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荷花残叶
A. 关于荷花的诗句小古文
1. 小古文 荷描写了荷花的什么
这首诗抒发了作者热爱生活之情,通过对小池中的泉水、树荫、小荷、蜻蜓的描写,给我们描绘出一种具有无限生命力的朴素、自然,而又充满生活情趣的生动画面:泉眼默默地渗出涓涓细流,仿佛十分珍惜那晶莹的泉水;绿树喜爱在晴天柔和的气氛里把自己的影子融入池水中;嫩嫩的荷叶刚刚将尖尖的叶角伸出水面,早就有调皮的蜻蜓轻盈地站立在上面了。
全诗从“小”处着眼,生动、细致地描摹出初夏小池中生动的富于生命和动态感的新景象,现在用来形容初露头角的新人,因为荷花的小花苞在整个池塘中显得那么的渺小 ,却已经有蜻蜓在上面停留, 尖尖角可以看做是新生事物更可以看做是初生的年轻人, 而蜻蜓就是赏识它们的角色。
2. 有关荷花的古文和诗词
接天连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杨万里小娃撑小船,偷采白莲回——杜甫荷花仙子荷中藏,云天池里总一现青阳渡 晋,乐府青荷盖绿水,芙蓉披红鲜.下有并根藕,上有并头莲.咏芙蓉 南朝,梁沈 约微风摇紫叶,轻露拂朱房.中池所以绿,待我泛红光.采莲 南朝梁吴均锦带杂花钿,罗衣垂绿川.问子今何去,出采江南莲.辽西三千里,欲寄无因缘.愿君早旋返,及此荷花鲜.夏歌 南朝,梁萧 衍江南莲花开,红花覆碧水.色同心复同,藕异心无异. 咏荷诗江 洪泽陂有微草,能花复能实.碧叶喜翻风,红英宜照日.移居玉池上,托根庶非失.如何霜露交,应与飞蓬匹.咏同心芙蓉 隋杜公瞻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一茎孤引绿,双影共分红.色夺歌人脸,香乱舞衣风.名莲自可念,况复两心同.采莲曲 隋殷英童荡舟无数伴,解缆自相催.汗粉无庸拭,风裙随意开.棹移浮荇乱,船进倚荷来.藕丝牵作缕,莲叶捧成杯.秋池一株莲 隋弘执恭秋至皆空落,凌波独吐红.托根方得所,未肯即从风.古风 (其二十六) 唐李 白碧荷生幽泉,朝日艳且鲜.秋花冒绿水,密叶罗青烟.秀色粉绝世,馨香谁为传?坐看飞霜满,凋此红芳年.结根未得所,愿托华池边.采莲曲 南朝梁刘孝威金桨木兰船,戏采江南莲.莲香隔浦渡,荷叶满江鲜.房垂易入手,柄曲自临盘.露花时湿钏,风茎乍拂钿. 折荷有赠 唐李 白涉江玩秋水,爱此红蕖鲜.攀荷弄其珠,荡漾不成圆.佳人彩云里,欲赠隔远天.相思无因见,怅望凉风前.子夜吴歌(其二) 唐李 白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五月西施采.人看隘若耶.回舟不待月,归去越王家. 咏江南可采莲 南朝梁刘 缓春初北岸涸,夏月南湖通.卷荷舒欲倚,芙蓉生即红.楫小宜回径,船轻好入丛.钗光逐影乱,衣香随逆风.江南少许地,年年情不穷.赋得涉江采芙蓉 南朝陈祖孙登浮照满川涨,芙蓉承落光.人来间花影,衣渡得荷香.桂舟轼不定,菱歌引更长.采采嗟离别,无暇缉为裳.越 女 唐王昌龄越女作桂舟,还将桂为楫.湖上水渺漫,清江不可涉.摘取芙蓉花,莫摘芙蓉叶.将归问夫婿,颜色何如妾.东林寺白莲 唐白居易东林北塘水,湛湛见底清.中生白芙蓉,菡萏三百茎.白日发光彩,清飚散芳馨.泄香银囊破,泻露玉盘倾.我惭尘垢眼,风此琼瑶英.乃知红莲花,虚得清净名.夏萼敷未歇,秋房结才成.夜深众僧寝,独起绕池行.欲收一颗子,寄回长安城.但恐出山去,人间种不生.京兆府栽莲 唐白居易污沟贮浊水,水上叶田田.我来一长叹,知是东溪莲.下有青污泥,馨香无复全.下有红尘扑,颜色不得鲜.物性犹如此,人事亦宜然.托根非其所,不如遭弃捐.昔在溪中日,花叶媚清涟.今年不得地,憔悴府门前.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子夜四时歌》青荷盖渌水,芙蓉葩红鲜.郎见欲采我,我心欲怀莲.(夏歌)莲蓬人鲁迅先生芰裳荇带处仙乡,风定犹闻碧玉香.鹭影不来秋瑟瑟,苇花伴宿露瀼瀼.扫除腻粉呈风骨,褪却红衣学淡装.好向濂溪(注:即周敦颐)称净植,莫随残叶堕寒塘.《西洲曲》唱道:"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江南曲》唱道,"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阶下莲 唐·白居易叶展影翻当砌月,花开香散入帘风.不如种在天池上,犹胜生于野水中.蝶恋花 晏几道初捻霜纨生怅望.隔叶莺声,似学秦娥唱.午睡醒来慵一晌,双纹翠簟铺寒浪.雨罢苹风吹碧涨. 脉脉荷花,泪脸红相向.斜贴绿云新月上,弯环正是愁眉样.白莲 [清]秋瑾莫是仙娥坠玉珰,宵来幻出水云乡;朦胧池畔讶堆雪,淡泊风前有异香.国色由来兮素面,佳人原不借浓妆;东皇为恐红尘涴,亲赐寒潢明月裳.南乡子 李(字:王旬)珣珣乘彩舫,过莲塘,棹歌惊起睡鸳鸯.游女带香偎伴笑,争窈窕,兢折团荷遮晚照.南池嘉莲 唐·姚合芙蓉池里叶田田,一本双枝照碧泉.浓丽共妍香各散,东西分艳叶相连.自知政术无他异,纵是祯祥亦偶然.四野人闻皆尽喜,争来入郭看嘉莲.采桑子 欧阳修荷花开后西湖好,载酒来时,不用旌旗,前后红幢绿盖随.画船撑入花深处,香泛金卮,烟雨微微,一片笙歌醉里归.水龙吟 白莲[清]史蟠一湖晓色通明,露华千点香吹定.最怜伊处,洁分双藕,愁栽几柄.画里禅空,诗边秋淡,鹭翘无影.怕玉纤催桨,和凉折取,片雪坠,鸳鸯醒.缡夜罗衣自整,隔相思,遥烟做螟.凝铅写素,者番心苦,微茫暗省.有恨凌波,无言立月,一丝风冷.被霜娥点破,平空洗出碧琉璃镜.采菱诗 南朝·梁·江洪风生绿叶聚,波动紫茎开.含花复含实,正待佳人来.重台莲 唐·李绅绿荷舒卷凉风晓,红萼开萦紫莳重.双女汉皋争笑脸,二妃湘浦并愁容.自含秋露贞姿洁,不晓春妖冶态秾.终恐玉京仙子识,却持归种碧池中.生查子 晏几道长恨涉江遥,移近溪头住.闲荡木兰舟,误入双鸳浦.无端轻薄云,暗作廉纤雨.翠袖不胜寒,欲向荷花语.芙蓉 清郑板桥最怜红粉几条痕,水外桥边小竹门.照影自惊还自惜,西施原住萝村.菩萨蛮 魏夫人红楼斜倚连溪曲,楼前溪水凝寒玉.荡漾木兰船,船中人少年.荷花娇欲语,笑入鸳鸯浦.波上暝烟低,菱歌月下归.咏同心芙蓉 隋·杜公瞻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一茎孤引绿,双影共分红.色夺歌人脸,香乱舞衣风。.。
3. 关于荷花的诗词,古文
李白:子夜四时歌:
夏歌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
五月西施采,人看隘若耶。
回舟不待月,归去越王家。
咏芙蓉 南朝、梁
沈 约
微风摇紫叶,轻露拂朱房。
中池所以绿,待我泛红光。
咏荷诗
江 洪
泽陂有微草,能花复能实。
碧叶喜翻风,红英宜照日。
移居玉池上,托根庶非失。
如何霜露交,应与飞蓬匹。
秋池一株莲 隋
弘执恭
秋至皆空落,凌波独吐红。
托根方得所,未肯即从风。
4. 小古文中分别描写了荷花的
这首诗抒发了作者热爱生活之情,通过对小池中的泉水、树荫、小荷、蜻蜓的描写,给我们描绘出一种具有无限生命力的朴素、自然,而又充满生活情趣的生动画面:泉眼默默地渗出涓涓细流,仿佛十分珍惜那晶莹的泉水;绿树喜爱在晴天柔和的气氛里把自己的影子融入池水中;嫩嫩的荷叶刚刚将尖尖的叶角伸出水面,早就有调皮的蜻蜓轻盈地站立在上面了。
全诗从“小”处着眼,生动、细致地描摹出初夏小池中生动的富于生命和动态感的新景象,现在用来形容初露头角的新人,因为荷花的小花苞在整个池塘中显得那么的渺小 ,却已经有蜻蜓在上面停留, 尖尖角可以看做是新生事物更可以看做是初生的年轻人, 而蜻蜓就是赏识它们的角色。
5. 关于荷花的诗句 诗意 小故事(带诗)
荷花 小桥划水剪荷花,两岸西风晕晚霞。
恍似瑶池初宴罢,万妃醉脸沁铅华。 荷花 风露青冥水面凉,旋移野艇受清香。
犹嫌翠盖红妆句,何况人言似六郎! 荷花 南浦清秋露冷时,凋红片片已堪悲。 若教具眼高人看,风折霜枯似更奇。
采莲 蘸水朱扉不上关,采莲小舫夜深还。 一樽何处无风月,自是人生苦欠闲。
采莲 云散青天挂玉钩,石城艇子近新秋。 风鬟雾鬓归来晚,忘却荷花记得愁。
采莲 帝青天映麴尘波,时有游鱼动绿荷。 回首家山又千里,不堪醉里听吴歌! 采莲曲 采莲吴姝巧笑倩,小舟点破烟波面。
双头折得欲有赠,重重叶盖羞人见。 女伴相邀拾翠羽,归棹如飞那可许。
倾鬟障袖不应人,遥指石帆山下雨。 荷花 污泥除尽藉根花,留得孤芳照病翁。
水面亭亭尘不染,县知不是蓼花红。 水亭观荷花一首 执热屏人事,偃卧慵巾裳。
过门二三友,失喜跣下床。 鸣驺出华陌,联辔遵野塘。
崇轩俯万荷,濯濯涵波光。 都忘瘴海中,疑堕玉井傍。
远无膏粉气,近有冰雪凉。 制叶可以衣,采菂可以尝。
离骚谱灵草,品尔列众芳。 似曾识三闾,安肯肖六郎。
词人更儇薄,比咏犹妃嫱。 曷不观兹华,意色和而庄。
风吹月露洗,岂若冶与倡。 众方慕绝艳,谁能参微香。
余诗纵枯淡,一扫时世妆。 荷花 水国开良宴,霞天湛晚晖。
凌波宓妃至,荡桨莫愁归。 妆浅休啼脸,香清愿袭衣。
即时闻鼓瑟,他日问支机。 绣骑翩翩过,珍禽两两飞。
牢收交甫佩,莫遣此心违。 荷花 净根元不竞芳菲,万柄亭亭出碧漪。
乘露醉肌浑欲洗,无风清气自相吹。 制裳香冷微云护,倾盖盟深独月知, 却笑满城纷绣谷,帘溪此意更同谁。
荷花 优昙宝树作香林,佛面辉光紫磨金。 峰顶莲花高十丈,便敷妙座出花心。
戏题荷花 昔人诗笔说莲花,人嫁春风早可嗟。 今日倚栏添懊恼,池台多是属僧家。
白泽荷花 故老相傅白泽湖,旌阳一濯洁难污。 只今尚见荷花在,未识神仙更有无。
荷花 奇奇水上花,湛湛花下水。花得水扶持,水因花富贵。
当中既植藉,四畔还种苇。自然秋风生,便有江湖意。
籍田观荷花 绿水满平郊,江莲辉幽渚。 偷香一霎风,逞音无边雨。
波间的皪笑,竹裹婵娟舞。 异境看仙姿,萧然失烦暑。
道中观荷花 放棹东南去,正值荷花荣。 玉质不待染,仙香无限清。
朱朱仍白白,脉脉复盈盈。 迢递天风起,谁怜舞态轻。
荷花 结亭临水似舟中,夜雨潇潇乱打篷。 荷叶晓看元不湿,却疑误听五更风。
荷花 梦到南塘翠盖稠,姹然得意敛然羞。 惊鸿远映朝霞色,白鹭先窥霁雨秋。
袅袅芳馨烦折赠,霏霏凉吹想追游。 天花欲试维摩病,衣袂何曾一片留。
和老人荷花 红红白白两般栽,浅浅深深一气催。 但爱透从清水出,不辞脱自於泥来。
随花着盖相依立,聚菂为房忍擘开。 妙洁色香无间断,床头更拨洗儿醅。
州宅堂前荷花 凌波仙子静中芳,也带酣红学醉妆。 有意十分开晓露,无情一饷敛斜阳。
泥根玉雪元无染,风叶青葱亦自香。 想得石湖花正好,接天云锦画船凉。
荷花 芙蓉照水弄娇斜,白白红红各一家。 近日新花出新巧,一枝能著两般花。
荷花 天机雪锦织鲛绡,艳朵亭亭倚画桥。 无垢自全君子洁,有姿谁想六郎娇。
翠房分菂莲须褪,玉藕抽丝暑叶摇。 花里不妨呼净友,采香须棹月明桡。
荷花 相倚秋风立,兰言似有无。未饶霜女俊,不爱月娥孤。
力弱烟被素,心危露泣珠。剪裁随楚思,幽怨寄吴歈。
半坼香囊解,微倾醉弁扶。涉江如可采,百琲答轻躯。
咏子诲门外荷花 门外芙蓉未肯花,西风弥月露多华。 我来为客如相约,细沼同时十一葩。
荷花 亭亭张翠盖,面面睹晨妆。玉鉴三千匣,金钗十二行。
雨添骊水浴,月解月宫裳。对此谁能赋,端须铁石肠。
荷花 写遍阶头万叶红,不成无味只书空。 绛绡剥尽红酥凸,给与烦襟作冷风。
聚景园看荷花 四山收尽一天云,水色天光冷照人。 面面荷花供眼界,顿如身不在凡尘。
【荷花】韩偓 纨扇相欹绿,香囊独立红。 浸淫因重露,狂暴是秋风。
逸调无人唱,秋塘每夜空。 何繇见周昉,移入画屏中。
【赠荷花】李商隐 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 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
此花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
6. 关于荷花的诗句有哪些 古诗文网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盛唐诗人王昌龄《采莲曲》
芰荷迭映蔚,蒲稗相因依。----南朝诗人谢灵运《石壁精舍还湖中作》
池塘一夜秋风冷,吹散芰荷红玉影。----清代诗人曹雪芹《紫菱洲歌》
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盛唐诗人李白《子夜吴歌·夏歌》
攀荷弄其珠,荡漾不成圆。----自盛唐诗人李白《折荷有赠》
下有青污泥,馨香无复全。
上有红尘扑,颜色不得鲜。----唐代诗人白居易《京兆府栽莲》
白莲种山净无尘,千古风流社里人。----北宋诗人黄庭坚《东林寺二首·其一》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北宋诗人周敦颐的《爱莲说》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南宋诗人杨万里的七言绝句《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7. 关于荷花的诗句
(王昌龄) 采莲曲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周敦颐) 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fán)。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zhuó)清涟(lián)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màn)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xiè)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yì)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yī)!菊之爱,陶后鲜(xiǎn)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8. 关于荷花的名句(古诗词)
1、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唐李白《经离乱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2、涉江弄秋水,爱此荷花鲜。
(唐李白《拟古》)
3、风含翠筱娟娟净,雨浥红蕖冉冉香。
(唐杜甫《狂夫》)
4、菱叶荷花净如拭。
(唐杜甫《渼陂行》)
4、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唐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5、自含秋雾贞姿洁,不竟春妖冶态秾。
(唐李绅《重台莲》)
7、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惟有绿荷红菡萏,舒卷开合任天真。
(唐李商隐《赠荷花》)
6、莲花泛水,艳如越女之腮;苹叶漂风,影乱秦台之镜。
(南朝梁萧统《蕤宾五月启》)
7、蕊金光而绝色,藕冰坼而玉清。载红莲以吐秀,披绛华以舒英。
(南朝梁江淹《莲花赋》)
8、昨夜三更里,嫦娥堕玉簪。冯夷不敢受,捧出碧波心。
(宋王禹偁《咏白莲》)
9、荷叶荷花相间斗,红娇绿嫩新妆就。
(宋晏殊《渔家傲》)
10、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宋周邦彦《苏幕遮》)
11、断无蜂蝶慕幽香,红衣脱尽芳心苦。
(宋贺铸《踏莎行》)
12、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宋周敦颐《爱莲说》)
13、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宋周敦颐《爱莲说》)
14、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15、红白莲花共玉瓶,红莲韵绝白莲清。空斋不是无秋暑,暑被香销断不生。
(宋杨万里《瓶中红白莲》)
16、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宋杨万里《暮热游荷池上》)
17、嫣然摇动,冷香飞上诗句。
(宋姜夔《念奴娇·吴兴荷花》)
18、池莲俗腻红。
(金宇文虚中《夏》)
19、五月荷花红满湖,团团荷叶绿云扶。
(元廼贤《月湖竹枝词》)
20、芙蓉好颜色,可惜不禁霜。
(明于谦《秋意》)
21、绿云冉冉粉初匀,玉露泠泠香自省。
(清王夫之《玉楼春·白莲》)
9. 关于荷花的古诗文名句
1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宋·杨万里《小池》
2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唐·王昌龄《采莲曲》
3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4 江南风景秀,最忆在碧莲,娥娜似仙子,清风送香远.
5 友人致电来,邀我游苑址.斜风雨数点,新月柳几枝.行到近春园,立观荷花池.莲花迎我至,婀娜我自痴.
6 清塘引水下藕根 春风带露沾侬身 待到花开如满月 览胜谁记种莲人
B. 四种很仙的“水中花”,养护得当四季有花赏,如何养呢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朋友喜欢在家养花,因为可以缓解紧张的心情,还可以有亲近大自然的感觉。在这些花卉之中,相信很多朋友都会喜欢养“水中花”,也就是可以在水中开的花卉,这些花卉个个都很“仙”,而且超凡脱俗,给人很美的感觉,这4种是很多花友都喜欢的“水中花”,看看有没有你喜欢的?
结语:喜欢“水中花”就养这4种,一年四季有花赏,个个都很“仙”。其实除了这四种,还有萍蓬莲、菖蒲也都是很不错的。你喜欢哪种?
C. 峻毅《残荷》原文
记得自己最喜欢荷,是在孩提玩“问荷花,几时开”游戏的时候。可能是我长得娇小,又不善多跑的缘故,总让我蹲在被小伙伴们团团围着的中间,扮演荷花仙子的角。小伙伴们手拉手绕着我转啊转,边跑边跳,边和我一问一答地唱着问荷花的儿歌:“荷花,荷花你几时开?一月开。一月不开几时开?二月开。二月不开几时开?三月开。三月不开几时开?四月开。四月不开几时开?五月开。五月不开几时开?六月开。六月啊!六月的荷花朵朵开。”就在小伙伴们注意力都集在齐声高喊“六月的荷花朵朵开,朵朵开——”,停下脚步朝我围拢时,我会像只敏捷的小鹿,用最快速度从蹲着姿势中一蹦而起,机灵地掰开小伙伴们还没有来得及用力握紧的手,冲出圈子……
当时,我对荷的概念很象,只知荷花到了六月才开,怒放的时候不但很美,而且很有张力,除此并没有具体物象的概念,我只是很喜欢荷花仙子这一角。随着年龄的递增,我的认知面也在正比递进,知道了能做各种美味佳肴的藕是由荷孕育的,知道了能清火的莲心和营养丰富的莲子也是由荷孕育的……自从知道了荷有既可美食,又能观赏,浑聚宝,具有很高实用价值的本质与“出污泥而不染”的秉,尤其是当我读懂了苏轼的《赠刘景文》“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诗句,顿悟荷花虽然可枯,荷叶虽然可以凋零,但是荷枝仍然不畏风霜地傲然而立;苏轼是借荷花让好友记着一年里最美好的景,正是橙子黄橘子绿的秋末冬季节,以此劝慰不要妄自菲薄,虽然人到中年,但拥有丰富的人生经验,仍然是可以大有作为。随之,我把荷的一生视作一种文化,空闲时总会有意无意地喜欢在荷花池前坐坐。喜欢荷,不分季节地喜欢,和荷花相,其乐融融。
深秋,黄昏中的荷池,一池残荷,显得特别宁静。昔满池盛开的荷花不复存在,自然不见荷曾“映荷花别样红”的娇姿和“接天莲叶无穷碧”的壮观;更是不可能找到南宋诗人杨万里笔下《红白莲花》——“红白莲花开共塘,两般颜一般香。恰如汉殿三千雨,半是浓妆半淡妆”的诗韵。有谁知道,曾为贪恋荷艳而翩翩起舞献媚的蝶儿们会在哪里越冬?有谁知道,曾在碧玉莲蓬高亢歌唱的青蛙们又会在何方深泥中休眠?站在我眼前的是被秋霜折卷了枯叶,被西风折曲了茎杆的残荷,它们虽说有些零零落落,但在纵横错中依然不乏生命旋律的张力,它们好似并不理会荷池四周的萧条冷清,自然具有一种自在的底韵,对踌躇于池前的我不理不睬,自顾自地在因受污染质变淡绛红的池中静静地盘打坐,俨然透出一副心洁则净,净则宁,无则无畏的神。说它有些孤独其实并不过分,不过还是说它显得有些孤傲更为切点。
是啊!残荷虽然经历了朝蓬勃,天真无邪的少女期;虽然拥有过风华正茂,出污泥而不染的青年华;虽然展示过自己楚楚动人的绚丽与灿烂,也曾有过人见人喜,体形壮实,莲藕丰收的中年熟与浑是宝的风光……但是光有这些好像并不完善,还必须经历迟暮的老年,还需要用一种人生谢幕的大深沉来垫底,才使得她们的生命更加圆满。眼前的残荷虽然已经退尽曾拥有过月下婀娜多姿的红润与丰盈,送别了充满生机的翠绿与散发着令人赞不绝的无限诗意,但并不让我感到其中的哀婉与凄凉。她们在瑟瑟寒中风骨依旧,自信依然,在深秋的荷池淤泥中执着地坚守着自然赋予其在顽强中的残美。我读到了,读到了其深埋于淤泥里的根所支撑的是的鲜活,是夏的盛丽。大自然就是在用自己丰富的生命历程,向人们展示一种流淌中的生命哲学——世间的生物都有自己的夏秋冬,从兴旺走向衰败,经历了绽放与凋枯,但衰败也好,凋枯也罢,都不是终结,只是一个轮回而已。这种轮回,足以让人感悟到荷在属于梅花争妍的季节里,一如杨,江南的杨,坚守着本中的韧与坚毅;在那宁折不弯的姿势神韵,凝结了生命存在的所有睿智和峻毅,书写着生命的神圣与瑰丽,让人感到凋零也是轮回里的一种孕育……
是啊!有时候残缺的本就是一种美,那是一种独特的凄美,是任何的完整美所不能取代的。比如残臂维纳斯的残美,给每一位审美者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足以活审美者的心灵感受,尽地想象她的整体和无数双纤秀纤美的玉臂,以及更多更广更远鲜美的意象。有时候,我感到自己也是一种孤美,因此对残荷之美很有共鸣,因此特欣赏那种生命与自然紧紧拥抱着的美。我敬重那种残叶枯茎与寒不离不弃、相依相守,敢于与衰败抗争新生之美。我仰慕那种在不可抗拒之中孕育着一种超凡脱然之美,那是一种不可侵侮的残缺之美。这样的美,可以向人们传达生死与共的信念抵达,可以预示着新的生命即将诞生。
我徜徉在幽静的荷花池前,那些残荷枯枝突然令我眼前一亮,这不是一幅三维残荷印痕图吗?尤其像倒映在荷池里的五线乐谱。我仿佛听到了残荷是用生命在拨动枯枝弹奏,用简单的乐谱奏出一曲江南残荷独有柔韧且铿锵的旋律,那是具有残荷生命的诗韵与旋律,足以令人有所思有所想有所悟——残荷?生命?旋律……