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花园百科 » 半开海棠

半开海棠

发布时间: 2023-09-12 07:35:55

『壹』 海棠花作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是一种言语活动,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创造性。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作文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海棠花作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海棠花作文1

下过雨,花园的花花草草生机勃勃。我来到海棠花的面前,静静观赏。

我看着火红的海棠花,突然想到和它一样红的凤凰花,它们都红得像燃烧的火焰。柔软的花瓣围着黄色的花蕊,纤细的花蕊上还有一层花粉,仔细一闻,一股清香扑鼻而肆基慧来。

我的手不经意碰到了一朵半开的海棠花,它竟脱离枝头,像脱了线的珠子跌落了,又像一小朵红红的烟花,划过我的双眼。我不免有些自责,低头怜惜地看着这朵落花,却意外发现地上早已落了不少半开的落花,是调皮的风摇落的吗?一朵一朵的落花,像红色的装饰品,把地面装扮得更加美丽。

有些枝头长了八九朵花骨朵,像红色的米粒。我怀着好奇的心理,用手碰了一下,花骨朵依然牢牢缀在枝头,只是摇晃了几下。看来,只有半开的花儿是最脆弱的,赏花时可得特别注意了。

一阵阵微风吹过,枝条不停晃动,花儿摇啊摇,像一个个亭亭玉立的小女孩在跳优美的芭蕾舞呢。

海棠的叶子碧绿碧绿的,在阳光的照耀下,泛着淡淡的绿光。叶子的背面有些红,像是涂上了淡淡的红颜料。傍晚时分,叶子像是有些疲倦,边缘有点卷,像一艘艘纸船挂在树上。

海棠花真美呀,我爱海棠花。

海棠花作文2

一踏进教室,最引人注锋键目的就是窗台上的海棠花了。

海棠花可漂亮了。从整体上看,它像一个弯着腰的老爷爷,更像一棵枝干弯弯曲曲的小树。海棠碧绿的叶子像荷叶,又像一个个圆盘,它叶子的边缘像裙子的边。

海棠花正开得灿烂。你看,红艳艳的花朵,挨挨挤挤的,像一个火球,我常常感叹它的美。走近它看,在盛开的花朵中间,隐藏着许许多多的花骨朵。它们都低垂着头,多想一个个害羞的小姑娘啊!耿奇妙的是:在一个高高直立的茎上,全都是花骨朵,一天能开放三朵。含苞欲放的花骨朵,大一点的像桃子;小一点的像豌豆。远远看去,很像挂着各式各样的花灯。

裂答刚洒过水的海棠花,花朵上还闪烁着亮晶晶的水珠,像蓝宝石,令人眼前一亮。同是一盆花,有的像我们绽开了笑脸,有的还是花骨朵。先开放的`还没有凋谢,另一朵花就欣然怒放了,像赶趟似的。我想,它是急着来看看我们四年级一班这个开心快乐的大家庭吧。

海棠花,你给我们带来了美好的心情,我们喜欢你!

海棠花作文3

海棠花,温暖人心,朴素大方,如一杯清茶,总能滋润人心,她的魅力总吸引着众人。

海棠花,惹人喜爱,夺人眼球。她不张扬,而又不失内在的那份美。在许多人心中,对海棠有着无法言喻的喜爱。文人苏东坡先生曾这样说“唯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是啊,他怕那深夜时分花儿会睡去,故点起了高高的烛火去照着她。苏先生的心思多么的细腻,对这花是多么的怜爱。

海棠花,花朵与花朵之间很团结,开得很艳丽,开得很壮观。周恩来总理的西花厅就有许多海棠树。“她的团结,她的魅力,她的魂魄,都反映了中国人民团结一心的高尚品质。”周总理曾这样评价她。是啊,时过境迁,唯有她,依然如故。

海棠花,很通人性,总能有好的预兆。总理在万隆开会期间,她总是一点点地开,吐出一缕缕淡雅的幽香,这预兆了好事将近。直到总理回来那天,她才真正的开起来。露出她的气质,也映出了大国的气质,象征着我们国家的繁荣强盛,也算是一份安宁祥和的慰藉吧。

直到现在,她的面影,她的香气,她的气魄,还印在我的脑海,久久挥之不去。似一幅质朴唯美的画卷,承诺着一份诺言,淡淡地、慢慢地,印在我的心上。

『贰』 繁于桃李盛于梅——唐代咏海棠诗赏析(二)

        宋代大诗人苏轼《海棠》诗“只恐夜深花睡去,高烧银烛照红妆”,使海棠花得“烧烛照”之别称。而海棠一名“贮金屋”,却出自唐代诗人何希尧的《海棠》:

        著雨胭脂点点消,半开时节最妖娆。 

        谁家更有黄金屋,深锁东风贮阿娇? 

        前两句“著雨胭脂点点消,半开时节最妖娆”,诗人直接把艳丽娇媚的半开海棠展现在读者面前。她,宛如一位亭亭玉立的娇羞少女,在春天的和风细雨里,显得更加楚楚动人。海棠花蕾呈朱赤色,诗称“绛萼”。稍开后呈粉红色,比之花蕾的秾艳则更具丰姿。著雨的海棠,胭脂消尽,花色格外清新光洁,远远看去有如少女含羞的红晕。

        面对如此娇美妩媚的海棠,诗人流连忘返,仅仅赋诗犹不能尽情,进而生发奇想:“谁家更有黄金屋,深锁东风贮阿娇。”这里诗人运用《汉武故事》中的一则典故。汉武帝为太子时,长公主欲以女配帝,问曰:阿娇好否?帝曰:好,若得阿娇作妇,当作金屋贮之。诗人用此典,意在抒发自己对海棠的爱惜之意。半开海棠虽美轮美奂,但“大多好物不长久。”红颜命薄,好景不再。有谁能用黄金屋宇,深锁东风,让海棠花长盛不衰呢?这突如其来的一问,既反映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挚爱,又隐含着诗人对美之幻灭的深深的优虑。从而更有力地深化了主题。

        素以娇艳著称的海棠花,引得无数诗人对之吟咏。以咏鹧鸪著名的晚唐诗人郑谷也为之销魂,写下了这首颇有新意的《海棠》诗:

        春风用意匀颜色,销得携觞与赋诗。 

        秾丽最宜新著雨,娇娆全在欲开时。 

        莫愁粉黛临窗懒,梁广丹青点笔迟。 

         朝醉暮吟看不足,羡他蝴蝶宿深枝。

        首联“春风用意匀颜色,销得携觞与赋诗”,是全诗的总领。“匀”,即调匀。在和煦春风细心地吹拂下,海棠的花色显得格外鲜艳夺目,诗人为之销魂,忍不住要携酒对赏,挥毫赋诗了。“用”字,看似随意,实则甚见功力,把春风写活了,似乎春风也偏爱海棠,着力打扮她。 

         颔联较为集中地写了海棠花的特点。“秾丽最宜新著雨,娇娆全在欲开时”,刚刚经受雨水洗濯的海棠最为光艳动人,而她在欲放未放之际色彩最为鲜红艳丽。海棠未开时呈深红色,开后则现淡红色,而它含苞待放之时最美最动人。“新著雨”与“欲开时”对举,既突出地表现了海棠花的特点,也增加了全诗的诗情画意。 

        颈联紧承颔联,又从侧面对海棠着力进行烘托。“莫愁粉黛临窗懒,梁广丹青点笔迟”,面对娇艳夺目的海棠,美丽多情的莫愁女因耽于观赏海棠毅然连妆也懒得梳了;以画海棠而闻名的画家梁广也迷恋海棠的艳丽而迟迟不肯轻易下笔。“懒”字和“迟”字,形象深刻地表现了美女莫愁、画家梁广对海棠的沉迷态度,有力地衬托了海棠的美丽和神韵。 

        尾联转而写诗人自己对海棠的沉迷。“朝醉暮吟看不足,羡他蝴蝶宿深枝”,诗人为海棠的娇美而深深陶醉,早晨饮酒对赏,晚间赋诗吟咏,流连忘返。即便如此,诗人仍感不足,他甚至羡慕起在花枝间过夜的蝴蝶来了。可以想见,如果诗人能化作蝴蝶,那么,他必将日夜不离海棠花了。这两句淋漓尽致地抒发了诗人对海棠的倾慕之情。    

        这首诗主要写海棠之美及诗人对海棠的无限眷恋之情。全诗采用了层层深入的写法,而且诗中虚实相生,以虚衬实,空灵蕴藉。全诗不仅生动地写出了海棠之美,也成功地表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挚着追求的心态。

        《全唐诗》收录诗作800余首,数量仅次于白居易、杜甫、李白、元稹而居第五的晚唐诗僧齐己,以咏《早梅》诗闻名,其咏《海棠花》也很有特色: 

        繁于桃李盛于梅,寒食旬前社后开。 

        半月暄和留艳态,两时风雨免伤摧。 

        人怜格异诗重赋,蝶恋香多夜更来。 

        犹得残红向春暮,牡丹相继发池台。

        首联“繁于桃李盛于梅,寒食旬前社后开”,诗一开始将海棠花与桃李和梅花相比,突出了海棠花的繁荣、茂盛,并交代了其开花时间是在社日之后到寒食节前。颔联“半月暄和留艳态,两时风雨免伤摧”,写天气暖和,海棠花开留下娇艳的美态,此时风雨祥和,避免摧伤那娇艳的花朵。说明大自然对海棠花格外照顾,为它提供了优越的生长环境。

        颈联“人怜格异诗重赋,蝶恋香多夜更来”,诗人喜爱海棠花的品格奇特,多谢诗赋赞美,蝴蝶贪念它的香气浓郁,夜里又飞回花间来。表现了对海棠花极度的喜爱之情。尾联“犹得残红向春暮,牡丹相继发池台”,写暮春时节,还有未凋残的海棠花在开放,与牡丹花相继绽放在池台边。将海棠花与花王牡丹相提并论,突出了海棠花的美丽高雅。

        宋人陈思在《海棠谱序》云:“梅花占于春前,牡丹殿于春后,骚人墨客注意焉。独海棠一种,丰姿艳质,固不在二花之下。”此诗正是道出了海棠花艳冠仲春的独特魅力。

晚唐著名诗人顾况之子顾非熊的《斜谷邮亭玩海棠花》,写出了对海棠花的痴迷: 

        忽识海棠花,令人只叹嗟。 

        艳繁惟共笑,香近试堪夸。 

        驻骑忘山险,持杯任日斜。 

        何川是多处,应绕羽人家。 

        顾非熊少小聪明,一览成诵。却困举场三十年,穆宗长庆中登进士第。做过盱眙尉。顾“不乐奉迎,更厌鞭挞”,所以弃官隐居茅山。 

       从这首诗的整个格调看,大概是诗人过隐居生活时所写。标题“斜谷邮亭玩海棠花”中一个“玩”字,便活脱出诗人心境的闲适与安逸。正因为心境的闲适与安逸,因此,“玩”得仔细,“玩”得尽兴。 

        首联“忽识海棠花,令人只叹嗟”,意思是说,在斜谷邮亭,诗人忽然间看到了海棠花,首先是心有所动,便情不自禁地为之赞叹。接着是仔细观赏。颔联“艳繁惟共笑,香近试堪夸”,写诗人看到海棠花色艳花繁,感到十分赏心悦目。他想,凡是见到这样艳丽繁富的花朵的人都会喜欢。“艳繁”,形容花艳丽而繁富。海棠花的特点是“有艳无香”,诗人在观赏之际意识到了这一点,但诗人并没有直接写海棠花的这一“缺点”,而仍然是以赞扬的笔调写道“香近试堪夸”。意思是说,如果海棠花能够香气袭人,那大概会更令人夸赞。可见,诗人对海棠花的偏爱。

        颈联“驻骑忘山险,持杯任日斜”,写诗人下马观花全然忘却了山路的险峻,花前把酒任凭夕阳西下。诗人迷恋海棠花已经到了如痴如醉,乐不思归、乐而忘归的地步了。斜谷邮亭旁的海棠花似乎还不够诗人欣赏,因此,诗人在尾联猜想,哪里是海棠花最多的地方呢?“何川是多处,应绕羽人家”,大概应围绕着道士的居处去寻它。“羽人”,是指神话中的飞仙。旧时称道人为羽人。说不定诗人以后又寻访更多海棠花呢! 事实上,道士居处海棠花也不一定就多,诗人之所以一下子会联想到道士居处恐怕是和他本人过着隐居生活有关吧。 

         这首诗在写法上犹如剥笋,层层递进。面对斜谷邮亭旁的海棠花,先是“叹嗟”,继之是“观赏”,由“观赏”到“入迷”,最后是决心“再寻”。诗中,海棠花姿可见,诗人心情可感,不知不觉的,我们也被带到斜谷邮亭旁,同诗人共赏海棠花。

        五代诗人刘兼的《海棠花》,描写了一株幽居独处的海棠,以花喻人,感情深切细腻: 

        淡淡微红色不深,依依偏得似春心。 

        烟轻虢国颦歌黛,露重长门敛泪衿。 

        低傍绣帘人易折,密藏香蕊蝶难寻。 

        良宵更有多情处,月下芬芳伴醉吟。 

        首联“淡淡微红色不深,依依偏得似春心”,诗的开头描写了海棠花淡淡微红的颜色和风韵。这是一株盛开的海棠(因为海棠未开放时为深红色,开后则为淡红色),这种颜色使海棠别具风韵,那轻柔的花姿独得春天的生机,好像一个少女充满怀春的心情。这两句把海棠描成了一个轻施粉黛的少女,在姹紫嫣红的百花中,她独具风采,难怪春天都对她偏爱。 

        颔联对海棠的花姿和神态做了具体的描绘,运用典故,以花喻人,形象而传神。“烟轻虢国颦歌黛”,将海棠花比作虢国夫人,虢国夫人是杨贵妃的姐姐,长得很美,不施脂粉,唯恐掩盖了她的天生丽质,海棠花就像不施粉黛的虢国夫人那样皱着眉头。“露重长门敛泪衿”又把海棠花比作了汉朝的陈皇后,她在失宠后别居于长门宫,愁闷悲思。这两个典故的运用,形象地表现了海棠花淡装素裹、娇美婀娜的花姿,并把人的感情赋予了海棠花,写出了海棠花孤寂、哀怨的神态。这样,诗人笔下的海棠花就成为了具体而生动的形象,有血有肉,有情有感。 

        海棠花幽居独处,凄凉哀怨,但它是一种高洁的花,诗人同情它的处境,更喜爱它的品格,颈联写出了海棠花的生活环境和孤高圣洁的气质。“低傍绣帘人易折,密藏香蕊蝶难寻”,这海棠花没有盛开在百花园中,而是长在人们举手可折的绣帘旁,孤独无依。正是这种环境,使它感到哀怨、孤独。但是,海棠花温馨高洁,虽然人们可以折损它,但它决不附丽,它要保持自己的圣洁,所以,总是秘密地藏起自己的花蕊,使彩蝶难以寻找。 

        在诗人的眼里,海棠花不仅如少女般美丽,而且像少女一样多情,诗的尾联写出了海棠的情致:“良宵更有多情处,月下芬芳伴醉吟。”海棠花藏起自己的花蕊,并非无情,到了美好的夜晚,它才有了多情的神态,为的是在皎洁的月光下,吐着芳香,伴着微醉的人儿低声吟唱。至此,花与人的感情融为一体,深切巧妙地表达了爱花惜花之情。

『叁』 海棠花有哪几种

一、西府海棠

西府海棠是海棠花品种中算是较为优质的,它的名字是从古代而来,它因生长在西府而得名,可以说是有着悠久的历史花卉之一,也是目前海棠花品种中最为出名之一的,其花姿是比较独特的,单瓣而不失优雅的姿态,在每年的春天必定开花。

五、四季海棠

四季海棠是最为常见的品种,很多花友栽种的就是它,并且它的花期也是品种中最长的了,一年四季都在开花,养护的方法极为简单,没有什么刻意需要去注意的。四季海棠的株形是偏矮小的,叶色比较光滑度还不差,表面光亮光亮的,花朵一簇簇的生长成群,可以说是室内养护花卉的必选之一了。

『肆』 描写海棠花的诗句古诗

海棠花,又称为月季海棠,是中国传统园林中常见的花卉之一。它的花色鲜艳,香气扑鼻,寓意着美好的爱情和幸福的生活。以下是描写海棠花的古诗词:

1. “海棠未雨绸缪,细雨梧桐叶间愁。”——唐代诗人白居易

意思是说海棠花在雨中愁怨,如同一个女子在细雨中独自思念。

2. “海棠枝上日长无,犹带人间万户愁。”——唐代诗人李颀

这句诗表现了海棠花长时间不见阳光,像是一个失落的人,带着世间万般忧愁。

3. “海棠半开时,雨打花上枝。一声声,叶底秋声。深院锁清阴,燕归人未归。”——唐代诗人白居易

这首诗表现了海棠花在雨中半开时的美丽,伴随着秋声,营造出一种幽静的氛围。

10. “海棠花烂漫,风吹雨打不夭折。一年一度,花开花落。但是,它的美丽却留在人们的心中。”——现代诗人不详

这首现代诗表现了海棠花的美丽和坚强,即使经历了风吹雨打,它依然不会枯萎,而它的美丽也将永远留在人们的心中。

『伍』 “海棠无香”与姜夔《疏影》的语典问题

文学经典从不拒绝争议,姜夔自度曲《暗香》《疏影》在后世的遭遇就是对此最好的说明。这两首咏梅的姊妹篇在古代收获了极多的赞美,也招致过抱怨,到了二十世纪,一些新派学者对二作的批评则变得更为直率。王国维认为它们“格调虽高,然无一语道着”(《人间词话》),胡适说“这两首词只是用了几个梅花的古典,毫无新意可取,《疏影》一首更劣下”(《词选》)。显然,他们对词中的用典都很不满,可这类指责总要有个前提,那就是先要弄清作品中到底用了哪些典故,在此基础上才能讨论这些词句有没有“道着”,有没有“新意”。具体到《疏影》,其中“莫似春风,不管盈盈,早与安排金屋”一句的出处就仍有疑问。

各家注此句多引汉武帝金屋藏娇事,这是古典诗文中司空见惯的熟典,但俞平伯先生却有不同看法,他在该词的注释中说:

这里有惜花之意,用金屋事作比喻固可,尚嫌稍远。王禹偁《诗话》云:“石崇见海棠叹曰:‘汝若能香,当以金屋贮汝。’”(《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草木典》卷三百引)若以金屋贮海棠喻梅花,就比较近了。但石崇之语既未见六朝人记载,且王禹偁《诗话》亦未见原书,录以备考。(《唐宋词选释》)

俞先生出语谨慎,不过,他也是一番好意:如果此词用典“稍远”不切,自然就会留下“无一语道着”的破绽;如果此句点化了石崇之语,那它肯定就不是如胡适所说“毫无新意可取”了。俞氏曾受教于胡适,他找出石崇之语为“安排金屋”作注,或许有回应乃师批评《疏影》的用意。受俞先生的启发,笔者曾以为《疏影》多处运用与“香”有关的典故,充分表明了白石对苔梅“丰腴妙绝”之香的刻划能力(参看拙撰《姜夔〈暗香〉〈疏影〉三议》,收入《2012词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但现在看来,当初的理解可能并不准确,故妄撰此文,希望能为俞先生的“备考”补上一个小小的注脚。

首先要提出的问题是王禹偁有没有记录过这句话。王禹偁(954—1001)是北宋前期的著名文人,存世作品不少,但其中没有“诗话”著作,《王禹偁诗话》这本书从未见流传,而如果把“诗话”理解成泛称意义上的“论诗之话”,则其中仍有疑点。一是因为今存王氏著述中确实无上引之言;二是因为王禹偁在创作海棠诗时完全无视石崇之叹,有悖常理。其《海仙花诗三首并序》云:“予视其花未开如海棠,既开如木瓜,而繁丽袅弱过之……近之好事者作《花谱》,以海棠为花中神仙。予谓此花不在海棠下,宜以仙为号。”所作《别堂后海棠》《商山海棠》都写到了他对海棠的观感,后者为五古长诗,更是对海棠作了穷形尽相的描绘。又有句云:“莫学当初杜工部,因循不赋海棠诗。”(《送冯学士入蜀》)从这些例子来看,王禹偁对海棠相当熟悉,然而这些诗作都没有用到“汝若能香”的语典。更令人费解的是,他在赞美海棠之香时仍忽略了石崇的观点,如“江东遗迹在钱塘,手植庭花满县香”(《题钱塘县罗江东手植海棠》),“蜀柳半开鹆眼,海棠深结麝香脐”(《春郊寓目》)。一个合理的解释是,王禹偁没有记录过石崇的话,更确切一点说,他根本不知道这句话。由此,我们也可推测《古今图书集成》所引可能有误。

《古今图书集成》编成于康熙末年,系一部抄撮群籍而成的大型类书。上引“王禹偁诗话石崇见海棠”云云又见于此前成书的《御定广群芳谱》卷三十五,而《御定广群芳谱》是对明人王象晋《群芳谱》的增订,经查,《群芳谱》已收入这句话,再往前一点,是成书时间略早于《群芳谱》的《花史左编》,该书卷十六“花之事·海棠类”收录了这句话,后者也是笔者目前所检索到的这句话的最早出处。《花史左编》有编者王路撰于万历四十六年(1618)的《自识》,《群芳谱》有王象晋天启元年(1621)撰写的《跋语》,二书都由汇辑前人的各种花谱资料而成,按《四库全书总目》的说法,大约都是“属辞隶事,多涉佻纤,不出明季小品之习”(《花史左编》提要)的著作。当然,并没有证据显示是明末人伪造了王禹偁的记录,以上的讨论仅仅是依据现有材料作出的推测,而与此推测直接相关的是第二个问题:石崇有没有说过这句话?

石崇以豪富汰侈闻名于史,“汝若能香,当以金屋贮汝”既与他一贯的脾性相合,也颇有些魏晋名士的痴情派头,堪称是名人金言。然而,它“未见六朝人记载”,也不见于今存宋以前的文字。几部南宋编辑的大型类书,如收录海棠故实相当丰富的祝穆《古今事文类聚》、谢维新《古今合璧事类备要》、陈景沂《全芳备祖》、佚名《锦绣万花谷》等,都不约而同地“遗漏”了它,连专录海棠资料的陈思《海棠谱》也未记载。并且,唐宋时期的作家在题咏海棠时,无人用此典故,部分作品用了“金屋”,但与海棠之香并不相关。《全唐诗》中咏海棠而用“金屋”的只有何希尧的《海棠》,诗云:

着雨胭脂点点消,半开时节最妖娆。谁家更有黄金屋,深锁东风贮阿娇。

前二句写雨后半开海棠的娇美,后二句用金屋藏娇典,以美人喻花,诗中无一语涉及海棠之香,应与石崇之叹无关。降及宋代,歌咏海棠的作品数量激增,其中不乏用到“金屋”一语的。如赵次公《和东坡定惠院海棠》:“殊姿艳艳杂花里,端觉神仙在流俗。睡起燕脂懒未匀,天然腻理还丰肉。繁华增丽态度远,娴娜含娇风韵足。岂唯婉娈彤管姝,真同窈窕关雎淑。未能奔往白玉楼,要当贮以黄金屋。顾虽风暖欲黄昏,脉脉难禁倚修竹。可怜俗眼不知贵,空把容光照山谷。”此诗步苏轼名作《寓居定惠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贵也》韵,海棠花曾被誉为是“花中神仙”,故开篇即从此下笔,后几句以美人作喻,极力铺叙海棠形态,“白玉楼”照应“神仙”句,“黄金屋”仍是藏娇本意,全诗无一语言及海棠之香。其他的用例还有刘克庄《熊主簿示梅花十绝诗至梅花已过因观海棠辄次其韵》:“分明消得黄金屋,却堕荒蹊野径间。”京镗《醉落魄》:“阿娇合贮黄金屋。是谁却遣来空谷。”翁元龙《烛影摇红》:“金屋名姝,眼情空贮闲眉岫。”这些诗词的写作思路与何希尧所作相同,都是常见的以人喻花,故用金屋藏娇之典,与无海棠之香仍没有关联,可以认定这些作者都集体“忽视”了石崇之叹。

此外,从古人海棠审美观念的发展来看,石崇也不大可能对海棠发表意见。古代的植物进入文学领域基本上都经历了一个由少到多,由浅层描绘到深层寄托的过程,海棠花在中唐以前未见文人题咏,晚唐以降,相关作品才逐渐增多,故北宋沈立《海棠记序》说:“蜀花称美者,有海棠焉。然记牒多所不录,盖恐近代有之。”在此大趋势中考量石崇之叹的真实性,则其既前无古人,在其后很长时间内也无来者,自然让人难以轻信。

名人金言受到如此冷落,无疑是极为反常的现象,故笔者臆断,石崇之叹系后人虚构所得,是一个子虚乌有的伪典。仔细推敲石崇之言,其中隐含的预设观念是:海棠不能香(无香、欠香)。只有在“海棠无香”成为一种通行看法的前提下,“汝若能香”的遗憾才显得必要,才符合语意逻辑。反之,如果海棠能香是一种共识,或者人们根本不关心海棠之香与否,则这句感慨实属无谓,“金屋贮汝”也就成了多此一举。所以,若要检讨这一伪典的成因,我们必须重提海棠无香的话头。

海棠花最初以姿色形态受人瞩目,早期的作品几乎都将描摹的笔触集中于此,海棠之香或不香本不成为一个问题,试看以下数例:

艳繁惟共笑,香近试堪夸。(唐·顾非熊《斜谷邮亭玩海棠花》)

香少传何许,妍多画半遗。(唐·薛能《海棠》)

海棠香老春江晚,小楼雾縠涳蒙。(五代·和凝《临江仙》)

江东遗迹在钱塘,手植庭花满县香。(宋·王禹偁《题钱塘县罗江东手植海棠》)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宋·苏轼《海棠》)

天寒日晚行人绝,自落自开还自香。(宋·张舜民《移岳州去房陵道中见海棠》)

通过这些诗(词)句可以看出,在唐五代到北宋,川陕到湖湘、江东的广袤时空中,海棠的香气一直没有间断,而作家在写作时也没有流露出丝毫的纠结、犹疑(笔者按:一般认为苏轼《海棠》作于黄州。又,海棠有多种,宋人陈思《海棠谱》即已区别,不同种属间,香气之有无浓淡或有差别,但古人在题咏时,并不在意海棠的具体分类,争论“海棠无香”的真实性也多是就海棠花大类而言,故本文对引证作品也不再作细致区分)。然而,到了北宋末年,这种情形却被一个偶然事件打破了。惠洪《冷斋夜话》卷九“鹤生卵”条:

渊材迂阔好怪……尝曰:“吾平生无所恨,所恨者,五事耳。”人问其故,渊材敛目不言,久之曰:“吾论不入时听,恐汝曹轻易之。”问者力请说,乃答曰:“第一恨鲥鱼多骨,第二恨金橘大酸,第三恨莼菜性冷,第四恨海棠无香,第五恨曾子固不能作诗。”闻者大笑,而渊材瞠目曰:“诸子果轻易吾论也。”

这是目前可信的“海棠无香”的最早出处。我们不知道彭渊材作出这些判断的依据是什么,但显然,前四恨算是自然现象,第五恨是对当世名人的调侃,当这两类不相干的事情被人为地组织到一起,就有了戏剧性的效果,“闻者大笑”应当正是“迂阔好怪”的渊材所要达到的目的。是书同卷“昌州海棠独香为佳郡”条又记了另外一则与海棠相关的故事:“李丹大夫客都下,一年无差遣,乃授昌州。议者以去家远,乃改授鄂倅。渊材闻之,吐饭大步往谒李,曰:‘谁为大夫谋,昌,佳郡也,奈何弃之?’李惊曰:‘供给丰乎?’曰:‘非也。’‘民讼简乎?’曰:‘非也。’曰:‘然则何以知其佳?’渊材曰:‘海棠无香,昌州海棠独香,非佳郡乎?’闻者传以为笑。”还是那个渊材,这次他在“海棠无香”之后加了“昌州海棠独香”,而“闻者”的反应仍然一样。

彭渊材其人“游京师贵人之门十余年,贵人皆前席”(惠洪《冷斋夜话》卷八),“尝献乐书,得协律郎”(彭乘《墨客挥犀》卷六),与邹元佐、洪觉范号“新昌三奇”(蒋一葵《尧山堂外纪》卷五四)。他曾有一系列的迂怪言行,如剃眉行古道(《墨客挥犀》卷二)、布槖诳家人(《冷斋夜话》卷八)、言鹤胎生(《冷斋夜话》卷九)等,凡此种种,均可见其脱略、滑稽的性格。对于“海棠无香”和“昌州海棠独香”,闻者报以一笑即可。

大概是得益于久客京师,深受贵人欢迎的经历,彭渊材成了一个讲段子的高手。“五恨”与“独香”取得了良好的听众效果,前者很快就被《冷斋夜话》《墨客挥犀》《苕溪渔隐丛话》等记录,广为人知(笔者按:《全芳备祖》《锦绣万花谷》《事类备要》等均引此言,然误为“三恨”,无“莼菜性冷”“曾子固不能诗”,《全芳备祖》并误彭渊材为“刘渊材”)。而“昌州海棠独香”的情况则要复杂些,有的记载是“嘉州海棠独香”,如《全芳备祖》前集卷七“花部·海棠·事实祖”引《花谱》:“海棠有色无香,惟蜀中嘉州海棠有香,其木合抱。”这两种记载在后世各有众多的支持者,较真的读者也往往会因此留心各地海棠的气味,以验证昌州(或嘉州)海棠独香的说法。此类争论自南宋以来不绝如缕,陆游《海棠》:“蜀地名花擅古今,一枝气可压千林。讥弹更到无香处,常恨人言太刻深。”杨万里《二月十四日晓起看海棠》:“老子侵星起,蜂儿代我忙。渊材无鼻孔,信口道无香。”王十朋《点绛唇·嘉香海棠》:“谁恨无香,试把花枝嗅。风微透。细熏锦袖。不止嘉州有。”最近这些年,张爱玲的话流行开来,她在“一恨鲥鱼多刺,二恨海棠无香”后续上了“三恨红楼梦未完”(《红楼梦魇》),于是,“海棠无香”又攀上了《红楼梦》这个高枝,关注度再度得到提升。

由于《花谱》原书已佚,我们难以对这句引文作出确实考证,但嘉州与昌州均在蜀地,符合沈立《海棠记序》中“蜀花称美者有海棠焉”的表述。总之,在北宋时期,海棠作为蜀地名花的地位已经确立,至于昌州(嘉州)海棠独香则并没有受到关注,自彭渊材抛出“五恨”及“昌州海棠独香”的言论后,海棠之香与否才成为一个话题。南宋以来,诗家多以“海棠无香”为典实进行创作,这是石崇之叹得以出现的先决条件。笔者推测,在逐渐兴起的海棠文学热中,有的作品用了金屋藏娇的典故,而解诗者则将“无香”与“金屋”联系起来,伪造出“汝若能香,当以金屋贮汝”的话。如果这种推测大致不差的话,那它与宋代杜诗学流行的“伪苏注”就有了些许相似之处。“伪苏注”是假托苏轼之口伪造杜诗的出处,“所引事皆无根据,反用杜诗见句增减为文,而傅其前人名字,托为其语,至有时世先后颠倒失次者”(朱熹《跋章国华所集注杜诗》)。如同认为杜诗“无一字无来处”的观念与诗坛盛行的“点铁成金”之风催生了“伪苏注”的出现,石崇之叹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说是因“海棠无香”话题“倒逼”出来的一个语典。尽管相比于“伪苏注”,这一伪典的危害性比较小,但后世的一些类书还是列出了“金屋贮”或“金屋贮汝”的条目,如前引王路《花史左编》、清张英《渊鉴类函》卷四百五“花部一”等就是如此。更有意思的是,由石崇之叹又孳生出一个“石家金屋中物”:“石崇见海棠,叹曰:‘汝若能香,当以金屋贮汝。’后人得昌州种,香艳可人,因目为‘石家金屋中物’。”(陈继儒纂辑《重订增补陶朱公致富奇书》卷四“群花备考·海棠”条)而当前的一些论著在评注赏析姜夔《疏影》时,受俞平伯先生的影响,也常用石崇之叹解释词中“安排金屋”句,这样的误会有必要得到澄清。

海棠之美在宋代开始得到充分体认,虽然它不像梅花那样令人宋人痴狂,但在文学领域,却也兴起了一股不大不小的“海棠热”。由此也衍生出几个聚讼纷纭的话题,其中“杜甫不赋海棠”已成为诗家公案,而“海棠无香”则又为石崇之叹这一伪典的出现提供了温床。文章的最后,还是回到俞平伯先生的评论:“若以金屋贮海棠喻梅花,就比较近了。”其实,宋人咏梅花而用到“金屋”的例子颇多,如陆游《荀秀才送蜡梅十枝奇甚为赋此诗》:“插向宝壶犹未称,合将金屋贮幽姿。”杨冠卿《蜡梅四绝》其四:“阿娇厌贮黄金屋,洗尽铅华儿女妆。”刘克庄《满江红·题范尉梅谷》:“宁委涧,嫌金屋。宁映水,羞银烛。叹出群风韵,背时装束。”同样,宋人也用“金屋”来描绘牡丹、蔷薇以及本文关注的海棠等花卉,这些无非都是“金屋藏娇”典故与“美人喻花”表现传统的结合,不足为奇。当然,平心而论,本文对石崇之叹的质疑尚缺乏足够的文献支持,而关于《疏影》的艺术得失也还可以继续讨论,但笔者相信,姜夔在创作《疏影》时并不知道所谓的石崇之叹,从构思角度而言,“莫似春风,不管盈盈,早与安排金屋”一句也确实不以“新意”见长。

[本文为2015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5YJC751050)资助成果;西南大学2015年教育教学研究项目(2015JY064)资助成果]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文学院)

热点内容
西兰花和花椰菜一样吗 发布:2025-02-01 20:57:57 浏览:320
别墅盆景 发布:2025-02-01 20:32:29 浏览:779
丝带杜鹃花 发布:2025-02-01 20:23:53 浏览:830
宁波插花免费体验课 发布:2025-02-01 20:18:05 浏览:162
天津市武清区黄花店镇 发布:2025-02-01 20:11:51 浏览:846
横滨茉莉花 发布:2025-02-01 20:08:38 浏览:182
茉莉花歌曲伴奏欢快版 发布:2025-02-01 20:00:08 浏览:105
情人节皮肤2016 发布:2025-02-01 19:55:00 浏览:833
柏香调花店 发布:2025-02-01 19:45:12 浏览:519
茶花女之墓 发布:2025-02-01 19:40:06 浏览: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