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堡荷花
① 广东省茂名市高州市荷花镇下辖村委会有哪些
广东省茂名市高州市荷花镇下辖村委会包括荷花居委会、上俗村委会、下俗村委会、薪水村委会、平头岗村委会、六岸村委会、大路山村委会、荷花村委会、文山村委会、潘龙村委会、木头塘村委会、上等村委会、石双村委会、潭坡村委会、平棉村委会、张家堡村委会、大村村委会、茂山村委会、高丰村委会。
② 高州荷花镇的温泉在哪里它的来龙去脉系怎的
荷花镇有个温泉叫陵江温泉.
在荷花镇工作了几十年的张遵斌副书记意味深长地谈起“荷花镇”名字的历史渊源。他说,由于荷花有长一段时间叫做“木头塘镇”,所以称作“荷花镇”之后也有一小部分人不知道高州有个“荷花镇”,知道有这个镇名字的,也有部分人认为是新成立的镇,还有部分人认为是把“木头塘镇”改名为“荷花镇”,包括少数本地人。其实不然,准确地说“荷花镇”的称谓是复名,是恢复原来对“荷花”的称呼。
据光绪14年编撰的《茂名县志》记载“高州的莲子驰名中外,山邑红花坡地方佳而多。”当中所讲的“山邑红花坡”即高州市大路山村至红花乡(现荷花村委会)一带。当地盛产莲子,且莲子粒大饱满、莲仁粉而味甘、鲜香可口,故远近闻名。荷花,相传是王母娘娘身边的一个美貌侍女——玉姬的化身。当初玉姬看见人间双双对对,男耕女织,因此动了凡心,偷出天宫,来到人间,天亮也舍不得离开。王母娘娘知道后将玉姬“打入淤泥,永世不得再登南天”。从此,天宫中少了一位美貌侍女,人间多了一种玉肌水灵的鲜花。至于该地种植荷花始于何时,历史有历史的考证,当地村民传说当年天上的玉姬打入凡间后到荷花镇游玩,见到这里山青水秀,人勤猪壮,老少平安,仿如仙境,玉姬便纤手轻扬,把荷露洒向大地,从此,美丽的荷花便在该处盛开。与“红花乡”相邻的另一乡叫“贺石乡”,到了清朝初期,由于辖区的重新划分,“红花乡”与“贺石乡”合并为一个乡,为公平起见,从各自的原名中取一字合名为“贺花乡”。后又因“贺”与“荷”同音,且当地盛开荷花,人们在书写上写成“荷花乡”。此名一直沿用至解放初,1954年又称为十六区,辖大路山、木头塘、张家堡等11个乡,1960年称“木头塘公社”,后称木头塘镇。
说起取名“木头塘”也有历史依据。据了解,当地(现荷花镇中心小学正门一带)有一口大池塘,塘东面有些人家,大家称那些地方“塘头村”;池塘的西面长有一棵大树,特别大,几个成年人手牵手才能将其合抱,真称得上是树中的头领,故西边人家的村名叫“木头村”。后来合并成一村便取名为“木头塘”。称作木头塘镇后,发生过很多麻烦的事。该镇旅居港、澳、台等海外人士有3500多人,那些人寄信给亲属都是写“贺花乡”或“荷花乡”,令邮递员都不知往哪儿投递,几经周折才送到侨属的手,还有寄钱寄物、回乡探亲等。总之给海外人士的感觉就是:他的故乡被撤并了似的,没有什么家的感觉、亲情的温暖。导致有些海外同胞回来投资办工厂说:“我不去木头塘办企业,我要回荷花办!”还有些商家想到荷花开厂办企业,但一听“木头塘”便想到是木头的塘,认为是不雅致、欠吉祥的称呼,难以发达,听而却步。同时,木头塘镇是全市乡镇名称中唯一3个字命名的镇,在公文往来、通讯处理、报表表头等工作中也带来不方便。因此,恢复“荷花镇”的称谓可以说是尊重历史、符合民意、顺应潮流的需要。在广纳群言,综合各方意见,报上级有关部门批准后,于1993年高州撤县建市当天,荷花也正式挂牌为“荷花镇人民政府”。
③ 荷花镇的概况
荷花镇是高州市西北部的一个边陲镇,俗称木头塘镇,面积103.8平方公里,辖18个村委会和一个居委会,总人口4.95万。处“两省四市(县)八镇”(具体是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高州市、化州市、信宜市、北流市、荷花镇、石板镇、潭头镇、镇隆镇、北界镇、宝圩镇、清湾镇、大伦镇)交界地带,是高州市典型的边界镇。
该镇地处亚热带,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照雨量充足,气候温和宜人,境内丘陵起伏连绵,沃野千里,林木郁葱,是高州市水稻、竹子、木本水果的重要产区。基础设施日新月异,投资环境日臻完善,省道仙松线由北向南纵贯全境。镇通各村的硬底化水泥路基本建成。水力资源丰富,陵江河流经全境,河道沿线已开发水电站3个,每年为全镇输送电量600多万瓦。该镇风光独特,景色迷人,地热资源丰富,温泉开发初具规模,旅游业发展前景广阔。
荷花镇下辖以下地区:
荷花社区、独山村、周冲村、上俗村、下俗村、薪水村、平头岗村、六岸村、大路山村、荷花村、文山村、潘龙村、木头塘村、上等村、石双村、潭坡村、平棉村、张家堡村、大村、茂山村、高丰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