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花园百科 » 荷花与名妓

荷花与名妓

发布时间: 2023-08-10 02:18:06

1. 苏小小魂断西泠桥的故事

苏小小,生平无详考,相传是南齐时钱塘名妓,年十九咯血而死,终葬于西泠之坞。
传说苏小小死后葬于西泠桥畔,前有石碑,题曰:钱塘苏小小之墓。苏小小墓在杭州的知名度可谓家喻户晓,据传说苏小小死后,芳魂不散,常常出没于花丛林间.据史书记载,宋朝有个叫司马樨的书生(在洛下梦一美人搴帷而歌,问其名,曰:西陵苏小小也。问歌何曲?曰:《黄金缕》。后五年,才仲以东坡荐举,为秦少章幕下官,因道其事。 少章异之,曰:“苏小之墓,今在西泠,何不酹酒吊之。”才仲往寻其墓拜之。是 夜,梦与同寝,曰:妾愿酬矣。自是幽昏三载,才仲亦卒于杭,葬小小墓侧。)

2. 画上荷花和尚画,下联是什么

上联“画上荷花和尚画”由明代画家、书法家、诗人唐伯虎在一座寺庙所留版,下联清代李调元所作为:书临权汉贴翰林书。

上联是唐伯虎在一座寺庙所留,整个上联采用了回文兼谐音的巧妙,它的正读和反读都是一样的读音,整体十分精妙,并且和当时的场景十分贴切的结合在一起。

至于下联同样十分精妙,同样是由古人李调元所留,“书临汉贴翰林书”同样运用了回文兼谐音且不管平仄还是已经是十分对称。

(2)荷花与名妓扩展阅读:

“画上荷花和尚画”的典故

一年夏天,唐伯虎独自一人来到山中游玩,发现山上有座寺庙,决定到里面借宿一晚。他来到寺庙,询问一个不到十岁的小和尚是否可以借宿一晚,小和尚说需要问师父。唐伯虎走进寺庙,在院子里看到一位高僧正专心致志地画画,他并没有打扰,而是默默站在一旁观看。

高僧画的是一幅荷花图,完成了这幅画,才发现唐伯虎站在他的身后。经过短暂的交谈后,两人探讨了一番绘画技巧以及诗词歌赋,顿时产生了相见恨晚的感觉。

第二天一大早,唐伯虎就向高僧告别,高僧有万般的不舍,望唐伯虎能为他昨天画的那副画题字。唐伯虎想了一会,提笔写了上联:“画上荷花和尚画。”但他并没有接着写出下联,就离开了。

3. 李乐古的新作

最具影响力和知名度的作品就是《荷花与名妓》,经2012年6月20日中新社最先报道后引发中国网络电视台、新浪网、人民网、新华网、中国网、搜狐网、凤凰网、腾讯网、红网、网易、新民网、中国台湾网、东方网、重庆晨报、中国日报等1000余家媒体的广泛关注。李乐古创作《荷花与名妓》,媒体通称为“苏小小裸体图”,不光是用来强烈批判求包养的当代女大学生,唤醒女大学生对人生价值观的自救;更是为了实现李敖的心愿,因2011年李敖向杭州媒体道出了“死后要葬在一代名妓苏小小墓旁的惊人之语”。李乐古因此对媒体强调:“也巧合,那日我和几位好友又一次来到苏小小的慕才亭,也谈起李敖的心愿,好友叶征潮(中国品牌界的灵魂人物)就提议说,我们可以换一种方式来帮助他完成心愿,就让我画一幅苏小小美人图,可以与李敖先生百年后与他陪葬。”所以,创作这幅《荷花与名妓》的新作,是李乐古封笔画人物写意裸体美女20年来首次提笔,算是一副心血来潮之作,也是一幅有心之作。
这幅惊世之作——《荷花与名妓》。在画家李乐古笔下的1000多年前的江南名妓——苏小小,荷花丛中如同出水芙蓉,貌美中又显端庄,完全是原生态的自然本色,没有任何化妆修饰,并不像一般传说中的名妓那样妖艳的像个“狐狸精”。在《荷花与名妓》一图落款中看到这样一段文字描述:“江南名妓苏小小南北朝钱塘人,十五岁时父母双亡,成为歌妓,才貌出众,洁身自好,终为爱情相思至死。”
2012年11月受邀为白俄罗斯驻华大使馆作画并受到布里亚总理亲切接见。

4. 酣睡于十里荷花之中,香气拍人文言文的意思是什么

【原句】
吾辈纵舟,酣睡于十里荷花之中,香气拍人,清梦甚惬。——明张岱《西湖七月半》
【译文】
我们这些人放船任行,在十里荷花之间,畅快地安睡,花香飘绕于身边,清梦非常舒适。
附录
【原文】
西湖七月半,一无可看,止可看看七月半之人。看七月半之人,以五类看之:其一,楼船箫鼓,峨冠盛筵,灯火优傒,声光相乱,名为看月而实不见月者,看之。其一,亦船亦楼,名娃闺秀,携及童娈,笑啼杂之,环坐露台,左右盼望,身在月下而实不看月者,看之。其一,亦船亦声歌,名妓闲僧,浅斟低唱,弱管轻丝,竹肉相发,亦在月下,亦看月而欲人看其看月者,看之。其一,不舟不车,不衫不帻,酒醉饭饱,呼群三五,跻入人丛,昭庆、断桥,呼嘈杂,装假醉,唱无腔曲,月亦看,看月者亦看,不看月者亦看,而实无一看者,看之。其一,小船轻幌,净几暖炉,茶铛旋煮,素瓷静递,好友佳人,邀月同坐,或匿影树下,或逃嚣里湖,看月而人不见其看月之态,亦不作意看月者,看之。
杭人游湖,巳出酉归,避月如仇。是夕好名,逐队争出,多犒门军酒钱。轿夫擎燎,列俟岸上。一入舟,速舟子急放断桥,赶入胜会。以故二鼓以前,人声鼓吹,如沸如撼,如魇如,如聋如哑。大船小船一齐凑岸,一无所见,止见篙击篙,舟触舟,肩摩肩,面看面而已。少刻兴尽,官府席散,皂隶喝道去。轿夫叫船上人,怖以关门,灯笼火把如列星,一一族拥而去。岸上人亦逐队赶门,渐稀渐薄,顷刻散尽矣。
吾辈始舣舟近岸,断桥石磴始凉,席其上,呼客纵饮。此时月如镜新磨,山复整妆,湖复颒面,向之浅斟低唱者出,匿影树下者亦出。吾辈往通声气,拉与同坐。韵友来,名妓至,杯箸安,竹肉发。月色苍凉,东方将白,客方散去。吾辈纵舟酣睡于十里荷花之中,香气拍人,清梦甚惬。

5. 长江莲花石再次出水,神秘的莲花石有着怎样的故事

近几日,因为长江流域水位持续走低,被誉为“江津八景”之一的江津几江东门外长江航道附近的“江津莲花石”再次露出真容,湍急的江水中,36块天然礁石自然形成一座巨大的美丽莲花,奇景令人惊叹不已。莲花石上有48首古人的题刻诗词,大部分都是在缅怀一位明朝的奇女子谢秋芳,下面就让我们具体了解一下,神秘莲花石所承载的谢秋芳感人爱情故事。

殉情江心

这边泸州的谢秋芳却并不知情,苦等了一年之后不见自己的心上人,但她坚信杨生是爱自己的。谢秋芳就用多年存下的积蓄为自己赎身,一路到江津寻找杨生,却得到杨生早已在回乡途中得病身亡的消息,不禁悲从中来、痛不欲生,她来到江中的莲花石上吟诗悼念杨生后,便殉情于江心。谢秋芳和杨生的爱情故事传出去之后,打动了许多人,此后有许多文人雅士经常来此悼念聚集,在莲花石上写下了48首诗词题刻,除了缅怀谢秋芳之外,同时也带有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丰收的寓意。江津莲花石如果全部露出水面,大约为800平方米左右,上面的诗词题刻有很高的文物价值,属于“川江七大枯水题刻”的重要组成部分。

热点内容
南宁普罗旺斯紫罗兰乒乓球馆 发布:2025-02-05 08:04:42 浏览:36
茶花花芽分化 发布:2025-02-05 08:02:11 浏览:568
花店送花武汉 发布:2025-02-05 07:58:48 浏览:434
花店对联大全 发布:2025-02-05 07:58:44 浏览:143
前沿花艺软装 发布:2025-02-05 07:51:41 浏览:665
姻缘花店 发布:2025-02-05 07:16:43 浏览:617
梅花园拍照 发布:2025-02-05 07:13:45 浏览:16
丙烯画简单花卉图 发布:2025-02-05 07:13:36 浏览:193
茶花树干红 发布:2025-02-05 07:12:15 浏览:149
茉莉花耐干 发布:2025-02-05 06:58:44 浏览: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