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花园百科 » 荷花精神人物

荷花精神人物

发布时间: 2023-09-07 16:34:57

① 历史人物中哪一位具有荷花精神并简要说明。

周敦颐(1017~1073)中国宋代(北宋)思想家、理学家、哲学家。原名敦实,避英宗旧讳改敦颐。字茂叔,号濂溪,道州营道县(今湖南道县)人,晚年定居庐山莲花峰下,以家乡营道之水名“濂溪”命名堂前的小溪和书堂,故人称濂溪先生,元公是他的谥号。他与邵雍,张载,程颢,程颐并称为“北宋五子”。以母舅龙图阁学士郑向任分宁(修水)主簿,调南安军司理参军,移桂阳令,徙知南昌,历合州判官、虔州通判。熙宁初知郴州,擢广东转运判官,提点刑狱。所到之处,都很有实绩。“在合州郡四年,人心悦服,事不经先生之手,吏不敢决”。晚年知南康军,治所在今星子县城。曾游览庐山,为庐山的山水所吸引,在其自赋诗中道:“庐山我爱久,买田山中阴。”因筑室庐山莲花峰下,前有溪,合于湓江,取营道故居濂溪以名之,遂定居于此,并将原在故里的母亲郑木君墓迁葬于庐山清泉社三起山。敦颐卒,亦附葬于母亲墓旁。以后子孙世居江州,后裔绵延。

周敦颐生前并不为人们所推崇,学术地位也不高。人们只知道他“政事精绝”,宦业“过人”,尤有“山林之志”,胸怀洒脱,有仙风道骨。但没有人知道他的理学思想,只有南安通判程太中知道他的理学造诣很深,并将两个儿子——程颢、程颐送到他的门下,后二程均为著名理学家。南宋学者,胡宏对敦颐的理论学加以尊信,理学集大成者朱熹对他评价很高,为他作事状,又为《太极图·易说》、《易通》作了注解。张栻称他为“道学宗主”,其名声逐渐大起,九江、道州、南安等地纷纷建濂溪祠纪念他,宁宗赐敦颐谥号为“元”,因此敦颐又被称为“元公”,到理宗时,从祀孔子庙庭,确定了周敦颐的理学开山地位。
周敦颐性情朴实,自述道:“芋蔬可卒岁,绢布是衣食,饱暖大富贵,康宁无价金,吾乐盖易足,廉名朝暮箴”。他从小信古好义,“以名节自砥砺”。平生不慕钱财,爱谈名理,他认为“君子以道充为贵,身安为富”。他虽在各地作官,但俸禄甚微,即使这样,来到九江时,他还把自己的积蓄给了故里宗族。
周敦颐酷爱雅丽端庄、清幽玉洁的莲花,曾于知南康军时,在府署东侧挖池种莲,名为爱莲池,池宽十余丈,中间有一石台,台上有六角亭,两侧有“之”字桥。他盛夏常漫步池畔,欣赏着缕缕清香、随风飘逸的莲花,口诵《爱莲说》。自此莲池名震遐迩。
九江的烟水亭最初是由周敦颐修建的,因为亭在湖心,一墩如月,故名“浸月亭”。后不断兴废,取“山头水色薄笼烟”之意境,改名“烟水亭”。清顺治十七年,巡道崔抡奇复修烟水亭建立五贤阁,奉周敦颐为五贤之一。九江市区现在还有濂溪路、濂溪居委会等。
周敦颐著有《周子全书》行世。濂溪书院是他讲学的讲坛,他的学说对以后理学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周敦颐是把世界本原当做哲学问题进行系统讨论的肇始者。
他从小喜爱读书,在家乡道州营道地方颇有名气,人们都说他"志趣高远,博学力行,有古人之风"。
由于大量广泛地阅读,周敦颐接触到许多不同种类的思想。从先秦时代的诸子百家,一直到汉代才传入中国的印度佛家,他都有所涉猎,这为他而后精研中国古代奇书《易经》创立先天宇宙论思想奠定了基础。
十五岁时,他和母亲一同上到京城,投奔舅父郑向,他是当时宏仁宗朝中的龙图阁大学士。这位舅父对周敦颐母子十分眷顾。
在周敦颐二十岁时,舅父向皇帝保奏,为他谋到了一个监主薄的职位。
周敦颐在任职期间尽心竭力,深得民心。在生活中,周敦颐开始研究《周易》,后来终于写出了他的重要著作《太极回·易说》。它提出了一个宇宙生成论的体系。
中国哲学思想史上,宋明理学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宋明理学以孔孟之道的儒学为主干,还多方吸收了道家、佛家的思想精华,逐渐成为中国封建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哲学思想。
周敦颐就是北宋理学的创始人。《宋元公案》中对于周敦颐的地位有这样的论述:"孔孟而后,汉儒止有传经之学。性道微言之绝久矣。元公崛起,二程嗣之,又复横渠清大儒辈出,圣学大昌。"
这里所称的元公,就是周敦颐,元公原是他的谥号。这段话明确肯定了周敦颐作为北宋理学开山之祖的地位,他常常和高僧、道人游山玩水,弹琴吟诗。
他的学问、气度,也感动过许多人来追随他学习。其中最著名的,当然是程颢、程颐两兄弟。
程颐在后来回忆说,他年少时就是因为听周敦颐讲道,因而厌倦了科举仕途。立志要学习和探索儒家的如何为圣王的道。
周敦颐死后,随着程颢、程颐对他的哲学的继承和发展,他的名声也逐渐显扬。南宋时许地方开始建立周敦颐的祠堂,人们甚至把他推崇到与孔孟相当的地位,认为他"其功盖在孔孟之间矣"。帝王们也因而将他尊为人伦师表。
而周敦颐生前的确也以他的实际行动,成就了一代大儒的风范,他的人品和思想,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敬仰。
代表作:《周元公集》《太极图说》《通书》

② 谁具荷花精神,谈谈你对他的理解,历史人物或现实社会中的人

周敦抄颐,北宋理学袭家,(1017年―1073年),字茂叔,号濂溪,汉族,北宋营道楼田堡(今湖南省道县)人,著名哲学家,是学术界公认的宋明理学开山鼻祖。“两汉而下,儒学几至大坏。千有余载,至宋中叶,周敦颐出于舂陵,乃得圣贤不传之学,作《太极图说》、《通书》,推明阴阳五行之理,明于天而性于人者,了若指掌。”《宋史·道学传》将周子创立理学学派提高到了极高的地位。宋代两大理学家程颢、程颐均出自他的门下。南宋学者胡宏、朱熹对他评价很高。周敦颐在他的散文名篇《爱莲说》中,借莲花以自喻,赞美坚贞不渝的理想和洁身自爱的品格,并暗讽那些追求名利的世俗之辈。周敦颐是湖南本土的历史文化名人,也是湖湘文化兴起的标志性人物。周敦颐的思想是湖湘文化的思想基础之一;周敦颐的“做官须先‘立诚’成‘圣’人”的为官论影响了湖湘人的价值取向;他身上表现出来的刚直与善思多辩是湖湘人的典型性格代表;周敦颐大力办学、兴学促进了湖湘教育的兴盛与发展。

③ 生活中有荷花精神的人

这个社会真需要这种人。
但是,说实话,不多了。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本来当下的社会就是个大染缸,能够在凡尘中修心,不随波逐流的,真可谓难得的志士。

④ 历史上有哪些有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精神的人

陶渊明辞弃官职,居住在一个宁静的村庄,因此有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独立人格;
周敦颐拒绝官场腐败,才有了“出淤泥而不染”的洁身自好;
王冕淡泊名利,留下了“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的佳话。

⑤ 在现实生活中哪些人具有荷叶的这种精神试举两例

教师、教练,都具有荷叶的这种精神。

教师是荷叶,学生就是荷花;教练是荷叶,运动员就是荷花。学生学有所成,运动员在赛场斩获奖牌就是荷花绽放光彩的时刻。

考查知识点:口语交际。

思路分析与延伸:

分析答案中应包含的要点(即:分析材料中传达出的信息)

1、表达清晰事件:现实中具有荷叶的这种精神的人。

2、具体思路:教师和教练。

3、延伸寓意:荷叶不计得失,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

(5)荷花精神人物扩展阅读:

无私奉献例子:

1、詹天佑为国不计名与利

近代科学先驱、著名工程师詹天佑,在国内一无资本、二无技术、三无人才的艰难局面面前,满怀爱国热情,受命修建京张铁路。他以忘我的吃苦精神,走遍了北京至张家口之间的山山岭岭,只用了500万元、4年时间就修成了外国人计划需资900万元、需时7年才能修完的京张铁路。

2、诺贝尔

诺贝尔是安全炸药和无烟火药的发明人。他把毕生的精力都用在研制炸药上。研制成功后,赢得了大量专利权,积累了许多财富。1896年,诺贝尔逝世前决定把3300万克朗作为基金,用每年的利息,他奖给世界上杰出人物,促进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

⑥ 具有荷花品质的人有哪些,并简要列出事例

屈原,名平,楚国人,公元前340年诞生于秭归三闾乡乐平里。屈原自幼勤奋好学,胸怀大志,26岁就担任楚国左徒兼三闾大夫。他主张授贤任能,彰明法度,联齐抗秦。他的主张遭到了朝中奸佞小人的嫉妒和诋毁。楚怀王听信谗言,便疏远了屈原、后顷襄王继位,屈原被放逐江南。屈原的政治思想破灭,虽有心报国,却无力回天,只得以死明志,于公元前227年5月端午节这天投汨罗江而死。
陶渊明陶渊明曾担任江州祭酒、彭泽令等小官职。彭泽县令,是他仕途生活中的最后一任官职。这在萧统的《陶渊明传》中叙述得最为详细。《传》中说他由于生活所迫,不得不去当彭泽令。他一到任,就令部下种糯米,糯米可以作酒。所以他说:“我常常酒醉,就心满意足了!”他的妻子坚持要种大米。于是,将二顷五十亩田种糯米,五十亩田种大米。
周敦颐《爱莲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周敦颐自喻为莲、具有莲的品质

⑦ 你身边有这样具有荷花精神的人吗试着举一个例子说明一下。

具有荷花精神的人:

我的老师就是像荷花一样的人。老师兢兢业业教学,在这个浮躁的大环境下,依旧两袖清风,不收任何同学的礼,放学后总是把学习不好的留下来单独补课,也不收钱,这是非常优秀的品质,堂堂正正,清清白白,正如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这样的内心不被外物牵绊,从而能活出真我,这便是清廉的人。

(7)荷花精神人物扩展阅读:

荷花精神:

1、清廉:在古代诗歌里,荷花一直是象征坚韧不屈,洁身自好的高贵品质,有"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句子,意思就是说荷花从淤泥里生长起来却没有淤泥的污秽,从清水里长出来却一点也不妖艳,这就象征着清官,赞颂他们两袖清风,为民服务。

2、友情深厚:中国一直有以花赠友的习俗,梅花多是送给傲骨清风的君子,芍药花多是给知己的,而荷花,可以送给感情比较深厚的朋友,它可以象征着人们之间浓厚的友情。

3、圣洁:荷花是佛门佛祖与菩萨的坐台,对于信佛教的人来说,这代表着圣洁,并且他们极力宣传荷花从淤泥里生长出来,身上却没有一点污浊的这种清白、高尚的精神,并以这种精神为人生信条。所以,荷花它还象征着圣洁。

⑧ 生活中哪些人具有荷叶这样的精神

文人。

中国文化中的荷花意象,就是中国文人由现实到理想的精神历险中一根十分可爱的救命稻草,只有在面对荷花时,他们的灵魂才能被洗涤,才能有皈依感。

因此,文人心中和笔下的荷花,是圣洁的。荷花之美是值得敬畏和尊重的。“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矣。”让人想起朱自清的《荷塘月色》,那月光下的荷塘,如一袭“笼着轻纱的梦”,那样曼妙、空灵而遥远,仿佛能触手可及,又仿佛远在天边,就像《诗经·蒹葭》中那位风华绝代的佳人,永远地在水一方,永远地令人向往与追求。

(8)荷花精神人物扩展阅读

荷花中国文化的一个经典意象。千百年来,诗家咏荷,画家写荷,荷之高洁、清雅、飘逸的韵致便成为文人墨客反复咏唱和挥洒的诗意存在。

穿行在中国诗画的艺术长廊,心灵总能与风姿翩然的荷不期而遇。或明媚艳丽,或冷艳秀润,或清雅出尘,或残荷枯蓬,都美得让人心惊,美得让人灵魂颤栗。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亭亭如盖的莲叶托出连天接地的绿云,蓬勃着无限的生命活力,而碧叶之上,一片花海,红日映照下,更显得明媚灿烂,气度辉煌,呈现出“十里芰荷香”的盛大气象。在这里,荷花的生命力得到了尽情的张扬,荷花的美得到了最恣肆的呈现。

热点内容
花店创业分享 发布:2025-02-02 09:45:22 浏览:802
西兰花炒豆芽 发布:2025-02-02 09:39:00 浏览:474
红掌怎么插花 发布:2025-02-02 09:34:03 浏览:509
一枝玫瑰花的包装方法 发布:2025-02-02 09:29:19 浏览:174
泥炭盆栽 发布:2025-02-02 09:28:30 浏览:624
紫罗兰妈咪 发布:2025-02-02 09:18:16 浏览:392
七夕搞笑钻石 发布:2025-02-02 08:44:44 浏览:798
舒亦花卉 发布:2025-02-02 08:35:02 浏览:923
花语为暗恋的花 发布:2025-02-02 08:33:02 浏览:24
全网花店 发布:2025-02-02 08:23:54 浏览: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