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花三七和阔叶麦冬
『壹』 这是什么植物,叶片像兰草
我投兰花一票。从根和叶子上看,可以排除麦冬,沿阶草这些非兰科植物。
应该是峨眉春惠。你可以对比一下。
望采纳!
『贰』 杭州有哪些地被植物
杭州地区常用的地被如下:
灌木类地被植物:南天竺,金丝桃、金丝梅、内春鹃、夏鹃、八角金盘、容阔叶十大功劳、狭叶十大功劳、金边黄杨、银边黄杨,小叶黄杨、小叶女贞、金森女贞、茶梅、红花继木、金钟花、八仙花、红王子锦带、花叶锦带、地被月季、水果兰
藤本类:扶芳藤、络石、云南黄馨、爬山虎、凌霄、常春油麻藤、常春藤、花叶常春藤、花叶蔓长春等
草本类:麦冬、金边阔叶麦冬、兰花三七、沿阶草、虎耳草、佛甲草、美人蕉、红花石蒜、常夏石竹、鸢尾、白蝴蝶、白三叶、马蔺、金鸡菊、大花萱草、常绿萱草、红花酢浆草、玉簪、花叶玉簪、葱兰、波斯菊、二月兰、刻叶紫堇、紫花地丁等
时花类:矮牵牛、百日草、雏菊、大花马齿苋、美女樱、月季类、银叶菊、三色堇、角堇、石竹、欧石竹、四季秋海棠、天竺葵、万寿菊、孔雀草、薰衣草、花毛茛、多花报春、一串红、冰岛虞美人等
观赏草类:细叶芒、花叶芒、晨光芒、蒲苇、紫穗狼尾草、白穗狼尾草、小兔子狼尾草、粉黛乱子草等
『叁』 兰花三七的学名
兰花三七 【种名】:兰花三七
【科属】:百合科、山麦冬属
【形态特征】专:常绿多年生草本,根属状茎粗壮,叶线性,丛生,长10—40cm,总状花序,花淡紫色,偶有白色。
【生长习性】:耐寒、耐热性均好,可生长于微碱性土壤,对光照适应性强,适宜作地被植物或盆栽观赏。
【繁殖方法】:分株
【类别】:地被植物
『肆』 兰花三七和麦冬是否同一种植物
兰花三七是花卉,麦冬是中药。
拉丁学名:Liriope cymbidiomorpha (ined),兰花三七其形似兰花根像三七,且味也像三七并可入药故名兰花三七。兰花三七是近几年培育的优秀新地被,耐寒耐荫耐涝是其特点,且四季常青佳,春季开出一串串翠蓝的花,景观效果甚佳。
麦冬又名沿阶草、书带草、麦门冬,为百合科沿阶草属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须根较粗壮,根的顶端或中部常膨大成为纺锤状肉质小块。 为百合科沿阶草属植物麦冬(Ophitopogin japonicum (L.f)Ker.-Gawl.)以块根入药 。性味功能:甘、微苦、凉、滋阴生津、润肺止咳、清心除烦。主治热病伤津、心烦、口渴、咽干肺热、咳嗽、肺结核。主产于四川、浙江。沿阶草除东北外,大部分省区都有分布;麦冬分布于江西、安徽、浙江、福建、四川、贵州、云南、广西等地。 兰花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肉质肥大,无根毛,有共生菌。具有假鳞茎,俗称芦头,外包有叶鞘,常常与多个假鳞茎连在一起,成排同时存在。叶线形或剑形,革质,直立或下垂,花单生或成总状花序,花梗上着生多数苞片。花两性,具芳香。花冠由3枚萼片与3枚花瓣及蕊柱组成。萼片中间1枚称主瓣。
下2枚为副瓣,副瓣伸展情况称户。上2枚花瓣直立,肉质较厚,先端向内卷曲,俗称捧。左右对称、唇瓣、花粉块和合蕊柱是兰科植物的基本特征:花粉成块的特征却有些例外,除拟亚兰科和杓兰亚科没有,其他大部分兰科植物还有花粉块柄。古人以“一茎一花者为兰”,一茎多花者为蕙。
『伍』 终于知道这些都是啥草了!呼声很高的“国草”:麦冬
文/宋雁楼
这种植盯没物在公园,街边及小区绿化中随处可见。你肯定看到过。
绿色细长的叶子宛如丝带,一丛一丛的。
位列百合科沿阶草属,又名麦门冬,书带草、沿阶草凯旁纳等。
它在中国的文人雅士中受到特别的推崇。这事要从汉朝讲起。
汉代有个经学大师郑玄,字康成。黄巾起义时,他同其门徒避乱迁隐到青岛淄川城北的黉(hóng)山,授徒著书之余,常到山坡寻觅一种狭长柔韧的野草,编拧成绳,捆扎竹简或布帛。后人遂名之“康成书带”,也说书带草,郑公草。
李白赞它:“书带留青草,琴堂慕素尘。”苏轼为它赋诗:“庭下已生书带草,使君疑是郑康成。”
它适应力极强,几乎没有病虫害,终年长青。有兰花之飘逸秀挺,楚楚动人,却朴素大方无其娇贵,栽种极其广泛。
它可以用来栽种在园林中的假山花径旁,傍砌沿阶,补白妆点。你可以取细叶一片把它夹在书中当书签,是不是和笔记本中自带的那种线绳很象?你可以把它栽在花器中装点书房茶室,风姿不输任何名贵花草。
坚韧,适应力强,风骨傲然,又具唐风汉韵的书香之气,有人认为应该尊其为国草,我认为确实很有道理。
通常5-8月开花,8-9月结果。
叶子上有3-7条脉,边缘有细锯齿。花白色或淡紫色。总状花序,花单生或成对着生于苞片腋内。
麦冬的果实。浆果,圆球形,成熟启圆后为深绿色或黑蓝色。
它的地底下有粗粗的根,根的中间或末端有膨大成椭圆形或纺锤形的小块根,淡褐黄色。这就是鼎鼎大名的中药“麦冬”。
有生津解渴、润肺止咳之效,是历史非常悠久的上品药物哦,以浙麦冬为道地药材。现代研究表明,它还能改善保护心肌,因此也是生脉散的主要成分。
这真是,明明可以靠脸吃饭,却偏偏还很有才华。
麦冬种类很多,千姿百态,比如叶丛的密疏,叶的宽狭长短等有时有明显的不同。
如今颇为流行的园艺植物“兰花三七”,其实也是麦冬的一种。
它在古代被称为禹韭。传说大禹治水成功后,庄稼丰收,粮食吃不完,大禹命令把剩余的粮食倒进河中,河中便长出了一种草,即麦冬,因此称其为“禹余粮”。因为它叶窄而细长,形似韭菜,故叫做“禹韭”、“禹霞”,又称“不死药”。
《尔雅·释草》“虋冬” 宋 邢昺 疏:“麦门冬, 秦名羊韭, 齐名爱韭, 楚名马韭, 越名羊蓍,一名禹葭,一名禹馀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