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爱荷花
① 李商隐最美的情诗《赠荷花》,感动了无数人,你认为好在哪里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卜算子·我住长江头》李之仪
爱情总是总是艺术创作的主旋律,不管是现代的电影、电视、音乐,还是古代的诗词歌赋,都有着太多爱情题材的经典。
李商隐非常巧妙地通过这首诗来向妻子表明心迹,先通过荷花告诉他的妻子,世界上最好的爱情是什么。
然后用通过荷花与荷叶告诉妻子,他们便如荷花与荷叶一般,是这世界上最完美结合。然后又表明心迹说,我希望他们俩能恩爱一辈子,能白头偕老。
而最后,李商隐又通过荷花枯萎这一自然现象,告诉妻子,他们都应该珍惜彼此,珍惜着一段缘,珍惜他们的婚姻。
② 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深知身在情常在,怅望江头江水声。帮忙解释一下这首诗的意境
解析:
“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诗一开头就用缓慢沉重的语气喃喃诉说起作者内心的憾恨。上、下句七字中有四字重复,类似的字句重用令人想起其七绝名篇《夜雨寄北》中关于“巴山夜雨”的吟咏,读来自有回环往复、似直而纡的情韵。这两句赋中寓比,把无情的曲江荷叶化为有情之物,仿佛荷叶的春生、秋枯都与诗人的哀思有关。
句中春生、秋枯,恨生、恨成映衬对比,更丰富了诗的内涵。这样,诗的前半从语气、字句、修辞、写法诸方面无不恰到好处地表达出悼亡的沉痛感情。类斯情事在义山的悼亡诗中颇有可印证者,取以参读有助于对此诗内容旨意的理解。
《房中曲》云:“忆得前年春,未语含悲辛。”大中三年(849)春,王氏已患病。时义山因府主郑亚被贬,罢桂管幕职落魄返京。夫妻久别重逢,无语凝噎。
了解义山长年飘泊,依人作游的经历,自会对其诗中“春恨生”的含意有较具体切实的理解。第二年,诗人为生计所迫,又不得不奔波千里,到徐州卢弘止幕府。《房中曲》又云:“归来已不见,锦瑟长于人。”大中五年(851)春,义山徐幕罢归,补太学博士,在京与爱妻一起度过最后几个月的光阴。不幸王氏于秋天病殁。
“柿叶翻时独悼亡”、“秋霖腹疾俱难遣,万里西风夜正长”这些悼亡诗名句,正可说明其“秋恨成”所指为何。“人世死前惟有别”,义山伉俪情深,却为着仕途生计夫妻常常在分离中,王氏遽尔病逝,这给诗人留下多大的憾恨。只有知人论世,才能比较确切地把握其中叙事抒情的内容。
“深知身在情长在”一句无限凄惋,将前两句所蕴含的绵绵深情推向无以复加的诗境。如此一往情深的悼亡语,正如其作于东川的《属疾》诗所云:“多情真命薄,容易即回肠。”他也只不过暂存人世,最为伤心的是常常触绪成悲,哀思难禁。
不过,这一句显得更为沉痛哀绝,唯《无题》诗中“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至情之语可以仿佛。诗情亦由此臻于极至的境界。
前三句是至情语,结句则新境再展,转用婉曲语作收。又值幕秋之时,衰病垂幕的李商隐独游曲江,闻声起哀,触景伤情。“怅望江头江水声”,他似乎在怅望水声,而不是在听水声。表面的视、听错乱,深刻地反映了他内心的怅恨茫然。通感所谓声入心通,这里正说明其听觉、视觉、感觉的交融沟通。
诗人所视、所听并不真切,唯是思潮翻腾,哀痛难忍。曲江流水引起他前尘如梦的回忆,往事难追的怅恨,逝者如斯的叹息。诗戛然而止,却如曲江流水有悠悠不尽之势
(2)李商隐爱荷花扩展阅读:
暮秋独游曲江
唐代:李商隐
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
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
译文
荷叶初生时,春恨已生。
荷叶枯时,秋恨又成。
深深知道,只要身在人世,情意地久天长永存。
多少惆怅,只有那流不尽的江水声。
③ 《李商隐《赠荷花》》古诗原文及翻译
作者:
原文
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
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专
此花此叶长属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
译文
人世间的花和叶是不能相比的,花被供入金盆,叶却归于尘土.
只有绿色的荷叶衬着红色的荷花,不管是卷是舒都随性自然.
这花和叶长久的互相映,等到翠色减少红色凋零时,真让人愁煞心肝.
世间的花和叶是不同等的,一般人总是重视花,不重视叶。
唯有碧绿的荷叶衬着未开的荷花,无论是开放还是合拢的都是天然本性。
荷花与荷叶长时间互相交映,一直到荷叶减少,荷花凋谢时令人愁苦至极。
④ 李商隐《赠荷花》的全诗意思 。
世上人们对花和叶的廉洁不同,把花栽在美观的金盆中,却不管花叶让它落在土里变为尘土,只有荷花是红花绿叶相配,荷叶有卷有舒,荷花有开有合,衬托得那样完美自然。荷花与荷叶长期互相交映,录荷叶掉落,荷花凋谢之时,是多么令人惋惜啊!
⑤ 唐朝写情诗的代表人物,为何一首《赠荷花》感动数代人呢
古诗中描写花朵的并不少,毕竟田园诗占据了古代文坛很长一段时间,不管是菊花、桃花、梅花,都曾被写到诗文中,千百年被吟诵。
但是将爱情寄于荷花中的应该很少,因为在人们眼里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是节操的象征,可是李商隐就能够将爱情自然而然的融入到七月里盛开的荷花上,他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写的这首情诗呢?而他又是写给谁的呢?
图片:带来丰厚的嫁妆剧照
如果往后老丈人愿意提携,仕途顺遂,光宗耀祖指日可待。可是在李商隐看来,这并不是一件极好的事。
其一,李商隐在23岁去学道的时候,有了一位初恋情人宋华阳,虽然他们的爱情不被世人接受,但李商隐还是在诗作中表达了对宋姑娘的感情,宋姑娘后来过世,突然间让他迎娶他人,其实李商隐的内心还是很纠结的。
其二,晚唐时期的政治斗争非常激烈,党派之间互相倾轧严重,李商隐因为和王氏女儿结婚,就自然被卷入了党派之争,可怜的他成了炮灰。
前途未卜,新人美好,如此纠结的事情都发生在了李商隐身上,无处排宣,于是写下了这首《赠荷花》。
⑥ 李商隐关于荷的诗句有哪些
《赠荷花》唐·李商隐,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
译文:只有荷花是红花绿叶相配,荷叶有卷有舒,荷花有开有合,衬托得那样完美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