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花园百科 » 工笔兰花竖

工笔兰花竖

发布时间: 2023-08-16 19:13:07

Ⅰ 记录我的国画之梅兰竹菊

      11月21日正式课开始,重新做回学生的感觉真好。先从基础梅兰竹菊开始,练行笔,中、侧锋用笔以及用笔中提按变化,培养悬腕悬笔控腕控笔能力。

      兰花是我国十大名花之一,古人把兰花看做高洁典雅的象征。开始学习兰叶的画法,兰叶画法的口决,一笔长,二笔短,三笔破凤眼,四笔交鱼头,五笔六笔攒根走。

兰叶有提按变化,墨的浓淡区分不好。兰花中锋行笔,实起虚收,很难做到。

        古人对好的文章称为兰章,情深谊厚的朋友称为兰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兰花是非常美好的象征。荆棘是带刺的灌木,荆棘和兰花是对立面,把兰花和荆棘处理在同一画面象征君子与小人

石头画的有质感,左边的兰花和荆棘墨色过浓。

        北宋大文豪苏轼说过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竹子有节,挺拨,也是君子的象征

竹叶能区分出浓淡变化,竹杆行笔犹豫 ,画不直。

雪竹,用淡墨染背景,留白体现出积雪压竹。背景墨色偏浓 ,留白少了。

        菊花被称为长寿花,我花开后百花煞,傲霜不屈,独放一技。古人赞为君子,受到文人的喜爰。东晋时期的陶渊明作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表达淡泊名利的品格。

第一次画菊花,花辨的提按不好把握,手放不开,叶子墨色偏浓,勾出的叶脉看不清,调淡墨水份又多了,晕染严重,墨的浓淡真不好把控。

画这幅的菊花花瓣手有些放开了,花头的浓淡有区分,但叶子的墨色还是浓了。

菊黄蟹肥。菊花的花瓣有些累赘,画的时候有些收不了手,比以前画的顺畅。叶子有浓淡区分,但把松果画的像蜂巢。

        古诗里有许多描写梅花的诗句。王安石的墙角数技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元代王冕《墨梅》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杨州八怪之一的李方膺《题梅花图》铁干铜皮碧玉技,庭前老树是吾师,画家门户终须立,不学元章与补之。还有齐白石,吴昌硕等等画的梅花图。历代文人墨客都表达了对梅花的喜爱。我也喜爱梅花。

老杆的转折苍劲能体现出来,但老杆的墨色有些浓了。树技,梅花的浓淡区分出来了,但梅花的层次欠缺。

有了前面雪竹的经验,这次画雪梅底色调淡墨。画面上星星点点的白色是用笔粘上钛白色,用另一次笔敲粘上钛白的笔,让钛白撒在画面上,做出雪花。结果画面上没落多少,倒是衣服上落下很多。

首次挑战纸张超一米,竹杆往上画手抖。竹杆向左倾斜,竹叶向右倾斜力度不够,没有休现出风竹。

花瓶的右边弧度画歪了,干脆左边补一笔相同的。

上图的工笔兰花为宋代作品,原画现藏于故宫博物院。刚开始看到工笔课安排的是两节课的时间,觉得很奇怪,这么简单的画为何要安排两节课。原来工笔画还真不简单,先是分染一层层加重墨色大概三到四遍,再是统染两到三遍,然后还要罩染。考验耐心和细心。工笔画更像是制作工艺品,呈现的画面是精美。我的水平还很欠缺。

相对于工笔画没骨画较为简单,用接染由淡色向重色过渡,和渲染方法。然后叶子用点染和撞水的方法。

        一个多月的学习从不懂纸墨笔到能区分出浓淡,疏密变化,收获很多。还需要提高用笔熟炼。每幅画没有提字和落款,老梁说来练毛笔字,以后由他提字。放假回来的闺女看我画,问先不起形的吗?闺女学过水粉画,水粉画为西洋画,画面容易修改,覆盖能力强,而中国画正如老师说的只能做加法不能做减法。一笔下去的败笔很难修改,甚至是越改越是败笔,所以要做到心中有画,下笔有神。接下来的花鸟专项,期待。

   

Ⅱ 国画兰花名家作品

国画兰花名家作品如下:

玉兰花清纯优雅,冰清玉洁,形态各异,楚楚动人,是文人墨客常见的作画题材之一,历代以来有很多书画名家留下了许多名篇佳作,当代也有很多名家擅长兰花花鸟画,与易从字画有签约合作。兰花花鸟画有很多种,工笔写意之分,比如路向前大师的玉兰双侣图:

大约自唐宋时开始,书画家以兰花为创作题材,历代有数百上千位书画名家,留下了很多画兰的传世珍品。历来画兰花不称画,而说写。

这是因为画兰花是以中国书法为功底,每一笔都是写。作品的落款均署上“某某写”,人们欣赏这些以兰花为主题的国画时,往往着重其书法的功力,并通过写的水平欣赏他写出了兰花的多少精髓。

据说宋代文学家、书法家苏东坡善写兰,可惜没有写兰墨迹留传下来。 而今可见的最早的画兰名作是宋赵孟坚的《墨兰卷》。画幅上的兰都以墨色写成,笔笔中锋,线条流畅,柔中寓刚,写出了中国兰清丽、高洁、飘逸的风韵。

宋末元初的郑所南,他的传世名作《墨兰图》,浓墨写叶廖廖数笔,雄健沉稳,淡墨点花,点滴如泪。写出了他的爱国之情和兰花坚贞不屈、高昂的风骨。

Ⅲ 如何画国画兰花

一、画凤眼二、破凤眼三、叶子、长短、浓淡、粗细的变化。但是根一定要汇集在一块,成鲫头形。第二种一、白描。勾花和茎要用淡墨,线条细而柔。重墨勾叶,兰叶较长,勾线时要流畅,有弧度和转折的地方也应保持中锋用笔(见图一)。二、上底色。用调稀的折色罩染花和茎,须染得薄而匀。用较重墨晕染正叶,淡墨染反叶。三、细部刻画。芽绿色染花头,由花瓣尖向根部晕染。花苞和茎都用芽绿色罩染。绿色罩染叶子正面,淡绿染反叶(见图二)。四、调整。用白色提染花瓣根部,染得薄一些。白色和黄色分别染花蕊撇长叶、折叶难度更大些,主要在于要掌握好行笔的提按与腕力的灵活,要站着画,以腕运指,力来自臂、肘、腕然后到指,充分运用好腕力,行笔才能灵活。每一叶片无论长短都要送出而不能甩出。笔断意连这在撇长叶中是经常遇到的,折笔既要体现兰叶的轻柔,又要折得有力度,要柔中有刚。在叶的组合上,长短、粗细与疏密要有变化,穿插交错有致。对画一丛兰叶或分布在画面上下的多株兰叶,在墨色上要有浓淡层次变化,不可不分远近地一律黑色。在叶子的分布上切忌杂乱无章,漫无秩序,要宁少勿多。画法如下:花的画法:兰有梅瓣、荷瓣和尖瓣之分。梅瓣,是说它的花片形圆近似于梅,点法上起笔也同于点梅瓣,行笔至末端向里出锋收笔;荷瓣,其形短肥而头尖近似荷花瓣,点法是用露锋笔尖朝上,先朝左点再向右折笔,后拖然后出锋;尖瓣,其形瘦长而尖,点法是露锋点入然后下按,再轻轻提笔至末端收笔出锋。兰的结构是花五瓣,当中的两瓣较短朝内侧抱芯,另外三大瓣伸向外侧。花芯是由鼻和舌所构成,茎是由几片●叶包裹而成连接花蒂,兰的花芯实际是一个瓣。兰花也有兰开或全开的状态,舌上有的有红斑,有的没有红斑,没有红斑的称“素心”。点花,一种是纯墨色的浓淡点法,另一种是草绿蘸淡花青或草绿蘸淡胭脂的色瓣点法。先点内瓣两笔,再点外侧瓣三笔,行笔起伏较大,要点得飘逸潇洒。要用行书的笔法,三笔间互有引带。兰花的美全在外侧这三瓣笔法的变化。茎部的●以浓草绿蘸胭脂左、右两笔下行,形成包裹的样子。用勾、写结合的方法画亦可,笔法要简洁。点斑用浓胭脂色,大的斑点一般两点比较明显,细碎的斑点有的露得不明显,可酌情适当地点入。蕙一茎多花,五至十朵之间,花从下而上开。尖瓣居多,在一串花之中藏、露、含、放、俯、仰、●、侧颇具姿致。花六瓣,分内、外层,外层三大瓣是主瓣,内层三瓣,两瓣对称,当中一瓣向外翻卷。传统画法一般把这三瓣概括成两瓣,共五瓣,内层紧束,外层开张,先点内层瓣,再点外层瓣。花苞左右两笔相包。行笔要笔笔衔接贯气,笔断意连。具体笔法和用色与兰花相同,而在外侧三七瓣的点法上更需注意一串花之间造型上的变化,笔意上更需灵活多变。花芯用浓墨点在花瓣的相合处,花苞点在瓣的合缝间,半干时点入。花的三点呈草书的“●”字型或两点呈“●”字型,苞的两点上下连接呈“●”型。叶的画法:画叶称撇叶,意味其用笔同于楷书的“撇”法。撇叶一般用浓墨,与淡色花相互映衬,但有时考虑到层次也用淡墨。每株兰叶在五笔至七八笔之间,先从简单入手练习右撇式和左撇式。第一笔长,自下而上随行笔的提按间粗间细;第二笔仍朝右撇,较短;第三笔朝左撇,与第一笔相交呈“凤眼”状。另一种形式是第一笔长,粗细变化自如,要粗若螳螂肚,细若鼠尾;第二笔朝相反方向撇,与第一笔相交,亦成所谓的“交凤眼”;第三笔短,穿过第一、第二笔形成“破凤眼”。从一株进而两株、三株反复练习。撇长叶、折叶难度更大些,主要在于要掌握好行笔的提按与腕力的灵活,要站着画,以腕运指,力来自臂、肘、腕然后到指,充分运用好腕力,行笔才能灵活。每一叶片无论长短都要送出而不能甩出。笔断意连这在撇长叶中是经常遇到的,折笔既要体现兰叶的轻柔,又要折得有力度,要柔中有刚。在叶的组合上,长短、粗细与疏密要有变化,穿插交错有致。对画一丛兰叶或分布在画面上下的多株兰叶,在墨色上要有浓淡层次变化,不可不分远近地一律黑色。在叶子的分布上切忌杂乱无章,漫无秩序,要宁少勿多。

Ⅳ 工笔兰花的上色技法颜色都需要哪些怎么调色上色步骤怎么个顺序

工笔兰花属于工细类花鸟画,上色一般是 1、分染:分染可以先用淡墨,分染冲明专暗对比和层次感,分属染要根据画面明度对比渲染淡墨,颜色明度底的墨色重一些,颜色明度高的墨色要淡,如图(淡墨的渲染要用两只毛笔交替使用,一直色笔,一直水笔,通常是2支大白云,上一笔色,洗一笔积墨,防止出现墨色沉积的现象) 2、统染:根据画面明暗处理的需要,几片叶子、几片花瓣统一渲染,强调整体的明暗与色彩关系(此时可以用国画颜料的石青、切记上色不能火候太过,要保持色彩倾向) 3、罩染:在已经着色的画面上重新罩上一层色彩并局部渲染(利用石绿和藤黄局部) 4、提染:染色接近完工时用某种色小面积、局部提亮或者加深画面称为提染(这个过程是局部细节的处理过程,例如叶片的脉络,花瓣的边沿变色等细节性的特征)

Ⅳ 兰花怎么画简单好看

画兰应从画兰叶起笔,写意画兰叶又称撇叶,如同书法撇的笔画。古人有“一笔长,二笔短,三笔破凤眼”的撇兰叶口诀,这三句话是画兰叶入门的最简单又最有效的启示。初学者须从这三笔开始练习,通过撇叶的长短、粗细以及用笔的提按变化来表现兰叶的各种形态。撇叶如画线,线条要灵活有力,柔中带刚。

为了便于练习,先从左向右撇第一笔,亦称顺锋用笔,由根部入笔向梢,以中锋行笔,起笔和收笔两头要尖,中间运笔要有一定宽度。第二笔同样由根向梢运笔,但关键是要与第一笔相互交叉成凤眼状,即所谓“交凤眼”。此两笔谁长谁短并不重要,但两笔的长短要有不同。靠根部两笔起手处不能实交而要虚交,即留出一些空档。

第三笔称“破凤眼”,即穿插在凤眼中的一笔,前两笔交的凤眼可长可短,破的这一笔穿在凤眼的中下部比较适合。

在撇叶的过程中,笔在运行时要有变化,这也符合自然界中兰叶正侧翻转的变化。

在三笔虚交的根处,撇第四笔即为交“鲫鱼头”,意为几笔相聚相拢成鲫鱼头状,而不能平铺散在一条平线上。

在撇兰叶中,初学者要克服几种犯忌的病笔:一忌两叶平行(如铺铁轨),二忌根处平散,三忌三笔交成鼓架状,四忌撇叶时用笔无变化或涂、抹、描。

撇叶从左向右顺势用笔在一般人来讲较为便利顺手。但从右往左的逆势用笔确是初学者必须要多练习的课题。

三笔撇叶较单调,须增加叶子呈丛状。添叶的办法:①于相交的凤眼处再出叶。②重新组织交凤眼与破凤眼。③添画根部收根小叶。在画一丛兰叶时,应于适当位置留出着花处。

画一丛兰草多则十多片叶,少则四五片叶,长叶在中间,两侧画短叶作辅助。画两丛或两丛以上兰草时要有宾主照应,主丛可画密些或墨色重些,宾丛可画疏些或墨色淡些。主丛应在前,宾丛应推后,不宜排列在同一水平线上。

画长竖幅兰草多喜画耸石垂兰,又称悬岩下垂式。熟练掌握各种朝向的撇叶后对画其他草叶花卉可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只是长短、宽窄的区别而已。

兰花的品种很多,早春开的兰花称春兰,都是一茎一花。从花形来分有荷瓣、梅瓣与尖瓣等。荷瓣与梅瓣的花瓣较短圆,不太适于写意画法,我们平时见到的写意兰花多是画尖瓣一种。

用墨画兰花首先要把笔涮净,然后笔调淡淡的墨。笔尖再蘸中等的墨色,从每瓣顶部下笔,因笔中含水较多,所以行笔速度要快一些。这样画兰花也是学习掌控水与墨关系的基础。兰花分五笔点出,先由花中间抱心两瓣点起,中心瓣要短些,要有宽窄变化,抱心瓣两笔要有相抱的姿态(实际也在交凤眼)。第三笔从中穿出一瓣(破凤眼),第四、第五两笔在落笔之前要考虑与中心瓣的夹角变化,也就是要与中心形成两个不同等份的夹角。这种夹角的变化增加了兰花的仪态美,同样,夹角的变化在画其他花卉时也会遇到。



兰叶婀娜多姿,在微风吹拂下叶子呈一边倒之势,花也要有相应的表现。

叶子势头向右,而花势向左,全画的势头即向左,所以花的朝向往往决定全局的气势走向。

热点内容
栀子花唯美作文 发布:2025-02-04 19:02:29 浏览:390
康乃馨恒安兴 发布:2025-02-04 19:01:40 浏览:513
北京顺义减河公园郁金香图 发布:2025-02-04 18:53:45 浏览:426
鲜花布艺袋 发布:2025-02-04 18:45:54 浏览:672
家养鲜花 发布:2025-02-04 18:44:36 浏览:122
300白色情人节 发布:2025-02-04 18:43:51 浏览:55
芹菜炒百合功效与作用 发布:2025-02-04 18:13:42 浏览:575
经期可以吃西兰花吗 发布:2025-02-04 18:08:52 浏览:958
完美的鲜花 发布:2025-02-04 18:02:57 浏览:550
最美纸艺花 发布:2025-02-04 17:51:37 浏览: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