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令侃与白兰花的结局
Ⅰ 孔令侃怎么死的
孔令侃病死的。
孔令侃,是孔祥熙和宋霭龄的长子。1933年,孔令侃就读于上海圣约翰大学。1936年大学毕业后,任财政部特务秘书,随后进入新成立的中央信托局。
1937年日军占领上海后,中央信托局撤往香港,孔令侃任常务理事,主持业务。1939年,港英政府当局查获其秘密设立的电台,将其逐出香港。
于是孔令侃前往美国哈佛大学留学,途中在马尼拉与盛升颐前妻结婚。1943年宋美龄到美国访问,孔令侃担任秘书。抗战结束后,孔令侃回到上海创办扬子公司。1992年在台湾病逝。
孔令侃的个人生活:
孔家有个习惯,每天晚上要搓麻。孔祥熙不爱玩麻将,主要是宋蔼龄,还有几个是孔家的好友。如清末官僚资本家盛宣怀的儿子盛升颐夫妇、中央银行副总裁陈行夫妇和税务局长樊光夫妇等,其中属盛升颐夫妇来得最勤。
盛升颐的妻子虽已年近40,但保养得极好,看上去就像30岁左右一样,而且性格外向,极善辞令。只要她一来,满屋子就听她一个人在说话,而且她生得标致,皮肤极白,人称“白兰花”。 孔令侃和“白兰花”可谓“一见钟情”。
尽管他们年龄相差十几岁。盛升颐常来打牌搓麻,孔令侃就和“白兰花”借口散步出去约会。开始还只是搂搂抱抱,不久便上了床。
孔令侃是个色鬼。以前,只要是漂亮的女孩,他总要想办法弄到手,到后来玩腻了,就觉得女孩子没劲,还是结过婚的女人更有魅力,就专门和有夫之妇约会。在和“白兰花”之前,他曾经看上宋子文妻子张乐怡的妹妹,鬼混了几次之后便提出要结婚。
当即孔祥熙、宋蔼龄和宋子文、张乐怡听后都大吃一惊,觉得这绝对荒唐。孔祥熙、宋蔼龄夫妇专门找孔令侃,就这件事和他谈,并列举了种种不妥的理由,说明这件婚事的不合理性。
孔令侃听后说:“娘舅怕什么,讨了他的小姨子,我和他不就平起平坐了。”当时,弄得孔祥熙和宋蔼龄哭笑不得。
但在他们的强烈反对下,孔令侃的计划终于未成。另一方面,张乐怡的妹妹当初就不情愿,后见孔宋两家都真的反对,也就大着胆子拒绝了。
实际变成了孔令侃剃头挑子一头热乎。好在孔令侃也多变,很快他对那位“小姨子”失去了兴趣,又开始向别的女孩发动进攻。
Ⅱ 民国花花公子,为何却爱上大他十几岁的有夫之妇,不被看好却幸福一生
他的名字叫做孔令侃,是民国风月场上有名的花花公子,他爱上了比他大十几岁,人称“白兰花”的有夫之妇,最终两人相伴到老,其中自然有二人一见倾心的爱情使然,同时也有共患难的命运使然。
三是白兰花本身就颇有手段,既善解人意又聪慧过人。白兰花也是风月场上的老手,因此颇懂得如何收服男人的心。在最开始遇到孔令侃时,就已经有了想要借他逃脱自己无趣悲凉的婚姻生活的想法,同时她善解人意,聪慧过人,在遇到困难时可以给孔令侃提出很多的帮助。
这三点也是促成他二人最后白头偕老的核心原因。
Ⅲ “民国阔少”孔令侃的感情史:一生无子嗣称永不后悔,晚年生活怎样呢
“行为偏僻乖张,哪管世人诽谤,可怜辜负好时光……”红楼梦中的贾宝玉当真是一个行为乖张跋扈的纨绔子弟,而孔令侃和他比起来可谓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同样富贵的家庭,同样嚣张的性子,同样地也经历了一段坎坷曲折却又刻骨的爱情。作为当时有民国“钱袋子”之称的孔祥熙和“宋氏三姐妹”之一的宋霭龄的长子,却娶了一位大他17岁的二婚女,无疑令人唏嘘不已。
76岁临近离世之际也没有留下子嗣,然而他却称:对这一段感情永不后悔。
少年生于富贵之乡,青年是为真正的纨绔膏粱,于情爱,向来只当是游戏一场,却不想,遇见她,竟甘心忍受终生无子的遗憾。打破伦常,放下顾虑,质疑满身,因为爱情终究抵过岁月漫长。
他是孔令侃,是孔祥熙与宋霭龄的长子,也是白兰花的丈夫,在他的前半生里,他没有顺着父母的期望长大,成为众人眼中的混世魔王;却在他的后半生,将从前的遗憾都一点一点地填补上,将深情演绎到了极致。
Ⅳ 孔令侃:执意娶舅妈亲妹,后又夺人之妻,一生荒诞却最得宋霭龄疼爱
这个男人几乎是 “民国第一官二代” 。
他的二姨是 国母宋庆龄 ,二姨夫是 孙中山先生 。
小姨是 宋美龄 ,小姨父是 蒋介石 。
有朋友已经猜出来他的身份了。
他就是山西首富孔祥熙和宋家长女宋霭龄的儿子—— 孔令侃 。
在民国时期有四大家族,分别是 蒋、宋、孔、陈 ,这四大家族要钱有钱,要权有权。
而孔令侃同时和三大家族有联系,由此可见背景之深厚。
然而他的一生却极其荒诞,他曾经 执意要娶舅妈的亲妹妹做妻子 ,后来又“夺了”民国富商之子盛升颐的二婚妻子,这个女子 还出身烟花之地 。
这段婚姻令宋霭龄非常难以忍受。
大家可能对宋庆龄和宋美龄都比较熟悉,而其实, 宋家背后的大boss是长女宋霭龄 。
她自己嫁给了号称 “民国钱袋子” 的孔家,又一手促成了宋美龄和蒋介石的联姻,是宋家的实际操控者。
宋霭龄一共生了4个孩子,孔令侃是长子,即使他的感情生活如此糜烂,为人又嚣张跋扈,臭名昭著, 却是宋霭龄最疼爱的儿子。
这是为何?
而宋霭龄和舅妈的亲妹妹、 二婚烟花女子 之间又发生了什么事?
在他身上又有哪些风月之事供后人笑谈?
1916年12月, 宋霭龄生下了一个儿子 ,在这样的家庭背景下,这个孩子真真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
这是孔家的第二个孩子,却是孔家的长子。
在他的上面还有一个姐姐,孔令仪。
随着姐姐的名字,父母给他取名为 孔令侃 。
孔令侃出生的这一年,他的父亲孔祥熙已经36岁了。
按照民国的风俗来说,36岁生儿子属于 “中年得子” ,乃是人生的一大幸事。
因此孔祥熙非常高兴, 把孔令侃当成接班人来培养的。
彼时,孔祥熙是财政部长,掌握着国民经济的命脉,他自然希望孔家后继子孙能够继承,继续居高位,为家族牟利。
因此,作为 长子的孔令侃被寄予厚望 。
然而,他们虽有这样的期望, 但在教育上却跟不上。
此处“跟不上”说的并不是教育水平,孔家家大业大 自然有能力给儿子最好的教育资源。
但他们的教育理念却非常落后,父母对他溺爱无度,有求必应,身边的人觊觎宋家和孔家的权势地位,也不敢惹这位小少爷不快。
因此孔令侃从小就养成了嚣张跋扈、放荡不羁的性格,所有纨绔子弟身上的坏毛病他都有。
长大后,孔令侃甚至不听劝阻, 执意要娶舅舅的妻妹, 这又是怎么回事?
孔令侃的绝灶桥舅舅是宋子文,坊间都说 “舅舅和外甥最亲” 。
然而孔令侃却 非常不喜欢自己的舅舅 ,对他连基本的礼貌都没有,甚至可以说水火不容。
但多亏了舅舅宋子文,孔令侃才找到了自己的“初恋”。
宋子文娶了张家的女儿张乐怡,张乐怡有一个妹妹,名叫 张满怡 ,和孔令侃年纪相仿。
两个人一俩而去就熟悉了,经常在一起玩儿,还约定好长大后要结婚。
“满怡,长大了我要娶你,你就等着吧!” 孔令侃霸气地说道。
张满怡却撇撇嘴, “你父母答应吗?我姐姐和姐夫可能也不会让我嫁给你的。”
“哼!他们谁都管不了我,我说娶谁就娶谁!宋子文算什么,他能奈我何?” 孔令侃趾高气昂地回答。
这一年孔令侃12岁,并猛大家都以为是小孩子的玩笑话,都没有当真。
然而,没想到过了几年后,孔令侃当真要娶张满怡为妻,两个人 还住到了一起 。
想想这其中的关系,张满怡是宋子文的“小姨子”,而孔令侃是宋子文的外甥, 他们两个一旦结婚,亲戚之间该如何相处?
外面的人又会如何议论?
这简直是一桩 豪门丑闻!
他们的婚事自然遭到了各方的反对, 孔祥熙觉得很丢脸,命令儿子不许胡闹!
“你平时再闹腾我都没有管你!但这件事坚决不行,你怎么能和你舅舅的妻妹结婚?那不是笑话吗?”辩磨
宋霭龄也连忙上前,好言劝诫儿子: “儿子,你说娶谁都行,但是满怡肯定不行啊,她是你舅妈的妹妹,你娶了她,你和你娘舅关系怎么处啊,这肯定不行啊!”
但“小霸王”孔令侃哪里肯听?
他还大言不惭地说:
“ 亲娘舅怕什么,讨了宋子文的小姨子,我和他不就平起平坐了。我跟他就是连襟了! ”
孔祥熙和宋霭龄气得七窍生烟,他们知道儿子的倔脾气,一旦决定了就绝对不会回头!
无奈之下, 只好从张满怡那边入手 ,给她做思想工作,向她施压,让她不要嫁给孔令侃。
宋家孔家轮番上阵, 张满怡终究是退缩了,很快找了个合适的人出嫁了,这场闹剧才终于结束!
但孔令侃的“荒诞感情线”却并没有结束!甚至 下一个让孔祥熙和宋霭龄更头疼!
孔令侃到底娶了谁呢?
事情是这样的,宋家有搓麻将的传统,宋霭龄更是 酷爱打麻将 。
嫁给孔祥熙多年,还保持着这样的习惯,经常叫人来家里打麻将。
宋家这样的家庭地位, 来的人自然非富即贵,不是高官家里的姨太太,就是当地首屈一指的有钱人。
其中有一个人叫 盛升颐 ,他是盛怀宣的儿子, 盛怀宣是清末的政治家和企业家,家底雄厚。
因此盛升颐能够和孔家这样的家庭来往。
值得一提的是,盛升颐有一个很会来事儿的妻子,名叫 白兰花 。
这个白兰花可不是个简单的女子, 她本是烟花之地出身,漂亮妩媚, 通过各种手段攀上了盛升颐,做了盛家的儿媳妇,因此经常跟着丈夫来孔家搓麻将, 自然认识了孔令侃 。
孔令侃见白兰花生得漂亮,人也聪明,身段更是妖娆妩媚,没过多久便 喜欢 上了她。
而白兰花久居风月场所,自然明白孔令侃看她的眼神,也不避讳, 两人经常在牌桌上眉目传情,桌下相互踢腿打闹。
盛升颐则继续和牌桌上的女人们说笑打趣, 表面不动声色 ,实际上早就知道自己 “头顶冒绿光” 了。
妻子和孔大公子的一举一动他都看在眼里,但他却什么表示都没有,任由他们眉来眼去踢来踢去。
他的心里又在算计着什么呢?
回去以后,坐在床边拉着妻子的手,含情脉脉地说道: “兰花,想必你也知道孔大公子对你的心意,我在家里的地位一般,你不如跟了他去,也好安度下半生。”
而白兰花也有自己的考量,盛升颐和孔令侃相比,自然是 孔令侃权势地位更高 ,何况他嚣张跋扈,喜欢的东西肯定会想办法得到。
自己被他看上,肯定是跑不了了。
权衡下来,白兰花也认为 “跟孔令侃”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但她还是假意拒绝, “升颐,我跟了你就是你的妻子,你怎么把我推给别的男人?” 说着还哭了起来。
盛升颐一边安慰她,一边劝导, “哎呀,兰花,我不也是为你好吗?孔家有钱有势,你以后肯定不会吃亏的!”
夫妻俩拉扯了大半夜, 各怀鬼胎却又假意逢迎, 最后终于达成一致,此后盛升颐还经常帮忙创造机会,让孔令侃和白兰花单独相处。
白兰花比孔令侃 大17岁 ,又阅人无数, 自然懂得如何抓住男人的心, 她聪慧、识大体,在大事上对孔令侃百依百顺,满足他的大男子主义,小事上又能给他一些启发和建议,适时显示出自己的机敏和智慧。
和白兰花待的时间越长, 孔令侃发觉自己越发喜欢这个女子,渐渐地有点离不开他了,于是他打算和她结婚。
不久后盛升颐和白兰花就离了婚,好方便孔令侃迎娶白兰花。
盛升颐为何心甘情愿将妻子“拱手相让”?
原因是这样的,他的父亲盛怀宣生于清朝,娶了很多老婆,而盛升颐只是他的妾室所生,因此在家里根本不受重视。
因此只是空有虚名, 分家的时候根本没有分到多少财产。
现在妻子被孔大少看上,自己拱手相让是最好的选择,说不准孔大少还会给他更多报酬!
怀着这样的鬼心思, 他劝白兰花离了婚。
事实确实如此,为了感谢盛升颐 “成人之美” ,孔令侃给了他一个统税局局长的差事,还事事记得提拔他。
用妻子当梯子平步青云的人,盛升颐是第一个!
但他们离婚之后,孔令侃和白兰花 并没有顺利结婚 。
孔令侃的母亲宋霭龄曾亲手促成了宋美龄和蒋介石的婚姻,因此她认为 孩子的婚姻也应该进行联姻,他想把妹妹婚姻的成功复制到儿子身上。
所以孔令侃必须娶一个 门当户对 的女子,万不可是二婚风尘女子。
但孔令侃却不听, 他依旧和白兰花保持着亲密的关系,准备找机会娶她过门。
然而,还没找到机会, 变故就发生了 。
孔令侃在香港私设秘密电台, 大发国难财的事情败露,孔家和宋家为了保全名声,暂避风头, 决定送孔令侃去美国哈佛大学“深造”。
然而,宋霭龄夫妇却没想到,这一次美国之行给了孔令侃机会,他直接 “把生米煮成了熟饭”, 在半道上和白兰花 结了婚 。
得知消息的夫妇俩捶胸顿足,却也无可奈何。
娶了白兰花,对于孔令侃来说是好事吗?
不见得!
但两个人一起过了许多年,却始终没有一儿半女,至于问题我们不得而知,也许是白兰花的身体问题,毕竟她出身烟花之地。
也许是孔令侃有问题, 这些都无从考证了。
晚年,孔令侃孤苦无依,只身死在了美国。
少年时他曾开车在市中心横冲直撞,罔顾百姓安全,作恶多端,嚣张跋扈,不顾伦理道德执意和舅妈亲妹谈恋爱,后又“夺人之妻”,道德丧尽。
他本可利用家族优势,为国家和百姓多做有益之事,拯救中华民族于危亡之中。
然而,他却选择了一条完全相反的道路,最后落得 断子绝孙 , 一个后代都没能留下 ,可能也是命运的惩罚吧。
而孔令侃的悲剧也不单是他一个人的错误,倘若宋霭龄和孔祥熙能好好教育孩子,也许不至于落得如此下场。
但他们夫妻二人本就是贪得无厌之人, 尽管孔令侃行事乖张,感情生活乱七八糟,却最得母亲宋霭龄疼爱,因为他的行为为宋孔两家争取到了最大的利益。
所以孔令侃做什么事,夫妻二人都由着他,从不约束和管教。
所以孔令侃的结局也就不足为奇了。
这也告诫我们,教育要趁早,在教育孩子之前,父母首先要以身作则。
亲爱的读者们,你们认为呢?
看完孔令侃的故事,你有什么想说的呢?评论区告诉我吧!
Ⅳ 白兰花孔太太活了多久
76岁。
白兰花比孔令侃大十好几岁,而且在认识孔令侃之前,白兰花早已是有夫之妇,她的丈夫盛升颐是著名的实业家盛宣怀的儿子。正是因为这身份地位,白兰花才得以跟宋霭龄走得这么近,以至于成为了宋霭龄的闺蜜跟牌友。宋霭龄估计怎么都没有想到,自己这个好朋友日后会变成自己的儿媳。
“白兰花”属于那种交际型的女人,她也清楚的知道和孔令侃的相遇,可能是她一生中的最后一次机会。否则,就可能永远呆在盛升颐那死气沉沉的家中。
孔令侃年轻英俊,充满了活力,而且前途无量。和孔令侃相比,盛升颐像是一具披着一层华丽外衣的僵尸。因此,她使出浑身解数,百般妩媚,赢得了孔令侃对她的好感和信任。
Ⅵ 孔令侃和白兰花结局走到老了吗 不被世俗看好却能从一而终
孔令侃是孔祥熙的长子,出身阔绰的他是孔氏家族的希望,他从小就享受着荣华富贵,身上背负着家族的荣光。然而孔令侃后来却做了一件不被家族所理解的事情带滚,他爱上了一个大自己十几岁的女人,这个女人就是白兰花。孔令侃和白兰花的感情并不被人所看好,那孔令侃和白兰花结局走到老了吗?这两人后来怎样了?
可是白兰花终归是有夫之妇,她跟孔令侃的感情自然也受到了外界的议论跟指点。儿子看上了一个结了婚的女人,孔祥熙夫妇自然十分的气愤。而盛升颐呢,眼看着老婆跟别人跑了,被戴了绿帽子的他,也是一知键肚子的憋屈,有苦说不出。
尽管如此,孔令侃跟白兰花两人最后还是冲破了重重的阻碍,走到了一起。两人在国外结婚,在美国共度蠢猛余余年,即便没有子女,可是他们却也厮守到老,让人羡慕。
Ⅶ 孔令侃夫人白兰花什么时间死的
1992年。白兰森悉花扰敏孔太太是1992年死的。“白兰花”是个女人的名字,她的最大特点是“白”,但世人总喜欢在提及她时,加上“艳丽”二字,实际上,在最不缺美女的民国,白兰花的容缓春枝貌,仅仅只能算“过得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