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木兰花
『壹』 京剧《花木兰》全剧唱词是什么
尊一声贺元帅细听端详
阵前的花木棣就是末将
我原名叫花木兰啊,嘿嘿
是版个女郎
都只为权边关紧军情急征兵选将
我的父在军籍就该保边疆
见军帖不由我愁在心上
父年迈弟年幼怎敌虎狼
满怀的忠孝心烈火一样
要替父去从军不容商量
我的娘疼女儿她苦苦阻挡
说木兰我发了疯(啊)言语癫狂
为从军比古人我好说好讲
为从军设妙计女扮男装
为从军与爹爹俺比剑较量
胆量豪武艺强(啊)喜坏了高堂
他二老因此上才把心来放,
花木兰改木棣
我的元帅呀,你莫怪我荒唐啊
『贰』 《三岔口》、《天仙配》、《玉堂春》、《花木兰》戏曲中的主要人物和主要内容有什么
主要人物有杨延昭,任堂惠,刘利华。京剧三岔口焦赞在五凤楼闯祸,宋王大怒,发配沙漠海岛。杨延昭恐途中有错,特派任堂惠
暗中保护。行至三岔口,住在刘立华所开之黑店中。任堂惠赶到,亦住在该店内。
董永和七仙女。董永卖身葬父,玉帝第七女(七仙女)深为同情,私自下凡,与董结为夫妇。一百日后,玉帝逼迫七仙女返回天庭,夫妻在槐树下忍痛分别
玉堂春和王金龙。此剧是清代花部乱弹作品,作者不详,故事见冯梦龙编订的《警世通言》卷24《玉堂春落难逢夫》,《情史》卷2中亦有此事。至于舞台剧,明代已编成《完贞记》、《玉镯记》传奇(《远山堂曲晶》),到清代,《玉堂春》传奇(《笠阁批评旧戏目》)即演出于昆曲舞台,剧本已失传。姚燮《今乐考证·著录四》“附燕京本无名氏花部剧目”中有《大审玉堂春》的名目。道光年间南浔人范锴所著的《汉口丛谈》引用的资料中,提到湖北通城县艺人李翠官参加汉口“荣庆部”戏班时演唱《玉堂春》等剧的情况,可见《玉堂春》当时在花部的演出已相当普遍。
花木兰。北魏太武帝年间,花木兰替父从军,参加了北魏破柔然之战,木兰多次参与了北魏出击大漠兵伐柔然的战争,表现突出,无人发现她是女子,朝廷欲授予她尚书郎,她婉言推辞。
第二种说法是:
隋恭帝义宁年间,突厥犯拦陪液边,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疆场多载,屡建功勋。(《木兰辞》是公认的北朝民歌,和隋朝缺乏密切的关系,这种隋朝末年的说法却与全文多处有冲突,但是不知道为何会流传这种说法)
到了唐代,花木兰被追封为“孝烈将军”,设祠纪念。
花木兰的事迹传至今,乱缓主要应归功于《木兰辞》这一方北朝民歌的绝唱,这是一篇由宋代郭茂倩编的长篇叙简物事诗歌,歌颂了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传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