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花园百科 » 王立荷花图

王立荷花图

发布时间: 2023-08-08 03:29:24

1. 最伟大的作品mv里的宋体画

最伟大的作品mv里的宋体画是宋体荷花图。

周杰伦带莫奈(法国印象派画家,MV中提到了他的作品《日出•印象》和《睡莲》)看中国宋体画荷花。周杰伦的新专辑以《最伟大的作品》为题,六年的精心打造,文本层面致敬艺术史灿若星辰的诸位巨匠,MV的构思天马行空,融合多种元素,在致敬了各位艺术大师的同时,也展现中国风特色。

《最伟大的作品》,单凭在歌名上来看,会第一个想到,是不是在说自己的音乐是“最伟大的作品”?其实不然。

这是一首,需要和MV,在一起。进行着边听边看的作品。

倘若说这是一部,音乐与故事相结合的音乐微实验片。也不为过!

MV的创作,所表现的艺术风格,就像是超现实主义艺术家一样,赋有着一种超现实创作手法的魔幻现实主义艺术风格。

2. 张大千最著名的画荷花

张大千最著名的画荷花,该作品构图饱满,疏密有致,具有一股强劲的蓬勃向上之势。

《荷花图》是中国近代画家张大千创作的水墨画,该作品绘画的是荷花,整幅画,构图饱满,疏密有致,用笔豪放大气,格调清新典雅,仿佛预示着一个新生命的诞生,具有一股强劲的蓬勃向上之势。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创作这幅作品是为了赠予毛泽东。

这幅画完成之后,张大千将画交给了何香凝女士。不久,何香凝离香港秘密北上,专程去北平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大会。她到达北平后,即代张大千将此画转赠给了毛主席。

毛主席薯模乱收到张大千赠的这幅《荷花图》后,很是高兴,曾数档托何香凝向张大千代致谢意和问候。据说,毛主席极为欣赏这《荷花图》,曾将之挂在书房里面,经后来,由于种种原因,毛主席虽有再经常挂出张大千的《荷花图》,但将这幅画一直收藏在自己的住地。

3. 画荷花的画名有哪些

《疏荷沙鸟图》、《荷花图》、《宋冯大有太液荷风图》、《宋扇面画晚荷郭索图》、《荷花鸳鸯图》。

1、《疏荷沙鸟图》

《疏荷沙鸟图》是宋代佚名创作的绢本设色画,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此图格调典雅,用笔精致,画风细腻,荷叶枯黄的斑点和细小的筋脉均描绘得一丝不苟。

2、《荷花图》

《荷花图》是中国近代画家张大千创作的水墨画,该作品绘画的是荷花,整幅画,构图饱满,疏密有致,用笔豪放大气,格调清新典雅,仿佛预示着一个新生命的诞生,具有一股强劲的蓬勃向上之势。作者创作这幅作品是为了赠予毛泽东。

3、《宋冯大有太液荷风图》

《宋冯大有太液荷风图》是宋代画家冯大有创作的一幅中国古画,文物原属于故宫旧藏,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材质为册、绢、设色,尺寸为23.8 x 25.1厘米。

图的作者冯大有(约十二世纪),是南宋吴门(今江苏苏州)人。他自号怡斋,画史记载他善于捕捉莲花风、晴、老、嫩不同的面貌,可说是画莲的能手。这件作品赋色典雅,用笔细腻,又能写尽莲塘在风中的景象,是冯大有仅存的作品,更是一件清丽宜人的杰作。

4、《宋扇面画晚荷郭索图》

《宋扇面画晚荷郭索图》是宋代画家佚名创作一幅绢本设色画。此画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此图原载《烟云集绘册》(《石渠宝笈续编》著录)。无款,签题黄居寀作。居寀为筌子。荷叶和莲蓬用粗笔勾描,蟹用细笔写之,笔法粗犷写实,设色鲜艳浓重。

5、《荷花鸳鸯图》

《荷花鸳鸯图》是明末清初书画家陈洪绶创作的绢本设色画,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画中为荷塘一角,芦苇丛生,清澈见底的水面上,一对鸳鸯相伴而游,在它们上面荷叶碧绿似伞,几朵红荷正绽吐芳菲。花鸟画法工整细致,虚实相合。

4. 莲花遇海棠

莲花君与海棠小姐二三事

京城丞相府后院,有一个大池塘,池塘边十米有一个棵海棠树。

每到花开季节,海棠和莲花都争风露艳。

池塘边的莲花君看着坐在树上的海棠小姐,气得咬牙切齿。

“棠小紫,你别得意”

此话还要从一个时辰前说起

丞相府迎来了一群男男女女,衣着光鲜亮丽。趁着花季相约到丞相府赏花,看看那难得一见的六月海棠共莲花。

一群人来到后院就看到一池莲花随风摇曳生姿,但是看不到莲花君在那里搔首弄姿,指挥着群莲摇摆夺人眼目,想压她海棠艳色。

哼~就凭你还想压我。

棠小紫很是不屑莲花君这般不齿行为,这家伙跟她争几年了。她从来没想过争,人们的目光愿意停留在哪,就去哪儿吧!

可偏偏这莲小可过来挑衅,贱兮兮地三天两头跑过来撩。搅得她不得安宁,只好怒放花色压他一池,气死他个小王八。

要说这莲花君为何那么执着与海棠一较高下,只因此处只有他们两朵花。还因,他嫉妒棠小紫。他修炼花魂一千年,才有了魂体。而棠小紫她五百年就炼成魂体,就这一条够他嫉妒五百年了。

莲花君魂体生于十年前,当时丞相府的后院只他一人。花开之时展尽风华,收入无数赞美。七年前,丞相府后院多了棵海棠树。听说是丞相夫人高价买回来种植,此后丞相府上下精心呵护,生怕它一不小心就殃了。莲花君那段时间五味杂陈,他何曾被如此呵护过?不过区区一束花,没有魂体光有娇贵的身子早晚会化作尘土。莲花君忍着心头酸泡泡,安慰自己无视那棵海棠。

然而,他没有想到两年后,那棵海棠化形生出魂体。

那天,也是六月。

一个月朗星稀的夜晚,万物一片寂静。莲花君有些无聊的闲逛在后院里,正走着见前面一处月光聚拢,比别处更亮莹莹生辉。

他好奇地走近查看,便见月光里,丝丝烟雾聚集。一缕一缕地交织在一起,越聚越多,先是织出了一双玉足。随着花雾不断涌入月光,交织出膝盖、髀股、纤腰、修颈、脸庞、发丝。

莲花君怔怔的看了一个时辰,他出生的时候已经是完整的样子,所以不曾见过出生过程。这是他第一次看到化魂,集日月之清辉,万物之精华,花雾交错编织,绘出一副完美的画卷。

月光褪散去,他看见花树上少女睫毛微颤,像蝴蝶一样煽动翅膀。眼眸缓缓睁开,坐起身来,月光描绘着玲珑曲线。她像是感应到这边有人窥视,偏头转过身来,月亮在她的头上,清辉洒她洁白无瑕的美背。那一刻,他仿佛看到了观音,泛着圣洁的光辉。

“喂,看够了没?”棠小紫跳下树,走至他面前。看到他还没回神“啪”一巴掌甩他脸上“没见过裸女呀”

这一下,观音下凡沾了俗气,莲花君回过神来看清眼前的女子。

花瓣脸,樱桃唇,一身肌肤洁白如玉,三千青丝瀑布。除了那一身玲珑有致的身躯比我强以外,脸蛋比不上我,性格也不温柔。

“你这女子好生奇怪,是我要看你吗?不是你在那让我看吗?你脸蛋没我漂亮,性格也不温柔,还不知羞耻,谁愿意看呐?你还不去穿衣裳”莲花君望她头顶,尽量不往下看。这是他第一次看到女魂体,好奇是自然地。刚刚已经看过男魂体和女魂体的区别,他自然是不好奇了。

“是吗~”棠小紫一把抱住了莲花君的脖颈,两人身高差了一个头,她攀缘着他的脖子挂在他的胸怀,在他怀里蹭了蹭。听说莲花冰清玉洁,坚贞不渝,真是美好的形容词。“我没有衣裳,你也知道花裳需要一些时间编织,我的法力还很虚弱暂时不能编织,你可以借一件给我吗?”

“你..你先放开我”莲花君满面通红,眼睛不知放到何处,慌张的掩饰羞涩。

棠小紫松开了他,好玩地看着他左闪右避的眼神。初生的魂体法力虚弱,若想编织花裳得费好一番功夫。她看向他时,就知道他肯定是个心软好骗的花魂,想着哄件衣裳过来暂时穿穿,过段时间自己再编织花裳。

莲花君双手挽花,神识探入莲花台。那是他的乾坤袋,在莲花台搜索一番。取出一件墨绿色的男衫,这是他去年夏天,采满塘荷叶之雾丝,编织了半个时辰制成。“这件给你,你快穿上”说着便背过身,看着荷塘月色。

“谢啦”好一会儿,传来越来越远的笑声。

莲花君再转过身,就看到一身墨绿的少女背影。向着海棠树那边走去,上了树枝,消失在海棠花朵里。知道她要入花体休养生息,便也不好打扰,安静地回了莲花体休息。

第一天,没看到她,他想着她初生需要休息。

第二天,没看到她,他想着她还在休息。

第三天,没看到她,应该没休息好。

第四天,没看到她,怎么还不出来。

第五天,没看到她,再等等她会出来的。

如此过去十天,莲花君天天翘首以待海棠的出现。他已经好多年一个人在丞相府飘荡,能遇到一个花魂体是很难得的事情,遇到同类他想去靠近她和她说话。过去了十天,她还没有出现。莲花君有点担心着急,他神识里两个莲花君在打架。

小白花莲花君:去看看她,可能出事了

傲娇莲花君:不去,哪有自己送上门

小白花莲花君:可以借口找她还衣服

傲娇莲花君:一件衣服要回来,我岂不是很小气。

小白花莲花君:邻居要和睦相处

傲娇莲花君:那等她来找我

两个小人吵得不可开交,莲花君左摇右摆无法决定。只好去了一朵荷花听天由命,第一瓣去看她,第二瓣不去看她.......第十一瓣去看她,一朵花摘光了花瓣,结果已出。

莲花君上了海棠树,神识搜索她的海棠体。便看见她睡在艳红的海棠花瓣上,肌肤赤裸盖着花瓣被子。莲花君抓住那只花枝,使劲摇摆,花瓣上的人儿跟着滚来滚去,花瓣被在风雨中滑落了肌肤,人丝毫不见清醒。

这般动静都没有醒来,应是神识休眠了。

莲花君捏起花瓣上的小人,放进花蕊里。凝眸放出神识探入棠小紫识海里,里面山青水秀,一片海棠花沿着河边盛放,方圆十里艳红花海,美得惊心动魄。不远处一栋楼阁台榭耸立,雕栏玉砌,无不彰示主人富贵奢华。一路行至楼阁,开了房门走进去,里面古香古色精雕细琢,曲折游廊碧玉小塘。

二楼的阁宇里棠小紫安安静静地躺在床上,她自初生后便一直在休养生息。屏蔽了神识,一觉不醒。反正初生魂体不能离开花体十年,想要出去玩也出不去。不如好好地在梦里度过十年岁月再醒来。

神识屏蔽魂体对周围无知无觉,意识也会陷入昏迷,就像在宇宙黑暗里时间静止。

突然,一道光射入,照亮了黑暗。

神识受到攻击自动打开警报系统,传入主人的意识。棠小紫被一道光亮瞎了眼醒了,醒过来就看到莲花君站在她床边揪她的脸。

啪~一巴掌拍在莲花君手上,这个男花精怎么纠缠不休,还跑到我的识海来晃荡。不给你点颜色瞧瞧,你当这是你家大门啊!

十里海棠树狂风呼啸,花瓣纷纷飘起,随着指引飞向阁宇。无数的海棠花进攻莲花君,莲花君一时无防被击倒在地。随即,手挽花指拈花一啸,一叶硕大的荷叶挡在身前。

“你在干什么?”莲花君跳脚怒道。

“谁让你擅闯此地”棠小紫又一拈指,窗外的海棠花更猛烈的袭来,纷纷化作花镖,四面八方地射向莲花君。

莲花君气急,手忙脚乱地应付着飞镖,祭出一座莲台,莲台无限放大,充满房间花瓣挨着屋顶,隔绝外面花海飞镖。再一闪身,将棠小紫抓进莲台,摔在莲蓬上面。

“你这个疯女人,我只是来看看你,你却想要我的命”一边说着一边拿起花须,捆绑住她的身子。

“我如何,于你何干?”棠小紫翻翻白眼,她睡得好好地等着十年后醒来,却被人叫醒起床气能不大吗?

“你怎么进了花台就不出去了?也不见你修炼,就在此处睡觉?”莲花君想这也太懒了吧!得天地之精华炼就花魂,却不好好修炼只一心睡懒觉,实在是浪费这百年凝聚的魂体。想他日日修炼,战战兢兢以期更上一层楼,修炼出实体。哪敢屏蔽神识休眠,休眠中修为和神识都停止生长,待醒来时还是睡觉前拥有的能力。

看她现在打不过我,法力虚弱和那晚一样。初生体弱还未恢复,她就休眠陷入昏迷。实在不知道她怎么想的,如此不思进取。

“修炼?待我能离开花体在修炼。我可是等着十年后再醒来,你却把我叫醒了。你说,你这是作甚?”

原来她想一觉十年,到时候醒来可以离开这丞相府了。可是,大好的光阴不好好修炼,皆时离开无力自保可怎么办。外面的世界他听以前花魂前辈说过,外面有吃花的妖精,一些法力不行的花精都败落灰飞烟灭。

“你可知道外面有蜜蜂精,专吸食花精,这几百年间,已经陨落了很多前辈。若你不好好修炼,以后遇到比你强的妖精,就要落人口腹消亡。你真的想这样?你现在连我都不敌,我若想将你杀了也不是不可能。莲花君徐徐善诱,希望能把这个走歪路的后辈拐入正道。

棠小紫认真一想也确是如此,外面的世界她也听说过,人妖共行的时代。丞相府因有一座玲珑宝鼎镇压,外界的妖精不敢进来。她现在在这里很安全,但是以后出去就得面对各路妖精,一不小心就会成为腹下亡魂。

可是这日子也太无聊,日复一日非常难过。像她以前是种子的岁月,一代一代掉落泥土,生根发芽成长。在一隅一呆就是几十年,几百年,无人交流世界寂寞,只有路过行人偶尔驻足,欣赏海棠盛放的美景。她不想过那样的日子,总得找个说说话的人。

“我一人无心修炼,若你陪我便修炼”

此后每当海棠花开之季,莲花相应绽放,两花一景同竞芳华。

每季海棠花开之时,莲花也追逐盛放。莲花君会从莲台出来叫醒海棠小姐修炼,随之每日斗嘴斗法直至花谢。花谢后莲花君和海棠小姐都会进入花台不得出来,莲花君在莲花台修炼,海棠小姐在海棠屋睡觉。

众人来到池边,欣赏满池荷花。

有一少女曰: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果真是秀美无边!

另一女之曰: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亭亭玉立,花枝飘逸摇摆,当真是风情万种!又纯洁无暇。

莲花君走在池中乌蓬船头,得意的笑看棠小紫。

众人在池边纷说,有一上来桥拱,见前方一树嫣红,连忙呼朋唤友,一群人走至海棠树前。

有一男子曰:万点猩红将吐萼,嫣然迥出凡尘。果然是娇艳动人,胭脂绝色。

又一男子曰:一夜狂风尽海棠,此花天遣殿群芳。花中贵妃名不虚传!

一女子曰:莲花海棠争艳,你们且看哪朵更入眼?

众人各自分说,有的说海棠娇艳夺目,有的说莲花品洁高贵,一时争执不休。

莲花君愤愤的看着一群少男少女,每年这个时候丞相府都会来一群贵人,慕名而来品花。每每进时入目荷花一片夸赞,转角遇到海棠声声惊叹。总会各执一词分高低,辩论一番论长短。

过去五年中三胜两负,海棠三莲花二,多了一分娇贵。

莲花君和海棠小姐第一年就下赌注,败兵要服从胜者命令。莲花君第一年输了,被棠小紫折磨得够呛,让他唱歌跳舞耍把戏。第二年赢了,莲花君还未开始就被威胁,明年被赢了他会死得更惨,他不信邪尽数奉还了一遍。第三年他输了,果然惨不忍睹,棠小紫使劲七十二般手段折磨,让他信邪了。第四年他赢了,他怂了不敢加倍奉还,减轻惩罚温柔对待。第五年他输了,棠小紫信守承诺,放他一马。只留一句,今年若是他赢了算平局无惩罚,若是他输了任她差遣。

所以,他希望今年这些少爷小姐别搞幺蛾子了比赛,平平静静的度过花季不好吗?

显然老天没有听到他的祈祷

有一少女站到众人中间

少女曰:各位争辩不出结果,便按照我的方法来品评如何?

众人附议到:好,甚好!

少女曰:今日便让子瑜和居安各绘海棠莲花两图,他二人画工甚好,绘制时我等不得在场。

绘完后由我们在场投名牌,我们各执两张名牌投选,同景相加名牌最多便属它赢。

子瑜居安辑手作恭:可

九位少男少女鱼贯而出了后院,小厮们搬来案几文房四宝,铺好笺纸磨墨伺候。左边子瑜在海棠树下先绘制海棠,右边居安在池塘边绘制荷花。绘制完成,二人交换位置换景作画。待两景都绘制完成,使小厮去前厅换回众人。

众人手持两个竹牌,依次欣赏四幅画作。四幅整齐摆在两张案几上,画前各放一瓷盘可放置竹牌。子瑜居安二人站得稍远一些,等待他们品评放竹牌。一段时间后,众人已经选票完毕。子瑜和居安上前,清点数量定结果。

从左至右:

第一幅居安荷花图:五竹牌

第二幅子瑜海棠图:六竹牌

第三幅居安海棠图:四竹牌

第四幅子瑜荷花图:三竹牌

荷花图:八竹牌  海棠图:十竹牌 

海棠胜

棠小紫坐在案几前看着两幅海棠图,赢了她就开心笑得一脸灿烂。莲花君也站在案几旁垂头丧气,不就是颜色鲜艳些,不就是娇媚动人些。我也亭亭玉立婀娜多姿,随风飘摇风情万种哪里差了。莲花君对着两幅海棠画吹了一口气,两幅画随风飘走落在池水里。

一群看画掉进池塘里,打捞上来已经笔墨已经晕开,纸张也粘成一团破碎,纷纷可惜叹之。一场品花宴落幕,丞相府里又恢复了寂静。

“你这嫉妒心也太强了。莲小可你心里恶毒,比不过就毁了。然而,事实是无法更改,毁了也不能抹灭我赢了。今年你该听我命令,你可别想躲掉毁约。君子一言 驷马难追 若你敢毁约以后都被想我理你了”棠小紫幸灾乐祸地看着他,又对他勾勾手指“来,先叫声姑奶奶听听”

池塘边的莲花君看着坐在树上的海棠小姐,气得咬牙切齿。

“棠小紫,你别得意”

又屈服淫威

“姑奶奶”

夏日的夕阳落幕,暮光洒在丞相府的后院,莲花与海棠相望争相辉映,微风轻拂,随风摇曳身姿,共绘制六月海棠引莲图美景。

5. 国画·名家 | 不凋的荷花在墨色中绽放

荷花花叶清秀,花香四溢,自古就受到人们的喜爱,荷花素有“花中君子”之称,有品格高尚、纯净美好等寓意。莲花有并蒂同心者,为一蒂两花,且“莲”与“怜”谐音,是男女好合、夫妻恩爱的象征;莲花多子,故可寄托多子多福的愿望。

国画中荷花有很多寓意象征,周敦颐为我们塑造了一个 出淤泥而不染 ,中通外直的君子形象; “一品清廉” ,荷花寓意公正廉洁,是对清官的赞扬; “本固枝荣” ,荷花枝繁叶茂,用荷花丛生比喻根基牢固,兴旺发达,家道昌盛……

除此之外,画家笔墨下写意大气的墨荷更是给我们更多思想遨游的空间。

此图原载《烟云集绘册》。无款,签题黄居寀作。居寀为筌子。评曰:居寀之画鹤,多得筌骨。其有佳处,亦不能决其高下。至于花竹禽雀,皆不失筌法。

此图绘出水荷花一朵,淡红色晕染,花下衬以绿叶,叶下荷梗三枝。作者用俯视特写的手法,描绘出荷花的雍容外貌和出淤泥而不染的特质。全图笔法精工,设色艳丽,不见墨笔勾痕,是南宋院体画中的精品。

大液池内碧叶连天,莲花掩映,浮萍丛生,几对野鸭正徜徉于湖面之上;空中彩蝶飞舞,乳燕展翅,一派风和日丽的景色。叶、花皆双钩填彩,以色彩之深浅绘出俯仰向背的关系。用笔十分精细,得院体画之精髓。

张中,字子政,亦作子正,松江人,山水师黄公望,尤长于墨笔绘花鸟竹石,笔墨疏简,风格俊逸,属于文人画写意体系。《枯荷鸳鸯图》用浅淡笔墨画败荷,水边坡石,石上鸳鸯双栖,构图取势简洁疏朗,水墨点染与没骨法并用,笔墨粗简,略带写意,色调淡雅,表现了张中花鸟画的典型面貌。

图中几株荷叶欹正仰俯,荷花或含苞,或盛开,姿态不同。苇草丛立,水草点点,湖水清澈见底。一对鸳鸯正嬉戏水中,毛羽丰美,情趣盎然。一只翠鸟停于荷杆上,正欲展翅掠出。该图写景写物,形象生动,画面清秀,兼工带写。以没骨写叶,以粉白勾花,工笔与写意和谐统一,笔墨自然,设色淡雅,意境清俊朗。

周之冕的花鸟图勾染点簇,兼工带写,自成一家,创立“勾花点叶派”技法,他将陆治的设色工致和陈复的水墨写意画法融合于一体。此图勾线填彩,雅致高逸,色调明润清丽。

此画描绘地是荷塘残叶,一只鸷鹰正搏击白鹭。鹰从画面的右上方往左逆转而下,强劲的双翅微微收拢,头颈有力地转了过来,两爪已经攥紧向下,凶狠的眼睛紧紧盯着猎物,正箭一般地冲向在残荷与芦苇间奔逃的白鹭,仿佛刹那间,白鹭就成为鸷鹰的口中之食。画面的下方,白鹭在芦苇与残荷间仓皇奔逃,其它禽鸟也都恐怖惊避,有一只野鸭张嘴向上看,头颈紧缩,一幅恐惧之态。在具体表现上,画家将芦苇、荷叶、莲蓬、白鹭、禽雀杂乱地安排在一起,更好地体现了白鹭、禽雀遭受袭击时的慌乱情景。几片残荷,数枝芦花,点明了正值初秋季节,萧杀的秋景渲染了气氛。使画面的调子统一和谐。

构图简洁洗练,布局清新奇巧。水墨加入了适量的胶,以避免水墨渗散,恰是此图的特色所在。图中以淋漓的墨色画荷叶,画蟹则寥寥数笔,看似草草为之,实则浓、淡、枯、湿、勾、抹、点多种笔法参用,形状虽夸张,却饶有笔情墨趣。画上自题诗曰:“兀然有物气豪粗,莫问年来珠有无。养就孤标人不识,时来黄甲独传胪。”诗意幽默。

近代著名美术史论家黄宾虹说:老莲画法上溯晋唐,下开扬州八怪之先声,以至山阴诸任氏而止。概括了陈洪绶作品的师承影响。《荷花图》笔法劲健,怪石嶙峋,尖峭突兀,荷花则敦厚朴茂,画风写实。

陈洪绶对人物、山水、花鸟画无所不精,当时有“南陈北崔”的美誉。花鸟画勾勒精细,色泽清丽,风格鲜明。此图画水中亭亭而生的红莲花。赭墨石色的湖石衬托着绿叶、红莲。水中一对鸳鸯在戏嬉。花鸟以劲细的线条勾勒,敷色艳丽,层次细腻,变化微妙。湖石用笔方折粗硬,衬托了描绘精细圆润的莲花、莲叶。这种对比衬托的手法是陈老莲常用的。图上自识:“溪山老莲洪绶写于清义堂。”

构图简洁洗练,布局清新奇巧。水墨加入了适量的胶,以避免水墨渗散,恰是此图的特色所在。图中以淋漓的墨色画荷叶,画蟹则寥寥数笔,看似草草为之,实则浓、淡、枯、湿、勾、抹、点多种笔法参用,形状虽夸张,却饶有笔情墨趣。画上自题诗曰:“兀然有物气豪粗,莫问年来珠有无。养就孤标人不识,时来黄甲独传胪。”诗意幽默。

这是一帧工笔设色花卉小品,技法从宋代院体画中脱变而出。钩勒晕染,功力深厚。花、叶的线条工细而不呆板,敷色艳丽而不浓腻。光彩奕奕,栩栩如生。构思别致巧妙,以局部的深入描绘使形象格外突出鲜明。尺幅之中,只着一花半叶,一株水草率意地穿插其间。晕染工致,将荷花的叶脉甚至纤维也用细笔毫发无遗地勾出。整个画面显得气闲神静、恬润温雅。

此画描绘了秋风萧瑟之中,一茎新荷凌空而出,盛放的花瓣娇艳动人,与凋残半枯的荷叶以及枯槁无色的莲蓬形成鲜明对比。荷花以恽寿平特有的没骨画法绘出,色调清丽冷艳,用笔洒脱飘逸,营造出一派空潆的韵味。画幅左上自题:“此帧数年前在东池上醉后涂抹,残荷离披芦草交横,略得荒汀寂寞之至,置乱纸残帙中,不知何时为书老所得,今秋偶出示,余恍然如房次律遇故物于破瓮中也。因书老索题戏为拈笔”。

此画取荷塘一角,红荷盛开,新荷残叶映带成趣,塘水清澈,水草飘动。呈现盛夏荷塘一派蓬勃的景象。此图用没骨法画成,荷花的染色,以粉带胭脂,由瓣头渐入而成;荷叶以浅色作底,又以深色渲染让出叶脉。

此画写双鹭在荷塘浅水之处觅食。将墨之浓淡干湿发挥至极致,或以浓墨重笔写新荷之郁郁生机,或以淡墨枯笔写老荷之萧索凋败。双鹭以淡墨简笔勾画,枯笔焦墨点提出眼部、喙、爪。传神生动,纵逸泼辣,挥洒自如。作者宗法徐渭,更在画中融入其书法特点,画面多有干枯、飞白和运笔迅疾之迹,给人以畅快淋漓,一气呵成之感。

这幅画描绘的是清风拂过的河塘,水波涟漪,阔大的荷叶与荷花也随风轻轻摇动。荷塘的水面画家没有完全用空白的虚境表现,而是用湿笔淡墨富于动感的笔势略加点染,表现水波荡漾。此画上有画家自题:“浦上生绿烟,波底荡红云。勿摇双桂楫,犹恐湿湘裙。相约采莲来,艇子打两桨。惊起白鹭鸶,飞入横塘港。……”描绘荷叶田田、荷花盛开的荷塘风景。

款题“蒲塘秋艳,抚南田公本,女氏恽冰。”钤“恽冰”、“清于”印。

作者以写实的手法,成功刻画了蒲塘秋日的丽景.。整幅运用没骨法,萍藻以色彩直接点就,荷花则以粉红色点染花尖,旋即以清水迅速晕开,色阶层次丰富,色调深浅过度自然,真实地展现出花瓣清淡雅丽之美。

八大山人描绘荷塘,多是浅水露泥,荷柄修长,扶摇直上,亭亭玉立,具有君子之风。在这幅图中,与莲荷相呼应的左下面画水中露石,组合得当,右部留在画外,用笔放逸,疏秀而具生气。八大山人曾自云:“湖中新莲与西山宅边古松,皆吾静观而得神者。”可见其画荷是观察入微,静观悟对而以意象为之,信手拈来,妙趣自成。

6. 国画荷花作品

国画荷花作品有:

一、《荷花图》:中国近代画家张大千创作的水墨画。

作品绘画的是荷花,整幅画,构图饱满,疏密有致,用笔豪放大气,格调清新典雅,仿佛预示着一个新生命的诞生,具有一股强劲的蓬勃向上之势。

7. 详解水墨荷花-国画中的荷花作品欣赏

夏荷

 

荷花种类很多,分观赏和食用两大类。原产亚洲热带和温带地区,中国早在周朝就有栽培记载。荷花全身皆宝,藕和莲子能食用,莲子、根茎、藕节、荷叶、花及种子的胚芽等都可入药。其出污泥而不染之品格恒为世人称颂。“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就是对荷花之美的真实写照。荷花“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尚品格,历来为诗人墨客歌咏绘画的题材之一。

 

 

座上有琴尊,燕来燕去皆朋友。

山中无历日,花开花落也春秋。

 

 

午梦扁舟花底,香满西湖烟水。                                       急雨打篷声,梦初惊。                                      却是池荷跳雨,散了真珠还聚。

聚作水银窝,泻清波。

 

 

 

南宋 佚名《荷蟹图》花鸟画小品

        图中残败的荷叶枯黄斑驳,半浸于水中,一只雌蟹挥螯伏于叶上。红蓼、蒲草、浮萍、水藻等,

其叶片边沿均已泛黄,显示出时已临秋,荷叶的颓势与雌蟹的鲜活形成强烈的对比。

荷叶用双钩夹叶法描绘,叶之叶筋、斑纹及莛上的小刺都刻意求工,雌蟹用笔缜密严谨。

北宋 马兴祖《疏荷沙鸟图》花鸟画小品

南宋 吴炳《出水芙蓉图》

明 陈洪绶《荷花鸳鸯图》

    《荷花鸳鸯图》中有作者署款:“溪山老莲陈洪绶写于清义堂。”下钤:“陈洪绶印”(白文)、“章侯”(朱文)。

此图以荷花为题,由含苞欲放到花蕾初绽,从含露朝阳到争艳怒放。而荷叶的俯仰截掩则映衬其“出淤泥而不染,濯青莲而不妖”的拟人化风范。一块太湖石,立在荷叶丛中。两只彩蝶在空中翩翩起舞,一动一静,互为呼应。

莲叶的婀娜多姿,荷花的娇艳欲滴,与古石的瘦硬层叠构成了鲜明的对比。一对鸳鸯在水面戏水悠然,打破了一池碧水的宁静。

作者用笔工致而不显刻板,着色醇厚而不流于俗腻,画风素洁明快,

 

清 余稺  小品 清宫廷工笔花鸟画 荷花 《花鸟图册》其四

        此册共十二开,构图简洁、高雅,设色明丽妍美,笔法工整细腻,飞蝶、蚱蜢、小鸟的造型准确,栩栩如生,画家有扎实的写生功底。此图册绘兰花牡丹、宣花、百合花、荷花、秋菊、桃花、海棠、玉兰、梅花、腊梅等。
        《石渠宝笈》著录。

明 魏学濂《荷花鹭鸶图》

  画家以泼墨写出荷叶,以重墨勾筋描络;双钩写荷花。白鹭近似白描。

清 吴应贞《荷花图》

        作者在图中没有刻意地描绘水,而是通过惬意于荷花丛中的鱼儿,将一池清水巧妙地暗示了出来。又通过鱼儿若聚若离、或远或近的交错游动,巧妙地扩展了画面的深远空间。图中所绘花、叶敷色艳丽而不浓腻,工致的晕染。

清 李鱓shan《荷花图轴》花鸟画立轴

图上画家自题『休拟水盖染汚泥,墨晕翻飞色尽黧(li)。昨夜黑云拖浦溆,草堂尺素雨风凄』。
        款署『雍正乙卯中冬予将北行,镗下写于竹个之泪痕墨汁山房。李鱓』。钤『墨磨人』白文印。       

花丛寥落,临水弄影,翻红坠绿,暗合无边秋水。

 

清 朱耷  水墨荷花轴

近现代 张大千《出水芙蓉图》莲花 花鸟画立轴

        题识:明月曾呼白玉盘,多情更照玉栏干。香吹一夜西风满,水殿罗衣讶许寒。中华民国五十六年丁未夏爰翁。

        此帧《出水芙蓉》是以水墨淋漓,层次丰富,随意奔放的荷叶和幼笔钩勒。

 


8. 我有一副杨家将卷轴画,表面好像是丝绸的,是原济的作品不知道是真假。

石涛属清四大名家,鉴定很简单,做假除复印就是人工描画,从画面人物、动物、植物等的动态、表情,神态,是一般大作家所不能仿的,历史上只有《张大千》能仿的出来部分石涛50岁以前的画,50岁以后的画连张大千也无法仿到以假论真。
石涛(清代画家)
石涛(1642一约1707),清代画家、中国画一代宗师。法名原济,一作元济。本姓朱,名若极。字石涛,又号苦瓜和尚、大涤子、清湘陈人等。广西全州人,晚年定居扬州。明靖江王后裔,幼年遭变后出家为僧,半世云游,以卖画为业。早年山水师法宋元诸家,画风疏秀明洁,晚年用笔纵肆,墨法淋漓,格法多变,尤精册页小品;花卉潇洒隽朗,天真烂漫,清气袭人;人物生拙古朴,别具一格。工书法,能诗文。存世作品有《搜尽奇峰打草稿图》《山水清音图》《竹石图》等。著有《苦瓜和尚画语录》。
窗体顶端
窗体底端
石涛,本姓朱,名若极,小字阿长,削发为僧后,更名元济、超济、原济,自称苦瓜和尚。游南京时,得长竿一枝,因号枝下叟,别署阿长,钝根,山乘客、济山僧、石道人、一枝阁。他的别号很多,还有大涤子、清湘遗人、清湘陈人、靖江后人、清湘老人、晚号瞎尊者、零丁老人等。
他是明宗室靖江王赞仪之十世孙,原籍广西桂林,为广西全州人。其生年有明崇祯九年、十四年、十五年(1636年、1641年、1642年)诸说,卒年有清康熙四十四年、四十九年、约五十七年(1705年、1710年、约1718年)诸说。明亡后,朱亨嘉自称监国,被唐王朱聿键处死于福州。时石涛年幼,由太监带走,出家,法名原济,字石涛,别号大涤子、清湘老人、苦瓜和尚、瞎尊者等。曾拜名僧旅庵为师,性喜漫游,曾屡次游敬亭山、黄山及南京、扬州等地,晚年居扬州。他既有国破家亡之痛,又两次跪迎康熙皇帝,并与清王朝上层人
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壬午 1岁
石涛生。原姓朱,名若极,明靖江王朱亨嘉之子,广西全州人。
清顺治二年(1645年)乙酉 4岁
明靖江王朱亨嘉称“监国”于桂林,不久因同室操戈被杀。石涛由宦官(即后来的喝涛)带至全州湘山寺出家为僧。清顺治八年(1651年)辛卯 10岁
粤西战事频仍,石涛最迟不晚于此时离开全州,辗转到武昌。清顺治十二年(1655年)乙未 14岁
《双钩兰竹》题跋:“十四写兰五十六,至今与尔争鱼目。始信名高笔未高,悔不从前多食肉。” 清顺治十四年(1657年)丁酉 16岁
写于武昌之《山水花卉图》册(广东省博物馆藏)为目前所知最早纪年作品。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辛丑 20岁
是时左右在湖湘、武昌一带“居久之”。清康熙三年(1664年)甲辰 23岁
是年前后,由武昌东下,抵庐山,到开先寺。作《山水人物图》卷。清康熙四年(1665年)乙巳 24岁
由庐山东下江浙。漫游杭嘉湖地区后转赴松江,原济。清康熙五年(1666年)丙午 25岁
至宣城先后驻锡于敬亭山麓之广教寺、金露庵和闲云庵。清康熙六年(1667年)丁未 26岁
在宣城,写《十六罗汉应真图》卷。作《山水册》第八开。清康熙七年(1668年)戊申 27岁
曾至歙县作画,在《山水人物图》卷第二段“披裘翁”上题云:“戊申,新安太平寺。” 清康熙八年(1669年)已酉 28岁
春日,作《山水册》第九开,题:“酉春得此,图之记乐。”夏日在歙县紫阳书院作《金竺朝霞图》。作《山水册》第七开。清康熙九年(1670年)庚未 29岁
在宣城,曾携侣游黄山。清康熙十年(1671年)辛亥 30岁
在宣城。秋天作《山水图》。款云:“时辛亥之秋,敬亭下,石涛济山僧。” 清康熙十二年(1673年)癸丑 32岁
深秋,在宣城之闲云庵跋画,云:“作书作画,无论老手后学,先以气胜得之者。” 清康熙十三年(1674年)甲寅 33岁
夏天,在宣城南湖,作《山水人物图》卷之“湘中老人”。冬至,游昭亭双塔寺,写《观音图》轴。清康熙十四年(1675年)乙卯 34岁
在宣城。曾到松江探视旅庵。作《松阁临泉图》,款云:

“时乙卯秋日,粤西济山僧石涛。” 清康熙十五年(1676年)丙辰 35岁
《山水图》轴题云:“丙辰客赏疗之大安寺。” 清康熙十六年(1677年)丁巳 36岁
夏日。在广教寺。《诗画合璧图》卷题:“丁巳夏日。”深秋,游苏州虎丘,作《山水图》册之第四开。此年曾游泾县水西,作《山水人物图》卷之“铁脚道人”。清康熙十七年(1678年)戊午 37岁
夏,应钟山西天道院之请,到南京。清康熙十八年(1679年)己未 38岁
在南京。于秦淮之怀谢楼作《山居图》,题跋中有“用情笔墨之中,放怀笔墨之外”之语。冬,在宣城,准备赴南京。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庚申 39岁
居南京长干寺一枝阁。作《书画》卷,题云:“庚申闰八月初得长干一枝七首。”与戴本孝、程邃、孔尚任、梅清、屈大均有往来。清康熙二十年(1681年)辛酉 40岁
作《荷花图》赠梅清。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壬戌 41岁
冬日,在一枝阁中画《山水册》,跋云:“今人古人,谁师谁体;但出但入,凭翻笔底。”“画家不能高古,病在举笔只求花样。” 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癸亥 42岁
在南京。作《书画册》,题云:“我且作离亭之赠,集癸亥近稿一卷,复成一律。” 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甲子 43岁
在南京。康熙帝首次南巡,驻跸南京,并巡幸长干寺,石涛与寺中僧众一起接驾。是年写有《山水册》,在其中一页《奇山突兀图》题云:“画有南北宗,书有二王法。张融有言,‘不恨臣无二王法,恨二王无臣法。’今问南北宗:我宗耶?宗我耶?一时捧腹曰:我自用我法。” 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乙丑 44岁
在南京。二月,雪霁,乘兴策杖探梅,抵青龙、天印、东山、钟陵、灵谷诸地。新夏,过五云精舍,为苍公作《万点恶墨》卷。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丙寅 45岁
冬月,为智企写《山水图》卷志别,跋中有“余亦私计踏草幽蓟”之语。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丁卯 46岁
春天,到扬州,参与孔尚任秘园雅集。冬,准备赴京,作《生平行》长诗留题一枝阁,兼别金陵诸友。冬天到扬州。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戊辰 47岁
在扬州,“北游不果”,于是客大树堂。
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已巳 48岁
在扬州,康熙帝第二次南巡,石涛在平山堂接驾,作纪事诗二首。约于是年秋冬前往北京。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庚午 49岁
抵京,客且憨斋,发“诗中画”、“画中诗”高论。是年写有“诸方乞食苦瓜僧”诗。清康熙三十年(1691年)辛未 50岁
二月,为博尔都写墨竹,王原祁为补坡石。客且憨斋为主人慎庵作《搜尽奇峰打草稿图》卷,跋中有“不立一法是吾宗也,不舍一法是吾旨也”之语。秋七月,客慈源寺,作山水册,题跋出现:“我用我法”四字。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壬申 51岁
三月,于海潮寺为伯昌先生作画,跋云:“师古人之迹而不师古人之心,宜其不能一出头地也,冤哉。”秋,买舟南下,从北京回扬州。沿运河南下情形,具见《清湘书画稿》。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癸酉 52岁
在扬州。是年,为黄山惊远先生作山水轴。自跋《余杭看山图》卷云:“癸酉冬日,借亭先生携此卷游余杭,归来云与大涤不异。” 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甲戌 53岁
八月,为鸣六先生作《山水册》,并题跋评论画坛诸大家特点,称八大山人“淋漓奇古”。上海博物馆藏《花卉册》十二开始以“大涤子”署款。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乙亥 54岁
五月,有安徽之行。夏天,作《巢湖图》轴。七月,偕友泛舟白沙翠竹江村。秋九月,为器老作《山水》卷。冬,在“真州学道处”为黄砚旅作画,仍在仪征。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丙子 55岁
夏六月,离扬州,至歙县,避暑于程浚松风堂。完成《清湘书画稿》。《淳化阁帖》卷款署:“时丙子秋八月,清湘瞎尊者临于清莲阁下。”秋九月,于扬州作《春江垂钓图》轴(唐云旧藏)寄赠八大,称八大为“长兄”。是时前后营建大涤草堂,为此曾致函八大山人,索画《大涤草堂图》。出现“大涤堂”、“大涤子极”等印,大量使用大涤子为号署款,直至逝世。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丁丑 56岁
二月,石涛题八大《水仙图》卷,称八大为“金枝玉叶老遗民”。始见署“若极”之名。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戊寅 57岁
夏日,八大山人寄赠《大涤堂图》,石涛题诗于其上。是年,始识李鱴,一见如故。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已卯 58岁
《为拱北作山水图》轴题“己卯有建宁之游”。为咸翁作山水册十二帧,题跋中有“深愧未入古人堂奥,何有元气磅礴”语。浴佛日,八大山人为岱老年翁作古树苔石,石涛为补水滩红叶,并题诗一首于上。秋日作《太白诗意图轴》题署:“己卯秋日,青连阁下。” 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庚辰 59岁
在扬州。上元前二日,为吴与桥作《溪南八景图》册,第三开题署:“庚辰上元前二日,青莲阁。”上元后二日,作《山水花卉图》册。九月,石涛为其门人洪正治作《写兰册》,内有染庵居士跋《写兰册》涉及八大。约于此年前后,石涛托李松庵致函八大再索画《大涤草堂图》。
清康熙四十年(1701年)辛已年石涛60岁,三月在扬州,此时的石涛置身寺内,心感愧疚,那个时代以连环故事画作品而受世人追捧,石涛开始专心画《杨家将》为自己开脱,让以前反清复明的义士得于安抚,自己也得于解脱。加上《清四画僧》已经名扬四海,此时的作品改名原济,画的风格完全按他自己喜欢的画,画的题材结合当时需求,深受反清复明的后裔追捧,后因康熙下旨清查反清复明后裔,因此现代市场以原济提名的画非常稀少。
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壬午 61岁,在南京。在乌龙潭观桃花,作《云山图》轴,跋云:“写画凡未落笔,先以神会。”秋八月,作画,题跋中有“天地浑溶一气,再分风雨四时;明暗高低不同,不似之似似之”语。因诗中带有反意,被贬后多病,生活流浪。
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癸未 62岁,夏日,有论画之语,云:“笔墨当随时代”。秋,为刘石头作画,畅论用点,结语云:“法无定相,气概成章耳。” 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甲申 63岁七月,作《赭墨山水图》,题诗云:“半空半壑远山村,疑是风烟势欲吞。险到无边堪绝倒,凭天不尽画云门。” 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乙酉 64岁
重九,画山水以赠道先生,题跋中有体力不支之叹。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丙戌 65岁
春,作《梅花吟》,有“何当遍绕梅花树,头白依然未有家”之句。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丁亥 66岁
秋冬,病情恶化,卒后葬在扬州蜀岗之麓。

四画僧

朱耷

石涛

髡残

弘仁

9. 看看中国大咖画的荷花莲叶这才叫水平

▲【吴昌硕荷花图轴】

《荷花图》右上方以篆书自题:“石师泼墨,往往如此。乙巳秋中吴俊卿。”吴昌硕时年62岁。

图绘荷塘小景。荷叶以泼墨法绘出,墨分五彩,浓淡相宜;荷花以胭脂加水晕染,得娇艳欲滴之貌。构图盈满,层次鲜明,画风新奇。

▲【李鱓荷花图轴】

《荷花图》画上题七言绝句:“休疑水盖染淤泥,墨晕翻飞色尽黧。昨夜黑云梅浦溆,草堂尺素雨风凄。”

《荷花图》是李鱓58岁时的作品,为其成熟画风的代表作。图绘夜雨之后的出水芙蓉,出污泥而不染,枝叶高低错落,不蔓不枝,清新活泼。用笔奔放雄浑,挥洒自如,用墨浓淡相间,淋漓尽致地烘托出雨后荷塘烟雾蒸腾、水泽弥漫的意境,妙得天趣。李鱓非常注重水份在笔墨中的运用,他曾云:“画家以笔墨为主。八大山人笔胜于墨,石涛尚人墨胜于笔,笔墨极其妙,要于用水中时求之,不得此三昧者难以此语相告也。”画中的题诗安排在画面上方,与下面的荷叶相呼应,起到补充画面的作用。而题诗在内容上又发挥了画外之意,诗、书、画完美地结成一体。

李鱓的花鸟画不拘绳墨,酣畅淋漓,为他人所不及。但他也并非不讲法度,郑板桥为其所绘《花卉》册作跋时评价:“规矩方圆,尺度颜色,浅深离合,丝毫不乱,藏在其中,而外之挥洒脱落。”

▲【冯宁荷花图扇页】

《荷花图》扇页有自题:“乱碧风初卷,新红霞半含。

此作以没骨法绘前后景,前景是以绿色横涂斜抹的芦苇,后景是“碧叶喜翻风,红英宜照日”的特写荷花。芦苇为风所动,其纵横离乱的姿态没有干扰荷花端庄大气的整体形象,反而以其天然荒率的恣致,衬托出荷花作为水中仙子高华绝俗,“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品质。作为宫廷画家,冯宁这种气韵高雅的画风迎合了清皇室的审美意趣。

▲【高凤翰荷花图轴】

《荷花图》图绘荷塘秋色,荷花于秋风中若俯若仰,似显似藏。荷叶或以浓墨泼染,以示勃勃生机,或以赭色晕染,以示萧索凋败。全图在墨彩交融中表现了满池风动、“接天莲叶无穷碧”的意境。作者以洒脱不羁的笔墨抒发了豪放的情怀。高凤翰时年45岁。

▲【缂丝荷花青蛙图轴】

此图是在本色地上缂织荷花青蛙。画面上两片大荷叶将荷花衬托得分外娇柔,水面的浮萍上跳跃着两只青蛙。画面构图简练而富于情趣,颇具文人画的韵味。

图轴缂法简单,物象全用平缂,个别部位如荷花花瓣用长短戗,花与叶的轮廓线用构缂或环缂等。设色亦不多,但巧用色差来表现物象,荷叶以灰绿、蓝绿分别表现正反面;浮萍用深灰、灰、绿、浅绿、蓝绿五色配合,更具写实感;青蛙的脊背半灰半绿,惹人喜爱。

▲【朱多炡荷花野凫图扇页】

《荷花野凫图》扇页有自题:“岁丁卯七夕为嗣宗长侄写。多炡。”丁卯是明隆庆元年(1567年)。

此图为野凫嬉戏小景图。荷花笔墨虚虚实实,以没骨法设色,注重水与色之间的交融,表现出荷塘为水汽所笼罩,若隐若现的含蓄之美。野凫以小写意刻画,姿态各异,造型生动,表现出作者细致的观察力和对景写生的能力。作者在七夕,这个亲人相聚的特殊日子里,将此画送给长侄朱统錝(号嗣宗),浓厚的亲情溢于画中。

▲【陈洪绶荷花鸳鸯图轴】

《荷花鸳鸯图》此图以“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荷花为题,花朵清丽,或含苞,初绽、或怒放,多姿多态;枝叶带露,娉婷舒展,俯仰欹侧;湖石雄奇,锐利坚崚,厚重沉凝。两只彩蝶在空中翩翩起舞,一对鸳鸯在水面戏水悠然,打破了一池碧水的宁静。一只青蛙正隐伏于石后的荷叶上觊觎甲虫,弓身欲动,给画面平添了几许生机与意趣,从中可见画家善于观察的细心与状物精微的匠心。

作品用笔工致而不显刻板,着色醇厚而不流于俗腻,画风素洁明快,既有应物象形的写生功底,又不乏变幻合宜的适度夸张,画面呈现出一种在繁与简,疏与密、刚与柔的对比变化中的合谐与统一。

从署款和绘画风格上推断,当是陈洪绶中年的作品。

▲【荷蟹图页】

《荷蟹图》图中残败的荷叶枯黄斑驳,半浸于水中,一只雌蟹挥螯伏于叶上。潺潺流水中生长、飘浮着红蓼、蒲草、浮萍、水藻等,其叶片边沿均已泛黄,显示出时已临秋,荷叶的颓势与雌蟹的鲜活形成强烈的对比。画面刻意求真,荷叶用双钩夹叶法描绘,叶之叶筋、斑纹及莛上的小刺都刻意求工,雌蟹用笔缜密严谨。此图画面意境生动,题材别出新意,为宋人写实画作的典范。

▲【黄慎荷鹭图轴】

《荷鹭图》自题款:“双鹭应怜水满池,风飘不动顶绿垂。立当青草人先见,行榜白莲鱼未知。一分独拳寒雨里,数声相叫早秋时。林塘得雨须增价,况与诗家物色宜。瘿瓢。”钤“黄慎”朱文印、“瘿瓢”白文印。鉴藏印钤“借树山房”。

黄慎的花鸟画更多地继承了明代徐渭的泼墨大写意花鸟画风。此图描绘雨后双鹭于荷塘憩戏觅食的情景。画上荷花数茎,枝叶劲挺,花瓣娇媚,似有暗香浮动。两只白鹭翩翩而下,谨慎地着入水面,画家通过这一细节巧妙地表现出“水满池”的情景,“用笔极简,意趣自足”,由此可见一斑。对于荷叶的用笔恣肆狂放,墨色浓重,显示出荷花枝叶肥厚、“风飘不动”的旺盛生命力。在硕壮浓郁的荷叶的衬托下,以淡而轻的笔法描绘出白鹭的轻盈稚嫩,惹人怜爱。此外,画家在简洁的构图中力求营造空间感:图中荷花高低错落,荷叶相互掩映,俯仰向背,姿态各异,有着明显的纵深前后关系。两只白鹭停息在荷杆之后,尤其那只迎面飞来的白鹭起到了扩展画面空间的作用。在文人画中,很容易因注重笔墨形式而忽略景物的空间感,职业画家出身的黄慎在吸收文人笔墨情趣的同时,恰当地将写实与写意相结合,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鹡鸰荷叶图页】

《鹡鸰荷叶图》图中荷塘里枯枝断茎,一片残败的荷叶向上斜出,翻卷的叶面,满布虫蚀的痕迹,一只鹡鸰停驻其上,双爪紧握荷茎,扭颈俯视,神情专注,为萧瑟的深秋平添了几许生气。鸟羽刻画细腻,先用色渲染,然后以极细之笔勾出,笔法生动秀逸。构图疏密有致,动静结合。

▲【傅山墨荷图轴】

《墨荷图》图中写暮秋池塘,以“泼墨法”放笔作荷叶数茎,墨色浓郁,水气淋漓。以细笔中锋勾写荷花、莲蓬,形简意赅,婆娑生姿,颇具枯秀韵致。下方画溪流潺湲,细苇汀草,一派恬静景象。幅上题句取自周敦颐《爱莲说》,借此突出了作者以荷花自况,高蹈磊落的风范。此图未署年款,据其题字结体行笔风貌,当为晚年率意写生之笔。傅山以善书者名世,所作山水、花草等皆则不规步于前人,多以行书、草书笔法直抒胸臆,自具面目,其画虽在明清画坛影响不大,但体现了晚明文人书家偶作翰墨游戏,实践“书画同源”理念的典型特色。

▲【石涛墨荷图轴】

《墨荷图》图绘欣欣向荣的荷塘景色。构图疏密交错,通过荷叶、茨菰、莲蓬、蒲草间的相互掩映构筑出变化丰富的空间层次。用墨淋漓尽致,浓淡、枯润相生,显现出作者较强的笔墨把控能力。

▲【陈师曾荷柳图轴】

《荷柳图》画幅右上侧自题:“荷花世界柳丝乡。衡恪为卫嫣世妹写于双棠馆。”

本幅作品画夏日池塘小景,荷花盛开,柳条低垂。柳叶的画法颇似隶书中波磔的笔画,笔调轻盈,活泼跳跃。荷叶则用笔饱满,大片色块与灵动的柳叶形成鲜明的对比。陈师曾的花鸟画构图多变,不落俗套,少有雷同,此图表现出一种轻松、恬淡的趣味,令人耳目一新。

▲【陈师曾墨荷图轴】

《墨荷图》画面右侧张大千题:“水殿风来暗香满。师曾画荷,大千补茨荘水草。”

图中陈师曾画荷用笔粗放,富有拙趣,而张大千画的水草笔触伶俐潇洒,英气勃勃,二人之画风差异明显,但相互补充,配合颇为默契。画面突出了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品格,令人观之似觉暗香浮动。

▲【陈师曾墨荷图轴】

《墨荷图》此图布景用笔都极其简省,以少胜多。“简笔”(或称“减笔”)画法早已有之,宋时梁楷即以此法著称。画家用高度概括精炼的线条或笔划塑造物态,寥寥数笔却形神兼备。陈师曾此作笔力似徐渭之狂纵,风格如八大(朱耷)之孤傲,所画墨荷昂然向上,刚强不屈,抒发出画家胸中郁勃之气。

▲【吕纪残荷鹰鹭图轴】

《残荷鹰鹭图》画面描绘了秋日荷塘中惊心动魄的一幕,苍鹰俯冲搏击白鹭,白鹭冲进苇丛深处,希图逃脱。众鸟或纷纷躲避,或受惊鸣叫。劲风吹动芦苇残荷,更添肃杀之气。作者把握住禽鸟的自然特征,赋予了戏剧化的情节表现,使画面具有扣人心弦的感染力。画家用写意的笔法画出枯败的荷叶,效果逼真,体现出高超的水墨控制能力。

▲【朱耷荷石水鸟图轴】

《荷石水鸟图》图绘荷叶下一只水鸟栖于孤石上,形成全图之焦点。水鸟形状独特,单足独立,神态凄凉,它似在休憩,更似在冷眼观望这冰凉的世界。作者孤寂凄凉的处境、强烈的反清复明思想以及面对清廷统治日益稳固而无可奈何的心境或多或少地呈现于作品之中。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 琴棋书画APP,如有争议请联系删除!

热点内容
亿酱荷花酒 发布:2025-02-05 13:55:21 浏览:975
盆栽二丁花 发布:2025-02-05 13:50:06 浏览:731
插花在线培训 发布:2025-02-05 13:49:26 浏览:628
玫瑰花切模 发布:2025-02-05 13:48:32 浏览:58
软和绿咀荷花 发布:2025-02-05 13:35:10 浏览:395
如何挑选盆景 发布:2025-02-05 13:31:52 浏览:270
盆景溧水枝 发布:2025-02-05 13:30:15 浏览:218
鲜花的先 发布:2025-02-05 13:19:50 浏览:34
茶花小五保 发布:2025-02-05 13:19:40 浏览:11
可园盆景 发布:2025-02-05 13:11:02 浏览: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