的花瓣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更加鲜艳了。茉莉花的花瓣是洁白的,它们也盛开了。只要你从它们身旁走过,一种香气就会扑鼻而来。听说用茉莉花泡的茶比茶叶泡的还好呢!牵牛花也开了。牵牛花又称喇叭花,因为它的样子像喇叭。喇叭花可以攀在篱笆上,也能挂在窗户外。它早上刚开出来的时候是蓝色的,中午的时候喇叭花因为阳光的照耀变成了红色,到晚上时就闭合了。可一到早晨就又会重新开出来。
我在夏天最喜欢的历物花是荷花,那些美丽的荷花,从远处望去,就好像一幅美丽动人的画,令人陶醉。
荷叶挨挨挤挤,荷花破绽而开,有白的,有粉的,有亭亭玉立的,有朦朦胧胧的,还有唯唯诺诺的,可谓千姿百态,徐徐生辉,又是那么的纯洁、高雅!
啊,荷花,什么花能好像你一样顽强?你在一触即破的水面上经受着风的吹打,雨的袭扰!
坦烂物啊,荷花,你如此鲜润、明净,我喜爱着你那无华的外表,与那纯洁的心灵;喜爱着你的谦逊、无私的品格与无畏的精神。
夏,一个热闹的夏;夏,一个美丽的夏。但是我赞美的,只是那迷人的夏之花。
【篇四:夏天的花】
悄悄地,夏天来了。夏天,一个火热的季节;夏天,一个充满活力的季节;夏天,一个多姿多彩的季节。
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可爱的夏天吧,走进这丰富多彩的暑假吧!
我打着小伞,漫步在小花园。“淅淅沥沥”的雨声,又给美丽的小花园增添让液了几分情调。我随手摘下一朵小花,那朵小花很娇嫩,它轻轻趴在我的手心里,像是累了,又像是在抚摸我的手心。我走进鼻子闻了闻,那清雅幽静的香味立即钻入我的身体,久久不散。
高大的树木在雨中轻轻摇曳,它的枝条随风摆动,像是在跳舞,又像在欢迎我的到来。举起手来,摘下一片叶子,嫩绿嫩绿的叶子上挂满了水珠,晶莹剔透。我把叶子高举起来细看,水珠滑进了我的眼睛,凉丝丝的,很舒服。
这时,我看到了一株紫色的花,很漂亮,也很大、很多。我站进了花丛,同时也站进了香香世界,里面真的好香啊,沁人心脾!
我爱夏天,它是那么的绚丽多彩、美丽多姿。是那么的静谧美好!
【篇五:夏天的花】
一提花,我便想到“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句诗来。现在正值炎炎夏目,是赏荷的.大好时节。
今天,我漫步在金山湖畔,只见湖里的荷花开得正盛。荷花大多已经完全开放了,粉色的特别多,它们像小姑娘一样惹人喜爱,在阳光照耀下亭亭玉立,光彩照人。荷叶碧绿碧绿的,像一把把大伞,层层叠叠地一直伸向天边。午后的阳光下,绿色的荷叶衬托着粉红色的荷花,看上去仿佛一幅美丽的水彩画。走近池边,还能闻到一股清香,嗅一口顿觉神清气爽。荷花荷叶在风儿的吹拂下,发出“沙沙”的声响,听着令人心旷神怡。有些荷花中间已经长出莲蓬了,那些可爱的绿色莲蓬里藏着鲜嫩的莲子,清新可口,清香阵阵。
看着眼前满池盛开的荷花,我不禁为这些美丽的“出水芙蓉”而陶醉。自古以来,荷花在人们心中永远是美丽高洁的形象。古代就有文人墨客赞美荷花,北宋的周敦颐曾经写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名句。因此荷花被人们称为“君子之花”,它们拥有坚贞、高洁的美好品质,成为品德高尚的象征。荷花还有“凌波仙子”“水宫仙子”等美誉,这些都体现了人们对荷花的无比喜爱之情。
荷花不仅美,还被称为“活化石”,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因为它是被子植物中起源最早的植物之一,早在人类还没出现的时候,荷花就已经顽强地生存下来。据说原始人类就已发现荷花不仅可以食用,而且清香美味。到了封建时代,荷花非常受欢迎,人们开始广泛种植荷花,不仅观赏美丽的荷花,而且充分利用荷花的各个部位。要知道,除了莲子、藕是美味之外,荷花瓣、花粉、莲子,包括荷叶等等都是上好的药材,能够治疗许多疾病呢。
夏日的荷花永远是最美的。我爱荷花,不仅是爱它的美丽,更是爱它丰富的内涵、高洁的品质……
【篇六:夏天的花】
夏花,顾名思义就是夏天盛开的花。夏天,多么美好的一个季节,花开得多么富有生机。你看,开在烈日中的花,坚强地微笑着。
夏天的一个下午,我的好朋友倩倩正在与几个朋友跳皮筋。瞧,她跳得多棒,她像在两根皮筋间跳舞,多么灵巧啊!各种各样的花样被她运用得如行云流水。多棒的女孩啊,笑得真像一朵盛开的花,那么灿烂,那么有生气。
我正想着,这朵花突然拧在一起了。倩倩一脸的痛苦。她捂着肚子,蹲了下去,背弯成了45°角。我跟朋友们一起把倩倩扶到了她的家,我不知所措的四处张望,寻找她的爸爸妈妈,又帮着倩倩擦额头上的汗珠,还口不择言的安慰她。
救护车来了,我手忙脚乱地与别人一起将她送上车,倩倩朝我笑了一下,她笑得多么艰难啊。但是总还是笑了,好像在叫我不要担心,她会好的。但是我的眼泪还是掉下来了。
过了几天,我去嵊州看望倩倩。躺在病床上的她,脸显得那么苍白,头发散落在枕头上,但是她的眼光却很坚定。我心生一念,医院真是个奇怪的地方,生命在这里消失又在这里诞生。
沉默了许久,我尴尬的笑笑,陪她聊天。我给她讲笑话,她艰难的笑着,笑得那么僵硬。天真的她还以为自己得的是阑尾炎,而残酷的事实却是阑尾瘤。我本来想在倩倩的面前笑,尽量笑得坚强一些,可是眼泪却根本不由我控制,如断了线的珠子一般往下掉。我说:“倩倩,你很坚强,是不是?你这朵花还在盛开是不是?”倩倩温柔的笑笑,说:“对,我是花,是夏天的花,我会坚强地含苞,努力地绽放。我是不会凋谢的!”多美的语言啊,像一首歌。
倩倩现在有最美好的光阴,她正如鲜花在盛开。现在只是人生中的一个严酷夏天罢了,音乐还在奏响,歌声仍在继续。人生如歌曲般绚丽。相信倩倩一定会好起来的,因为美好的生活还在等着她。
夏天盛开的花,如一首高亢的进行曲,是不会戛然而止的。愿倩倩健康,幸福,快乐!
【篇七:夏天的花】
夏天的荷花是那样美艳动人的,它一动不动地站立在碧绿的荷叶上,像一个亭亭玉立的粉色的,白色的,小姑娘。
夏天的炎热,那荷花已经在池塘里开了不少了,它们挨挨挤挤的,白荷花,粉的荷花,不相上下,都想把最好的一面展现给大家。白荷花的清香把刚刚迈进荷塘的人们就吸引过去了,粉的荷花随的那夏天的微风随风摇摆,你一个吸引的,我一个“跳舞”的,怎么不能把那些游客引过来?
在微风中,在那夏天的阳光中,荷塘里的荷花中间,还有几个花骨朵呢!那几个花骨朵,饱胀的好像要立马就开花,把最漂亮的一面展现给每个人似的。
那些花骨朵好像在说:“呀!我要赶快开花,变的更加美丽呀!
那已经开放的荷花,中间有像蛋黄一样金黄的花蕊,再加上那雪白的与粉红粉红的花瓣,那不把人美的摔跤才怪。
这是我以前再荷花池边看的景色,那正是夏天,夏天是荷花开放的季节,那时候好像还有紫的荷花与蓝色的荷花,反正每一朵荷花都是那么的漂亮,全部开放的荷花就是成熟的小姑娘,是花骨朵的就是还是一点大的小姑娘。
看,那碧绿的荷叶,衬托着荷花,非常的美丽,我以前看的荷花都很漂亮呢。
【篇八:夏天的花】
随着春天的离去,夏天的来到,许多的植物都长的郁郁葱葱;五颜六色的花儿,在争奇斗艳;草儿更绿,树儿撑起了大伞。然而我却只对夏天的荷花独有情钟。
我家楼底下有一个小池塘,那里夏天荷花开得异常艳丽,使我总想仔细去看一看,至身于那种境界中。
清晨,我来到了池塘边,还没到就闻到了一阵芬芳扑鼻而来。我情不自禁地向那边走去。一片一片的荷花瓣汇成了那一朵朵粉嘟嘟的荷花就像小朋友的脸蛋一样。荷花是那种扁圆扁圆的形状,没一片花瓣的形状都像扇子一样,全部重叠在一起,颜色淡粉淡粉的。
一阵风吹来,荷花摇摆着它那迷人的身材,芳香也随风飘扬。在它安静的时候,静静的躺在水面上仿佛在说:“今年阳光这么好,出去游游泳也不错嘛!”“什么,荷花还会游泳?”“可不是嘛,你以为只有你们才会游泳呀,我们荷花也会游泳拉,技术还比你们好。”一多荷花骄傲的说,我似乎觉得我也太小瞧它们了,并接了一句:“哦,看来你们还很厉害哦。”“那是当然,谢谢你夸奖,我们荷花是一个团结友爱的大家庭,是因为我们的花瓣都是重叠起来的,大家都觉得我们很团结。”“哦。”我无所事事地说。
一阵风吹过把我吹醒了,原来我是沉浸在梦里啊,我一直在那呆呆地站着,直到黄昏过去。
荷花教会了我团结友爱,但是它那出淤泥而不染的品质更让我感动。
4. 莲的5种以上别称
荷花
据说莲藕原产印度,是多年生的水生植物。莲藕移栽到我中、南部,究竟已有多长的历史了?尙不得而知。但是,在2至3千年以前,湘中已种植莲藕,这似乎是有根据的。战国时期有,著名爱国诗人,楚国三闾大夫屈原在《离骚》中就曾写道:“帛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这大概可以算作文字依据了。但因莲花历史
悠久,历朝历代文人雅士,各地各方对莲花俗名雅称不胜枚举,我们穷经古籍,皓首杂史,将莲名凡例98种辑录如下以飨网友。
荷 即莲花。睡莲科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生浅水中,夏日开花,有红、白等色。《尔雅》:“荷 ,芙蕖,别名芙蓉,江东呼荷。”释文云:“荷之言何也,负荷言其叶大。”
芙蓉 1、莲花的别称。《尔雅》:“荷,芙蕖,别名芙蓉,亦作夫容。”《说文》:“芙蓉花未发为菡萏,已发未为夫容。”李时珍《本草纲目 》:“芙蓉,敷布容艳之意。”2、指拒霜花。南朝陈·江总《南越木 槿赋》:“千株芙蓉讵相似,百枝灯花复羞燃。”宋代苏轼《和陈述古 拒霜花》:“千株扫作一番黄,只有芙蓉独自芳。”为有别于莲花亦称芙蓉,又称木 芙蓉、地芙蓉、木槿花。
芙蕖 荷花的别称。《尔雅·释草》:“荷、芙 蕖。……其华菡萏,其实莲,其根藕。”疏:“皆分别莲茎、叶、华、实之名。芙蕖,未发为菡萏。”汉王褒《九怀·尊嘉》:“抽蒲兮陈坐,援芙蕖为盖。”魏曹植《洛神赋》:“迫而察之,灼灼芙蕖出绿波。”晋潘岳《莲花赋》:“游莫美于春台,华莫盛于芙蕖。”刘宋傅亮《芙蓉赋》:“考庶卉之珍丽,实总美于芙蕖。” 莲 原指莲子结实之子和莲蓬。《尔雅·释草》:“荷、芙蕖,……其实莲,莲谓房也。”《说文》云:“夫蕖之实也。”郭云“莲谓房者,房即其壳,此户相连,莲之犹连也。”《本草纲目》:“莲者,连也,花灾相连而出也。”《古乐府·江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古乐府·采莲曲》:“采莲者,窈窕舞佳人。”都是指的莲子与莲蓬。到南北朝时便开始指莲花及其全株。如梁武帝萧衍《子夜夏歌 》:“江南莲花开,红光照碧水。”梁元帝萧绎《折杨柳》:“山似莲花艳,流如明月光。”
藕花 即荷花。谓由藕所发之花。唐张籍《送从弟之苏州》诗:“夜月红柑树,秋风白藕花。”宋曹勋《八音谐·赏荷花》:“望处藕花密,映烟汀沙渚。”宋陆游《同何元立赏荷 花追忆镜湖旧游》:“三更画船穿藕花,花为四壁船为家。”
水芙蓉 即荷花。《群芳谱》:“荷花亦称作芙蕖、水芙蓉。”因木本拒霜花花艳如荷花,故有“芙蓉”、“木莲”之称,为明其区别,故又称荷花为水芙蓉。称拒霜花为木芙蓉。
草芙蓉 莲花。《广群芳谱》“荷 花:荷 花芙蕖花,一名水 芙蓉。”注云:“杜诗注云:产于陆者曰木芙蓉,产于水者曰草芙蓉。”
水花 即莲花。亦作水华,华古通花。李时珍《本草纲目》:“莲花”释名:“芙蓉、芙蕖、水华。”宋朱熹《圭父为彦集置酒白莲沼上,彦集有诗,因次其韵呈座上诸友》诗:“共怜的白乐”水花净,并倚离 披风盖凉。”
水芝 莲之别称。普崔豹《古今注》下“草木”:“芙蓉一名荷华,一名水目,一名水芝,一名水花。”《本草纲目》:“《本经》谓莲子为'水芝丹'。”金元好问《泛舟大明湖》:“晚凉一棹东城渡,水暗荷深若无路。江妃不惜水芝香,狼藉秋风与秋露。”鉴湖女侠秋瑾《独对 次清明韵》诗:“喜散奁资夸任侠,好吟词赋作书痴。浊流纵处身原洁,合把前生拟水芝。”
泽 芝 莲之别称。《类聚》82引晋郭璞《尔雅图赞 ·芙蓉赞 》云:“芙蓉丽草,一曰泽芝,……”《古今注》亦载莲别名泽芝。刘宋鲍照《芙蓉赋》:“访群英之艳绝,标高名于泽芝。”刘宋颜延之《碧芙蓉颂》:“泽芝芳艳,擅奇水属。”梁江淹《莲华赋》:“若其华璞各名,根叶异辞,即号芙蕖,亦名泽芝。” 灵草 莲花之别称。魏曹植《芙蓉赋》:“览百卉之英茂,无斯华之独灵。”吴闵鸿《芙蓉赋并序》:“乃有芙蓉灵草,栽育中川。”故有“灵草”之称。
玉环 莲花之别称。《本草经》载:“荷花又名玉芝。”
君子花 即莲花。北宋周敦颐著《爱莲说》,谓莲为花中之君子,故 莲又称“君子花”。黄宅中《希濂堂留诗》:“是时夏六月,莲沼吐 芳 芬,我爱君子花,遗花如甘棠。”清湖南宝庆知府李益阳《爱莲池》诗:“劫后亭斯在,花闲犹是莲,此花号君子,其人 斯在焉。”清释敬安《咏莲》:“濂溪一赏后,君子德弥芳。”清蒲松龄《锦边莲》:“花中表之为君子,羞被六郎步后尘。” 六月花 即莲花。莲花盛天在六月,民间将名月最盛之名花按月排列,莲花为六月花。如湘潭民歌《十二月花》:“……三月桃花朵朵红,四月石榴在园中,五月栀子配绿叶,六月荷 花塘中歇……”宋辛弃疾《卜算子·荷花》:“红粉 靓梳妆,翠盖低风雨,占断人间六月凉,期月鸳鸯浦。”金赵沣《荷花》:“谁离玉滥泻天光,占断人间六月凉。”
水宫仙子 莲之别称。因莲生水中,莲花亭亭玉立于水面,好似仙女飘然而行,故名。宋张耒《鸡叫子·荷花》:“平地碧玉秋波莹,绿云拥扇轻摇柄,水宫仙子斗红妆,轻步潜波踏明镜。”
净友 莲花之别称,又称净客。莲花洁净不染,因此人们称其为净友。明都印《三余赘笔》载:宋代曾端伯择十种花为友,并各赋以雅号,称为花友。荼蘼为韵友,茉莉为雅友,瑞香为殊友,荷花为净友,岩桂为仙友,海棠为名支,菊花为佳 友,芍药为艳友,梅花为清友,栀子为禅友。后有人以兰花为芳友,蜡梅为奇友,蒲桃为禅友,而无茉莉、芍药、栀子。唐代孟浩然《大禹寺主公禅诗》:“看取莲花净,方知不染心。”宋代陈亮《新荷叶》词:“艳态还幽,谁能洁净争研。”宋代刘过《贺新郎》词:“水浴芙蓉净。”王十朋《点绛唇·清香莲》:“藕花簪水,清净香无比。” 子莲 1、指以结子为主要用途之莲花。莲之用途分类,大类分为子莲、藕莲、花莲三类。子莲结子为主,适宜于湖泊浅处、农田中栽种。全国以湖南 湘 莲、福建建莲、浙江宣莲称为中国三大莲子。其中又以湘 莲中的湘 潭寸三莲最优。有“湘莲甲天下,潭莲冠湘”之誉。
2、指小莲花。清代吴仪《徐园秋花谱·子莲》中,“子莲”指用莲子所种,茎叶花朵细小的莲花,即今所称之缸莲、盆莲、碗莲。
藕莲 以产藕为主要用途的莲种。藕莲中又有以脆嫩见长的水果藕和含粉量多的制粉藕,脆粉适中的菜藕。藕莲在钱国分布面积很广,各地均有自己长期栽培的传 统品种。较有名的有:湖南汉寿的毛节、玉臂莲;杭州近郊出产的白花藕(又称三家村)菜藕;湖北孝感出产的泡子;武汉沙湖出产的青毛节;安徽庆市潜出县城内雪湖出产的雪湖贡藕;苏州市 郊出产的苏州塘藕;广东出产的海南州藕。
花莲 莲共分类之一种。花色艳丽多样,有 粉红、桃红、紫红、白、淡绿、淡黄、金黄、黄绿等多种颜色。花形多姿,有单瓣、重瓣、并蒂、三蒂、四面等,有植株细小的盆莲、缸莲、碗莲。多不结子或结子少,莲子质量低,藕质亦劣,主要以花卉供观赏,故称花莲。现我国已有花莲品种160多种。传统品种有千叶、重台、并蒂、品字、四面观音、碧莲、锦边、金莲等。在培育的品种中有中国科学院武汉16片左右的“黄飞舞”等。
盆莲、缸莲 可在花盆、花缸中栽种的植株较小的莲花。此品种我国晋时已培育出。东晋王羲之《柬书堂帖》载:“……敝宇 今岁植得(莲花)千叶者数盆,亦便发花,相继不绝,今已开十十余 枝矣。” 这是我国最早盆栽莲花的记载。因缸栽、盆栽莲花能够搬动,适宜造景,故成为近全国荷花展览中的主要品种,现我国已有160多个品种,花径12—14厘米,花瓣有数十,数百乃至二、三千不等。其中较突出的有“西子争妍”、“波焰”、“春晖”、“飞红”、“红千叶”、“绮丽”等。 碗莲 花株小,可在小盆或碗中栽种的莲花。碗莲的品种在现代科技栽培下,日益增多,有锦碗、红碗莲、菊红、绛莲、小夜菊、贵妃、绯碗、娇容、艳阳浮酒、佳蕾、小天使、圆舞曲、皎洁、花神如意、玉碗、厦门碗莲、小舞妃等数十种。花径一般8—12厘米,花瓣多为复瓣,从15—17瓣(小舞妃)或110瓣(红碗莲)和125瓣(玉碗)不等。
百叶莲 即重瓣莲花,古为奇异品种。晋崔豹《古今注》载:“芙蓉,一名荷华,华中最 秀异者也。大者华百叶。”现在我国花瓣超过百叶者达数十种。如“绮丽”,红色,花瓣126片左右;“丹焰托珠,”红色,花瓣135片左右;“红台莲”,花红色,花瓣在200片左吉;“扬州碗莲”,花粉红色,瓣在143片 左右;“白雪公主”,花白色,花瓣在145片左右。
千叶莲 又名千瓣莲,指花瓣多的莲花。佛教以此作为宝莲。《楞严经》:“光中生出千叶宝莲。”唐李群玉《题金山寺石塘》诗:“千叶红莲高会处,几曾龙女献珠来?”千叶莲品种我国晋时已有,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柬书堂帖》载:“……敝宇今岁植得(荷 花)千叶者数盆,亦便发花,相继不 绝。”我国夏天时所谓的千叶莲,并非莲瓣实达到片,而是指花瓣很多的重瓣莲花。如名为“红千叶”的莲花,花瓣132片左右;“粉千吉”花瓣116片左右;“白千叶”花瓣118片左右。花瓣实数超过千叶者,只今江苏昆山培育的“千瓣莲”,花红色,杯状,花瓣达2000至3000片,花径18至21厘米。
五种天华 佛教对各种莲花的总称。佛教中的莲花含义是广义的,包括不同属的睡莲等。佛经上对莲花的颜色,分为白、青、红、紫、黄五色,称为“五种天华”,其中白、青两色最为尊贵。并说片五种莲花为五大虚空藏菩萨所坐,佛经说:
东方福智虚空藏,坐青莲花,乘银牛;
南方能满虚空藏,坐赤莲花,乘金象;
西方施顾虚空藏,坐白莲花,乘琉璃马;
北方无垢虚空藏,坐紫莲花,乘狮子;
中央解脱虚空藏,坐黄金莲花,乘水晶龟。
七宝莲花 汉译佛经中对七种莲花的总称。印度梵文及巴利文佛典中莲花的含义是广义的,对今天的科学分类 不同,包括不同属的睡莲等。实际上“七宝莲华”中只有两种现在分类的莲花,即红莲与白莲,其余五种指睡莲。莲花与睡莲的显著区别是:莲花的花与叶高出水面,睡莲的花与叶浮在水面。
人华 佛教中以花瓣多少所分的莲花品种,此指花瓣仅十余瓣的莲花。
天华 佛教中指花瓣达数百片的莲花。
菩萨华 佛教中指花瓣多达数千的莲花。这是佛教最尊崇的千(瓣)莲花,即所谓佛国莲华,也就是佛的象征。
优钵罗 梵语音译莲花的佛教名称,简称优钵,作乌钵罗、沤钵罗、优钵刺。意译为青莲花、黛华、红莲花,又为龙王之一。
千叶白莲 即多瓣白莲花,梵文音译为芬陀利,此花最大,花瓣数百,又名“百叶华”。佛经说:此花生于佛国阿耨达池中,人世间难以见到,故又 称“稀有之花”。佛祖释迦牟尼称它为“人中好华”。佛经中说:释迦牟尼的舌根中闪出千道金光,每道金交化作一朵千叶白莲花,每朵白莲花坐着一位盘脚交叉、足心向上的小菩萨。所以千叶白莲便是佛的象征。宋苏辙《千叶白莲花》诗:“莲花生淤泥,净色比天女。临池见千叶,谪堕问何故?空明世无匹,银瓶送佛所。清泉养芳洁,为我三日住。蔫然落宝床,应返梵天去。”现在我国花瓣超过百叶的白莲花,有“白千叶”、“白雪公主”、“云蕾”、“玉碗”等多种。
青莲花 莲花品种之一,因色青而得名。梵文音译为'优 体罗',叶狭长,近下小圆,向上渐尖,青白分明,形似眼睛,佛教以其象征菩萨佛眼,故称佛与菩萨的眼睛为“莲眼”。梁简文帝《佛像铭》:“满月为面,青莲在眸。”即是以青莲喻佛眼。佛教又以其作僧和寺的代称,唐代陈子昂《酬晖上人夏日林泉》诗云:“闻道白云居,窈窕青莲宇。”即是以青莲喻佛寺。唐杨巨源《夏日苦热,同长孙主簿过仁寿寺纳凉》诗:“因投竹林寺,一问青莲客。”便是以青莲喻僧人。青莲花在我国唐代已经出现。唐柳宗元《礼部贺白龙并青莲花合欢莲子黄瓜等表》言:“伏见今月日内出……又出西内定礼池中青莲花。”
碧莲 莲花品种之一。《长物志校注》卷37“藕花”注7:“碧莲—碧莲花,为荷花品种之一,花被呈白绿色。”《花镜》:“碧莲花千瓣丛生,香浓而藕胜。”此品种在南北朝时就已出现。刘宋颜延之《碧芙蓉颂》:“泽芝芳艳,擅奇水属。”现在所见碧莲品种中有“嵊县碧功”,花重瓣,白色,碗状,花瓣103片左右,内轮花瓣之尖绿色,花径16至20厘米,能结实,但结实率低。
红莲 红色莲花。我国文字记载最早,品种最多,诗家吟咏也最多。《西洲曲》:“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
金莲花 花名,又名金芙蓉、旱地莲。始见于辽。《辽史·营卫志中》:“道宗每岁先幸黑山,拜圣宗、兴宗陵,赏金莲,乃幸子河避暑。”清《帝京岁时纪盛》载:“六月六日,避者山庄金莲映日处,广庭数亩,金莲万本,天下无二。”《广群芳谱》载:出山 西五台山,塞外尤多,花色金黄,七瓣两层,花心亦黄色,碎蕊,平正有尖,小长狭,黄瓣 环绕其心,一茎数朵,若莲而小,六月盛开,一望遍地,金色烂然,至秋花干不落,结子如粟米而黑,其叶绿色,瘦小而长,五尖或七尖。《五台山志》:“山 有旱金莲,如真金,挺生陆地,相传 是文殊圣迹。”查慎行《人海记》:“旱金莲花五台山,瓣如池莲较小,色如真金,曝干可致远,骨分饷者以点茶,一瓯置 一朵,花开沸扬中,新鲜可爱,后扈从出古北口外,塞外多有之,开花在五六月间,一入秋茎株俱萎矣。”
金边 即金边莲。莲花品种之一。《长物志》“藕花”注八:“金边与锦边通。锦;这莲为荷花品种之一。花被边缘呈紫红色,而其它部分呈白色。”《群芳谱》:“金边莲周围一线色微黄。”《花镜》:“锦边白色,每边上有一线红晕或黄晕。”清蒲松龄《赞锦边莲》诗云:“雅淡妆成照 眼新,宿酲初解带余春。慵妆一线红生肉,画黛连 山绿效颦。”
低光荷 莲花品种之一。晋王嘉《拾遗记·卷六·前汉下》载:“昭帝始元元年,穿淋池,广千步,中植分枝荷,一茎四叶,状如骈盖,日照则叶低荫根茎,若葵之卫足,名‘低光荷 ’。实如玄 珠。可以饰佩。花叶难萎,芬馥之气,彻十余里。食之令人口气常香,益脉饰佩。宫人贵之,每游宴出入,必皆含嚼。或剪以为衣,或折以蔽日,以为戏弄。” 夜舒荷 一种月出叶展的荷 花。晋王嘉《拾遗记》载:反汉灵 帝西园,“渠中植莲大如盖,长一丈,南国所献。其叶夜 舒昼卷,一茎有四莲丛生,名曰‘夜舒荷 ’。”又载晋武帝司马炎“太(泰)始十年,有浮支国献望舒草,其色红,叶如荷。近望则如卷荷,远望则如舒荷,团团似盖。亦云月出则荷舒,月没则叶卷。植于宫中,因穿池广百步,名曰‘望舒荷 池’。愍(晋愍帝司马邺)之末,移入湖,胡人将种还胡中,至今绝矣,池亦填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