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烧兰花草
⑴ 请问这是什么兰花
大花蕙兰,又叫喜姆比兰和蝉兰。兰科、兰属植物。是原产于印度、缅甸、泰国、越南和中国南部等地区的兰属(Cymbidium)中的一些附生性较强的大花种和主要以这些原种为亲本获得的人工杂交种。大花蕙兰,是对兰属中通过人工杂交培育出的、色泽艳丽、花朵硕大的品种的一个统称。兰属植物约48种,目前用来作杂交亲本的原生种有近20种,主要是大花的附生类以及少量的地生类。
大花蕙兰是兰属人工杂交种,自1889年英国培育出第一个大花蕙兰品种以后,在20世纪40年代,欧美也选育出大量种间和品种间杂种。至今,大花蕙兰的栽培品种已有进2万个,在中国国内外市场十分走俏,成为兰花中的庞大品种群。
中文学名:大花蕙兰
拉丁学名:Cymbidium
别称:喜姆比兰、蝉兰、西姆比兰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单子叶植物纲
科:兰科
亚科:兰亚科
族:树兰族
属:兰属
种:大花蕙兰
分布区域:广西西南部、四川西南部、贵州西南部、云南和西藏东南部
植物形态
本段内容由 中国植物图像库(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提供并参与编辑
基本信息
大花蕙兰,又名喜姆比兰,为兰科,兰属植物。它是由兰属中的大花附生种、小花垂生种以及一些地生兰经过一百多年的多代人工杂交育成的品种群。世界上首个大花蕙兰品种为Cymbidium‘Eburneo-lowianum’),是用原产于中国的独占春(C.eburneum)做母本,碧玉兰(C.lowianum)作父本,于1889年在英国首次培育而得。其后美花兰(C.insigne)、虎头兰(C.hookerianum)红柱兰(C.erythrostylum)、西藏虎头兰(C.tracyanum)等十多种野生种参与了杂交育种。大花蕙兰叶长碧绿,花姿粗犷,豪放壮丽,是世界著名的“兰花新星”。它具有国兰的幽香典雅,又有洋兰的丰富多彩,在国际花卉市场十分畅销,深受花卉爱好者的倾爱。大花蕙兰的生产地主要是日本,韩国和中国,澳大利亚及美国等。
点击查看图片
形态特征
点击查看图片
大花蕙兰
常绿多年生附生草本,假鳞茎粗壮,属合轴性兰花。假鳞茎上通常有12~14节(不同品种有差异),每个节上均有隐芽。芽的大小因节位而异,1~4节的芽较大,第4节以上的芽比较小,质量差(卢思聪,2004)。隐芽依据植株年龄和环境条件不同可以形成花芽或叶芽。叶片2列,长披针形,叶片长度、宽度不同品种差异很大。叶色受光照强弱影响很大,可由黄绿色至深绿色。大花蕙兰的根系发达,根多为圆柱状,肉质,粗壮肥大。大都呈灰白色,无主根与侧根之分,前端有明显的根冠。内部结构为典型的单子叶植物构造,其皮层较为发达,有防止根系干燥的功能。大花蕙兰花序较长,小花数一般大于10朵,品种之间有较大差异(衣彩洁等,2003;陈璋,2004)。
花被片6,外轮3枚为萼片,花瓣状。内轮为花瓣,下方的花瓣特化为唇瓣。大花蕙兰果实为蒴果,其形状、大小等常因亲本或原生种不同而有较大的差异。其种子十分细小,种子内的胚通常发育不完全,且几乎无胚乳,在自然条件下很难萌发(卢思聪,1994;陈璋,2004)。其中绿色品种多带香味。花大型,直径6~10厘米,花色有白、黄、绿、紫红或带有紫褐色斑纹。
栽培品种常见栽培的有:中国的大花蕙兰商品栽培品种主要来自日本和韩国,国内最近几年也开始有很多公司在进行品种选育。
栽培品种有以下种类切花品种:花大,花枝长80~150厘米。
盆栽品种:花大型~小型,花枝直立或自然下垂(后者称垂花蕙兰)。
按颜色又可分为:
红色系列:如‘红霞’、‘亚历山大’、‘福神’‘酒红’‘新世纪’等
粉色系列:如‘贵妃’、‘梦幻’、‘修女’
绿色系列:如‘碧玉’、‘幻影’、‘往日回忆’、‘世界和平’、‘钢琴家’、‘翡翠’、‘玉禅’
点击查看图片
大花蕙兰
黄色系列:如‘黄金岁月’、‘龙袍’、‘明月’、‘幽浮(UFO)’
重庆第10届亚太兰花展会APOC10 全场总冠军大花蕙兰‘龙袍’C. 'Nachi Yellow' 摄影王四清
白色系列:如 ‘冰川’、‘黎明’橙色系列:如‘釉彩’、‘梦境’、‘百万吻’ 咖啡色系列:多见于垂花蕙兰系列,如‘忘忧果Fogoten Fruits’、 复色系列:‘火烧(Fairburn)’
常见品种介绍:
1.C.Lucky Gloria ‘Aguri’(‘爱神’)
植株较为开展,株高80~90cm。叶片披散,叶宽2.5~3cm。花径7~8cm,花被片粉色。唇瓣有较长的爪,中部边缘卷起呈明显的耳状,中部以前全为红色覆盖,中部至基部除爪外几乎全为黄色。蕊柱外侧和唇瓣前部同色,内侧密布红色小斑点。唇瓣基部褶片2,黄色,上有散生的红色小斑点。每花葶着花10~13朵。
2.C.Great katy ‘Chartreuse’(‘情人’)
点击查看图片
大花蕙兰
植株健壮,新叶直立,株高80~100cm。外围老叶较披散,叶较细,宽约1.5~2.0cm。花径8~9cm,花被片粉白色。唇瓣有较长的爪,边缘较为圆整。唇瓣前端边缘有较大的粉红色斑块,中后部及蕊柱内侧有较小的粉红色斑点。唇瓣基部褶片2,黄色,上有少量散生的红色斑点。着花较多,每花葶着花18~20朵。
3.C. Lucky Gloria‘Chusanne’(‘苏珊娜’)
植株较为开展,株高90~100cm。叶片披散,叶宽2~3cm。花径7~8cm,花被片粉紫色。唇瓣有较长的爪,边缘圆整,仅中部边缘微裂或内卷。唇瓣边缘有宽约0.5cm的粉色镶边,中后部为白色,中心为黄色。蕊柱外侧和唇瓣前缘同色,内侧色浅。唇瓣基部褶片2,黄色。每花葶着花15~18朵。
4.C.Lucky Gloria‘Fukunokami’ (‘福神’)
株高80~90cm。叶前端下垂,叶宽约2~3cm。,叶片中脉凹陷。花径8~9cm,花被片红色。唇瓣中部至基部和蕊柱的内侧为黄色,散生血红色斑点。唇瓣中部有耳状突起,基部褶片2,黄色,褶片横断面为“V”形。每花葶着花10~13朵。
5.C.Jenteel ‘peppermint’ (‘辣薄荷’)
株高70~80cm,中度开张。叶宽约2~2.5cm。花径8~9cm,花被片淡粉色。唇瓣前端和蕊柱内外测均为粉红色。唇瓣有较长的爪,边缘较圆整,轻微波状皱,唇瓣基部褶片2,黄色。着花较多,每花葶着花18~20朵。
6.C.Enzan Spring‘In The Mood’ (‘心恋’)
点击查看图片
大花蕙兰
植株健壮,株高80~90cm。叶片宽而长,叶宽3.5~4cm。花径9~10cm,花被片粉白色。唇瓣和蕊柱基部边缘散生粉红色斑点,唇瓣有较长的爪,中部波状皱。唇瓣基部2褶片,褶片为黄色。每花葶着花15-18朵。
7.C.Royal Red‘Princess Nobuko’ (‘红霞’)
植株直立,株高70~80cm。叶短而较阔,叶宽2.5~3cm。花径9~10cm,花被片粉紫色。唇瓣有较长的爪,中部边缘略卷,呈耳状。唇瓣边缘微波状皱。唇瓣前缘为密集的粉紫色纵条纹镶边,中后部为白色覆盖黄色,并有少量粉紫色纵纹。蕊柱内侧色白,外侧色深。唇瓣基部褶片2,黄色。每花葶着花10~15朵。
8.C.Melody Fair ‘Marilyn Monroe’(‘粉梦露’)
植株中度开张,株高80~90cm。叶宽2.5~3cm。花径9~10cm,花被片淡粉色,有深色纵条纹。唇瓣有较长的爪,边缘有轻微波状皱。唇瓣前缘有红色斑点,前端较密集,后面渐稀疏。中后部底色黄,基部有褶片2,褶片黄色,上有红色斑点。蕊柱外侧粉红色,内侧黄色有粉色斑点。花葶直立,每花葶着花10~12朵。
9.C.Lucky Flower’Anmitsu Hime’(‘贵妃’)
植株中度开张,株高90~100cm。叶宽2.5~3.5cm。花径8~9cm,花被片淡粉色,有深色纵条纹。唇瓣有较长的爪,边缘较为圆整。唇瓣前缘中央有一块粉色斑块,中后部粉白色。基部有褶片2,褶片及褶片周围的唇瓣为黄色。蕊柱内外侧皆为粉白色,内侧有少量粉色斑点。花葶直立,每花葶着花15~22朵。
10.C.Great Flower ‘Marie Laurencin’(‘梦幻’)
植株中度开张,株高70~80cm。叶宽2.5~3.5cm。花径7~8cm,花被片粉白色。唇瓣有较长的爪,边缘较圆整或有轻微波状皱。唇瓣边缘粉红色晕状细碎斑点,中后部粉白色。基部有褶片2,褶片黄色。蕊柱外侧粉色,内侧黄色有粉红色细碎斑点。花葶直立,每花葶着花18~20朵。
11.C.‘Nancy’ (‘楠希’)
植株较为开展,株高80~90cm。叶宽2.5~3cm。花径9~10cm,花被片淡粉色,有深色条纹。唇瓣有较长的
点击查看图片
大花蕙兰
爪,边缘有起伏不大的波状皱褶。唇瓣边缘有深红色条纹和点纹,中后部为黄色,有红色点纹。基部有褶片2,黄色,上有较多红色点纹。蕊柱外侧深红,内侧黄色有密集红色细碎点纹。每花葶着花10~15朵。
12.C.Lovely Moon ‘Crescent’(‘黄金岁月’)
植株健壮,株形直立,株高90~100cm。叶宽约2.5~3.5cm。花径8~9cm,花被片黄色。唇瓣有较长的爪,边缘较为圆整,中部有一轻微缺刻。唇瓣前缘有宽0.5~0.8cm的密集红色纵条纹组成的镶边。唇瓣中后部的斑点分布很少,唇瓣基部褶片2,黄色。蕊柱内侧基部散生红色斑点。着花较多,每花葶着花15~18朵。
13.C.Twilight Moon ‘Daylight’(‘晨晖’)
植株较直立。叶较为宽短,叶宽约2.5~3cm。叶面不平整,叶脉凹陷。花径8~9cm,花被片黄色。唇瓣边缘较为整齐,基部有较长的爪。前端边缘为红色“v”形镶边,宽约0.5cm。唇瓣基部褶片2,黄色,蕊柱内侧散生红色小斑点。每花葶着花8~10朵。
14.C.Morning Moon‘Great Tiger’ (‘巨虎’)
点击查看图片
大花蕙兰
植株中度开张,株高80~90cm。叶片较披散,叶宽约2~3cm。叶片上表面中脉凹陷,侧脉2~4条隆起,叶面不平整。花径10~11cm,花被片金黄色。整个唇瓣和蕊柱上都密布红色断续条纹, 其余花被片基部也有少许红色斑点。唇瓣中部两侧有明显褶皱。基部有两条黄色褶片,褶片上也有红色斑点,每花葶着花15~20朵,
15.C.Enzan Forest‘Majolica’ (‘釉彩’)
植株直立,株高70~80cm。叶较细,宽约1.5~2cm,叶中脉凹陷。花径9~10cm,花被片橙黄色。蕊柱和唇瓣内侧上密布豹纹状红色斑点,唇瓣有较长的与蕊柱贴生部分。基部2褶片,上有细小的红色斑点。花瓣较细长。每花葶着花13~15朵。
16.C.Half Moon ‘Wanderland’(‘梦境’)
植株健壮,叶片较直立,株高90~100cm。叶较宽,约3.5~4.0cm。花径7~8cm,花被片橙红色。唇瓣有较长的爪,边缘较为圆整,中部有裂或内翻呈耳状。唇瓣前缘有宽约2cm的深橙色镶边,中后部散生少量深橙色斑点。唇瓣基部褶片2,也为深橙红色。蕊柱内外侧均为较深的橙色。着花较多,每花葶着花15~18朵。
17.C.Hiroshima Golden Cup ‘Sunny Moon’(‘明月’)
植株较直立,株高80~90cm。叶面平整,叶宽2.5~3cm。花径9~10cm,花被片黄色。唇瓣边缘较圆整,有轻微波状皱。基部有较长的爪,前端边缘有密集红色纵向条纹组成的镶边,宽约1~1.5cm。唇瓣基部有褶片2,黄色。蕊柱内侧散生红色小斑点。每花葶着花13~15朵。
18.C.New Torino‘UFO Color’ (‘幽浮’)
植株健壮,株高80~90cm。叶宽约2.5~3.5cm,叶片上表面中脉凹陷。花径7.5~8cm,花被片黄色。唇瓣边缘有宽约1cm的红色条带。蕊柱基部散生红色小斑点。唇瓣基部有2黄色的褶片,褶片上无斑点。每花葶着花10~15朵。花盛开时花瓣外展不足,犹如半开。
点击查看图片
大花蕙兰
19.C.Pine Clash‘Moon Venus’(‘维纳斯’)
植株健壮,株高80~90cm。叶片短而阔,叶宽约4~5cm。花径9~10cm。花被片淡黄色。唇瓣有较长的爪,中部向内隆起呈耳状,边缘有红色块状斑点。基部2褶片,每一褶片横断面呈一侧高,一侧低的“V”形。蕊柱内侧密布红色小斑点。每花葶着花13~15朵。
20.C.Hunter’s Point‘Yellow Dream’(‘金色梦境’)
植株健壮,株高80~90cm。叶宽约2~2.5cm,叶片上表面中脉凹陷,其余平整光滑。花径9~10cm,花被片黄色。唇瓣边缘和蕊柱内侧为红色。唇瓣有较长的爪,基部有2黄色的褶片,褶片上无红色斑点。花类似Cymbidium ‘飞碟’,但盛开时花瓣充分开展。每花葶着花13~15朵。
21.C.‘Yellow Knight’ (‘夕阳’)
植株中度开张,株高70~85cm。叶宽3.5~4.5cm。花径8~9cm,花被片黄色。唇瓣颜色稍淡,其上有大小不一的红色斑块。具明显的爪,唇瓣边缘整齐,先端较尖。基部有褶片2,褶片黄色,上面也有红色斑点。蕊柱外侧黄色,内侧密布红色条纹。花葶直立,每花葶着花15~20朵。
22.C.Waltz ‘Romance’(‘浪漫’)
植株较开张,株高90~100cm。叶片中部以上姿态平展,叶宽3~3.5cm。花径8~9cm,花被片淡绿色。唇瓣前端有密集纵向红色条纹,宽约1.5~2cm。蕊柱基部也有红色斑点。唇瓣后部有较长的爪,前部边缘较圆整。唇瓣基部2褶片,浅黄绿色,有少量红色斑点。每花葶开花8~10朵。
23.C.Lunagrad ‘Etrnal Green’(‘碧玉’)
植株中度开张,株高80~90cm。叶宽3~3.5cm。花径10~11cm,花被片绿色。唇瓣有较长的爪,边缘有轻微波状皱。唇瓣边缘黄绿色的底色上分布红色斑点,中后部底色黄白。基部有褶片2,褶片黄色,上有红色斑点。蕊柱外侧绿色,内侧黄绿色有少量稀疏红色斑点。花葶直立,每花葶着花13~15朵。
24.C. ‘Waltz’(‘华尔兹’)
植株中度开张,株高70~80cm。叶宽2~2.5cm。花径7~8cm,花被片绿色。唇瓣黄绿色,有较长的爪,前部密布淡黄褐色斑块,边缘较圆整,中后部黄白色。基部有褶片2,褶片黄绿色。蕊柱外侧绿色,内侧黄绿色有深黄色斑点。花葶直立,每花葶着花12~16朵。
25.C.Walu ‘Idol’(‘幻影’)
植株较为开展,株高80~90cm。叶宽3.5~4cm。花径7~8cm,花被片绿色,。唇瓣有较长的爪,边缘较为圆整。唇瓣边缘具红色斑点形成的纵向条纹,中后部黄绿色,有少量红色斑点。基部有褶片2,黄绿色。蕊柱外侧绿色,内侧黄绿色,密布由红色斑点组成的纵向细条纹。花葶直立,每花葶着花15~18朵。
26.C. Wakakusa ‘Dargu’ (‘玉婵’)
植株较为开展,株高70~80cm。叶宽2~3cm。花径5~6cm,花被片绿色,唯唇瓣白色。唇瓣有较长的爪,前部边缘较为圆整,端部稍下卷后翻。基部有褶片2,褶片及褶片周围的唇瓣为绿色。蕊柱外侧绿色,内侧黄绿色。花葶较细,每花葶着花20~25朵。
27.C.Sarah Jean‘Ice Cascade’(‘冰川’)
植株开展,株高60~70cm。叶宽1.5~2cm。花径5~6cm,花被片白色,有隐隐的淡绿色条纹。唇瓣有较长的爪,边缘有微微的波状皱,且具有水红色斑块。唇瓣中后部白色,有非常细碎的水红色斑点。基部有褶片2,黄色。蕊柱外侧为黄色,内侧颜色较浅,密布水红色斑点。花葶自然下垂,每花葶着花18~22朵。
28.C.Sleeping Dawn ‘Mine’(‘黎明’)
植株直立,株高100~110cm。叶宽2~2.5cm。花径10~11cm,花被片白色。唇瓣有较长的爪,边缘有波状皱。唇瓣中央有纵向的淡黄色条带,基部有褶片2,褶片上覆盖黄色。蕊柱内外皆为白色,唯顶端淡黄。花葶直立,每花葶着花13~18朵。
深红色大花蕙兰品种:‘火焰’王四清摄于APOC10重庆
垂花大花蕙兰品种:忘忧果 C.Dorothy Stockstill 'Fogotten Fruits
物种分布
适宜地区:|西南地区
产地分布:大花蕙兰原产我国西南地区。常野生于溪沟边和林下的半阴环境。
营养特性
营养生长是生殖生长的基础,大花蕙兰只有生长健壮的植株才可以形成较多、较高和较为粗壮的花葶,每个花剑的花朵数才比较多,花径也较大,花色才更加纯正。
大花蕙兰为合轴性兰花,腋芽不断萌发。大花蕙兰腋芽的萌发主要受温度支配,高温(高于18℃)下出芽快而整齐,低温(低于6℃)下则发芽较慢。由萌芽到假鳞茎形成的时间因品种或环境而异,约8~12个月(浅子诚一、村井千里 1979)。长日、光照充足、多肥等条件均可以促进侧芽生长。
栽培要点
栽培基质与盆的选择
宜选择底部及四壁多孔的长筒型的盆,栽培基质应选用透气性、透水性好的树皮块或蕨根之类,盆下部要加木炭、陶粒等物以有利于排水。
施肥与浇水
分株种植后不宜立即浇水,若发现干时,可向叶面与盆面喷水,以防叶片干枯、脱落和假鳞茎干缩.待新芽、新根长出后才能浇水.栽培中浇水应视天气与振.干湿情况而定.在旺盛生长期要给部供应充足的水分,在干旱与炎热季节需及时浇水.冬季气温较低时,浇水次数可减少.浇水所用水的pH以 6.5为好.大花蕙兰较喜肥,春季长出新芽后应施浓度为0.1%-0.2%的氮肥为主的复合肥料,每周施1次.或腐熟的稀饼肥水。在孕蕾期应提前增施速效的磷、钾肥.
光照与通风
忌阳光直射,需充足的散射光,夏日强光下需遮光50%左右.秋季阳光可稍多些-有利于花芽形成与越冬,冬季可置于温室光照处在我国南方日照强、温度高的地区,要常年在荫棚下培养.为了有利于通风,要架空放置并不能过密.
温度与湿度
适宜生长温度:白天为25℃:,夜间以10℃为好,若夜间温度高于20℃,会使花蕾枯萎或影响开花.冬季温度不能低于5℃,但也不能高于15°C,否则会使花芽突然伸长.另外,在夏季与气候干燥时,要经常向叶面与地面、架子上喷水.同时要注意防治多种病虫害.
生殖特性
大花蕙兰的组培苗要经过2.5~3年的营养生长,才能够进入生殖生长,进行花芽分化和发育,进而开花。进入生殖生长阶段的标志是花芽的分化。花芽的形成与叶片的数量和假鳞茎的充实度有关。足够数量的基本完成展开与伸长叶片以及充实的假鳞茎,是大花蕙兰花芽形成的必要条件(加古舜治等,1976;Vacin, 1952)。经过充分的营养生长阶段后,大花蕙兰进入生殖生长阶段。大花蕙兰的花芽由侧芽发育形成,分化为花芽的侧芽经过发育,开始抽生花葶。大花蕙兰的花芽大都形成于一年生新芽形成的假鳞茎上,这些新芽一般是上年10~11月间在老的假鳞茎上留下来的。花芽一般在假鳞茎的基部2~4节着生,每个假鳞茎上多形成1~2个花芽。
点击查看图片
图片
大花蕙兰的花芽形成与日照长短和温度高低没有直接的关系,这两个因素通过影响新芽的生长,从而间接地影响花芽的形成。但花芽形成后,温度对花芽的发育和伸长有明显的影响,如果温度过高或较低,花芽的发育和进一步的伸长生长就会受到抑制。中国栽培的大花蕙兰主要供应元旦和春节市场,其花芽一般在6月份前后完成,花芽的发育正好在炎热的夏季,所以影响中国大部分地区大花蕙兰花芽发育的主要是夏季的高温。商品化的大花蕙兰盆花生产如果利用高耗能的设施来降低花芽发育期间的高温,生产成本很高,日本的园艺学家和兰花栽培者利用高山进行大花蕙兰的越夏,正是针对大花蕙兰花芽发育所需要的夏季低温进行的。(王利民,2007)
生长特性
规律
喜冬季温暖和夏季凉爽。生长适温为10至25℃。夜间温度10℃左右比较好。
生长类型:|草本类|兰科花卉
观赏特性:观花大花蕙兰以其植姿雄伟,花朵硕大而为人们所喜爱。
喜冬季温暖和夏季凉爽气候,喜高湿强光,生长适温为10℃至25℃。夜间温度以10℃左右为宜,尤其是开花期将温度维持在5℃以上,15℃以下可以延长花期3个月以上。花期依品种不同可从10月份到第二年4月份。一般从组培苗出瓶到开花需要3~4年的生长周期。大花蕙兰植株由母球,子球,孙球组成,其中,孙球长速最快。
大花蕙兰喜强光,能耐50000至70000勒克斯的强光照。大花蕙兰原产亚洲热带和亚热带高原,性喜凉爽高湿的环境,生长适温为10~25℃,冬季应放在低温温室内管护,当夜间在10℃左右时长势良好,花茎正常伸长,多在2~3月开花。在冬季温度低于5℃时,叶片略呈黄色且花期推迟,花茎短。但越冬温度在15℃左右时,则植株叶片绿且有光泽,开花提前到1~2月,以供应春节市场。花径柔软,须竖以支柱支撑,保持直立状态。如果弯成拱形,则可制成“拱形蕙兰”,市场上也有称“垂花蕙兰”,其实真正的“垂花蕙兰”应当是花序自然下垂的大花蕙兰种类。学者对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特性做了更深入的研究:
特点
多数大花蕙兰品种需要较高的湿度,因此一年四季皆需对成株充足给水(幼株宜适当减少浇水)。一般冬季和早春应每天早晨浇1次水,初夏至深秋在每天8点前与傍晚5点后各浇1次水,并在每天浇水的同时进行1次叶面喷水生长旺季用腐熟的饼肥,稀释成0.02%浓度的液肥浇施1次;平时用发酵过的油粕类有机肥混合骨粉或过磷酸钙配制成直径约2cm的丸粒置于盆面(可随水分的渗透慢慢释放肥力),并每周结合浇水浇施浓度0.1%~0.2%的复合肥液一次。大花蕙兰生长需充足的散射光,夏秋季应用遮光网遮阳50%左右,阴天或冬春季阳光柔和时要打开遮光网接受直射光。但在开花期应将兰株置于较弱光照的地方,以便其开花鲜丽。用分株法繁殖。分株时间多于植株开花后,新芽尚未长大之前,这一短暂的休眠期内进行。分株前应适当干燥,根略发白、绵软时操作。
周期
大花蕙兰品种:往日回忆 C.Plair ‘Days Memory’摄影王四清
通常从组培苗出瓶到开花需3至4年时间,其生长周期标准如下:
组培苗出瓶后放入50孔或66孔穴盘,基质采用水苔,培养2个月。
8×8黑营养钵,基质采用树皮,培养5个月。
12×12黑营养钵,基质采用树皮,底垫石子,培养7个月。
15×18黑营养钵,基质采用树皮,底垫石子,培养5至7个月。
18×22硬质塑料盆,基质采用树皮,底垫石子,培养12至15个月。
大花蕙兰的栽培型还有其他类型,可参见下图(请点击图片放大观看)。
条件
【保证光照】大花蕙兰原产于低纬度高海拔地区,生长适温为10℃至25℃,越冬适度不宜高,夜间在10℃左右比较合适。大花蕙兰性喜光,除盛夏高温季节外,均可接受直射光照,高温时节应遮光30%左右,以促进花卉的形成,同时防止晒焦叶片。
【浇水保湿】大花蕙兰对水分的要求较高,在生长期间不可过干,原则上是见干即浇,浇必浇透。春、秋、冬三季可三四天浇一次,随着温度升高应逐渐增加浇水次数。炎夏时一天需浇水2至3次,并经常喷洒叶面水,增加空气湿度,以免黄叶。
【合理施肥】:生长期间应薄肥勤施,可追施稀薄的化学肥或复合肥,若施较多的骨粉,腐熟的豆饼肥,就能使花大而多。液肥应按1∶1000 稀释,每10天施1次,开花前应施足肥,开花期和盛夏季节不要施肥。
1.施肥
生长期氮、磷、钾比例为1:1:1,催花期比例为1:2:2至3,肥液pH值为5.8至6.2。
一般而言,小苗施肥浓度为3500至4000倍,中大苗为2000至3500倍,夏季1至2次/天(水肥交替施用),其他季节通常3天施一次肥。
有机肥:从组培苗出瓶到开花前都要每月施一次有机肥,生长期豆饼:骨粉的比率为2:1,催花期施用纯骨粉。有机肥不能施于根上。骨粉如含盐量太大可先用水冲洗后再施用。
⑵ 兰花的种类
兰花不仅花色丰富多样,它的品种也比较多,在生活中常见的兰花品种主要有蕙兰、多花兰、春兰、寒兰、墨兰、龙舌兰、建兰、豆瓣兰、蝴蝶兰、果香兰,不仅在开花时候带有浓郁的香味,其观赏性也是较高的。
1、惠兰是兰花品种中的名品,自古就受到了很多人的喜爱,花期在9~10月,惠兰最大的亮点就是脉络清晰透明的叶片,在强光下可进行反射作用,还有对强光吸收的功效。
2、春兰是中国花卉种植史上最悠久的一种兰花,它的植株小巧纤嫩,花姿高洁素雅,花期在秋季,古时候开始就是诗人画家笔下常见之物,被赋予了深厚的中华文化精神,也是很多美好德行的象征。
3、寒兰枝叶修长,花色艳丽而又多变,香味清幽,是我国的名品兰花,多生长在海拔在200~2000米的林中,花期在8~12月,耐寒性不强,入冬以后要放在室内种植,否则易发生冻害。
4、墨兰的花色艳丽夺目,花型多姿优雅,有香气且醇浓,是爱兰之人的首选,花期多在秋季,多生长在海拔较高的灌木林中,喜爱温暖湿润的生长环境,在我国南方城市分布范围较广。
5、龙舌兰的株形比较高大,它的花序为顶生状态,在开花时候花形美丽十分壮观,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是我国庭院主栽的植物之一,并且它的茎叶可以食用,也是用来制作麻袋或者绳索的主要材料之一。
⑶ 谁知道有关兰花的详细资料
注意事项
尽管兰科植物种类繁多,但它们的植物学形态特征是有共同之处的。大体地说兰科植物依其生活环境可分为气生兰(EpiphiticOrchid)和地生兰(TerrestialOrchid)两大类。气生兰是植物体着生于树干上或岩石上生长发育的种类,如嘉德丽雅兰、石斛兰、蝴蝶兰、万代兰等。地生兰是植物体生长发育在富于有机质的土壤中,如报岁兰、一叶兰、兜兰等。此外,如根据植物生长发育形态区别,又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茎无分枝而一直向上分化叶片生长的种类称为单茎性兰(MonopodialOrchid),如万代兰、蝴蝶兰。另一类是茎生长到一定程度以后则停止生长,新芽须从基部重新萌发,称为复茎性兰(SympodialOrchid),如嘉德丽雅兰与国兰中的栽培种。单茎性兰不易萌发侧芽,须除去顶端后,才能生长侧芽,以代替顶芽生长,故不易繁殖。
象征
以自古以来人们就把兰花视为高洁、典雅、爱国和坚贞不渝的象征.兰花象征高尚。兰花风姿素雅,花容端庄,幽香清远,历来作为高尚人格的象征。诗人屈原极爱兰花,在他不朽之作《离骚》中,多处出现咏兰的佳句。
幽兰生前庭,含薰待清风。
兰花被誉为“花中君子”、“王者之香”。对于中国人来说,兰花还有民族上的深沉意义。在中国传统四君子梅、兰、竹、菊中,和梅的孤绝、菊的风霜、竹的气节不同,兰花象征了一个知识份子的气质,以及一个民族的内敛风华。因此对于兰花,中国人可以说有着根深蒂固的民族感情与性格认同。 兰花,那飘逸俊芳、绰约多姿的叶片;高洁淡雅、神韵兼备的花朵;纯正幽远、沁人肺腑的香味自古以来受人喜爱。所以,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养兰、赏兰、绘兰、写兰,一直是人们陶冶情操、修身养性的重要途径,被誉为"国香"、"王者香"的中国兰花成了高雅文化的代表。
幽悬兰草 遇净土而生 不因无人而不芳...脱俗矣!
栽培管理
春兰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春兰属半阴性植物,生长好坏全靠养护管理。栽培地点要求通风好、具遮荫设施,掌握光照。常用遮阳网和薄膜防雨遮荫,春夏要求较好的遮荫,秋冬给予充足阳光,有利根叶生长和开花。切忌日光直射或暴晒。 浇水是养好春兰的关键,浇水数量视气温高低,光线强弱和植株生长而定。一般来说,冬季温度低、湿度大则少浇,夏季植株生长旺盛、气温高应多浇。但夏季切忌阵雨冲淋,必须用薄膜挡雨。浇水以清晨为宜。秋季淋雨,易发生黑斑病。冬季以晴天中午浇水为好。有条件的最好装置自动喷雾设施,以增加空气湿度,这对春兰生长发育更为有利。兰花的用水,一般以雨水和河水为好,自来水必须入水池后再用。 施肥对春兰是必需的。春季和夏秋季,正值兰花生长旺盛期,可以多施肥,从3月下旬至9月下旬,每周施肥1次,浓度宜淡。秋冬季兰花生长缓慢,应少施肥,每半月施肥1次。施肥后喷少量清水,防止肥液沾污叶片。施肥必须在晴天傍晚进行,阴天施肥有烂根的危险。一般冬季兰花处于休眠期,不需要施肥。生长期也可用颗粒状复合肥或"卉友"15-15-30盆花专用肥。
病虫害防治
春兰由于通风差、湿度大,易发生黑斑病和霉菌病危害。黑斑病常危害新芽,严重时整株枯死。除加强通风、控制空气湿度外,可用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洒。霉菌病导致根茎腐烂,可用五氯硝基苯粉剂500倍液喷洒防治。栽培过程中,如介壳虫危害叶片,可用40%氧化乐果乳油1000倍液喷杀。
产后处理
春兰花香馥郁,叶姿飘逸秀柔,在国际兰界十分受重视,特别日本、韩国和我国香港、台湾都非常崇尚国兰。同时,春兰在我国江苏、浙江两省基础好,名种多,艺兰水平高。在无锡市鼋头渚公园以兰花为主体建立了"江南兰苑",并成立了全国兰花研究中心,在靖江、南京等地建立了小型兰花生产基地,为春兰进入千家万户提供了丰富的种质材料。春兰作盆栽,点缀室内,高雅、清馨。如摆放高档茶室和宾馆接待室,可提高品位和档次。
⑷ 兰花怎么养
分开的兰丛,不要拆得太零星,每丛至少有3~5苗,最好是一年生植株、二年生植株和三年生植株保留在同一丛中。
垫盆
盆底用—块瓦片盖住排水孔,再用砖块,瓦片或贝壳逐步填充,其中大隙缝填充以泥粒或豆石,一般约为盆内高度的1/2~1/3。上余的净高约10~15厘米,留作培养土层。其具体高度应根据兰花的种类及兰根的长短和盆的高矮而定。铺垫物不要填得太密太实,应保留一点孔隙。实践证明,有的新根能在铺垫层的孔隙中生长良好。
栽植
在铺垫层上,先填上2~3厘米的培养土,用手稍压实,即可将兰花正立摆布其上,根据植株与花盆大小,可以几个单株、2丛、3丛或更多丛种在一个盆里。3丛宜栽成鼎足之势。4丛可栽成四方形,五丛宜列成梅花形。兰根要自然舒展,叶片要四方披拂。要缓缓地将兰根放入盆内,使兰根自然舒展,尽量不与盆内壁碰擦。兰株入盆后,就逐步固定兰株姿势。—盆栽一丛的,应使老假鳞茎偏居一侧,使新芽有发展的余地。一盆栽数丛的,每丛的老假鳞茎应相对地集于盆之中间,使新根新芽向外发展各有足够的空间。
填土
栽植时,一手扶叶,一手添加营养土,执住兰株基部稍往上提,以舒展根系,同时摇动兰盆。让培养土深入根际;继续添土,并摇动兰盆,调整兰株的位置和高度。用手沿盆边按压,但切勿过重而伤根,继续添土并挤压,直至盆面土壤高出盆口2~3厘米,略呈馒头形。培养土应将全都兰根盖住,掩至假鳞茎基部,填土的深浅,传统认为:春兰宜浅,惠兰宜深,但一般以不埋及假鳞茎上的叶基为度。新发兰花在山野里生长时,植株上留下了土表上下的明显标志,可以此标志为准。花盆的大小也要和植株的大小、多少相称,既不要盆大而株小又少,也不宜盆小而株大又多。一般植株的数量,以预计2~3年后刚好长满盆为原则。植株大小与盆的高度相称。既利于生长,又符合观赏要求。
铺面
栽植完毕后,可在盆土表面铺上一层小石粒或青苔,最好是林下优质苔藓,既美观、又可调节水分,还可保护叶面不被泥水污染,新芽也不致感染泥土中病菌而烂心;此外,还可减缓雨水对盆土的冲刷,保持盆土疏松。
浇水
栽植完成后,即浇第一遍水,必须让盆土湿透,水滴宜小,冲力忌大。若置于水盆中浸水、切不可浸泡太久。盆土一经浸湿,立即将兰盆搬出,然后移置于荫蔽之处养护。
⑸ 兰花有几种分类
兰花是珍贵的观赏植物。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世界有七百多个属、二万多个种,每年还发现和培养出不少新品种。
兰花按生态习性主要分为地生兰、气生兰、腐生兰三大类。由于地生兰大部分品种原产中国,因此地生兰又称中国兰,并被列为中国十大名花之首。中国兰花主要为春兰、蕙兰、建兰、寒兰、墨兰五大类,有上千种园艺品种。
春兰:春兰又名草兰、山兰。春兰分布较广,资源丰富。花期为一年的2~3月,时间可持续1个月左右。花朵香味浓郁纯正。名贵品种有各种颜色的荷、梅、水仙、蝶等瓣型。从瓣型上来讲,以江浙名品最具典型。
蕙兰:蕙兰根粗而长,,叶狭带形,质较粗糙、坚硬,苍绿色,叶缘锯齿明显,中脉显著。花朵浓香远溢而持久,花色有黄。白、绿、淡红及复色,多为彩花,也有素花及蝶花。
建兰:也叫四季兰,包括夏季开花的夏兰、秋兰等。四季兰健壮挺拔,叶绿花繁,香浓花美,不畏暑,不畏寒,生命力强,易栽培。不同品种花期各异,5~12月均可见花。
寒兰:寒兰分布在福建、浙江、江西、湖南、广东以及西南的云、贵、川等地。寒兰的叶片较四季兰细长,尤以叶基更细,叶姿幽雅潇洒,碧绿清秀,有大、中、细叶和镶边等品种。花色丰富,有黄、绿、紫红、深紫等色,一般有杂色脉纹与斑点,也有洁净无暇的素花。萼片与捧瓣都较狭细,别具风格,清秀可爱,香气袭人。
墨兰:墨兰,又称报岁兰、拜岁兰、丰岁兰等,原产于我国广东、广西、福建、云南、台湾、海南等。我国南方各地特别是广东、云南的养兰人最喜栽培与观赏。
春剑:春剑常称为正宗川兰,虽云、贵、川均有名品,但以川兰名品最名贵。花色有红、黄、白、绿、紫、黑及复色,艳丽耀目,容貌窈窕,风韵高雅,香浓味纯,常为养兰人推崇首选。
品种鉴别要“三看”
品种鉴别是对兰花综合素质的鉴定,是最能展示艺兰功力的一门学问。因此,历代艺兰大家都对此格外慎重,从不妄下结论,始终奉行“三看”原则。一看叶形“观花一时,赏叶终年”。
在无花季节,人们对名品兰花鉴别的主要依据是看叶形,包括叶芽、株形等。兰芽出土时的色泽对兰花品种的鉴赏有一定参考作用,芽期需仔细观察。一般而言.凡新芽为白色、白绿色、绿色的,春兰一般为素心品种,蕙兰大多为素心或绿蕙;芽尖有白色米粒状“白峰”的,有可能出细花。兰花传统名品大都相对稳定,其叶形也有一定的规律性,艺兰家经长期实践,对叶形特征明显的品种一般能凭眼看就能鉴别出是何品种,如直立叶的汪字、泰素、老极品,环垂叶的宋梅、大一品,肥环叶的大富贵、扭曲叶的绿云等。但兰花由于种养环境不同,并非年年岁岁叶相同,于是艺兰家们在观叶的同时往往还要结合看花苞来鉴定品种。二看花苞兰花传统名品不但叶形有其特性,花苞也富有特色。因此,人们在鉴别时既要看叶形,又要看花苞。关于花苞的鉴定,前人总结出了兰蕙头形的“九形八式”和蕙花小排铃的“五门八式”。这些宝贵的经验,对于我们鉴别品种大有裨益,值得我们很好的消化吸收。
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人们在艺兰实践中发现,即使同一盆兰花,有时其花苞的颜色在不同年份,甚至同一年份也不相同。对此我有体会。经多年观察,我栽培的大富贵、元字等名品兰蕙其花苞在不同的年份有时会有差异,有的年份花苞色泽深些、有的年份色泽浅些。据无锡陈耀明先生讲,他种养的集圆有时抽出的花葶为“深赤红色”,有时抽出的花葶为“绿中见紫”,有一年他的一大盆集圆拔出五个花葶,有三个是红的,两个绿中见紫。
可见,单纯从花苞的色泽、形状来鉴别品种有其局限性,还必须看其开品。三看开品对兰蕙品种的鉴别最直接、最有效的就是看其开品,这也是引种品种要见花引种的主要原因。一般而言,只要开品到位,见花就能鉴别出是何品种。但任何事物都有其特殊性,同一品种的兰蕙往往因种法不同开出的花品有时也各不相同,如宋梅能开出四五种花形,绿云、西神亦能开出几种不同的花形,但我们不能因其开品有异就断定它们是不同的品种。故一代艺兰大家吴恩元言:“因种法有好歹,致开品有高下耳”。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品种鉴别真学问。对兰花品种的鉴别应辩证的看、综合的看,不能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妄下结论。正确的方法应该是看叶形、看花苞、看开品。
国兰
中国兰花简称国兰,通常是指兰属 Cymbidium植物中的一部分地生种。假鳞茎较小,叶线形,根肉质;花茎直立,有花1至10余朵,花小而芳香,通常淡绿色有紫红色斑点。种类不同叶和花形态及花期变化较大。产秦岭以南及西南地区。栽培历史悠久,最少在千年以上,为中国十大传统名花之一。自古以来人们把兰花视为高洁、典雅、爱国和坚贞不屈的象征。形成有浓郁中华民族特色的兰文化。用分株、播种或组织培养繁殖。腐殖土盆栽,要求透气排水好;喜半阴和湿润的环境,墨兰建兰和寒兰越冬温度10℃左右,另外几种5℃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